首页 > 文章中心 > 药理学分析

药理学分析

药理学分析

药理学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分析 药学环节 管理 合理用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75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86-01

RUD(合理用药)对医院整个医疗质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其是整个医疗质量的关键指标。RUD指的是采取专业、系统的药学知识、管理学知识以及科学合理的使用药物,进而使药物经济性以及安全有效性得到保障。在临床当中,使用药物包括对症治疗、精准诊断、处方合理以及谨遵医嘱等。本文笔者为了使医院使用药物水平以及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探讨合理使用药物潜在的问题,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1 合理使用药物潜在的问题

根据其相关药物,药师一定要对药物的药性给予精准辨别,一般来说,合理用药的相关要求包括以下几点:①一定要对药物成分以及治疗效果给予准确识别,对药品信息以及调配要给予准确的提供。②不同病人的病情及生理特点是不一样的,故对病人提供的药物品种及剂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病人病情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对应的用药方式、剂量以及治疗过程等,使病人在用药后不会发生禁忌症,同时尽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③药物价格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医生在为患者诊疗时,一定要根据病人经济情况来进行合理开药,但所选择的药物必须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通常我们提倡优先选择使用基本药物,总而言之,就是让病人可以在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来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本文笔者对我院药学部门的各个岗位、其他部门进行考察以及咨询,其中发现合理使用药物潜在的问题,其中包括有以下几点:①药物预期疗效以及有效治疗的价值要给予提高。现如今,部分医师还无法全面的用药,使药物无法为病人提供应有的预防疗效以及有效治疗价值。如,溶栓药物以及阿司匹林可以使部分AMI(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率明显降低,虽然在临床实践中得以证明,可是却没有进行大力推广教育。②易感染的乙肝病毒、流感病毒等相关免疫措施还没有全面给予落实。③对部分药物的药剂量没有一个明确的用药标准,潜在的比较严重的过度使用问题,如,在治疗病毒感染、普通感冒以及围术期和I类切口手术时,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使患者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加重,同时这种现象会加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最终导致无药可用,并且易导致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和肝肾功能的损害。④将输液作为常规的、首选的用药方式和手段,在非特殊情况下,对输液频率给予增加,不论是哪种感冒全部采取同一种输液方式来进行治疗,虽然这种治疗方式可以使病人治愈速度明显加快,但易加速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以及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在病人以后的生活中可能使发生疾病的频率明显加快,对药物的依赖性明显增加,同时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⑤在医院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医生有判断失误的情况,临床医生在临床治疗期间,有的时候会仅仅依据病人病情的表征或患者不能精准的口述,直接使用以往相类似的用药方案来使用药物,进而发生药物没有对症的情况[1]。医师应依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因人施治,因病施治。

2 合理用药的药学监管措施

选择使用药物、药物剂型的选择、药物剂量的调整、使用药物对象的自身特点、患者的依从性以及配药等,与合理用药都有密切的关系,都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医院建立一套专业化的合理使用药物的监测系统,根据相关报道表明,对于这种监测系统,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发研究。同时还要和这种监测系统相匹配的合理使用药物数据库以及网络管理平台,进而使购买药物、配备药物以及输出都由计算机来完成,同时把病人的相关意见全部放进网络系统,为病人设立一个病历档案,在这种系统的监测之下,可以监测到使用药物期间出现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除此之外,把病人的相关临床体征、症状或者检验科室检查的结果都输入到医院网络数据库中,根据使用药物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立即对药物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相关问题给予全面的监测评估,实施立即、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使发生合理使用药物期间出现的用药差错的几率明显减少。与此同时,采取这种方式对考核临床医生的用药行为非常有利,为医院的评优秀以及模范功能提供非常重要的数据支持[2]。

临床药师是推动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使之积极开展药学查房,积极参与危重病例的讨论和会诊,用专业的、前沿的药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保证合理用药。

医嘱执行是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临床护士是主体,对临床护士要进行药物知识的相关培训,其中包括使用药物的方法、配置方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记录等相关培训内容,给予相关技术以及信息支持,这是合理使用药物的重要环节。同时结果评估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这对个体化给药方案起到良好作用,因为药物治疗措施有一定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所以,对临床治疗结束的病例给予全面评估,使对药物治疗的认识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进而使发生医疗错误的几率明显减少,使病人痛苦得到明显减轻[3]。

总而言之,严格按照合理使用药物的相关规定来执行用药,注重环节管理,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能够使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以及医疗质量明显提高,最终促进整个医院持续、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素侠.合理用药的药学环节管理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34(2):174

药理学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药学干预;合理用药;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224-02

引言合理用药有四个基本的要素即有效?安全?适当?经济,临床用药中违背要素其中任何一个都属于不合理用药的范畴?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药产业发展迅猛,新药研发更新速度加快,然而医疗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不及时,责任意识淡薄,敬业精神不够,导致药品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突出?目前,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二大隐患,由此,这一情况已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临床合理用药也已经成为了医学界一个重大课题?因此,临床药学服务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分析药学干预对提高临床用药合理率的效果,本院在2014年6?7月期间对临床用药进行药学干预,我们分别对进行药学干预前与药学干预后我院外科住院开具的用药医嘱进行分析,并取得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结果,这一结果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作用,以下为本次研究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外科住院患者2014年1-5月(药学干预前)550张用药医嘱,同年8-12(药学干预后)550张用药医嘱,作为本文数据统计分析和比较的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不合理用药医嘱的评估

用药医嘱合理与否主要通过下面方法进行评估:首先,对用药医嘱进行有关审核:本院医生利用药品合理使用?药品说明书等材料进行综合考虑和核对后,对用药医嘱进行初步审查?其次,对经审核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的条目的界定:1?与该方面资历较深的医生进行探讨,如果相关医生也认同其为不合理用药后,则该条目就被列入这次研究的不合理用药统计范围内;2?参考有关文献,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范畴进行更为规范,更加科学的分类?最后,本院通过上面的方法外科医嘱的分类主要有下列几类:选药的合理程度?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药物的相互作用?重复用药与否?配药禁忌和与抗生素的管理等?

1.2.2 对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

首先,对2014年1到5 月(5个月)我院临床外科的医嘱(共550张)进行讨论与审核,筛选出来的不合理的用药医嘱再经过进一步沟通?文献参考与确认后,然后统计汇总不合理用药医嘱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分类,最后在我院对临床医/药师开展有关药学方面知识的详细讲解与培训活动?经过上述药学干预后,利用相同不合理用药医嘱评估方法,对我院2014年8到12月(共5个月)外科医师的用药医嘱(共550张)进行讨论?审核?筛选与统计,最后统计出不合理用药医嘱数目,并对医生对于药学干预意见的接受程度进行统计?以上所述的统计方法的流程主要如下: 药师参加到病房的交班与查房,充分了解医嘱的情况,并认真检查医嘱有没有问题存在,如果医嘱存在问题,要对问题医嘱进行重新审核?药师每天巡房结束后都要将这一天在巡房时发现的不合理医嘱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有关医生进行沟通,在每个月月末还需要总结这个月出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进行汇报?药师通过复核与总结得出确切的用药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后,需要定时与有关医生进行讨论,以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向医生以进行后期的评估?如果医生对药师的授课过程中的内容存在模糊或是不满意的方面,则药师需对其疑问的地方进行再次培训与宣教?针对医生的用药进行一段时间的药学干预后,药师要对医生新立医嘱进行检查审核,若还是存在不合理的用药问题,则需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以得到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1.2 统计学处理

每月初要对前一个月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内容与干预后修正的内容进行汇总?归纳与统计?将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的医嘱数和医师对药师药学干预方法的接受率,使用SPSS17.0 软件实行独立样本t 检验?

2 结果

2.1用药医嘱评价结果

采用药学干预2个月后,2014年外科不合理用药的医嘱数显著减少?干预前的5个月里抽查的550张用药医嘱中总有135张不合理用药医嘱,药师干预后,5个月里抽查的550张用药医嘱中不合理用药医嘱的数目下降至50张?详情见表1

2.2 医生对药师用药建议接受率

宣讲培训后,相对于干预前医生对药学干预是药师建议的接受率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药学干预前后无论是用药医嘱的合格率还是医生对于药师用药建议的接受率都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不合格用药医嘱由干预前的135张显著降低到50张,同时医生对药师用药的接受率干预前最低为56.9%,而干预之后在9月份最高达到了97.8%?由此可见,合理有效的药学干预方法,可以使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明显下降,同时也是医师与药师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有利于临床药师向医生传递药学的专业知识,可以深入指导医生的临床用药,最大程度防止不合理用药,增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药学干预是促进临床中合理用药的有效方法,是目前医疗机构重要的工作方向与发展重点?它具有以下意义:药学干预能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临床药师参与会诊与查房等工作中,并利用自身所具有的药学专业知识,深入到一线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在医师的临床用药过程中进行相关指导,给予合理意见,从而有效的规范了临床医师的具体用药行为,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对保障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谷永平,男,汉族,大专,(1961-),主管药师,主要从事病房药房调配处方工作?

合理用药的含义是指给予病人合适其临床需要的药物,并根据个体化要求控制药物的剂量,而且要求疗程需合理,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对患者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合理用药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医药学?医院管理和卫生资源分配等?同时它包括下列四个环节:Ⅰ正确选择药品,Ⅱ给药方法正确,Ⅲ给药剂量适当,Ⅳ联合用药合理?由此可见,只有一个药剂师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指导临床药物的使用,并且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合理用药?

综上所述,药学干预能有效促进合理用药,由此药学干预在医疗机构的运作中值得推荐?作为一个医疗机构,首先必须在临床药物应用方面建立完善且全面的技术支撑体系,以确保能够让病人有效?经济?安全?方心的使用药物;其次,医疗机构必须重视临床药师团队的建设工作,保证团队所使用的药师必须具备专业的药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在临床用药的监督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临床药师还应具备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是需要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这有助于其与医生的沟通,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率,促进用药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马丽,张中祥. 简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510.

药理学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连翘叶 化学成分 药理学 毒理学

本文通过数据查询和文献的分析对连翘叶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以及毒理学进行分析,了解连翘叶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由苷类、黄酮类、多糖类和有机酸等[1]。其具有抗菌、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种效用。本文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连翘叶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药材资源的有效使用。

1 连翘叶的化学成分组成

连翘叶中有着丰富的化学成分,例如连翘苷,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F等。通常采用乙醇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对连翘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而在连翘叶化学成分的检测方面往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PLC)及比色法。分析发现连翘叶化学成分中主要有下述几种,首先就是苷类。油盐据表明,连翘叶中苷的含量是连翘果实钟汉良的40倍左右。王进明,范圣此,李安平等采用HPLC-MS/MS法(HPLC-MS/MS即为高效液相色谱法[2],其通过Agilent Zorbax SB-C18为色谱柱,利用甲醇联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7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30度)对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进行了测定了连翘叶中的9种化学成分,其中最多的极为苷类物质。其次就为黄酮类,高淑丽,刘丽华,张阳,等利用LC-MS/MS法同时测定了连翘叶中四种成分,结果显示在连翘叶中粗黄酮占有的比率为8.35%[3]。同时利用比色法在波长275nm出还测出黄铜总含量为69.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出连翘叶中黄酮类维生素芦丁的含量为22.28%,同时该项研究还对连翘叶与果实之间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比对发现新叶中黄酮类含量为0.91%,老叶中含量则为0.35%,而被人们熟知的果实中,黄酮类含量仅占0.27%。最后就是有机酸类,支旭然,芫霖,生宁等等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法对连翘叶中的成分进行提取,结果表明,在连翘叶中绿原酸的含量较高,这也就表明了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讲连翘叶作为绿原酸的主要来源进行使用[3]。

2 连翘叶的药理学作用

连翘叶的主要作用就是应用于药理学中,让其内的化学成分发挥最优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提高。因此本次综述对连翘叶应用与药理学的作用进行了下述分析。首先连翘叶具有很好的抗肝损伤的作用,据研究表明,通过IP给予四氯化碳(CCl4)复制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结果表明,连翘叶能够有效的对小鼠血清和肝脏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行控制,防治其升高,同时其还能够降低一些指标的活性,该项研究就表明,连翘叶具有明显的抗肝损伤的作用。其次连翘叶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有研究报告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对小鼠心脏内部和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酶、丙二醛等指标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连翘叶对小鼠的抗氧化、抗衰奥有着显著的作用,其能够有效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酶的活性。将其应用与治疗中,对抗氧化抗衰老的医疗有著极其重要的药用价值。然后就是保护心脏和骨骼肌的作用,据研究表明,通过高脂饲料的方式复制小鼠高血脂模型,对小鼠的体质量和心脏指数进行测定以此来探讨连翘叶对高血脂症状小鼠的影响。据研究结果现实,连翘叶能够有效的控制小鼠体质量的增长的程度,有效地降低心率异常加快的现象。通过该研究的研究结果分析,能够知道连翘叶提取物能够对骨骼肌细胞进行有效的保护,很好的预防了骨骼肌损伤的情况,同时将其应用于骨骼肌的后期治疗中,能够有效的促进损伤的修复,对人体有着极大的保护作用。另外,据参考资料显示在连翘叶对糖尿病小鼠的作用研究中表明,其对动物的血糖和疲劳程度有着明显的作用,以小鼠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连翘叶能够拮抗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小鼠高血糖,可以明显看出小鼠的空腹血糖得到了有效的降低,表明了连翘叶在降血糖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同时该结果还对小鼠模型进行抗疲劳分析,结果发现,由于连翘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较多,明显的提高了小鼠的运动能力以及运动恢复速度。该研究就表明了连翘叶中黄铜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将其应用与医疗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最后,根据文献分析,还能够发现,连翘叶还具有抗癌和抗毒素的作用。国外专家通过MTT对连翘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连翘叶能够有效的抑制癌细胞的增殖速度,为患者治疗提供了靠靠的帮助。同时该研究结果还表明连翘叶中的连翘苷酯A还能够很好的对体内毒素进行作用,对内毒素进行很好的抵抗。

综上所述,连翘叶能够为医疗在不同的领域给予相应的帮助,其不仅能够延缓衰老、保护心肌、还能够降低血糖、抑制癌细胞的生成,所以其具有很高的药理学价值。

3 连翘叶的毒理学研究

据周林等研究连翘叶的毒理学,通过连翘叶提取物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作用,最终结果显示,小鼠的内脏细胞、体质量、血液指标等均无明显变化,故得出结论,连翘叶并无明显的毒性,还没有致突变作用,可安全应用与实验医疗中。

4 结语

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连翘叶具有抗氧化性而且毒性低,可以向食品添加剂方向发展;再者其具有保肝、保护心脏、降脂和抗疲劳作用,在保健品的开发上有一定发展空间;连翘叶还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和一定的抗癌作用,可以进行相关抗菌抗癌药品的开发利用。综上,连翘叶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进明,范圣此,李安平,等.连翘不同部位中连翘苷和连翘苷A的含量分析及其入药探讨[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7):556-556.

药理学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病例讨论;《药理学》;运用分析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传统《药理学》总共有90学时,除了20学时的实验教学之外,绝大部分均为理论教学,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还难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对《药理学》产生抗拒情绪,但是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要求《药理学》必须融会贯通,并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药理学》的学习效果,我们将《药理学》教学中加入了病例讨论和实践,旨在:①有机结合《药理学》和相关基础知识;②有机结合《药理学》和临床知识;③明确学习知识的途径,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2014年2月~2015年2月,通过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病例讨论教学模式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校农村医学专业13级学生。

1.2方法 为《药理学》教学做准备,包括:资源提供、分配小组、设计问题等,向学生呈现问题,学生开始进入问题情况,并且分析问题,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在小组间共享,从而明确解决方案,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度加以引导和评估,最后讨论完毕后,学生需要对问题讨论加以总结、反思。

1.3病案整理 有针对性的选择与当前学生能力相符的病案,例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与抢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与解救”以及“充血性心理衰竭的药物治疗”等。

1.4呈现问题 在上课前一段时间提供病案资料给学生,班级40人分成4个大组,4个大组分成3个小组,学生需要仔细查找有关资料,并且做好发言稿,并且要求学生根据诊断选择以及实际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并且明确药物方案,做出治疗措施。

1.5课堂讨论 1个大组由一位教师带队,并且将课堂讨论分成三个阶段,鉴于农村医学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差,但是均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因此每阶段设置为40 min。

第一阶段40 min,要求小组学生必须准备好药物方案,并且在组间实现意见共识,通过小组组长进行总结。

第二阶段40 min,要求小组学生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讨论结果的陈述,并且提出理由,随后在小组间进行提问和讨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均是自由讨论,教师不得干预,也不必引导,促使学生广泛讨论自由发挥。

第三阶段40 min,教师需要引导小组学生进行方案讨论,并且针对方案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深思,最后,教师需要对该课堂讨论加以总结和讲评,统一认识,分析利弊,最后评价出1~2个优秀的方案,作为日后学习的标榜。

1.6典型病例 患者,女,22岁,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3年,1年前应用泼尼松治疗,改善症状,但是经常感觉到疲乏无力、腹部不适、厌食、恶心、头痛、头晕,并存在上呼吸道感染,于医院就医。

体检:躯干、面部皮下脂肪明显增加,未发生痤疮,扁桃体发生红肿,血压130/85 mmHg,胃、十二指肠钡胃粘膜增粗。

重点讨论题:①在应用泼尼松后为何出现上述症状以及体征?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哪些?②患者停止应用泼尼松后为何出现上述情况?该如何处理?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何注意事项?选择用药方法如何?

1.7评价调查表 对病例讨论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加以评价,并且统计(多选表)分析。

2结果

2.1教学效果评价调查,见表1。

根据调查表不难看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①《药理学》引入病例讨论是有必要的;②能够普及药理学、内科学以及诊断学等知识;③最理想的讨论形式是小组讨论;④在讨论之前进行准备极其必要;⑤在讨论时尽可能的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讨论,教师要在此过程中传输有关知识;⑥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最感兴趣是药理学和病案相结合的部分;⑦学生期望讨论结果中结合内科学、诊断学以及药理学;⑧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的药理知识,并且熟悉各种基础医学知识,自身素质过硬,从而有效引导学生的课堂讨论。

2.2学生意见反馈 ①适度增加课堂讨论学时以及临床知识;②坚持病案讨论的教学形式;③传统教学过于死板,缺乏创新性,没有学习热情和兴趣,缺乏实践运用能力。病案讨论需要在《药理学》问题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并且走向实践,满足当前的教学方法。

3 讨论

3.1病历讨论在《药理学》中的应用 “病历讨论”教学模式也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中的一种(Problem-Based Learing,PBL),该教学模式主要包括5个阶段:①问题设计(搜集整理病案);②问题呈现(为学生提供病案资料);③自我学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药物,并且制定给药方案);④解决问题(小组间讨论);⑤总结评价(对整个学习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并且分析其利弊,为日后学习打好基础)。该教学方法在动机方面、功能方面以及认知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有关科研调查中表明,传统的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尽管在短期内有较高的成效,但是对于记忆复杂以及需要深刻理解的信息却难以起到成效,因此,学生通常具备的都是难以应用以及无法内化的“死知识”。当前的传统教学并不能够满足实践活动度要求,所以,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中,实际生活情境和学习情境十分接近,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记忆力。

Brooks将建构主义原理中认知研究加以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课程教学中心需要将整体转化为部分,并且注重关键概念,在课堂活动中采用可操作的材料以及第一手数据;②学生在学习时,主要是"思考者"角色,通过和其他学生共同研究,逐渐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③教师旨在维护学习环境,并且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和问题进行判断和评价;④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的作品文件夹、学习成果展览以及学生的观察等进行评价。可以说,“基于问题的学习”能够以构建主义作为基础,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以功能方面来说,该教学模式能够完全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通过模拟真实病例假设问题,并且将学生融入到模拟的职场中来,促使其尽快掌握工作的技能,从而迎接医疗卫生事业带来的挑战。

在“病例讨论”教学模式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设计病例的难度要适中,充分考虑当前学生的临床知识、教学目标、药理学科特点以及基础知识水平,太简单或者太难都不利于学会的学习,降低学习主动性,从而对学生寻找解决问题过程以及自主探索资源过程均起着消极影响,最适宜的方式应该遵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②在进行课堂讨论的过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通过小组对“病例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首先,要求学生仅仅围绕着问题加以讨论,并且融会贯通之前学过的知识,促使当前信息和原有知识背景产生更多有利的联系。其次,通过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促使学生明确各种观点的碰撞,并且进行评价和反思。另外,小组合作能够将整个问题均匀分摊给小组中的各个成员,并且通过合作的方式将全部学生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从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且还能够维持学生的人际合作关系,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形成学生健康情感。③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并且处理好以下工作:?K呈现处方时,还要提供相应的解决问题资源;?L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酌情引入中期基础课,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所需技能、问题概念以及问题原理,多快好省的找到问题解决方法;?M教师并非直接向学生讲明知识结果,而是通过鼓励、质疑、示范以及监控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

3.2病历讨论在《药理学》中的意义

3.2.1激发学习兴趣 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围绕问题积极展开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将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将众人的思维凝聚在一起,通过教师进行判断分析,激发学生对《药理学》的探索心理,优化学习效果。

3.2.2培养创新思维 病历讨论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将原本似是而非的《药理学》概念转本为科学的理论本质,从而方便学生了解,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病例讨论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而绝非简单的知识关注,学生通过对病例进行判断分析,从而明确药物机制,打开思想的空间,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规整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

3.2.3拉近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的距离 《药理学》是联系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在学习《药理学》之前学生便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是由于《药理学》枯燥难懂,很多学生在没有学习之前便产生了抗拒感,通过病例讨论,能将复杂的问题引入课堂,通过集体思考讨论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将《药理学》和之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灵活运用,缩短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的距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Antepohl W,Domeij E,Forsberg P,et al.A follow-up of medical graduatesof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curriculum[J].Med Educ,2003,37(2):155-162.

[2]Thurley P,DennickR.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radiology[J].ClinRadiol,2008,63(6):623-628.

[3]叶菊风,李华,周枝凤,等.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对护理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1):21-25.

[4]胡蕴,谢晓竞,毛晓明.CBL教学法在内分泌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00,139

[5]Neville AJ,Norman GR.PBL in the undergraduate MD program at McMaster University:three iterations in three decades[J].Acad Med,2007,82(4):370-374.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1-10-19.

[7]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06-11-16.

[8]叶晓芬,蔡映云,吕迁洲.通过病例讨论开展药物治疗学教学[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2):401-402.

药理学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护理学;药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b)-145-02

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护士日夜工作在病人身旁,她们对病人的主、客观反应和病情的变化了解最清楚。因此,护理工作中的药学问题在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护士能及时准确地向医师提供诊断依据,通过协助医师和临床药师的共同讨论,研究护理学中的药学问题,以提高全科护理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输液中发现药学问题的47例病人,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21~76岁,平均51.2岁。

1.2方法

记录47例病人出现的药学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医师和药师,有条件时,请教相关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查相关项目,及时为病人处理相关问题。

2结果

2.1 输液反应

出现输液反应21例。输液反应是一组输液过程中由非原发病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表现以寒战、体温升高为特征,伴有畏寒、恶心、出汗等症状,停用输液后,轻则非那根单纯肌肉注射,重则并用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后症状消失,其中5例为连续发生,经药检室实验检查为细菌内毒素阴性,最后发现为酒精浓度不够,消毒不严格所致。内毒素叠加作用4例,发生原因为病人用5%葡萄糖注射液+肌苷1.0 g(10支)时发生,而用5%葡萄糖注射液+肌苷0.4 g(4支)则不发生。因内毒素的检查是限量检查,加用多种药物,其内毒素累积超过人体1 μg/kg,则可发热而引起输液反应。

病人体质较弱,注射速度过快,引起输液反应12例,主要以注射配有氯化钾的溶液,病人体质差而发生,其原因为K+输入速度过快时可发生寒战、畏寒、恶心等情况。另外,病人体质弱时,肾上腺皮质分泌激素机能低下,而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下降,而输液速度过快,可使单位时间内进入人体的内毒素超过耐受值[1]。

2.2输液配药过程中药品变化

输液配药过程中药品变化3例。有2例奥美拉唑粉针剂配液,配液后发现变为红棕色,经送实验室检查,原液不变色的pH为7.4,变红色的为pH为4.3,向厂家询问,其他医院也有类似现象,现与医师、药师一起讨论分析,发现护士在配液时,为节省注射器抽取多种药物配液,使带有酸性的药物污染奥美拉唑之中,另外,奥美拉唑的结构也不稳定而容易变性。

另1例病人同时开辟两条静脉通道输两种药液,一种为生长抑素,商品名为施他宁,另一种为维生素K溶液,十几分钟后,前者颜色变蓝。经反复分析,施他宁为蛋白质成分,维生素K含有类似茚三酮的成分,两者虹吸作用而使前者出现蛋白质呈色的特殊反应而变为蓝色,说明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多管静脉滴注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2.3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8例。5例病人因痛风服用别嘌呤醇,护士在护理中发现皮疹而告知医师及时用药,避免了别嘌呤醇引起剥脱性皮炎的发展。3例病人在输头孢唑啉液时,有畏寒、出汗、头昏、全身不适,甚至血压下降,表现为药物的过敏反应。3例病人均无过敏史,用头孢唑啉也无皮试,经停药后及时请医生处理抢救而避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2.4药物使尿液粪便颜色改变

药物使尿液粪便颜色改变10例。其中5例病人服用含铁制剂,尿液出现黑色。3例病人服用含铋制剂,大便出现绿黑色。2例病人服用吲哚美辛时,大便出现绿色。上述病人均出现了恐慌,而我们在观察大便时能够及时向病人解释,此为药物引起的尿粪颜色改变,使病人心理放松,更好地配合医师治疗。

2.5建议医师调整医嘱

建议医师调整医嘱5例。新毕业的医生,由于对新知识的掌握仍不够,经验不足,出现5例用阿米卡星0.2 g,每天2次静脉滴注的用法,我们复查医嘱时,向他们说明了氨基糖苷类每日1次的用药优势。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每日1次的给药方案可安全用于肾功能正常的病人,其疗效与每日多次给药相仿,并可能减低药物的毒性作用,这些建议受到高年资医师的赞许,也为病人的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了帮助。

3讨论

随着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科学的进步,知识的更新,掌握药学知识也是护理工作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优秀的护士,除了必须具备热爱专业,忠于职守,同情病人,热情真挚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有丰富的医药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只用这样才能完全胜任本职工作,提高护理水平。如果护士掌握药学的新知识,将能协助医师把握合理用药的最后一关。本文中的输液反应经常由护士在第一时间发现。查阅资料,除上述的消毒不过关,内毒素叠加,病人体质较弱,输液速度过快外,药品质量不合格,输液器具不合格,输液配伍过多而致微粒增加,输液袋破裂均可造成输液反应[2]。这就要求护士在输液前,先检查液体是否出现混浊、漏液,输液操作中严格消毒,输液过程注意输液速度,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发生输液反应时,连同输液器具一起拔除,因报道输液管有污染也是原因之一。并且及时请医师处理,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本论文报道的药物变色,说明护士应遵守操作规章,每支针筒配一样药液,不要为了节省而发生更大的浪费,多管输液现在很盛行,应吸取本论文分析的情况,防止虹吸现象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护士紧密观察病人可以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别嘌呤醇发现皮疹是小事,继续用药则可能发生剥脱性皮炎,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将是严重的药源性疾病,凡事应从小做起,于细微处见真情,防微杜渐。

本论文的头孢唑啉发生变态反应,均用药前未做皮试,文献报道有头孢唑啉过敏致死的报道[3],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国内对头孢菌素的皮试无统一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用药须知未要求头孢菌素做皮试,但一些专家建议皮试[4],一些药物说明中,如上海新锋药业有限公司出品的头孢米诺,日本明治果株式会社的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均在说明书中注明使用前须做皮试。因而,我们护士在执行医嘱、询问病史、观察病情时,要注意病人的用药过敏史,提醒医师注意是否按说明书皮试。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准备好应急的抢救器械和药品,防止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观察并记录病人大小便是护士的工作,我们有时能从其形状、颜色、数量记录,判断病人的病情,对于病人服用药物使尿、粪的颜色改变,我们应该有所掌握,除了上面所述外,甲硝唑使尿液颜色变黑,氨基比林使尿液变红,酚酞使尿液变粉红色,钡餐造影剂使大便变陶土色,含铋制剂使大便变绿黑色[5]。了解这些变化对病人的病情以及用药情况及注意事项均有帮助,为病人解除心理上因服药造成大小便颜色改变的忧虑。

氨基糖苷类每天1次给药方案为新的药学知识,其依据为[6]:①氨基糖苷类1次给予较大剂量在肾组织及内耳的药物浓度较分次给药低,可以减轻肾、耳的毒性。②该类药属于浓度依赖抗生素,其杀菌能力及临床疗效与血液浓度正相关。③有抗生素的后效应现象。④细菌的适应性耐药。⑤此外单次的剂量可避免细菌耐药突变株的产生。上述药学新知识,少数医师仍未接受,护士在复查医嘱中,能够给医生提出很好的建议,使医护为同一团体为病人服务,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水平。

综合上述,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重视药学问题,掌握药学知识及新进展,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好全科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秀英,傅锦,李树军,等.对26例老年病人输液反应的特点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1998,18(12):538-539.

[2]林振礼,郑雨,黄东燕.我院输液反应监测39例分析[J].广东药学,2001,11(4):44-46.

[3]姚国英,戴士冕.头孢唑啉致过敏性休克死亡[J].中国医院药学,2000,20(9):576.

[4]李家泰.临床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27.

[5]彭才勤,彭泽英.临床药学在护理中的应用[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