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物流的内涵

智慧物流的内涵

智慧物流的内涵

智慧物流的内涵范文第1篇

1.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1.1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创新应用。智慧城市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1.2智慧城市的内涵

1.2.1 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智慧城市基于无处不在的智能传感器,实现对城市物理空间的全面、综合的感知,动态的获取城市的各种信息,对城市核心系统进行实施感测,实现“无所不在的连接”。

1.2.2 更深入的整合,更协同的运作

通过城市“三网”融合,再加上物联网和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多元异构数据(多参考系、多语义、多尺度、多时相等)的整合,构建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1.2.3 更多样的服务,更积极的创新

智慧城市所构建的服务,是一种新的提供服务的体系结构,对所感知到的海量数据能够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挖掘与延伸,为人们提供不同种类、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智慧化服务。同时智慧城市给了政府、企业、个人更多的创新的机会,鼓励在智慧城市提体系内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明前进提供不息动力。

2.智慧城市实现的关键技术

2.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的网络架构可以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感知层对物理世界感知、识别并控制。网络层实现信息的传递。应用层在对信息计算和处理的基础上实现在各行业的应用。

图1

2.2云计算

2.2.1云计算的定义

现今,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2.2.2云计算的特点

云计算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特点如下:(1) 超大规模(2) 虚拟化(3) 高可靠性(4) 通用性(5) 高可扩展性(6) 按需服务(7) 极其廉价2.3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关系

目前物联网的发展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其在各个行业、各个小地域的应用互相隔离,不能形成城市范围的一体化协作平台。究其原因除,社会经济层次上的困难外,主要是标准化程度较低,缺乏统一的中间件接口,以及各部门、各行业应用融合所带来的海量信息存储和计算的压力,而云计算技术为后者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3.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体系

3.1智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3.2智慧城市综合体:采用视觉采集和识别、各类传感器、无线定位系统、RFID、条码识别、视觉标签等顶尖技术,构建智能视觉物联网,对城市综合体的要素进行智能感知、自动数据采集,涵盖城市综合体当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灯光照明、信息通信和显示等方方面面,将采集的数据可视化和规范化,让管理者能进行可视化城市综合体管理。国内公司也在“智慧地球”启示下提出架构体系,如“智慧城市4+1体系”(图2),已在城市综合体智能化天津智慧和平区等智能化项目中得到应用。

图2

3.3智慧政务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此类项目已有实际案例,天津市和平区的“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包括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和平区街道图书馆和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系统四个部分内容,其中指挥中心系统囊括政府智慧大脑六大中枢系统,分别为公安应急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城市管理系统,经济分析系统,舆情分析系统。

3.4智慧安居服务体系。开展智慧社区安居的调研试点工作,在部分居民小区为先行试点区域,充分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发展社区政务、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社区远程监控、安全管理、智慧商务办公等智慧应用系统,使居民生活“智能化发展”。

3.5智慧教育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智慧教育文化体系建设。建设完善我市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工程,推动智慧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教育综合信息网、网络学校、数字化课件、教学资源库、虚拟图书馆、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资源共享数据库及共享应用平台系统。

3.6智慧服务应用。组织实施部分智慧服务业试点项目,通过示范带动,推进传统服务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向现代智慧服务产业转型。

智慧贸易:支持企业通过自建网站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活动。积极推动商贸服务业、旅游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层次。

建设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积极通过信息化深入应用,改造传统服务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加快向智能化现代服务业转型。

4.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展望

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技术和金融的创新,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完善的法规,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主导。但是发展智慧城市要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炒作概念。希望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我们相信我们通过城市的智慧的发展,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幸福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和和谐城市的时代。

然而,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会改变城市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智慧物流的内涵范文第2篇

【P键词】 大数据 智慧校园 建设

引言: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更是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在此背景下,高校更加关注智慧校园建设。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较之前的数字校园模式更为先进,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学校应当致力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

一、大数据技术的内涵

大数据技术是集收集、挖掘、存储和处理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是大数据分析技术,帮助人们分析数据,寻找数据计算方法;第二是云数据库技术,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进行存储;第三是内存数据库,集中对数据进行管理;第四是数据安全问题,采用数据迁移或双机容错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保护[1]。

二、高校智慧校园的内涵

2.1定义和优点

所谓的高校智慧校园,是高校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为师生打造良好的智慧化校园环境。这种校园模式具有以下的几种优点:

第一是整合了高校的信息,可以使校园资源集中管理;二是打造了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校园的发展;三是吸收了数字校园的优点,同时对数字校园又有所超越。

2.2特征

智慧校园具有以下的几个特征:首先是信息化,智慧校园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其次是协作性,在建设高校智慧校园的过程中,高校的各个部门要积极配合,实现信息的沟通交流,促进最终目标的实现。再次就是便捷性,智慧校园在建设过程中支持移动终端,为师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三、大数据背景下建设高校智慧校园的策略

3.1培养智慧型人才

高校致力于培养人才,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建设高校智慧校园,也需要培养智慧型的人才。我国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进入数据化时代,培养人才的方式也发生改变。传统的线下培养方式发展为线上培养和线下培养相互融合的方式,高校以在线教育为平台,在平台上对教师进行线上教育,既节省了时间和资源,又提高了教育效率[2]。教师在接受教育时可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于自己掌握良好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选择跳过,对于掌握较差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进行重点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3.2提高服务的水平

建设智慧校园,学校需要提高服务水平,使师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服务质量。

首先,学校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感知技术,对学校的后勤进行技术化管理。在服务信息上,学校应当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对校园内部的实验室安全、教学楼节能等环节进行动态监测,从而提升为师生服务的水平。

其次,学校应当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并扩展校外的生活资源。比如,学校可以实行一卡通制度,一张校园卡可以在学校通用,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这种一卡通制度的应用需要以物联网技术作为基础,因此学校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便捷学生的校园生活。

3.2提供科研的支持

智慧校园可以看成是数字校园的升级版。在数字校园中,学校为师生提供信息的方式由资料检索和图书文献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智慧校园中,学校应当发挥技术的巨大效用,在学生课题申报、教师科学研究等环节给予技术支持。比如学校可以丰富研究工具,更新实验器材,利用电子平台自动生成数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教师和学生。通过学校的支持,学生和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

3.3智慧决策和管理

传统的数字校园虽然使校园内部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但是许多部门之间还存在着协调不畅的问题,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相互孤立,会导致数据无法实现共享。面对这种情况,智慧校园首先应当进行校园的集中管理,整合学校的各个部门,让各部门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其次,在管理物资和人力资源时,学校应该科学决策,合理调配,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3]。最后,高校应该建立校务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让师生了解校园内部的信息,从而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

四、结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越来越关注智慧校园的建设。高校智慧校园一方面能提高为师生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能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促进高校的长足发展。因此,学校应当探讨有效方法,打造智慧校园,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 考 文 献

[1]王迪,宋义勇. 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创新研究[J]. 信息化建设,2016,03:189.

智慧物流的内涵范文第3篇

摘要: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是智慧城市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在其建设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概念内涵、功能定位进行深入思考,认为在建设标准、云架构、智能应用开发、智能感知和知识挖掘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通过研究和突破时空数据管理及可视化、物联网感知信息集成、云GIS一体化共享服务体系等多项关键技术,以常州为实验区域,建设“智慧常州时空信息云平台”。

关键词:

时空信息;云GIS;共享服务;物联网;时空分析

1引言

随着智慧城市阶段科技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快速变化,特别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提出了“测绘4.0”、“互联网+测绘”的概念[1],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空间基础信息提出了“体验性要好、实时性要强、移动性要大、可控性要高和自主性要多”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需要提升,并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技术接轨,形成面向智慧城市的时空信息云平台。时空信息云平台是智慧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的、基础性的内容[2]。随着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首次提出,业界对其内涵、定位和相关技术的探索在逐渐深化,全国各地多个城市也已探索并启动了平台的建设工作,研究并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形成了部分成果。而未来,作为智慧城市的必备基础设施,时空信息云平台必将大范围加以建设。因此,对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概念内涵、功能定位、建设重点、关键技术等方面的探讨必须深入而明确,形成科学、规范、公认的界定,从而使在此基础上建设的平台成果能真正发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支撑整个智慧城市的时空信息智能化运维和共享的需求。

2概念内涵及功能定位

2.1概念内涵

内涵是事物的含义即概念,是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是一个复合名词,文章通过对其分词后的单独名词展开探讨,以便明确其内涵。(1)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时空信息云平台服务的对象和目标。用易于理解的简单公式表达,可以这样认为[3]: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传感器连接起来(物联网),实现对现实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海量感知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决策支持[4~6]。(2)时空信息面向智慧城市的空间信息应该是四维的,不仅可以提供准确的三维坐标信息,还可以提供坐标信息及其属性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根据文献,时空信息(时空数据)[2]包括如下几类信息:①丰富的历史地理数据;②全覆盖、精细化的现势数据;③依托CORS提供的实时位置信息;④精细三维、全景影像、视角三维、立体街景等多维度可视化地理信息;⑤智能感知设备获取的视频、RFID、ASCII码、二进制等实时信息;⑥基于泛在网络下的众源地理信息;⑦能反映未来的规划成果数据、根据各类模型计算的趋势数据。时空信息大大拓宽了传统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所认知的数据范畴,涵盖一切与空间信息相关的数据,其边界根据需要随时可被突破并扩容,如此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汇集得到的时空数据资源池,形成了时空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是实现数据挖掘、智能专题分析与应用的前提。(3)云GIS平台云GIS是利用云计算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扩展并改进传统GIS的结构体系,实现海量时空数据的高性能存取与处理操作,从而提供更为高效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解决各类地理信息计算密集型、地理信息数据密集型问题[7~9]。目前国内提出了在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基础上构建一种云GIS四层服务体系[10],包括Service服务层、GISServer服务层、基础设施服务层和虚拟数据中心服务层。

2.2定义及定位

(1)定义

通过前述名词拆解和内涵分析,“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具有丰富的内涵,“智慧城市”是其运行背景和支撑对象,“时空信息”是其提供的核心服务内容,“云平台”是其建设架构和运行方式。因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时空信息云平台定义如下[11]: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是通过泛在网络、传感设备、智能计算等新型高科技手段,实时汇集城市各种时空信息,而形成的更透彻感知、更广泛互联、更智能决策、更灵和更安全可靠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本文认为,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重点在于突破传统测绘地理信息的认知体系,建立融合3S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的技术体系,形成汇集城市空间与非空间、历史现状与未来、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等时空信息资源中心,实现数据提供、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多层次、立体化服务,智能化地服务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行。

(2)功能定位

若将智慧城市形象地比喻为人体,也具有感官、神经、大脑、骨架和行为,智慧城市的感官应是传感器,其神经系统是泛在网络,其大脑是计算中心,其行为是智能化运营,则其骨架应为时空信息,由各部分协同支撑智慧城市。因此,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功能定位应是智慧城市的骨骼和经脉,是感知层与智慧决策层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是汇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资源的矿藏,也是智慧城市各行业领域信息互通的渠道。对于城市勘测单位而言,建设时空信息云平台应立足于城乡规划,服务于整个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向各行业领域智能化服务进行拓展延伸。

2.3对城市勘测行业的意义

如今移动互联网市场如火如荼,涌现了大量基于地图位置的、面向不同需求的在线应用、移动APP,也衍生出许多基于空间位置的大数据分析项目,均以各类时空信息为核心,这其中却极少看到出自传统测绘人之手的产品,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刻反思。面向智慧城市的、基于地图服务的好产品、好项目,关键在于找准需求着力点及其相匹配的数据链条,在空间信息基础上融合上下游其他专题信息并构建数据模型。测绘地理信息正是由于缺乏专题数据来源、数据链环节缺失,才难以开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知识挖掘服务。依托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大量的时空信息在平台中汇集和交换,测绘行业有机会提升产品发展层次,延长传统测绘产品链,实现从“数据提供—信息服务”到“数据提供—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转型。

3建设现状与思考

3.1建设现状

随着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的号角吹响,全国掀起了一波建设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热浪。我国的山东济宁、浙江宁波、江苏徐州和常州、湖北武汉、河南郑州、山西太原、云南等省市相继启动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序幕。济宁市建立了相应的云服务环境,其数据集成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扩充历史信息、现势信息、实时信息和专题信息,各种功能软件打包成模块,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方便调用。重庆市两江新区[12]的智慧两江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利用3S技术、虚拟现实等手段,整合两江新区基础空间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并建设完成公益性、基础性的智慧两江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针对城乡规划管理需求建设规划信息服务系统,以提高城乡规划管理的效率。黑龙江省[13]搭建了ArcGIS私有云,部署云端应用实验,设计省、市、县三级总体框架。云南省同样采用了ArcGIS私有云,通过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层服务、四大能力”,成为全国首个验收的省级时空信息云平台。此外,宁波、徐州、武汉、郑州、太原等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基本处于项目评审后的实施阶段,尚未有成果形成应用。

3.2主要问题与思考

(1)建设标准

依据国内各条线领域中的智慧城市公共平台的认知并不一致,从国家工信部、国家住建部到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对智慧城市的公共平台的名称、建设侧重点、共享范畴等均各有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为了真正地服务于智慧城市,城市测绘院建设的公共平台仍应立足于国家测绘局的要求,建立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以空间地理信息为核心,在共享范畴、共享能力上必须拓展延伸,形成较强的时空信息跨界服务能力,扩展各类非空间公共信息融合能力,从而打通不同部门公共信息共享流通的脉络,真正承担起智慧城市骨架的作用。

(2)云平台建设

云GIS平台的建设模式与云计算相同,主要有三种建设模式:公有GIS云、私有GIS云和混合GIS云。公有云可便捷实现信息在线共享,但数据保密安全方面较弱;反之私有云则可较好保障信息安全,但其众源信息获取和共享灵活性将受限;而混合云可视为二者的权衡折中。本文认为应采用混合方式建设时空信息云平台,采用公有云实现城市公开信息共享,并在公有云平台上汇集众源信息,职权部门间内部信息共享采用私有云。云GIS平台的建设途径有三种:①采用成熟的商业产品,建设周期短,但灵活性较差,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②基于通用公有云平台搭建,周期较长,费用较高。③自建云平台,周期最长,需投入较多资金,但自主研发性强,可兼顾多种GIS平台。采用何种建设途径取决于各地的建设周期、技术实力、资金财力等多种因素,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抉择。

(3)智能应用开发

当下的GIS已跳脱出传统的重型、复杂的大体量项目,向实用、垂直等轻量化方向发展。建设基于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智能应用,首先需要找准城市运营管理或社会民众生活中的痛点需求,结合大数据与数据分析技术,创新思路、量体裁衣。具体措施是基于平台提供时空信息共享数据资源、地图小工具、共享开发接口、应用开发模板等,建立多样化的交流平台,举办创意有奖征集、创意开发大赛,充分鼓励和调动社会各界对GIS应用开发的探索热情,形成一批智能应用成果,既发挥了平台的社会效益,又有利于推动智慧城市各领域的发展。

(4)智能感知与知识挖掘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汇集了海量物联网实时感知信息,必须与物联网节点定位信息进行集成表达和融合分析。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不仅可高效提供基于地上地下、二维三维、历史现状的时空信息云计算服务,还能与智慧城市数据支撑体系中的其他信息云(经济云、人口云等)协同服务[14],通过协同大数据分析进一步发挥价值。在具体的大数据分析工作中,需要将大数据的概念变成一个个接地气的产品或者项目。在城市管理领域、商业和民众生活领域,均可建立广泛的数据挖掘案例,例如公安局可根据预测的犯罪几率动态调整巡逻频率和人员配备,百货商场可根据需求实时调整商品价格等。

4常州案例

常州同时作为国家工信部和住建部的“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是江苏省唯一的“智慧城市”双试点城市。基于原有的“数字常州空间信息共享平台”,重点开展了“智慧常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

4.1总体方案

智慧常州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形成了“一库、一中心、一平台、多应用”的成果体系[15]:建设了一套种类齐全、数量庞大、时间跨度长的智慧城市时空数据库,建设了面向数据集成管理的时空数据运维中心,重点解决了时空数据管理及可视化、物联网感知信息集成、云GIS一体化共享服务体系等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时空信息云平台,并在不同行业领域推广建设了多个示范应用系统。项目总体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4.2特色创新

(1)时空数据体系建设

国内目前对于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数据体系尚未给出研究成果,项目对此开展了探索,建设了全面的智慧常州时空信息云平台数据体系。项目充分利用智慧规划的现有的各类空间数据及相关部委办的相关专题数据,通过收集、整理、配准常州明清时代古地图、日军侵华所绘制地图、新中国成立后卫星遥感影像、常州不同时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历史的地理空间数据,集成了城市三维、地下管线、全景影像等现代的现势地理数据以及常州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类专题数据,动态接入了实时位置、视频、实时传感器等感知信息,初步搭建了集地上下、室内外、动静态于一体的时空数据体系,形成了国内少有的种类齐全、数量庞大、覆盖面广、时间跨度长的时空数据库。

(2)时空数据管理及可视化

顾及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中的海量时空数据,针对时空信息云平台中各类时空数据的内容、时态特征、时空索引及调度等方面展开研究,其中时空索引机制将时间、空间与专题属性作为同等重要的维度,兼顾了三者的查询效率,基于此数据组织机制提出了时空数据的动态可视化表达方法,实现了时间轴动画、多时态对比、对象状态回溯等多种可视化方式,如图2所示。

(3)物联网感知信息集成

项目将物联网领域三类典型信息(空间定位、物理量感知、视频感知等)作为切入点,突破物联网多源异构信息集成难题,实现了各类信息的地图定位、信息查询和实时刷新(如图3所示),辅助城市事情实时感知、应急抢险决策支撑。

(4)云GIS一体化共享服务体系

基于用户在云环境中托管数据与应用的普遍意图与需求,建设了“数据云”、“服务云”和“应用云”,提出了一套新型的GIS云服务模式,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制图、服务、服务管理、应用定制和使用,形成了一套一体化云服务流程。这一基于按需服务、在线提供的云服务模式,采用轻盈的全过程在线交互方式,充分实现不同专业层次用户的易操作性,实现了时空信息共享的“去平台化”、“去专业化”。此外,平台通过“数据云”的云盘,可集成各类非空间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以支撑其他各类不直接与空间信息相关的政务公共信息,兼顾了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需求。

5总结

随着智慧城市的深化建设,智慧常州时空信息云平台以及智慧城市时空测绘基准、智慧城市测绘数据智能采集平台、数字城市三维地理空间框架、智能地下综合管网数据全生命周期制作与管理平台等重点项目,将围绕着空间基础信息这一核心,服务于不同行业领域的信息化成果建设,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度耦合。

参考文献:

[1]肖建华,彭清山,李海亭.“测绘4.0”:互联网时代下的测绘地理信息[J].测绘通报,2015(7):1~4.

[2]李维森.数字中国的建设与智慧城市的探索[J].地理信息世界,2013,20(2):1~5.

[4]李成名,李兵.从数字城市走向智慧城市[J].地理空间信息,2013:8~10.

[5]龚健雅.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技术面临的新挑战[J].测绘地理信息,2013,38(2):1~6.

[6]王家耀,刘嵘,成毅等.让城市更智慧[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28(2):79~83.

[7]林德根,梁勤欧.云GIS的内涵与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1):1519~1528.

[8]吴边,吴信才.CloudGIS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4):1342~1346.

[9]林德根,梁勤欧.云GIS的内涵与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1):1519~1528.

[10]李明巨,吴勤书,刘昱君.一种基于云GIS技术的地理信息服务新方式[J].测绘通报,2015(2):92~94.

[1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DB/CD].

[12]林立勇,邓仕虎,朱俊丰.数字规划视角下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模式及规划应用———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J].规划师,2015(1):42~46.

[13]张庆全,关显明,刘恒飞.黑龙江省、市、县三级时空信息云平台总体框架设计[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11):155~157.

[14]肖建华.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及协同城乡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3(2):11~15.

智慧物流的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4G 智慧城市 应用 信息技术

一、4G网络

对于4G网络而言,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它是“比3G更为高速的网络”,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认识,主要是因为相关的运营商在对高速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运行的过程之中,主要强调其宽带。然而,这种认识过于片面,高速网络只是4G网络的一个表现形式,除此之外,其实还存在着范围覆盖、联系覆盖程度以及配合网络终端支持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客户于网络的体验造成十分深刻的影响。从本质上来看,在这些因素当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其实是最终客户对网络的感知程度,因此在对4G网络进行建设的过程之中,一定要将这一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之上。对于4G网络而而言,它首先是基于2G网络与3G网络之上的,然后在这一基础之上做出了更深层次与更宽领域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对2G网络与3G网络所无法完成的用户场景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完善,并将其有效实现;同时,在4G网络之中,“以人文本”、“绿色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词得到进一步的贯彻与落实。就以智能交通为例,在2G网络时代与3G网络时代,公交车上所包含的监控数据、运行路线信息以及故障情况等的获取是存在很大难度的,正是因为如此,指挥调度中心难以对车辆状况的实时监控与管理进行有效的实现,而对于后续数据的分析也是难上加难。但是在4G网络的环境之下,这一系列的难题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因为通过对4G网络进行有效的利用,能够有效收集现场的实时数据,并将之及时的传送回到指挥调度中心,然后又中心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与处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车辆信息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因此说,4G网络是基于2G网络与3G网络之上的,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更深层次与更宽领域的发展。

二、智慧城市

对于智慧城市而言,它主要是对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技术所融合成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强调,同时它也将“以人为本”、“协调性”、“开放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建设范围之内。目前状况下,受大家普遍接受的智慧城市定义为: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需要注意的是,“智慧城市”不等同于智能城市,智能城市仅仅是智慧城市的其中一个表现形态,因为在智慧城市之中,也同时包含有有人的智能参与、以人为本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因此,对于智慧城市而言,它发展的起点与最终所需要实现的目标都不会仅仅局限于信息系统之上,而是信息系统所服务或是支撑的城市生活中各种各样、充满人文关怀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用户使用场景。同样以智能交通为例,如果仅仅是单一片面的智能城市内涵,那么智能交通仅仅是一个交通情况展示、交通线路建议以及车辆指挥调度的简单集合,但是,如果是基于智慧城市中的以人文本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那么在完成上述功能的同时,用户能够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对智能交通系统进行自定义操作,通过加入个性化的自定义操作,实现低碳出行、低碳生活等内容,两者相比较,后者更能够适应目前社会乃至未来社会的发展。

三、4G网络给智慧城市带来的益处

3.1 高速上网与低价资费

4G网络给人们最为直观的感受便是更为高速的网络。对于4G网络而言,它主要存在着两种制式,分别为TDLTE和以及FDD-LTE,这两种制式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自身的个性差异,TD-LTE制式的特性表现为室内的高覆盖以及室外的有效扩容;而对于FDD-LTE制式而言,它更为适合广度覆盖。通过将这两种制式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对网络的质量以及网络的覆盖进行有效的提升。可以预想,随着4G网络技术的推广,未来的世界将是一高速移动网络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精彩而便利。下面我们将3G网络与4G网络进行一定程度的比较,在3G制式下,手机上网的速度大致在2-10Mbps(兆比特每秒)左右,而在4G下,手机上网的下行和上行速度分别是100-150Mbps和50Mbps,也就是说,4G网络比3G网络足足提升了10倍之多,这是多么惊人的上网速度。不仅仅是网速上的优势,4G网络的资费问题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这也成为4G网络能否快速普及的关键所在。相比于3G网络,4G网络在通信技术上有了很大的革新,网络承载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提升,不仅如此,数据资费的降价空间也十分宽阔,从全球范围看,4G时代语音低值化进一步加剧,在套餐中免费赠送话音和短信业务成为世界上许多运营商的做法。

3.2 催生新型移动互联网应用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具有高速与优质特性的移动通信网络是消费的根本所在。让我们回顾历史,2G网络时代的信息消费项目主要有语音消费以及短信消费,而到了3G时代,信息消费中又增加了网页浏览以及在线音乐等消费项目。然而,无论是在2G时代还是3G时代,由于流量资费相对较贵,同时网速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因此消费者在对网络数据信息进行消费的过程中,还是十分谨慎的。然而,随着4G时代的来临,将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4G网络同时具备高速网络以及降价空间大两大特性,高速网络环境下的便捷精彩生活将真实的靠近消费者,高清视频、视频通话、3D在线游戏、实景导航、云存储等应用在4G网络环境中都不在话下。除此之外,在4G网络的发展之下,大数据方法逐渐延伸,再加之物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4G网络将在城市管理、物流运输、旅游、医疗、电子商务等领域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智慧城市勾画的蓝图即将真正实现。

3.3 打造立体化服务

在4G网络的环境之下,用户的自将会得到大幅度的解放,可以说4G时代的来临,个性化的通信时代也随之同生。就服务商而言,他们只有不断对服务能力进行有效的升级,才能继续生存与发展下去。在这种情况之下,网络运营商将会有很大的改革,传统网络也会随之向更为开放、高速的网络发生转变。除此之外,应用于生活层面上的各种智能网络服务将得以实现,从基础电信服务商向移动互联增值服务运营商加速转型。随着虚拟运营商的入围,通信市场将从价格战、网络战步入服务战时代。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4G应用和“智慧城市”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对4G网络与“智慧城市”的相关概念与内涵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阐述,然后在此基础之上从高速上网与低价资费、催生新型移动互联网应用以及打造立体化服务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4G给智慧城市带来的益处。总而言之,4G时代的到来,智慧城市的内涵将更加丰富,智慧城市将给人们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真正享受到科学技术所带给人们的丰富与便利。

参考文献

[1]罗文.智慧城市考验城市智慧[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15)

智慧物流的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 智慧技术 物联网技术

0 绪论

如今,中国城市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多数城市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兼顾城市的高速发展和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和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是摆在每一个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大挑战。随着各种智能化应用的兴起,城市信息化正向智能化发展[1],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城市问题,已成为建设和谐城市的有效途径。

1 智慧城市

1.1智慧城市的定义及关键技术

“智慧城市”的概念源自IBM公司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2]。“智慧城市”的定义为: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建设“智慧城市”离不开物联网、互联网、无线网络、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的支撑。其中,物联网是建设“智慧城市”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1.2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状况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全球普遍的信息化浪潮[3]。美国率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计划,接着,欧盟又着力推进“信息社会”计划,并确定了欧洲信息社会的十大应用领域,作为欧盟“信息社会”建设的主攻方向。最近欧盟委员会更将信息和通信技术列为欧洲2020年的战略发展重点,制定了《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

在国内,尤其是近两年,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呈星火燎原之势: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南京、无锡、杭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长沙、西安、昆明等多个城市将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升到战略层次[4]。以上海市为例,“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将率先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这也是进一步延伸世博后续效应的重要内容。

2 物联网

2.1物联网概念及其特征

“物联网”就是由多个具有更透彻感知能力的传感器形成的自组织、智能化多传感网络体系,再辅以智能化的计算与泛在的互联技术支撑,从而实现信息的协同融合、泛在聚合、交互共享、智能处理的过程,最终构建成物―物互联的综合智慧网络[5]。

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2.2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物联网在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而且应用模式正日趋成熟。

3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关系

3.1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内涵关系

物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为“智慧城市”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物质支撑。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手段和工具,是承载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可以说,正是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使智慧城市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天地。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基础,“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发展的具体应用。

3.2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依托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城市各领域的智慧化发展与建设。在市政领域,将实现城市市政建设的智慧化,大大促进了城市市政管理的效率。在物流领域,可以实现物品快速标识、准确定位和实时跟踪,同时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实现智慧物流的建设。在制造领域,实现生产制造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设备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交通领域,为公众提供出行参考,改善交通状况,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实现城市交通的智慧化管理。在医疗卫生领域[6],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实时的健康监测、保健咨询和紧急呼救等服务,同时可实现医院日常管理的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减少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4 结论

智慧城市建设事关长远发展、关乎民生改善。目前,我国的城市信息化整体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以智慧城市为旗帜,将更有利于加速提升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管理水平。如今,随着物联网技术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相信,在政策导向与市场拉动下,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产业也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数字城市:升级智慧需众人拾柴[N].计算机世界报,2009―12―28.

[3]陈聊钦.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

[2]IBM.智慧城市在中国[EB/OL].(2010-05-20)[2011-01-21].http:///cn/zh/.

[4]张永民.构建智慧中国的模式与对策.中国信息界,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