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物流工程

智慧物流工程范文精选

智慧物流工程

智慧物流工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慧物流;高职;现代物流管理;教学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物流行(企)业借助先进技术蓬勃发展。京东、顺丰等企业在物流过程中率先使用无人仓储、无人驾驶、分拣机器人、无人机配送、智能打包等现代新兴科技,使物流成本大幅降低、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智慧物流在业界受到广泛关注和青睐,物流行业正逐步进入智慧物流新时代。

1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是通过智能化硬件软件、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智慧化方式方法,完成货运物流各个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以提升物流系统智能化分析管理决策和自动化技术操作执行能力,提高货运物流运营效率。全面智慧物流以大数据为载体,完成物流系统的智慧化操作和独立运作。信息传输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实现人-设备-货物的全面智能化感知与可视化操作。作业执行系统以物流自动化、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技术,以及融入智能调度与控制策略的WMS、TMS等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实现物流作业的自动化、无人化和智能化。智慧物流实质上是先进科技技术驱动的现代物流,智慧物流系统软件是由货运物流大脑、信息传输系统和作业操作系统所构成。智慧物流包括智慧运送、智慧配送、智慧物流仓储、智慧终端。智慧物流不仅使企业降低了采购成本、保证了企业生产、加快了产品销售,还减少了库存数量、加快了生产速度。目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先进技术手段不断地促进智慧物流的发展和变革,助推我国经济转型与发展。2022年上半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金额达到159.6万亿元,同比增长3.1%。智慧物流需求市场广阔,物流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我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资料显示,物流数据信息、物流云、物流机器设备三大领域为目前物流公司对智慧物流的重要要求。

2电商巨头对智慧物流的布局

①京东:2007年,京东集团开始自建物流,2014年,京东在上海建立了亚洲一号。亚洲一号结合控制算法、工业设计、机械设计、电气工程等创新型技术,有效使用AGV机器人、Delta拣选机器人、智能穿梭车、交叉皮带分拣线、智能叉车、智能物流机器人。近些年,京东商城物流逐步设立了包含仓储物流网络、“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跨境电商物流网络、冷链物流网络和大件网络等在内的六大网络。截止到2022年3月31日,京东商城物流经营约1400个库房。在运输配送方面,2016年9月,京东第一次使用了无人配送车。2017年“6·18”期间,中国人民大学首次借助无人配送完成任务。在配送机器人到达取件人地址5分钟之前,短信提示第一时间发送至取件人手机,通过无接触配送至指定位置,待取件人输入提货码后,机器人自动开启仓门,取件人拿走货物,无人配送订单完成。无人配送解决了“最后一公里”这一大难题。拥有无人配送,货运物流更快捷。2019年10月,京东物流正式宣布,国内首个5G智能物流示范园在上海落地并投入运营,产业园区结合5G现代通信技术,融合AI、IoT、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与应用,形成了高智能、自决策、一体化的趋势。数字化仓库选用全自动进仓及出库技术,5G技术在即时库容量管理方法、AR作业、包裹定位追踪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截至2020年,京东物流为超过19万名企业客户提供帮助,商品涉及快速消费品、家用电器等众多行业领域,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客户数量超过4.6万家。②顺丰:2022年4月,武汉顺丰丰泰产业园落地运营。丰泰产业园包含智能挑选、智能云仓、现代冷藏运输、企业运输等设施,为快递公司、冷链企业、电子商务、货运物流提供服务。全自动智能分拣系统软件成为智能分拣的首选,其最大解决能力达到300万件/天,最快进出快件只需120分钟。“空中走廊”根据货架机和过道输送带,全自动分拣派送“云仓”货架里的货品,缓解了以往“云仓”运输机人工运送分拣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物流发货效率。③井松智能:除京东、顺丰等电商巨头外,不少企业在智能物流行业中的表现也十分突出。其中,井松智能在探索智能仓储货运物流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同时,秉持产品研发智能仓储物流设备的底层技术,注重关键设备的自产自用,完成自主可控,充分发挥关键设备的功效,提高智能仓储物流管理系统性能。

3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人才需求的变化

①传统岗位需求减少。伴随着自动化、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公司引入尖端技术,提高企业物流标准化、自动化水准。无人机、自动化立体仓库、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被广泛用于仓储物流、快递分拣、末端配送等环节,众多岗位逐步被智能机器人替代,很多货运物流岗位减少了对应的员工数量。此外,物流行业对现有仓库管理员、运输调度员、派送员、拣货员等岗位需求和员工素质提出了新的时代标准。数据分析师、供应链运营师、数据分析型采购员与仓管员等的岗位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物流业务岗位不断减少。②智慧物流信息技术优秀人才需求增加。智慧仓储与配送将原本仓储物流、派送与新工艺融合,智慧仓储与配送工作人员需求增加。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GPS定位等新技术应用,催生了许多新的岗位需求。车货匹配、仓货匹配的网络平台,增加了“互联网+”运输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交付使用,增加了对物流运营数据统计分析及应用和物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科技与物流的深度融合,要求员工具备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需要复合型、发展型人才,鼓励员工掌握新技术技能,具备综合服务能力。③智慧物流人才相关综合能力需要提升。新时代,货运物流智能产品层出不穷,物流企业正逐渐迈向智能化、智慧化。与此同时,智慧物流催生了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及物联网工作人员等一系列新的工作岗位。员工需要具备正确使用条形码手执扫描器、视频语音挑选设备、全自动引导车、射频识别系统、包装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设备、无人机、智能化码垛机器人、自动分拣系统等的实践应用能力。然而,高职院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在满足智慧物流标准的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差距,尤其体现在教学内容滞后,实训室建设落后,校企合作广深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等方面。

4智慧物流背景下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

①对接产业升级,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要紧跟现代智慧物流发展趋势,积极对接新技术、新业态、新岗位,对照职业能力和职业规格,依托专业发展、岗位特征描述,调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设置。对接物流管理职业能力等级1+X资格证书,培养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岗课赛证创融通,突显工匠精神,培养面向货运物流领域的道路运输、运输、装卸搬运和仓储物流等领域的管理工程技术员、装卸搬运和运输工作人员、仓储物流人员等职业群,可从事仓储物流、运输与派送、采购与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工作的基层管理者及物流配送服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②面向岗位需求,构建智慧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依据调查,梳理出智慧物流业务经营、智慧运送、智慧仓储物流、智慧派送、营销推广在线客服、质量管理及信息管理系统与设备技术等岗位群。将智慧物流实践与专业课程体系紧密联系,将智慧物流新技术应用、新工艺、新标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岗课赛证创融通的课程体系,打造出以真正经营情景为基础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教学项目。将1+X证书培训具体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推动专业教学内容和企业用人标准相连接。围绕智慧物流技术、智慧物流运营、智慧物流企业实训、智慧物流综合实训等四个方面进行重构。加强学生运输路径规划、运输车辆挑选、库存控制方式等方面的能力,以智慧物流信息科技为支持,借助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化运输路径,确保物流效率有大幅度提升,降低物流成本,逐步提升物流产业的整体效益。291增设与智慧物流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运用有关的课程,例如《物联网与智慧物流》《人工智能认知》《智慧物流设备管理》等;强化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培养。融入公司智慧物流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加强学生智慧物流技术在物流企业公司各情景中的运用能力。③加强政校企行合作,创新育人新模式。加大与当地政府合作的力度和深度,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加强与京东、顺丰等先进企业合作,增加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强化实训课程教学,拓展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开展专家讲座,举办师生进企业参观游学活动。把企业的经营、操作、技术以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通过企业真实项目训练学生技能。采用双导师制,重视公司项目课程置入、岗位实习过程性的专业化育人机制,强化和物流设备开发商、互联网公司、物流行业的校企协作,完成校企深度融合、理论和实际深度融合、政产学研多维度一体化实践探索培养体系。④校企协同育人,组建新型师资队伍。加大师资培训和物流行业培训交流,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到企业参加暑寒假期实践锻炼,强化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不断扩充新知识、学习新技术、革新核心理念、自主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实操水平,提升智慧物流专业水平、业务技能、创新能力和科研动能。通过广泛参加校内外各项专业技术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创、学赛结合。与此同时,聘用技术精英、工匠大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参加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实践实训及横向课题的研究。⑤升级改造实训室,拓展校企实训基地。高校一定要走在企业和社会的前面,要紧跟智慧物流先进技术,不断更新实训设备和技术软件,创建智慧物流企业实景,实现智慧物流仓运配作业环节的真实实训。通过互联网射频技术、面部识别、大数据应用、红外感应技术、二维码扫描、通信技术等相关技术,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校企行共建创新共享应用中心、实训基地,使实训设备和技术应用紧跟时代步伐和发展潮流,实现智慧物流仓运配作业环节的真实实训。要进一步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增强校企合作深度广度,利用好企业实训资源。⑥岗课赛证融通,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开展课程改革,创新评价考核方式。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大赛证书,均可以申请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给予相对应的成绩。通过课前、课后测试,加强在线考核。在课堂参与的讨论、汇报中增加教师点评和小组互评,强化过程性考核,逐步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5结语

智慧物流的迅猛发展和相关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化升级,使物流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智慧物流环境下行业人才需求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高等职业院校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专业必须紧随行(企)行业的发展趋势,大力开展“三教”改革,以培育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怀湘.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5):25-29.

[2]刘晶璟.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34-38.

[3]贵婷.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0(2):50-51.

[4]张钰.供应链一体化物流管理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12):95-97.

智慧物流工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化工园区;封闭化;智慧化

2020年江苏省政府出台《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规范化管理的通知》(苏政发〔2020〕94号)文件,指导全省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封闭化管理的建设。封闭化管理是解决我国化工园区事故频发的重要措施。化工园区智慧化、封闭化管理可以将社会敏感目标与园区内重大危险源隔离,降低社会风险[1]。智慧化需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围绕新时代化工园区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研究探索化工园区绿色发展方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2];加快升级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模式,构建更系统、更安全的管理网络,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水平[3]。

1现状分析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于2018年3月正式获批设立,是南京市及江北新区为做大做强做优新材料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而设立的专业特色园区。截至目前,建成投产各类企业120余家,包括中石化、德国BASF、英国BP、美国空气化工等20多家世界500强、全球化工50强以及细分市场领先企业,主导产业规模、项目集聚度与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均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多个特色产业规模在国内乃至世界均处于领先地位。2018年11月园区成功获批为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获批以来,园区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智慧园区成功经验,依托本地区石化上游产品的前端优势与化工科技人才优势,倾力打造与园区功能匹配、水平对等的智慧园区管控中心。管控中心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新区部门、科技园自身和区内企业海量信息全部打通,建立起能全面感知园区状态的大数据计算分析系统。通过智能化的分析,为园区管理者提供可视化管控平台,为园区的规划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极大地提升了园区综合监管能力、改善了园区环境质量、强化了化工生产本质安全。智慧园区管控中心一楼大厅已经按照《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智慧园区总体规划》要求完成初步建设工作;智慧安全、智慧环保、公用工程、智慧物流、封闭化管理子系统已经上线,目前初步建成涵盖园区运行总览、污染源监测监控、环境质量监测监控、大气监控预警溯源、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应急响应、园区封闭化管理、危化品车辆一体化管理、公用工程等为一体的智慧园区管控中心。近期园区还将按照总规要求,深入推进智慧园区新的建设工作。

2需求分析

智慧化建设的需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业务数据采集整合分析的需求。接入当前已安装建设的各类型传感器和软件业务系统,全面采集汇聚园区各类监测和管理信息,建立大数据资源池,打破各系统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以数据为支撑、构建多领域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并以直观的方式实现分析结果的展示,帮助企业和园区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现状,快速发现短板和漏洞。(2)加强园区企业风险分级监管的需求。通过智慧园区的建设,监管部门能够根据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结果,了解企业风险和安全隐患等级,支撑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决策。(3)提升安环在线监测预警能力的需求。园区内的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工艺、企业污染源、环境质量在线监测信息需接入智慧园区平台,实现对园区重大危险源、环境污染与质量的在线监测和预警,内容包括物联网监测信息和视频监控信息。(4)构建园区智慧应急救援体系的需求。应急管理与救援系统应在日常工作中指导企业和园区开展应急演练,通过系统对企业突发环境及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履行程序、推演演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等进行监管。(5)完善园区危化品物流运输管理的需求。作为危化品运输车辆频繁出入的化工园区,应充分做好对危化品车辆这一移动危险源的风险管控工作,尽量减少危化品车辆在园内的数量和停留时间,并结合电子运单信息,对园区企业危化品采购和外运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3建设方案研究

3.1总体架构

智慧园区管控中心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新区部门、科技园自身和区内企业海量信息全部打通,建立园区状态的全面感知、大数据计算分析系统。通过智能化的分析,为园区管理者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平台,为园区的规划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以提升园区综合监管能力、改善园区环境质量、强化化工生产本质安全。智慧园区管控中心已建成智慧安全、智慧环保、应急响应、公用工程、智慧物流、智慧能源、封闭化管理等多个子系统,园区已经成功通过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的验收工作。目前,新材料科技园仍在高标准完善智慧园区功能,聚焦安全、环保、封闭化等重点工作,加速推进安全生产融合管控平台、LDAR智慧监管平台、危化品停车场及配套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

3.2建设内容

(1)智慧安全(重大危险源)。园区铺设了超过300km的专用光纤网络,共计纳入58家重大危险源企业353个重大危险源,接入重大危险源部位的温度、压力、液位、有毒气体报警仪、可燃气体报警仪等5类仪表11531个信号和380个重点部位监控摄像头,真正实现数据24h实时动态获取,改变了以往数据靠人工填报、现场收集的被动方式。一旦上述参数发生偏离,系统将自动产生预警。按照系统预制的模型,预警分为红、橙、黄、蓝4个级别,系统会根据不同级别短信提醒不同层级的企业、政府监管人员。企业操作人员在系统中填报偏离发生原因和处置情况,高级别的预警还需要政府监管人员进行确认才能够闭环。每次红色预警,应急局还将安排专家到现场核查,并将核查情况传入系统。(2)智慧环保(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涉及废水、废气)。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是环保监测与环境预警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以污染源在线监测为基础,涵盖水质、烟气、特征因子、焚烧工段、VOCs等多种环境在线监测应用。系统支持汇总统计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和量化污染物排放趋势,为区域内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供技术支持,为环保部门现场执法提供依据,同时满足环保部门环境信息网络的建设要求,满足不同层级用户的管理需求。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包括废水监控、雨排监控、河道监控、污染溯源、运维管理,结合GPRS、GIS技术实现地表水质监测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为环境保护管理提供实时、准确、全面的监测数据。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含边界大气监测站6个、污水处理厂2家,实现了对453个废气排口、138个企业雨排口、109个污水排放口污染物在线监测,实现了对废水、废气排放情况、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以及河流水质等进行监测、分析和管理。(3)智慧物流。危化品道路运输管控一体化平台是通过GPS定位技术跟踪车辆并结合园区管理方案对危化运输车辆实施全链条安全监管的服务平台,该平台包含车辆入园数据管控区、实时动态数据区、整体报备信息区、车辆空间信息布局区4个区域,可以查看管控车辆实时动态信息,包含人、车、物、地点等相关内容。该平台旨在通过信息报备、GPS跟踪实现危化车辆全流程监管;通过动态监控提供精准严格执法依据;通过主动监测、行为预警、违规报警实现超前预防机制。(4)智慧应急。智慧应急已经形成安全、环保、消防、公用事业公司人员24h联合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事故应急状态下为园区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提供指挥平台。系统包含基础业务管理、数字化预案、应急资源管理、安全生产一张图、应急业务库、指挥调度一张图6个板块,利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大数据存储汇聚、分析关联等手段,构建信息数据一张网,实现智慧应急一张图,全面满足灾害风险监测、应急辅助决策、应急指挥调度的新要求。智慧应急系统实现了快速响应、科学应对,全面提升了园区应急处置能力。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帮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及时上报事故信息,启动应急预案,并将预案中的各项行动及时下发给相应的负责人。在救援处置过程中,系统还应对指挥人员的决策提供辅助支撑,实现科学救援。(5)大气预警。园区大气预警平台项目突破了传统监控预警系统建设思路,构建基于园区气态污染因子库的监测、预警、溯源、排查一体化监管服务模式。基于前期园区气态污染因子数据库成果,在试点片区开创性地组合使用GC-MS(气质联用仪)和TOF-MS(飞行时间质谱仪)监测技术,充分发挥GC-MS的“精准定性定量”与PTR-TOF的“秒级响应、全谱检测”能力,将大气环境监控速度与准度提升到世界最先进水平,并充分利用园区气态因子库成果,靶向监控片区废气特征因子异动迹象。通过高分辨率(100m)的LPDM拉格朗日溯源模型,科学建立了“模型定向,走航定位,人员定点”问题排查机制,实现污染精准快速溯源。此外,项目采用“监测预警溯源排查一体化”第三方全流程管理模式,通过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实施24h驻场服务,确保预警时能够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深入排查,并在详实掌握企业工艺、设备、管理、污染治理等各方面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排查结果与异常数据之间的关联,找出“病因”,协助企业制定整改计划,切实提升园区大气环境监管效率。(6)封闭化管理。封闭化管理系统通过采集进入园区的车辆、人员信息,实时展示园区基本情况,包括入园人员和车辆监测情况、卡口进量占比、流量监控及预警情况。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进入园区的车辆、人员进行管控,有通行权限的车辆、人员方可进入园区,未授权的车辆、人员禁止通行。另外,系统支持将不遵守园区管理、有违法犯罪行为的车辆及驾驶人员信息添加到重点名单库,一旦该类车辆、人员进入园区,系统会自动报警。(7)公用工程。公用工程板块通过在管控中心机房配置安装与公共事业公司的对接设备,打通管控中心与公共事业公司网络,实现了园区水、气、汽等公用工程物料的实时消耗情况及统计分析功能。通过拓扑图可以清晰直观地掌握园区蒸汽使用的企业分布情况及企业使用量和园区整体情况。(8)智慧能源。平台接入园区各企业的电、水、蒸汽、压缩空气等各类型能源数据,并提供大屏展示驾驶舱、能源数据实时监测、多时间尺度统计分析、产品能耗分析、报表自动生成与导出、电能质量诊断评估、园区配电智能运维等一系列能源管理功能,从而在园区能耗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针对每个企业的用能情况做进一步细致管理,助力企业智能制造转型。智慧能源云平台将探索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目标数字化管理,打造示范性智慧园区。

3.3建设效果

(1)一端登录。无论是园区管理者、一般工作人员,还是企业用户、专家用户,都拥有自己的专属登录页面。(2)一图到底。园区系统中的安全、环保应急等模块均拥有本业务专题的一张图,实现了各自数据基于园区GIS地图的可视化展示。(3)一案应急。园区在应急处置时,指挥人员能够通过系统快速查找到适合的应急预案,并予以一键执行,完成预案中各预定任务的快速下发,从而指导应急处置工作的快速开展。(4)一体管控。平台中安全、环保等对企业起到重要作用的监管模块能够充分地与应急模块实现数据共享,在应急救援时能够同时获取事发企业及其周边环境在安全和环保等不同业务领域的数据,从而保证园区管委会能够尽可能充分获取企业的全部信息。

4结语

聚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封闭化管理等功能板块,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已组织开展智慧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及应用系统、环保信息管理平台系统、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及事故预警系统、智能能源云平台系统、公用工程管理系统、封闭化管理系统以及智慧物流管理系统等项目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园区一级平台和企业二级平台已建成运行,实现了两级平台的联网互动、实时监测和动态监控。下一阶段计划加快推进无人机自动巡检及应急响应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园区整体封闭化工作,同时融入智慧消防、智慧管廊、LDAR智慧管控等功能板块,提高各功能板块实际利用能力,做到各子平台既能参与到日常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又能在应急状态下发挥指挥调度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峥.工业设施恐怖袭击风险分析理论与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5.

[2]马立强.化工企业与化工园区风险管理探讨[J].化工管理,2020,(8):73-77.

智慧物流工程范文第3篇

一、以智慧管道项目需求为导向,分析精准化采购物流管理难点

物装公司深入调研和分析当前在建项目采购物流管理难点问题,并结合智慧管道建设目标和采购物流业务需求,总结出管道工程物资采购和物流难点问题。

1.采购供应未实现精准匹配

通过对标智慧管道采购物流“供应精准匹配”要求,存在以下差距。(1)采购过程匹配不精准,采购数量多或少于项目需求数量,导致采购冗余或物资短缺;采购时间超前或滞后于项目需求时间,导致库存增加或施工延误;采购物资质量规格标准不统一,不利于规模化、标准化集中采购。(2)采购数据匹配不精准,复杂设备拆解、BOM数据的收集不符合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导致采办数据与业主数据需求不一致,难以实现智慧管道设备数字化移交。(3)采办过程化管理与项目要求匹配不精准,项目要求实现设备制造、到货验收、出入库、安装调试、设备巡检、维修维护等信息全过程管理。目前,采购信息化建设还未能一体化实现以上功能,需提升集成化管理以满足项目需求。

2.信息资源未实现有效共享

智慧管道要求建立统一的项目资源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实现项目资源共享和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资流统一协同管理。目前,项目信息数据库尚未完全建立,设计、采购、施工和项目管理等信息资源相互隔离,管道信息系统孤立分散,项目工程数据零散分布,管道工程数据还未实现标准化、统一化、共享化发展,导致采购环节与其他环节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滞后,严重影响采购环节效率和效益。

3.业务结构需转型升级

根据智慧管道建设要求,采购物流业务将实现全面线上流转,传统采购物流管理逐渐转化为智能化操作和智慧化管理。公司采购业务结构急需转型升级,采取数据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采购方式,增强采购管理公开性、透明性和合规性。

二、优化价值链,建立精准化多维度价值链体系

通过资源整合、优化资源分配,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建立适应大数据精准化管理的多维度价值链体系。主要分为创造价值纬度和精准化业务经度。

1.客户价值纬度

客户价值纬度,即完善客户关系管理,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采购物流服务,有效降低客户采购成本,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是采购物流价值链环节最重要的目标。

2.供应商利益纬度

供应商利益纬度,即考虑为管道工程提供物资和装备服务的群体,强化合作共赢,促进采购物流与供应商资源优化配置,保证整体价值链成本和进度控制。

3.企业价值维度

通过企业内部优化业务结构和资源整合,实现企业内部采购物流价值最优化。

4.员工价值维度

严格员工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断激发员工创造性和创新性,实现员工价值最大化。

5.利益相关体价值维度

利益相关体价值维度包括原材料工厂、第三方物流、仓储、金融机构等,将其作为价值链利益共同体进行全面考虑,保持整体价值链流通顺畅,实现物资流、资金量和信息流一体化。价值链经度主要体现为企业内部各业务高效运作,业务环节之间相互协作、高效流转,最终形成运行稳定、执行高效的企业整体采购物流管理模式,促进采购物流效率和效益提升。(1)市场开发经度,拓展市场范围,精准定位潜在市场,反应迅速,完善供应商寻源和考核评估管理,为国内外项目顺利开展提供支持。(2)招标管理经度,利用电子招标系统保障招标公开公正和透明合规,为国内外项目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3)采购管理经度,包括采购投标价格、采购计划、质量、成本、进度和投保运行管理,建立价格数据库提高采购投标报价准确率、及时性,建立大数据平台加强采购过程跟踪和合规管理,提高采购工作流转效率,保证采购计划、成本和进度精准化管理。(4)清关物流经度,加强清关物流动态跟踪和运输资源调配,保证物资能准时运送至客户指定地点。(5)库存管理经度,利用智能仓储系统提高库存管理准确性和效率性,加强库存动态跟踪分析,提供有效的仓储物流方案和库存调控决策支持。

三、建立采购物流大数据平台,提升精准化采购物流效率和效益

资源共享大数据平台是实现物装公司精准化采购物流管理的重要信息手段。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持公司智能化操作和智慧化管理,构建全价值链资源共享的大数据采办物流管理平台,促进采购物流价值链向动态化、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1.建立基于业务流程的大数据平台

(1)强化业务信息化顶层设计,固化业务流程和实施过程。全业务过程线上操作,全过程数据实时共享,自动提取生成管理数据,为数据分析和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构建以ERP系统为核心,各系统间相互融合、数据集成整合的大数据平台。平台功能涵盖项目投标、物资招标、标准化采购管理,清关物流管理和智能仓储管理等。建立投标报价数据库,实施精细化项目投标管理,提升投标方案合理性和投标报价准确性。(3)利用大数据平台支持精细化管理决策和精准化数据分析,覆盖全业务工作流,具有动态跟踪及预警、统计报表及数据分析功能,支持异构系统集成,快速实现数据集成展现。

2.加强采购大数据系统平台与外部系统融通

采办大数据平台是物装公司贯通设计和施工信息流的核心环节,为实现EPC全业务链的数据化移交奠定基础。采办管理系统与设计管理平台、机组通、P6等多个系统进行对接;打通EPC各环节的信息流,实现设计、采办、施工数据的自动集成。同时,利用”互联网+”数据平台促进物装公司与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等利益关切方形成多边共赢的生态圈。实现线上全供应链跨企业协作,覆盖需求预测、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双赢或多赢的格局。

3.完善大数据平台采购风险管控和过程合规管理

(1)加强采购物流过程质量安全风险动态识别及评估防控。物装公司现已识别270项采购物资质量安全风险点并按照分级管理思路制定防控措施。中转站物资吊装作业风险管控实施“挂图作战”,总计识别风险11项,制定控制措施38项。(2)实施采购QHSE和合规管理全过程信息监控。采购物流工作状态更加公开和透明,所有业务过程的进展情况、状态和存在问题均可在平台上进行查询和督办,加强采购过程合规管理,提升采购物流工作效率。(3)建立采购物流风险动态跟踪和预警机制。资源共享大数据平台实行全流程闭环采购风险管理:在风险识别方面,根据采购风险管理体系中已列的风险点,自动识别系统操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并采取风险预警提示,从源头避免采购中的风险行为,且若该工序风险未消除,则不能进行下一环节操作,降低采购业务人员风险操作可能性。在风险规避方面,系统根据QHSE管理体系中规定的风险措施,自动提示操作人员如何规避风险。在风险评估和考核方面,系统根据风险识别情况定期归类总结各环节风险出现频次和预估危害度,为QHSE详细风险分析提供重要支持数据。在风险管理改进方面,根据信息系统中统计的风险评估状态,进行风险级别划分,制定风险管理持续改进措施,有效降低风险发生频率和危害性。

四、与供应商优势互补,强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精准化管理

1.与供应商资源互补,健全柔性化生产、个性化服务机制

根据管道工程设备物资类别多、业主要求个性化特点,物装公司立足于与关键物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设计、施工方形成常态化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在主体设备不变情况下,由关键设备供应商进行辅助设备柔性化生产安装,大幅缩短撬装设备生产供货周期,满足业主个性化服务需求。

2.建立涉及设计、采购、施工、运行维护等全方位的设备信息数据共享

采购管理根据设计提供的制造参数、设备BOM和零部件参数进行供应商选择,确定设备及零部件型号类别,并在大数据系统中生成设备信息台账,为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源。

3.在仓储管理、售后服务和设备维修阶段,与供应商共享数据,有效提高设备运行维护效率,提升设备整体管控能力

(1)仓储管理。建立打通供应商库存与中油管道库存的数据链条,采购订单直通供应商生产计划系统。合理利用供应商库存,采取新型工厂代储模式,主要涵盖:零部件更换操作原理与规程分享,经过认证的第三方部件供应商资源共享。(2)售后服务。培训、技术支持、建立运行数据回传数据链,实现远程专家诊断和返厂维修。(3)设备维修计划上下游共享,维修数据实时跟踪。

五、运用资源共享平台,为国内外项目提供精准化采购增值服务

物装公司不断优化和扩展资源共享大数据平台衍生功能,为国内外项目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增值服务,通过供应商与物料等多种组合模式,满足项目管理决策与过程管控需要,提高项目整体建设运行质量和效率。

1.深化设计、施工与采购协同合作,提升物资采购质量和效率

(1)采购方与供应商资源共享满足深化设计数据要求,实现材料设备规格属性标准化,大幅度缩短设计周期,提高材料设备采购质量。(2)设计与采购深度协作,将安装施工环节工序前移至采购环节,即站场设备、管路、阀门和仪表电气等设备在工厂直接安装成撬,施工现场只需要进行模块组装即可完成一套完整设备作业链,大幅度缩减施工工作量和施工周期,提高现场施工质量。(3)采购信息化与项目信息化深度协同,搭建项目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将采购数据作为连接设计与施工数据的桥梁,强化采办信息化建设,为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全数字化移交、工厂预制分解和完整性项目管理奠定基础。

2.利用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物资数据采集及时性和准确性

完善以ERP为核心的一体化集成信息共享平台,与外部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供应商数据深度融合,形成有效集成的上下游信息库。供应商根据采购订单,将BOM数据、三维建模数据传输至系统中,为动、静设备的数字化移交提供准确、详实的原始数据,同时强化设备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安装调试、维修维护过程数据采集监控,形成完整的项目资产全过程管理体系。

3.强化采办统计分析功能,提供高精准化采购数据分析服务

智慧物流工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训平台;共享

1.建设的必要性

1.1是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徐州市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产业发展活力的需要。围绕徐州市委、市政府打造“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进徐州市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创新发展交通载体支撑型、产业发展联动型、园区平台集聚型、双向开放促进型物流模式,重点构建三大物流体系,打通五大物流通道,实施六大物流工程,加快打造立足徐州、融合淮海、服务全国、联通海外的区域性多式联运中心、部级综合物流枢纽和“一带一路”核心物流节点城市。

1.2是深化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优秀物流人才发展的需要。立足服务徐州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物流管理及技能人才,推行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打造徐州市现代特色物流,迫切需要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实训平台。

1.3建设优质示范校,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需要。校企共建实训平台,建立健全“四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共同育人机制,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实施,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设优质示范校,提高物流产业所需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能力。

2.建设基础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64年,现有九里校区和大学科技园暨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两个校区,占地1100亩。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有德有能有技有为”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确定了“立足徐州,面向江苏、长三角和淮海经济区,辐射全国,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服务面向;探索了“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和文化引领”的发展原则;形成了“德技并重、产教融合、实境育人”的办学特色,先后荣获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3.建设目标与思路

3.1建设目标。(1)建成一个国内一流的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平台。平台集教学实训、社会培训、产品生产、技能鉴定、科技研发、技能竞赛等功能于一体,服务商贸物流产业,助力现代物流实训平台转型升级,达到国内一流水平。(2)探索“五位一体”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现代物流实训平台建设成为一个产教深度融合、共享共融,集教学、竞赛、服务、鉴定、研究“五位一体”的部级物流技术人才实训培训基地,实现“职业教育”“实训实习”“产业服务”深度联动融合。建成后的实训基地将成为徐州乃至苏北地区专业的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业咨询服务及培训、区域产业技术服务、物流人才输送的部级示范基地。(3)建成一支服务徐州区域物流发展高水平师资队伍。平台对教学与科研并重,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教科研成果或项目10项;培养省级及以上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各1个,培养省级技能工匠1名以上,“四技”服务到账经费年均120万元以上;(4)高质量培养一批物流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国际职教培训标准的引入,学校每年将为社会输送600名以上物流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成功孵化10个以上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技能大赛部级奖励不低于年均不低于2项,省级奖励不低于4项。

3.2建设思路。(1)政、企、校共建“产教融合物流实训基地”,打造“五位一体”的部级物流技术人才实训基地。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VR/AR技术,以“大教育观”的思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政企校共建“产教融合物流实训基地”,促进徐州物流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及学习方式变革。(2)对现有物流技术实训基地智能化改造、实现资源优化重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以设备和资源共建共管为重点,依托省级物流管理高水平专业建设,完成基地建设。(3)深化“四层递进”物流管理育人体系,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根据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特点,学生在培养设计上分为认知训练、仿真训练、真实训练、创新训练“四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一体、两带、五圈”商贸物流空间产业链为着力点,以现代商贸物流产业标准培养符合产业需求人才。搭建现代物流人才培养与技能服务的实训体系。将实训基地建成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

4.建设举措与计划

4.1建设举措。(1)机制建设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成立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平台共建共管委员会,探索发挥其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科技创新、开放共享、企业培训等方面指导作用。(2)设施设备建设政府投入资金700万元,学校投入资金700万元,企业投入价值420万元的平台设备,共建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平台。①学校与徐州香山物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物流管理实训中心;②学校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现代物流技术研培中心;③智慧物流规划与决策实验中心;④智慧物流数字化学习中心;⑤智能配送技术区;⑥智慧物流可视化监控中心;⑦物流大数据资源平台;⑧自动化存储技术区。(3)师资队伍建设依托物流管理专业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为基础,参照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标准,通过聘用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建立校企教师带薪互聘机制,聘用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创建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培养校级及以上教学团队1个。(4)服务能力建设①开展物流技术交流与技术服务,为徐州区域提供物流职业资格鉴定培训;②建设期内完成校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15项;③孵化3个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④横向技术服务15项,年教育培训4000人以上。(5)整合教学资源,完善信息化建设根据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学院与企业双方共同制定实施计划。由资源团队与专业教师配合提供相关资料和视频录制工作,完成专业资源库建设和精品课程网站建设。通过需求分析、专业设计、资源采编、资源加工等流程,再经专业课程审核人员通过审核系统,最终组织资源入库,完成专业信息化建设。(6)智慧课堂建设智慧课堂依托云计算平台,建立电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实现微机教学、资料查询、教学视频录播直播点播、在线阅读、在线培训等功能。(7)依托现代物流实训平台,开展社会培训服务校、企、政三方一体联合定制培训,依托现代物流实训平台项为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和企业在岗职工技能实训和鉴定提供平台,承担相关专业部级职业技能竞赛的任务,为专业教师培训提供实习及相关服务。

5.预期性标志成果

5.1建成“五位一体”的部级物流技术人才实训培训基地基地建成后,将成为省内领先的,集教学、实训、服务、创业、研究“五位一体”的部级商贸物流技术人才实训培训基地,对周边地区辐射作用较大的、开放型的现代物流实训平台,将搭建适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物流类专业公共平台,将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与其他院校及企业实现共享,将会得到良好的建设效益。

5.2提升实训平台教师业务水平。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2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培养博士2人。

5.3提升应用型技能人才水平。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平台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获得部级技能大赛一等奖或获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省级一等奖;培养技师和高级工人数达到2000名以上;

5.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实训基地建成,将会进一步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利于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贯彻实施,利于采用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达到学做合一、理实结合,会大大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6.特色与创新

6.1政企校合作,打造三位一体实训平台。基地将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指导思想,形成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运作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优化基地结构,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实现科学管理。企业化管理主要表现在引入现代企业的理念与价值观,营造企业化的职业氛围,实训内容与项目来源于企业,实训方式、过程企业化。准市场化动作是指按市场化要求进行实训成本核算,加强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工具管理、材料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确保实训教学优质高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6.2打造国内一流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现代物流实训平台建设成为一个产教深度融合、共享共融,集教学、竞赛、服务、鉴定、研究“五位一体”的部级物流技术人才实训培训基地,实现“职业教育”“实训实习”“产业服务”深度联动融合。重视物流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物流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徐州现代物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走向世界提供技术技能人才保障。

智慧物流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城市;政务建设;企业建设;民生建设;交通建设;生态建设

伴随着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作为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载体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信息具有价值,能够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方向,要想向好创建智慧城市,就要重视海量的数据信息所带来的作用。而大数据技术正是发挥海量数据信息作用的方法和手段。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的智慧城市,大数据将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其发展脉络当中去,带动智慧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在大数据应用背景下,建设智慧城市要抓住这一技术依据,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功能和价值,将大数据应用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从而使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1大数据应用背景下智慧城市概述

1.1大数据应用背景下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提出于2010年,我国试点建设工作起步于2012年,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等为智慧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其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的共识。尽管智慧城市发展如火如荼,但是有关智慧城市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化的认知。本文结合目前学术领域的普遍看法与当前大数据广泛应用的大背景,认为智慧城市是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在其提供的资源、信息、数据等基础上对城市运行的各个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将有用的、能够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进行有效利用,从而使城市有一个智能化、系统性的反馈机制,打造更加协调的城市结构,更加美观的城市外貌,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更加幸福的城市居民[1]。大数据技术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一种,是一个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基于大数据应用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其突出了“智能”特点,能够使智慧城市在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

1.2大数据应用背景下智慧城市的特征

在大数据应用背景下,智慧城市具备融合性与互动性的特征。首先,是融合性。智慧城市能够与现代城市系统中的多种信息和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能够与政府的职能相融合,对城市的结构起到调整作用,能够对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医疗服务问题、公共交通问题、教育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污染治理问题、民生领域问题等进行解决,能够与城市发展中的工业、商业、服务业、现代旅游业、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等各种产业相融合,从而进一步推动城市的融合与发展。其次,是互动性。基于大数据应用,智慧城市具备了互动性的特点。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得以全面升级,城市各个领域与个体之间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社会交流变得更加顺畅。而这种顺畅正是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实现的。互联网和计算机则是交流的主要媒介,智能手机、电脑、互联网、微信等是现代化的交流方式。

1.3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数据能够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海量的数据信息支撑,有利于城市职能部门作出正确的智慧城市发展决策。针对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能够有效地实行信息化管理。其次,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整合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而搭建起共享数据平台,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发挥数据的利用价值,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第三,大数据有利于促进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2]。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人们的日常消费离不开网络支付,人们的消费行为被数据记录,商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针对性的商品。延伸到更大领域,人们的吃穿住行等都数据模型化,有利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环节,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更加现代化的住宅,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大数据应用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2.1信息漏洞安全问题

在大数据应用背景下,数据信息价值被无限放大,成为重要的资产类型。但凡事有利、弊两个方面,在利用数据信息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同样存在信息泄漏的安全困扰。智慧城市依托于数据信息运行和发展,一旦智慧城市的数据出现安全问题,将会造成城市管理的混乱,如果不法分子窃取了重要的政务信息、基因信息、经济信息等,并实施不法行为,有可能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因此,一定要做好信息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别有用心的人窃取信息,危害智慧城市的发展。对于数据信息安全问题,要上升到社会层面,对危害信息安全的人和单位要给予严惩。

2.2信息孤岛问题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海量的信息,信息之间的互通共享成就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但是如果获得不了足够的信息,出现信息孤岛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要加快推进信息的共享机制建设,尤其是纸质信息的电子化,分类存档,将纸质信息进行存档处理。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提高信息的保真率,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共同促进智慧城市建设[3]。

2.3个人隐私泄露

大数据在为个人提供便利的同时,毫无疑问,每个人也时时刻刻被窥视着。大数据应用背景下,我们个人的身份证信息、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等被暴露在阳光之下,一旦信息服务平台出现问题,个人隐私的泄漏将不可避免。目前,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一些个人或者单位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监守自盗泄漏信息,明码标价买卖信息,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智慧化城市的发展,个人的轨迹进一步暴露,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更加严重。针对这个问题,要求国家进一步加强立法,从法律上明确个人隐私泄露和买卖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予以法律的惩罚。要加强技术防护手段,建立防护高墙,破坏不法分子的狼子野心。要提高全民道德素养,明了荣和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

2.4缺少技术人才

大数据应用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深入到各个行业领域当中去,整个城市运行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来维持运行和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尤其是高新技术人才的加入。但是,由于社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人才培养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政府、高校、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培养高端型人才,充分展开基础性研究工作,攻克前沿性技术难题,不断培养出优秀的技术团队,以供日常的信息安全维护和危机状况的应急处理。

3大数据应用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举措

3.1强化智慧城市政务建设

智慧城市发展由党和政府主导推动,要强化智慧城市的政务建设,推动城市的管理水平、运营水平不断优化。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大数据综合性平台、各个部门的数据中心等计算机存储资源,搭建一个统一的云平台,这个云平台的特点是在物理空间上是分散的,但是在逻辑方面却是统一的。以此便于政务管理和行业应用,促进城市管理由经验化管理向数据化管理转变。在智慧政务建设上,要遵循系统性理念,从共享角度着手,高效联结各个城市管理部门。要构建综合性的城市运行和分析平台,统筹把控城市运行状态,提高对城市发展的预报能力和城市事件的预警能力。要保障智慧政务的安全性,深挖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现代通信技术的价值,系统管控安全问题,实现城市安全保障。具体而言,通过城市智慧安防系统建设,进行全域化的监控系统安装,比如交通监控、环境监控、社区监控等,为城市提供立体化的安全防护。

3.2强化智慧城市企业建设

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企业,必须推动智慧企业的发展。例如,雄安新区的建设,就离不开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交建、百度、小米、华为、阿里巴巴等各种属性的大企业与更加广泛的中小企业的参与。在智慧城市企业建设中,通过大数据能够明显提升企业的实力和水平,改善传统发展模式下的信息利用不透彻、不深入的问题。这样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经营层次,不断深挖客户的需求,促进业务流程的完善,对市场有更加精准的掌握和分析[4]。为了建设智慧企业,需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强化企业对电子商务模式的认知,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市场格局,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市场体验。另外,要求强化物流能力,采用商品植入芯片的方式,实现供应链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物流体系无死角,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消息,保障物流安全性,增强用户的满意度。

3.3强化智慧城市民生建设

民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要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城市服务。首先,要对城市生活设施进行便利化建设。城市卫生、城市医疗、城市便民服务、社会服务、城市绿地、城市旅游等都要统筹到民生发展考量当中去,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汇聚城市居民的需求信息,在城市原有布局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和改造,以使得城市运行系统能够充分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城市管理职能部门要深入到基层群众当中去,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想民所想,急民所急,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在智慧民生建设中,要牢牢抓住交通和医疗两个方面的内容,强化其智慧水平,提高运行效率。

3.4强化智慧城市交通建设

智慧交通建设是智慧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整个智慧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近些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患上了“城市病”,这个病的致病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交通问题。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要高度重视智慧交通建设,注重自主交通建设工作,改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系统,改善城轨交通枢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为了有效建设智慧交通,需要根据城市交通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地收集信息数据,通过数据信息的指导优化城市交通利用管理水平。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的支持下,乘坐城市交通能够实现“无纸化”运行,购票、取票不再是同时进行,提高了网络交易数据的处理效率,也提高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交通运行数据信息及时收集、整理、互联互通,及时向城市居民进行预报,能够使居民“不出门了解路况”,从而选择最佳的出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病,促进了智慧交通的可持续运行和发展。

3.5强化智慧城市生态建设

要科技进步,不能忽视自然力量的存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生态要同步,绿水青山不能丢弃。在智慧生态建设中,要重视环保建设,通过分析城市居民人口数量、城市承载能力等相应的采取环保举措,实现环保建设的目的[5]。首先,要提高数据监控能力,及时报告城市的气候指数等信息,使城市居民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一旦出现污染问题,要能够及时监测到污染源,通过智能监控来监督治污环保举措的落实,其次,要增强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城市是大家,是城市居民共同生活的场所,城市居民要从自身做起,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全面支持环保工作的开展,坚决抵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4总结

在大数据应用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伴随科学技术手段的加持,使得智慧城市建设步履更加稳健。在此情况下,要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信息孤岛问题、个人隐私泄露问题和缺少技术人才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要积极进行制定破局的方案,从智慧政务建设、智慧企业建设、智慧民生建设、智慧交通建设、智慧生态建设等多角度着手,预防常态性之外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雨菡.浅析大数据应用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J].智能城市,2019(5):2.

[2]王婉琦,张进.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前景研究[J].智库时代,2018(13):2.

[3]吴艳玲.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现状研究[J].才智,2016(22):261.

[4]郑燕来.大数据应用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J].智能城市,201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