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年人住宅设计要点

老年人住宅设计要点

老年人住宅设计要点

老年人住宅设计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年人;住宅设计;心理

一直以来,人口老龄化都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人口老龄化也正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势必会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财政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对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重视,并加强了对老年人住宅建设的优化设计,不仅充分保证了住宅的使用功能,还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氛围。因此,就以老年人住宅设计问题为重点研究课题,结合目前我国老年人住宅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自身的观点。

1 老年住宅概念

老年人住宅设计最根本要求就是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是一个真正符合老年人居住需求的住宅结构。由于我国大部分老年人都比较恋家,再加之经济水平的不允许,我国老年人大多是在家修养的,几乎都是与子女、世孙们一起同住,这也是目前我国老年人普遍的居住现象。然而,这种住宅形式虽然能够为老年人带来一些欢乐,但也容易发生家庭矛盾,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争吵,甚至还会有部分子女并不愿意与老年人同住,不赡养老年人的情况。因此,我国老年人的住宅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尽量考虑到老年人相互照顾的问题,这也是现代老年人住宅设计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内容之一。

2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性

老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存在与青壮年相比较为显著的老化现象。主要表现有身体功能的变化、感觉功能的变化、心理功能特征的变化、生活结构的变化等。

2.1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渐老化,身体各项机能也在慢慢降低,免疫能力较差,还有一些老年人还存在严重的疾病,更加需要人们的爱护与关心。因此,健康问题已经成为老年人最主要的心理特征,也是老年人自身非常关注的问题。

2.2 就我国目前老年人现状而言,尤其是一些刚刚退休的老年人,并没有繁重的家庭压力,身体健康良好,他们对于晚年的生活品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业余生活也非常丰富。因此,老年人对于住宅建设的要求比较多,不仅追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在住宅社区内配备一些娱乐设施,供老年人的休闲生活以及锻炼身体,还需要促进老年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让老年人能够真正抒发内心的情绪,尽可能缓解老年人的心理落差。

2.3 老年人一旦步入老龄化时,心理变化是非常敏感的,老年人常常会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更希望得到应有的尊重。

2.4 老年人与青年人相比,在生活规律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老年人有着充足的业余时间,也不需要按部就班的工作,他们往往会到小区休闲场所或是周围的公园中,与其他老人一起下棋、跳舞、谈心等。因此,老年人由于年龄问题,并没有太多的睡眠时间。

3 老年人住宅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国老年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以及介护老人。自理老人本身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并不依赖他人的帮助。介助老人则是因为身体健康状况,需要借助轮椅、拐杖等帮助设施的老年人。而介护老人是完全没有生活能力的,需要对其进行专人护理的。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老年人住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三种状态的老年人类型,针对老年人的不同要求,制定出相对应的住宅设计方案,使其真正满足于现代老年人住宅建设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居住空间。

3.1 室内设计应强调功能性

在设计老年人住宅时, 应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突出住宅的功能性。功能性在任何时候都是建筑的第一考虑要素, 在设计老年人住宅时, 更应该体现这一原则。在户型设计上, 应考虑老年人行动不便的生理特点和喜静、怕寂寞的心理特点, 以简洁适用的小户型为主, 应有完全的安全保障装置, 如地面防滑设施、卫浴设置扶手、台阶设置低于普通标准等。在装饰装潢方面应当尽量避免大红大绿的刺激性强的色彩, 以素雅、单一的色彩为主。在设备上安装, 应在床头安装报警通告系统, 电器尽量选择功能单一, 便于操作的适用性家电。在家具、厨具、卫生器具的尺寸方面, 应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 以满足老年人的身体特征需要, 要考虑容易清扫的方便条件。老年人在室内的时间长, 要考虑到日照、通风、采光和换气,让起居生活空间能直通阳光, 以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3.2 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设计特色

在老年社区, 首先考虑到要弥补老年人减退和丧失的机能, 住宅区的道路系统、交通组织应以保护老龄人的行动为基础。社区内应采用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 增加社区感和安全感。合理安排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项目, 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中心等; 有足够面积的室外活动场所, 保证老人户外活动的需要; 适当布置绿化、喷泉、亭子、长廊等建筑小品。在庭院或绿地的局部设立自然的屏障或遮挡视线的树木, 配以桌椅、灯具等, 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具有私密、隐蔽、安全特征的用来休息、交谈的安静场所。在具体设计中, 要考虑室外环境的开阔平坦。无障碍物的绿地则为老人或残疾人行进、散步、晨练提供了场所。其次是室外环境的卫生性。小区应有良好的通风、日照条件, 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 给老年人一个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

3.3 加强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

针对老年人开发建设的老年社区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从老年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和医学等新角度来研究和设计老年人的住区环境, 在规划设计上为老年人提供恰当的生活条件, 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种种特殊需要, 以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 提高生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老年人住宅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要高度重视老年人住宅建设问题,建筑设计师要充分了解到老年人的想法和诉求,加强优化老年人住宅设计,要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心理特征等方面出发,注重对住宅实用性的设计,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促进老年人住宅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提高我国老年人的住宅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超梅.浅谈老年人住宅设计[J].山西建筑,2008(23).

[2]杜小寒.老年人住宅设计探索[J].山西建筑,2008(24).

老年人住宅设计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老年住宅;设计原则;注意事项

Abstract: the old residential design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old housing design guiding principle, in old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interior design, fully consider the elderly lif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arious needs of the elderly, as they build security, convenience and economy, comfortable living space.

Keywords: old residential; Design principle; note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1:3已达到1.30亿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已超过10%。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而且今后即将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预计老年人口到2020年将达到2.30亿人,占总人口的15.6%,从2020年到2050年,我国则进入老龄化的高峰时期,到那时老年人ISI将达到约4.10亿人,占总人口的27.4%,即全国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的老人。这样,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之快,基数之大,高龄人口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老年人住宅的设计逐渐成为设计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即在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与健康的前提下,怎样创造一种舒适、安逸、稳定的生活环境,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的自理生活的能力,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1老年人对住宅设计的特殊要求

人进入老年以后,身体会出现弯腰驼背,关节活动不灵活,各种感官反应比较迟钝,耳聋,视力下降;心理上比较留恋过去,思维能力下降,喜欢安静,害怕孤独。因此,他们对于住宅就有着比较特殊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经济、安静、安全、温馨、方便等。

2我国目前的老年人住宅模式

老年住宅模式现状国内比较常见的老年住宅模式有以下几种:

①原住宅适应老化改造此类模式指的是住宅主人年老以后,对其进行必要的无障碍设计和改造,以达到适合老年阶段的需要。②新建的适老化住宅此类适应老化住宅就是在住宅开始设计和建造时,就把老人的各种需要统筹考虑进去,并贯彻老年住宅的必要技术措施,使得居住者到年老时,只增加部分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就能满足居住要求。③集聚类老年住宅此类住宅包括养老院和老年公寓养老院是由政府民政部门或社会慈善机构出资修建,主要帮助老人为主,是一种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养老场所。老年公寓是按老人特点设计,配有专业化的生活服务系统或护理系统的租赁公寓、老年住宅,属于社会养老的范畴,入住的老人主要采取自费的形式,以享受公寓提供的各类服务。④专门老年住区以老年人为主要居住对象,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成片开发建设的老年住宅楼栋的集合体,除了配置有老年人所需的各类服务和辅助措施,还具备一定的城市配套功能。

3老年住宅建筑设计指导原则:

3.1以老年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

老年住宅的使用主体是老年人,因此,应树立以老年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住宅建筑设计应考虑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习惯、爱好、心理和生活等因素,创造使老年人能健康、安全、方便、舒适地生活于其中,并能培育、发展其才华的居住环境。并建立具有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的老年设施。

3.2老年住宅应具有适应性与可变性

当前的住宅建设应多建一些中、小套型住宅。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住宅,以满足家庭居住模式多样化选择的需求,为多代同居家庭创造更为灵活多样的居住环境,通过住宅的组合变化,在将来发展变化成老年住宅。因此,设计人员应具备创造出一种限而不定的分隔形式的设计思路,以提高住宅空间的可变性与适应性。

3.3老年住宅建设应征求老年人的建议,让其参与设计

只有老年人最了解自己的需要。因此,将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让老年人参与建设,将会给我国老年住宅建设带来新的活力。同时还可以考虑将部分设施和装修等留待老年住户自己去一步步地完善。这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经济能力的老年住户的要求,而且有助于为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需求创造适宜的居住空间,从而使住宅真正成为老年人身心的归宿。

3.4坚持社会共居性

共居性是指居住环境能够保证老年人与他们的家庭、同代人和其他几代人共同居住生活。老年住宅应既能保证老年人的隐私性,又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应鼓励并帮助老年人参与社会交往,使自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从而使老年人融入社会中。

4老年人住宅设计的具体要点

4.1老年人住宅的选址与总平面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的老人住房建设一直未受重视,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再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考虑三代同住,即使有少量的敬老院也大都是为孤寡老人所建,选址往往在城市的边缘地区,采用院落式管理,相对封闭。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老人与社会的交流,忽视了老人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意识,容易使老人在精神上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想法,不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即使是现在所建的老年公寓,也有相当一部分在选址上也只考虑了周边的自然环境,而忽视了社区人文环境。建设得很好的社区街坊,一般都有可供老年人居住的良好环境,这里不仅有现成的公共设施,而且通常交通条件也较好,还有常常被忽视的优点就是这里可以得到来自青年、老年朋友和邻居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因此在建设场地的选择和总平面设计应考虑以下几点:

(1)环境质量良好,环境符合老人的心理上的需求,对老人有较强的吸引力;

(2)场地周边活动安全,不应以主要交通干线为界,保证购物、逛公园等一般室外活动不必穿过城市主要街道;

(3)基本的地区公共设施如图书馆、保健服务、文娱设施等也都要靠近;

(4)场地不宜直接邻近学校、儿童游乐场或为青年与成年人所活跃出入的娱乐区;

(5)设置坡道联系室内外空间,方便轮椅的使用;

(6)处理好合设或邻设的其他设施与住宅之间的关系,既提供公共交往空间,利于老人开展体育活动,又方便生活。

(7)生活气息浓郁,使老人们与各年龄段的居民们有各种各样的相互交往机会,避免产生与社会相隔绝,被社会所遗弃的消极心理;

(8)场地应有足够面积,以满足开展户外活动的要求。

4.2老年人住宅的建筑设计要点

(1)玄关的设计。多数家庭中都没有扶手、坐凳,而且空间局促,由于凳子摆不下,致使老人一般需要扶着鞋柜等物的台面换鞋。此外,玄关还应该注意轮椅的收放空间问题住宅入口处面积要适当增大,门的宽度要适当增加,地面力求平坦,便于轮椅通过,并在老人经过处预留安装扶手的埋件

(2)老人容易失禁,卫生间应靠近卧室,并设长明灯;

(3)老人容易摔倒,地面和浴池底都应防滑,浴池、厕所、楼梯及走廊两侧应设扶手,改变方向和高度的地方应用明显色彩;

(4)采光优良,是目前衡量一套住宅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老年住宅采光,就不仅仅为了美观,还有特殊意义。老年住宅各个房间的门都应认真考虑,譬如,厨房和起居室,宜用玻璃和门扇,可以透光也可从外面看见,如果老人在厨房里滑倒,自己无法站起来或者晕过去了,外面的人就可以及时发现。否则,由于厨房抽油烟机的巨大响声,很容易把其他声音盖过。而在门上开一个玻璃窗户,声音传递就可以很方便了。推拉门,不用平开门;

(5)卫生问的设计。卫生间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个容易出现意外伤害状况的所在。以选择淋浴还是浴缸这两样设备为例,大多数老人使用淋浴,尽管他们很喜欢使用浴缸,但确实后者比较危险。而我国在使用浴缸的条件上也有很多的不便,比如说热水、空间问题等,因此,浴缸不见得是适合老年人的洗浴方式。淋浴可以把使用浴缸进出而造成老人滑倒的危险降到最低。很多老人使用浴缸,因为体力问题,还需要配备一把坐凳,这样造成的温差很容易生发疾病。住宅可以考虑紧凑的设计,用省地营造便利,比如能用淋浴的帘子就不用淋浴屏,轮椅转圈的区位就可以扩大一些。如果非要用浴缸不可,就必须在适宜位置安装他们能够借力的扶手,尽量降低危险系数。卫生间洗面台下应凹进,以便老人可坐下将腿伸入操作。

(6)老年人视力下降,易患各种眼疾,应提高房间照度,并抑制眩光,据日本分析,照度需提高2倍;各种设施上的文字说明应加大,以利老人识别。

(7)老人身高会缩短,有时高达6~7cm,因此,开关、门铃和门窗把手应适当降低安装位置:

(8)老人听力降低,应提高报警响;

(9)厕所宜用推拉门,不用平开门;

(10)厨房的设计则在于便利和安全的统一。如果是残障老人使用的厨房,就应该保证让他们坐上轮椅也可以正常操作,而不能是家里无人时,最基本的事情也做不到。以操作台为例,下部设计应留空,还有我们希望设计成连续操作台,这样坐在轮椅上也可以把一件东西搬到对面去。此外,还有炉灶和水池的位置关系也是有讲究的,我们认为L形布局是最理想的,老人在轮椅的转圈范围内可以够到。

5结束语

我国是个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就十分重视老年人的生活。因此,如何促进我国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发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体现“养老社会化、居住亲情化”,真正使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创造优良的综合养老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慧.现代老年人居住空间行为需求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5

老年人住宅设计要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老年住宅 住宅市场 发展模式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老年人的住房问题是重要一环,其中开发老年住宅市场、建设老年住宅公寓是保证老年人住宅起居舒适安全的主要内容之一。日本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日本老年住宅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研究日本的老年住宅对中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一、日本老年住宅模式

日本的养老模式更注重孝敬老人,提倡老年人和家人居住在一起,更具家庭化倾向。日本的老年住宅实行市场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运作模式,打造具有针对性的老年住宅产品,基本能够服务于不同需求和不同收入水平的老人。日本老年住宅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两代居”住宅模式

“两代居”模式的住宅是为适应现代人的居住需求,在保留传统家庭模式的基础上而建设的相距不远、老少同住的新型住宅体系,这是一种专为年龄较高、体弱多病的老人设置的新型居住模式。其大致包括四种类型:同居寄宿型、同居分住型、邻居合住型、完全邻居型,可适用于不同年龄阶层和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家庭使用。同居寄宿型住宅是指户门、厨房及起居室完全相同,老人的居室仅配备厕所或简易的烹饪设备;同居分住型是指居住同一户门,但厨房、浴室、厕所及起居室各自分开;邻居合住型是指浴室、厕所及厨房分开使用,但同住一个起居室;完全邻居型是指户门、浴室、厕所及厨房全部分开,各自配套使用,但起居室相通。随着家庭独立性的逐步增强,上述四种类型的“两代居”模式的独立性按顺序增加,如此可适合于不同的老年家庭使用,当前这种“两代居”住宅模式已经成为日本老年住宅的一大特色。

2、“长寿型”住宅模式

长寿型住宅也称通用式住宅,由于人对自己居住过的地方往往怀有很深刻的情感,不愿意经常搬家,因此一种从出生到死亡都可以使用的“长寿型住宅”应运而生,如今这种老年住宅在日本也很普遍。由于此类老年住宅的设计和建造要满足人一生中各个阶段的要求,尤其要考虑老年人的需要,因此要尽量方便老年人自己照顾自己,在细节的设计上关照老人,比如拓宽过道、增加扶手等。

3、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也称作老人之家,分为公立、低费和完全自费三种形式,主要由身体健康的老人居住,老年人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不同形式的公寓。日本的住宅部门负责老年公寓的建立,公立老年公寓主要是指养护老人之家和特别养护老人之家两种,低费的老年公寓就称为老人之家,完全自费的老年公寓称为收费老人之家。日本的建设省和厚生省为了给日常生活可以自理的老年人提供合适的租赁式公寓,曾联合提出过“银发住宅建设计划”。

4、机构养老模式

日本的机构养老模式主要包括养老院和护理院。居住在养老院或护理院的多数是身体虚弱或需要看护的老人。建立养老院、护理院的职责主要由国家福利部门负责,包括建立“收费养老院”、“低费养老院”、“护理院”、“特别护理院”等。

二、日本老年住宅市场发展的启示

日本的老年服务产业起步较早,在发展老年住宅的过程中,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住房政策和法律法规,实现了政府资金与政策的良好配合。解决老年住宅需要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从设施服务、社会保障、居住环境等各个方面推进老年住宅发展,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积极吸收他国优秀的发展经验,对老年住宅进行新建、改造、扩建,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老年住宅体系。

1、完善服务理念

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年人的住房需求不断增加,为老年人服务的领域不断增多,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断完善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显得尤为重要。1974年,日本厚生省公布了“收费养老院设置运营指导方针”,针对养老机构的设施、服务标准、服务人员的配置等都做了较全面的规定。政府通过制定《护理保险制度》为痴呆和瘫痪的老人提供特殊的护理服务,保障患病公民能够得到全面、合理的照顾。

未来中国的老年产业服务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除了提供日常的生活服务,还要为老年人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包括保健、护理、娱乐、提供法律服务等,还要在高校设立老年护理等专业,扩大服务人员队伍,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类别、更多层次的服务产品。

2、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日本的老年住宅多,建设的密度大,社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具有小规模多功能的特点,日本政府也大力提倡在社区中建设服务设施。日本老年住宅的配套设施就比较齐全,服务也比较周到,日本相对成熟的老年住宅市场就是以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为其支持条件的。日本颁布的《老人保健法》就是为了更好地尊重老人,全面推广老人的保健设施,确保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机会。

中国人口众多,但各地区风俗习惯差异较大,配套的服务设施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各自的风土人情而有所差别。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增设适合老年居住的服务项目,以灵活多变的方式为老人提供服务。加快实施“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加快推进坡道、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

3、健全住房保障制度

日本政府在日本老年的住宅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日本老年住宅供给模式的多样性与政府颁布的健全的福利保障政策是密不可分的。日本的老年政策是根据老年人各种需求和老龄产业的发展特点,分阶段出台,建立的一套完整、健全的养老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国民年金法》、《老人保健法》和《老人福利法》作为日本老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法律支撑,对日本老年住宅市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民年金法》强制要求20―60岁的国民加入国民体系。日本政府还在财政上对老年住宅的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对有居住需要的老人实行个人支付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政策,尽量满足不同需求、不同收入水平老年人的住房要求。

国家政府应该健全、完善老年人的住房保障制度,拟定不同的保障方式,确保贫困老人也能住得起老年住宅。还要积极探索新的保障方式,实行专业化管理和贴心化服务,投资兴建需求较大的低档住宅。扶持涉及老年住宅产业的相关金融措施以及银行贷款,积极引导老年住宅产业的发展。

4、建设不同类型的老年住宅

日本老年的住宅条件是在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基础上,实现多样化的老年居住模式。但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够完善,老年住宅种类较少,发展模式较单一,没能广泛照顾到不同的年龄阶层。受老年人住宅习惯、养老思维的限制,在中国老年住宅还未能被完全接受。而经济因素也是制约条件之一,一些开发较好的老年住宅,对客户的定位相对较高,仅为经济条件优越的老年群体服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既要建设适合低收入老人养老的老年住宅,又要针对高端客户群需求。对已经建成的部分老年住宅进行改造,在档次和形式上体现不同的层次和各具特色,满足不同需求和不同经济水平老人的住房需求。

5、提高住宅产品质量

老年住宅既要在建筑的设计上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还要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日本,无论是老年住宅本身还是为老年人提供的公共设施,技术化程度和电器化水平都很高,比如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保健中心等,都能够保证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照顾自己,这也是当前日本老年住宅最大的特点。1995年日本出台的《对应长寿社会的住宅设计方针》对住宅内各部分各细节的设计都进行了严格规定,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行动需要,确保其行动安全。1997年日本制定了针对老年住宅的建设和改造增加贷款的政策,对老年人的住宅进行翻修和改建,确保其住宅安全。

日本还创立了优良住宅部品认定制度,针对住宅产品的安全性、耐久性、价格及供应等条件,由日本住宅优良部品认定中心根据特定的方法和程序,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进行综合审查。每个受检产品包括住宅的材料,都要在模拟的恶劣条件下,经受严格的测试。因此,我们在老年住宅的建设过程中,也要注重提高住宅的产品质量,从住宅产品的外观到内部的各个细节,都要保证老年住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6、实现投资多元化

随着日本老年公寓供不应求状况的出现,仅依靠政府投资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庞大的养老需求。为鼓励个人和公司出资建造老年住宅,日本出台了《面对高龄者优良住宅租赁制度》的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投资建设老年住宅并给予一定补贴,此举极大的促进了地区性小规模养老住宅的发展。

因此老年住宅的建设不光需要政府的投入,也需要企业的资金支持。要大力吸引和倡导更多的社会团体、非营利性机构以及营利性公司积极参与老年住宅的建设,制定运营补贴、减免税收,以增加融资渠道,拓宽融资面,更好地发展老年住宅及其相关产业。

7、扶持老年住宅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住房需求、购买力都随之逐步提升,日本除了关注老年住宅市场的发展,也开始关注相关老年产业的发展,并制定了“老龄商务伦理纲领”,成立了“银色标志认证委员会”,协会由消费者、产商代表及学者等代表组成,对符合认证条件的社会养老机构、老龄产品、老龄服务等进行认证并将结果公布于众。

目前我国的老年住宅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许多开发商商对于进入老年住宅产业仍然有所顾虑。政府要继续大力扶持老年住宅产业,制定我国老年住宅产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对老年住宅产业进行监管,保障老年人的住房消费,合理规划利用土地,推行各种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并与市场、社会分担责任,实行市场化运作。

(注:本文属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阈下我国老龄消费市场开发研究》(12YJA790166)。)

【参考文献】

[1] 张天宇:从日本老年住宅的发展看如何建立我国老年居住体系[J].工业建筑,2011(41).

[2] 田香兰:日本老年住宅保障政策探析[J].社科纵横,2014(11).

老年人住宅设计要点范文第4篇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老年人住宅问题就是其突出的一方面。 在进行老年住宅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深入了解老年人特殊的老年特征和行为特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具有针对性、合理的设计。

进入老年后,人无论是在肢体还是感官或智力方面,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退。在肢体方面,老年人身体尺寸变小,出现弯腰驼背、手臂神不直等现象;关节活动范围变小,脚力、臂力、腕力明显下降,机敏反应能力缺乏,持久力降低,骨骼脆弱,关节组织的弹性减弱,步履蹒跚,行动迟缓。在感官方面,对室温冷热变化的感觉不敏感;视觉衰退明显,在较暗的场所难以看清物体,对敏感度感觉能力下降,适应时间加长,对色差的识别能力下降;听力明显下降,语言识别能力降低;嗅觉、触觉和平衡感方面也明显下降,变现迟钝。在智力方面,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

在建筑设计上,无论是建筑内部的不同空间划分,还是大小单元的相互连接方式,乃至人流、车流、物流等交通动线组织等,都需要结合设施内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所属类型,考虑到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和相互之间的日常生活的联系程度,合理的划分有限的建筑空间,尤其是宝贵的绿化面积。在居室设计上,要注意老年人的隐私空间,在有限的居室空间内满足各项基本需求的同时,让老人们拥有自己独立的不受打扰的空间。在公共空间上,公共空间的设计要以简洁明快、便于老年人认知为原则,外来人员可以共同使用的公共空间和只有老年人使用的公共空间尽量区分开来,在具体的空间尺度、建筑材料和细节设计上要进行差异化设计。

老年人住宅涉及要把老年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老年人由于生理老化,腿、脚动作逐渐变得不灵活,所以住宅内的地面材料要求防滑,要排除高差和门槛;墙体的阳角应做成圆角,凸出的部位应避免使用粗糙的材料以免擦伤;在厕所和浴室应设置必要的辅助设施,门最好是推拉式的。住宅装修与细部设计等方面,老年人在心理、生理以及行为特点上都有一定差异,因此其对空间大小.功能布局和家具选择及摆放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应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以老年人体工学数据作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厨房和卫生间的细部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由于一般人在厨房内的操作时间通常要达到1h左右,很多老人会感到很疲劳,所以,应考虑坐姿操作的可能性,老人上厕所时很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卫生间内除正常的功能要求外,需要给老人提供额外的关照。首先,老人如厕时动作较大且迟缓,其洁具应选择操作简单的设备,安装尺寸放宽,位置选择符合老人的生理特点;并且确保一旦老人跌倒时,危险性最小。此外,考虑到老人跌倒后的及时救援,卫生间宜设平开门,门扇向外开启,留有观察窗口,安装双向开启的插销。 因此,老年住宅要有合理的平面布置,在小面积的前提下有完善的功能;适宜的空间尺度,将家具、设施、人体活动所需面积有机结合;灵活的功能空间,内部空间根据家庭生命周期内的家庭结构变化做到灵活分割、重新组合。

老龄化社会是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方面,也是维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体现。而现在国内对老年住宅的关注及研究设计还远远不够。如何从深入调查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入手,进而研究在住宅设计的各个环节如何来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些需求,更好的为广大老年人服务。而现在国内对老年住宅的关注及研究设计还远远不够。如何从深入调查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入手,进而研究在住宅设计的各个环节如何来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些需求,更好的为广大老年人服务。

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开始贯彻老年住宅设计和设施的“普通化”。即在普通住宅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考虑老年住宅的设计,以便老人能在自己居住的住宅中安度晚年。在这种住宅中,从设计和建造时就将老年人的需要考虑进去,让老年人能自己照顾自己。同时,西方国家的老年社区也发展非常迅速。以美国为例,其老年社区十分普遍,它们分为赢利性和非赢利性两类,前者大多为私人公司所办,后者主要由教会兴办,美国政府则给予部分津贴。在美国环境好、规模大的老年社区一般都坐落于大城市的郊外,大多为私人投资并进行商业化运作,社区中包括各种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配套设施,形成老年产业的发展基地。可以说,老年住宅的“普通化”和“社区化”发展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开发老年住宅的新的热点。

【参考文献】

[1]王笑梦 尹红力 马涛 《日本老年人福利设施设计理论与案例精析》[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6。

[2]周燕珉 程晓青 林菊英 林婧怡. 《老年住宅》[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4。

老年人住宅设计要点范文第5篇

但是,随着市场的某些炒作,住宅设计中的一些作法变得很不理性。例如,有些住宅中起居厅的面积达到60~70平方米,卫生间甚至达到18平方米,空间大得令人不能接受。住宅空间的舒适程度是以人的行为尺度和心理接受尺度为基准的。过大的空间会失去家庭的温馨感和亲和力,失去家庭特有的生活气息和氛围,甚至会使居住者在心理上感觉自身的渺小,居住空间显得冷漠、僻静。其结果是,人们花钱购买住房,却又未能获得相应的功能与质量。这就涉及到了“性能价格比”这个基本概念。

福利住宅讲求面积的大小,而商品住宅更注重功能和品质。未来,人们购买住宅,将以买到了什么样的功能品质和有哪些服务为主要参考批标,而不是买到多少平方米的面积。住宅消费讲求的是花钱买更多的功能和更舒适的享受。衡量未来每套住宅的价值,其功能和品质将成为成交的主要因素。因此,未来的住宅设计应当更加理性和务实。

住宅面积的增加无疑会带来其功能的改善,但无功能目标而盲目扩大面积,那就是“大而无当”,也就是没有获得相应的功能增量,就“性能价格比”而言,是不合适的。因而,未来的住宅应当特别强调功能的增量,即随着面积的扩大,功能随之升级,套内的功能不断增加。例如,一个简单的客厅演变为一个客厅和餐厅,卫生间的设备也由洗盆、便器、浴盆老三件演变为化妆、淋浴等更多的功能,又有可能将各种设备分区使用。浴室除满足生理需求外,还可变为休闲空间。住宅面积增加了,功能随之提高,舒适度也得到了提升。

这些年来,随着商品住宅的发展,住宅面积有了稳定的扩大,一套二室一厅和三室一厅的住宅一般为90~120平方米,各种尺度均较适宜,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如果再扩大套内面积,则应当相应增加套内功能,改善和提高空间的舒适度,包括增加书房、休闲空间、贮存室、设备间、家务间等。

提高住宅设备的配置水平

住宅设备及其设计与安装的精品化,对实现住宅的功能增量起着重要作用。考察亚洲近邻日本和“四小龙”国家和地区,他们提供给普通公务员居住的住宅,每套面积标准一般控制在70~110平方米以内。但由于设备配置周全,住宅部品优良,管道走向布置合理,获得了较高的舒适度和方便程度,居住生活质量较高。

我国未来住宅的设计,将重点转向提高住宅设备配置方面。要获得一个高舒适度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注重套型内部平面空间关系的组合和硬件设施的改善,还要全面考虑住宅的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环境的综合条件及其设备的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日照及自然光。其生理卫生价值极高,对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影响较大。在住宅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合理开发自然光资源有着重要意义。未来住宅的设计将充分利用日影分析原理和计算机辅助设备,来改善日照和用地之间的矛盾,有效地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自然采光还涉及窗口布置、窗的构造及所使用的材料等方面,这些也必将引起设计上的创新。

(2)隔声问题在我国的住宅设计中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轻质材料在未来住宅中的广泛使用,又会加重隔声的难度。隔声技术包括空气隔声和固体隔声两部分。住宅内,人们可忍受噪音约40~45分贝。为达到这一指标,必须增加门窗的密闭性,并改善墙体构造。多年以来,由于对住宅楼地面的固体传声问题重视不够,住宅内隔声效果较差。在未来的住宅中,加强对楼板的隔声叠层构造和面层处理,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3)热环境是直接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对采暖和空调而言,又涉及节能、造价、维修、管理等诸多方面。目前,对各种采暖方式的研究和采暖系统的开发各具特色,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条件。

就其综合效果而言,我们提倡相对集中的采暖方式,但应当改为双管系统、分户计量的方式进行。这种相对集中采暖方式的热源供应,既可以组团为单位,也可以单幢楼或居住单元为单位来组织。

套内集中空调的模式也被普遍看好,但要考虑住户的经济承受力,并努力减少室内噪音。

近年来,欧洲先进的节能技术不断地被介绍进来。经历了20多年的大量研究和实践,欧洲在住宅节能方面探索出了很有成效的方法。其中,以低能耗、高舒适度的住宅节能技术尤为突出。该项技术通过使用功率非常低的辅助采暖和制冷设备,既可调整室内温度,保持舒适的状态,又节约了住宅的综合造价。此项技术在我国未来的住宅建设中,有望得到应用和推广。

(4)住宅室内污气及有害气体的排除,是居住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但是,迄今为止,在有效排除厨房、卫生间的污气和有害气体方面仍不尽人意,高层住宅竖向烟风道形同虚设,串烟、串气、串声现象十分严重,且直排热水器屡屡出现事故。居住套内排气、排污装置实际上是一个大系统,尽管装置很好,但由于排风管道或烟道不畅,其设备与设施同样可能达不到功能目标。

未来住宅的通风系统设计,将重点解决烟风道技术问题,研究开发新型专用的烟风道系统和接口配件,形成完整的竖向排烟气的成套技术产品。水平直连排出烟气的作法,具有简便、直接、高效的特点,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得到普遍采用。预计此项技术完善后,将在我国未来的住宅建设中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采暖和空调房能够及时补充和更换新鲜空气,预计未来住宅中,将采用补新风式冷热交换空气补充装置。此项技术也会在未来的住宅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5)住宅中各种管道布置的不尽人意,一直制约着我国住宅品质的提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水、暖、电、气各自为政,造成住宅内各种厨卫管道无序空行。在商品住宅中,这种影响也始终没有消除,各种管道尽管经过精心包藏,仍问题丛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住宅厨卫整体功能品质的提高,影响了厨卫整体化、集成化技术的进步。未来住宅设计将以“自家管道不到邻居家去”和“压力管道出户”为原则。

各种管道穿楼板是造成住宅跑、冒、滴、漏的主要根源,在商品住宅中也是一种产权不清的表现,这种现象必须改变。解决的办法是,在下沉楼面和楼面垫层中铺设水、暖气各种水平管道。解决水平管道铺设的办法是设置管道墙,将所有的设备沿着管道墙进行布置,并将各种水平管道放置在管道墙内。

建设集中管井是现代住宅设计中的一种成熟的作法。为了净化室内空间,减少由于压力管道给住户带来的干扰,明晰产权,属公共使用的设备管道应当设置在套型以外,以便于设备的安装、维修、抄表及设置其他一些家用设备(在日本,管井内设置各种表具及热水装置)。管井可以放大尺寸,扩大进深。尽管面积加大了,却将极大地改善住宅内部的空间环境。

关注“绿色住宅”

所谓“绿色住宅”,应当是健康、有益、节能、低能耗和低污染的住宅。它的基点应是从住户的切身利益出发,营造健康、安全、文明的居住环境,提高住户的居住质量,营造文明的居住环境。“绿色住宅”是涵盖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概念。

“绿色住宅”不仅注重住宅和居住区等硬件建设,更重视人们文明生活方式的软件建设。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有效地利用自然,回归自然,提倡重复利用,努力减少污染,保护自然,以创造一个绿色生活环境。

未来住宅设计的首要目标,应是营造“绿色住宅”,服务于“绿色住宅”,以“绿色住宅”这个硬件支撑“绿色生活”这个软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利用居住区基地外部和内部的自然条件,如保留和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植被和水系,保护古树和文物古迹,继承文化特色。

(2)要把空气、阳光、绿色引进每套住宅内。未来的住宅设计,将会创造一切硬件条件,让人们尽享大自然的赐予。不仅套型设计着重调整各种功能与空间的关系,尺度和色彩也将更符合人的情感需求,而且将通过设计师的创新,改善居住的舒适程度,努力营造一个绿色环境。例如,通过增大窗口可容纳更多的阳光、空气和绿色景观;采取增加保温隔热手段或防热隔膜玻璃等措施,把不必要的热量拒之室外;通过会“呼吸”的绿色建材,不断改善和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让居住更为舒适;通过及时更换室内污浊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清鲜,等等。

通过优良的设计,在住宅中重新引进自然通风的概念,将在夏季取代或减少空调的作用。例如,采用明厅、明卧、明厨、明卫的设计,可减少照明用电,利用太阳能并实现光电转化,使太阳能系统和房屋面构造结合为一体,既实用、美观,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

(3)“绿色住宅”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即最大化利用了最小化排废。这与“节制”和“节省”有本质的区别。大自然赋于我们各种资源,在技术、经济有保证的情况下,利用各种资源为人服务,供人享用。在享用和接受服务时,一切浪费都是犯罪。但“节制”和“节省”同样也不适宜。我们提倡的最大化、有效化,是要提倡重复使用,回收利用。对不可再生物质要十分珍惜,并着重开发各种替代产品。例如,实施垃圾分类,对分类后垃圾按照有机、无机、有害、无害物质分门别类回收,以达到最小排出量和最大化利用。又如,在小区中实施中水系统,循环重复使用再生水资源,收集和利用雨水改善气象环境等。这些都是未来住宅设计中必重视的问题。

此外,采用绿色建材、环保建材和无放射性建材,对保证居住者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对建材及产品、设备的“绿色认证”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4)引导“绿色生活方式”是住区未来建设和物业管理的核心。如果没有绿色生活意识,“绿色社区”的建设也将无从谈起,已建好的也将被破坏。要在社区的建设中,开展对住户居住行为的引导,并有效加以规范,如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垃圾分类,自爱自洁,邻里和睦。这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让“绿色行为”成为生活的必需,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文明和一种时尚。此外,还要在社区内组织起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公民参与机制,组成由政府、环保组织、物业管理和业主参加的联席会,发动志愿者参加,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区,让环保观念和行为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呼吸“长寿住宅”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不期而至。鉴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特殊情况,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努力创造一种充满自力、自信、健康、向上的老年区环境,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