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型农村合作社模式

新型农村合作社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型农村合作社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型农村合作社模式

新型农村合作社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治理;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

公共治理理论认为,公共治理的核心是公共产品的供给,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变迁,必然在供给主体、客体、方式、手段上作出抉择。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体现政府、市场及乡村社会的三维框架治理模式,具有明显地域性、沉积历史性、反映人文性、突显时代性等特性,客观上要求融合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优势,努力构建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新型合作、相互依存的治理模式,在政府供给模式改革、社会供给模式推动、多元供给模式促进上作出定位抉择。

一、时空定位分析

(一)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是公共治理变革的依据条件,也是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首先面对的约束条件。时间定位上的差异,表面为时间长短和速度快慢,而实质是整个治理变革及政策体系供给的基本思路差异。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新农村建设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建设新的农村和新的农村建设。所谓“建设新的农村”是指通过各种建设性行动,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来逐步改变农村发展现状,其建设任务在农村;所谓“新的农村建设”是指把新农村建设上升到推动整个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系统化推进,其关键在城乡统筹。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阶段及攻坚时期,正是农村社会治理亟待变革、经济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农业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时期,农民群众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必将大幅度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由“建设新的农村”向“新的农村建设”阶段推进,以新结构、新功能、新主体为特征的农村治理型社会发展态势为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探讨赋予新的发展内涵。

(二)空间维度

公共治理具有空间性,公共治理空间是公共权力的作用领域和同一性范围,是显性-隐性的空间构成。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已进入了治理变革新时期,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发展定位,在显性空间上,体现公共权力的作用范围及正式制度设计,在隐性空间上,涉及宗法权力的内生力量及非正式制度安排。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空间维度把握,需要充分考虑外生力量与内生力量统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融合。如,城乡休闲产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要凸显时代和地域特性,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以城镇社区建设理念来打造,努力推动城市资源进城、农村资源下乡、城乡资源共享、城乡发展融合;乡村旅游带动型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要凸显资源和民俗特性,以农民分散经营为主体,以村民有效治理为依托,努力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良好对接;特色产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要以行政引导为手段,以地方特色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优布局,打响“一村一品”,调专品牌,推动“一屯一特”,调大规模,促进“一业多会”,做到空间拓展,业务延伸,结构优化。

二、政府角色定位分析

(一)“指路人”角色

公共治理是以政府为主导,多种社会并存合作的新型社会公共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和公共利益相互认同基础上的合作治理模式。从而指出了独立与依赖、合作与竞争的多元中心治理统一,政府作为多元中心治理中重要一员,在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运作中,必须发挥积极作用。研究表明,农村改革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从来不会是自然演进,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渐进增量及改革过程,需要政府政策强加引导和示范,充当“指路人”角色。韩国的“新村运动”,采用强力政治动员,通过“就地现代化”模式,逐步改变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乡差扩大等状况;日本的“造村运动”,以地方特色为基础,以行政引导为手段进行强力推进,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格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优势,政府充当“指路人”角色依然是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推行的政治选择。当前,新农村建设“指路人”政府角色,需要在示范带动出亮点见成效,在发展规划上定格局强功能。根据点轴开发理论,生产要素首先在“点”上集聚,并通过线状基础设施的延伸形成“轴”,再通过多个点轴的交叉辐射带动形成面。就特定区域而言,新农村示范点间距布局必须在机动车半小时路程范围,以相互承接辐射带动及增强集聚效应,开展“半小时新农村示范点三环推进”战略布局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现实选择。当前,要根据区位优势、自然禀赋及基础性条件,把区域内新农村示范点,分一、二、三还进行梯度推进、循序扩面,示范点间距必须控制在机动车半小时路程范围内,以相互承接辐射带动,着眼特色村落打造,着力互补发挥。

(二)“助推手”角色

公共治理变迁动力源于公共治理主体,政府组织作为公共治理主体重要一员,在调配治理动力源中必须发挥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运行,需强化政府“助推手”角色,解决动力源问题。一是以组织力量助推。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现实之举,模式选择及运行取决于组织力量强弱,需要通过实施差异化战略、互动性决策,系统化推进,开展战略突破。二是以治理变迁助推。治理变迁是新治理结构的产生、否定、扬弃或改变旧治理方式的过程,是需求主导型及供给主导型治理变迁的统一。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选择及运行,在需求主导型治理变迁层面,要突出地域资源特性,在供给主导型治理变迁层面,要融合各类战略机遇叠加。三是以职能转变助推。根据十关于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要求,当前,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选择及运行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政府主导性职能,弱化全能政府主体性职能,宏观上增强社会组织协同性和政府组织主导性,微观上增进市场导向性和社会参与性,做到主导而不主体、群力而不乏力、推动而不舞动。

(三)“守护神”角色

公共治理是规范性治理,而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是强主导、弱主体、宽领域、深影响的一项全民性社会事业,农民主体的弱质性、系统工程的复杂性及设施服务的公共性,决定着要强化公共管制及夯实“守护神”政府角色的必要性。在村融村貌整治层面,要突出“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旅游休闲型、生态环保型、古村保护型”新农村起步模式建设特点,促进新农村建设道路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在特色产业开发层面,要以调优布局、调大规模、调专品牌为重点,着重预防品牌淡化、合作组织弱化、市场功能退化等问题,加快促进特色产业形成。在村级文化保护和培育层面,要强化“文化治村”思想意识,既要做好优良传承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又要推动乡村文化的培育和打造,切实担当起村级文化“守护神”角色,做到挖掘和保护统一、培育和打造统一。

三、市场功能定位分析

(一)资源配置市场化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也是公共治理变革的内在要求。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要突出以地域特性为引领,以现有资源为依托,积极引导市场力量,优化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开发等要素资源。一是开展双赢性产业开发。“双赢”是一种合作共治的战略思维,推动双赢性农业产业开发旨在实现企业发展与村庄治理的合作共赢,实现设施服务与资源共享的有效配置。工业企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旨在实现重大项目附近行政村与工业企业的合作共赢,城郊休产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旨在推动城乡互动、城乡融合、城乡共赢,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旨在实现旅游产业开发与村庄治理的良性互动,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旨在促成公司+基地+农户格局形成。二是促进公益类项目建设。公益类项目建设包括村庄整治规划,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厨、改厕、垃圾处理等,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公共性质,政府和市场都是公益类项目建设的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采用市场机制,引进市场力量,以弥补政府供给不足。三是推动自主性村貌改造。农民始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的主体力量和受益主体,农户自主参与直接受益的项目建设是微观市场运行的基础。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农户积极、主动、健康参与乡村风貌改造,实现个体资源、社会资源及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经营主体市场化

公共治理理论认为,治理理念是系统的、根本的管理思想,基于治理理念的良好经营,不仅体现在企业组织,同时也体现在非盈利组织和社会组织。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已经步入快速提升阶段,激活治理型经营主体是根本,拓宽经营途径是关键。一要激活企业经营主体。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强投入、强经营、强管理的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由于政府经营具有失灵性及农民经营具有弱质性,决定了企业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激活企业经营主体是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运行的必要选择。二要激活农民经营主体。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主体,也是市场经营主体,农民经营分散性和多样性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市场化推进,凡是分散性经营、多样化供给的农村发展事业必须突出农民市场经营主体地位。

(三)发展要素市场化

公共治理要素是构成公共治理的必要因素,离开公共治理要素,公共治理无从开展。市场体系以商品市场为基础,以要素市场为支柱,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市场定价机制则反映当地市场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各地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运行需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农村要素市场。一是发展和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土地是农村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具有流动性,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旨在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社会化、市场化水平。推动土地入股、农民参股,推行“变农田为股田、变农民为股民”合作组织模式符合是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的内在要义。二是发展和培育农村资本市场。当前,新农村建设一个突出难题在于融资瓶颈问题,由于民间资本没有得到有效激活,缺乏融资渠道,政府依然是新农村建设投资主体。迫切需要以组建社区银行或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为抓手,激活民间资本,切实达建新农村建设融资平台。三是发展和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当前,农村劳动力资源存在农村劳力不足与劳力闲置、劳力分散与劳力冗积等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大力度培育农村劳务市场,盘活农村劳力资源,发展劳务经济,助推新农村建设起步模式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 陆益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模式及误区——一种社会学的理解[J].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2] 龙星量.公共治理视角下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研究[D].2010年.

新型农村合作社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 农村新型社区; 污水处理设施; 建设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在全国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展开。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已建成农村新型社区5000多个。污水处理设施作为基础设施之一,已经开始在山东省各农村新型社区进行配套建设。通过调研,我们对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

1、农村新型社区简介

1.1 农村新型社区的概念

农村新型社区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再聚居,也不等同于农村社区的翻新,它是指现状农村居民点通过城乡规划的指导与政策的调控、引导和激励,向地域位置较为集中,基础条件较优越的地方聚集,或以某一村落为中心采取社区化管理的方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设施配套齐全,建筑和景观风貌突出的社区。

1.2 农村新型社区的特点

农村新型社区主要有如下特点:

1.2.1 新的层次定位

农村新型社区是城乡之间的过渡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社区居民要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1.2.2 新的经营方式

农村新型社区从传统农村经营方式,逐步形成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协调发展工业、商业、旅游业的新的经营方式。

1.2.3 新的建设方式

农村新型社区要通过村庄合并或社区化管理的方式,有效解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置和运营效率问题。

1.2.4 新的建设标准

借鉴城市社区的建设标准,积极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覆盖,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

1.2.5 新的人际关系

农村新型社区打破基于血缘的人际关系,构建基于市场和契约的新的理性、和谐人际关系。

2、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

2.1我国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介绍

目前,我国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主要有BOT建设模式、自主建设模式。

BOT是私人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资方式,主要包括建设、经营、移交三个过程。BOT 融资模式不但具有速度快、见效快、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效率高等特点,而且可以使政府回收一部分资金,用于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加快提高基础设施的总量和质量。

自主建设模式是指政府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投资与建设的主体,负责

筹集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并组织污水处理工程的选址、勘察、设计、

施工、监理、招标与合同的签订和执行等工作。严格掌握和控制工程的投资,保

证污水处理工程的顺利建设[1]。

2.2 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介绍

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镇驻地农村社区污水直接纳入镇区污水管网,集中处理;二是一般农村社区远离镇区污水管网,采用分散处理采用自主建设模式。融资模式主要有社区投资、政府专项资金投资、银行贷款等。

总得来说,农村新型社区由于污水产生量少,收取污水处理费用困难,投资回报率低等原因,导致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融资困难。主要靠农村社区投资和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来维持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

3、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模式

3.1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常见运营模式

目前,我国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这几种管理模式内部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3.1.1 社区居民自主管理模式

社区居民自主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污水处理收益社区居民为管理主体,主要依托社区居民的自觉性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需要满以下几个条件:

1.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建设条件比较成熟,当地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污水处理意识较强;

2.污水处理设施对环境的敏感程度较低;

3.社区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有一定的污水处理技术管理水平;

4.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简单。

该种运营模式的运营管理费用主要收取社区居民污水处理费。

3.1.2 社区维修、保养合约管理模式

社区保养合约管理模式是指社区通过与取得一定资格的技术保养工人签订合约,将污水处理设施的保养与运营管理工作交由技术工人管理,由合格的技工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日常的修理与养护工作,此运营管理模式适用于较适合社区自觉管理模式的系统复杂的处理系统且集体经济较好的社区。

该种运营模式的运营管理费用主要社区从集体经济收入中列支污水设施运营管理费用。

3.1.3 操作准许管理模式

操作管理准许模式是通过给住户签发限期的操作准许证的方式实现社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的顺利运营管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通过明确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人员的责任,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效率。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如果分散型污水处理系统运营管理状态良好,可以重新签订污水处理设施操作准许证。该管理模式体现了系统运作表现与设计相结合的运营理念,适合在对处理过的污水水质要求较高的社区。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需要制定合理可行的奖惩制度,根据操作人员的表现及管理效果,采取相应的激励与惩罚措施。

3.1.4 管理实体负责操作和保养制模式

管理实体负责操作和保养制模式区别于操作准许管理模式的区别是:前者是

委托公司实体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运营管理,后者是委托个人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该模式适用于使用频率高且维修、保养要求高的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模式,用以实现敏感环境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

3.1.5 负责管理的实体所有权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和BOT模式相近,即将社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权交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污水处理公司进行管理。但是这种模式与BOT模式的区别是,前者的建设权为当地政府部门,不需要交给运营管理公司进行建设。该种模式的收益群体为运营管理公司,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

3.2 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模式

山东省目前社区污水运营主要采用社区自主管理模式,通过调研,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3.2.1运营管理模式单一

已建成社区污水运营模式主要采用的是“社区居民自觉管理模式”。

3.2.2运营维护人员专业水平不一

通过调研,山东省现有农村新型社区污水设施运营人员水平普遍不高,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出水不达标等问题。

3.2.3运行管理费用不足

山东省大部分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费用大都由社区自己承担,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的社区,存在后续运行管理费用不足等问题。

4、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如下几点措施,促进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管理:

4.1 创新“建设运营一体、区域连片治理”模式

发挥省级、市级或县级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将县域、市域或省域范围内独立建设的所有污水处理项目整体打包,并把项目建设和运营权权捆绑起来,集中招标采购,并采用统一处理技术,建立区域化运营控制平台,实行“建设运营一体化推进、区域连片治理”的方式,发挥规模化项目群的优势。

对已建成的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议以设区市为单位,通过公开招标聘请专业环保公司,对辖区内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做到运营情况统一调度,化学药剂统一采购,复杂难题统一研究,类似问题统一处理,排放中水统一回用,发挥资金合力,节约运营成本,提升绩效水平,增强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效率,发挥出最大效益。

4.2 完善乡镇社区污水处理长效机制

一是统筹编制乡镇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建设时序和支持政策,并明确将社区污水管网建设纳入财政资金支持范围;二是建立乡镇社区污水处理收费机制;三是完善污水处理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完善乡镇社区污水处理监管体系。

4.3 加强污水处理技术指导

研究制定适合山东省的乡镇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技术指南和产品推荐目录; 加快配套建设乡镇、社区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积极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降低污水处理设施日常运营成本,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整体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4.4 多渠道筹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明确各级财政投入比例;二是积极吸引社会化、市场化资金,通过创新市场化融资办法,以合资合作、BOT、TOT等方式建设经营污水处理项目,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支持,以缓解建设资金的不足。

4.5 发挥好财政扶持资金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一是注重发挥规模效应。通过财政资金的统筹和调控作用,对全省社区污水处理设施统筹布局、规模采购、分类推进,发挥规模优势,吸引社会资本,进一步激活和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二是建管并重。研究财政资金支持项目日常运营管理办法,防止项目因后续运营经费欠缺而无法持续运转,造成前期建设资金的浪费;三是厂网并重。适当加大财政资金对污水处理设施管网配套建设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利用好现有设施污水处理能力,提高运营效率;四是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效率、效果和可持续性开展年度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切实改善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环境面貌。

新型农村合作社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 融资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 A

本文所要讨论的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是指政府通过不同方式,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把不同渠道的资金导向农村公路及交通设施、电力通讯设施、沼气秸秆燃气供应系统、文化体育场所、学校、公园、广场、水渠、化粪池、垃圾处理场等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的行为和过程。[1]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具备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自然垄断性、受益范围的区域性和使用的相对低效性、相对较低效的经营性及效益的滞后性等特点。

一、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来源分析

(1)财政投资

中央财政投资是农村基础设施的一个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是农村基础设施总投资中可控性最大部分。虽然我国中央财政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不断增加,但财政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在总的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财政用于农村的基本建设投资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比改革开放之前明显降低。这种现象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有味突出,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基本没有拨付什么资金来支持新型农村社区中基础设施建设。[2]

(2)信贷支持

现阶段农业信贷的业务主要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回报率低、风险性高等特点,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出于稳健经营和利润最大化的内在要求,普遍存在“惜贷”或“慎贷”等现象,要么大幅撤并机构,要么很少发放贷款。

除了商业银行不愿意介入外,很多投资公司也不愿意介入。因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牵涉的范围太广、影响太大,再加上本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长、回报率低等特点,投资公司不愿意毛这个风险把大量的资金放在这上面。

(3)民间资本

民进资本是一个潜力无限的资本市场,但是在目前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却很少见到民间资本的影子。

在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民间资本的介入也存在产权不清、市场准入门槛高、不公平竞争及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3]

二、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分析

(1)财政融资模式

此种融资模式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提供资金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它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财政所融资金在国家总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很少。同时,其融资渠道也不畅通。

(2)市场化融资模式

市场化融资是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引进各项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融资主要有PPP模式、BOT模式等。如BOT模式是以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特许权为合作基础,国内或国外企业跟政府协商融资、风险、建设等事项后,在规定时间内拥有设施的经营权和收益权,特许经营期满后再将设施按项目按规定转移给政府。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化的融资模式在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中会受到当地的市场化经济程度水平、当地是否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及建设项目的盈利前景等方面的限制。[4]

(3)其他融资模式

包括社区自筹和来自非营利部门和志愿组织的融资。这属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非主流融资模式,流程也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再多说。

三、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对策

(1)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力度,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按照各自的财权合理的分配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责任。首先应增加中央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其次,地方政府也应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地方政府在平时应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努力创造更多的财政盈余;地方政府还应积极主动地联系投资公司、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等,为其投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搭桥铺路等。

(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信贷支持体系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下,搭建以“项目吸引、金融支持、政府推动”为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外部融资平台,对于拓宽农村建设的融资渠道,整合社会力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极其重要。因此,构建农村基础设施金融支持的总体思路是:建立由政策性金融为主,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等为补充的农村基础设施多元金融服务体系。具体可以:首先,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带头作用,进一步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使之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融资的主渠道。其次,完善商业银行的作用,国家也应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激励商业银行投资打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再次,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主力军作用,在地方政府落实风险保障措施的前提下,农村信用社应大力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介入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建立保证贷款的偿还机制,建议中央财政安排农村基础设施专项资金时,按一定比例用于建立还贷准备金,县、乡财政也要从预算内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建立还贷准备金,以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贷款的及时偿还。

(3)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前提下,还要积极探索和发展财政外其他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流入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起多渠道的融资机制,逐步实现其建设的市场化。鼓励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供给,将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在政府自身变革、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的基础之上。可以从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放开市场准入政策及优化民间资本介入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环境等方面入手。[5]

(4)融资模式的创新

财政融资模式和市场化融资模式各有利弊,在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根据当地的情况把财政融资和市场化融资结合起来。从融资模式的内部构成来看,主要是通过财政融资模式和市场融资模式的职能定位和相互协作保障基础设施融资所需的资金;从外部环境来说,主要是创造有利于推广市场化融资模式的市场环境和保障农村稳定改革的法制环境;同时积极鼓励其他渠道资金进入新型农村申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参考文献】:

[1]李宏燕.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研究[J].农村经济,2010

[2]甘琳.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08

[3]徐丽梅.地方政府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社会科学,2009

新型农村合作社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建设模式;国内外农村

1 关于农村建设模式的理论研究

美国农村社会学家埃弗里特•罗吉斯和拉伯尔•t•伯德格根据个体农村变迁的思想,从其整体特征看可将世界各国农村发展的典型样式概括为两种:内发变迁和关联变迁。即一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是本国与此相关的成员率先自然地根据自己的思想实现的,还是在别国已有经验的影响下实现的。前者属于内发变迁,后者属于关联变迁。

在发展经济学中,托达罗(m.todaro)提出发展的初始条件主要包括8个方面:(1)物质和人力资源;(2)人均gdp和收入水平;(3)气候条件;(4)人口规模、分布和增长;(5)国际移民的影响;(6)国际贸易在增长中的贡献;(7)科学技术研究水平;(8)制度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费孝通(1998)在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研究中,提出了“模式”的概念,意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模式是一个系统结构,表现出来各种经济社会要素间搭配起来的特有格局”。不同的发展方式、路子就是不同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我们“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发展的背景、条件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从而可以对不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

在关于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中,张敦福(2002)把自然资源和地理气候、人口、资金、技术、交通运输和通讯、国内政策、历史和文化传统、区域互动等8个变量纳入到区域发展模式的模型之中。

2 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2.1 国外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1)日本高效农业模式。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正因为如此,日本非常注高效农业,比较著名的是日本“造村运动”。其中,在“造村运动”中最具知名度就是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提出的“一村一品”运动。平松守彦(1985)在《一村一品运动》中写道:“所谓一村一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日本克服了本国资源稀缺、劳动力流失等难题,实现了农村的快速发展。

(2)韩国新村运动模式。

在1970年4月召开的地方长官会议上,韩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运动,简称“新村运动”。“新村运动”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提出包括草屋顶改造、道路硬化、改造卫生间、供水设施建设如集中建水池或给水井加盖、架桥、盖村活动室等20种工程项目,由村民民主讨论、自主选择;第二阶段以增加收入为主,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第三阶段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新村运动实现了农业与农村相结合的现代化,使韩国农村建设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情景。其借鉴意义在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应该分阶段、有层次地展开。

(3)印度的农村建设模式。

近些年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成为印度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政府农村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基层自治机构积极动员民众参与政府制定的各项工程。具体办法是,政府将权力下放给自治机构,通过自治机构协调政府政策和民众的愿望与需求。农村工程的重点在于促进就业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环境卫生、住房、教育和道路建设等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将就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是其特征之一。

从国内外发展经验来看,每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都决定于多种要素。尽管各国农村发展道路不同,但以农民收入为主,发展农村经济,靠政府扶持和引导,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重视教育等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2.2 国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

在关于农村发展路径模式的总结中,温铁军(2006)认为世界范围内解决农业支持体系的模式只有两种:一是美国的大农场与产业化模式,农场规模大到可以一对一跟公司谈判,形成了契约关系,实现了公司加农场主的产业化。二是日、韩及台湾地区的东亚小农与综合农协模式。中国属典型东亚小农,对象是经济不规模的细碎小农,因此不能照搬美国产业化模式。

于战平(2006)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有:(1)城乡统筹、协调、互动建设新农村模式,包括以城带乡型、城乡自然互融型、中心城区主动扩散、农村互补对接型、主动融入城市(都市)型(适用于对“市中村”、“城中村”的改造建设)、小城镇建设带动型;(2)传统村庄改造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改造的具体实践模式包括区域村庄资源整合型、文明生态村建设型;(3)内生性产业提升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包括具体模式有:工业化带动型、农业优势产业提升带动型、商贸优势开发型、优势与特色开发型;(4)完善区域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包括政府直接提供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企业、个人直接经营型;集体运作型模式。

蒋和平、朱晓峰(2007)等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建设新农村的典型特征,从各地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因素的角度出发,将其分为八种模式:政府主导型、城市带动型、村企互动性、支部带动型、能人领导型、科技园区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带动型。

邹统钎(2007)认为旅游扶贫是促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政府扶持、社区主导的产业化开发模式(cbd模式),旅游推动乡村建设机制的核心是地方控制与本地化。本地人所有、本地人管理的小型家庭旅馆在乡村旅游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它们更多使用本地劳动力与本地的建筑材料;食品供应主要来源于本地。由于国内旅游更多使用本地的劳动力与资源,因此它比国际旅游对乡村旅游的贡献大。本地化是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旅游推动农村发展最有效的机制。

邹伟进、李红军(2007)认为农村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了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不协调,背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是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法治为主体依托的发展模式,是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新农村的理想模式。

3 国内外文献评述及总结

3.1 现存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存在着一些缺陷

(1)在研究成果多集中在个别典型的个案,描述性研究比较多,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理论构建;(2)研究者的视角从宏观层面看问题,缺乏社会调查和实证性研究,而且对研究方法避而不谈或含糊其辞,方法程序不规范不科学;(3)大多数研究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缺乏必要的理性关注。

3.2 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涉及新农村建设模式的诸多方面,很多创新之处给予我们不少的启示

(1)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刀切”。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虽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同时也有着很强的地方色彩。所以,选择新农村建设模式必须综合考虑所在区域的位置、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差异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宜强调同一个模式,同一种方法或同一个标准,应从各地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实效,避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避免新农村建设运动化,避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各地应当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建设模式。

(2)要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的作用。当今时代主题是“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公是农民。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是为了农民,立足点是依靠农民,着力点是激发农民,根本点致富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搞“一切包办”,不重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建设新农村,要处理好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要尊重农民意愿,确保村民受益。和谐社会导向的农村建设应是在执政党和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共同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各类经济组织和民间社团组织广泛参与、城乡和谐、农民满意、高效运行的新型农村建设模式。

(3)政府要充当新农村建设的投资主体,不能加重农民负担。新农村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确保资金投入力度是成功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收入虽有大幅度增加,但是,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比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目前农民还不具备相应的投资能力。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公共投资,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以吸引社会资金是完全必要的。政府要在稳定有关各项农村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扩大投资规模,整合现有资源,设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不断增加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着力解决农村建设长期滞后局面。在政府充当新农村建设投资主体的同时,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参考文献

[1][美]埃弗里特•罗吉斯,拉伯尔•t•伯德格,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3.

[2]todaro. economic 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m].longman,1985:120-126.

[3]费孝通.从实求知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张敦福.区域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新型农村合作社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区域梯度推进模式

作者简介: 杜 漪(1966―),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教授。研究方向: 城乡关系问题。

李玲鞠(1982―),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研究方向: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刘 鑫(1979―),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研究。

一、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

(一)问题的提出

四川全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43个市辖区、134个县(其中县级市14个);2772个乡 (其中民族乡93个)、1865个镇、239个街道办事处;50182个村(村民委员会)、4822个社 区(社区居委会);387793个村民小组。[1](28-29)各市县、乡(镇)、村情况复 杂,地 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 目标、路径选择等方面也不可能整齐划一。我们需从全省统筹的角度,探索我省新农村建设 的区域推进模式。对我省新农村建设区域推进模式的考察,需要从我省各地区农村发展现状出发,以各地区的 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为依据,区分出我省各地区农 村的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为此,需要确定一个指标 该文为四川省“十一五”规划项目(2006)“四川省新农村 建设的区域推进模式” (项目批准号:SC06B085)的部分研究成果。 体系,作为区分我省各地区农村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的标准,并依据该指标体系建立一个模 型,以确定我省各地区农村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

(二)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的确立

1.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依据

划分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主要是依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资源禀赋等方 面的差异。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是在农村,但新农村建设又不能仅仅依靠农村,新农村建设 必须通过“内化”和“外化”两种方式,即城乡统筹的方式得以实现。[2]因此新 农村建设 类型的划分不能仅考虑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必须兼顾农村地区所在城市的发展水平,从城 乡互动的角度进行类型的区分。

2.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上述划分依据,遵循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比性与独立性的原则,分别从反映 城市发展、农村发展主要内容出发,从综合层、系统层和基本层3个层次,构建 出衡量城市系统与农村系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两套指标体系。[3](17-32)

城市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系统进行构建,如表1所示:

农村地区指标体系主要从经济、社会与农业发展水平3个系统进行构建,如表2所 示:

3.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并 结合德菲尔法确定因子权重。[4](18-19)

(1)通过专家调查确定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采用1―9 标度法进行评判;

(2)列出各因子间相对重要性的标定值矩阵,计算各行特征值;

(3)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4)对各评价因子权重值的一致性检验;

4. 获取评价因子的评分,确定综合评价值

本文主要采用线性加权法来确定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水平,以市为单元首先用均值化对原始数 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其变换标准化公式如下:

Yi = ( Xi ― Xmin ) /( Xmax-Xmin) (i = 1,2,…,p)

其中: Yi――标准化变量; Xi――原始变量; Xmin――原始变量的最小值; Xmax――原 始变量的最大值。

利用线性加权法,根据下面的公式确定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指数:

其中: Z是城市或农村发展指数; xi为所选指标; 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出的各个地区城市发展指数与农村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对其加权平均值进 行归一化处理,可得出各地区发展的综合指数,然后依据综合指数确定各地区的发展类型。 综合指数为1表示相对最发达的类型,综合指数为0为相对最落后的类型。

二、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

按照上述原则与方法,根据所收集的四川省城市相关数据和农村相关数据①对全省辖18个 市 、3个民族自治州的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 。②

在各市、民族自治州的城市发展水平与农村发展水平的评价分类结果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 叠加,并依据前面所述的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一致性原则,将叠加结果分为4种类型( 表5)。

三、四川省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以四川10县的实证分析为基础

从四川省农村区域布局看,各市(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也呈梯度状况。处在高梯度的 成都平原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相对充分;处在中梯度的丘陵地区,经济社会有一定的发展而 又发展不足;处在低梯度的山区或高原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相对不足。根据区域经济发 展规律,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水平等的梯度变化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梯度 推进。

(一)对10县新农村建设模式调查结果的分析

对以上10个县(区)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和典型模式的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10县(区)新 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程度如表6所示。

对从上表调查结果的简单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处于不同发展类型区域的各县(区),按照从发达类型――落后类型过渡,其新农村 建设示范点总数依次递减,表明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程度和水平依次递减。

(2)处于发达类型区域的中江县和处于较发达类型区域的夹江、屏山、名山县,其新农村 建设多种模式并存,尤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和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为主,表明这些县 (区)新农村建设也进入全面试点阶段。

(3)处于相对落后类型区域的阆中县和广元市利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总数虽然也较 多,但模式相对单一且主要以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和畜牧养殖、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为主, 表明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还处于重点示范阶段。

(4)处于落后类型区域的康定县、冕宁县、大英县、平昌县,新农村建设模式单一、示范 点较少,表明这些县(区)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四川省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模式划分

依据以上类型划分结果,我省不同类型区域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社 会环境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内容、重点、途径等都应有所不同。 1.发达类型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模式

依据以上类型划分结果,处于发达类型区域的主要包括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等地区, 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成都平原区、浅丘地区(攀枝花市除外),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较高,地区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农业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协作配套条件优越。农村地区非农 产业比重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位于全省的较高水平,城市化水平较高,小城镇发育比较快 ,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该区域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也是我省新农村建 设起点和水平较高的区域。

近年来,这一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多种富有成效的模式已逐渐涌现,诸如成都市、德阳市等地 区依靠大中城市辐射带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下的都市休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特色产业发展 带动模式、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等,这些模式仍将成为该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模式。

2.相对发达类型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由点到面逐渐推进模式

处于相对发达类型区域的包括绵阳市、乐山市、宜宾市、雅安市、自贡市和眉山市等地区, 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经济发展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化水平较高 ,第三产业也较发达,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村地区非农产业有所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略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近年来,该区域所在的各市、 县,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探索出 了切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诸如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 休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等多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这些模式仍将成为该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主导 模式。

3.相对落后类型区域突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处于该区域的主要包括广安市、泸州市、南充市、内江市、达州市、资阳市、广元市和阿坝 州等地区,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阿坝州除外),该区域溪河密布、气 候温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省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但区内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农 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迟缓,城市对农村的 带动作用较弱,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发展不足。 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采用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了劳务经济 带动发展带动模式和畜牧养殖带动发展模式,这些也将市该区域今后新农村建设主要模式。 4.落后类型区域以脱贫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该类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非农产业落后,城镇化水平低下,农村公共设施、基础 设施条件较差,农村居民生活贫困。该类型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不具备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条件 ,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早日实现脱贫。该类型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在于 选取适宜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四、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设计

四川省新农 村建设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地向前推进,即探寻出一条 区域梯度推进模式。本文所设计的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包涵以下几个层次 :

(一)目标选择上的分阶段区域梯度推进

由于我省各区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 标须分为总体目标和区域目标、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总体目标要站在全省的高度,统筹 规划。统一设计新农村建 设的投入机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培养与帮扶农村致富带 头人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与各地可选择模式等。区域目标必须以各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 水平、资源特征、区位特征等为依据,量力而行。

按照国际经验,城市化率至少要达到70%,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可能被有效消除,新农村建设 也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四川城市化率要提高到70%,按照“十五”期间年均提高1.26-1. 4 个百分点的经验,也需要大约30 -26.5年。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从全局看,不可能搞 ,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必须制定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二)路径选择上的分类别区域梯度推进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的庞大系统工程 。从促进农村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出发,从各地农村的资源禀赋与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 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路径与战略可概括为下图所示的“三化”:“异化”、“进化”和“退 化”。

1.异化

指旧农村“异化”为新型的城市,采用城乡一体化战略。位于城乡结合部与工业集中发展区 (包括矿区与资源富集区)的农村,逐渐异化为原有城市的一部分或新城镇。一是把扩大到 城镇来的农民就地转化为市民,二是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及其家庭)大部吸纳消化为 新市民。通过这种“异化”,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卫星城镇不断向外扩展形成城市圈,连接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则是美丽的乡村,这种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共生便形成了英国学者霍华德笔 下的“田园城市”。[5]我省发达类型和较发达类型区域的各市县的城郊接合部就 可以率先通过这种“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

2.进化

即旧农村“进化”为新农村,采用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产品市场特色化、农业组织企业化 为特征的现代化大农业战略。我省处于发达区域和较发达区域内靠近大中城市的粮食主产区 、畜牧养殖集中区、农业大县等地区,就可以通过这种“进化”方式建成以现代化农业为支 柱产业的新村庄。

3.退化

即旧农村“退化”为生态环保化的田园,其战略是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我省不少区域的农村 ,资源条件不好,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甚至不宜人居;有些地方,虽有资源,出于生态环 境保护等需要,也不宜农。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禁止发展区与某些限制发展区的新农 村建设就应走“退化”之路。这些地方的传统农业要转型为生态环保产业,包括生态环境的 维护、花木药材、旅游以及手工艺品,农民则要逐渐退出种养农业,旧农村自然成为“空壳 村”甚至自然消亡为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化田园。

(三)区域产业规划的分层次区域梯度推进

如果根据四川自然资源、区位特征以及县域经济的不同特点可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分 为5大区域:成都平原区27个县(市、区);丘陵地区68个县(市、区);盆周山区33个县 (市、区);攀西地区22个县(市、区);川西北高山高原区31个县(市、区)。成都平原 区在地理位置、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第三产业、人力资源、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具有独 特的优势,是我省新农村建设近期目标的重点区域,也是我省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的首选区 域。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和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则应充分发挥各自区域的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劳务经济和生态旅游产业等优势产业。

五、结 论

从全局看,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搞,将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四川 省新农村建设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地向前推进,探寻出 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

不同发展类型区域应该选择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发达类型区域的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建设 步伐,推进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由旧农村“异化”为新城镇,或进化为新村庄;相对发 达类型区域应根据自身实力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由旧农村“进化”为新村庄; 相对落后类型和落后类型区域主要是大力发展生产,加快脱贫步伐,同时根据需要实现“退 化”,建设生态田园,并逐渐实现旧农村向新城镇、新村庄的转变。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7)[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②限于篇幅,各项指标所涉及的原始数据处理过程在此省略。

主要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农村年鉴(2006年卷)[R].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 7.4.

[2] 李 萍.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J].理论与改革,2005(7).

[3] 崔 明等.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