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化建设制度

数字化建设制度

数字化建设制度

数字化建设制度范文第1篇

一、数字档案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做好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采用更为先进的集约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管理方式。数字化档案室是顺应时展的需求,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需要;此外,数字档案室的建设,也是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能够真正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当然,随着档案管理工作量的不断加大,难度也越来越高,通过数字档案室的建立,能够让档案的收集、利用和查询变得更加简单,实现档案查准率和查全率的提升。

二、数字档案室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在数字档案室建设中,首要任务就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档案室建设应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前提下,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对档案存储数据容量、网络访问量和数据操作强度等进行估算,在硬件设备选择、软件系统和网络构建的建设中应为未来设备扩充、系统升级和网络扩建留下余地。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三部分内容:1.网络建设。建立独立的档案数据网,便于档案数据整理、加工、存储和管理工作的进行。但是,档案数据网要与互联网进行物理隔离,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办公网、业务网逻辑隔离。另外在与办公网、业务网交换数据的过程中安全措施要做到位,必要时可配置专门的计算机连接到办公网、业务网中。2.硬件建设。对于数字档案室中的硬件而言,服务器、扫描仪、终端机、打印机、UPS不间断电源以及磁带光盘等设备要具备稳定的性能,能够正常工作,并且必须符合数字档案海量存储、查询和管理的需求。3.软件建设。电脑操作系统性能必须良好并和硬件相匹配,同时选择与硬件匹配的扫描软件、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配置的数据管理系统要满足目录、多媒体以及全文等数据的搜索需求,可设计档案查询利用系统、档案进馆报送管理系统、数字档案室管理系统等档案管理应用平台,便于更好地采集、加工、存储和利用各项数据信息。

(二)数字资源建设。在数字档案室建设中,数字资源建设是最核心的内容,档案室要建立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媒体数据库等,并对数字档案数据信息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和利用。1.目录数据库建设。在建设目录数据库的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业务标准和规范,力求所有室藏档案电子目录的全面、真实与完整。2.全文数据库建设。第一,电子文件归档。在管理中必须科学规范,要满足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板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以及《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等要求。第二,制作档案数字化。在数字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纸质档案数字化实施细则》中的各项要求进行。3.媒体数据库建设。在建设媒体数据库的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的规定要求,进行音像档案、照片档案等内容的数字化加工,同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三)制度建设。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才能确保数字档案室建设顺利开展下去。各档案室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现行数字档案室管理制度作出补充,改善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主要应建立以下6种制度。1.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办法。对电子文件归档的责任、范围、程序、格式以及方法等进行明确,并制定电子文件归档的质量要求。2.档案安全保密制度。对电子档案安全管理职责要求作出具体的规定,同时制定有效的措施方法。严格划分好网上利用权限,明确档案资料的阅读使用范围。3.档案数据网上查询利用制度。要对档案数据的网上查询利用范围作出规定,并明确具体的查询利用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安全要求。4.档案数据管理维护制度。对档案数据入库、管理、修改以及备份等操作方法,及其具体程序等作出规定。5.电子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对于需要鉴定销毁的电子档案,要制定需要遵循的原则,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与方法。6.档案数据网及信息设备维护使用制度。要对数据档案操作管理规范加以明确,制定出可靠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维护使用方法。

数字化建设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档案室;建设

数字档案室的主要存储对象是电子档案,通过对计算机等数字设备实现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管理和利用。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而数字档案室建设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快数字档案室建设,才能提高档案利用率,最大限度发挥出数字档案室的作用。

一、数字档案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做好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采用更为先进的集约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管理方式。数字化档案室是顺应时展的需求,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需要;此外,数字档案室的建设,也是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能够真正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当然,随着档案管理工作量的不断加大,难度也越来越高,通过数字档案室的建立,能够让档案的收集、利用和查询变得更加简单,实现档案查准率和查全率的提升。

二、数字档案室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在数字档案室建设中,首要任务就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档案室建设应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前提下,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对档案存储数据容量、网络访问量和数据操作强度等进行估算,在硬件设备选择、软件系统和网络构建的建设中应为未来设备扩充、系统升级和网络扩建留下余地。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三部分内容:1.网络建设。建立独立的档案数据网,便于档案数据整理、加工、存储和管理工作的进行。但是,档案数据网要与互联网进行物理隔离,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办公网、业务网逻辑隔离。另外在与办公网、业务网交换数据的过程中安全措施要做到位,必要时可配置专门的计算机连接到办公网、业务网中。2.硬件建设。对于数字档案室中的硬件而言,服务器、扫描仪、终端机、打印机、UPS不间断电源以及磁带光盘等设备要具备稳定的性能,能够正常工作,并且必须符合数字档案海量存储、查询和管理的需求。3.软件建设。电脑操作系统性能必须良好并和硬件相匹配,同时选择与硬件匹配的扫描软件、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配置的数据管理系统要满足目录、多媒体以及全文等数据的搜索需求,可设计档案查询利用系统、档案进馆报送管理系统、数字档案室管理系统等档案管理应用平台,便于更好地采集、加工、存储和利用各项数据信息。

(二)数字资源建设。在数字档案室建设中,数字资源建设是最核心的内容,档案室要建立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媒体数据库等,并对数字档案数据信息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和利用。1.目录数据库建设。在建设目录数据库的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业务标准和规范,力求所有室藏档案电子目录的全面、真实与完整。2.全文数据库建设。第一,电子文件归档。在管理中必须科学规范,要满足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板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以及《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等要求。第二,制作档案数字化。在数字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纸质档案数字化实施细则》中的各项要求进行。3.媒体数据库建设。在建设媒体数据库的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的规定要求,进行音像档案、照片档案等内容的数字化加工,同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三)制度建设。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才能确保数字档案室建设顺利开展下去。各档案室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现行数字档案室管理制度作出补充,改善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主要应建立以下6种制度。1.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办法。对电子文件归档的责任、范围、程序、格式以及方法等进行明确,并制定电子文件归档的质量要求。2.档案安全保密制度。对电子档案安全管理职责要求作出具体的规定,同时制定有效的措施方法。严格划分好网上利用权限,明确档案资料的阅读使用范围。3.档案数据网上查询利用制度。要对档案数据的网上查询利用范围作出规定,并明确具体的查询利用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安全要求。4.档案数据管理维护制度。对档案数据入库、管理、修改以及备份等操作方法,及其具体程序等作出规定。5.电子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对于需要鉴定销毁的电子档案,要制定需要遵循的原则,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与方法。6.档案数据网及信息设备维护使用制度。要对数据档案操作管理规范加以明确,制定出可靠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维护使用方法。

三、结语

加快数字档案室建设,对于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真正认识到数字档案室建设的重要性,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付诸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快档案工作信息化总体进程,让数字档案资源得到共享,提高档案利用质效,以此实现档案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数字化建设制度范文第3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181-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与更新,数字化成为了档案管理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将促进档案管理效率与水平的有效提高。

一、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条件

档案管理数字化在实现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特点,其中包含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安全技术等多种类型的新型技术。因此,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是档案管理数字化的重要基础条件,这些技术的发展、普及及研发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进程。

(二)网络基础建设条件

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而,一方而是通过网络对档案资料进行应用,对档案原件进行更好的保护;另一方而通过网络实现档案利用率的提高。网络基础设施是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前提条件,主要的内容包括局域网建设、网站建设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决定了档案管理数字化是否能够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三)资金与人才条件

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在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档案部门应该对自身的经济实力进行评估,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实现数字化的发展。同时,档案管理数字化中包含了很多新的知识、技术等,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有着更大的需求,人才是档案管理数字化实现的关键。

二、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现措施

档案管理数字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包括现状分析、实施目标、实施要素与保障系统四个方而的内容。

(一)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档案部门在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之前,应该对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全而掌握档案部门的现状与问题。

1.管理制度的调查与分析

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需要建立数字化建设组织保证,建立数字化建设科学管理体系与规则制度,建立数字化建设规范,建立相关人员职责明细等,档案部门应该对这些情况进行明确与了解。

2.硬件方而的调查与分析

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主要包括数字化工作硬件条件与硬件设施,例如计算机等附属设施配置、网络设施建设等。

3.技术方而的调查与分析

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技术保证,数字化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特点,需要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高新科技的支持。档案部门应该对白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了解,依据自身的技术力量制定数字化实施方案。

4人才方而的调查与分析

档案管理数字化实际上是一项大文化工程,在对其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方而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另一方而需要计算机等专业技术人才、法律人才等。档案部门要对当前的档案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全而的了解自身的数字化建设能力。

(二)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施目标

通过对档案管理数字化可行性的分析,具备了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档案部门应该成立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对数字化的实施目标进行制定,提出建设的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在实施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要将档案管理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依据,既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又要高屋建瓴,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协调。

(三)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施要素

在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施目标确定之后,要依据实施目标实现实时要素的确定。在整个的数字化实施方案中,实施要素属于主体部分,明确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中的重点发展项目与领域,例如档案目标数字化建设项目、数字化档案信息局域网与广域网服务项目等。不同的实施要素在评估方法方而也存在差异,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估方法,例如指标体系方法、概述性描述方法等。

(四)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指的是数字化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体制、运行体制与投入保障体制三个方而。保障系统为档案管理数值化的实施提供了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物质基础、技术支持等方而的保障。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保障系统的建立为数字化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数字化建设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媒企业,数字化档案管理

传媒企业集团的档案管理是在具体的档案管理中,利用当今社会的网络信息资源,实现计算机、数据库、多媒体等多平台、多技术的综合运用,把实际的档案信息经过具体的搜集、分析、整理形成数字化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平台上的档案资源管理和共享。本文从传媒企业集团档案管理的现状出发,探究数字化档案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1传媒企业集团数字化档案建设的现状

首先,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中随意性较强。在传统的传媒企业集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规范性的、系统性的工作程序,档案的搜集和整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没有统一规范的工作细则导致办公室档案管理混乱现象时常出现。在传媒企业集团中,有很多实际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巨大的文字、音响资料,重要的文件、对外交往签署的合同等,这些资料或文件中大部分是由企业多个单位、多个部门单独存档或管理,这些资料和档案的管理需要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体系,以免造成资料及档案搜集不全、遗失、损坏等情况的出现。

其次,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中缺乏档案管理意识。传媒企业集团中,很多资料、对外签署的合同对未来传媒信息的多层面分析、研究、项目开发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际的价值。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部门缺乏这方面的工作管理意识,造成重要资料不全、遗失等无法挽回的结局,为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也是文化研究上的重大损失。

再次,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中存在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开发的现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多方面应用,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在集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过度地重视硬件的购置,网站、网络的建设。但是对于涵盖传媒企业集团特色的软件开发上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落实限制档案利用的条框,不适用网络建设的规定等,导致没能充分地利用数字化档案的优势,没能有效地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

最后,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中队伍管理意识薄弱。传媒企业集团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导致整个企业集团的工作重心倾向于日常的采编、节目生产等工作,缺乏对档案工作的整体管理,没有形成管理档案的团队和相应的档案管理软硬件设备。

2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2.1建设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要提高企业集团领导的思想认识。建设数字化档案对于企业集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领导需要对企业的发展负责,优先树立科学的、合理的思想认识,做好思想建设才能加强顶层规范设计,由上而下由科学的档案管理思想指导,彻底贯彻执行。在具体的实施中,发现问题,反馈思想,从而优化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在领导层中加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加强对管理部门的管理,做好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监督,对每一份资料和档案都要负责,精心、尽心做好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

2.2建设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要建立全面的规章制度。全面的规章制度是企业集团数字化档案管理具体工作的执行标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企业集团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高效完成的保障。可以使企业集团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同时实现对数字化档案建设的综合管理。在具体的实施中,工作人员能够明确档案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利用,对所有存档的电子文件进行注录、编辑等具体实际操作中的规范。实现全面的规章制度建设能够确保数字化档案建设的成功完成,每一份资料和档案的正确整理和入档,企业中档案的安全管理和有效使用。

2.3建设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要重视度档案数据库的完善。传媒企业集团中建立有本企业特色的数据库,能够很好地实现在网络信息资源的平台上实现档案信息的公司内部共享。在具体的实施中,逐步增强数字化档案室的效能。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的实际操作能力,电子文件是档案数字化数据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体部分。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并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在注重电子文件的数量的同时更要重视电子文件的质量,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可利用性。真正实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价值。完善档案数据库建立在规范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无规矩不成方圆,档案管理是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中要采用统一的格式便于整理,统一的索引标准便于档案的查找,统一规格的数据描述便于进行资料的整理、对比和分析。建立数字化档案建设的标准能够很好地实现档案的有效管理和应用。

2.4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要完善档案数字化的硬软件环境建设。档案的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集团领导阶层做好思想建设后,要做好相关的硬软件环境建设。在数字化档案的建设中,需要配备一定水准的计算机、扫描仪等专用设备,完善档案数字化的硬件建设。相对而言档案数字化的软件建设更加复杂,难度更大。既要做好数字化档案相应的管理制度,还要注意计算机软件的更新和优化。

2.5建设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要采用多种措施丰富资源。数据库的数字化档案的整体建设将是企业集团的重要财富和资源,应该创新机制,采用多种措施丰富资源,实现数字化档案的完整的、系统的建设,并且开放档案目录,提高使用效率,实现价值。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多种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建立综合性开放式的档案信息查询系统。

结束语:总而言之,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势在必行,是实现企业内部安定,优化管理的有效举措。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应该结合企业集团的特色建设档案数字库,丰富、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同时健全管理机制,保障档案管理规范的落实,从而实现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为企业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夏晴.传媒企业集团数字化档案建设的思考[J].传媒评论,2014(08).

数字化建设制度范文第5篇

数字化时代最主要的特征是计算机化与网络化。数字化在建筑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上面。经过20多年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建设设计过程中已经体现除了其强大的作用,它能利用计算机速度快、高精度、信息多、容量大、功能强的特点代替建筑师对图像、数值的手动整理和绘制。不但解决了时间精力问题,还能把建筑师的所有构想都能通过软件实现。

数字化使建筑设计从二维向三维发展。它的建模效果主要表现在:①可以及时反映建筑师的构想,并且把这个构想变成数字模型进行直观观看。设计人员不需要通过大量枯燥的力学计算就能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②模型建立的初期、中期、晚期,都可以根据建筑设计师的构想和意图随时改变。③逼真的效果,让观看者在建筑未建成之前就能可以感受到它的空间效果。④不用花费大量的物理存储空间,只需要数字储存空间即可,而且这些数字信息发送或者携带非常简便,适合建筑师与各方之间的交流沟通。计算机通过辅助方案可行性分析、概念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图制作等来体现其数字化的功能。也就是一个建筑项目从开始到结尾都有计算机的辅助功能。

1.1数据化分析方案可行性一个工程项目可行性的实施大多数要依赖于对城市环境、土地容量、人口结构、居住习惯、经济水平、道路交通灯客观因素的分析。而这些因素又是由各种数据组成。在建筑工程设计之前需要对这些进行量化分析,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就能发挥重大作用。这项工作任务繁琐,需要建筑师与计算机工程师的密切配合,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预测。2.2数据化在概念设计中的意义如何使建筑设计师的奇思妙想能够实现,仅仅依靠草图或者实体模型是远远不够的。通常设计师的构想从抽象到草图或者模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种模式会导致建筑师的灵感流失。而计算机技术能够快速把设计师的构想变成图像,并且空间、造型、结构、色彩、质感上都能有清晰的表现。在最初的概念设计中计算机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局部概念设计中计算机也有着其独特的功能。设计师的构想不是一层不变的,特别是在后端设计的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改变想法或者设计思想。

1.3数据化对结构组织和构件的作用建筑的结构组织形式和构件都和数字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复杂的形式表现和结构分析通常属于断层的状态。因为大多数的建筑都处于简单的几何形状,比如正六边形、正八边形、蜂巢型根本就无法用手稿的形式进行设计。数字化能够进行参数化建模,辅助设计师完成复杂的形体结构。在简单高效的图形设计上,一些看起来难以实现的建筑构造也能成为现实。中国的“鸟巢”、“水立方”都采用了计算机高精度和高效率的运算能力。“鸟巢”在设计模型的过程中采用了CATIA软件去捕捉曲面形态。还采用了流体力学模拟手段对热舒适度和风舒适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1.4数字化施工数字化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方案可行性方案和建筑造型方案上,还有数字化施工上。当数字化解放了设计也一同解放了施工技术。在数字化未出现之前,很多设计理念都受到施工的限制。数字化能够展示各种几何形式来,然后从各个角度探索施工的可行性,这样能够给施工增加新的方案或者方法。再者,数字化来绘制施工图具有规范化、标准化、精确化的特点,减少人为失误。数字化在一套方案的完成过程中记录了统一的方案数据,并进行储存,便于设计师的修改和管理,还便于统一查错和管理。caad系统在设计完成之后可以为设计提供经济文件和报告,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建筑设计在功能和性能上的趋势越来越发杂,常规的实体模型已经完全满足不了建筑师对于构想的表现。这些建筑模型量不仅慢慢增多,而且实施难度也增大,这给很多建筑师都带来了困扰。数字化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图形进行建模和修改。节约了模型制作时间,减少了模型建造的工程量。

1.5历史建筑保护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模拟造型、绘制图像、数据分析,还在历史建筑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虚拟技术的发展,历史建筑通过数字化可以减少环境因素和认为因素对其的损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数字化的这些技术能够辅助建筑师对这些历史建筑的复原。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深入到辅助的实体环境进行准确扫描数据点,并利用这些三维数据建立起云模型。再运用虚拟技术对古建筑进行检测、修补、复原,最大程度还原历史状态,再现历史建筑原貌。比如沙特萨的萨乌德国王清真寺就是采用计算机绘测、模拟、复制钟乳拱图文的形状及图文。数字化不仅能够绘测古建筑的数据点为建筑还原提供基础,而且建立起数据库能够为日后古建筑修复和古建筑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

2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技术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把设计者和使用者的感官和思想统一起来,相互融合。通过图像数字的表达,设计者可以在最初方案计成立的时候借鉴使用者的意见或建议。而现在兴起的一种“自助式设计”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建筑方案在构思的阶段就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于使用者来说,他们对居住环境有了自己的主导权。对于设计师来说,对用户需求将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对于设计本身来说,更具有人性化。

现阶段数字化设计还停留在单向设计的过程,是设计师单方面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在计算机上建立图像效果和动画效果,在与其他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而数字化设计的高端模式是交互设计,是指交流沟通的过程也在计算机上完成。现在的理论和技术都还达不到交互设计的标准,因此需要建筑师们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和努力。虽然数字化技术为建筑设计提供了辅助工具,但是在建筑设计中还是以“人”为主导。数字化的技术发展方向永远离不开人们对于建筑的构思和设想,只有用思考的方式去运用数字化技术才能不背离“人”的中心思想。

3如何应用数字化

现在建筑业已经离不开数字化的应用。那么数字化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处于一个怎样的角色:①把数字化技术当做工具而非全部,一个建筑需要设计者的主观意识也需要计算机的客观表现。在数字主导的时代,设计师应该衡量好两者之间的关系。②建筑是数字化应用范围中的一个领域,在数字化全面发展时期,建筑设计需要依据数字化的要求,从建筑元素表现数字化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改变。建筑设计在数字化应用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图像直观效果模拟的表面上,应该更深层次探索建筑的空间结构构思和用户感官效果。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