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演讲与口才的基本技巧

演讲与口才的基本技巧

演讲与口才的基本技巧

演讲与口才的基本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演讲;主持;技巧;教育

前 言

演讲与主持作为强有力的沟通手段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在公共场合演讲或者主持活动并非一件易事。然而,在当代的生活中,演讲与主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工具。如何利用好演讲与主持这语言工具,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关键在于掌握演讲与主持的技巧。

1、演讲与主持技巧

1.1 演讲基本技巧

演讲是一种语言传播活动,通过人的口腔发声,运用特定的语词和语法结构及各种辅助手段,向听众传递、交流信息。

任何形式的演讲,开头总是关键。在演讲开始后的几分钟或者几秒钟内,听众通常会决定是否接受演讲,是否听下去。有趣的是,准备演讲从来不是从开头入手,而是应当先确立演讲的目的,然后围绕目的收集材料,并将材料加以组织整理,最后要做的才是着手准备开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选择正确而恰当的开头方式。

演讲者应该善于在演讲中根据演讲主题的需要调动种种艺术手段,营造出一种既切合演讲主题又适应当时特定现场氛围的气势,以期把听众带入演讲独特的艺术境界中,并把演讲推向高潮,使演讲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鼓动性。这就有必要使用演讲中的“造势”技巧。在演讲中,一般可以运用欲扬先抑法、语义转折法、铺陈渲染法、“卖关解扣”法、层层推进法和连珠反诘法等方法来“造势”,从而使演讲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

演讲的实质就是说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对此观点进行夸大弘扬,或者由此驳斥某种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正确的观点。因而,演讲的内容更为重要。从立论的角度讲,必须要立论正确、新颖,有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演讲者对生活的体验和归纳从而产生观点,它是演讲者对生活的一种独到的正确的见地。但是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演讲者的观点有问题,那么无论运用多少修手段,多么华丽的藻,多么震撼人心的气势,他的演讲必定仍是失败的。因此我们经常听到的立论正确就是大楼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稳,必然出现危楼。

那么如何检验一场演讲是否成功,取决于听众是否接受演讲者所传递的信息。这就要求演讲者在演讲前充分了解大众对自己所要讲述问题的倾向,大众的现状、背景、文化程度等等,换位思考问题,从而确定演讲所要传递的信息。

1.2 主持基本技巧

主持人在主持时要消除羞怯紧张的心态。语言要自然而流畅,切勿模仿他人。毫不困难地表达自己,能够毫不畏惧地使用独特的、个性的、富于幻想地方式,说出自己想对观众的话。千万别把自己装进模子里,抹杀了自己的个性,要给听众一个独特、创新、富有魅力的自我。

主持就更需要多方面的素质,台风很重要,站姿很重要,要有定力,大大方方,过犹不及,适可而止,主持人不同演讲,他需要有控制全局的能力,也不是一定的幽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说多练,增加实战经验,口才,发音,着装等。所以说,作为主持人,要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生动、巧妙地向对广大听众,需要高超的艺术和良好的口才,这是需要长期实践和锻炼的。

应变能力对于主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突发事件,在主持各种活动中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快速恰当的处理好突发事件至关重要,也成为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有效的主持,可以将可能不太好的事件转变为有利事件,反之,不能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很有可能将活动办坏。由此可见,应变能力对主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实例分析

笔者是一名教育基层工作者,主要从事学校教师的管理、安排等工作。每学期,都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教师如何将自己的职能发挥到极致,做好小学教育工作,为学生打好基础知识,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每学期,给全体学生做纪律、动员等演讲至关重要。好的演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严守学校各项纪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首先,应该了解现代学生的特点,现代的时代背景,也可以找些学生聊聊天,找到他们现在乐于听的切入点,比如很火的动画片,流行的用语、游戏等等。其次,演讲的内容要正确,必然是有关学习、学校纪律、同学关系、与师长的关系等等。除了立论的真确性,针对小学生,演讲内容必须通俗易懂,容易接受,不能像给成人传递信息一样,用比较华丽的藻,相反,较通俗易懂的反而是最好的。演讲的态度,对孩子们来说,不能过于严厉,也不能过于和蔼,掌握好度最重要。

在教师会议中,主持的技巧就会显现出来。在各种会议中,也有不同的主持技巧。譬如,在优秀教师表彰会上,既要充分体现出其优秀事迹,使其的精神被大家所熟悉,效仿其行为,为教师队伍增光添彩。同时,也要恰当鼓舞全体教师,振奋士气,使大家团结一致,共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在教师座谈会上,要使用不同的主持技巧,引导所有教师畅所欲言,讲解各自的独到见解,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通过互相交流,会使每个人迅速增强教育技艺。这时的主持不是侧重于某一个人,而是使大家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共同为教育出谋划策。

3、结论

上千人聚集一堂,听众们都希望演讲或主持者像在私底下聊天一样,直截了当地说出主旨,态度也要像私下和听众中的某一个人交谈那样亲切。“平常说话的语调”但应该再稍微提高一点。唯一能够学会这种技巧的方法是练习。如果练习时发现自己说起来扭扭捏捏,就必须停下来以自己说:“清醒些!要富有人性,要自然一些。”就好像一扇好窗户,它本身并不会引人注目,只是默默地放射进光线。正确的观点,丰富的藻,势不可挡的气势,灵活变化的各种风格,掌握这些要素,抓住演讲与主持这种语言艺术,会牢牢抓住听者的注意力,让你的活动取得成功。

在现代快速发展的时代,演讲与主持对于每一个来说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抓住演讲与主持的要领,充分利用这些语言艺术,会使我们的工作效率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各类人才都应该抓住各种机会,训练自己的演讲与主持能力,珍惜大好时光,潜心学习真本领,实现人生的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姚尧.演讲规范与技巧[M].广西人民出版社.

演讲与口才的基本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能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早在建国之初,叶圣陶先生就对“语文”这一课程名称做过阐释:“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这一阐释将口头语言摆在了与书面语言并驾齐驱的重要位置,表明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教学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理念,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与实施。职业院校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必须从时代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来研究高职学生口语交际的丰富内涵,对口语教学进行更为全面的关照和更为深入的探讨,它将彻底更新语文教师的口语教学观念,对高职口语教学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口语交际教学应以学生与应用为中心,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对口语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原则方法、途径及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口语教学的新路,并初步构建口语教学新体系。

一、树立以生为本,学以致用的口语交际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本来进行口语教学,也就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口语课堂教学当中来,坚决摒弃过去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重在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现成的结论。在教学途径上是开放的,应立足课堂向课外、校外开放。教师应倡导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给学生多一些训练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在教学气氛上是民主、和谐、自由的。创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互动而又互助的交际情境。如“应聘与自荐”的口语训练中,教师可在讲授基本的理论和要求之后,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一些企业招聘会,“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等,在模拟面试中,教师可指定一部分学生模拟企业招聘人员,一部分学生充当应聘角色,模拟面试结束后,再让模拟招聘人员的学生自评、互评。通过这样的口语训练课,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由于口语交际是口头的语言表达,不像书面语言那样规范,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教学中没有必要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而应该把信息的传递、情感的沟通、置于口语教学的第一位。它要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要教学行为,特别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切身体验和语言的互动过程,要求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在经历、体验、和感受中学会和人沟通,从而提高与人的交际能力。也让自己在丰富多样的创设情境中获得关于口语交际的感性、直观的知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它是一种“应用”教育,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口语教学也必然以“学以致用”为重点,以“实用”为首要目标。一项“关于职校生对自己学习起促进作用的首要因素”的调查表明:“兴趣、父母期望、教师督促、祖国需要”等因素已不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首要因素,而“职业需要”才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首要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口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自己的教育对象,以学生未来从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应用为目标,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以强化应用为重点,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选择了应用性较强的情境对话、主题演讲、高职学生热点辩论、与陌生人交谈、模拟应聘与自荐、推销等训练内容,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在训练实践中强化了职业意识,提高了职业能力。

一言蔽之,职业学校的教学理念应是把教学内容拓展到社会生活中去,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遵循兴趣优先,循序渐进原则

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长期受忽视的大背景下,口语交际教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少计划,的要求,口语交际教学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严谨的教学计划、合理的教学步骤、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活动。需要语文教师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口语交际的基础水平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如由简单的自我介绍、复述故事入手,再发展到演讲、访谈、辩论等。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难易分成不同的板块,逐一进行训练。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拓宽思路,在口语交际训练的灵活性与趣味性上多下功夫。每一项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都要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多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形式,创设愉悦欢快的教学氛围,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从而保障他们的学习热情,并最终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课时较少,仅仅靠课堂上有限的口语交际训练是很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拓展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走出课堂,步入社会,融入自然,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巩固课堂知识,获得实践经验,提高交际能力。课外实践和课内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两个不同渠道,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生只有“得法于课堂,拓展于课外”,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构建系统的口语交际训练体系

口语交际训练虽然不同于听说训练,但必须以听和说的技能为基础,所以口语交际的训练序列包含了必要的听说训练。这种系统的训练序列是以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训练为明线,综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认知、思维的训练这两条暗线来共同构建。

(一)训练内容

常规基础技能,包括普通话吐字归音技能。口头归纳、演绎及发散、辐射思维方法技能。站、坐、行,眼神、手势等体态语技能;

听话技能,包括听记技能、听话快速应对技能等;

说话技能,包括朗读复述技巧、介绍技巧、即席发言技巧、演讲技巧、自荐技巧等;

交际技能,包括交谈讨论技巧、应聘技巧、辩论技巧等。

每一项技能技巧的训练都有其他的技能技巧参与其中,它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综合的体系。它还需要丰富的内容(包括和专业、求职相关的内容)来充实。

(二)训练步骤

教师设计听、说的多种情景,以利于学生循序渐进有针对地进行口语训练,在仿真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时间活动。基本的训练步骤可以由以下六步组成:

(1)教师引导。典型示范与针对性的重点训练相结合,力求技巧、方法逐一突破。

(2)学生模拟。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听、说的口语交际实践,可采取个别、小组、全体的方式进行相互学习交流。

(3)自主实践。独立自主地进行听、说口语交际活动。

(4)小结内化。通过讨论、体验、印证,归纳方法,力求口语交际技巧的熟练掌握、运用。

(5)迁移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口语技能和方法,由课内的虚拟场景到课外的真实场景(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课后反馈。观察、分析学生训练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新的训练内容。

(三)训练方式

以演讲技能训练为例:课前三分钟演讲,一次两人。

课前3分钟口语训练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训练方式,一方面训练口语,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情绪,为正课作精神准备。

此项训练可分为四轮进行:

第一轮:自由演讲。第二轮:命题演讲。三轮:自由答问。第四轮:即席演讲。

     自由演讲由学生自己选定感兴趣的话题,寻找合适的材料,在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演讲时可以看提纲,但必须脱离文稿。作为口语训练的起步阶段,学生只需要做到叙事清楚、说理明白、表达流畅即可。命题演讲的难度略高,但首轮训练之后,便比较容易把握了。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及社会热点话题定若干题目,也可以在学生中征求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话题,由学生在演讲前一天抽取,准备后第二天演讲。话题的指定和准备时间的相应缩短,对口语表达和材料组织将提出更高要求,也必将促进学生的表达阅读。

演讲与口才的基本技巧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演讲课程;翻译专业;互动教学;综合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70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5)09-0148-02

[本刊网址] http://

一、翻译专业课设英语演讲课程的必要性

翻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而英语演讲课程的开设正是将课程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输出人才应具备的语言素质(language competence),文化素质(cultural quality),心理素质(psychological traits),思辨能力(speculative thinking ability),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apabili-tV),道德修养(moral integrity),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胜任商务、旅游、科技等领域中一般的口、笔译工作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目前许多高校的翻译专业并没有将该课程纳入课程设置,仅仅部分高校将其写入专业选修课范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也仅将其列为课外的实践活动,这使得学生对英语演讲课程的认识度大大降低,对应能力未能得到充分训练,造成演讲能力的缺失。有学者提出英语演讲作为翻译专业英语教学的新课型,逐渐得到业界人士的重视,因为演讲技巧对口译技能提高的作用。

二、翻译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注重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英语演讲课程,作为一门英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需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学生必须在系统学习过《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法学》、《英语视听》和《英美文化》等课程后,具备中级以上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后,方能进行演讲技巧的训练,因此建议开设在三年级较为合适。并且相关翻译课程,如翻译鉴赏、英语口译、英语笔译等课程中,如果能渗透相关经典演讲译本,对于英语演讲课程的讲授效果大有裨益。学生以翻译的形式接触过演讲文本,操作起来更为得心应手。如果有条件可以开设一些后续课程作为有力支撑,如《英语辩论》、《英语演讲艺术》等。

(二)突破口语教学单纯语言训练的模式,实现语言操练与思想表达的结合;

英语演讲不同于口语课程或者口译等其他课程,单纯的语言操练是无法完成其课程目的。一个成功地演讲训练模式是语言操练与思想表达训练的结合。演讲的灵魂在于言之有物,或是对人生的感悟、或是对景致的抒怀,或是对社会的褒贬,包罗万象的内容必须有精神的统领才能成为成功地演讲。教授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切合自己的主题,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引起共鸣,使演讲更具社会价值尤为重要。英语演讲的主题有多种,常见的分为四种:问题解决性的(Problem-soMng),鼓动性的(Inspirational),颂扬性的(Eulogistic)和说明性的(Expository)(蔡基刚,1998)。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特点选择配合独特的演讲风格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将演讲大的主题巧妙与个人的经历相结合起来已能够起到共鸣的效果。

(三)避免传统翻译教学中英语技能训练的单一性,实现“读、听、说、写、译”的一体化;

英语演讲能力与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共通的,因此翻译专业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过程与翻译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致的。英语教学新大纲中的“读、听、说、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翻译排在最后一位,这就是说,翻译是大学英语中最难掌握的一门课程。而英语演讲有时是一个正向的过程,通过读名人、政要的著名演讲词,学会如何自己“说”自己写或翻译演讲词。但有时也是一个逆向的过程,需要翻译或者写出成功地演讲稿,然后表达出来。美国奈达(Eugene A Nida)主张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译文读者的反应上,他主张,“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不仅仅在于所译的词语能否被理解,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规范,而且还在于整个译文使读者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而演讲也同样重点关乎听众的反馈效果如何。提高五项基本语言技能才能提高翻译与演讲的水平。如何通过英语演讲课使学生这五大能力一体化发展?需要训练的对于经典的标准的演讲音像资料演讲材料首先要熟读,精听,模仿;体会重音、连读、断句等英语演讲特点,完善自我语音、语调、语速等。同时,通过读的过程,分析演讲主题的构思、布局、立意表达、层次逻辑发展等,正确地使用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准确用词,撰写拥有自我思想的演讲稿。翻译专业的同学应该进行中西方经典演讲词的互译等实践,

(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双主体”,交互式教学;

对于英语演讲这门课程,对于理论的传授是第一步,是基础,但并不是重中之重。教师完成相关理论介绍(如西方演讲的历史传统和现展、不同类型演讲稿特点、写作技巧与规范等)后,重点为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单纯教师进行展示或者运用PPT进行经典演讲范例的讲解,是不能够满足学生自我能力提高的目的。以共32学时的选修课为例,建议可以用2学时先进行演讲知识的讲授,然后运用三节课6学时进行经典范例的分组鉴赏与欣赏。然后进入20学时进行4种不同类型演讲的分别训练,(介绍性演讲speech of introduction,即兴演讲impromptu speech、礼仪演讲ceremonial speech以及有稿的劝说行演讲manuscript persuasive speech).每个类型演讲共计5学时,其中1学时进行此类演讲稿特点、写作规范、思维模式等讲解以及范例欣赏以及课堂分析,2学时进行分组实践,1学时进行全班展示以及教师与同学的共同评价。最后4学时进行求职面试的专项训练,为学生今后求职打下良好基础。这样的模式使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演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互动中激发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提高,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组织者。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是学生语言学习的监督者与检测者。

(五)变英语课堂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场所,

翻译专业作为一个实用型专业,其目的在于培养一名合格的译者,而其应具备的应用能力包括良好的思辨能力,娴熟的翻译技巧,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英语演讲课的教学目标恰恰与其不谋而合。

首先,当今大学生缺乏思辨能力与意识表现在英语演讲中就是受母语牵制过重,不能准确输出自己的思想。虽然想象力极其丰富,比较善于人文思辨模式而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善于叙事而不善于说理论事。即便有一些思想也仅停留在浅层次。这对其成为一名成功地演讲者或者译者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演讲课程中更多提供学生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进行多角度、深层次进行剖析,更要摒弃母语思维进行分析。在取舍材料、形成观点、形成论点论据、有条理进行组织、到用合理有力的语言进行演讲或者辩论的整个逻辑思辨过程,便是学生结合人文思辨与数理思辨的过程。

其次,英语演讲课程极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里包括交际能力(Canale&Swain,1980),语法能力:语音、语法、词法、词汇等知识;社交能力: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话语能力:话语规则和在话语中组织句子和话段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换句话说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英语演讲课程所进行五个方面的培训就是为了提高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设:(1)语言的语用功能;(2)常用的英美国家的非语言行为;(3)交际手段;(4)价值观念对比分析;(5)思维模式分析。

结语

翻译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程符合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要,也是有效途径之一。只有认识到开设这一课程的重要性,把握其与其他基础课程的关系;打破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倡导引导式教学、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具有过硬语言功底,胜任多种工位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l]纪玉华,陈军向.英语演讲与辩论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2] Lucas.S.E.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8th ed.)[M].Beijing r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M CG raw-Hill,2004.

[3]井卫华.李文萍.英语公共演讲课与外语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9).

演讲与口才的基本技巧范文第4篇

竞争上岗演讲稿的文体特征

竞争上岗演讲稿属于演讲稿的一种,是竞争者在竞争上岗会上演讲时使用的文稿。竞争上岗演讲稿具有如下文体特征:

针对性。一是目标的针对性,即针对具体的竞争岗位而演讲;二是内容的针对性,即针对工作中的关键性和敏感性问题而演讲;三是竞争的针对性,即针对其他竞争对手而演讲。这“三针对”在写作中不可忽视。

感染性。竞争上岗演讲是竞争者直接面向听众陈述政见、吐露心声、求得信任、寻求支持。这就要求演讲稿不仅要有逻辑力量和论辩力量,而且要有强烈的感染力量。这是演讲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口语化。竞争上岗演讲稿不宜采用纯粹的书面语体,因为它是通过听众的听觉感知来实现交流的,所以更具有口语语体的基本特征,当然,它运用的不是纯粹的口头语言,而是对书面语言的口语化运用。

竞争上岗演讲稿的写作技巧

力求全面,突出重点。竞争上岗演讲稿的写作,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点。写作前,要深入调查,了解包括其他竞争者的有关资料在内的各方面情况,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演讲稿的写作。在表明自己对所竞争岗位的认识时,要有独到之处;对于具有开拓性和挑战性的岗位,更要有与众不同的看法。在说明自己的竞争资格时,可以从性别、年龄、学识和经历等方面全面介绍,既要善于扬长又要巧妙避短。对于优势,要有意突出,充分展示优点、强调特点,对于不足,要坦然相告,以诚示人。在阐述施政设想时,要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群众不满的问题和单位的敏感问题陈述见解、提出措施,既表现出任职能力,又展现出工作魄力。在上台演讲前,如果发现自己演讲的内容与前面的演讲者有相似雷同之处,就应及时调整,或补充新内容。

演讲与口才的基本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本教材;语文类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031-03

为满足市场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和现有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以本校教师为主体,自主开发与职业要求相结合、与学生需求相贴近、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校本教材,不仅能激发教师了解社会、研究学生和钻研业务的热情,而且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学习和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一、农业高职院校语文类校本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教材是教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载体,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教材建设在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环节。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农业高职教材建设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品种数量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尤其是语文类基础课程的开设上更是争论不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各农业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艰巨的探索,加强了专业建设,编写了教材,但统一性、权威性的文科类基础教材品种数量极少,不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

2. 特色不鲜明。农业高职教材语文类教材基本上是借用本科教材,甚至是高中教材的翻版,难以把握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本科教材的知识系统性,理论性是本科教育所必然的,但对高职来说,其根本不可能反映出职业教育特征;高中教材无论从知识内涵,还是从编排体例上看,均不适应高职学生使用,难以达到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更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3. 实践性不强。高职教育的特性是由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的,高职的培养目标争议颇多。一般认为:高职主要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教材必须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但这正是为数不多的现有高职语文类教材所缺乏的,教材的实践性不足已成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制约因素。

二、农业高职院校语文类校本教材的建设实践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资源,是规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的主要依据。开发编写具有农业职业教育特色的校本教材,是提高农业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满足我院教学工作的需要,我们组织全院的语文老师编写了《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两部语文类校本教材,有效地解决了农业高职院校语文类教材不足、特色不鲜明、实践性不强等问题。

两部教材以《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按照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教学规律,突出了高职学院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启发性,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充分吸取了各地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在编写的过程中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实用为目的,遵循应用写作的教学规律,彰显了高职教育的特色:一是科学性:在构思过程中,从内容的设计到章节的安排,从实际生活到材料的选择,力求合理;二是通俗性:事例与理论相结合,易于理解和掌握;三是实用性:为了适合广大高职院校学生和工作者的需要,便于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应用写作能力,本书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用实例来应证和阐释理论知识;四是可操作性:根据高职院校的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本书在内容的编写上,突出了职业应用技能训练,强化职业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适应社会的需求。

教材中,每章都安排有实例分析、本章综合训练,题型分别是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技能训练题,综合训练题与考试题型一致,这既方便了教师的出卷,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复习,还为学校题库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综合训练、活动设计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多方面兴趣,启发学生多向思维;技能训练,强化职业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锻炼应用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