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院科室绩效考核细则

医院科室绩效考核细则

医院科室绩效考核细则

医院科室绩效考核细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病案管理 绩效考核 应用效果

绩效考核是一种提升医院管理效率的考核制度,通过管理者与医护人员的的沟通管理实现发挥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以更好的实现医院的管理目标,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病案管理是一项收集、整理、存储医疗信息的工作,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医院对外服务的重要部分。通过在病案管理中实行绩效考核,能够充分的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将病案管理的工作细分化、责任化,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病案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我院在病案管理工作中实行绩效考核的情况,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绩效考核的方法

1.绩效考核组织。在病案管理科设置由科室主任、质控主任和1名科室成员组成的绩效考核小组,负责对全科室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业务能力、工作质量、医德医貌、出勤考核、服务满意度等,每个月进行一次考核,每个季度对季度内的考核结果进行汇总统计,按照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季度绩效工资的发放。

2.绩效考核的分配模式。我院实行的绩效考核采用计分考核,按照院、科进行两级核算分配。一级核算分配是由医院进行核算然后分配到各个科室,二级分配是由科室进行核算然后分配到科室每个成员。一级核算分配的主要内容有: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成本调整、医德医貌、业务风险评定、服务满意度等。

二、病案管理绩效考核细则

按照考核的内容制定每一个环节的考核细则,确保绩效考核制度的合理、完整,同时详细的考核细则也可以知道医护人员的行为,提高其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1.岗位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医护人员的岗位工作能力,主要包括:对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自身工作能力,基本分为10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案的整理装订、编码录入、质量监控、统计、归档、病案的复印等。

2.工作数量考核。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工作数量考核细则,以20为基准分。整理装订工作以排序、装订、整理各3分钟1份为标准,每季度的工作量必须达到同该季度的出院总数;编码录入工作以手术类案例10分钟1份,病案首页录入5分钟1分,每季度的工作量要保持在该季度出院总数的一般,每超出2份,计入0.1分;质量监控应该完成本季度出院总数一般病历的复查,保证病案的质量;统计、归档、病案的复印应该以每季度出院总数为该季度的工作量标准。

3.工作质量考核。对工作质量的考核是绩效考核的重要部分,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设定更为详细的考核细则,包括病历的完整、字迹清晰、页码完整、录入正确、数据完整、归类准确等,各项的基本分为10分,共50分,每发现一项错误扣1分。

4.服务态度考核。服务态度的基本分为10分,对于服务态度差,被患者投诉的每次扣0.5分;态度恶劣,与患者争吵的每次扣1分,;如果患者对服务态度评价较高,且被记录在意见薄的,每次加0.5分;对于在岗位上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刁难、谩骂仍坚持工作原则履行职责的每次加0.5分。

5.医德医风考核。以5分为基本分,如果在工作过程中与同事争吵,每次扣0.5分;被患者或者其他医护人员投诉,若承认错误的扣1分,坚决不承认错误者扣全分;在工作中收取红包的,一经核实扣全分;在工作中提出新的理念、的每次加1分,积极参加科室活动的每次加0.5分。

6.出勤考核。基本分为5分,工作中出现迟到、早退、擅离岗位1小时的每次扣1分,无故旷工的每次扣1分,连续旷工2天者扣全分。

三、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的管理工作开始向精细化、高水平化、高质量化方向发展。在病案管理工作中实行绩效考核,将工作的内容进行了细分,明确了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保证病案管理的质量。绩效考核充分调动了医院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病案管理的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实现医院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英,魏秋丽.绩效考核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4(4):4-6

医院科室绩效考核细则范文第2篇

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改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待遇的文件精神,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在*年10月和2001年7月两次进行调资,这对于业务量小、收入有限的医院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新的矛盾因此产生:(1)使得积累较少的医院发展后劲不足,有限的收入来源只能保证职工工资的发放,没有积累事业发展基金。(2)增资不增效、增资不增加积极性,部分职工工作积极性出现减退的现象,因为没有效益工资用于激励,部分职工只求拿到工资就满足了,“大锅饭”现象比较严重。(3)中国加入WTO以后,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迫使各医院要加大改革力度,包括人事制度改革、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等。如何解决上述矛盾,推行绩效工资考核即是非常及时实用的办法。

一、推行绩效工资考核的指导原则

推行绩效工资考核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以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为基础,把过去注重外延扩张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2)坚持按劳分配、公平合理原则。按职工的业绩定酬,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体现重业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3)坚持“两个效益”同步发展规则。既要提高经济效益,又要提高社会效益,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4)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要强调人是劳动的主体,是开展一切业务的决定性因素。(5)坚持人文精神与经济利益相结合原则,强调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人文精神不能丢。

二、绩效工资考核的基本方法

1.改革工资结构,更新分配观念将工资划分3个部分,即:职工工资总额=固定工资(包括各种津补贴)+绩效工资±各类奖惩金额。其中,固定工资就是现行档案工资中固定部分,每月固定发放。绩效工资就是现行档案工资中活的部分和单位创收中可用于分配的部分捆绑在一起作为发放基数,乘以职工个人的绩效系数即为个人所得值,每月发放数量不等,它体现了职工的业绩和收入的联动制约关系。各类奖惩金额是各类正、负激励所得。

2.确立绩效工资的构成是关键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发放基数×绩效系数±各类奖惩金额。绩效工资总额组成相当于原档案工资中活的部分和奖金。

3.业务创收科室绩效工资分配是重点业务创收科室绩效工资=(业务收入-业务支出)×科室百分比系数±各类奖惩金额。对于发放到科室的绩效工资,再依据科室内部人员分配情况制定的个人绩效系数二次分配。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应注意对业务创收科室的重点倾斜。

4.合理调节非创收科室的绩效工资对于非创收科室,需要综合考虑,合理安排,根据职位、职称、工作的质量等制定个人的绩效系数,避免不稳定、不合理的现象发生。然后,根据创收科室绩效工资的平均值结合系数完成个人分配。改革后,非创收科室的职工收入相对业务创收科室而言可能较低,但有利于引导他们充实一线。

三、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考核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笔者通过询问、调查发现,襄樊市部分医院实施绩效工资考核以后,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单位收入和职工个人收入同步增长的良好势头。为了激发职工持续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工作:

1.绩效工资考核需要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医院实行绩效工资考核既要科学合理,又要体现职工的业绩和效益。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较灵活的政策,不至于出现医院奖金发放过猛,造成资金周转不灵的尴尬局面。目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会计核算上要求采用权责发生制,而实际医院会计核算又大量采用收付实现制来确认业务收入和费用开支:当月的收入和费用(支出)以实际报账为准即在当月一次性入账,而没有考虑这些收入和成本、费用的相互配比关系,这是追求严格成本化管理的一大障碍。由于医疗行业及收费的特殊性,病人在入院以后跨月结账和医疗欠款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既然实行绩效工资考核,追求成本化管理,那么就应该体现医务人员在病人费用没有收回的当月的付出。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病人费用收不回来的情况,给医院造成了坏账损失,但这不能抹煞医务人员的劳动付出。我们认为,绩效工资考核在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时,可以采取“虚拟收入”方式:首先要对当月收入进行分析,了解将跨月结账病人的详细情况;其次对于将跨月结账病人的费用视情况在当月按同类病种或其他收费标准进行合理地分摊(分割),最后对于存在跨月结账病人的科室将收到“虚拟收入”,其当月的结算收入将增加,而下1个月的结算收入有可能减少。这既体现了收入与费用(支出)的配比、付出与收获的结合,又能够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用绩效工资考核促使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医疗技术力量雄厚与否,关系到医院能否实现“两个效益”的完美结合,关系到能否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而用绩效工资考核方法促使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是,通过绩效工资考核可以努力挖掘医院内部技术潜力。绩效工资考核除了体现按劳分配,还能引导优秀的医疗技术人才投入到医疗服务当中,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可以实行系数浮动奖励,制定科室工作目标责任制:首先是设立科主任奖励基金。科室主任除了负责日常业务外,还要负责培养医疗技术中坚力量,指导培养年轻医生多上手术台,半年考核1次,效果明显者将获得奖励基金。其次是完善实施“三级医生负责制”。上级医生负责下级医生的业务开展和技能的提高,考核完毕给予系数奖励。最后是设立高难度手术奖励基金和系数奖励制度。鼓励开展手术业务就是要让更多的医生能动手、敢动手,凡是较大难度(根据金额标准判断)的手术,只要符合手术操作规范细则,不管成功与否都要给予风险补偿或系数奖励。另外,在科研工作上有突出贡献者将享受系数奖励。二是,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吸引医院外部技术精英。在贯彻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把握选人进人关的同时,多引进高素质人才。既可以积极聘用知名的专家教授,为医院当前的利益实现增加实力,又可以选拔著名院校的优秀学生(特别是硕士、博士类人才)进入医院,为医院未来的发展储备力量。对于吸引来的优秀人才除了给予医院职工的同等待遇外,同时给予较高系数的考核奖励,用绩效工资考核来留住人才。

3.用绩效工资考核来细化创收节支目标在绩效工资考核的过程中要让医院职工明确收入的多渠道来源,掌握控制不合理支出的各种手段,真正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医院“创收节支”的目标。绩效工资考核可以细化医院成本和收入。各科室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在结算表上都有详细的列示。就收入来讲,具体分为:治疗收入、手术收入、各项检查收入(放射、检验、化验、功能类检查等)等。根据收入项目,各科室可以根据本科室业务专长,积极争取创收。在大力减轻患者负担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必要的医学检查,这样一是可以查明病因;二是可以降低医疗风险;三是增加科室收入。在“医疗服务成本”概念里涉及到多项成本内容,对于从事医务工作的人员来说不易理解、不好把握,而在绩效工资考核中可以把一些项目具体化,如各项材料支出的划分,即在总务科、器械科(设备科)、供应室等科室领用的分别归类;同时,对于各项费用进行细化,如人员工资、折旧修缮费用、管理培训费用、加班补贴费用、水电费、消毒费等。这种收支的明细化能够使工作人员一目了然,从而自觉地控制不必要的开支。

医院科室绩效考核细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医院; 绩效管理; 作用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3- 0062- 03

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在制度层面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切实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即强调完善公立医院公益性职能;二是改革公立医院现有的分配制度,建立基于岗位绩效考核的薪酬管理体系,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这两大任务,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既能真正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又能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的价值。既有充分的激励作用,又能很好地体现社会公益性方向。因此,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研究是每一个公立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内容。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是医院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一个医院的绩效管理反映其具体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也是构筑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1 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绩效管理体系

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发展4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保证医院的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因此,平衡计分卡是加强医院战略执行力的最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使用平衡计分卡进行考核,有利于客观反映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强医院绩效与挖掘员工潜力,通过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医院战略结合,提升医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改革和创新公立医院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有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利于理顺医院内外部、财务与非财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等诸多平衡关系,能够反映医院综合经营目标状况,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从而起到提高效率、辅助决策的作用。在优化细节、加强执行控制、改善绩效管理水平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利用关键业绩指标(KPI)来提升医院绩效管理的执行力。包括:考核流程、工作效率、医疗质量控制、医护人员的业务特长以及管理制度或人力因素(参见图1)。

1.1 院级管理目标

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要在医院营运以及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得到切实的体现。在综合绩效管理体系构筑中将院级考核指标逐层分解,实现从医院到科室,从科室到个人的各个层级均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的理想局面(参见图2)。

加强对医院中层及以上干部的考核,注重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支持作用。考核中注重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弱化可能增加患者负担以及趋利趋向的经济指标要求,对医务人员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支持基层医院发展、培训下级医务人员等公益性工作,形成量化考核指标,考核注重将从严治院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院级KPI指标体系见表1。

1.2 科室级管理目标

综合绩效管理的指标设计在完成院级(一级)KPI体系后,还需要根据部门不同的职责确定部门级(二级)KPI体系。

1.2.1 绩效考核的主要单元

按照不同的科室类别,分别制定不同的KPI, 主体方案是一致的,方案的细节部分可以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而不同。对绩效考核单元中科室按类别划分为:医疗科室、医技科室、护理单元、职能科室、后勤保障科室。其中,医疗科室根据有无手术、有无病房等具体情况又细分为:手术类科室,有病房的非手术类科室,门诊类科室,其他医疗科室。

1.2.2 目标值的设定及权重

依据历史数据的指标值(近3年均值)及当年医保、医改的政策要求,结合年度预算确定本年的KPI指标年度目标值,再依据有关办法制定各月的目标值;考核时允许月目标值以年目标值为轴线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依据其当年战略的倾向与历史数据,结合年度预算制定各项KPI指标权重。

科室级KPI指标体系见表2。

1.3 岗位级管理目标

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确定绩效考核目标的最后一层就是岗位级(三级)KPI。在确定具体的岗位KPI之前,需要明确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基本职责,也就是需要做岗位分析,制定和建立完整、系统的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说明书。其内容框架主要包括:部门、岗位编号、执行日期、工作概要、请示上报、工作职责、工作标准、资历要求、工作经验、工作态度、工作联系、体能要求等,完成职务规范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岗位级KPI体系包括:患者满意度、培训覆盖率、员工满意度、病案及时处理率、投诉及时处理率、职称晋级情况、医疗设备维修率、工作饱和度、医疗设备回报率、医疗质量指标统计质量、日均门诊量增长率、人均收支结余增长率、医疗质量指标、综合达标率、医疗事故例数等。

2 绩效考核的原则

2.1 公开透明的原则

在考核的制度、方法、标准、程序、责任、结果及应用的各个环节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让职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清楚医院的要求,按照绩效考核标准开展工作和履行职责。

2.2 分级考核的原则

医院负责制订符合科室实际情况的科室考核方案,考核至科室。科室在医院规定的总原则下,分别制订具有科室特色的职工绩效管理考核方案,考核至职工个人。

2.3 客观公正的原则

无论是医院的科室绩效考核,还是科室的职工绩效考核,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开发应用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考核软件,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推测或个人偏见带来的影响,保证考核的结果客观公正。对科室和职工的业绩贡献进行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估,为薪酬发放、晋升晋级、成长平台的搭建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提高科室和职工的积极性。

2.4 操作简便的原则

绩效管理考核是为了丰富医院管理方法,增加管理手段,客观评估工作中绩效,在操作上应尽量简单明了。使绩效管理成为工作中的工具,不要成为工作中的工作。

2.5 动态管理促进工作发展的原则

绩效管理考核系统指标的设立,与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与近期发展计划相结合,针对医院和科室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心任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定期调整指标,定期调整指标的权重,促进医院和科室的发展,增强管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6 绩效管理与分配制度相结合的原则

分配制度的设立,体现在医院整体各项工作中被考核单位承担的任务多少与自身完成的效果如何相结合。最终体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成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

2.7 加强沟通的原则

在绩效管理考核实施过程中,医院的各级干部和职工应充分参与,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增进各科室间的相互协作,提高医院整体的运营效率。

3 组织机构与工作流程

3.1 考核的机构

成立相关的职能科室(如:绩效考核办公室),建立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档案和由各科室主任或各方代表组成的综合绩效管理委员会(如:医师代表、护士代表、行政后勤代表、医技代表等),主任由院级领导承担。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有关考核材料由医院各部门提供。

3.2 考核的层级

医院考核科主任或护士长,科主任或护士长考核员工。其中,行政后勤方面的材料,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收集,临床医技科室调查核实由医务科、门诊部、科教科及护理部分别调查核实。核实后的相关材料提交综合绩效管理委员会讨论,委员会根据综合绩效管理方案进行考核。

3.3 考核的流程

搜集绩效考核的相关材料,初步评价,绩效考核面谈,确定相关指标得分,统计分析考核结果,委员会平衡绩效考核结果,绩效考核分数统计处理,公布绩效考核结果。按月是绩效考核的基本时间点,每个月的绩效方案应基本一致。在月绩效基础上,可以适当调整相应指标和权重,制定相对独立的季度、年绩效考核与奖励分配办法。

3.4 考核结果的应用

实施绩效考核管理,考核是核心,兑现是关键。一是坚持考核面前人人平等,二是医院与科室严格兑现承诺,按量化考核打分情况核发各科室的奖金。绩效考核结果交由相关部门兑现绩效奖金或由相关职能科室进行处理,记入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档案。

医院科室绩效考核细则范文第4篇

2012年度,北京市属21家医院绩效考核结果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下称“朝阳医院”)以95.59的高分荣居榜首。作为北京市属医院中门急诊量最大的医院,朝阳医院一直是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先行者,总额预付、按病种分组付费、医药分开、法人治理机制、创办分级诊疗、有效就医的服务模式等,对医院的管理和运行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公立医院改革日趋深化的大背景下,朝阳医院推行了以预算为导向的绩效管理制度,运筹帷幄,保持医院运营平稳、持续发展。

改革引领绩效体系

在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看来,绩效改革是医院根据改革前后整体经营发展模式的变化,不得已所做出的改变。“实际上,这是推着医院去制定相应的绩效管理制度,因为医院整体的经营、发展、评价,以及价值取向,都与以往不同,因此,医院员工的考核标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此调整下,医院绩效考核的导向、绩效分配方案都会随之改变。”

改革之前,医院的补偿渠道可大致分为三类:医疗服务收费、药品加成,以及政府财政拨款。其中,医疗服务收费的价格调整与当下经济发展程度相比,是严重滞后的,医护的服务费远不能体现其工作价值;药品加成制度下,导致了“以药养医”现象的发生,医院虽然因此获得补偿,但也加重了社会和患者的负担;而政府财政拨款,即使是在改革试点以后,也不超过医院运营成本的15%,因此,80%以上的运营成本都要靠医院自己经营。

取消药品加成后,将其转换为医事服务费,使医院主要通过提供医疗服务获得收入。“这虽然改变了公立医院的补偿渠道,但是从院长的角度来讲,公立医院的运营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医院仍然需要在管理中提高效率、控制成本,从而获较好的经济收益,弥补运营成本的不足。”陈勇分析了改革措施对医院的影响,“实际上,改革以来,改变最为明显的,是医院价值取向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经营模式和思路的转变。”

此外,回顾以往按项目付费的医保付费制度,使医院在面临经济压力的情况下,进入大处方、大检查的过度医疗误区。医院只有做多,才有收益,才可维持收支平衡。而总额预付改革后,改变了以往“多多益善”的境况。因为对于医院来说,超过医保预付限制以后,诊疗所产生的费用,就从收入变成了负担。

陈勇对此颇有感悟:“医院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以往的做大转,为做空。这些变化均应体现在绩效管理改革上,更加强调合理提供医疗服务,适可而止,优劳优得。”据此,朝阳医院绩效管理的制定有三个原则:首先,坚决把个人及科室的收入,与其绩效分配脱钩;其次,鼓励个人和科室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还要突出成本效益,注重成本控制。

以预算为导向

朝阳医院建立了“以预算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采用综合目标管理,制定一定期间内医院的总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并兼顾各个科室。朝阳医院总会计师张仁华组织了一批专业的、有影响力、公正的专家,共同研究、筛选关键指标,经过反复论证及测试,将筛选出的指标划分出一、二、三级。

在为各指标设置权重时,为了减少经验及主观的片面性,朝阳医院采用专家集体决策的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从总体系统出发,分层次分析各相关因素,依据下层指标服从上层指标及综合最优原则,建立绩效指标的树状层次结构模型,并邀请若干名管理及医学专家,在确定考核总方向的基础上,单独对各大类指标打分;接下来,再对各大类中各项具体指标进行打分,得到两两指标间重要程度的比较矩阵,对此矩阵进行比较并进行处理,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最终可较为科学客观地算出各指标的权重。

据张仁华介绍,朝阳医院每年从9月开始,医务处、财务处和人事处等职能部门,开始根据医院预算、医院历史数据和同行业数据,为科室下一年综合目标的制定提供指标和依据;院长、主管副院长、医务部处长以及各科室负责人共同商定目标值,将医院运营收入的总指标,转化为效率指标分至各个科室。“在为各科室设置目标值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作强度和难度的不同,量身定做,此目标的实现既要有一定难度,也不可遥不可及,避免鞭打快牛的现象。”

如果科室负责人对目标值的设置提出异议,要提出调整理由,并拿出充足的论据予以证明。指标值确定后,将于职工代表大会上进行宣布,由各科室负责人签署目标责任书,保证完成目标。

在张仁华看来,整套绩效管理流程的设置,就是为了让每个科室都能够愉快地接受并完成任务。

陈勇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事实上,绩效方案的制定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为顺应2012年9月启动的医药分开的改革,朝阳医院早于同年5月起,即提前试行绩效分配改革,以避免医药分开、及届已实行的总额预付对医院管理和经营模式造成的冲突。”

经过三个月左右的反复讨论,确立了医院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此后,将医院一个月的运营数据试带入新考核体系中,验证其合理性。如果收入过高或过低,则需要对新体系进行进一步调整。最终,通过反复调整和测算后,确定初步方案。再通过向科室主任及职工广泛征求意见,经职代会讨论审议通过,将方案提交至理事会审议。最终于9月,新绩效分配体系与医药分开改革同步推进。

量体裁衣定绩效

临床科室――平衡计分卡

对于医务人员来讲,绩效考核和分配是工作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它体现了医院管理者的要求和导向。自改革以来,医院更加注重临床工作人员的价值体现,采用平衡计分卡对临床科室进行考核,分别从内部流程、财务、患者、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考核,四者权重比例为4:3:2:l(见表1)。

根据临床工作的特点,医院还从学科支持、诊疗工作强度、开展临床工作存在的难度和风险、急危重症抢救、新技术新业务、医改工作任务、对口支援等方面,设定了18个指标,向临床一线人员倾斜。

朝阳医院合理用药进行重点考核,严控门诊和住院科室的次均费用、次均药费及药占比这三个指标。在抗生素使用指标的前提下,依据这几个指标达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奖励或惩罚,从而充分利用有限的医保资源。

据朝阳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望德介绍,实行药品零差率以后,每隔一周,科室就会公布每位医生的药占比数据,以督促医生配合医院的改革工作。此外,医院还实行了处方点评制度,由药事部门对医生所开具的处方进行监督和点评,现已实现常态化。通过以上措施,血管外科的药占比与改革之前相比,下降约25%。

临床科室绩效考核分配前,医院依据各科室通过评估工作项目、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等因素,制定了效率系数表。为综合反映临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除了效率奖金和效益奖金,医院还为科室设置了重点工作专项奖励。奖项包括平均住院日、住院患者重大手术例数、优质护理达标、合理用药情况、服务量、急重症抢救情况等,并实施奖罚。

医事服务费的实行,可更加直观地体现医院的价值取向正向临床一线倾斜。科室将每个月医事服务费中的60%,作为医生及其团队的劳务支出。这60%当中,50%奖励给直接出门诊的医生,作为医事服务费的专项奖励;25%左右分配给管理、病房、医技医辅的相关人员;另外25%作为科室奖金。

医技科室――岗位数量法

以往在医院中,医技科室多为绩效考核流程的瓶颈科室。其在成本核算中,常常是结余最多的科室。若以传统的以收减支结余提成的奖金分配方案,此科室的绩效工资水平较高。改革以后,医院更加注重一线临床工作人员价值的体现,而医技科室是依靠医院设备创造效益,因此相对临床科室来讲,有失公允;但若奖金偏低,又会影响医技部门的积极性。

针对此问题,医院采用了计件制,即岗位数量法确定医技科室的考核目标,将工作效率与增收节支进行有效结合。朝阳医院根据前三年科室的平均工作量,实行分段考核,设置保底绩效,将超额部分按件计奖,并根据科室收支比率调整绩效考核;此外,考核还结合了医技科室检查预约时间、出报告时间等质量指标。

朝阳医院检验科主任王清涛表示,在新绩效方案实施以后,医院整体的收治量有所提升。对于医技部门来讲,其收入也有所提高,激励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大家提高了节约成本的意识,自觉进行自我管理。

科室二次分配

科室考核完成之后,需要在科室内将绩效工资进行二次分配,将奖金落实至个人。

由于科室二次分配存在灵活性较大、不易统一管理等问题,朝阳医院为此制定了总的分配原则(见表2)。

科室留出3%的奖金,作为科室基金,并由医院统一管理。医院为此出台了科室基金管理办法,由医院授权科主任签字报销,从而解决了科主任的小金库问题。

余下的97%,根据医院的二次分配指导意见,由科室核心小组成员研究拟订方案,公示后经大家通过认可,确定最终实施方案。科室核心小组至少由科室主任、支部书记、护士长三人组成,有时还有医生代表等参与。方案上报至医院研究室备案,研究室定期对科室的绩效分配监督检查。

绩效精细化趋势

“通过新绩效改革方案的实施,朝阳医院医务人员的收益得到明显提升。经全院测算,医院的人均收入增长30%以上;尤以临床医务人员为甚,其人均收入增长有些可达到50%以上,极大地激发了医务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积极性。”陈勇欣喜地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此绩效考核体系,也可较好地体现医改对医院需求的导向:取消药品加成后,费用是否得以平移?百姓负担是否有所减轻?医保支出是否能够有效控制?由此产生的诸多疑问,都通过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实现了改革预期(见表3)。

陈勇总结道:“绩效考核在医院管理中,是非常有力度的工具。使用得当,可以达到杠杆的作用,四两拨千斤,撬动整个医院在管理改革方面的运行。”

目前在朝阳医院中,参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的科室有41个,基本覆盖了所有临床科室。但尚有部分科室未纳入考评体系,如挂号处、输液室等科室,以及管理职能科室,只能采用系数法作为分配原则,尚缺乏科学、具体的考核指标。因此,张仁华表示,医院下一步计划从服务入手,其中包含服务效率、成本控制率等指标,从而更精确地对职能科室的绩效进行考核。

另一方面,在如何更好运用绩效杠杆的问题上,陈勇表示,需要在大数据、信息化基础上建立更精细化的管理,使绩效的导向更精准。然而,由于目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各项目、各系统之间欠缺整合。

医院科室绩效考核细则范文第5篇

(一)成本核算方式逐步趋向合理自从2012年1月新《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开始实施后,许多医院已经开始进行成本核算管理,但其中大部分医院仅仅停留在部分成本核算的水平上,或只对临床、医技等一线科室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数据的不完全,使得医院的资产投入与成本消耗的计算也不够准确,可能造成医院管理层经营决策的失误。因此,必须由部分成本核算向全成本核算转变。笔者所在医院为克服现有成本核算方式的这一弊病,将全院的成本核算分为总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医疗项目或病种成本核算三个层次。科室是医院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全院的全成本核算,首先就得实现科室的全成本核算。为此,我院将科室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前者是各科室直接耗费的各项支出,能够计量的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包括医护人员的工资、五险一金,以及水电费、折旧费等,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科室以及为临床科室提供各种服务的科室等不能直接计量的科室部门的成本,其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所服务科室的业务收入、工作量和职工人数等进行分担。在此基础上,我院在原有的会计科目基础上,又增设了“临床成本”、“服务费用”、“管理费用”和“药品支出”等四个科目,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与降低医院成本,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真实有效的医院成本信息。

(二)成本核算组织机构逐步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组织机构也应当与医院经济运行的模式相适应。而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新成立的机构或部门(成本核算部门)与医院原有的财务部门基本不发生大的关系,二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的提供与合作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矛盾自然产生。面对这一局面,许多医院也在通过逐渐完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的方式来解决这一矛盾。还是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例,医院在财务部门成立了成本核算小组,由总会计室担任组长,两名专职会计担任组员。同时,医院各科室也配备兼职成本核算员,其他职能部门配备成本专管员。成本核算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医院内部成本核算细则及相关工作流程,每月进行成本数据的收集、处理并核实各科室上报的成本数据,按照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同时,该小组还要负责全院的成本核算业务培训与工作指导,对相关成本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对相关成本数据进行查询与更新。而科室兼职成本核算员和成本专管员则在医院财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成本核算小组的部署及相关要求定期完成本科室或本部门成本核算的相关信息和资料的记录、统计、核对与报送等工作。

二、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相关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成本核算软件系统是实现成本核算的重要工具,随着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医院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成本核算软件开发人员与使用人员专业背景的差异,软件的某些方面可能与实际工作存在冲突。以笔者所在单位所使用的某款财务软件为例,在系统已经启用的情况下,系统不允许在已设置的下级明细科目卫生材料中再按科室设置二级明细科目,给科室核算带来了很多不利。所以,医院应该重视对提高财务人员信息化素质的培养工作,使他们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系统操作的相关知识,同时创造机会让软件开发人员与财务人员经常沟通,了解财务人员的需求,使成本核算软件真正适应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将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所谓绩效考核,就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行动和效果。它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客观反映医院经营状况和业绩的重要手段。成本核算属于客观的会计管理手段,而绩效考核则属于主观的管理方式,二者虽不相同却联系紧密。成本核算是医院开展绩效考核的根本,为绩效考核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同时,绩效考核也为医院成本核算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医院应该将成本核算纳入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通过奖勤罚懒,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率,变糊涂账为明白账,降低成本,促进医院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