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年员工、培训平台、实践平台、复合人才、输电专业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论题提出的背景

输电线路遍布城乡各地,“点多、线长、面广、量大、分散”,的特点,输电线路的巡视和通道管理工作对于人员的要求逐年提高。但是,近年来随着电网设备规模的不断扩大,输电专业员工总数的逐年减少,人员紧缺的矛盾日益显现。

自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改革以来,随着人员、管辖设备的调整,集约化管理模式对输电专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类生产管理系统、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设备开展状态检修,电力设施保护的压力等等,都要求青年员工必须大踏步的成长,尽快多学、多练、多动手,迅速成长为线路专业骨干,而这对培训机制和方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上述实际情况,输电运检专业迫切需要开展管理创新实践,针对加强新进员工的线路类综合技术、技能,探索培养、建立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之路。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实施方案

输电专业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员工培养过程中全面实施“一二三四五”(即一年入职、二年入行、三年成熟、四年成才、五年拔尖)计划思路,在青工快速成才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管理创新,其主要做法为:

1、搭建复合化专业平台

架空线路是输电网络的主要形式,以往输电专业针对青年员工的培训也主要是针对送电线路专业。近年来,高压电力电缆因具有安全、可靠、净化城市空间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城市输电网络中,而输电专业现有电缆方面人数偏少。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以下措施:

(1) 多专业送培 打造复合人才

组织青年员工分别参加送电线路、电力电缆两个专业的技能培训,要求在三年内通过两个专业高级工以上鉴定,为其在五年内成为线路、电缆专业的双师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

(2)组织参与实际制作电缆部件、剖析电缆故障

组织青年员工参与到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等电缆制作工序的过程中,使其熟悉电缆内部构造,了解接头各处的绝缘工艺。

随着城市电网中电缆的广泛运用,电缆故障的发生也逐年增多。在电缆发生故障之后,针对一些典型故障原因,可邀请各方专家、厂商进行原因剖析。让青年员工参与到故障原因分析中,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专家剖析讲解-再思考的一个循环,锻炼其分析问题能力。

(3)加强电缆基础资料管理

通过组织青工们探讨如何更加规范化地开展电缆资料维护,如接头井的编号、名称特色等,制定资料的表现形式。组织青工们到现场,一是熟悉目前所辖电缆的路径、通道情况、运行情况,二是对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的准确度进行现场复核和更改。

2、搭建互动化培训平台

结合各类典型工作的特点、难点选定课题,搭建技术培训讲坛。按照“分工协作、能者为师”的原则,注重互动和实效。

(1)青年员工主动提前向授课人员提出期待的培训重点方向,认真拟好讲解提纲,结合工作实际和资料库中的实际故障、缺陷案例、图片,在互动学习中提升专业水平。

(2)组织青年骨干从自身学习的角度来交流讲解常用应用类系统,将以往传统的培训模式下受训者被动接受的情况变为主动参与,锻炼了授课人员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了知识传授效率。

(3)培训人员必须形成书面的培训材料,并对其中有价值的材料汇编成册,作为青年系统培训的素材,为后续新进员工规范化培训打下基础。

3、搭建立体化实践平台

如何着力提升输电青工的实际工作能力一直以来都是输电专业工作的重点。根据实际情况,也考虑到青工培养的循序渐进,主要应在实践培训方案中可分为五个层面来锻炼青年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1)利用实训场地,逐项开展接头红外测温、验收过程中经纬仪使用、杆塔GPS经纬度测量、杆塔交叉跨越测量、验收过程隐蔽工程检查、接地电阻测试、盐密测试等十余项基本操作科目的培训。培训过程应从原理讲解开始,逐步通过多次实际操作,完成其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的转换积累。

(2)在立塔、放线等关键施工项目实施前,可以收集相关工程的图纸和设备资料,组织青工在讨论的基础上实地进行观摩学习。做到带着问题去现场学习,尤其是塔材组装、张力放线等施工的安装过程,增加系统化认知,提升运检水平。

(3)争取设计、施工单位的支持和配合,选拔部分优秀青年员工以轮岗实践培训的形式,阶段性地全过程实际参与部分工程实施关键环节的工作,使其能立体化全方位地理解和领悟各类相关因素对输电运行和检修管理的影响。

(4)选定青年技师及部分青年员工作为技师创新工作室的基础,配以单位经验丰富的专家,成立“技师创新工作室”。采取单位搭台,落实科研项目的方式,重点引导并锻炼青年员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部门创新水平。

(5)重视青年员工的成长经历。一是根据单位各类工作开展的需要,结合员工自身特点,委派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加以培养锻炼。二是阶段性地选拔部分员工承担一个方面的工作,范围可以涉及安全管理、技术培训、标准化、班组建设等多方面,以达到促进人才梯队建设的目的。

三、常州输电专业实施效果

1、促进青年员工综合发展能力的提升

多角度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使新进青年员工能尽快胜任工作,缓解输电专业人员紧缺矛盾、结构性缺员的困境,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目前常州输电青工电缆培训的参与率达100%,已有3人完成电缆高级工全部单元培训,2014年将组织他们参加鉴定考评。

2013年常州供电公司由输电青工承担的创新工作室成果“输电线路地电位异物处理绝缘操作杆开发与应用”已申报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3、促进输电专业信息化水平提升

随着输电专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生产应用类系统逐渐成为应用的主流,电网装备不断升级、专业融合不断推进、管理系统不断集成、信息化管理不断延伸,经过相关系统培训的青工完全能满足各类系统对班组操作人员的要求,满足对输电专业人员梯队培养的管理工作新要求。

4、促进了专业运检维护能力的提升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公路行业对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它支撑着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力的提升,沟通城乡的桥梁,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公路行业也是一个重要的服务行业,服务于百姓,也服务于政府,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想要公路行业充分发挥服务管理职能,最基础的一条就是提高公路行业职工的素质,尤其是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不仅提高其公路管理和养护水平,还要提高其思想意识,总之,要提高职工的综合素养,使其有相对一致的价值观,这样,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就十分重要了。

2公路行业职工队伍及培训现状

就目前公路行业职工队伍组成看,有年龄大的,也有年龄小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员相关较大,思想观念和知识相差也较多,新员工与老员工的工作经历、专业知识、学历水平也不一致等等,职工队伍组成中体现的种种不合理情况分析如下:

一是公路行业单位领导思想观念比较老旧,对于职工教育培训不重视,不能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等支持,不舍得花钱在员工培训上,认为公路行业修桥补路等工作技术含量低,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就可以,不需要掌握新知识,或是定期进行培训,这就容易打消一些职工的积极性。实际上,职工教育培训是职工一个很好的在职学习和成长机会,很多职工都在工作中迫切需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养,职工教育培训即是单位需要的,也是职工个人非常需要的。

二是公路职工队伍员工学历普遍较低,员工总体素质不高。

三是专业结构严重失衡,管理及专技人才严重不足。公路行业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在招聘或人才引进方面往往受多种因素限制,导致人才引进渠道不通畅,这样就导致公路行业难以招到年轻的新员工,单位中很难有新鲜的血液进行补给,这就使得一些很好的管理人员或专技人员的年龄偏大,很多已超过四十步,这些人中又有很多上升到管理岗位,不再从事技术工作,这样就使得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更为缺少。

四是一线执法力量不足,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从事公路执法岗位的人员年龄都偏大,他们通常由以下几种类型的人组成,退伍军人、中专技校毕业生和原收费站转岗职工等。这些人的学历相对较低,虽然很多职工都参加了在职继续教育学习,获得了大专文凭,但与全日制大专以上毕业生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职工的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五是新技术应用深入,技能型人才缺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得到快速发展,公路行业技术发展也大大加快,公路行业引入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利用这些设备可以使公路养护效果更好。但是,因为操作工人大多都是老工人,他们的知识水平低,对于新的设备使用和维修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这样就使得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养水平都相对较差,机械设备老化加快,增加了设备维护的成本,同时,也影响了公路养护质量和工程建设进度。

六是教育培训内容不能结合工作实际需求来定,而是很机械的执行老路子,学习老内容,不能根据实际应用与发展,设计更实用的培训课程,这样导致培训效果不好,既浪费了职工的时间,也浪费了培训资源,达不到预期的培训目标。

3加强公路职教工作措施及思路

3.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从两个方面说,一方面是领导者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培养人才的重要性,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如果不重视人才,不能培养职工积极学习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那再好的设备和方法都不能有人去应用,这样就会造成设备的闲置与浪费,影响公路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职工也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这个社会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进步,公路行业也要适应潮流,一步步向前发展,员工要想跟上单位的发展步伐,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学到过硬的专业技能,以适应企业的发展,更好的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3.2根据公路行业实际和未来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规划

首先,各级公路行业部门要做好在职职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摸清所有在职员工的真正情况,主要是学习教育情况。其次,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培训计划,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设立目标,根据目标内容,确定职工教育培训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最后,树立科学的人才教育培训发展观,职工教育培训内容即要符合公路行业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又要保证职工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于工作中,学有所用,这样既解决了单位的问题,也提高了员工的技能,使企业与员工均受利。

3.3加大扶持力度,鼓励职工自学成才

一是鼓励职工通过自考、函授、电大等形式参加学历继续教育,同时也积极支持职工参加各类职业资质与技能培训,多培养一些通用型、专用型、实用型人才。二是通过报销职工学费、报名费、考试费等,鼓励职工参加学习,对其参加学习与考试时间比照正常出勤处理,为其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三是对取得相应学历和专业资质证书的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调整岗位,执行相应的工资待遇。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4突出行业重点,大力开展岗位培训

一是要紧紧围绕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开展短、平、快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往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培训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二是继续抓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地学到新理论、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公路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对公路养护技术工人的培训。以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生产操作技能、改善技术结构为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对中青年技术工人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门新的技能及知识,逐步适应新形势下养护工作的需要。

3.5强职工教育培训的信息化建设

职工教育培训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培训内容的信息化和培训手段的信息化。信息化建设要靠科技的支持,这就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给了我们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职工教育培训中的资源共享,不断提高职工培训的质量。传统教材的内容多以讲授为主,其信息量有限,内容也滞后于现实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开发电子版教材和多媒体资源库,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指导下形成在网上运行的电子课件,再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演示型网路课堂教学。不同单位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单位间的软硬件的资源共享,实现远程教育,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培训水平。

4结束语

要想做好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与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同时,分析职工的基本情况,从而确定培训项目内容,积极开展培训,以提高职工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做好公路行业职工的教育工作,有利于促进公路行业科学、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坚决改进作风”,针对不同党员、干部实际,多形式抓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积极推进学习型、创新性、服务型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交通运输干部队伍,为纵深推进同城发展、加快绿色赶超、建设宜居宜游宜业提供平安、顺畅的交通运输环境。

二、学习教育培训内容

以《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规定学习内容为基础,增加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内容,编辑《县交通运输局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资料》,认真学习好中央,省、市、县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把握各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实质,积极研读关于群众路线、苏区精神的重要论述,积极开展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

三、学习教育培训方式

1、集中学习

利用一周时间组织全局干职工(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学习,集中学习内容突出干职工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攻坚破难能力的提高,重点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相关文件资料,法律法规、时事政策以及交通运输专业知识,集中学习采取领导授课、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单位干部轮流讲课方式进行。集中学习实行“四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定考核,确保集中学习时效。

2、个人自学

由个人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学习内容突出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重点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理想信念、道德品行修养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提升教育。根据赣市府发[2009]20号文件精神,动员、鼓励我局干职工积极参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学习或参加自学考试。

3、专题讲座

通过聘请专家对我局干职工进行职业道德、路线教育、依法行政、廉政建设专题讲座,提升学习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培训班。举办1期,培训对象: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职业道德专题培训班。举办1期,培训对象:全局干职工。

依法行政专题培训班。举办1期,培训对象:局副科级以上干部,相关执法人员。

廉政建设专题培训班。举办3期,培训对象:局领导班子、党员干部、领导家属。

领导干部新知识专题讲座。举办2期,培训对象:局副科以上干部。

4、行业交流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吸取兄弟县市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依法行政等先进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选派进修及实践锻炼培养

创造条件,积极选派优秀干部参加上级各类学习培训,同时,安排有培养潜质的年轻后备干部到征地拆迁、维稳、重点工程、招商引资等急难险重的一线工作中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交通干部队伍攻坚破难的综合能力。

6、以活动促提升。

2014年,局计划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廉政教育”、“党员干部比作风、比贡献”等一系列活动,力争全局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群众工作能力、本职工作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得到提升。

四、工作要求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活力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优化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可以为辅导员的活力创造条件。

1.提高对辅导员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良好舆论环境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第三条又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根据这些规定,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2.严格准入制度,优化辅导员的配备,保证辅导员的优秀特质

选拔辅导员首先是由学生工作系统根据工作的需要,确定所需辅导员的数量、知识结构、学历水平及能力的限定范围,然后向人事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采取面试、笔试和组织考察的方式选用,更多的强调事务性工作的能力,选拔出一批具有专业技术职能、良好的辅导员职业意识的人员,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注重选拔与辅导员工作内容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的优秀人才,才能在工作中以及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中有所创新。除此之外,还要注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应聘人员的心理特征,对应聘人员可以适当采取一些必要的心理测试,尊重心理科学对人的表象特征的判别,特质本身就是个人处理问题的心路历程的外在反映。要充分考虑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工作潜能,始终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保证把最优秀、最适合的人才吸纳到辅导员的队伍中。

3.落实“双重领导”和“双重身份”,使辅导员获得组织支持感

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具有双重身份,学校应按照双重身份对辅导员进行管理。但事实上,辅导员的教师待遇缺乏保障,辅导员队伍属于思想政治教师,但实际从事的又属于管理工作,因此在辅导员工作中存在诸多苦衷,既不像教师,也不像行政干部,在工作中忙忙碌碌,像是一无所成,更有人认为辅导员工作是虚而不实。对此,学校党委和行政要统一规划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要对分布在各院(系)的辅导员实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要管政策、管方向、管宏观。各院(系)分党委(党总支)和行政也要对所辖的辅导员进行直接管理和领导,要管条件、管待遇、管工作。其中,院系对辅导员的领导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要把辅导员作为办学育人的重要队伍和依靠力量,摆在重要的位置与专业教师同等对待,加强管理和培养。高校也要给予辅导员以双线晋升的优惠待遇,既可以按照辅导员职称评审标准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也可以同时根据辅导员工作年限和实际表现晋升相应的职务待遇。

4.构建专业化培训体系,提升辅导员的专业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教育部党组为贯彻党中央指示,要求“高校要加强对学生政治辅导员的教育、培养。要像培养业务学术骨干那样,花大力气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思想工作骨干。当代大学生在学业、心理、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和独特,现实要求学生工作要转变观念、提高水平,构建教育、管理、服务相统一的专业体系。要构建专业化培训体系,提升辅导员的专业能力,首先要做好岗前培训。目前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背景复杂,很多新上任辅导员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很难胜任辅导员的工作,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对辅导员进行集中的岗前培训,实施辅导员持证上岗。对辅导员进行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使其获得高校教师资格外,还应着重进行辅导员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对经培训合格的辅导员,颁发辅导员上岗证书,准予从事辅导员工作。二是要加强日常培训。应在高校内设立诸如思想政治理论培训基地、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研究中心等,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及时更新知识。高校还要建立辅导员学习例会制度,针对每学期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制定详实的学期培训计划,通过讲座、报告会、研讨会和工作交流会等形式,对辅导员进行形式政策、工作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并定期举办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训练等专题培训,以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过程中,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方法的道路上,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才会不断提高,进而将自己的优秀素质转化为学生的优秀素质。辅导员只有具备了过硬的专业能力,才会从容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缓解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毕哗.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分析及其建设路径探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19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辅导员培训;问题;对策

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水平,必须通过专业化来解决。辅导员专业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辅导员有效地服务学生与发展自己的必然选择。要实现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培养是必由之路,它是促进辅导员专业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是保持辅导员旺盛职业生命力的基本保障。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2006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指出:“加强辅导员培训工作,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当前辅导员培训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培训缺乏规划,针对性不够

高校都已经意识到辅导员培训的重要性,也加大了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但对辅导员培训缺乏整体的规划与安排,对经费支持、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渠道等缺乏系统设计与思考,也很少调查了解辅导员的个体需求,没有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设计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基本上是有什么培训项目就让辅导员自行报名、申请参加,甚至由有关部门直接指定人员参加,这种培训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培训方式,培训机会少,且不均等,难以实现既满足辅导员的岗位要求又符合辅导员个人实际需求的统一。

(二)培训方式单一,创新性、有特色的培训较少

现有的培训中,许多高校及培训机构仍采用传统的模式,往往外请培训讲师采取“老师讲、学员听”的方式,即便是有关教育部门组织统一的培训,打破校际障碍,增强校际交流,其培训形式也偏于单一,一般都采用专家授课、分组讨论,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辅导员的兴趣,而受培训资金缺乏、时间与空间限制,案例分析、团队训练、模拟练习等更具时效性和应用性的方法,在各类辅导员培训中均较少使用。

(三)培训缺乏考核,有效性不强

从目前培训的状况来看,执行辅导员培训的要求不够严格,缺乏评估和监督,辅导员参加培训后基本很少反馈培训效果、培训收获,这使得领导干部对此类培训知之甚少,不能全面了解培训后辅导员的工作行为与态度、绩效与能力等方面是否有改善与提高。加之,部分辅导员认为培训仅仅是走形式、摆样子,缺乏实际内容的现象,使得培训趋于低效性。

(四)培训时间不充足,缺少长期保障

目前辅导员培训主要为工作训练,帮助辅导员了解辅导员的一般岗位职责、常规的工作方法以及政策和规定等,培训时间短,培训较为零散。但辅导员培训是一项长期工作,职业道德的形成、知识的更新与系统化、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与能力的提升等,都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需要通过有规划的、持续不间断的培训,保证培训时间的充足,为推动辅导员专业化构建长期的培训制度保障。特别是对新辅导员而言,培训至关重要,为他们培养工作热情、提升职业认同度、提高职业信心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仅目前的培训来看,新辅导员培训较为薄弱,无法完全满足新辅导员的工作需求。

二、加强辅导员培训工作的对策思路

(一)重点做好岗前培训,加强对新辅导员的培训培养

对学校的基本情况与规章制度的不熟悉,对学生工作的职责要求与工作内容的不了解,使得新辅导员在工作中不能应付自如,很难适应工作角色。因此,对新辅导员进行培训,从一开始就加强培养,才能为辅导员专业化提供保障。保证所有新辅导员都能参加岗前培训,坚持校内的新辅导员培训与新老辅导员交流相结合,使新辅导员了解辅导员的职业特点,职业能力及岗位要求,为他们尽快融入工作、适应新角色,做好学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整合各种培训资源,科学制定培训计划

积极组织辅导参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专业培训机构的各类培训,这就需要整理现有的培训机会,包括培训机构、时间、人数、主题内容,根据既有的资源制订培训计划,以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确定培训目标,培养途径,通过落实培训经费、整合资源,统筹安排辅导员的培训次数与个体要求,形成辅导员培训的长效机制。

(三)注重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方法

要增强培训效果,方法与手段是重要保证:从注重知识培训到注重应用培训,特别是综合能力的培训,提高培训内容的实际操作性;从侧重于“教”到侧重于“学”,提高辅导员在培训中的能动性;除常用的专家授课、分组讨论外,可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手段,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增加案例分析、模拟场景、团除合作、参观考察等方法,开展网络教育、网上交流平台,推动辅导员积极参加培训。

(四)完善培训进修制度,提升辅导员学习力

有些辅导员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也没有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工作往往停留在依靠经验甚至摸索阶段,这就难以满足国家、高校和学生对辅导员的要求。因此,要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完善研修制度,有计划地选拔推荐优秀辅导员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或在国内外大学研修,引导、鼓励和要求辅导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站在实践的前沿,适应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军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路径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 张文学.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3] 胡秀强,迟艳艳.“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理念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5] 王圆圆.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