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运维体系建设方案

运维体系建设方案

运维体系建设方案

运维体系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校园一卡通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1-0065-03

本文结合辽宁医学院一卡通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多维体系架构特征的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方案,并通过该方案部署指导了辽宁医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及运维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校园一卡通构建方案论证

校园一卡通是一个综合性信息工程,以往院校在建设一卡通项目时一般先构建硬件及基础网络,再逐步完善丰富软件应用,这种以硬件为主、软件为辅的项目建设方案固然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但对于学校后期提出的个性化软件需求往往不能较好被实现,从而导致一卡通信息应用服务水平大打折扣。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有院校提出以软件需求为核心,硬件建设为辅的建设方案。但从实际情况和项目本身来看,校园一卡通项目硬件比重较大,过多的个性化应用需求会在项目分析论证阶段耗费大量人力及时间成本,进而影响一卡通项目的整体建设进度。因此,校园一卡通项目既要满足用户的软硬件应用需求,又要保证其建设周期不受拖延,就必须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系统构建方案与之相适应。构建具有多体系架构的项目管理模型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案选择。

二、校园一卡通多维体系架构项目模型定义描述

校园一卡通是一个集技术、信息管理、用户、应用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项目,校方在一卡通项目建设时尽管对技术、应用服务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提出若干需求,但这些需求相对模糊、并不明朗。通过构建具有多维体系架构的项目管理模型可全方位、多角度分析评估校园一卡通系统。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模型的维度可按照其项目构成要素中的管理、技术和应用服务几方面来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

1.校园一卡通系统硬件基础架构维

校园一卡通的硬件基础可大致分为如下三层结构。第一层:一卡通骨干网络,该层主要解决校际间、多校区异地通讯联机问题,一卡通主干网可利用校园网已有通信基础加以改造完成;第二层:应用系统联网,该层将学校各部门内已有信息资源并入校园一卡通系统,利用部门的网络资源部署一卡通应用服务,可共享网络硬件资源、避免重复性建设;第三层:终端设备层,该层终端设备大多属于PC总线设备,如RS485并行总线,RS232串行总线设备等,这一层的设备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高温、静电及潮湿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2.校园一卡通系统应用服务架构维

一卡通的应用服务由多个业务信息系统构成,分别为一卡通数据中心子系统、一卡通应用服务子系统和一卡通信息管理子系统。其中一卡通数据中心子系统主要由一卡通金融与一卡通用户身份两个数据中心构成,主要用于存储和管理校园一卡通系统中的数据;一卡通应用服务子系统,主要包括校园一卡通就餐、消费、考勤、图书借阅等相关应用服务,校方新增的一卡通业务应用可通过第三方接口软件与子系统数据交换来实现;一卡通信息管理子系统,主要用于对一卡通系统的软件接口规范、信息平台的数据标准等全局性系统参数进行管理与维护。校园一卡通应用服务架构维设计如图2所示。

3.校园一卡通系统用户管理架构维

校园一卡通用户可划分为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三个大的类别。其中学生可按照住校及临时走读划分类别;教师可划分为在职及离退两大类别;管理人员可划分为一卡通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校园一卡通用户管理架构维的设计如图3所示。

三、校园一卡通多维体系架构的项目管理特点

全面性:项目体系架构的多维化设计能够将校园一卡通中的硬件网络、应用服务以及信息管理等几个构成要素放在同等重要地位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设计,克服了以往校园一卡通创建过程中“偏硬”或“偏软”的设计局限思路,解决了用户与承建商因对项目关注点不同而产生的意见分歧,同时也为用户及承建商在各个维度空间内并行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的运用能够让校园一卡通项目的设计、规划更为科学、全面。

客观性: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自身具有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能够对其元素进行科学定义和表述,能够实现定量分析与测算。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模型下的一卡通系统中每个元素并非以简单图表或一般性文字来表述,而是通过元数据科学、无二义性的定义得出的;同类一卡通项目元素按其属性类型进行单位度量,校园一卡通项目中每个元素都能够纳入统一规范的指标考评体系中,用户借助多维体系架构的项目管理方法可对校园一卡通项目按某一主题或某一元素进行定量分析与计算,保证了校园一卡通项目的每个规划步骤、每个设计过程都做到准确、客观。

易操作性: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能够将校园一卡通整体项目按照技术、管理、应用等几个主题进行分解,且每个主题按多个层级进行定义和描述,多维架构项目管理方法的导入有利于一卡通系统这类综合性信息项目功能模块化的建设开发,项目体系架构的多维度设计解决了一卡通项目中系统、子系统以及功能模块的工作协调关系,实现了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同时,又确保了各个架构维度下子系统内部模块间的相互独立。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突破了以往一卡通项目建设过程中时间、空间及软硬环境的限制,校园一卡通项目可在每个主题维度下都能产生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为校方用户及时评估验收这些阶段性成果提供了工作基础。由此可见,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在校园一卡通建设及运维管理过程中的操作性更强。

易管理性:学校在建设校园一卡通项目时会产生大量开发设计类文档,这些开发设计类文档仅能解释探究校园一卡通项目中某个具体技术或业务问题,不能从整体上反映校园一卡通项目的建设情况。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可将这些开发文档按照不同的研究主题进行采集、归档,并依据用户的实际管理需要制定有关校园一卡通系统的业务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实践证明,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的导入对一卡通项目的需求管理、配置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地提升和促进作用。

四、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的应用意义

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对于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及运行管理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首先,在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按信息系统自身的构成要素进行维度建模,并将项目逻辑地展现出来,有利于用户与项目承建商的业务沟通与协作;其次,在管理与维护阶段,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能够帮助用户建立规范统一的运维管理指标体系,进而实现用户对信息系统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再次,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利于信息系统升级与功能拓展,多维体系架构管理模型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主题维度的子系统,每个主题维度下的子系统经过逐层分解产生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当信息系统在升级时,只需在一个或几个功能模块即可完成,不会影响整个信息项目的正常运行,这种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抵减了系统技术耦合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增强了信息系统的稳定性与健壮性。

五、结束语

校园一卡通作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技术最复杂、应用最广泛的信息系统,其项目的软硬件技术升级与业务拓展从未停止过,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学校应用服务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的业务系统和先进硬件技术装备不断地并入到校园一卡通系统中。因此,校园一卡通的项目管理不应局限于建设阶段,更须拓展延伸到系统的升级、运行维护与日常管理当中。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能够帮助学校全方位、多维度地认识、理解校园一卡通项目,能够帮助学校建立规范统一的一卡通运维指标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校园一卡通的综合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闫学见.基于MDA的多维数据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2.

[2]张亮.基于OLAP技术的业务流程多维数据模型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

[3]杨林,曾祥发,汤红光.“平台+项目”多维管理模式及其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11(4):94-99.

[4]崔景娜.一卡通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331-333,342.

运维体系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所谓装备MRO知识,是指与装备维护、维修和运行相关的维修资料、维修知识和运行状态数据等综合信息资源,其知识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装备MRO知识主要包括2类:①基本的维修资料与知识,例如设计阶段通过设计BOM组织的设计资料、技术手册等,制造阶段通过制造BOM组织的物料信息、装配信息等,使用维护阶段通过维修BOM组织的维修历史、状态数据等;②使用数据挖掘等技术获得的推理性知识,例如通过数据挖掘形成的规则知识、利用知识工程获取的专家知识和通过案例积累形成的案例知识等。基于上述知识的支持,系统提供维修计划、健康评估、故障预测、案例检索等多种装备运维服务。从装备MRO知识体系结构看,其知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类型繁多。装备运维服务涉及的MRO知识纷繁复杂,知识分布于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既包括维修规程、物料信息、维修历史等基本的维修资料与知识,又包括使用数据挖掘等技术获得的推理性知识。(2)结构复杂。装备MRO知识与装备整机及其零部件相联系,在结构上具有层次性特点。维修计划、健康评估等维修决策需要的状态数据、维修历史、维修规程等装备、部件和零件多个层次的MRO知识相互联系共同辅助维修决策。此外,在装备的不同部位可能存在相同的零部件,它们存在共性的CAD模型等设计知识,但由于位置不同而拥有个性的维修历史等维修知识。(3)周期性长。对机、火车等大型复杂装备来说,从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直至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的时间跨度很长,需要管理装备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数据,并利用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知识。(4)动态变化。装备在其全生命周期过程中BOM结构处于从设计BOM、制造BOM到维修BOM的不断演化过程中,并且随着维修活动的发生,维修BOM不断发生变化,与之相联系的维修历史、维修案例等知识也随维修活动而不断变化。另外,在装备的运行过程中,实时状态数据处于不断采集的动态过程,对实时的数据流进行处理,可从中发现隐含的数据模式,同样也需要对动态变化知识进行管理。(5)应用多样。为装备制造商、维修商及用户提供的运维服务多种多样,如装备健康评估、故障预测、维修计划制定等,这些服务各自涉及不同的技术、工艺和资源等相关知识,直接建立服务与知识间的联系会出现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装备MRO知识管理体系,针对不同服务建立相应的知识模型。根据上述知识特点,完善的装备MRO知识管理体系应能够根据维修规程、维修资源等知识的特点进行知识表示,在装备的使用维护阶段将全生命周期的知识进行组织,支持知识的演化过程,保证知识追踪与追溯,并围绕维修计划制定、健康评估等的装备运维服务,将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并建立知识模型,以满足运维服务的可扩展性,同时应满足知识的快速检索要求,以提高知识应用的效率。

2装备MRO知识管理体系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围绕装备运维服务的MRO知识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在对服务需要的维修规程、维修资源、维护历史以及维修案例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表示的基础上,以装备维修BOM结构为核心对知识进行组织管理,并围绕装备运维服务,建立基于本体的知识模型。整个装备MRO知识管理体系从全局的角度系统性地提供了知识管理与应用的思路。

2.1MRO知识及其表示装备MRO知识的准确表示是进行MRO知识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装备MRO知识类型繁多,对于维修过程所需要的知识,维修规程规定的维护周期是确定维修任务、编制维修计划的重要依据;维修资源是维修计划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装备维修历史,结合状态监测、日常检修等可以得到变动维护周期,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得到零部件质量等知识;维修案例为解决维修过程中的新问题提供重要参考。因此,本节对装备的维修规程、维修资源、维修历史及维修案例进行分析及知识表示。

2.1.1维修规程的知识表示维修规程规定了装备整机及其零部件的大修、中修、小修等预防性维护保养的内容和规范。以装备的维护周期为例,维护周期在维修规程中已做出规定,但根据装备的状态监测、日常检修,维护周期也会适时调整,需对变动大修、中修、小修和零部件保养周期进行管理。这些维护周期知识属于典型的结构化知识,可用框架表示法进行知识表示,如图3所示。装备维护周期是产生维修预警信息、确定维修任务以及编制维修计划的重要依据。根据上述装备维护周期知识,可以确定装备整机及其零部件的维护时间。对于部件C,其上次维修时间为T0,维护周期为TP(TP可为维修规程中规定的固定周期,也可以是根据装备状态和维修历史等确定的变动周期),则部件C的维护时间为。

2.1.2维修资源的知识表示维修资源包括维修备件、维修人员、维修工位、维修工具等,是制定维修计划的约束,尤其在多个装备共用维修资源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对维修资源的有效管理,实现合理调度。以维修计划中维修任务对维修备件的需求为例,各维修任务能够确定需要的维修备件的需求量及需求时间等。

2.1.3维修历史的知识表示装备的零部件经过拆卸、修理等维修活动,产生了维修历史信息,对其进行数据挖掘等获取的隐含知识对于装备的维修决策具有重要价值。装备的维修历史(maintenancehistory,简称MH)用元组表示为:MH::=(ID,PID,FH,MC,T,…)(3)其中,ID为装备编号;PID为装备维修零部件编号;FH为故障现象;MC为维修处理过程;T为维修时间。对元组进行实例化即可表示装备的一条维修历史记录,由多条记录组成一张二维表,类似于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对于装备的维修历史信息,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特定型号所有装备零部件的维修次数,或者分析具体装备零部件的维修次数,按维修次数确定装备中频繁出现故障的零部件,反馈到设计制造部门来提升产品质量或改进产品设计,或者反馈到采购部门要求生产厂家改进产品质量或更换生产厂家。此外,利用装备的维修历史记录,结合其设计使用寿命,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零部件进行维修预测取得合理的维修周期并产生维修预警信息,以辅助维修决策。

2.1.4维修案例的知识表示装备维修案例描述故障维修的全过程,其中蕴含的经验、技巧对于解决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案例推理,寻找与新问题相似的历史案例,指导新问题的解决。维修案例的知识表示是进行案例推理的前提和核心。维修案例的知识表示方法可以采用本体、框架等表示法,此外,案例知识表示法本身作为一种表示法也可以进行维修案例的知识表示。维修案例知识结构一般包括3个部分:①故障描述,即维修案例的描述,如发生故障装备、故障部件、故障现象等;②解决方案,即故障的解决过程,如分析故障原因、处理方法等;③反馈评价,即解决方案的总结与评价,如经验总结、效果评价等。维修案例知识结构如图4所示。

2.2以维修BOM为核心的MRO知识组织装备的MRO知识纷繁复杂,但就维修计划制定、健康状态评估等具体的运维服务来说,由于服务过程清晰、目标明确,因此需要的知识能够预先进行组织。为组织装备运维服务需要的知识,建立以维修BOM为核心的MRO知识组织方式,如图5所示,其优点在于维修业务活动导致的装备结构变化对知识结构的影响较小。从与装备结构的关联角度分析,运维服务需要的知识一般包括3类:①静态知识,是同型号或同批次装备共享的知识,如某型号装备的维修规程、维修工艺等;②动态知识,是具体单台装备独有的知识,如装备的维修历史、运行记录等;③其他知识,是不与装备结构直接关联的知识,如制定维修计划过程中的约束条件、维修资源等。文献[9]提出将装备使用维护阶段的维修BOM,经优化设计成由中性BOM、位置BOM及实例BOM组成的复合式维修BOM,并提出在中性BOM和位置BOM上组织维修资料与知识,在实例BOM上组织维修业务数据。本文在此基础上,利用具有层次性的BOM结构来表达MRO知识体系,实现运维服务需要的知识与相关零部件的关联,构成以维修BOM为核心的MRO知识组织方式。根据运维服务需要的知识分类,静态知识由中性BOM进行组织,动态知识由实例BOM进行组织,其他知识则依托于服务本身。

2.3基于本体的MRO知识管理本体(ontology)的概念起源于哲学领域,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在领域知识表示方面具有表达准确、规范和结构清晰等优点[13]。由于装备运维服务具有复杂性、多样化等特点,利用本体确定的概念间关系,实现服务涉及的维修规程、维修需求、资源约束等知识的整合;通过基于本体的MRO知识视图,实现知识的快速定制与检索。

2.3.1装备运维服务的知识本体围绕上述以维修BOM为核心的装备MRO知识组织方式,本文结合OWL的基本元素和六元组本体表示方法[14],将装备运维服务的知识本体形式化定义如下。现以汽车的维修计划制定过程为例,过程如下:在维修任务确定后,需要组织维修备件、维修人员等维修资源,以及根据不同的约束条件制定装备的维修计划,约束条件包括备件库存成本、人员工资、工时安排、维修成本、停机损失成本等。综合以上考虑,以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分派维修人员与维修备件等过程制定维修计划。维修计划制定的知识本体如图6所示。

2.3.2基于本体的MRO知识视图为满足装备运维服务涉及的MRO知识同步动态数据管理与快速知识追踪检索的需求,本文引入知识视图的概念。视图是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术语,是虚拟的表,其内容由查询定义,能够在现有的数据中根据需求筛选特定的数据,实现定制数据的需求。围绕装备运维服务,根据其知识本体,建立需要的MRO知识视图,正符合装备运维服务对MRO知识的要求。基于本体的MRO知识视图建立过程如图7所示。过程如下:①明确知识需求,根据装备运维服务的知识本体,通过获取概念、知识、知识属性、知识数据属性和知识对象属性5个过程,逐层细化MRO知识需求;②筛选知识数据,根据MRO知识需求进行筛选,由于装备知识是以BOM为核心进行组织的,并且装备全生命周期过程中BOM视图间存在转换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可以在零散繁多的知识中筛选出需要的MRO知识;③建立知识视图,通过查询定义等方式,利用知识对象属性确定的知识关联,建立起知识视图以及视图间的关联关系。MRO知识视图中数据经过知识本体模型中定义的模型规则处理,用以支持维修计划制定等运维服务。

3面向服务的装备MRO知识管理系统

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简称SOA)是以服务为核心的组件模型,采用中立方式定义的接口,使得服务间具有松耦合性,能够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动态响应新的需求。结合装备MRO知识管理体系,利用面向服务架构的思想,建立面向服务的MRO知识管理系统架构。由于装备运维服务多种多样,装备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知识零散繁多,而运维服务只需要特定的一些知识,直接建立服务与所需知识间关联会导致效率低下、不易扩展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以服务为核心,向外提供运维服务支持,向内建立服务的知识本体,根据知识本体确定的知识需求,从装备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知识中获取特定的知识建立知识视图,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并利于运维服务的扩展。因此,面向服务的装备MRO知识管理系统架构划分为4层,分别是知识层、本体层、服务层、应用层,如图8所示。(1)知识层。知识层用作组织和管理装备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MRO知识,如维修规程、维修工艺、维修历史等,以及通过数据挖掘形成的规则知识、利用知识工程获取的专家知识和通过案例积累形成的案例知识等。这些MRO知识以装备全生命周期各阶段BOM视图为核心进行组织和管理,例如设计BOM管理维修规程等、维修BOM管理维修保养历史等。(2)本体层。维修活动复杂繁多、周期长、涉及因素多,针对具体的装备运维服务,建立相应的知识本体,如故障诊断本体、健康评估本体、维修案例本体、维修计划本体等,这些本体确定了该运维服务中的知识需求及其模型规则处理方法。根据知识本体中确定的MRO知识需求,并从知识层中筛选知识建立各运维服务的知识视图。(3)服务层。针对装备生产商、维修商和用户对运维服务的需求,提供动态可扩展的装备运维服务,如故障诊断服务、健康评估服务、案例检索服务、维修计划服务等。这些服务拥有对应的知识本体,对知识本体对应的视图中的知识经过知识推理等规则模型处理,结果以Web服务等形式对外提供服务接口支持。(4)应用层。用户通过客户端软件、移动终端或者门户网站等多种途径向远程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远程服务器获取到请求后调用服务层中相应运维服务,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反馈。这些运维服务是以服务接口形式提供,装备生产商、维修商和用户能够按需使用不同的运维服务,用以支持维修决策和辅助维修业务活动等。本文基于上述系统架构,开发了车辆运维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J2EE和SOA架构,通过对知识管理工具和运维服务的封装,实现了维修规程、维修历史、维修资源、维修案例等MRO知识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基于知识的应用,分别面向制造商开发了维修BOM管理工具、知识管理工具等服务应用,面向维修商开发了维修计划制定、维修案例管理、维修资源管理等服务应用,面向用户开发了车辆健康评估、维修案例检索、维修保养提醒等服务应用。此外,对于运维服务的知识本体模型构建,系统采用Protégé4.0作为本体编辑工具、OWL(WebOntologyLan-guage)作为本体描述语言,以利于运维服务的扩展。目前,该系统已以某品牌型号下的汽车为应用测试对象,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结束语

运维体系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建立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档案管理部门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发展目标的战略措施。但是,多年来系统开发建设的大量事实告诉我们,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道路坎坷,许多已建系统带来的效益远远不及预先的承诺与期望,系统建设中耗资巨大、效益难望,或半途而废、或使建设单位背上沉重包袱的情况时有发生。应该说造成上述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大多数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不成功的原因除了由于建设单位对问题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于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没有思想准备,缺乏有效克服困难的方法与手段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

一、系统开发过程中用户参与程度低

用户在管理活动中的信息需求是管理信息系统各阶段工作的重要依据。由于专业背景不同,信息系统专业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用户对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功能的理解只能随着建设工作的进展逐步加深。在多数系统建设过程中,用户参与程度低,系统建设工作主要由信息系统专业人员承担,信息系统专业人员所习惯的工作结果的描述方式用户难以理解,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用户的许多需求难以表达,在建设过程中也难以反映出来。由于用户需求得不到全面、准确的反映,用户对系统建设中的问题、困难和制约条件也缺乏理解,使得系统建成后,遗留问题多,用户满意度低。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是各级各类档案管理机构。满足它们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的信息需求,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直接目的。由于系统本身和系统建设工作的复杂性,用户的需求不容易一次表达清楚。随着建设进程的推移和工作的深入,用户需求的表达和系统建设的专业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才能逐步明确、深化和细化。而且,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人—机系统,在实现各种功能时,人与计算机的合理分工和相互密切配合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用户对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运行规律有较深入的了解,专业人员也必须充分考虑用户的特点和使用方面的习惯与要求,以协调人—机关系。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同于一般工程项目的开发,不能简单地采用“交钥匙”办法进行承包。用户必须作为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建设者的一部分在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直接参与,而用户与系统建设工作脱节,往往是系统建设工作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缺乏科学、有效的系统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规划对于任何需要经过较长时间努力才能实现的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规划,一般是指对较长时期的活动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计划。档案部门作为信息服务部门,适应时展要求,其结构和活动内容日趋复杂,实现档案信息管理计算机化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因而必须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规划,根据部门的目标和发展战略以及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客观规律,并考虑到部门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科学地制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和总体方案,合理安排系统建设的进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和国内信息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需求日趋紧迫。尽管档案管理系统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不少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系统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系统建设与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战略不匹配;已建成的系统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低,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和组织变革的需要;组织结构陈旧,管理落后;系统使用人员的素质偏低;系统开发环境落后,技术方案不合理;系统开发以及运行维护的标准、规范混乱;资源短缺,投入太少,而对系统的期望又过高。造成以上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更多地关心怎样建设一个管理信息系统,而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管理信息系统却注意不够。对于系统的具体方案考虑较少,对总体方案与发展战略不够重视。

三、系统测试工作流于形式

大多数档案管理系统,特别是与软件开发公司联合开发建设的系统,由于用户缺乏系统开发工作常识,开发单位急于报成果,开发公司刻意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等原因,致使系统测试得不到充分进行,有的甚至流于形式。造成开发人员撤走后,系统运行过程中缺点、毛病百出,许多功能无法实现。因此,不要以为程序设计完成后系统开发工作就已经完成了,其实大量而艰巨的系统测试工作才刚刚开始。系统测试是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周期中一个十分重要而漫长的阶段,其重要性体现在它是保证系统质量与可靠性的最后关口,是对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目标的最终审查。尽管在系统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均采取了严格的技术审查,希望尽早发现问题予以修正,但依然难免遗留下差错,如果没有在投入运行前的系统测试阶段被发现并及时纠正,问题迟早会在运行中暴露出来,到那时要纠正错误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之所以说系统测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因为测试阶段占用的时间、花费的人力和成本占软件开发的很大比例。统计表明,开发较大规模系统,系统测试的工作量约占整个软件开发工作量的40-50%。而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甚至人命关天的大型系统,测试的工作量和成本更大,甚至超过系统开发其他各阶段总和的若干倍。

四、系统维护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管理信息系统在完成系统实施、投入正常运行之后,就进入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一般信息系统的使用寿命,短则4-5年,长则达10年以上。在系统的整个使用寿命中,都将伴随着系统维护工作的进行。系统维护的目的是保证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而可靠地运行,并能使系统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系统维护就是为了保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随着环境的变化始终处于最新的、最正确的工作状态。

然而系统维护工作在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常常被忽视。人们往往热衷于系统开发,开发工作完成后,开发队伍解散或撤走,系统开始运行后没有配置适当的系统维护人员。这样,一旦系统发生问题或环境发生变化,最终用户无从下手,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信息系统在运行环境中长期与旧系统并行运行不能转换,甚至最后被废弃的原因。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使用寿命的日益延长,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将越来越大。系统维护的费用往往占整个系统生命周期总费用的60%以上,因此有人曾以浮在海面的冰山来比喻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关系,系统开发工作如同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容易被人看到而得到重视,而系统维护工作如同冰山浸在水下的部分,体积远比露出水面的部分大得多,但由于不易被人看到而常被忽视;从另一方面来看,相对具有“开创性”的系统开发来讲,系统维护工作属于“继承性”工作,挑战性不强,成绩不显著,使很多技术人员不安心于系统维护工作,这也是造成人们重视开发而轻视维护的原因。从近几年来一些档案部门在信息系统建设实践中得出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来看,系统维护确实是信息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技术保障,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赵金卓,熊珊珊,刘贇.高校教师诚信档案管理系统实践研究[J].科技信息,2009(15).

[2]车梅芳.试论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措施[J].中国机关后勤,2009(07).

运维体系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字:全寿命周期 成本控制 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TU7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是工程投资决策、设计、建造、使用、维修一直到最后废弃该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发生的费用,也即该项工程在其确定的寿命周期内或在预定的有效期内所需支付的研究开发费、制造安装费、运行维修费、报废回收费等费用的总和。

1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概念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是指为了从各可行方案中筛选出最佳方案以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而对项目方案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换言之,“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是为了使用户所用的系统具有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在系统的开发阶段将寿命周期费用作为设计的参数,而在对系统进行彻底的分析比较时作出决策的方法”。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资产的初始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费用分别加以管理,而现在的问题就是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作为全寿命周期费用进行综合管理,这种必要性现在变得愈来愈突出。因为未来运营及维护费用在设计阶段就基本上决定了,为了节省运营及维护成本,也许值得多花些初始建设成本。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应该透彻分析是减少未来运营和维护费用好,还是减少初始建设成本,将费用转移到运营和维护成本更为适宜,对此要加以权衡,找出整个系统的最佳平衡,使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费用的总和达到最低。

2 寿命周期费用的计算

寿命周期费用计算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一是初始建设成本的计算,二是未来运营维护成本的计算,三是把前两个步骤得到的结果加总求和。

①初始建设成本的计算

在国外,各阶段初始建设成本的计算方法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对已完工程造价整理、分析基础上的数据库管理方法,它突出的特点是动态、科学、准确,其原因是发展历史长,数据积累的多,有政府的间接调控、造价师动态管理、统一的合同文本等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和手段。而要在我国实行这种方法还需在体制上作出改革,技术上作大量准备与储备,人才培养上加大力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才能得以实施。

②未来运营和维护成本的计算

国外对未来运营维护成本计算与分析的方法与技术发展很快,已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与方法,国外未来运营和维护成本的计算概括起来有下面几种:

(1)确定性方法:这类方法要求给出未来运营和维护方案的详细描述,进行计算时的所有变量要求给出确定的数值。

(2)不确定性方法:这类方法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蒙特卡罗方法,一种是敏感性分析,另一种是模糊集方法。蒙特卡罗方法要求给出每一个参加计算变量的概率分布,然后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最后给出未来运营和维护成本的概率分布,然后计算出期望值。

(3)基于项目成本数据库的方法:这类方法主要是神经网络方法,用已有的类似项目成本信息为输入样本,通过神经网络模拟计算出项目未来的运营维护成本。

③ 寿命周期费用的计算

初始建设成本与未来运营及维护成本共同组成一个项目的寿命周期成本。国内的成本分析方法主要是考虑建设成本,对未来的运营维护成本考虑的比较初略,由此带来了决策依据不合理,设计方法选择不合理一系列问题。我国现有的快速估价方法是建立在对不多的已完工程数据资料整理分析基础上的,能较为快速、准确、便捷地对建设造价进行计算,比较符合工程造价发展方向,且与国际上的通行方式接轨,但他们只是解决了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计算问题,设计阶段的投资概算、施工图预算;实施阶段的招标价、合同预算价;竣工验收阶段的结算、决算价和运营维护阶段的成本价的计算无法给出,而且没有提出好的建设成本的调整方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以优化和改造。

3 设计阶段开展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意义

工程项目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指导设计者系统地、全面地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造费用和运营与维护费用,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目标。我们不仅要考虑建设成本,而且还要考虑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从长远的观点看,设施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要远大于它的建设成本,而且先期建设成本的高低对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的高低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高建设成本可能带来未来运营维护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从而使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降低。根据统计表明,方案设计阶段结束时,只耗费LCC 的 3%左右,但却已决定了建设项目 70%的寿命周期费用。因此,在设计阶段开展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是必要的。

二、结论与展望

上述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中,设计方案优选和限额设计是主要手段,而价值工程和寿命周期费用原理应当始终贯穿其中,在实际应用中要将这些原理和方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结合实际情况系统考虑。然而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实际运用中还有大量的问题没有解决,如限额设计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局限性和不足,需要对其加以改造,才能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的投资;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目前运用程度不够广泛。对设计方案如何进行总体评价?限额设计总值如何分配?建筑结构方案、节能分析、材料选择、设备选型中采用哪一种方法才能更好地确定最优设计方案?怎样科学合理地综合这些方法和原理开展造价控制?本文希望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务(二). 北京:中国

计划出版社, 2010, 26-31

运维体系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构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风反腐的基础。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既是党和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又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更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首先就是要科学立法,形成配套完备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为法治反腐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具体到实践中,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必须处理好党纪与国法的关系,党纪严于国法,两者之间有机衔接;必须科学定法,细化法规制度条款,不断增强操作性和规范性;必须强化执行,划定法纪红线,让法规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风反腐的重点。作风问题是腐败现象的前期表现,现实社会中许多腐败问题的滋生、蔓延,往往始于不正之风。要反腐败,必先抓作风,只有严守“八项规定”等系列党内规矩,强化规范意识,以厉行法治的思维和方式祛除作风痼疾,才能关口前移,有效防止腐败。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贵在创新,重在落实,必须落实党委抓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做到常教育、常提醒、常督促,实现“不想”;必须转变监督检查方式,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放大镜”和“显微镜”作用,对“”问题持续“亮剑”,巩固“不敢”;必须注重从根源上祛除“”问题发生的土壤,不断筑牢制度防线,抓好制度执行,做到“不能”。

坚持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查办案件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风反腐的关键。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查办案件既是正风反腐的主要途径,也是确保正风反腐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只有严格遵守、行政监察法和其他党规国法的规定,正风反腐才能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运行。从具体工作来看,规范化就是要严格规范定性量纪自由裁量权,防止随意性、选择性办案,防止执纪畸轻畸重;程序化就是要依纪依法使用办案措施,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科学化就是要转变办案方式,快查快结,查早查小,以案施教、以案促建,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做到治标治本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