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复杂机场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关键技术;规划管理

前言:机场终端区指的是飞行区与航路之间的过渡衔接区域,终端区有着交通汇聚和发散快速的特点,且航空器飞行和运行环境的机动性、和时变性较强,这必然会影响空中交通运行效率。尤其对于复杂机场终端区来说,机场间运行相互影响、空中交通密集,且航线结构较为复杂,很容易导致空域拥堵和航班延误等问题,这就需要合理配置空域资源,提升空域资源利用率,以此来保证复杂机场终端区的运行效率。基于以上,本文结合算例,简要研究了复杂机场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关键技术,旨在为机场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规划管理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复杂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关键技术方案

1.1条件航路和临时隔离区域

当前空域划分难以实现灵活的空域管理,空域资源配置不合理,需要以现有空域为基础建立临时隔离空域,供军民联合使用,民航或军航可递交申请,一旦出现冲突,进行空域资源协调配置,保证空域资源配置和使用的充分性和灵活性,在增加空域流量和容量等资源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升空域资源利用效率[1]。临时空域可以是临时隔离空域,也可以是条件航路,其中条件航路在特定条件下才可以规划和使用,而临时隔离空域则供特定用户专用。

1.2复杂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技术方法及步骤

首先,预测复杂终端区对空域资源的需求,以现有机场布局和扩建需求为基础,对“四阶段”模型法进行改建,采集历史流量数据,预测空域资源需求。

第二,以空域资源需求为基础,对当前复杂终端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开发仿真软件,采用仿真与专家座谈结合的方式对当前空域资源配置和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未来机场布局、空域使用及协调机制等方面问题和影响因素。

第三,以现状问题分析为基础,确定复杂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规划方案,制定科学的空域资源配置技术方法,形成合理的规划方案[2]。

第四,进行仿真验证,采用形成的空域资源配置规划方案及设计方法进行方案比选,以仿真实验方式对各个方案的空域性能进行评估,主要评估指标包括空域容量、经济性、环保性及安全性等,最终确定可行的空域资源配置规划方案。

2算例分析

2.1空域资源规划配置

某机场终端区2017年交通流量预测为793958架次,以航路网络优化为基础,建立条件航路和临时隔离区域,航路方案包括三个临时隔离空域和三条条件航路,根据每日空域资源需求确定二级分配,第三级实时对民用或军用空域用户开放。具体来说,在无空军活动的基础上,释放三个临时隔离区域,开放对应的三条条件航路;在有空军活动基础上,释放三个临时隔离区域,但三条条件航路不激活。

不对原有导航和管制系统进行改变,以2015年高峰时段交通流为基础确定管制符合,进行扇区划分,该机场终端空域被划分为七个扇区。

2.2仿真分析

建立该机场终端三维微观仿真模型,以实际运行数据和预测数据作为模型数据,进行飞机进离过程的三维仿真,对管制员指令进行模拟。仿真得到飞行轨迹表,用VB+MAPX软件显示非请状况,模拟空域运行状态,主要现实的信息包括高度、航班号及飞行轨迹等。

2.2.1安全性

飞机间的间隔是影响飞机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该机场终端区进场飞机间隔为:垂直间隔300m,纵向间隔12km,符合相关规定,但该机场终端区属于复杂机场终端区,交通密集、航线结构复杂、交叉点较多,这些也会影响飞行安全[3]。而改进航路结构则有利于提升安全性,经过安全评估,提出的空域资源配置技术方案安全性优良,仅为3.73×10-9次/h,小于现状空域的19.26×10-9次/h。

2.2.2延误时间

该机场终端区交通流量大,有着延误问题,采用SIMMOD进行仿真建模,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空域资源配置技术方案各扇形区域延误时间均在15min以下,有效解决了延误问题。

2.2.3工作负荷

原方案管制员工作负荷较大,利用DORATASK验证扇区划分的合理性,对飞机进离场全过程进行仿真,动态模拟管制员指令,对管制员工作负荷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管制员负荷均在2880s以下,满足相关要求。

2.2.4经济性分析

利用数学模型进行经济性评价,使用本文提出的空域资源配置技术方案总飞行成本为134.87亿元,相较于原方案来说,能够节约11亿元之多,经济性优良。

2.2.5环保性分析

民用飞机每燃烧100t燃油平均会释放氮氧化物2.112t、二氧化硫98kg、一氧化碳56kg,二氧化碳318.7t,结合三维仿真数据得出该机场终端区飞机进离场耗油量,最终得到温室气体年排放量为369.58万t,小于原方案的405.2万t,环保性优良。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实际算例,提出了一种复杂机场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技术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优良,工作负荷较小,能够解决延误问题,提升了空域资源利用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园园,胡明华,张洪海,尹嘉男,吴凡. 多机场终端区进场航班协同排序方法[J]. 航空学报,2015,07:2279-2290.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 3S技术 福建水利

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关系到全球的发展,淡水短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继全球变暖之后的第二大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多,而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对于水资源优化与配置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牵涉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也影响到海西经济区的开发与建设。

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现状

1.1 水资源优化配置产生背景

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水资源虽是再生性资源,但全球的储量十分有限。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而且还存在着时空分布不合理、供需矛盾突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等问题。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据测算,我国未来30余年供水虽将增加4000~4500亿m3,如果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没有新的突破,仅仅依靠工程措施开发水资源,在管理上不能适应这种残酷现实,水资源很难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水资源危机将成为所有资源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从而威胁到整个中华民族的腾飞[1]。因此,运用科学技术和方法,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对有限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分配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已成为水资源管理中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1.2 水资源优化配置概念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水资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合理调配,实现有限水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最大。

从宏观上讲,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的解决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实现除害兴利结合,防洪抗旱并举,开源节流并重;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乡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各方面的关系。

从微观上讲,水资源优化配置包括取水方面的优化配置、用水方面的优化配置,以及取水用水综合系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取水方面是指地表水、地下水、污水等多水源间的优化配置。用水方面是指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间的优化配置。各种水源、水源点和各地各类用水户形成了庞大复杂的取用水系统,加上时间、空间的变化,水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就更加明显[2]。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多目标多决策的系统问题。水资源优化配置正是以水资源承载能力(在一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满足生态需水的可利用水量能够维系有限发展目标的最大的社会经济规模)为基础,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协调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动态发展。

1.3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就是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①提高水的分配效率,合理解决各部门和各行业(包括环境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竞争用水问题;②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促使各部门或各行业内部高效用水。水资源优化配置措施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需水管理。在需求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经济并调整生产力布局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二是供水管理。在供水方面协调各项竞争性用水,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来适应生产力布局。根据各地当前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3]。

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及类型

国外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即开始重视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经过近30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根据问题的特点,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范围、对象和规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2.1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利用系统理论与方法,以灌区经济效益最大或供水量之和最大为目标函数,以作物种植面积或各用水量为决策变量,建立多水源联合优化调配模型。

2.2 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针对某一个具体城市,建立多水源多目标优化模型。目前,城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①以水量为依据,缺水量最小为最优分配;②以经济指标为依据,达到投入最小,或产出最大,亦即净效益最大。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合理开发水资源,适合各部门的现有经济能力,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在一般的经济计算中,多采用净效益最大为目标[4]。

2.3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这是针对某一特定流域范围内的多种水源优化分配问题。1996年由黄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主持的“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分配和优化调度研究”中,开发建立了包括数据库、模拟模型、优化模型等在内的决策支持系统,并初步研究了黄河干流水库联合调度模型。2000年,徐慧等人为使大型水库群在大范围暴雨洪水期间综合效益达到最优,采用动态规划模型求解淮河流域大型水库群的联合优化调度问题。2007年,回良玉在全国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指出,以江河流域为单元科学编制综合规划,以规划为指导有序推进水利建设,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

2.4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区域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相对独立的基本管理单位,其社会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1988年,贺北方提出区域水资源优化分配问题,建立了大系统序列优化模型,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技术求解。1999年,邱林建立了宁陵县三层递阶大系统优化配水模型,并将该县水资源在各子区、各作物间进行最优分配[5]。

3 3S技术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研究

宏观总量控制状态的水源管理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深入开展计划用水与水资源优化调度研究,利用计算机迅速完成数据的计算、处理传递,对水资源进行系统化、程序化的动态管理,及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农业布局提供决策依据,科学合理地解决好水资源地域间调配、年际间调配、年内用水调配以及对取水用户的有效管理,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持续利用。在信息化社会,3S技术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已经显示出强大的功能。目前以3S和DSS技术为支持的水资源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它的运用将使水资源管理走向科学化、法制化,使有限的水资源持续产生出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生态效益。3S技术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模型和方法结合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专家支持系统是非常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4 福建省水资源优化配置进展

福建依山面海,雨量丰沛,水资源相对丰富,是个水资源大省。福建全省境内共有663条河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68.7亿立方米,人均3367立方米,是全国人均的1.5倍。但其动态变化的时空分布,与用水季节和用水地区很不均衡。据统计,每年福建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的70%-80%;空间上,降水又是从西部山区向东南沿海逐步递减,沿海的福州、莆田、泉州、厦门、宁德、漳州6市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85%,人均水资源量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优化配置水资源,福建省兴建了大量水利工程。例如,莆田平海湾跨海供水工程有效解决了平海湾畔的平海、东峤、埭头、南日等4个乡镇的居民吃水用水难问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千座水库保安工程、千万方山地水利工程、千万亩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千里河道清水工程和千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都有效增加蓄水能力,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据《中国水利报》统计,福建省于2004―2006年实施了第四批14个初级水利化县建设,经过3年的努力,全部完成各项规划任务,累计投入7.88亿元,兴建各类水利工程4627处。除兴建水利工程外,福建省还积极规划从外流域调水,开展闽江北水南调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研究,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寻找新的空间。

流域和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最重要工作。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以满足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福建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我们要节约用水,尽快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开发和合理配置措施,要建立起排灌结合、井渠结合、以灌代排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模式,这不仅可达到节约水资源,而且还可从根本上达到治理土壤盐渍化的目的。调整供水水源结构,实行分质供水与水的循环使用。加大开发水资源的同时,要协调好上下游用水、部门用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条件、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贯彻合理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预防和治理由于水资源开发不当而造成的环境负效应,运用系统工程,在综合考虑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可供实际操作调度的水资源管理模型和信息联作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预警系统等,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控制体系,为进一步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顺久, 侯玉. 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水利发展研究, 2002, (9).

[2] 吴泽宁, 索丽生.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J]. 灌溉排水学报, 2004, (4).

[3] 李翰卿, 陈明华. 浅谈水利现代化及水资源优化配置[J]. 人民长江, 2004, (11).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范文第3篇

水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综合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人类对水资源规律认识的不足以及常规的规划和管理手段的局限性,对水资源实现综合全面的管理难度很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GIS技术的逐步成熟,开发基于GIS系统的综合水资源管理系统成为可能。在辽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GIS作为基础的数据平台对数字化地图等空间数据和水文信息等属性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GIS还为流域规划项目中所采用的水量模型(IGSM)和水质模型(MIKE11)等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接口,将各个环境模型很好的衔接和协调起来。GIS系统强大的图形处理和输出能力更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了直观的数据支持。从辽河水资源管理系统实际的应用情况来看,GIS技术在流域水资源相关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模拟和显示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评价水资源规划方案和进行复杂的水资源管理决策方面也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2GIS技术和水资源管理的结合

(1)GIS技术的优势

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和显示的计算机系统。它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地理信息,辅助相关的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1]。由于GIS可将地理空间模型化并存储在计算机中,因此它还具有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的功能。相对于常规意义上的信息系统,GIS具有空间分析能力强、数据来源广泛、工作方式直观形象等特点[2],在对空间数据的查询和分析功能要求较高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内容

流域水资源管理是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方面在系统层次上的定量分析和综合集成。一方面它提供了进行流域国土规划和经济布局规划的水资源基础,另一方面它通过对水量时空分配的再调整和水环境标准的制定,协调了防洪除涝、节水灌溉、城镇供水、水利发电、水土保持等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在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全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水的流动性特点,在流域内一个点上的扰动会影响到周边和下游地区[3],因此在进行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基于相应的环境模型分析各项管理战略和开发方案的环境影响,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以及各方对水资源功能的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最终拟定流域内水资源管理的最优方案。

由此可见,在进行力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过程中,非常强调运用各种环境过程模型,如稳态和动态水流模型、多维水质模型和污染扩散模型等。这些模型大都具有明显的空间特性[4],但这些环境模型在对空间数据的操作尤其是在结果显示方面仍显困难。而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管理正是GIS的优势。GIS可以为这些环境模型提供整体的基于GIS逻辑原理的空间操作规范,用以反映具有空间分布特性的模型研究对象的移动、扩散、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过程。在GIS中,基本概念是空间位置、空间分布和空间关系,而基本研究对象是被抽象成点、线、面的空间实体及其相关属性。与之相对应,在环境模型中,基本概念是物质、能量及其运动转化,而基本研究对象是诸如水、人口等明显具有空间分布特性的环境要素[5]。GIS和环境模型在概念和研究对象上的相似性、互补性,使得二者的结合合理又具有实用价值。

在欧盟-辽宁水资源项目中,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系统的流程如下所示:

3基于GIS的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3.1系统目标

以辽河流域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为例,建立基于GIS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存储和处理流域水文学和社会经济的相关资料,并能提供查询功能。

(2)通过基于GIS的查询和分析,能提供必需的空间信息,为今后水利工程布局提供基础数据。

(3)能为决策机构提供丰富的社会经济信息,为水资源的调配提供依据。

(4)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需求量进行评估和预测。

(5)能对水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分析计算,为合理开发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6)结合相关的环境模型,能对水资源开发战略和方案做出评估

3.2系统结构

为了安全、高效的实现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共享,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应采用C/S模式和B/S模式相结合的网络结构(见图2)。在数据库管理方面,可通过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和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库来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

3.3系统模块设计

基于上述分析,辽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主要集成以下模块:数据录入模块、检索和查询模块、统计分析模块、空间分析模块、辅助决策分析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见下图)。

(1)数据录入模块。用于系统中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获取与更新。空间和属性数据可通过键盘、扫描仪及数字化仪等输入设备录入计算机,也可从其它系统直接将数据转入本系统,同时这一模块还提供对数据的适时更改和补充功能。

(2)检索与查询模块。提供属性-空间的逻辑查询和空间-属性的空间查询功能。由于GIS系统中数据同地图中点、线、面相对应,这两种操作实际结果是一致的。数据库的操作能及时反映在地图上,而对地图的操作也能在数据库中表现出来。

(3)统计分析模块。包括对查询结果的统计分析、对空间分析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对水文、土壤、人口、经济等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统计的范围可由用户自行设定,如通过矩形、圆形或多边形工具来确定范围大小。同时,这种统计分析功能既可进行一项数据的统计分析,也可对多项数据同时进行统计分析查询,查询结果可通过报表、地图、表格或文字说明的形式打印输出。

(4)空间分析模块。负责对图形进行地形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叠置分析等操作,并能将分析结果进行汇总,以各种专题图表及统计图表的形式输出。

(5)辅助决策分析模块。主要包括水量计算模型(如辽河流域项目中使用的IGSM水资源模型)、水质模型(如MIKE11模型)、水资源供需分析及预测模型、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等。以上模型可对一项或多项数据进行预测或评价,从而了解流域或特定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同时,通过模型模拟出各个候选方案的实施效果后,可利用决策支持系统模型优化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最佳方案,为最终的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决策提供直接的依据。

(6)数据输出模块。可将统计、分析和决策的结果以文本、报表或图形的形式输出。

4系统功能实现

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可实现如下主要功能:

(1)预测分析

例如通过输入动态的监测数据,可适时做出地下水位等值线图,并经系统的空间分析模型计算出地下水库的库容量,进而利用辅助决策分析模块中的水资源预测模型对未来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2)水资源调度分析

根据农业、工业等部门在当时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及生产现状进行指标分析,确定合理的供水量,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优的分配,进而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3)信息检索和查询

可对研究区历年观测的水文资料进行检索,如历年降水量、径流量、地下水位年变化和月变化、水库入库量、废水排放量等。还可对系统内存储或经系统分析而派生出各种图形文件进行查询,如耕地、渠道、河流水系、水库地形等高线、典型年降水量等值线等。

(4)模拟与决策

如利用水量计算模型和水质评价模型对候选的可行水资源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模拟,直观的对候选方案进行评价。进一步可将预测结果输入决策支持系统模型,求得规划方案的最优解。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产业策略 发展战略

一、引言

主体功能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举措,是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形成和加快实施空间主体功能区,必将优化我国的空间结构,提高开发效率,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有效地保护好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本文将从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分别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提出各自的发展战略。

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主体功能的规划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主要是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基础上壮大经济规模,集聚人口;限制开发主要是保护好自然生态,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禁止开发主要是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三、主体功能区划分基础上的产业发展战略

在主体功能区建设框架下,产业发展战略要根据各个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正确定位每个功能区的产业政策的同时还要根据各功能区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利用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的发展为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同时,加强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的联系,使各自的比较优势都能充分的发挥;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要加强优势互补,还要充分利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自然资源;承担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剩余劳动力。

(一)优先开发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那么在这类地区,要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率,在地区发展道路上,必须走立体提升发展战略。优化开发区的立体提升战略需要完成两个方面的提升:一是产业提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开发密度的潜能。优化开发地区在第一轮经济增长中,主要利用经济开发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空间,目前这个空间的开发已趋向饱和。在此背景下,优化开发区促进产业升级,进行产业转移,把资本密集型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域转移,大力培育轻工业产业集群。在优化开发区推进城镇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吸引新的就业和人口流动创造了条件。重化工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就业贡献率远低于轻工业,但服务业属于劳务密集型产业。所以,优化区域的轻工业产业集群的培育,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的立体升级,也为限制开发区的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

(二)重点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这类区域既要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也要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未来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虽然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边界有待进一步研究划定,但其重点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是毋庸置疑的。在主体功能定位上应突出以下三点。

1,通过强力推进工业化来实现区域经济率先崛起

要注重发挥已有的产业优势,增强区域产业配套能力,积极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大力承接优化开发区域和国际上的产业转移,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力争形成若干新的产业高地。要合理引导产业布局,进一步壮大区域内中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之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的经济集聚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2,通过加快城市化吸纳和集聚更多人口

通过发展城市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创造条件,积极吸纳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力争形成若干城市新区。合理引导人口分布和城镇空间格局,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和布局。进一步增强人口集聚能力。

3,创建适宜人口集聚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

重点开发区域要实现高起点的规划与建设,尤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保护好耕地、水面、林地、湿地等绿色空间,减少经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创造适宜人口集聚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口积聚和经济积聚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限制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那么解决限制开发区矛盾,就是要重点解决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与人口、经济发展的矛盾。在国土资源规划中专门划分出限制开发区,为这类地区发展模式提出了新思路。既然威胁这个地区发展的最大难题是人与自然的矛盾,那么我们对限制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就应当从原来的产业开发思路,转向围绕减少人对自然压力上来。鉴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减少产业开发强度的出路,就是减少这个区域内居住的人:如何减少人,也不能通过简单移民来解决,而应当通过养育开发模式来解决。

所谓养育模式,包括对人和环境两方面的养育。通过对人的“养”和“育”,在对人的能力和观念的提升中实现人口流动和转移。通过对自然环境养育,使自然发挥生态保护功能的同时,形成特定产业开发功能,如通过养育形成生态旅游集群等。具体构想如下:在养育中进行对限定产业的发展。凡是限制开发区,大都属于不宜发展大规模制造业的地区,只能依靠当地资源禀赋进行旅游产业和特定能源产业的开发。为了保证这类地区因产业过度开发而失去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对这类地区所限定的产业开发。要走在养育中对限定产业开发的新路子。所谓养育开发,就要根据生态环境养育的程度和承载能力,确定产业开发范围、时间和强度。这个地区产业开发不能走完全市场化道路,而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与养育的程度进行有限制开发。

(四)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属于如部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等。与禁止开发相对应,必须建立一个保护主体明确、保护职能到位的管理体制。对具有特区性质的禁止开发区管理,传统的做法往往是建立新的管理机构来履行职能。这是一种增加管理成本、导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摩擦的低效率管理模式。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将所在禁止开发区的政府实现职能转换,成为承担保护职能主体。禁开发区的政府要围绕保护职能,进行行政机构改革。保护区的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走出现行的完全与上级政府相对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撤销或精简原来与经济发展的有关机构,将其转换为与履行保护职能有关的新机构,根据保护功能的需要,进行新的机构设计和调整。

禁止开发区的居民尽量不要通过移民办法来解决,这是一种弊端很大的做法。由于居住在禁止开发区的居民在长期封闭状态下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强制性的移民使他们很难适应新环境的生活。经常出现移民的回流问题。为了减轻经济开发对禁止开发区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在尊重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人口转移要通过针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方法来解决。总的思路是,通过保障金把禁止开发区的第一代人养起来,通过身份转换,把第二代人用起来,通过教育使第三代人走出来。通过此方式,最终解决禁止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范文第5篇

导致“三农”问题的根由是农民的权利贫困,不能与市民平等享有诸种发展的实际权利。事实存在的各种农民负担重、被多名目的乱收费、土地权益受侵害等基层政府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使得农民新一轮贫困的外在不利因素较多产生,都渊源于农民的权利贫困,成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走上全面小康社会的制度性陷阱的根源。

二、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模式

1.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开发的山地生态化产业集群模式

基于中观经济学范畴的山地资源系统开发,山民有权和机会回归各主体地位,各利益群体利益协同,知识和方法协同,各资源横纵向协同,短、中、长期时间协同,空间协同,方式方法协同,体制与机制协同,科学和技术协同,是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的本质意义。按照协同发展的实际需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整体规划与宏观调控,制订有利于整体协同与引导控制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金融政策等“控制参量”,建立必要的区际协同发展组织协调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同系统“自组织”的形成与顺利推进,以保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要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跨地区产业的互动与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既要避免和消除村民主体被排斥在外,也要避免地方政府所主导形成的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而缺乏竞争力,造成资源浪费。地区协调发展过程中,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协同性加强,通过产业互动实现区际互动,实现“五个统筹”。区域协调机构的有效性取决于协调机构具有超省市行政区组织的权力。超越行政区经济桎梏,以市场和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的纵向、横向联系,实施国内、国际区域的联合开发与合作,因为西部山区广泛存在着与国际交界的地缘区域。政府可建立超省市行政区的组织协调机构予以指导、协调,使产业组织间有机协同。否则难以全面有序和稳妥高效地推进区域合作的发展、区域市场的建立,具体应由国家相关部门或新建的专门协调机构履行有关职责。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基于公平、效率和充满利益主体活力的城乡空间协同,才是符合城乡空间发展序规则的基本要求的。

2.循环山地经济开发融合的模式

这是基于不同类型下的山区人地关系结构类型,因地制宜,既能发挥区域优势,又实现经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和谐关系构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开发过程中,为了不走城市的生态环境被污染和破坏的老路,应该在规划时,特别考虑到:由传统山地经济开发模式向新型生态、循环山地经济开发模式转变。区域发展规划中,从产品制造——资源开发——货品消费——终端治理,都不应将三废品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因而影响到人/动植物类,而是一开始就应从物流管理上采取“回收物流”的作业流程,使其废物利用,循环一利用——再循环——再利用。产业组织内部的物流管理,产业组织之间、各利益群体、各区域之间横纵向上,则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使内源和外源都达到最佳境界,实现时间、空间、结构、环境、效益、公益、发展、规划、管理和服务的最佳配置,以及最优结果。

3.山区农村经济开发的协同管理

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是巨大的,只是尚未将其潜能发挥出来。低成本、差异化、要素管理协同,可实现山区农村山地资源系统开发的实物产品价值、供旅游观光的产品美学价值与产业经济质量提升。基于中观经济学范畴的山地资源系统开发借助山体的垂直立体分布及其地面上的动植物、叠山美、石山美,以及四季和二十四节气更替等所能发挥的景观、景区和景点,结合人文地理,从山地审美角度,开发旅游、休闲、度假的经济形态,将山地产品的物理性与审美特征和效果体现出来,在城市产能产品过剩、乡村环境生态化以及人们向往空气清新、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的条件下,非物质的经济品比物质化产品更有较高价值。在山地资源开发系统中,将山地资源系统开发的物质形态与其非物质形态结合与联结,采取“种一养一殖一畜一牧一渔一农一林一科一工一贸一城市规划建设一体化”发展模式,可实现山地区域的优化发展。

三、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机制

1.山地农业经济资源开发结构优化及其驱动力

实现山地农业经济资源开发与山地人地关系系统结构优化,取决于外部驱动力、内外部交互作用的驱动力、内部驱动力环境变量的交互作用。特别是人地结构类型I、II、III、Ⅳ的递升型变迁,更需要四种力的共同驱动才能突破贫困落后山区的发展瓶颈,改进其发展性状。(1)外部驱动力目前的逆向流动,我国山区和山民似乎成为我国城市和市民的“殖民地”,发达区域的人流、物流、资流、信息流、技术流和服务流不断流向山地,各层面上的制度安排、体制、宏观政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的税收变化和输入,常在宏观上改变森林、矿产、能源、土地等权属关系、人口数量素质及价值观。公正公平和安全可靠的产权关系,改善山地基础服务设施,推动人们采用新技术、新工具、新品种,使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聚变。(2)内部驱动力因体制和机制设计使然,越偏远贫困山地如果没有外力驱动,缺乏足以诱发山农留守家乡土地劳作和生活的利益机制,他们宁可选择到城里参与市民建设大都市,而非“新农村建设”,只能在一定外力寻引下,内部驱动力才可转化为结构进化的促动力。

2.单一型向复合型开发的山地人地关系

山地拥有丰富的水、矿产、森林、动植物和土地等资源,这些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甚至起着某种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取决于社会经济资源对自然资源的作用效率。现代社会中资源的概念迅速扩展,人们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资源与人口、经济、环境、生态等越来越明显地交织在一起。不同山地区域的山地资源体系的结构、功能有所不同,它们影响甚至决定着该山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与水平,根据特定的山地区域发展目标和资源基础,在各类资源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研究基础上,综合分析各类资源的数量、质量、开局、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深入研究山地区资源与人口、环境、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自然资源本身的规律,社会经济资源布局与配置优化方式,提出跨区域、跨学科、跨部门和跨时期的资源总体战略、优化配置、高效合理利用、循环再生、有效管理等可实施的总体方案。按照利益共享、时间同步、空间统筹、布局合理、用地集约、开发有序、建设规范的要求,结合主体功能分区,编制城乡统一的土地利用、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进行农业区划,推进各具特色功能区的差异化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