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投资的实质

金融投资的实质

金融投资的实质

金融投资的实质范文第1篇

作者:张世晓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我们认为环境金融创新将是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模式、金融市场、金融交易制度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创新活动,如“碳金融”创新交易实践就包括了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合作等多领域的创新。此外,除了在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领域里进行环境金融创新以外,还可以运用包括环境产权交易市场、中小环境科技企业融资、环境知识产权抵押融资以及环境基金、风险投资、海外资本市场、中小企业集团债券等环境金融创新形式。[10][14][15]另外,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会导致一项企业或项目因为忽视环境、资源和生态因素而遭受谴责、处罚、成本增长甚至失败,如小火电、小造纸、小化工等企业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被关停,这一过程会给金融机构融资资金带来风险。因此,在一般传统融资项目中,金融机构也需要针对环境需求、环境影响和环境监管的变化进行项目评估和业务操作层次上的创新。金融机构的环境金融声誉理论模型Tadelis(1999)的研究指出,声誉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其形成需要长期积累并付出艰辛努力,是具有价值的企业最主要的无形资产类型。DunbarandSchualbacb(2001)的研究认为,声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声誉源于客户、供应商、投资人和政府等各利益关联者对企业的综合评价,一般来讲,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收益状况、诚信状况对企业声誉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因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形成其声誉的重要影响因素。Fombrun(1990)的研究就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意识与能力已经构成对其声誉形成的重要影响。BrownandDacin(1997)的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影响企业声誉,并因此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服务的认同与选择。SenandBhat-tacharya(2001)、MohrandWebb(2005)等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影响企业声誉,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市场选择行为及价格定位。[16]与一般企业比较,品牌和声誉等无形资产对于从事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而言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利用一切机会树立客户信心和政府监管信任,除了保持经验安全、防范风险意外,随着人们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要求的提高,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也是金融机构树立品牌形象、积累良好声誉的重要方面。金融机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属于金融机构的重要社会责任,金融机构的环境意识与行为除了影响其金融创新市场选择之外,一项重要的影响是其企业品牌声誉,并潜在地影响其市场地位、产品定价和长期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中,“赤道原则”为金融机构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制定了基本原则。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的金融机构必然能够树立负责任企业的形象,从而提升企业声誉,取得消费者市场选择和政府监管的充分信任,提高金融机构的品牌价值,间接为企业创造收益积累基础条件。因此,金融机构的环境金融业务一方面需要从市场角度进行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应从社会责任和企业声誉角度形成环境行为的自我道德约束。政府的公共环境金融理论模型政府公共支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税收等行政渠道,但税收等形式的政府财政收入受到税法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各个区域政府年度财政收入是有限的,在需要增加开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金融渠道筹集资金,以获得政府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再配置,我们可以将政府这种通过金融渠道筹集资金并用于公共支出的方式称为公共金融。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环境属于公共品的范畴,需要通过政府财政形式的公共支出来保障供给。但是,我们认为政府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便是完全需要由政府负责提供的环境公共品,也可以通过金融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以政府和金融的共同力量结合使环境产品与服务获得更充足的供给,在时间与空间上提高资源在环境领域里的配置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向公众或商业银行发行环境治理债券等金融形式筹集资金以保障环境投入,我们将这种由政府以金融方式进行的环境投入称为公共环境金融。我们认为政府尤其是区域政府可以运用公共环境金融并按照各区域的环境需求进行投入,通过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吸引各方面投资并使本区域各项要素增值,增强区域的要素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从而带动财政收入增长,偿还环境金融融资资金。[18]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区域性视角,我们下面的实证分析将基于以下假设:假设1: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具有关联性,即区域金融发展会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负面或积极的影响。这一假设暗示,如果在区域金融发展中金融机构与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没有环境因素的关注,则会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如果通过金融视角和金融环节关注环境、制约环境损害行为、激励环境改善,则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关注环境问题,有利于环境事业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假设2:区域环境金融投资能够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即通过金融方式筹集资金对环境领域的投资能够对改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传统理论认为环境治理主要是政府的公共责任,财政投入是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资金来源,尽管已经存在金融来源的环境资金投入,但是环境金融投资对环境改善的作用程度必然受到其规模和方式的制约。因此,这一假设事实上暗示如果环境金融尚未对环境质量改善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需要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使环境事业能够更多地利用金融这种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融资渠道获得更充足的资源配置。假设3:环境金融具有区域性特征,即处于不同经济区的省、区、市环境金融规模与形式存在区域差异性。环境金融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市场化水平、公共服务能力等因素相关,中国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而环境金融在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应存在差异性。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报以及国家环保局的环境统计年报对于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状况的统计主要包括气体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等指标,我们认为其中空气污染影响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涉及范围最广,是最具综合性的环境质量指标。空气质量指标中“二氧化氮含量”的来源既包括工业源又包括生活源,主要由广泛使用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燃烧产生,而且是国家统计局城市空气质量指标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指标,能够较为综合地反映区域环境质量。因此,我们选取“二氧化氮含量”指标表示各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需要说明的是,“二氧化氮含量”指标表明的是环境受污染的状况,因而其为负向指标,即该指标越低表明环境状况越优,反之亦然。“人均区域金融业产值”综合反映了各类金融产业、各类金融业务的发展水平,较能综合反映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因此我们选择这一指标作为代表区域金融的解释变量。数据来源为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包括内地29个省、区、市(由于数据缺少而没有包括青海、2省、区,以下相同)的相关数据,未加特别说明的数据时间均为2007年度。我们建立如下式(1)的计量分析模型:(式略)其中:Q代表以“二氧化氮含量”表示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F代表以“人均区域金融业产值”表示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从实证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5%水平上对区域环境质量水平有较为显著的解释作用,对于我们的基本假设1,实证检验结果首先表明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有着较为显著的关联性;其次,我们发现解释变量“区域金融业产值”指标的回归系数为正值,由于环境质量指标“二氧化氮含量”为负向指标,因此说明区域金融发展尚未将环境问题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目前的金融活动没有重视环境因素,金融机构尚未在其业务活动中将环境作为关注目标,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无论通过自身的直接作用或是通过其融资业务的间接作用都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检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目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提示我们可以从金融角度关注环境问题。环境金融的区域环境质量效应实证分析中国目前各区域针对环境治理的各项投资来源中,来源于金融方面的投资是否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出了显著性贡献是我们关注金融影响环境问题的又一个主要方面。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对中国区域环境金融投资状况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将以区域环境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作为解释变量。我们仍然采用空气“二氧化氮含量”表示区域环境质量;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各区域2006年度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数据,以“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形式的环境投资,各投资来源指标均采用各区域的人均数据,“银行贷款”即环境金融形式。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采用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指标为2007年度数据,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指标为2006年度数据。我们认为,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相应的影响存在1年的时滞是合理的。我们建立如下式(2)的计量分析模型:(式略)其中:Q代表以“二氧化氮含量”表示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Fj(j=1,2,3,4)分别代表“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形式的环境投资,F4即为我们要检验的环境金融投资。数据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2所显示的实证检验结果中,我们发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4项指标中,“排污费补助”和“政府其他补助”两项来源于政府公共支出的项目,分别在10%和5%水平上对区域环境质量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解释作用,而“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来源的投资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作用均不显著。表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环境金融尚未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出显著性贡献。同时,由于我们所采用的表示环境质量水平的指标空气“二氧化氮含量”为负向指标,而政府投入中发挥最显著作用的“政府其他补助”对环境污染程度指标的影响为正,说明各区域政府的环境投资仍为被动模式,是迫于环境压力而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公共环境影响行为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这一检验结果也暗示中国各区域未来需要向统一环境投资规划、环境风险防范、预先环境投入、优化环境质量主导的环境投资主动模式转变,以提高环境投资及环境影响行为的效率,降低环境投资和环境影响行为的成本。环境金融的区域效应实证分析尽管我们的上述实证检验显示中国各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尚未对各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产生显著性影响,但是由于中国不同区域间经济、社会、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仍然关心各区域间环境金融投资水平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即发达区域是否已经先于欠发达区域开始重视环境金融的投入,从而检验我们基于基本理论分析对于环境金融区域性特征的认识和假设。实证分析将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表明各经济区域性特征的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以上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中的“银行贷款”指标各区域人均额表示;区域虚拟变量则包括表示东部、中西部区域的虚拟变量等反映区域性特征的相应指标设定。我们采用虚拟变量的形式来表示不同的经济区域特征,将青海、外的中国内地29个省区市划分为东、中西部2个区域①,分别以RGi(i=1,2)表示东部和中西部虚拟变量,则有:(式略)依据前述理论分析和基本假设,我们建立环境金融区域效应分析的计量模型以对理论分析、模型和基本假设进行检验。我们基于年度时点水平建立基本计量分析模型如下式:(式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的东部效应和中西部效应均达到10%的显著性水平;东部经济区域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中西部经济区域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东部区域的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普遍明显高于中西部区域。尽管实证分析第二部分的检验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区域环境金融尚不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显著性影响,但是环境金融区域效应的实证检验仍然表明环境金融具有显著的东部、中西部区域效应,即东部省市区域的人均环境金融投资额普遍显著性高于中西部省、区、市。一方面,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仍属以制造业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也带来了对环境治理投资的相应需求;另一方面,东部区域随着经济、社会的领先发展已开始更多地运用金融方式增加对环境的投资,改善和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

中国当前阶段环境金融总体未对环境质量改善发挥显著性作用。根据理论分析,我们认为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可以通过环境金融创新、金融机构环境金融声誉、政府公共环境金融等多个方面、多种形式对区域环境建设和区域环境改善产生影响。首先,对于能够私人化的环境需求,可以进行环境金融的商业模式创新,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使企业、个人的环境需求以一般商业金融方式得到满足,并形成正常的商业金融循环模式,类似实践中《京都议定书》配额项下的碳金融交易形式等在形成环保新机制的同时也在促进金融创新和开辟金融业务新领域。其次,对于正常的融资活动,基于市场声誉的考虑,尤其是在未来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国际化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增强其环境领域里的社会责任意识,遵循国际间已经达成一致的环境保护共识,形成系统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金融监管部门也可以对金融机构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强制性规范,对金融机构的环境影响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公共监管以及激励。再次,对于政府财政所承担的公共环境供给,可以通过政策性环境建设金融或商业性环境建设金融补充政府财政在环境投入方面的资金不足,也可以采用发行环境建设公债等融资方式,利用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未来公共收益偿还融资。

金融投资的实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金融投资;策略;创新

引言

近年来党中央和政府一再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调整经济增长速度,这就对企业的投资管理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要想在新时期市场经济中使企业能够在投资领域确定正确的目标,避免巨大的投资风险,就需要在企业内部投资管理战略和方式方面进行创新和采取适当的改革。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实现企业效益提高,并突破投资方式单一化的限制。因此,在新时期下怎样发挥好企业的金融投资优势和做好投资管理工作,是需要企业和管理层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含义及意义

1.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含义。

传统的企业金融投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信贷、股票发行以及债券等,这些方式成为企业金融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企业金融投资管理是在整合企业资金后将投资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并对投资资金进行管理使之成为增加企业收入的一种手段,具体主要包括金融投资方式、具体程序以及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新时期企业的金融投资管理在经过上一个时期的总结和分析之后,首先应该要求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前预先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有对金融市场的调查、对投资产品和方式的性价比对比分析等,然后通过专业的分析和管理,根据企业经营方向和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确定投资方式,确保实现企业资金的有大利润率。

2.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意义。

首先,企业进行金融投资管理能够增加投资回报。专业、有效的金融投资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增加企业的收入,为企业创造优良的投资回报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的资金活跃的增加。金融投资管理是在专业的分析方法下通过合理运算和选择进行的金融投资,是企业实现金融投资合理性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另外,合理、有效的金融投资还能够帮助企业完成融资,增加企业利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和保证。

其次,企业进行金融投资管理能够完善企业运行机制。专业高效的金融投资管理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为企业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和掌控,并且能够在金融投资的大市场下帮助企业进行正确的谋划和选择,推动企业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得企业的管理能力的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最终达成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企业金融投资发挥巨大的作用离不开企业领导层正确的决策,因此提高企业自身决策能力是确保企业金融投资效果的保证,也是完善企业运行机制的保证。

3.企业进行金融投资管理能够优化企业环境。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需要企业多部门的沟通与配合,要真正做好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就需要企业在资金、专业人才、投资项目等各方面进行协调和配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对投资项目进行多方面以及综合考量来确定投资计划和方案,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合理化和最高化。因此,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开展是调节企业部门与员工的纽带,能够促进各部门的合作和沟通,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凝聚企业有生力量,共同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新时期背景下企业金融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性规划。

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能能够帮助企业长远发展,是增加企业利润的重要内容。正确的投资决策是保证企业在投资中收回成本、获取利益的重要保证。但是,在当前的形式下,大多数的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前都不能科学的判断和决策,只是盲目的选择一项或几项短期收益高的项目进行投资,往往难以预料未来走势,投资具有随机性和盲目性,最终只能承受巨大的风险。另外一些企业在看到金融市场的繁荣后片面追求高额利润,对投资项目不进行有效的评估,且对自身投资实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投资一些前景不明朗的项目,而这些投资缺少正确的投资规划和管理,最终只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最终造成企业利润损失。

2.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

在市场经济发展新时期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中过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了项目投资前的风险评估和运行过程方面,往往忽视了对投资管理的监督与控制。企业审计是是实现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往往重视项目部和运营部而忽略了企业的审计体系建设,甚至有的企业都没有设立审计部门。金融投资管理如果缺乏后期监督和审计的程序,往往会使整个投资管理过程混乱无序,责任无法落实,最终增加金融投资风险。

3.决策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金融投资管理决策作为众多管理决策中的一部分,由于没有硬性的制度规定和数据指标,因此具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和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对投资项目进行正确的判断,在投资风险和受益方面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以及正确的预测能力。但是,在目前各个企业金融投资管理方面,企业缺乏民主决策,更多的是依靠领导层和决策层进行投资决策,这样就非常容易受到管理层人员的主管影响,管理层可能只是依靠原有的经验和理论进行投资决策,这样就极易造成投资失误。

4.缺乏专业素质过硬的管理人才。

在21世纪,人才是重要的竞争资源。一个国家和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日益复杂,这就要求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在进行项目投资时更加谨慎。因此,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就成为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在新时期,对于高素质的人才不仅需要考核金融投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战中检验专业人才的投资判断能力以及观察能力。但是,在当前企业中,往往缺乏专业投资管理人才,这样就容易造成错失投资良机,最终影响企业收益。

三、新时期完善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有效策略

1.制定合理的金融投资计划。

在进行金融投资之前,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做好合理的项目计划,在投资金额、投资项目、投资风险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因此,制定合理的金融投资计划是投资管理工作的基础部分,为后续的投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一份正确、合理的投资计划是企业金融投资能够顺利展开的前提。在企业金融投资计划中要考虑到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和风险,能够综合考虑投资项目利弊,并考虑投资项目的衍生金融产品对本公司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做投资计划时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并做好预防措施,能够及时应对风险、转移风险。在投资金融项目时要注意规避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谨慎、合理。

2.做好企业预算管理工作。

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时要做好企业资金预算。预算是实现企业资金合理流动的前提和基础,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作。企业通过合理的资金预算能够做到全责分明,对企业一个年度的资金进行合理分和配置,在企业各个部门间进行分明的划分[1]。并将企业资金合理运用于运营工作和金融投资中,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金利润最大化。

在企业资金预算工作中,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层和财务部门的资金预算管理意识。可以通过建立健全资金预算体系和机制,通过宣传增加企业职工尤其是各部门负责人对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逐渐建立起资金预算管理系统,使得资金管理更加系统和明了。使得资金预算在企业发展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切实增加资金使用率。其次,企业资金预算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将资金预算坚持完整性、合理性相统一,并在合规性的原则指导下进行预算工作的实施。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预算工作的监督,同时还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再次,在进行资金预算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法律意识,加强财务人员对于新颁布财务政策的认识以及金融市场政策的理解,促使企业财务人员能够将金融投资和企业资金预算进行合理的搭配。最后,建立完善的资金预算责任制,是确保企业管理层和相关人员履行资金预算规定和执行相关任务的保证[2]。可以通过有效合理的奖惩制度促进资金预算责任制的落实。

3.加强金融投资队伍建设。

新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之间的竞争。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努力。在企业金融投资过程中,只有通过投资团队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投资工作的顺利完成,增加企业的利润。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身实力吸引更多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在后续工作中能够为高素质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动力,最后,还需要为金融投资人才提供更多的实战经验,在实战中总结经验,加深理论知识的认识。因此,注重企业金融投资团队建设对于企业金融投资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4.加强对金融投资行为的审计监督。

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时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是对企业金融投资工作的有力保证,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体系是保证企业金融投资项目顺利开展和运行的重要手段。但是,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一方面要注重审计的独立性,防止企业审计部门和投资部门相结合,另一方面要注重审计的公平性,避免企业管理层和财务部门对审计的干涉和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审计工作要注重工作内容的针对性,对企业金融投资的资金预算和流向进行审计核监督,以及收益的监督,以达到合理控制金融投资风险的目的。

四、结论

在新时期,企业在金融投资方面面临的风险和难题越来越多,这就需要科学、合理的金融投资管理为企业提供保证,不仅在投资中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还能够进行合理的风险管控,为企业利润增加做出贡献,确保企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金融投资的实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项目 融资 问题 对策

0 引言

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在项目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分析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方案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1 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国家对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缺乏专项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没有专项的BT模式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得BT项目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给BT模式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

1.2 国家对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缺乏招商指导性文本

我国对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有专项的标准文本,但对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没有相应的指导性文本,各地政府只能因地制宜实施对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管理,基本上一个项目制订一个招商方案,而很难制订适用于当地各项BT融资项目通用的招商方案,造成审定BT招商方案的周期较长。

1.3 对投资人主体资格的确定存在意见分岐

目前,对投资人主体资格的确定通常有如下三种不同的意见:1)投资人既需要有资金实力又需要有施工资质的企业法人(包括组成联合体);2)投资人需要有资金实力而不需要有施工资质企业法人(但施工需要另行公开招标);3)投资人只需要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上述三种意见往往争论不休甚至难以统一。

1.4 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后,投资人是否还需要施工二次招标

目前,我国现行招标、招商方面的法规对建设工程项目招商后施工二次招标并没有强制要求。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此问题仍然争论不休,未形成统一意见。有一种意见认为招商公告可以要求具备施工资质的投资人参加招商竞投,由于投资人已具备施工资质就不需要施工二次招标;另一种意见认为招商后无论投资人是否具备施工资质均应在招商后施工二次招标,否则就违反国家招标投标法或地方招标相关规章。

1.5 资金回报

资金回报确定高了,将会增加项目投资工程造价;资金回报确定低了,将影响投资人投资积极性并造成BT融资建设项目招商失败;资金回报是招商人和投资人共同关注的焦点。

1.6 回购资金担保

投资人在参加BT融资建设项目竞投前,需要考察招商人信誉、财务状况和建设项目偿还投资资金来源,更要考察建设项目投资回购资金担保方式和担保效力,以确保投资资金能及时回购。没有回购资金担保或担保无力的BT融资建设项目将不被投资人接受而致项目招商不会成功。因此,回购资金担保是BT融资建设项目招商的必要条件,如何确定项目回购资金担保方式是BT融资建设项目招商至关重要的问题。

2 探讨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方案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工作实践

2.1 深入研究国家有关BT融资建设的相关法规,为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提供法律依据

BT融资建设招商人应依据法规,大胆探索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BT融资建设方案;只要不违背国家法规,应允许进行大胆实践、总结;不应以个别项目出现问题而禁止BT融资建设。

在实践中,BT模式招标原则上宜采用公开招商和竞争性谈判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投资人。例如,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龙顺家园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BT建设工程项目采用通过公开招商方式,该项目《招商公告》同时在《四川日报》、《四川建设网》(http://.cn)、《四川招商政务网》(http://)进行公开。

2.2 编制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参考文本,以规范BT融资建设招商行为

由于我国在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没有相应的指导性文本,各地只能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编制单项工程的招商文件,而且每个项目蝗招商条件均不相同,特别是对招商文件的主要条款基本上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反复讨论、会审,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2.3 探讨政府投资BT融资建设项目对投资人主体资格的要求

目前,政府投资BT融资建设项目对投资人主体资格要求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1)投资人既需要有资金实力又需要有施工资质的企业法人(包括组成联合体);2)投资人需要有资金实力而不需要有施工资质企业法人(但施工需要另行公开招标);3)投资人只需要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

下面以一个案列说明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已实施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对投资人主体资格要求问题,案例: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龙顺家园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BT建设工程项目建筑面积约20万m2,工程费用投资约3.2亿元,建设工期720天;该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专业性较强、工期紧的特点。因此,该项目投资人主体资格要求具有资金实力和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壹级及以上资质的企业法人,不接受无施工资质的企业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参加竞投,以确保工程安全、质量,按时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

2.4 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后,投资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施工二次招标

结合我国BT融资建设项目实践,通常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施工二次招标。如果在招商公告已明确要求具备施工资质条件的投资人参加招商竞投时,可由投资人直接施工而不需要施工二次招标。如果在招商公告无明确要求具备施工资质条件的投资人参加招商竞投时,可视下列情况决定需要或不需要施工二次招标:若投资人的施工资质条件满足项目施工资质要求时,可由投资人直接施工而不需要施工二次招标;若投资人不具备施工资质或施工资质条件不能满足项目施工资质要求时,可由投资人组织项目施工二次招标。

2.5 合理确定资金回报

通常来说,如果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项目专业性强、工程复杂、项目回购资金周期短、项目回购资金前期比例高、当地资金平均融资成本高、国家宏观调控严格和融资市场环境差时,由于项目需要投资人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管理水平、充足的流动资金、较强的融资能力和较强的抵抗经济风险能力,因此此类项目资金回报应适当提高。反之,项目资金回报应适当降低。

2.6 合理确定回购资金担保

目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已限止国有土地质押,但可以采用指定地块土地出让地方收益部分作为回购资金担保。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已实施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回购资金担保案例如下: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龙顺家园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BT建设工程项目建筑面积约20万m2,工程费用投资约3.2亿元,建设工期720天;该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特点。该项目回购资金担保采用财政支付承诺和指定地块土地出让地方收益担保组合方式。

3 结束语

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方案对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成败和项目管理风险控制起关键作用。招商人应通过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实践进行总结、提高,不断探索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招商的新方案,以满足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树森.BT投融资建设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5

[2]王守清,柯永建.特许经营项目融资(BOT、PFI和PPP).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

[3]王铁军,黄恒学.中国地方政府融资22种模式成功案例.中央金融出版社,2008.8

金融投资的实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银行资金;制约因素;路径选择

1、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主要原因

资金具有逐利性,追求“高回报、低风险”是资金的基本特性。因此,股票市场收益率的相对过高是造成当前银行资金流入股市的根本原因。据了解,2000年一级市场新股申购的平均收益率超过20%,而风险几乎为零;在二级市场,至少有80%的股票由庄家控盘,其收益也相当可观;而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仅为 5.85%,且实业投资呈现投向狭窄、风险较高、收益较低的特点,因此银行闲置资金在没有更好出路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流入股市。

2、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制约因素

2.1 金融法制法规不完善

我国金融法律体系还不十分健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尚不能为银行资金直接入市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一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明确界定违规入市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很多银行创新业务在问世以后马上遭到监管当局的禁止,只好转入地下违规变相操作,无法做到市场的有序和公正;另一方面,在颁布相应法律法规之后,执法守法不严,法而不规,金融机构违规的成本变小,刺激了违规行为的发生。

2.2 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严重滞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是当前银行资金流入股市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规范,存在诸多制度缺陷,如市场分割严重;尽管目前我国正在搞股权分置改革,但股票发行方式不合理,新股发行价过低,发行利润过高;缺乏完善的退出机制等。股票市场充斥着投机和非理性投资,“做庄”大行其道,股价暴涨暴跌。

2.3缺乏风险防范机制

无论是对券商放宽股票质押贷款的条件、向企业和个人开放股票质押贷款还是其他的引导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措施。都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进行。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使得这一前提更为重要。而我国目前仅有关于法人防火墙的原则性法律规定,在防范银证融合利益冲突,阻隔金融集团风险蔓延方面就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我们应该参照先进国家的作法,尽快完成风险防火墙的构建,为银证合作层次的提高和随之而来的银行资金进入股市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3、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

如何拓展银行资金合规入市的渠道问题,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此有较多的探讨,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如有呼吁大力培育私募基金、分流引导居民储蓄存款进入股市的,还有提出向居民个人开办股票质押贷款的,更多的讨论是围绕拓宽券商融资渠道来进行的。在这一点上,目前银行资金合规入市的渠道拓展应围绕增加券商合规融资来进行。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增加新的融资渠道,而是要注重对现有券商合规融资方式的高效利用,尤其是对股票质押贷款的高效利用。

按现行法规,券商有同业拆借、国债回购和股票质押3条渠道从银行融资。但3条渠道融通的资金量却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根据央行公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3年一季度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通过拆借和回购方式从商业银行的净融入资金达1 851亿元。而通过股票质押贷款的融资量,3年多累计发放贷款仅200亿元。存在如此巨大数字反差,主要是开展股票质押业务的法规依据《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当然,对这种由于市场环境原因而加剧了的股票质押贷款本身所蕴含的缺陷与风险,只能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和对市场环境的治理来逐步地解决。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和开拓其它的券商融资渠道,如允许券商更大规模地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允许券商进入票据市场,允许券商以固定资产作抵押从银行获得贷款等,还可考虑成立证券金融类公司作为专门的信用机构。

我认为,除现有的同业拆借、回购和券商股票质押贷款等路径外,还可以发展以下4种途径:

3.1 银行购买证券投资基金

和股票相比,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相对稳定,市价波幅不大,投资风险较小,对投资者证券专业知识和投资分析水平的要求相对较低。而且,商业银行大都办理基金托管业务。对基金的了解程度较之股票要强得多,这都是商业银行投资证券基金的有利条件。尽管一段时间受股票二级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一些基金的净值下降,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热情有所减退,但基金的运作管理还是明显体现了专业优势。商业银行成为证券投资基金主体,一方面可通过基金的申购和赎回,实施灵活、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增加业务收入,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向,商业银行以机构投资者身份对基金的巨额购买,会成为稳定市场、推动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当然,对商业银行投资于基金的数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应做出具体限定,以利于实现其资产结构的合理化和控制其经营风险。

3.2 银行向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发放贷款

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单向做多的市场,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缺乏有效工具规避市场风险。而且市场出现下跌。基金投资者赎回的频率增加,基金的兑付能力会显著增大,迫使基金公司不得不将部分证券资产变现,从而使得基金重仓股的股价快速下跌,进一步加剧市场的跌势,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甚至还有可能使基金面临被迫清算的窘境。如果保留大量现金满足赎回的流动性需要,又会严重影响基金的投资收益。因此,在开放式基金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如何使基金公司及时补充流动性以应对赎回压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6]。商业银行向基金公司发放短期临时性贷款,既增加了一条资产业务渠道,同时又可以降低基金公司的运作风险。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

3.3发展金融中介机构

银行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机构投资者投资股票市场而间接入市的,发展和完善机构投资是实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必要条件,因此有必要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应当发展金融机构投资如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等。目前保险公司及社保基金中己累积结余了大量的资金,除了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债,缺乏其它更有效的保值、增值手段,改革现有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模式,借助资本市场的多种投资工具,拓展新的投资渠道,提高保险资金的运作效率,对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具有同等意义。

3.4拓展投资银行业务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国际化与市场的一体化的发展,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金融的开放与多元引起资金分流,同时利率、汇率变化无常使金融业经营风险增大,银行传统信用业务的利润率不断降低,商业银行面对生存压力和发展需求,纷纷进行业务创新,促使国际银行业表外业务飞速发展,目前银行的竞争主要是表外业务的竞争。正是表外业务(特别是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使得银行资金突破分业限制,进军资本市场,投资银行业务实际上成为了银行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主要载体。

参考文献

金融投资的实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 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 衡阳实证

根据《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未来五年,全市将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核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金融须先行,离不开金融在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要在科学把握新兴产业内在属性、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模式以及科学的路径安排,提高金融支持的深度和广度。

一、衡阳市新兴产业及金融支持现状

(一)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0年末,全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总值达到7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3.5%。根据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利税超200亿元。全市新兴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加快对接。至2011年6月末,先后有13家世界500强企业、16家央企入驻衡阳,优化了全市了产业版图。二是园区集聚。全市9家市县工业园区集中了全市75%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企业,产业发展加快集群化、集聚化。三是龙头引领。特变电工、天雁机械、湘泵股份等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企业;古汉集团、欧姆龙电子、镭钼科技、金杯电缆等创新型企业走在战略性新兴发展的最前沿。四是创新驱动。2008年以来,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4家,申请专利2600件,授权专利1233件,输变电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油管等核心产品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全市新兴产业步入技术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强力的金融创新

在人民银行引导下,全市各银行业机构把新兴产业作为信贷支持重点,构建信贷“绿色通道”,促进了新兴产业投融资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无缝对接,银企携手。2011年6月,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银企合作对接会上,全市共签约项目4个,承贷金额7.2亿元。二是银保合作,破解难题。衡阳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累计为中小企业办理担保融资业务795笔,金额突破80亿元;帮助企业增加产值387亿元,增加税收27.8亿元,促进就业4.1万人。三是金融创新,尽显活力。全市各银行业大力推进新兴产业信贷产品、服务模式等领域的创新,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油茶林质押贷款、金融租赁、供应链融资等新业务。衡阳市镭钼科技有限公司以专利权作质押获得了农业银行的1000万元贷款;油茶林权抵押由衡阳在全国首创,至6月底,全市油茶林贷款3.86亿元。四是资本运作,源泉涌动。首期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由人民银行主导、市经信委牵头、3家优质中小企业为联合发行人、市民生银行为主承销商,金额1.7亿元,目前已完成所有实质性程序。今年第二期13家企业金额5亿元的集合票据正加紧推进。私募股权融资从无到有,中油金鸿、恒缘电工、创大冶金、金拓天等企业引入私募股权融资8.34亿元;7月14日,衡阳鼎富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成立,总规模5亿元,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

二、金融支持新兴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投入不足,“四两”难拨“千金”

一是财力支持不够。2010年全市支持新兴产业预算支出不足8亿元,占比不到1%。二是科技投入不够。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等特点,科技投入较大。但2010年全市R&D强度为1.1%,按照国际标准衡量,1%-2%之间具有较强的引进、消化、吸收能力,但自主创新能力总体还不强。三是项目安排不够。根据2011年全市“1625”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新兴产业无论是项目个数,还是投资金额所占份额均偏低。

(二)金融制度抑制,难以深度融合

一是分业经营的限制。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一模式,这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基本符合,但也对银行、证券、保险产品整合和创新形成实际障碍,不利于金融业综合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实力的提高。二是投资领域的限制。从国际上看,股权投资主要机构投资人来源于保险、社保基金、银行、企业年金等。同时,允许商业银行运用少量一级资本或发行集合投资计划资金,以股权投资基金方式间接参与对中小企业及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并将信贷与股权投资联动,即“贷款+股权投资”模式。但现阶段,银行还没有获准进入股权投资基金领域,如《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有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这一制度安排,导致金融资本和新兴产业资本难以深度融合。

(三)融资渠道单一,贷款依存偏高

一是上市门槛过高。如创业版上市对公司净资产要求“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而新兴产业大多处于成长阶段,规模偏小,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盈利能力较弱,难以达到上述上市条件。二是债券融资不畅。受财务规范性欠缺等诸多影响因素,债券融资之路并不坦平。三是民间资本进入不踊跃。处于培育成长阶段的新兴产业盈利能力难以达到民间资本预期利润目标,再加上对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持股比例、出资方式等“显性”或“隐性”门槛的存在,民间资本介入新兴产业偏低。

(四)金融服务同质,供给抑制凸显

一是金融专业化程度不高。不同新业产业催生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对此缺乏前瞻性研究,市场细分不够充分,产品研发相对滞后,专门化服务不能及时跟进,资源难以有效转化为资本。二是产品抑制。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需求,但目前金融产品总体上单一,以传统的抵(质)押方式为主。专利权质押融资是解决企业贷款的需求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本地没有专门或专业的评估机构,价值评估要到商业银行总行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企业从申请到最后审批时间跨度近一年左右的时间,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受此影响,一些企业不得已退而求次,放弃专利权质押融资而选择房地产抵押融资。三是服务抑制。目前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五)中介服务滞后,融资通道梗阻

一是担保服务能力有限,且资质有待提升。目前现有9家担保机构中,除市担保公司、耒阳担保公司外,其余机构因注册资本低于1亿元,银行担保合作相继中断。同时,按现行资本金4.5个亿及10倍的最大倍数,最多能提供45亿元的担保融资总量,远不能满足新兴产业的担保服务需求。另外,从资质看,即便是市担保公司,其资质也难以达到债券市场担保资质要求。二是要素市场发育不全。知识产权、机器设备、厂房、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型农用生产设备等生产要素的确权、登记、评估、交易流转的中介服务不完善,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制约了以生产要素为担保标的物开展的金融创新。三是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尚是一遍“空白”,增加了企业上市的难度和成本。

三、多元化模式下金融支持路径安排

(一)政府积极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制定《衡阳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出台财政、项目、税收等扶持政策。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每年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且逐年递增。设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新兴产业发展风险基金。二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整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产学研专项资金、技术创新资金等政府专项资金,向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倾斜。继续运用财政贷款贴息手段,支持新兴产业技能改造。三是优先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项目纳入市重点工程项目库。四是完善新兴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扩大税前抵扣项目以及比例,运用退税政策工具,加大对成长期好、就业容量大的新兴产业支持力度。

(二)深化制度改革,促进产融深度结合。允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混业经营。适当放开对银行的限制,允许银行在一定限额内,用少量资本金来做股权投资,可参股创投基金,或者成立创投子公司。同时,适当提高保险、证券公司股权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限比例。

(三)推进金融创新,发展专业金融服务。将制造业金融、IT金融、生物医药金融、新材料金融、新能源金融、低碳金融以及核产业金融作为衡阳金融创新的重点方向。推进金融支持新兴产业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扩大抵(质)物范围,大力发展应收账款、专利权、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林权等质押业务。发展供应链融资业务,通过应收账款融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为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制定金融支持新兴产业一揽子服务方案,走差异化的服务道路。提高新兴产业贷款风险容忍度,完善信贷激励约束机制。注重服务能力的提炼,特别是在银行支持企业上市、债券融资方面,要积极借鉴外地银行的成功经验,加强业务合作,储备人才,提高上市辅导、债券承销的能力。

(四)强化资本运作,拓宽多元融资渠道。用好上市公司引导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借助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或者境外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以及中小企业集中债券,对发债企业给予一定的费用补贴,切实降低债券融资成本。设立衡阳市民间资本引导服务中心,公开信息与项目,实现信息对接,促进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新兴产业。

(五)培育中介市场,促进要素有序流动。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参股增资,提高市县两级担保机构的资本金实力。发展知识产权、林权、农村土地承包权等评估交易市场。培育资本市场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上市保荐机构等,为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融资提供“零距离”和低成本服务。

注:此课题为衡阳市2011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顾海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升级与金融支持.《改革》,2011.

[2]孟扬:“投贷联动”:商业银行积极探索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金融时报》,2011.5.25.

[3]唐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现衡阳可持续发展.《衡阳通讯》,2011.1.

[4]范小雷:发达国家发展战略产业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