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法制安全教育

网络法制安全教育

网络法制安全教育

网络法制安全教育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网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论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构建网络系统管理制度体系和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体系。

一、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网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网络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于网络教育资源、并通过网络平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网络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是借助网络平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从而使网络教育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于一体。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成为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学生十分青睐的学习知识和进行课余消遣的一种方式。但是,他们在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同时,难免也受到一些消极的、甚至是反动信息的影响。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根据新的形势,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3.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条件

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条件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建立一套能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管理者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为之服务的资源系统,其关键环节就是构建网络思想教育体系。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结合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热点问题,对学生在成长、成才、学习、生活、就业、交友、娱乐以及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给予正面引导和帮助,在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传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引导,从而使学生通过网络就能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二、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本途径

1.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组织机构与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构是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实施的组织保障。因此,应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建立健全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党群部门、学工部门、网络信息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图书馆等相关单位参加的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其职责是负责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规划、指导、监控和协调,确保网络建设与管理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向上的教育内容、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丰富安全的教育资源。

其次,充分发挥“两课”教育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网络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开发“两课”网络课程,促进“两课”教学网络化,是“两课”改革和占领网络主阵地的关键。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有利条件,使“两课”教学尽快走进网络,让大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其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一是积极建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重点规划建设有特色、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打造一批“红色品牌”网站。二是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运用网站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讲座、讲授和辅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功能。三是开设具有交互性、开放式的校领导电子信箱。通过信箱,及时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和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同时也有利于纠正领导工作中的错误,推进科学和民主决策。四是充分发挥校园BBS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校园BBS,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校内舆论引导,消除不良信息,批评错误言论。

其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科学管理。构筑“三道防线”。一是技术防线。在学校的网络信息平台中设置信息“过滤器”,将不良信息拒之门外,在网页浏览器中内置不良信息过滤软件,以保证网上信息的文明、健康。二是法律防线。强化网络法制教育,以法律为武器,威慑和打击各种非法网络行为及网络犯罪。教育广大学生遵纪守法,增强网上法制观念,做网上守法的模范。三是道德防线。通过开设《网络伦理与道德》、《网络文化素质培养与网络人格塑造》等课程,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融入网络道德教育之中,增强学生上网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2.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第一,建立专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队伍。其成员主要是学校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团委、信息技术部门和各学院专职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干部及工作人员,他们是学校和学院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任务的主要力量。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这支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力求使他们把握网络文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方式方法,通过在网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宣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二,建立一支兼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除了有一支专职队伍外,还应建立一支覆盖面广、政治觉悟较高、立场坚定的兼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的组成人员中可以既有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青年教师,也可以组织一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学生骨干参与。他们可以参与到网上交互性较强的网上栏目中,与其他上网师生以平等身份进行交流,增强网上的正面声音,加强对网上舆论氛围的引导,使正面的交流信息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第三,建立师生网上宣传、引导队伍。为增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学校可选拔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和网络信息素质较高的师生,组建一支网上师生宣传队和引导队,以专业教师为骨干,以学生为主要成员。网上宣传队的主要任务是对校内发生的重要事情进行追踪报道、解惑释疑;引导队的主要任务则是对错误言论进行正面解释,同时引导大家关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事业发展。此外,还可以不定期地针对一些热点问题,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在师生中进行研讨。

3.构建网络系统管理制度体系

一是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立法。我国的网络立法工作取得初步成绩。1996~1997年,国务院和公安部先后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我国《刑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文本中,也有关于打击计算机犯罪、保护信息安全的条款。计算机与网络安全法规的出台与实施,在规范网络行为、保护网络用户利益,特别是在使青少年免受非法和有害信息的侵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只有加强网络立法,建立健全商业网站和网吧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规范商业网站和网吧经营者的商业行为,打击商业网站和网吧经营者的不法行为,才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建立健全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高校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其内容应包括:校园网络系统规划及布局、校园网络系统硬件管理制度、校园网络各级管理员职责、校园网络管理队伍建设与培训制度、校园网络信息与监控制度、师生网络行为监控与管理制度、师生自主建立门户网站管理与监控制度、网络系统管理与信息安全监控激励机制等等。只有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网络系统管理与信息安全监控制度,才能确保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才能更好地为学校各方面工作和广大师生服务。

4.构建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机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项关系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全局的长期任务,高等学校应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切实加强对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领导。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一手抓教育信息化发展,一手抓教育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制,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责任部门、确定具体人员及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常抓不懈。

二是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学校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配合,健全完善协调机制,及时沟通情况,有针对性地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和清除有害信息,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学校应建立健全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网上监控和举报受理工作机制、各负其责的监管机制和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消除网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赖以传播的基础,压缩淫秽色情网站的生存空间。

网络法制安全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写到:“我对真理感兴趣,我喜欢科学。可是真理是一种威胁,科学是一个大众的危险。”[1]大学生是我国网民中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活与网络交织在一起,对网络有着严重的依赖。但是,网络上人流混杂,充斥着大量的信息,网络诈骗也时有发生。大学生作为网络利用率较高的人群之一,受到网络安全威胁的机率也较高,为了大学生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也为了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将是刻不容缓的任务[2]。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的现状

近日来,媒体频频报道大学生受到网络诈骗,这些大学生不仅受到了财产损失,有些大学生还因为突然的打击而自杀。虽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网络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现状尤为令人担心。

(一)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首先,现在的大学生个人隐私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由于无线网络的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的大学生不在电脑终端上也能上网,通过智能手机上的各种软件,他们能随时随地和网络世界连接。每天二十四小时在线,大学生能随时在网络上晒自己的生活。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量,大学生将的个人信息和照片晒在网络上。另外一些社交软件和购物软件的注册都需要注册者提供真实的信息,大学生的个人信息也因此被泄露。其次,大学生的电脑安全维护意识不强。一方面,虽然现在的大学生的电脑上都安装着安全软件,但很少有人每天或几天进行一次电脑杀毒,电脑安全软件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一旦上网就没有节制,长时间的电脑使用造成电脑硬件的损耗,有些电脑甚至会因为过度使用温度过高,造成火灾。最后,大学生的防诈骗意识薄弱。网络上鱼龙混杂,隔着电脑屏幕,很难分清网络对面的人是好是坏。大学生对和自己聊得来的人有很强的信任度,不仅告诉了对方自己的真实信息,有些甚至还发展成为网恋,对这些网友的防范意识很低。一些大学生还会因为巨大的金钱诱惑,相信了网上的一些中奖信息,结果被诈骗犯牵着鼻子走,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3]。

(二)网络信息识别能力较差

现在的大学生在面对海量信息时,没有一定的能力辨别出真假。当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时,大学生往往没有能力分析网上报道的新闻和宣传的真假,大学生往往会根据阅读量来判断事实的真伪,一些水军也往往会浑水摸鱼,为自己造势。缺乏判断真伪能力的大学生会因为人云亦云而进行跟风,进一步助长了虚假新闻和信息的传播,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也因此产生了偏差。另外,受到网络上不法分子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等不良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产生失衡。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网络安全问题频发,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对和谐网络环境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理念的落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缺失以及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等问题使网络安全教育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4]。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理念的落后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高校往往是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才亡羊补牢,开展一些网络安全教育。还有一些高校,关于网络安全教育的讲座一般是在学生刚开学时进行的,大学生刚入学,身心都没有调整到应有的状态,网络安全教育的效果大大折扣,而且,这种网络安全教育的讲座没有形成系列,没有一以贯之于学生的整个学期中,使网络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另外,高校偏重于安全管理,忽视网络安全教育。在高校中,学生一进入大学,其安全问题就由学校全权负责,因此,学校尤其重视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加大力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也有专门的辅导员为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和心理问题。但是,学校忽视了当前大学生的特点,他们是在网络上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网络上受到侵害的概率远远大于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概率。学校没有专门开设网络安全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造成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网络安全问题频发。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缺失

一方面,当前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网络安全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渠道通常是偶尔举办的网络安全教育讲座,这类讲座学校一般都不会着重宣传,因此,这类讲座往往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前去听讲的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发挥网络安全教育的作用了。另一方面,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完善。对于涉及到网络安全教育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其中关于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集中在网络道德方面,对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网络法律知识很少涉及。一些计算机课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方面。增强网络安全教育的作用,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网络法律知识、网络道德知识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当前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三)大学生网络安全监管机制的不健全

虽然当前高校有了较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督机制,但是在发挥网络安全作用方面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网络安全监督机制没有实时更新,二是因为缺少专业的网络安全教育管理人员。网络世界是一个无时不在发展的世界,其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是,虽然目前高校在建设了较为基础的网络安全监督体系,但是由于没有时时跟上网络的速度更新发展,对网络监督的效果不大。另外,高校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网络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在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人员一般是保卫人员和辅导员,网络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充分不足。

三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为了增强大学生上网的安全性,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响应和谐社会的号召,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已经是社会和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更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理念

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减少网络安全事故发生,首先要做的是更新社会和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现实社会和谐和虚拟网络和谐建设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保障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要向全社会宣传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使每个人都意识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网络犯罪分子无所遁形。其次,利用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新闻媒体上播报网络犯罪的典型案例,提高每个人对网络犯罪的认识。另外,提高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确保高校认识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实际措施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使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丰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网络法律知识、网络道德知识,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必不可少。首先,丰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应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及时疏导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帮助大学生理性上网,合理规划时间[5]。其次,丰富大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教育。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进行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的讲解,也可以邀请知名学者开展系列讲座,增加大学生对网络犯罪的了解,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然后,丰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高校不仅要保护大学生不受网络的侵害,也要防止大学生受到不良信息和思想的蛊惑,成为网络犯罪的源头。最后,丰富大学生网络法律教育。通过讲座和宣传活动使大学生熟知网络法律法规,当自己的利益遭到侵犯时,懂得利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权利,规避风险。另外,也要教育大学生在网络中的权利和义务,使大学生自觉履行义务,不在网络上传播不良思想和制造网络犯罪。

(三)健全大学生网络安全的监管机制

在构建基础的网络安全监督机制的基础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人力时时更新网络安全监督机制,跟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首先,成立专门的网络安全监管小组,组织教师、辅导员、和优秀学生干部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素质,切实发挥他们在网络安全监管中的作用。然后,加强高校与当地公安机构的合作,发挥公安机构的法律监管作用。高校可以通过请专门的公安人员在学生中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形成从高校到公安机构的安全防护网,加大对网络犯罪事件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M].李黎,薛人望,等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200.

[2]熊芳芳.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电子世界,2012,(22):139-140.

[3]刘建伟,李为宇,孙钰.社交网络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07):565-575.

[4]王涛.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45.

网络法制安全教育范文第3篇

乙方:

*教育网是*省教育厅直接领导的全省公共教育计算机网络,其目的是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园网间计算机连网、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教育与社会双向交互服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我省的教育、科研机构和全社会教育需求。*教育网的所有接入、使用单位必须签署本项协议,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一条总则

(一)*教育网接入、使用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和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负责。

(二)*教育网的所有工作人员和用户必须对所提供的信息负责。不得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碍社会治安和有伤风化的信息。

(三)在*教育网上不允许进行任何干扰网络用户、破坏网络服务和破坏网络设备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在网络上不真实的信息、散布计算机病毒、使用网络进入未经授权使用的计算机、不以真实身份使用网络资源等。

(四)*教育网的单位用户应设立网络安全员,负责相应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

(五)*教育网定期对相应的网络用户进行有关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教育。

(六)*教育网责成各接入、使用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于上网信息进行审查。凡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严禁上网。

(七)*教育网的所有用户有义务向网络安全员和有关部门报告违法犯罪行为和有害信息。

(八)*教育网的有关工作人员和用户必须接受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二条接入管理

(一)接入*教育网的连网、使用单位和用户必须遵守*教育网制定的规定和制度,按时缴纳有关费用。

(二)*教育网的接入、使用单位和用户不允许在网页上刊载与己无关的广告资讯。

(三)与*教育网中止连网接入、使用的单位和用户必须把相应的IP地址、专用电子邮箱和互联网址退还。

(四)*教育网的接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教育网管理办法》的规定,不允许发展授权范围以外的任何用户。

(五)*教育网的接入、使用单位必须设立管理人员对网络进行严格管理;必须设立网络安全员,负责相应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保存网络运行的有关记录。网络安全员要指导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对于各自负责的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和上网资源进行管理。

第三条信息管理

(一)*教育网的接入、使用单位必须定期对相应的网络用户进行有关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检查和教育。

(二)*教育网的接入、使用单位和用户必须对于自己的上网信息负责。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严禁上网。

(三)*教育网的接入、使用单位和用户有义务向*教育网和有关部门报告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和有害信息。

(四)*教育网的接入、使用单位和用户必须遵守知识产权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五)*教育网有权对所有上网资讯决定是否刊载和登录,有权决定是否延长和终止网上所刊资讯。

第四条惩罚条例

*教育网对违反本条例的接入、使用单位和用户进行警告、停止网络连接、使用,直至诉诸法律。本单位作为*教育网的接入、使用单位同意遵守上述条款,如违反本协议,愿意接受处罚并承担法律责任。

甲方:*现代教育发展中心(*教育网)

盖章:

负责人签字:

日期:年月日

联系地址:*省*市浣纱路66号省招生大楼10楼

邮编:*

电话:*

传真:*

乙方:

盖章:

负责人签字:

日期:年月日

联系地址:

邮编:

电话:

网络法制安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社会风险 网络安全素养 网络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网络社会风险的特征

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在带来诸多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抬高了整体社会风险。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92.5%;国内域名总数3698万个,网站近454万家。根据市值排名,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4家。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13亿,全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3.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8万亿元。然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人民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难以预料的安全风险也悄然袭来,网络安全问题逐步显现。木马和僵尸网络、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等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基础网络设备、域名系统、工业互联网等我国基础网络和关键基础设施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与落后的网民网络安全素质之间的矛盾突出。目前,我国网民总数已达美国两倍之多。并且我国在网民数量、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四家中国互联网公司跻身世界互联网公司十强行列。然而在网络风险社会中,我国网民的安全意识不高,成为我们建设网络强国的一个短板。由于大多数的网络服务都是免费的,人们在尽情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时,往往容易忽视网络的安全隐患。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网民网络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比如,很多网民习惯以生日设置网络密码;习惯使用公共场合免费Wi-Fi连接互联网,并无所顾忌地登陆网银等个人重要账号;在网上购物时,缺乏对钓鱼网站的识别,容易轻信免费、低价等网购骗局。

网络安全保障措施不断完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层出不穷的网络安全问题仍然难以避免。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对网络安全的重视,我国网络空间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正式通过,以及《网络安全法(草案)》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等,我国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进一步提升。然而,层出不穷的网络安全问题仍然难以避免。

全面加强公众网络安全素养培养,是世界各国应对网络风险社会的普遍做法

随着世界各国对国家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全民网络安全素养培养日益受到关注,各国纷纷将全民网络安全素养培养纳入国家战略,通过制定国家网络安全教育计划、建立网络安全教育专门网站以及开展主题活动等多种措施,推动全民网络安全素养提升。

制定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规划计划。为将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战略内容具体化,确保相关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执行,一些国家立足国家层面制订了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计划。如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教育计划”、欧盟“安全网络计划”、英国“网络安全教育与技能计划”、日本“信息安全普及与启蒙计划”等。

设立网络安全宣传主题活动。美国在2003年《保护网络空间的国家战略》,将“开展全国性的增强安全意识活动”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部署;欧委会在《欧盟网络安全战略》中建立了网络安全宣传月制度;日本政府从小学、中学阶段开展增强网络安全意R的活动,将每年2月设为“信息安全月”;印度推动和发起综合性的有关网络空间安全的国家意识项目;韩国将每年7月设为“信息安全月”。我国也从2014年开始每年举行“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感知身边的网络安全风险,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能。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英国政府十分重视对网民的教育,努力提高网民素质,大力倡导网民自律,引导他们自觉参与网络治理活动,使他们在网络治理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英国政府还主动提供技术支持,为网络治理保驾护航。在英国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网络技术安全已被设立为一门必修课,成为个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政府规定每一个五岁以上的儿童都要学习“打包、压缩、标记”等网络安全技术,目的是帮助孩子们形成在网络上保护个人隐私的习惯。

在网络社会风险背景下,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网络安全素养的培养

在2016年4月19日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强调,维护网络安全“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依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首先要培养人民的网络安全素养。而目前,我国社会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网络安全素养普遍较低。纵观国外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各项举措,全民网络安全素养培养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性的工作。与国外相比,我国公民网络安全素养培养的覆盖面还比较有限,并且缺乏持续性,为推动我国的全民网络安全素养提升,提出如下建议。

制定全民网络安全素养培养计划,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塑造全民网络安全文化为目标,制定我国网络安全素养培养计划,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内开展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原则、目标、任务与资源保障。整个计划应考虑综合性的、长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项目与短期的、具体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项目相结合,并将有关计划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开展多层次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主题活动。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企业、行业组织、社团组织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主题活动,如网络安全主题日或主题周、主题月等,网络安全研讨会、论坛、展览以及网络安全主题知识竞赛等。

建立国家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权威网站。面向儿童、青少年、个人用户等普通公众和中小企业,建立国家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权威网站,针对网络欺诈、钓鱼网站等网络犯罪行为以及垃圾邮件、僵尸网络等安全威胁,生动鲜活地向公众和中小企业传播网络安全知识,在线提供各种基本防护工具,为公众和中小企业采取恰当的网络安全保护措施提供支持。

鼓励发展相关行业组织、公益性组织。国家鼓励相关行业组织参与全民网络安全素养培养工程,制定互联网企业行业自律规范,引导成员企业在全民网络安全素养培养方面发挥应有作用。调动行业协会、企业联盟与社团组织的力量,共享企业网络安全预测、应急与防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

(作者为北京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北京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中心研究员)

网络法制安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安全;安全教育网络

新媒体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网络新媒体的开放性、便捷性、隐匿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既给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高校安全教育应根据新形势,创造性地将新媒体转化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载体,从安全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大学生心理需求、发展特点出发,加强引导,拓宽高校安全教育范围,积极探索和研究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实现路径,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新时期高校安全稳定。

一、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的成因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向终端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数字化媒体。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是指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受众的思想观念、人身、财产、隐私、信息安全等方面带来的冲击。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大众化、碎片化、即时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网民的参与和互动信息的拓展更加宽泛,也使信息的二次传播更具有隐蔽性和诱惑性,加之青年学生价值观尚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偏听偏信等原因,进而导致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

(一)大学生自制力不强,容易偏听偏信走极端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追求自主独立的意识逐渐强烈,交往能力不断提高,但毕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不成熟阶段,自制力较弱,较浅的社会阅历造成其是非辨别能力不强,存在对网络意识形态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对主流意识把握不准确的现象。即时性和开放性的传播方式易使他们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冲击,容易偏听偏信,造成一些网络言论不当和处理极端化的行为,影响青年群体健康价值观念的形成。

(二)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上当受骗

大学生进行高频率、大规模、多平台的网络行为,对于获取信息、开拓个人视野和提高见识、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社会经验不足、思想单纯,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抵抗诱惑的能力较弱,处理安全隐患的能力也不高。由于他们使用网络的频率高,网络依赖性强,盲目相信他人,易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使自身容易陷入电信诈骗、网络诈骗、校园裸贷等危险境地。

(三)大学生普遍经济拮据,赚钱欲望强烈

大学生在追求独立意识的同时,也积极追求经济独立。有些学生通过校内外兼职等方式,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能部分满足自身对经济独立的需求。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由于消费欲望强烈,又缺乏正确的金钱观,陷入网络中奖、校园裸贷等“圈套”,给个人、家庭、学校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四)网络安全环境不稳定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人、财、物高度集中,群体关系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态,具有小型社会的特质,其安全也具有社会公共性[1]。一方面,校园开放给大学生生活空间的扩大提供条件,尤其是新媒体技术便捷的当今。但同时诈骗和虚假信息等不安全因素向校园渗透,使安全监管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数字化网络媒体的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信息内容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尤其是大学生使用率较高的QQ、微信、论坛等载体,由于网络监督机制和技术滞后,以及大学生甄别能力和安全意识存在参差不齐现象等原因,造成一些虚假、影响安全的信息被迅速阅读、传播,给校园网络安全埋下隐患。

二、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群体的主力军,规模和比例日益壮大。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以职业结构来看,学生作为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为25.1%。20—29岁年龄段网民比例为30.4%[2]。90后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熟悉程度要远远超过其他年龄层次的人群[3]。此外,新媒体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传播速度的即时性和传播载体的多样性,使大学生接收信息的主题覆盖面更广、内容更加宽泛,信息真假难以辨别,极易引发网络安全问题。同时,网络安全教育机制还不够完善,网络安全教育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并没有明显改善和提升,教育内容和形式也没有跟上形势。因此,现行的安全教育工作不能全面、系统、有效地应对新媒体环境的要求,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效面临挑战。

(一)大学生自我安全教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

大学生处于生理基本成熟但心理成熟滞后的阶段,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成型时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课堂上所学的法律知识难以提升为法律意识并指导自身行为。对新媒体信息辨别能力不强,防范意识有待提高,单纯的心理和浅薄的社会经验难以筑起牢固的网络安全防线。课外网络安全教育实践针对性不强,与课堂网络安全教育衔接不足,大学生难以掌握应对新形势下各种不安全因素的技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无法及时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体系缺失

由于社会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对网络安全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认识,大学生易受到互联网上的不良现象和畸形价值观诱导。从以往大学生网络安全事件来看,大学生易成为网络、电话诈骗等网络犯罪活动的被侵害者。加之大学生容易在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冒险精神驱使下进行社会活动,又缺乏必要的网络安全常识储备,使危险系数增加。同时,由于个体在学习、人际关系、感情、就业方面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也可能以某种过激方式通过网络平台爆发出来,造成突发性意外事件,所以,大学生也可能成为网络安全事件施害的当事人。另外,社会中集体性事件易通过网络进行汇集从而产生舆情强势,引发舆论热潮,部分学生由于价值观不成熟,容易参与到网络舆论中,发表不当言论。

(三)学校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难以适应新环境

纵观当前网络安全教育,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教学内容,都是从关注个体的角度出发,被动地实现或维护整体的安全。这种教育方式是传统网络安全教育模式的延伸。传统网络安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并没有充分利用新技术将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落到实处,这一现状在客观上决定了传统网络安全教育观念的功利性,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当下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易发,社会焦点、热点问题被网络迅速传播后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扩散,对于此类事件的教育形式,学校多以班会、座谈会等开展,重“教育”轻“实践”。另外,校园内网络安全演习、情景模拟培训流于形式,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网络安全教育实效性不强。同时,专家学者型的“舆论领袖”没有充分把握网络领导权和话语权,不能及时提供智力和理论支持[4]。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实现路径

(一)完善安全教育机制,加大对网络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

新的形势要求高校校园要构建“安全教育+技能演练+文化营造”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模式,增强新媒体在安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安全教育架构,使安全教育立体化。加强与学校保卫处、公安、消防、交通、医疗等部门的合作,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共建“学校—社会—家庭”安全教育网络,逐步建立部门联动、运转协调、反应快捷、程序规范、优质高效的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机制。积极推进高校网络安全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建设,提升校园内突发性网络安全事件信息的通报和处置调度能力,运用校园新闻媒体,整合校园广播、校报、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充分挖掘和发挥网络对在校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功能。同时,建立和完善校园规章制度,主动排查并消除网络安全隐患。加强依法治校制度建设,推进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和分析体系,坚持正确舆论引导与消除有害信息相结合,及时发现、封堵、删除有害信息并切断信息源头。

(二)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专兼职队伍建设,完善

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网络安全教育载体主要分为工作载体、制度载体和实践载体。从目前工作载体现状来看,多数高校并未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也没有规范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及相关的网络教育实践,网络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班会说教和讲座交流等手段向学生灌输网络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没有达到“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分”的层面,更谈不上专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网络安全教育专兼职队伍缺失,造成网络安全教育主要靠辅导员进行“叮嘱”,学生实践体验少,参与积极性不高。专门的教育队伍建设是构建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有了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全方位、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舆论引导和协调监管,教育效果才能进一步提高。

(三)丰富安全教育形式,提高网络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效的网络安全教育专题网站、专业网页的建立,具有舆论导向作用,搭建校园网络立体平台,做好思想宣传、法律普及、意识防范和舆论引导。使用新媒介进行网络安全等方面教育,让学生全面了解当前国家网络安全形势、社会主流思想。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坚持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学校党团组织的宣传、组织作用,增强与学生网络互动交流,使教育“入脑入心”,切实提高学生防范意识,提升教育效果。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适应网络安全教育的环境,与时俱进,提高媒介素养,熟悉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与学生建立真诚的互动交流,切实提升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网络安全教育有目标,有效果。

(四)营造文明有序的校园网络安全环境,提升学生网络安全素质

文明有序的校园网络安全环境是由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安全稳定的指导思想、民主法治的运行机制,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等要素构成。推进校园网络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在校学生的共同参与,并最大化地尊重大学生的权利、价值和尊严,重视和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利用新媒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自觉抵制不良价值观的影响。通过校园新媒体安全宣传阵地,积极倡导网络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利用知识讲座、知识竞赛、课外演练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需求的网络安全防范等方面知识进行传授。利用新媒体公众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公众号网络安全教育知识,播放突发性网络安全知识宣传视频,利用校园LED屏幕滚动校园网络安全信息,针对校园教学、生活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提醒等,营造文明有序的校园网络安全文化环境。对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积极引导,使网络安全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展现网络安全教育效果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把维护网络安全稳定作为高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重大活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等工作。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者应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安全教育相结合,丰富校园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加强学生网络安全预防,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新媒体视域下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精神,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宣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高校校园文明、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秦琴,齐福荣.高等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3):154-157.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2016-8-3)[2016-10-16].

[3]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