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概念;文化生态;人类智慧;教育生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5-0004-05

收稿日期:2015-06-3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文化生态学研究”(XJK011ACD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课题“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概念、范畴与逻辑”(BJA1130096);省级教改一般项目“回归生态: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战略研究”。

作者简介:黄正泉(1952-),男,湖南湘阴人,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哲学、教育哲学研究。

一、文化生态学的概念体系

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是由一串串概念构成。思想体系中的概念如同地球层次累积,单独的概念无法构成思想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是一种逻辑关系,逻辑关系就是文化生态关系。概念的内涵是她的本质规定,概念的外延是她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形成思想体系。这种体系既是文化生态体系,也是教育生态体系。教育生态是文化生态实践之学。文化生态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态体系,语言符号是精神价值“生态”的道体。文化生态学中的概念如同一环套一环的链条,一个概念的外延成为另一个概念的内涵,一个概念的内涵又成为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如人概念成为文化生态的内涵,文化生态内涵成为人概念的外延。概念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一种“生态”关系,生态关系是教育关系,教育学就是文化生态学。

1.人。人是文化生态存在者,或者说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人与其说是文化动物,还不如说是文化生态动物。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者蕴含了所有概念的内涵,人不仅存在生物性基因,还有文化性基因。历史与逻辑是统一的,一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其生理结构具有上述特征,带着这些特征经过教育进入到文化生态环境中,在“人”与“文化”的信息交流、融合之中,人就成为了文化生态存在者。教育培养人,培养的是“生态人”。文化生态是人的存在与人存在的生态,人怎样存在着文化生态就怎样存在着,文化生态怎样存在着人性也就怎样存在着,教育实现“生态人”的存在。

2.文化。在文化生态学中,文化是一个核心概念。从“人”存在进入到文化中,文化概念是人的概念,人的概念是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语言符号化系统,文化本身具有生态意义,文化是人与生态的中间存在。文化是人生存的场所,文化由物质文化、传统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构成,文化现象的生存-转换在文化生态中,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传统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的生存-转换。人是语言符号化的文化动物,人的文化由本能(物质)无意识、文化(历史)无意识、社会(制度)文化意识、内在(自我)自由意识等构成。这些文化现象的转换-生存在人性中,是人的自然性、历史性、社会性、自我性的转换-生存。文化四个层次与人存在四个层次是“A是A”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教育关系也是由教育来实现这些关系。

3.文化生态学。所谓文化生态学,是借用生态学研究人与文化及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人类所处的整个自然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生存智慧。文化生态学研究人的存在与怎么样的存在。文化生态学概念的内涵:一是指文化的相互作用;二是指文化是一个整体;三是指文化存在的方式和状态;四是指人的生存环境。总之,文化生态学不是“文化”+“生态”,而是研究人与文化及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生态”是一种关系,关系是文化,“生态”与“文化”天然地凝结在一起就是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学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构成的关系之学。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既相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差异。生态文化是“体外器官”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文化生态是整个“体外器官”的关系系统。文化生态包括了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文化生态学是人的存在与“怎么样”存在之学,是人生存的智慧。

4.反文化生态。人有向往、追求和谐的理性精神,同时也有不自觉的“破坏性”的非理性精神,理性有时也具有破坏性。人是双极性符号动物,一极创造自己,一极破坏世界。人的破坏性是文明的产物,是文化生态的破坏性。人的破坏是“反文化”的形成,反文化在文化生态中是有意义的文化。反文化不是政治上的反动,而是文化的属性。反文化并不就是破坏,反文化也并不就是反对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是一条历史长河,在这条长河中有的文化会成为反文化,有的反文化又会成为主文化。反文化存在于亚文化之中,如青年文化相对于父权文化就是亚文化,也是反文化。这些反文化并不是反文化生态,反文化的集合、凝结同生态一道构成才是反文化生态。所谓反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异质的存在,是文化生态存在矛盾的另一个方面。各种反文化的集合、凝结就是反文化生态。反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合理的存在,文化生态是“A是A”的关系。

5.和谐。人有追求和谐的天性。和谐,宇宙之大法,社会之根本,人生之追求。和谐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态理想,一种存在状态,更是一种生存智慧。和谐是文化生态的本质规定。在文化生态学中,“和谐”不是抽象的概念,和谐是人自己心灵的和谐,有了人自己的和谐才有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不是实在,和谐只是文化的属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谐一词的本义是语言(音)上的和谐,和谐来自音乐。“和”和“谐”是分开的,“和”来自社会生活,“谐”来自声音(音乐)。“和”与“谐”又是相通的,“谐”就是“和”。在中国文化生态思想史中,和谐不仅是天人合一,和谐是文化生态的存在状态,和谐是教化、和谐是心境、是境界。

6.社会。社会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文化生态符号化的秩序系统便称之为社会。人与文化关系构成社会。人、社会、文化是统一的。社会的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其次是人与文化关系的存在,最后是人与文化生态交织在一起非虚非实、非实非虚的存在。所谓社会是一座大厦,这座大厦是虚无的、无形的存在,又是实在的、有形的存在,社会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文化生态是社会存在的历史文化基础。社会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文化生态关系。人构建了社会,社会在哪里?没有一个抽象的社会,社会不是一个实体,也不是一个机构。社会不是由物质层面、历史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等构成,这些层面是文化生态的构成。在文化生态中抽象出一个“社会”概念,这个概念是人的存在,人的存在才是社会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又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有了文化生态的形成才有社会的形成。社会是人的存在,是人生存的精神家园。

总之,这些概念具有生态性,由这些概念构成了精神价值生态系统,即构成了文化生态。概念构成精神价值生态离不开教育,教育使概念构成了精神价值生态。文化生态学是研究生态概念之学,离开教育就没有文化生态学。

二、文化生态学的体系结构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一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相融合的新兴学科。自从美国文化人类学新进化学者斯图尔德(Julion H.Stoward)在1955年出版的《文化变迁理论》著作中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这一概念,文化生态学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主要是关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问题,核心是环境、技术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文化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还没完型。国内外至今还没有文化生态学的专著问世。文化生态学从何处开始,文化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应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体系,怎样研究文化生态,这些问题都是文化生态学所面临的问题。

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世界,既然是人生存的世界,文化生态学就应该从“人”的存在进入,从人的存在展开,从教育使人成为人开始。人与文化关系是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关系,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就成为了文化生态学中的第一概念,从而形成了文化生态学的结构体系与方法。人自己就是文化生态存在者,人自己生存的家园只能由自己来构建。文化生态学“第一句”就是人自己,从人自己进入文化生态,这是合乎生态逻辑的。正如法国汉学家朱利安认为的,“进入”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句也是如此,甚至更有代表性。它的运作就像拉起舞台幕”[1](P28)。他认为“中文第一句是《易经》的首句,该书是中国最古老的书,也是中国基要之书”[1](P35)。《易经》的第一句是“元亨利贞”。第一句是“进入思想之门”的。文化生态是思想之门,文化生态是生存的家园,有家就有“门”,有“门”才有“家”,才能进入家中。第一句是学科之门。文化生态学第一句就是人自己,“我们知道自己生活在大地上,其实不然,我们是生活在文化生态圈中,我们知道自己要有生存的家,其实不然,我们没有家而在路上”。“人的一切都是人自己,自己是自己的逻辑”[2](P1)。从人自己的存在开始“进入”文化生态,从教育开始使人自己“成为”文化生态存在者。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就是人自己,自己就是研究的对象、内容,就是自己的逻辑,就是自己教育的对象。

人创造文化是“生存-转换”,文化造就人是“转换-生存”,生存是创造,转换是互动,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凝结成一个词,这个词就是人与文化的生态关系。生态关系是互相作用的整体关系,文化生态关系不是简单的“文化”+“生态”,而是人、文化的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的矛盾关系。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是文化生态“第一句”的具体内容,这既是文化生态形成的方法,也是文化生态学研究的方法。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是贯穿文化生态的主动轴,是教育生态的功能,是文化生态学的根本思想。

文化生态是“片片思想构成精神之家,串串诗文筑造栖居之所”。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就是筑造,筑造的是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学》一书的上册研究文化生态的存在,文化生态是什么,文化生态是怎样形成的,文化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人存在,文化生态就存在。文化生态存在,反文化生态就必然存在。生态是有序与无序问题,没有“无序”就没有“有序”,反文化生态就是无序的体现。文化生态自身包括了反文化生态,“反者道之动”。各种反文化现象集合就构成了反文化生态。文化生态与反文化生态是一种矛盾关系,矛盾“张力”推动文化生态的发展。《文化生态学》一书的下册研究文化生态怎样运行,文化生态的发展变化遵循稳态延伸―文化制衡―功能耦合―本土发展途径,这个“途径”也就是文化生态发展变化的存在状态。文化生态的存在状态是文化生态的动态,动态就是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的过程。文化生态的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和稳态延伸―文化制衡―功能耦合―本土发展是统一的。这是文化生态学运行的基本问题,也是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文化生态学重在实践,文化生态学的实践是教育,教育生态学就是文化生态实践之学。

三、文化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如果说哲学是对世界的研究,文化生态是对文化的研究;如果说哲学是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研究,文化生态学是对人与生态关系的研究;如果说哲学研究“我”是什么与怎么样,文化生态学研究我是文化生态的存在者与精神价值生态的构成,然而这些研究都不可能离开教育。文化生态学不是哲学,文化生态哲学也就是教育生态学。文化生态学不是抽象地研究人与文化的一般关系,也不是简单地把人、文化、生态等装配在一起形成文化生态学,更不是简单地对生态危机进行批判,而是从文化生态存在者与存在者的文化研究文化生态,进行文化生态教育。

文化生态学从生命之门进入到人。人的身体的特性需要文化的补偿,由于文化的补偿人便成为了文化生态存在者。人与文化生态是一种“缘构”关系,缘构即文化生态的构成。人不是抽象的人,人成为人已经是文化生态的存在者。文化生态可以划分为两种形态:补偿的文化生态,即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构成的文化生态;人自身存在的文化生态,即本能无意识、文化无意识、社会文化意识、内在自由意识构成的文化生态。人自己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文化生态是人的存在。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才能构建文化生态。教育培养人,人由教育造成文化生态存在者,所以说“教化不仅对人成为人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也使文化生态得以形成与流传。教化是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的执行,教化使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过程得以实现,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2](P754)。没有教化就没有文化生态,教化是文化生态的教化,文化生态的存在使教化得以执行。

人生活于文化生态中,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世界。世界有一条巨大的裂缝,人从裂缝中爬出来,人创造文化生态使这条裂缝被铺平。自人的出现文化生态就开始出现。古希腊文化中就已经开始了文化生态的思考。人类文明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恐怕永远是一个谜,但有了文明就有了文化生态是可以肯定的。“第一缕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暴晒之下”的两河流域,需要更多的证据,而希腊文化中孕育了文化生态思想则是可以肯定的。柏拉图将森林的滥伐使自然成为“一幅多石的空架子”,比作一个因疾病损耗而骨瘦如柴的躯体。西方文化生态哲学之根可以概括为:巫术禁忌―民主―进步―自然法则。西方文化生态思想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文化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化生态出现了深刻的危机。中华民族文化生态思想源远流长,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缘起论”、“大千世界”等,都是原始文化生态永恒的现代的生动表述。中华民族文化生态的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从来没有中断,就在于这种文化生态适合人的生存发展,文化生态成为心灵的内容,成为了适合人性发展的文化生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是文化生态的基本关系。人的开始并非就是人,是文化造就了人。文化造就人离不开教育,教育生态造就了文化生态存在者。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也就是社会性的存在,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关系是生态,总和是文化。人的身体是社会性的身体,人没有发育全,人还有一个社会母胎的生长期,人的身体还需要文化的补偿,是教育使之补偿。人的身体是向文化而存在着,教育则将文化灌入身体。人身心结构的文化化,即文化与生理、心理的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人就成为了文化生态存在者。文化生态化的存在也就是社会性的存在。社会性的存在也就是个体的存在,社会性的形成也就是个体的形成,社会相对个体而言,没有个体就没社会。个体的形成也就是自我的形成,自我是一种意识束丛,自我是内在的文化生态。社会文化意识、自我意识与本能无意识、文化无意识构成了人内在的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世界,人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物理世界也是一个精神的世界,两个世界就是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既是人自己的存在,也是人生存的世界,两个世界的分化是文化生态危机的出现。两个世界的分化是人自身的分化,所谓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道德滑坡、精神失落、人口激增等等,只是生态危机的表现。文化生态危机是文化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的问题,是文化无法“生存”也无法“转换”产生的危机,即分化产生了危机。现代文化在转型,新的文化层出不穷,文化生态危机是必然的。

现代文化生态建设首先是都市文化生态建设,乡村城镇化,城市田园化建设,这只是文化生态建设的表现形式。文化生态是精神价值生态,文化生态建设是民族精神价值生态的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民族精神价值生态?应包括以下几种:人与自然关系―器道互融的疆域建设;人与历史关系―秩序和传统的和谐建设;人与人关系―友、爱、和睦的三元建设;人与自我关系―身心和谐的自我建设,这些精神价值生态建设就是文化生态的建设。怎样建设?其路径包括:(1)政府推动―文化生态保护路径;(2)制度建设―文化生态的治理路径;(3)生产发展―文化生态发展路径;(4)科技发展―文化生态支撑路径;(5)城乡统筹―文化生态协调路径;(6)多元发展―文化生态开放路径;(7)弘扬传统―文化生态继承路径;(8)改善条件―文化生态优化路径。路径就是策略,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策略。文化生态建设应从数字化建设开始,数字化是生态符号化。生态符号化使生态图景得以形成,文化生态成为人的存在,人既生存在生态图景中,生态图景又是人的存在。数字化才是真正的头脑化,头脑化才能构建出文化生态理想图景。头脑中生态图景建设离不开教育,教育才能建设头脑中的文化生态图景。

四、结语

文化生态学是人类生存的智慧之学。人是语言符号化文化生态的存在者,文化生态由语言符号构成,语言符号在人们的交往、传播中构成生态关系。语言言说是交往、传播,交往、传播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使人成为文化生态存在者。文化生态是一座由语言符号构成的福堂庙宇,而这座福堂庙宇是实在的又是虚幻的,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历时性的又是共时性的。她是现实的存在着,却又在未来;她是生活的场域,却又在高高的山巅之上;她是高山之巅的福堂庙宇,却又是我们自己的存在。我们走在通向这座庙宇的路途上,路途是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之路,稳态延伸―文化制衡―关系耦合―本土发展构筑成文化生态之路。路途不仅遥远而且困难重重,只有教育我们才能走在路途之上。文化生态时代的到来,我们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有着伟大的梦想,只有教育才能使梦想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范文第2篇

一、概念创新设计

面向设计要求和分析设计条件,概念创新设计环节着重生成框架式的广泛意义上的解。设计师的知识背景、专业素质和高质量的设计方案密切相关。它需要工程科学、专业知识、产品加工方法和商业运作等围绕着产品一人一环境的复杂结构体系贯通相融,达到做出产品完整周期过程最为重要的决策。概念创新设计通过合理解决原理部件间的空间或结构上的关系问题,从而形成产品的方案。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概念创新设计,如果在概念创新设计环节发生错误或缺陷,详细设环节将很难甚至无法纠正。概念创新设计是一项进行知识处理与操作的创造,目标在于从定性到定量的寻求最优解。产品概念的生成是从用户的需求开始,以良好的用户体验为目标,对产品概念进行深入设计,生成最终的一个或几个设计概念。而概念创新设计环节对设计师的约束条件最少,从而具备较大的创意空间,最能体现与发挥设计人员的经验、智慧和创造力。概念创新设计阶段中,融入绿色设计因素,则能更好地提升产品质量,使产品更加绿色。

二、产品形态层次

产品形态是传递产品信息的第一要素,它能使产品内在的质、组织、结构、内涵等本质因素上升为外在表象因素,并通过视觉而使人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过程。产品形态由物质形态、文化形态和理念形态三个层面构成。物质形态层面是指功能性和技术性的因素,具体体现为产品的结构、材质、色彩、样式等;文化形态层面包含流行趋势、审美趋势等与社会文化相关的因素;理念形态层面指受民族与传统、宗教与历史的影响而产生的产品设计理念,包括对形态的观念、联系、想法、判断、偏好和理解等主观的认识。

三、概念创新设计中的绿色策略技术

绿色策略技术是建立在产品属性的层次理论之上的。概念创新的开发环境融合涉及产品开发各环节的设计知识流。而利用产品形态的层次方法,将设计知识流合理的引入,则可以从较高的层次来规划和发展绿色策略技术。针对产品形态的三个层次,构建四个阶梯的绿色策略技术。绿色策略技术包括产品物质属性宜人化策略、产品操作宜人化策略、产品文化属性宜人化策略和产品概念意识宜人化策略。

1.产品物质量属性宜人化策略

产品的质量属性体现在产品的材质、色彩、形态、技术等因素上。产品物质属性宜人化策略主要考虑物质属性的基本元素——物理组成。产品的物理组成包括产品材料、产品制造和产品形态等内容。产品材料指产品的各种材料组成部分;产品制造涉及产品的制造工艺和制造过程;产品形态指产品的大小和形状,以及造型风格。产品物质属性宜人化策略包含运用绿色材料、绿色结构、绿色形态设计、以及造型风格绿色化。绿色材料除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能和使用性能,还更过考虑资源能源与环境因素。绿色结构是指产品结构设计环节中,更多地注重能够节约能源资源的结构,避免材料的浪费。绿色形态设计是指在工业设计的形态设计环节中,在产品造型美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合理规划产品形态,使之能够更好地与优化结构、节约材料相符合。造型风格上偏向于绿色,则能够在产品后期的市场竞争中提升产品市场营销能力。

2.产品操作宜人化策略

概念创新设计中对产品体验进行深入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产品使用体验更多的决定着消费者眼中的产品好坏。产品体验具体涉及操作界面、时间、使用环境、日常维护保养等因素。在绝大部分产品体验中,视觉与触觉返回的信息最多。视觉信息的反馈决定了产品的第一印象。其总体印象的来源则取决于产品物质形态。触觉给用户带来对产品的印象和主观感受。触觉,直接带给消费者产品质感体验,却可以传递产品价值体验的信息。良好的触觉体验能让用户倍感关怀与舒适,以及后续用户的理性判断——感觉这个产品很棒。用户体验是一种用户与产品的深层次的交互行为,涉及生理、心理、思想、社会等方面。在用户使用产品时,产品的属性达到了用户的需求,具体表现为可用性、易用性、可依赖性等方面。概念创新设计中的操作宜人化是在通过设计师对于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感觉方面做出深入设计,来提升产品和用户交互质量。在产品体验中用户有行为和情绪两种外在表现。通过对行为和情绪调查研究,设计师就能够把握住用户需求和产品属性之间的关系,设计出更好的用户体验。

3.产品文化属性宜人化策略

产品进入市场后,由于外部影响而具备了一些与产品本身密切联系的关联属性特征,诸如深蓝色于IBM。产品文化属性就是这样一种深层的关联属性。在概念创新设计中,运用文化属性宜人化策略,可以通过产品创意背景、产品地域文化、产品文化关联、产品品质文化等来实现。产品创意背景以中华文明优秀的文化传承为依托,在当代文化环境下,对当代产品创意背景进行深层的构思谋划。概念产品开发也应该与当前流行文化相关联,汲取当前流行文化的元素,实现产品文化关联。

4.产品概念意识宜人化策略

产品形态除了本身所固有的物理属性外,还包括形态的个性、象征、用户印象、联系、想法、判断、偏好等理念形态。工业设计在产品设计之初,对产品概念会形成一系列的产品方案。再由此方案中形成值得开发的方案做出宜人化的调整与筛选,则能大幅度的提升产品开发的成功概率。产品概念意识的宜人化,需要从高度的哲学角度对产品方案进行反思与判断。分析这种概念的功能是否真正有益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源头上发展倡导绿色设计。

四、结语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文化  行政文化  政治文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当代行政学的重建和发展,行政文化作为一个外来的研究术语也被一同引入到行政研究的工作中。现在,行政文化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当代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领域。不过作为一种学术研究领域,它还处在一个探索发展阶段,对其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甚至行政文化的概念都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这无疑对行政文化研究的深入带来极大的困惑。本文针对目前行政文化概念的不一致认识,试图对行政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

一、行政文化概念的提出

(一)文化―行政,当代行政学研究的新视野。早期行政理论和现代行政理论都是建立在传统实证主义方法基础之上的,在这种方法指导下,行政学理论尽管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其局限。70年代以后,这些思想受到了批判,胡格韦尔特在分析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后尖锐地指出:行政生态理论“象所有功能主义有关现代化的理论一样是有缺陷的。这是因为功能主义者忽视了把发达的世界和欠发达的世界之间历史的和当代的结构关系考虑在内”。这一缺陷“造成了特殊的不良后果[1]”。在这里,胡格韦尔特所批评的缺陷也就是缺乏具体对应的、实在的具体环境。行政不仅与环境相关,而且是特定条件下的特定环境,对任何行政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其所赖以存在的特定环境基础之上。

而要研究特定的、具体的环境下的行政问题,就必然地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文化高度体现了一个社会、民族所特有的那种特殊意义,也正是特殊性的影响才使得行政研究的具体化要求显得格外强烈。当代西方管理学者也都强调:“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文化,即有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的一种文化。”至此,文化与行政的问题就成为当代行政学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行政文化也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被提出的。从此,文化作为一个新的角度,为行政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也提供了一个更为科学恰当的分析行政的方法。

(二)政治文化概念的诞生,是行政文化引起世人关注的逻辑原因。我们知道,行政学是从政治学分出来的一门学科,自从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以来,行政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才彻底独立出来。但是,在研究行政学的同时不能完全撇开政治学,它始终都是受政治的影响的。概括地说,就相对而言,行政与政治关系紧密;就被包含而言,行政与政治不可分割。因而,在阿尔蒙德的“政治文化”概念提出以后,行政文化也相应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目前我国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各种认识

行政文化不论是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一种研究行政学的方法论,在我国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是究竟行政文化是什么这一概念性的问题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人们对行政文化概念的概念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第一种观点是从行政文化的主体界定的,台湾著名学者张金鉴认为“行政文化是政府官吏和公务人员所应共同信守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群关系及价值观念[2]”。这种观点揭示了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官吏和公务人员所表现的环境主体的行政文化,不过对于行政文化的内涵却没有明确的指出来。

(二)第二种观点从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界定,就广义而言,行政文化是指行政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政制度和组织机构。从狭义来说,行政文化仅指行政意识形态,即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3]”。这种观点突出了行政文化的观念形态,却没有明确指出行政文化的主体。

(三)第三种观点认为,“行政文化是文化在行政管理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是一定行政组织中行政员工集体创造并公认的文化,是行政物质文化、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的整体[4]”这是从文化与行政的关系揭示了行政文化的内涵,但这里的文化是包含了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的大文化的概念。不符合行政文化是社会文化在行政这一特殊领域内的表现这一说法。

(四)第四种观点从心理层面定义的,“行政文化是人们在行政实践中产生的并反映行政实践的观念意识,是客观行政进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和积淀,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内由学习和社会传递获得的关于行政的态度、道德、思想、价值观等观念[5]。”行政文化是“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社会民众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公共行政系统的普遍性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心理活动的总和,是公共行政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上的稳定反映与沉淀[6]。”从心理层面定义行政文化比较准确地突出了它的本质,也与政治文化的概念相一致,都是狭义方面的定义。但这两个概念把行政文化的主体界定为社会大众,显然扩大了其狭义的范围。

三、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

我们认为,合理的界定行政文化概念必须弄清它与文化、政治文化的关系,搞清楚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准确定位,从而才能得出比较科学合理的定义。

(一)行政文化概念的理论前提。

1、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必须找准“行政”与“文化”的契合点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目标而依法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执行性活动。而文化作为一种深藏于心的精神积淀,是人的一切目的性行为的心理动力,是推动行政过程有序进行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将文化引入行政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将文化引入行政的领域是为了行政学领域开拓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要知道,行政文化首先是公共行政研究的一个领域或者是研究公共行政的一个视角。对行政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揭示社会文化对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的影响以及如何发挥影响作用的。所以绝对不能文化全能论的倾向,行政文化也不是万能的工具。

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主要是人们界定的角度不同。对于文化这样一个内容丰富、复杂的概念来讲,只能用哲学抽象的方法给文化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一般包括三种文化观:广义文化观、中义文化观和狭义文化观。广义文化观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文化观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狭义文化观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社会的观念形态。为了便于对行政文化下定义,不使概念过于宽泛,我们从狭义文化观的角度对进行分析。因此,分析行政文化的概念我们也主张狭义的角度。

2、合理界定行政文化必须理顺其与政治文化概念的关系行政是政治过程的一部分,政治主导行政,行政反作用于政治,与行政活动有关的行政文化以及与政治活动有关的政治文化是一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政治文化主导行政文化,政治文化的改变必将带动行政文化的改变,行政文化是政治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政治文化引导着行政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这一意义上说,其概念的内涵必须与政治文化概念相吻合。

二战后,随着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兴起,政治文化研究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特别是随着大批民族国家的建立,西方国家极力向新兴民族国家输出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但西方模式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有的甚至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社会危机。于是,部分学者将研究眼光深入到制度背后的文化因素,研究文化与制度的互动关系,指出一定的制度必须建立在相应的文化基础之上,必须不断培育相应的社会文化氛围,并提出了“政治文化”这一崭新的概念,开启了比较政治学新的研究领域。其中,以阿尔蒙德为代表的比较政治学体系最具权威性,他给政治文化下的定义也得到学术界的承认。“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7]。”我们认为,政治文化从狭义角度即从观念形态来界定可理解为人们在长期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中所形成和发展的,对政治活动、政治关系、政治形式及自身在政治活动中的地位和角色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那么作为和政治文化如出一辙的行政文化也应该从狭义的角度来界定,从观念形态、心理倾向等精神意识的角度去把握行政文化概念。

(二)行政文化内容的合理界定。

1、行政文化主体的确定。对于行政文化的主体,我比较认同台湾学者张金鉴的看法,把行政文化的主体界定为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有的学者从生态学的角度认为,行政文化是政府官员和人民大众相互认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所以行政文化的主体既包括政府人员,也包括行政系统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我们认为应该从狭义的角度来界定行政文化的概念,是在行政人员之间的相互活动之间即行政过程中形成的,而这一系统外的人民大众是被影响者,他们虽然也参与了行政活动,但最终是通过行政人员来界入行政过程的,所以从根本上说不属于行政文化的主体。

2、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行政文化是从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研究社会公共行政管理工作,从文化深层次来探讨行政管理高效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规律性,从文化底蕴角度来研究如何全面提高国家公务员整体素质的一种思想道德文化体系,一种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首先,从文化的角度把握行政文化的本质。行政文化是文化的下位概念,是社会文化中行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形式,它与社会行政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特殊方面,是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特殊文化,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所形成的文化。行政文化是政府在行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它包括行政人员对行政系统的态度、感情、信仰、价值等。所以把握行政文化,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既要把握行政中的文化,又要看到行政文化中的行政,从文化的角度看行政,把握行政中的文化,这才是行政文化的本质。

其次,要充分认识行政文化的特征。行政文化同文化一样,是人的后天实践的产物,是通过学习、传递而被社会成员接受掌握。具体来说,行政文化有三个特征:①时代性。行政文化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另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不是凝固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②继承性。任何行政文化都或多或少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相互渗透。新的行政文化总是在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③模式性。行政文化是客观行政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和积淀,表现出模式性的特征。具体反映在因为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民族性格、生活习惯及价值观念的不同,各国行政系统所反映和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识和特色,即不同的国家存在着不同的行政文化模式。

一个概念在正确反映对对象本质的同时,也要反映具有这些本质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外延。行政文化的外延包括行政价值,行政态度,行政道德,行政思想以及行政习俗。

行政价值是行政文化核心的价值观。行政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行政领域内的具体化,是行政主体对行政活动及其目标、结果的稳定的心理取向、评价标准和行为定势,实质是行政主体需要和利益的内化。行政价值观是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一定社会行政管理的整体化、意志化、个体化的群体意识,从根本上决定了行政活动的走向。

行政态度、行政道德、行政思想是行政文化外延的骨架。行政态度是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突出表现为行政情感,即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的直观评价和内心体验,如好恶、爱憎等。行政道德是存在于人们内心并以一定的善恶标准调整行政关系、指导行政行为的规范准则。行政思想是对行政活动的一种高级的理性思维和高度抽象的精神活动。它是对行政活动的一种本质的、自觉的反映,并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现出来。

行政习俗是行政文化的行为样式 和载体,是行政主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习惯和风俗。

四、结论

基于以上对行政文化的分析,我们认为应该这样定义行政文化:所谓行政文化是指行政人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对行政体系行政活动的态度、情感、信仰、价值观等观念,以及行政人员中行政实践中所遵循的行政原则、行政传统和行政习惯等。作为行政管理深层次的软件因素,行政文化综合反映了政府管理的进步状,是行政管理之魂。

参考文献

1.胡格韦尔特.发展社会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38

2.张金鉴.行政学新论[m].台北:三民书局,1982.292

3.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4.郭济主.行政哲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吕元礼.行政文化概念浅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师;生命科学领域分解概念;事实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4-0069-05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about Connotation of Life Sciences Core Ideas in Primary Science Curriculum//WANG Lingshi

Abstract This paper sets forth six core ideas of life science in K1~6. They are identity,diversity, adaptability, energy, evolution, homeostasis. It explains and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s of six core ideas and chooses the key concepts and knowledge of the six core idea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help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get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e ideas.

Key words primary science curriculum; core idea of life science; the key concepts of life science

核心概念是指人们对某一学科对象或科学过程的本原和本体的见解和认识,是通过对事物整体考察而获得的理性认识,它能广泛支配知识的应用,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的科学素养结构中的一大要素 [1]。

儿童学习科学就是要让他们逐渐修正和拓展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而不局限于记住事实性信息、知识和定义。学生从核心概念角度学习,可以学到影响学生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还可以将对这些核心概念的理解迁移到其他领域。这样,学生就可以学会整体地、联系地、发展地、本质地看待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会成为有智慧的人。

基于探究的科学教学是一种有效地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认识并加以修正的好方法。小学科学教师如果选择指向核心概念的主题,设计以修正错误认识指向核心概论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就能保证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对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师来说有一定的困难。笔者以现行小学科学课程中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提炼出适合小学科学教师掌握的、涵盖小学阶段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同一性、多样性、适应性、能量、进化、稳态[2]。小学科学教师通过学会从核心概念角度理解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将若干个核心概念相互组合,掌握构成生命科学领域基本结构的骨架,就能理解和在教学中反映出生命科学的基本面貌。

概念由低到高的水平层级划分应该更像金字塔,核心概念处于金字塔的上一层,之下是分解概念,再下是学科事实[1],这样才能使知识具有相关性和递进性。因此,本文尝试将以上六个核心概念进行分解。

1 分解核心概念的必要性

张颖之等[3]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核心概念应成为课堂教学目标之一,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核心概念和原有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核心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对于每一节课来说,教师还需要对核心概念进行细化,将上位的核心概念拆分为一系列具体的概念。可见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将核心概念再逐级划分,搭建一个有利于理解的由个别到一般的理解生命科学领域知识的框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借鉴美国教育专家肖瓦尔特的科学知识结构图[4],将小学阶段生命科学领域的六个核心概念(Core Ideas)分解为有层次和逻辑关系的下层概念,分别是分解概念(key concepts)、一般概念(concepts)和科学事实(knowledge)(图1)。

分解概念是基于核心概念之下,用来理解和说明核心概念的,其相互之间可以是并列或平行的关系,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学科核心概念,如多样性、同一性中的分解概念,本文用“”表示;而另外一些核心概念必须用递进式的、从上到下地理解,如适应性、能量、进化和稳态,用“”表示。这六个核心概念是小学阶段理解生命科学领域知识必须的、基础的。对同一性、多样性、适应性和能量这几个核心概念,小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并为初高中的生物学打下基础;而进化和稳态是小学教师必须掌握的,只给小学生渗透其基本含义即可。小学教师只有在全面理解这些核心概念后,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

一般概念是理解分解概念的基础,也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基础,这里只列举出对理解分解概念必要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用到的一些概念,而不是全面的概念。同时,为了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接轨,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修订送审稿)》中的分解概念放在此处。

科学事实建构科学的方式就像用砖块建造房子一样,虽然有了一堆砖块,但是并不等于有了房子;而具有一定数量的砖块,还是建造房子的基础。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积累一定的科学事实是非常必要的,只是教师应该在科学概念的框架中,在与其他概念相互联系中让学生学习这些事实性知识,同时应该注意让学生学会用术语来表述科学事实。为此,笔者在最下层次中列出用于更好理解核心概念的事实性知识和术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同样的事实性知识和术语可以在多个核心概念中出现(见表1~表6)。

2 具体核心概念的解析

同一性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组成、结构基础和生命活动特性。小学阶段使用了同一性,而不是统一性,主要是理解“生物体的物质、结构和生命活动特性是相同的”。

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理解生物在物质和结构方面的同一性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从微观的层次理解生物的共同属性;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从器官、系统或个体的层次来理解同一性,如在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时,从同一性上看,都有相同的结构,但也存在特殊性,那就是下面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多样性。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生物的同一性,所以这个核心概念的下面可以并列地分解出多个分解概念,具体见表1。

多样性 生物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多样性。生物的类群、种类、结构和生命活动过程等都是多种多样的。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建立多样性这个核心概念非常重要。这个核心概念也可以有多个并列的分解概念,具体见表2。

小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的时候,经常会碰到生物独特性的问题,特别是和严谨的物质科学相比时,所以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先建立多样性的概念,知道生物在类群、层次、营养类型、结构、行为等方面都具有多样性。要让小学生认识到,正是生物存在的这种多样性才使得生物界丰富多彩。而小学教师则需要既从横向层面――生物类群方面认识多样性,还要从纵向层面从微观到宏观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适应性 强调生物结构、功能和环境相互关系,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生物的结构是为了适应相应的环境而形成的。生物体的结构有相应的功能,由于结构不同各有不同的性能。物质系统的结构决定其功能,功能对结构又有反作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本质是统一的,都是元素、子系统、环境相互关系的高阶集,只是所表述的关系集的层次不同而已。在一定的意义上,结构和功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5]。结构深藏在内,功能表现在外,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功能则是易变的。生物体结构的自我组织能力是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它比非生物体结构的自我组织能力高级得多,当进化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目的性和能动性[6]。

理解这个核心概念需要一些递进式的分解概念,见表3。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个核心概念的理解时,要注意层次性。首先在学习生物相关结构时,一定要讲功能,生物界没有无功能的结构和无结构的功能。在此之后,学生再理解具有同样功能的结构会有不同,这种不同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其实这些内容都为理解进化这个核心概念打下了基础。而教师对这个核心概念的理解则要多一个层次,要知道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能量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能量是人类在探索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中共同使用的一个概念。在物质科学中有能量守恒定律,生命科学领域的能量同样遵循这样的定律。

理解这个核心概念也需要一些递进式的分解概念,见表4。小学阶段只理解能量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在生物之间能量的传递是靠食物来完成的。教师则需要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进化和稳态 进化是生命变化的过程和结果。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生物的变异和遗传是进化的基础,变异和遗传是生物进化发展的基础,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料,通过遗传保存和积累了某些变异。

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使平衡恢复。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受到破坏而又同时得到恢复的过程中得以维持和进行的。

“进化”和“稳态”这两个核心概念是初中和高中学生可以理解的核心概念,要理解这两个核心概念也需要一系列递进式的分解概念(见表5和6)。小学生只需要理解第一层次“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的变异和遗传是进化的基础”和“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结构都是生物整体的一部分”即可。对这两个核心概念,小学科学教师需要理解和掌握其内涵,在理解了这两个核心概念后,可以结合相关教学给学生进行渗透,真正的含义可以到中学之后理解。

3 结语

本文对生命科学领域六个核心概念的解析,旨在帮助小学科学教师从核心概念的角度理解生命科学领域知识,以便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围绕核心概念建构、组织头脑中的知识,加强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学会迁移应用,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晶,王凌诗.科学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ll:8,19.

[2]王凌诗.小学阶段生命科学领域核心概念的提炼和表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4):59-62.

[3]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2010,6(1):57-61.

[4]张颖之,刘恩山.科学教育中科学内容知识的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10):47-51.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 Ideologie Bewu tseinsformen Ideologischen Formen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06-0036-06

麦克利兰说:“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1] (P1) 在马克思之前,这一概念便已存在。在唯物史观诞生之初,马克思、恩格斯用以指当时德国流行的各种思潮,它们通常是对社会物质生活的虚假反映;在正式阐述社会形态理论时,马克思则用以指社会结构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普列汉诺夫关注过意识形态问题,并认为这是一个关系到唯物史观发展的重大理论课题;葛兰西和阿尔都塞则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中,试图赋予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以更为丰富的含义。显然,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概念,意识形态应当有它确定的含义。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两个来源

为了廓清意识形态概念的含义,需要梳理它的来源。从《哲学大辞典》[2] (P1817) 到《外国哲学大辞典》,[3] (P893) 从《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4] (P469) 到《英汉哲学术语词典》,[5] (P125) 凡是提到意识形态概念时,都称其为或源自于特拉西的Ideology。

然而,贺麟在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所写的“译者导言”中指出,“德文‘Ideologie’一字一般译作‘意识形态’,也常译作‘思想体系’或‘观念体系’。这个字不见于黑格尔的著作中。但是精神现象学中所最常见的一个术语,就是‘意识形态’(Die Gestalten des Bewusstseins,形态二字常以复数出现,直译应作‘意识诸形态’)这一名词。每一个精神的现象就是一个意识形态,因此‘意识形态’可说是‘精神现象’的同义语。”[6] (P20-21)

由此看来,译成中文的意识形态概念有着两个不同的词源:其一是 “Ideology”,其二是“Die Gestalten des Bewusstseins”。前者是人们所熟知的,后者却极少有人提起。

先从语文的角度讨论它们在词义上的区别。第一,关于Ideology。正如《哲学大辞典》所说,它由两个部分组成,“Ideo(思想或观念)和logos(理论或理性)”。[2](P1817) 直译的话,应当是“观念论”或“观念学”。我们知道,有许多表示“× ×学”的术语,如meteorology(气象学)、geomorphology(地貌学)等,都遵循着同样的组词原则,即以logos或logy为词尾。而特拉西在《意识形态概论》中正是用这一概念来表达“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2] (P1817) 的。显然,“观念论”或“观念学”指的是某一学科名称,而“思想体系”却是指一般的学说、思想,两者差距甚远。那么,作为观念论的Ideology何以又成了“思想体系”呢?一种理解是:先要是能够自圆其说的“思想体系”,才可能成为“× ×学”。特拉西的“观念论”未被承认为是一种学科,Ideology便只能是“思想体系”了。

第二,关于Die Gestalten des Bewusstseins。在《德汉词典》中,Gestalten有形成、构成、使成形的意思,Bewu?茁tseins指的则是“意识”。应该说,这一概念才是原本的、不会有歧义的“意识形态”,即人类精神或意识的表现形态。

人类的精神或意识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所以,Die Gestalten des Bewusstseins应该是一个总体性概念,指“意识形态”的全部,即“意识诸形态”;而Ideology转义为“思想体系”后,可以成为“意识诸形态”之一。所以,以为Ideology就是“意识形态”,是以部分代替全体了。

二、马克思的三种用法

在马克思论及意识形态的两部最重要的著作中,① 使用的却不是同一个德文词。在它们的背后,可以清晰地看到意识形态概念的上述两个不同的来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的是Ideologie,它源自特拉西的Ideology。该书的全名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由此可知,“Ideologie”的直接意思是指当时德国的一些思想或思潮,即以“思想体系”为表现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的那段关于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经典论述中,马克思却未使用Ideologie,而是分别用了Bewu?茁tseinsformen② 和Ideologischen Formen。[7] (P8-9) 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中文本中,将前者译为“意识形式”,后者译为“意识形态的形式”。[8] (P83)我们来分析这两个词。

第一,先看Bewu?茁tseinsformen(意识形式)。显然,它跟特拉西的Ideology毫无关系,而跟黑格尔的Die Gestalten des Bewusstseins(意识诸形态)是同义词。因为,两者中都用到了Bewusstseins(意识),而formen则与Gestalten同义,都是指“形态”、“形式”。至于它们在构词方式或词形上的差别,则可以理解为它们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学说,可以有不同的学术内涵。

第二,再看Ideologischen Formen(“意识形态的形式”)。将它与Bewu?茁tseinsformen作比较,两者都有formen,即都强调“形式(或形态)”,不过,一个是Ideology(思想体系)的“形态”,一个是Bewusstseins(意识)的“形态”;再将它与Ideologie作比较,Ideologischen是形容词,再加上formen,直译应是“思想体系的形式(或形态)”,即强调了它的“形式(或形态)”,而Ideologie未作此种强调。所以,我们的结论是:Ideologischen Formen和Bewu?茁tseinsformen与黑格尔的Die Gestalten des Bewusstseins有渊源关系,因为它们都有Formen或Gestalten;Ideologie则属于另一类,因为,它不特别强调“形式(或形态)”。

我们知道,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及历史作为科学研究的客观对象,有关的概念均强调其“形式(或形态)”,用来突出对象的客观性,使之成为不带褒贬意思的科学用语。比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那段经典论述中,除了有gesellschaftliche Bewu?茁tseinsformen(中文本译作“社会意识形式”),还有Gesellschaftsformation(中文本译作“社会形态”)和Der ?konomischen Gesellschaftsformation(中文本译作“社会经济形态”),后两者用到的formation是更加正式的表述形式,其中同样含有词根Form(形式)。由此看来,Ideologie不可能是马克思的专用术语。所以,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就是“Ideologie”,显然是错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那么,马克思为何又要分别使用Ideologischen Formen与Bewu?茁tseinsformen?它们的区别何在?不妨读一下它们所处的上下文。

第一段是:“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社会意识形式(gesellschaftliche Bewu?茁tseinsformen)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8] (P82)

第二段是:“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Ideologischen Formen)。”[8] (P83)

显然,前一段是在阐述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属根本原理的表述,应该用抽象的、总体性的概念Bewu?茁tseinsformen;后一段是运用此原理作社会分析时阐述所面对的现实的、具体的Ideologischen Formen,即上述所谓的“由思想体系表现的那种社会意识的形态”。从文字的逻辑讲,将Ideologischen Formen译成“意识形态的形式”似有同义语反复之嫌,因为“形态”就已经是“形式”了。但是从学理的逻辑讲,既然Ideologie的意思是“那种以思想体系表现的意识形态”,译成“意识形态的形式”似乎还是比直译为“思想体系的形态”要好一些,因为它强调的是“意识形态”,而非一般的“思想体系”。当然,面对中文版马克思著作中出现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形式”、“社会意识形式”等各种术语,它们的准确含义究竟是什么?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翻译得更精确、更符合马克思的原意?这显然还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工作。

总之,Bewu?茁tseinsformen与Ideologischen Formen都有formen,可以准确定义,都是中性的,即不带褒贬之意的科学用语;而Ideologie无法准确定义,是多义的,① 甚至常常被用作贬义词,显然不是一种科学理论的专用术语。

三、意识形态概念来源的背景分析

我们稍稍扩大分析的范围,以便进一步探讨特拉西的Ideology和黑格尔的Die Gestalten des Bewusstseins之间的区别。

国内外许多论者在追溯特拉西Ideology之含义的来源时,都从弗・培根开始。[9] (P15)[1] (P5-6) 培根反对四假相论,旨在确立真观念或真知识的标准。其实,“观念”相当于“知识”(在柏拉图那里就是这样),故“观念学”相当于“知识学”或“知识论”。于是,Ideology与近代知识论同源。再说,特拉西认为Ideology是一门堪为各种学科之基础的科学,它在功能上应该就是“知识学”或“知识论”。但是,在近代知识论生成和发展的逻辑进程中,一路从弗・培根、霍布斯、洛克的经验论走来,一路从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的唯理论走来,再加上贝克莱、休谟的后期经验论,最后归拢到康德那里,似乎并没有Ideology的位置。这如何解释?

法国启蒙主义者的主要历史功绩,是高扬理性主义大旗,反对教会神学与君主专制。他们更加关注的是社会运动或社会实践的方面。特拉西属于这个时代。他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出发而提出创立Ideology,目的是使理性主义精神渗透到各个领域。然而,在他提出Ideology(1797年)[1] (P7) 之前,康德便以《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成功地建构起近代的知识论,为各种学科提供了认识论基础。而Ideology却落到被拿破仑讽为于实践无益的空论,大概也会被康德视为于知识论无助的空谈。之后,黑格尔研究意识形态时另创新词;马克思虽然在初创唯物史观的原理时用到过它,而在正式阐述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时则弃之不用,宁可继承黑格尔的用语习惯。

再看黑格尔的Die Gestalten des Bewusstseins。贺麟在介绍《精神现象学》时说:“从意识发展阶段来说,意识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说是一个意识形态。因此精神现象学也就是意识形态学,它以意识发展的各个形态、各个阶段为研究的具体对象。用辩证方法从发展观点来研究意识形态,这样就把意识形态学与意识发展史结合起来了。”[6] (P21)

两相比较,黑格尔的“意识形态”是指客观存在着的现象,而特拉西的“意识形态”则是指主观建构的一种观念学、知识学、知识论。前者是人类科学研究的对象,后者是人类学术演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思想体系”。

17、18世纪的科学揭示出无机自然的奥秘(牛顿、伽利略等),19世纪的科学渴望揭开有机生命及心理(或精神)的发展规律(达尔文、冯特等)。早在进化论问世(1859年)之前的半个世纪,《精神现象学》(1806年完稿)便已领悟到人类意识自有其演化的规律。恩格斯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也可以叫做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各个发展阶段的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做人的意识在历史上所经过的各个阶段的缩影”。[10] (P215) 恩格斯以生物重演律为根据,相信表现在个体身上的意识演化规律与表现在种族历史中的精神演化规律实质上是同一的,因此,精神现象学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人或人类。然而,19世纪初甚至还是骨相学的时代,科学的实验心理学的诞生要在该世纪的70年代以后。所以,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可以成为他的《逻辑学》的发源地,却还不可能成为关于意识形态发展的科学。不过,他的关于人类意识形态(精神现象)有一个辩证发展过程的哲学观念却是于现代的精神科学有益的。

事实上,人类的精神或意识形态不仅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还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因为,它们的生成和演化是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演化的学说,是对黑格尔意识形态演化理论的扬弃,必会为唯物史观对人类精神演化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四、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重含义及其意义

(一)可以将以上的辨析归结为以下要点

1. Ideology最初指观念论,旨在追求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成果,可以归入近代认识论的范畴。Die Gestalten des Bewusstseins则属存在论或本体论,旨在描述人类精神的各种形态及其演化。前者是一种学科名称,后者指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现象,两者不可并列。

2. 转义的Ideology泛指各种社会思潮,属社会诸意识形态之一,并被多种人文学科广泛地使用着。而Die Gestalten des Bewusstseins是一个哲学概念,专指人类意识的各种形态及其演化。

3. 马克思用了三种术语来表达意识形态的概念,它们分别与上述两个方面的来源相对应。Bewu?茁tseinsformen源于黑格尔的用语,它是唯物史观意识形态概念的正式表达,这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Ideologischen Formen既源于特拉西又源于黑格尔,指以思想体系为表现形式的那种意识形态,其从属于总体性的Bewu?茁tseinsformen;源于特拉西的Ideologie,则无论从词义上还是从词性上讲,都不是唯物史观的标准术语,但可以在一般意义上作为Ideologischen Formen的替代词或简略语。总之,我们不能误以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只是Ideologie,不能只是从Ideologie出发,而应从Bewu?茁tseinsformen出发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 所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两重含义,一是Bewu?茁tseinsformen,不妨指其为“意识形态之全体”;二是Ideologischen Formen,或Ideologie,不妨指其为“意识形态之部分”。在形式逻辑的层面上,前者包含后者。

(二)马克思的两种意识形态概念的含义是什么

1. 意识形态之全体(Bewu?茁tseinsformen)。

在每一种社会形态中,都有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Bewu?茁tseinsformen)。就其内涵而言,它涵盖人类的全部精神生活,反映并反作用于以社会经济活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并参与现实的社会运动。就其外延而言,它指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类意识的各种形态,包括以思想体系的形式出现的那种意识形态(Ideologischen Formen或Ideologie),还包括如普列汉诺夫曾提出过的“社会心理”形态,以及其他形态,等等。

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中,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基本构架为:其一,作为社会存在方面的社会经济形态(Der ?konomischen Gesellschaftsformation);其二,作为社会意识方面的社会意识形态(gesellschaftliche Bewu?茁tseinsformen);两者的统一构成整体的人类社会形态(Gesellschaftsformation)。[8] (P82-83) [7] (P8-9) 前者以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据,中者以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据,后者则是一个全体的概念。在这一描述中,只能用Bewu?茁tseinsformen,而不能用Ideologie。

与此同时,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运动着的整体,社会形态的演化构成了人类的全部历史。他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8] (P83) 处于不同时代的各种社会形态之间的内在演化逻辑将它们联结成为一个整体。这是一个历时性的整体。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化,作为总体的社会意识形态(gesellschaftliche Bewu?茁tseinsformen)必定也会有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必定也会呈现出一种历时性的人类精神或意识的整体。

由此可知,作为全体的社会意识形态(gesellschaftliche Bewu?茁tseinsformen)可以在两种维度下加以研究,一是历时的,即在人类历史中,社会意识形态如何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而发生变化,从而显现人类意识或精神的演化历程;二是共时的,即在同时代的某个社会形态中,社会意识形态如何与社会经济形态相互作用,以显示整体的社会形态的运作机理。

2. 意识形态之部分(Ideologischen Formen,或Ideologie)。

如前所述,这一概念表达的是以思想体系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从历史的角度看,在人类的远古时代,只有巫术和神话形式的意识形态(Bewu?茁tseinsformen),而没有以思想体系形式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尽管现代的研究者可以从中发现蕴含着的逻辑结构,但是它们本身肯定还不是“思想体系”。严格意义上的“思想体系”,只是在人类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出现,因为它们需要自恰的概念系统,需要严格的逻辑规则。所以,Ideology这一概念出现在18世纪,并被广泛地使用,并非偶然。

诚然,思想体系能够更准确、更集中地表达人类的意识形态的状况。近代以来,各种理论、思潮、主义迭出,既是人类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又极大地丰富着人类的认识,有益于社会的发展。然而,如果以为思想体系即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即思想体系,此外无他,便有可能限制我们的视野。当代中国社会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的时期,尤其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因为,一方面,看不见或无视存活在现实生活中支撑着、补充着、修正着、否定着由种种思想体系建构起来的“意识形态”(Ideologie)大厦的大量思想资料,就不可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gesellschaftliche Bewu?茁tseinsformen)的全部内容及其深层结构,也不可能认识一种思想体系得以形成、得以修正的客观机制;另一方面,看不见或无视最终决定意识形态(Ideologie)命运的只能是现实的物质生活而不是思想家的意志,不仅有可能迷惑于种种时髦的思想体系中,还会失去把握历史演化脉络的真正根据。

所以,在意识形态的研究中,应当区分意识形态之全体和意识形态之部分,应当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区分马克思的Bewu?茁tseinsformen和Ideologie的实践意义何在

显然,如果只是以Ideologie而不是以Bewu?茁tseinsformen解释意识形态概念,那么,意识形态就仅仅是思想体系,而不是指全部丰富的社会精神生活,我们就会片面地看待和理解社会精神生活。也许,我们会关注各种思想、主义之争,而疏于关注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及其影响到的社会精神生活的改变;也许,我们会以为对各种思想体系作出是和非、褒和贬的裁断就能解决所有的意识形态问题,而不去探寻社会经济形态(Der ?konomischen Gesellschaftsformation)与社会意识形态(gesellschaftliche Bewu?茁tseinsformen)的互动互补关系,不去研究意识形态生成、改变及作用机制等诸问题。

相反,如果以Bewu?茁tseinsformen而不是以Ideologie解释意识形态概念,那么,意识形态不仅是社会中的思想体系,还包括充盈在社会生活中的情感、意欲、理智,以及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即民族的全部观念形态的文化。它们不仅反映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还记录着一个民族精神成长的历程。显然,这正是当代唯物史观应当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当然,应该看到,离开Ideologie,便不可能把握Bewu?茁tseinsformen的全貌。一方面,Ideologie本身是Bewu tseinsformen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人类几乎唯有在Ideologie的层面上才能进行交流和沟通,唯有Ideologie才能作为认识的工具,包括用它作为认识Bewu?茁tseinsformen的工具。就此而言,Ideologie具有双重的功能:作为直接隶属于Bewu?茁tseinsformen的主体展示Bewu?茁tseinsformen,作为工具性的客体用来观照Bewu tseinsformen。

当代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经将中华民族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同时,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将世界带入了须以诸多文明间的文化交流、融合、互动来推进整体人类文明进步的局面。所以,研究Bewu?茁tseinsformen及其内在逻辑和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软实力,以谋求均衡、和谐的发展;还有助于提升我们对观念文化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以便在全球化时代以更高的视界谋求自身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感谢中央编译局的鲁路先生向本文提供了有关的德文资料)

[参考文献]

[1]大卫・麦克里兰. 意识形态[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冯契主编. 哲学大辞典(下册)[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3]冯契,徐孝通主编. 外国哲学大辞典[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4]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 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Z].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哲学译丛》编辑部. 英汉哲学术语词典[Z].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上卷)[M]. 贺麟. 译者导言.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德文版)[M]. 迪茨出版社,199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俞吾金. 意识形态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