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观园林

景观园林

景观园林

景观园林范文第1篇

对于园林及生态环境意义下的园林,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有过一系列论述,如1958年3月他曾发表文章“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初步统计,到1999年末钱老已发表各类论述园林、城市学的书稿及书信百余封,表现出老一辈科学家对中国城市。建筑、园林的关注,并指明了方向。事实上,近20年来虽是中国建设的大发展时期,但也确有一系列造成破坏的事实,以人造景观为例,人造景观公园的开发在很大程度是起到了旅游资源的补充作用。如杭州,在“宋城”出现后,作为旅游杭州的补充内容,仅第一年就接待了近300万游客,正是由于这些人造景观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各地便纷纷仿效,在缺少客观周密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一轰而上,以致于投资者苦苦经营,难以为继,到如今已几乎泛滥成灾;总览全国各地开发的人造景观公园,成功率约在20%,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整体上的宏观失控。当前,人造景观的“泛滥”已成为又一个典型的投资失控。据悉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大观园在华东就一下子冒出了7座,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游乐宫全国竟有近40座,各类民族文化村、宫等主题公园更是数不胜数;无锡、武汉、河北、成都、山东等地投资开发了“水泊梁山”;继深圳之后,广州、杭州、长沙、上海等地也投资建设“世界之窗”。而这类重复投资、重复开发、重复建设、“批量生产”的人造景点往往支撑不了多久,便门可罗雀、几乎“全军覆没”;如成都的“水泊梁山艺术宫”开张不到半年便转手开夜总会;北京动物园“西游记宫”早已被爆破拆除;福州市拆除''''西游记宫”改还绿地;开业仅8个月的海南省最大的民族人文景观——通什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因平均每天接待游客不足工作人员的1/5,1998年初便申请停业等等;此类人造景观在这过程中造成惊人的浪费。更有甚者,有些城市还兴建了好几家相类似的主题公园。前一时期,北京的八达岭游览区及附近近10年“造宫运动”中建成的四大帝王宫一一秦始皇艺术宫、华夏帝王宫、成吉思汗行宫、萧太后宫全部改行下马。此外,部分地区高密度的人造景观是宏观失控的又一方面,如上海几乎每个郊县都有3~5家,在上海至无锡不过150千米长的沪宁线两侧,就有20家左右的这类主题公园,这么多的人造景观与所服务的客源相比,显然“供大于求”。

2)规模上的一味贪大求全。目前人造景观的开发建设投资超过亿元人民币的占75%以上;圈地少则数公顷,多则数百公顷、有的超过1000公顷。已建成的这类主题公园投资亿元、占地100公顷以上的超级项目全国有20多处;投资在亿元以下、千万元以上,占地可观的大项目更是星罗棋布。如成都世界乐园投资2.3亿元、占地33.3公顷;长沙世界之窗投资3亿元、占地40公顷;山东莱阳华夏酒都投资3亿元、占地80公顷。人造景观从其功能上,只能是对自然风光和历史古迹的补充;像现在这样欲反客为主的投资势头,在当今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肯定会在几年后留下很大的遗憾。目前仅上海的人造景观建设工作已超过200亿元,而我国近年来每年用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经费总额不到2亿元,还不及一处人造景观的投资多。因此,一方面许多旅游资源、特别是历史古迹得不到有效保护,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大量旅游资源被浪费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旅游开发又花巨资乱上项目,造成很大的浪费。

3)内容上过于贫乏简单。部分人造景观内容匾乏,缺少创意;有的背离市民意愿未能做到因地制宜。许多是在深圳“锦锈中华”等人造景观生意红火异常、投资回报率高的引诱下仓促上马的。缺少对项目的选题、选址、定位、规模、经营等方面细致周密的调查,实事求是的论证;规划中更是照抄照搬。造成了“宫”、“村”、“园”到处都有,而其艺术水平尽属于模仿、复制、翻版阶段,停留在以偏盖全、以小喻大的加工制作层次,形似而神非,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如上海的“民俗文化村”与“中华民族大观园”,内容风格相仿,构思太简单,前者借演出支撑了2个月就再也不行了,后者则无法正常开业。还有一些人造景观格调低下,如各地有不少的“妖怪宫”、“十八层地狱”等。这些粗制滥造,期望“立竿见效”的人造景观,因宣传迷信及伪科学,因而常常“短命”。

(1)从法国的拉·维莱特公园到中国世博园

80年代以来,结合城市的改建,巴黎兴起了一股现代城市公园的建设热潮。从这些通过方案竞赛产生的作品中,反映出法国在积极探索与20世纪的城市相适应的园林形式。其中拉·维莱特公园因其独特的形象和深奥的理论而格外引人注目,人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争论不休,在国际上也激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也是方案竞赛组织者所希望的初衷。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并促使建筑界对中国的现代城市园林进行反思。

城市公园出现于19世纪中叶。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减少城市污染,人们提出了将自然引人城市、以园林弥补城市之不足的观点。因此,19世纪的城市公园受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影响,给人以建筑环境所包围的乡村局部的印象,也是市民们所喜爱的游乐消遣场所。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出现了极端的“绿地”理论学说,它片面地强调了城市园林在卫生保健方面的功能而忽视了园林的形式,实际上是抹杀了园林艺术。人们已习惯于那些形式雷同。手法单调、布置着游乐及文体设施的休闲公园。更多的“绿地”退缩于建筑环境之中,成为拾遗补缺的空地或儿童游戏场。20世纪的城市园林已不再像19世纪的城市公园那样是市民喜爱的社交场所,也失去了过去那种令人向往和供人消遣的特性,更缺乏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能力。为了适应城市改建新时代的需要,革新传统的城市园林或“绿地”的观念并创建符合现代城市特征的园林,便成为巴黎新型公园建设运动的主导思想。拉·维莱特公园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诞生的作品。它位于巴黎东北角,是远离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带,人口稠密而且大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1867年在此兴建了牲畜屠宰场及批发市场,鼎盛时期曾有3000名工人,在其周围逐渐形成一个混乱不堪的聚居地。1973年10月屠宰场关闭之后,德斯坦总统提议兴建一座大型的科技、文化设施,包括北面的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展览馆及南面的音乐城和公园。密特朗总统执政时期,拉·维莱特公园才进入真正的实施阶段,并列为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而在巴黎兴建的九大“总统工程”之一。在总统的要求下,1982年4月8日开始了拉·维莱特公园国际性方案招标,这也是法国第一个为选择城市公园的设计师而组织的国际性方案竞赛。设计纲要明确指出:要将拉·维莱特公园建成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广泛及多元文化特征的新型城市公园;它将是一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无法归类”的并由杰出的设计师们共同完成的作品。

方案竞赛的评审会主席由世界著名的巴西风景园林师马克斯(robertoburlemarx)担任,评委也大多数是国外著名的设计师,以确保优胜方案的全面性和公正性。在来自37个国家的471件作品中,初选出9个最佳方案经过深化后参加第二轮评选,具有法国和瑞士双重国籍的建筑师屈米最终成为公园的总体设计师。当时只有40岁的屈米曾先后在英国和美国教授建筑学,后来在纽约开业。他对现代城市和建筑研究颇深,或许是所有参赛者当中最有理论水平的,但是缺乏园林艺术方面的经验,这也使他得以摆脱传统园林的束缚而另辟蹊径。屈米提出了一个空间上以建筑物为骨架、以人工化的自然要素为辅助,园林与建筑相互穿插的完全建筑式公园设计,在构图上十分严谨和紧凑。

拉·维莱特公园本身面积33公顷,是巴黎市区内最大的公园之一。包括公园北面的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展览馆以及南面的钢架玻璃大厅和音乐城,总占地面积达到55公顷。在交通上以环城公路和两条地铁线与巴黎相联系。园址上有两条开挖于19世纪初期的运河,东西向的乌尔克运河主要为巴黎的输水和排水需要修建的,它将全园一分为二;南北向的圣德尼运河是出于水上运输之需,从公园的西侧流过。这两条近乎直交的运河是园址上已有的最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而且运河本身就是人、自然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公园的主题十分贴切,所以参赛的许多方案都是由此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在公园的总体设计上屈米强调了变化统一的原则。虽然各体系、各建筑要素和植物要素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却完全统一在建筑式的处理手法和红色的“游乐亭”的控制之下。而对于10个主题花园的设计却风格各异,各自独立,毫不重复,彼此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感和断裂感。因此,拉·维莱特公园的多样性更多的是体现在各个主题花园的处理上,而不是公园的整体框架上。与凡尔赛中的小园林一样,主题花园也是拉·维莱特公园中最有趣和吸引人的地方,它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及年龄游人的需要。“镜园”是在欧洲赤松和枫树林中竖立着20块整体石碑,一侧贴有镜面,镜子内外景色相映或趣,使人难辩真假;“风园”中造型各异的游戏设施让儿童体会微妙的动感;“水园”着重表现水的物理特性,水的雾化景观与电脑控制的水帘、跌水或滴水景观经过精心安排,同样富有观赏性,夏季又是儿童们喜爱的小游池;“葡萄园”以台地、跌水、水渠、金属架、葡萄苗等为素材,艺术地再现了法国南部波尔多地区的葡萄园景观;而下沉式的“竹园”为的是形成良好的小气候,由30多种竹子构成的竹林景观是巴黎市民难得一见的“异国情调”;处于竹园尽端的“音响圆厅”与意大利庄园中的水剧场有异曲同工之妙;“恐怖童话园”是以音乐来唤起人们从童话中获得的人生第一次“恐怖”经历;“少年园”以一系列非常雕塑化和形象化的游戏设施来吸引少年们,架设在运河上的“独木桥”让少年们体会走钢丝的感觉;最后,“龙园”中是以一条巨龙为造型的滑梯,吸引着儿童及成年人跃跃欲试。“镜园”、“恐怖童话园”、“少年园”和“龙园”是由屈米设计的。

拉·维莱特公园对外开放之后,吸引了大量的游人,达到了要将成年人,尤其是工作人口吸引到公园中来的目的。其中当然也有科技馆、电影城、音乐城所起到的作用。虽然从城市公园的角度看,拉·维莱特公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实例,未必就是未来城市公园的发展方向,也很难据此就给现代城市公园下定义。而且,它无疑是一个法国式的作品,综合反映了法国的社会状况、科技文化、哲学思潮以及公园的周围环境。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排除了以已有的公园作为样板的想法,它本身因而也不可能成为其他公园的样板。但是它对我们今天仍然不无启示。

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充分体现了世纪之交全世界共同对保护、改善和优化环境问题的关注。面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现实,人们更加自然而然地向往自然,从而预测下个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伟大战略目标。建设秀美山川和美好家园,创造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的环境正是我们园林、园艺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以下介绍四川《蜀风园》及上海《明珠苑》设计。

四川古称蜀,乃天府之国。其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资源丰实,文化悠久,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九寨沟和黄龙寺可谓天下神奇……蜀中园林幽秀清旷,朴实自然的风格盖源于此。蜀中自古多名人,有生于斯、长于斯者,有流寓过蜀者,也有在此建功立业者。秦时蜀郡守李冰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地区水渠纵横,沃野千里,人民富足。三国时的诸葛孔明为酬蜀汉昭烈帝刘备三顾之情而相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出于对他们的怀念,分别为其修建了二王庙和武侯祠,庄严的庙祠佐以茂林修竹、森森古柏,存传至今。类似祠园共融、文联同韵的名园还有杜甫草堂、望江楼。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杜甫晚唐时流寓成都营建的茅屋,后经历代修缮,使工部凤诗史堂相山水林木融为一园,古朴典雅,确是“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望江楼系清代人为怀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楼建锦江边,既丽且崇,植竹万竿,漫步修篁中,境画意诗情。该园园门楹联曰: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是说杜甫草堂、武侯祠和望江楼是成都齐名的三大名园。名人留名园,在蜀中尚有多处。新繁东湖系唐代名相李德裕任县令时所凿,至今依然保留初建格局,玲珑别致,飘逸自然,是中国有遗迹可考的两处唐代古典园林之一。崇州城内有座初建于宋代的画池,其名既有文彩内涵,又描绘了其遮掩覆蔽风光如画的园池景色。位于新都县城的桂湖,乃明代状元杨升庵年青时读书之处,湖中种荷,堤岸植桂。古人云:君子爱莲,才人摘桂。升庵留桂湖,遗爱在人间。类似的名人留名园,还有三苏凤文君井、古瓮园等。

四川园林文风浓郁又均以崇尚自然为本,在四川园林中以杜甫草堂最为著名。《蜀风园》的设计立意,围绕“人与自然——自迈向21世纪”的主题,突出表现四川自然风景和园林的特色。其设计构思,借鉴四川优秀传统园林特点,兼采杜甫草堂园林的经典园景,浓缩重组再创作,力求在有限的空间营造无限的意境,再现四川园林幽秀清旷,朴实自然,文风浓郁,融史、诗、书、画、景于一园的特色。《蜀风园》以石书、楹联、字画等多种形式体现了这一特色。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有“诗圣”之誉,由于“诗圣”的崇高地位,杜诗深受后人的高度重视,杜诗书法、诗意画亦是历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品的题材,可谓名作荟萃。《蜀风园》是借鉴杜甫草堂的经典园景而设计,园内的碑刻、楹联、书画自然是以杜诗为题材而制作,诗史堂陈列的板刻和字画是选用杜诗“堂成”等杰作,选宋、明、清及近现代大家坡、祝允明、郑板桥、章炳麟、于右任、李济深、郭沫若等人的佳作,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等人的墨宝,杜甫诗意画则选张大千“杜陵烷溪行吟图”。置于烷花溪畔以假山叠石为基座的石书景壁,内容是杜甫诗的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书法是著名书法家谢无量的,刻于四川特有的大型黑色页岩上,形如石书,别有一番意蕴和独具的景观。杜甫的诗赋、古今名人的书法、绘画和与园林融为一体的设计,可谓是《蜀风园》中文化设计的三绝。从而使整个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中国园林深厚的文化意蕴。

上海园则是另一风格,如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化内涵,赋以设计创意,使绿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上海屹立东海之滨,被喻为“东方明珠”,而光彩夺目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和上海的象征。上海园设计方案经过一再竞标,最后以明珠为主题的《明珠苑》脱颖而出。《明珠苑》设计布局以圆形《圆珠形》为设计母题,平面构图以大圆(d=25米)为中心,大小圆相切,大圆中部契合弧形轩廊,小园区设明珠岛和主景大花球。大圆的上部为水池,下部为具强烈现代气息的流线形草花花坛构成下沉式花园。花园周边均为绿化带,北西两边为高密度树林,东南为疏林和低矮灌木,构成由绿化围护、中心下沉的花园,形成构图简洁、紧凑、外高内低、别有洞天式的半封闭空间。

《明珠苑》以明珠为创意主题,园内高处的明珠岛上设立花园主景——大花球,盆栽花卉栽植在花球的不锈钢球架中,并通过滴灌输送水分和养分。球直径为3米,球高5.4米,栽植数百株盆花。在花园环路周边设一座座汉白玉立柱的球灯,大花坛周边设雪白的石球。另有滚动的“幸运球”,植物配置中配上10多株龙柏球、瓜子黄杨球等,园内诸多的石球、灯球、花球、幸运球……形如各类“珍珠”百余颗,玲珑可爱,饶有趣味,藉以创造“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每当华灯初上,园中的石杆灯、地下灯、水下灯灯火璀璨,珠光闪烁。大花球、大花坛色彩缤纷,鲜艳夺目。具有独特风格的上海派园林《明珠苑》力图让游人感受到清新、活泼、酣畅的现代都市情调。《明珠苑》内建筑设计力求创建生态建筑,建筑仅是为园林绿化的展示提供一个骨架。建筑内侧立面则采用现代材料的境面玻璃幕墙,既能产生强烈的现代气息,又取得极佳的境面效果,使借景这一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得到新生。大花球、大花坛、瀑布、跳泉、花流、水流、人流等映人镜面,虚实相映,产生流动的空间效果,颇有情趣。建筑外侧复土约3米,形成半地下建筑,土坡上满植“绿浪”地被月季、黄馨等灌木和棕榈树丛。建筑内侧各立面设置悬挂花钵、墙面花格,种植绿萝、常春藤和油麻藤,屋面设花槽、花钵、屋檐草坪构成屋顶花园,形成上爬下悬的垂直绿化。整座建筑完全沉浸在绿色中,仅在中间留有一排高窗,寓意人在自然中,同自然和谐共存。

用现代科技武装园林,设计者竭尽所能提高《明珠苑》的科技含量,引用或开发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武装《明珠苑》。因为现代的都市花园为游客提供的不应该仅仅是观景的功能,而应该运用新技术创造让游人能参与活动的新内容。《明珠苑》的入口拱形花架下设置红外线探测问候仪,每当游人进出便会听到“欢迎光临,谢谢光临”的问候语。在水池汀步中设踏泉,这是为《明珠苑》特别研制的产品,游客脚踏即会喷水,饶有情趣。而跳泉设在小园水池的周围,一段段水柱有节奏的从一个花钵跳人另一个花钵。在水池一侧的“幸运球”是一滚动石珠,游客可以随意改变滚动方向。与其对称的另一侧是一个陶制花钵,由名人运用高技术制作,壁薄声脆。花钵倾覆在绿地高处,五彩的花带从花钵中“流溢”而出,曲折地流满整个花坛。而建筑内的电子魔灯会因游客的手在魔灯上移动而产生奇幻的效果。《明珠苑》的路灯采用了节能、抗老化、防爆的聚碳酸酯球形灯,光线柔和,造型别致。屋顶花钵中的水晶花泥和园路表面采用的强化水泥仿真地坪路面均为造园的新兴材料。《明珠苑》力图运用新建材、新科技来证明:园林不仅可以采用粉墙黛瓦建设,同样也可以运用玻璃和不锈钢等现代材料来表现。

(2)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是中国园林工作者创建的跨世纪城市园林理论,是制订城市绿化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运用生态园林观点,重新认识园林绿化的三个效益,是一门园林经济学,是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园林模式。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50年代是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城市园林基本上属于保护、整修和维持原状;60年代是我国经受三年自然灾害后,进入一个较快发展时期,城市园林工作者不失时机以“见缝插绿”精神,挤人社会主义建设行列;70年代末,城市园林工作者总结教训,意识到要保护城市绿色生命,必须连片成团,提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方针;80年代,我国老一代园林工作者,系统地总结建国30多年来,城市园林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北方以天津为代表提出大环境绿化,南方以上海为代表提出生态园林。1991年历史跨入第八个五年计划,上海市人民政府便决定将“生态园林规划与实施”列入“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园林建设已迈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研究城市园林诸因素及其关系的生态园林,其以生态学为原理的园林学说,研究的对象是按生态学的原理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自然环境或游憩境域。城市园林不能墨守传统管理方式,被动地进行养护管理,应以生态学重新认识组成园林诸因素的作用,认识园林植物的作用,特别是处理好人与园林植物的主体——树木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园林绿化三效益的认识。以人与树木共荣为原则。

城市园林的社会效益,不仅仅是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文体活动,以吸引游客为主,更重要的是按照生态园林绿地的观点,把园林办成人们走向自然的第一课堂,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启迪人们与树木共存。创建知识型植物群落,让人们认识大自然的另一个大家庭;组建保健型植物群落,则让人们同植物和睦相处;生产型植物群落告诉人们绿色植物是生存之本;景观植物群落将激发人们爱护自然、爱美的自然本性。

景观园林范文第2篇

众所周知,水作为自然环境要素中的一种,具有流动性,可以说,是具有生命力的体现,也是维护园林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由于水的流动性与不可塑性,使得水能表现出无穷无尽的形状,也可以通过与园林景观的假山、树木组合,形成声音、形态、色泽的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水的景观效果,是指人通过对园林景观中的水的形态、声音、流速等的视觉、听觉、嗅觉等的感受,所产生的对园林景观的兴致与兴趣,是自然环境与人的主观感受相结合的表现。水景设计充分体现了水与园林结合所产生的线条美、声音美、动态美、色泽美等多种美学上的特征,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着重把握对水景的设计与考虑。

2水景设计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①水景设计能增强园林景观的美学效果。我国是园林设计十分发达的国家,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园林设计中就追求美学上的效果,追求园林景观给人所带来的意境与感受。因此,我国传统园林景观中,水景设计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达到了较高的造诣,如在我国著名的苏州园林中,水景设计种类多样,既有流动的,又有静止的,既有环廊绕柱的,又有独立成片的,水景的设计使得苏州园林整体效果呈现出纷繁多样的特点,更增加了苏州园林的艺术气息,使得人们在园林中充分地感受到美与自由。②水景设计满足园林中生态多样性的发展需求。园林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运行与发展离不开水,若园林景观中仅仅有单一的树木,在短期内园林景观可能不会受到影响,但就长期来看,缺乏水进行调整,园林生态系统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的逐步衰竭。

3如何在园林景观中进行水景设计

3.1结合现代化技术,展现水的美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园林景观中,应充分结合现代化技术,利用高科技来展现水的美。通过使用光、电以及各种新型材料与设计使得水景可以实现循环使用,既节约了水资源,又能使得水景设计更为吸引,如通过小型的音乐喷泉,展现水的柔软与力度。

3.2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水景设计

在进行水景设计时,应结合园林景观内部的地形、地势以及植物生长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水景设计,使得水景设计种类多样,符合园林景观的整体特征。进行水景设计可以从以下2种方法入手:其一,建立人工喷泉。人工喷泉适合建立在许多地点,如大型广场、小型公园等,根据园林景观的整体空间大小,选择人工喷泉的大小,并可以建立音乐喷泉,使水流与音乐节拍相互配合,形成美轮美奂的表演。其二,建立人工瀑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人工瀑布是最为常见的水景设计,人工瀑布既能实现水的循环使用,又能通过水流形成气势磅礴的园林景观,使得园林景观层次丰富,更为吸引。

3.3水景设计与动植物的组合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动植物与水流的组合,能使得动植物焕发活力,而动植物反过来也可以改善水体的质量,净化水体,使得水体更为干净与清洁,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将水景设计与动植物相互结合,营造具有生命力的空间。首先,在进行植物的选择时,应选择具有美感的水草,将不同水草进行搭配与种植,尽量避免选择繁殖能力过于旺盛的水草,这会使得水草遍布整体水体环境,甚至导致水体被破坏,影响水景设计的效果。其次,在选择动物时,可以在水景设计中饲养部分的水生物种,如鲤鱼等,通过水生物种的繁殖与生长,可以带动水景的循环,防止水体出现固化,成为死水。此外,通过水生动物,还能增强水景设计的观赏性,使得水景设计充满生机,不至于单调乏一。

3.4结合水景设计建设相应的建筑物

景观园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水景;作用;效果;现况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landscape of waterscape design of application, water scene in the use of the garden, and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of a special scene of the function and effect, application in Taiwan water scen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dscape design.

Keywords: landscape; Water scene; Action; Effect; status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水既是园林造景的重要素材,也是风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最具吸引力的设计元素。它极具可塑性,可静可动,可发出声音,可以映射周围景物等特性,既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

水景在园林中运用广泛而且能起到特殊的作用与效果,园林中水体可以用来造景、分隔空间、供游客嬉水、泛舟等等。中国古典园林中讲的掇山理水是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主要手法,其中理水就是水景的营造,有“水为园林之魂”之说。

水景多以湖、池的形式存在,而西方园林早期水景大多与艺术品相搭配,所以其演变也是从传统的、着重观赏的雕塑或神像喷泉、水池,进入与抽象造型相结合的水景,再进入到与周围环境相搭配的水景,以及能够让人亲近接触的亲水性喷泉。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水景的营造必须根据整个园林的格局以及水体本身在园林中的作用,灵活地加以运用,充分地发挥水的园林特性,创造出一个亮丽、清爽和富有变化的水体景观。

一、水景设计的作用与效果:

1.1 湖与池湖:

主要是指大型园林中的自然湖或人工湖,这类水体在园林中多以一个功能分区的形式存在,也称水上活动区。

湖的设计要从水体与整个园林的协调入手,处理好从水面到陆地的自然过渡,利用岸边多层次的立面绿化效果和滨水园林建筑的合理营造,注重岸型的协调可使水体景观更好的呈现出水在园林中的作用和特色,把旷畅的水面做得更为舒展。统一于周围景色之中,来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产生浩渺的空间情趣。

池是指小型园林绿地中的水池,这种水体在园林中运用更为广泛,而且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水池的形式大体分为两种,即规则式的几何形水池和自然式的曲线形水池,水池形式的选择要根据整个园林的基本风格来确定。水池的设计分以下几个环节:

1)形的设计。几何形水池多附属现代建筑。外形轮廓随建筑变化。它的优点是易于维持整洁爽朗的景象,非常适应于公共空间的营造。

2)池缘的设计。人们对水的亲和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池壁不宜太高,池缘的修饰也必须考究,几何式池缘常用单一色彩的釉面砖饰面,以强化水景的活力与轻。池缘的高低错落要与池缘曲折的韵律相和谐,但总体上必须保持一个平稳的态势,避免形成杂乱、参差不齐的感觉。

3)汀步。使观赏者的游览路线延伸到水中,犹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体现出园林的节奏与韵律感,随着园路蜿蜒曲折地向水面延伸,是路亦是景。

4)水下部分的设计。水面以下部份包括池底、池壁的设计和管线安装。如果池中有喷泉,还应考虑好管路铺设、喷头和水泵的位置以及供电线路的安排。

1.2 喷泉和叠水:

如果说湖和池是表现水的平面静态美的话,那么喷泉和叠水则是表现了水的立面动态美。随着中西方园林风格的融合,喷泉和叠水也开始运用于我国的园林造景中,丰富了水景立面景观的造景手法。

但喷泉和叠水毕竟与中国传统园林的风格迥然,运用上应避免生搬硬套,具体要注意好下几个方面:

1)大型喷泉一般适用于城市的大型广场中或标志性建筑前,造价和运行成本高,需要较多用于维护管理上的后续资金,故不提倡多用;

2)庭园中的喷泉多设在自然式水池里,喷泉的铺设主要考虑协调性的因素,在设计中一般多用涌泉喷头,能符合自然式园林的风格。在小型水体中的运用讲究简洁、明快,主要目的是丰富水体的立面视觉效果,给宁静的水面带来动感和生机;

3)叠水是一种形式特殊的水景,它可寓意于溪流,瀑布等,表现出更强烈的动感,也更能自然地融入中国园林的风格。为了深化意境,还可用曲水穿墙、水上叠石涵洞等造景手法。

1.3 水体景观与园林植物的配置:

在设计中重视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不管是静态或是动态水景,各类水景的营造都离不开用植物花木来创造意境。有以下因素需要注意:

1)植物配置时无论水体面积大小,植物与水边的距离一般应有远有近、有疏有密,切忌沿边线等距离种植,应灵活多变,避免单调古板的行道树形式。

2)水边的透视景与园路的透视景有所不同,它的景并不限于某一个点,而是一个景面。

3)水边植物的配置还要注意季相色彩,园林植物会因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变化而有不同形态与色彩的变化,映于水中,则可产生十分丰富的季相水景。

4)水中植物的配置首先应考虑水体的景观效果和周围的环境特征,选择配置植物应考虑水面的镜面作用。

5)选用的植物应严格控制其蔓延,可设置隔离绿带,也可缸栽后放入水中。

6)水体驳岸的植物配置要根据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不同的驳岸类型,按照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的原则进行植物配置。

7)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成趣。

8)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可配置枝条细长柔和,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唐菖蒲、地锦等来进行局部遮挡。

二、水景应用现时在园林景观设计的状况:

人固然有着亲水的本性,而设计师们也在努力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这本身是件好事,可是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近日,有关媒体刊发了一则“缺水城市滥刮圈水造景之风”的消息。该文指出:在水资源紧缺的华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来出现大造城市景观水之风。有的城市“拦河筑坝”,把河水“圈”在城内;有的城市耗巨资“挖地造湖”,人为制造水域景观。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去营造宜人的水景,如何去满足人们亲水的这种需求,成为摆在我们设计师面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设计水景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何设计水景更应该值得考虑。在此,就如何在水资源缺乏地区营建水景做一些探讨。

1)宜“小”不宜“大”原则:

指的是在设计水体时,多考虑设计小的水体,而不是那种漫无边际、毫无趣味可言的大水体。小水体容易营建,更重要的是小水体更易于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更何况在后期养护管理中,小水体便于更好的养护,并且在水体发生污染的情况下,小水体更易于治理。

2)宜“曲”不宜“直”原则:

指的是水体最好设计成曲的。我们古典园林营建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师法自然”,即在设计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规律,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形成变幻的效果。

3)宜“下”不宜“上”原则:

此处的“下”与“上”是一种相对的关系,指的是设计的水景尽可能与自然中的万有引力相符合,大多是向上喷的,是需要能量来支持它们抵消重力影响的,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

4)宜“虚”不宜“实”原则:

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虚的水景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它是一种意向性的水景,是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园要素如石块、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体的形状而成的。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带给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体验,是真实水景所无法比拟的。

结语

水资源日益缺乏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对于如何在缺水的今天去营建美好、宜人的水景是我们每一个景观设计师的责任,正如约翰•O•西蒙兹先生所言:“我们可以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景观园林范文第4篇

1.1宣传力度

人们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的意识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事实上人们对城市垃圾尤其是作为它的组成——园林废弃物的处理应该有明确认识,但是却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很显然,宣传力度不够。

1.2政策的支持

政府等职能部门因园林废弃物的量远远比不上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量大而忽视政策性引导,而堆肥化处理成本较高,政府支持资金欠缺,导致再利用废弃物堆肥处理及其堆肥产品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扩大。

1.3收集制度或方式

园林绿化废弃物自身存有不易压实、占用空间大、收集困难、不便运输等特点,而目前处理园林绿化废弃物多采用堆肥处理,需要将废弃物运输到指定地点,所以处理废弃物资源化的难度增大。发酵效力不高和堆肥产品质量达标程度低。园林绿化废弃物中常混不易降解物质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收集过程进行分类很困难,就像枝干比落叶的腐熟慢,园林绿化废弃物种类繁多,不同的成分堆肥腐熟时间不同。这些因素都对发酵效力和堆肥产品质量有不良影响。

1.4不成熟的技术和参差不齐的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产业化形式和规模化处理技术不理想。园林废弃物再利用的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都不明确,导致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技术不成熟,操作程序不规范,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自然不尽人意。

2园林景观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多样性

2.1板材制成、木屑压制板

要制成板材、木屑压制板的前提是园林绿化废弃物粉碎颗粒材质要紧密,造成板材的承受压力要大。因此,要对园林绿化废弃物中不同的树种进行分类,将修剪下来大的树干、树枝统一运往工厂,较大的成材杆直接制成板材,其他的就粗加工后处理压制成板材,达不到制成板材要求且使用范围和消费者接受度小的,不能扦插和不能成材的枝干用来造纸或提取化学原料。

2.2扦插

植物生长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扦插,其所具有迅速繁殖、遗传变异几率小、采集简单、管理方便等特点。占93%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小枝、叶及草本等均可扦行苗圃繁殖,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资源缩短成苗时间,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2.3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利用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pH等条件下将收集后粉碎的绿化废弃物发生生物化学降解,使其形成无害、减量的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实现了资源再利用的目的。这种方法是园林废弃物资源化目前最主要的利用方式。

2.4制取沼气

在缺乏氧气、日光照射和氧化剂的条件下,多种微生物将有机物发酵产生的混合气体成为沼气。能发酵沼气的微生物的必需元素是碳素和氮素,恰好园林绿化废物中碳源的含量很丰富,可以作为沼气的原料,而人类粪尿和动物粪便为沼气池发酵提供氮源是最好的选择,再在沼气池中加入甲烷细菌或腐熟好的粪便为其提供所需的微生物。

2.5发电

垃圾发电是利用了垃圾聚积或焚烧产生的热。园林绿化废弃物因其焚烧和聚积能发生的热可作为垃圾发电的原料。我国生物电厂不断增加,生物能燃料的用量必然会增加,那个时候垃圾发电技术工序也得到了简化和普及,园林绿化废弃物在垃圾发电的应用也会成为主角。形成稳定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回收、加工转换产业链是可预见的。

2.6作饲料

可以把园林绿化废弃物中如草坪修剪物等青嫩部分统一收集、运输,晒干制成青干草,或者加工制成草粉或饲料。利用在特制窖中乳酸菌将青贮饲料压紧发酵可以形成青贮,可参考以下步骤:容器:要砌高窖需要满足该地地势高、干燥、土壤坚实;除杂除湿:除净鲜嫩园林绿化废弃物中的腐烂部分和泥土等杂质,并采取晾晒等方法控制含水量;装窖:将切碎的原料层层严实铺入填实窖内,不能出现缝隙;封窖:在装至高出地面0.5m左右时,铺一层干草,再铺大约1m厚的土,让窖顶显现馒头形,封闭窖口。在之后的2周中,每天土层都会下降,需要继续填补,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原料呈黄绿色并有酸香味时即为饲料。此时,就能取出饲用或持续贮存。青贮饲料与干草相比有以下优点:所占空间少、长期储存不变质、营养物质高不易损失、饲料可口性强。可是其作为动物饲料时由于植物叶子中有近似单宁类的物质,常导致动物厌食,并且其所含蛋白质少,维生素稀缺,因而生物学利用率低,不宜全部喂此类饲料,只能作为其他饲料的配料。

3未来发展建议

3.1修正完善园林绿化废弃物收集的制度

制定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具体规章制度、规范要求要实现完整的循环系统,就必须从收集、运输、粉碎、生产各环节入手。为了运输便利,可以对园林绿化废弃物依据废弃物堆肥腐熟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处理碾碎一些在废弃物产生地中体积大的枝权。当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收集地周围对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但是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收集园林绿化废弃物过程中要避免混入塑料、生活垃圾等。

3.2政府的政策保障

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的主线,自然要支持公益性强的活动。同样的作为一项公益性强的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环保产业怎能缺了政府的支持。政府应当在经济上、法律和管理方面出台相应的措施鼓励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再利用,以利于形成产业化处理模式,构建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政府部门可以做这几方面的支持:时时鼓励人们使用质量达标的堆肥产品;提取经费奖励或制定各种优良政策引导废弃物的堆肥利用,例如,提供经济补助给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利用的单位等。3.3加大宣传力度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普及群众对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处理及产品利用的知识,从思想上引起人民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视,使人民在潜意识里就拥有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的意识。

3.4科研力度增大,提高产品质量,制定相应标准和规范使用技术

景观园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林养护;养护精细化;园林景观

在城市中建设园林工程,依据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养护工作,不仅可以完善养护工作的整体性,还可以帮助解决园林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升园林整体的效果和质量。

1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必要性

在建设城市园林景观中,园林养护工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园林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由于专业人士的养护管理,可以更好地完善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但是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案,从而打造出优良的园林景观,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为城市建设一道更美的风景[1]。

2园林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2.1制定明确的目标,实施可行的方案

要想更好地建设城市园林景观,要注重制定明确的目标,实施可行的方案。建设城市园林景观中实施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具有系统性和规划性的工作,因此,在实施前要对工程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天气变化以及人们需求等进行有效规划,便于更好地开展园林景观养护精细化管理工作。对于实施的方案,做到具体化、细致化,包含具体的实施步骤和面对意外事件的处理办法,不仅可以提升园林景观建设的质量,还可以降低成本消耗。

2.2制定完善的养护计划

要想更好地建设园林景观,先要制定出完善的养护方案。实地的观察和了解园林,并且依据收集的信息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由此可见,有效的、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开展养护工作的前提,同时要求制定的计划符合有关植物、动物以及人们发展的需求特点,必须严格地对城市景观园林进行研究和分析,确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今后的养护工作做有效的保障[2]。

2.3提高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要想更好地建设园林景观,就要注重提高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城市中建设园林景观是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的结果,后期养护是一项重点工作,具有较强专业性、复杂性、系统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发展园林,保证园林植物的成活率,需要高效、优质的养护。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制定出有效的培训计划,定期对养护人员进行培训,训练他们有关的养护技术和管理技能,从而提升整体景观的质量和效果。但就目前养护工作人员整体水平而言,虽然具备了相关的养护知识和技能,但并没有更深入地去了解植物的特性和整体设计的理念,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处理方式若是出现错误,就会给园林工程造成损失。因此,需要加强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养护技能,从而促进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4园林养护的艺术性

要想更好地建设园林景观,要注重园林养护的艺术性。植物种类品种繁多,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视觉,园林景观设计应结合相关建筑的特色、山石以及河流的元素进行设计,从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城市园林景观。而在养护工作应按照规定和步骤来进行:一方面学会欣赏城市园林景观的特色;另一方面在养护过程中,依据设计的理念和整体展现的效果而进行养护,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善园林景观。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杭州市建设园林景观,可以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设计观念以及人们的需求,制定出完善的景观园林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可合理修改设计方案。由此可见,建设城市园林景观并不是不可变化的,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修改,这也对城市园林建设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各种需求的前提下,节约、降低养护成本,是现如今发展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要求,同时,实现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卢剑.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J].花卉,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