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免疫学的原理

免疫学的原理

免疫学的原理

免疫学的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G712;R-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以下简称“病原”)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医学基础课,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好护理专业相关基础课程(药理学、病理学等)及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内、外、妇、儿、五官护理学等)奠定必备的基础。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本身基础弱、理解能力差,再加上该课程免疫学知识抽象难懂,病原微生物内容多、容易混淆;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各方面的综合原因使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为了能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培B专业性强、技能性高的护理人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紧扣护考大纲,结合护理岗位工作能力要求,优选教学内容

本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二十九章,分为三部分:免疫学基础、医学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而课时量只有48学时,因此出现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紧扣护考大纲,结合护理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坚持高职专业学生“够用、少精”原则,优选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抓住主要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在讲授课程时,将重点放在医学免疫学中的超敏反应、人工免疫等内容上,医学微生物学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医院感染,消毒灭菌等内容上,人体寄生虫学的医学蠕虫和医学原虫所致疾病临床表现、标本采集等内容上[2]。减少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补体激活途径、超敏反应机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应答过程等内容的讲授。

二、吃透教材、课前认真备课、课后认真总结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好课,先要备好教材,写好教案。教师在备课前要认真、仔细阅读教材,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确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化抽象为具体,避免照本宣科[3]。如以破伤风梭菌为例说明外毒素、类毒素、抗毒素这三个概念。

备好课在备好教材的同时,还要备好学生。不同的学生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学习氛围及自制能力等都不一样,针对不同班级层次的学生,我们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要适合班级学生的特点,只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授课后我们还要及时反思本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和失误之处,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从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等方面加以分析总结,并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从而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是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PBL教学模式包括预习项目,学习项目,实践项目,拓展项目,复习项目五大模块。例如在讲授乙型肝炎病毒时,先给学生设计一个乙肝患者病例,并给出乙肝五项检测指标,提出问题“什么是乙肝五项指标?各自代表的临床意义?这位患者处于肝炎的哪一个阶段?对于乙肝病毒我们如何去防治?”,学生以案例为中心,带着问题去预习内容;在授课开始,先去解决之前预留的问题,再提出另一个新的病例,乙肝五项指标结果不同于前者,再让同学们去讨论判断这个患者的患病情况,教师再次对同学的讨论结果,给出评价,最后通过练习题巩固本堂课的知识。采取PBL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5]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这门课程课时量少,内容多,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将其中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重复的部分进行有效地合理安排。如在讲授革兰氏染色方法、细菌培养及其生长现象、消毒灭菌方法和肥达反应等内容时,由于这些知识实践性比较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点拨带过,将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这样不但节约课时量,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基于 CBL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6]

此种教学模式是以线上学习和课堂授课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创建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微课、教学PPT、习题、测试题、相关临床病例等学习资源供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并积极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再拿出临床病例与同学们共同讨论分析,在课堂上师生成为互动的主体,不再是教师占主体地位,学生处被动地位,使沉闷的课堂气氛得以调节,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完成知识的内化,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免疫学的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免疫学;临床课程;知识点;课程改革

《病原生物与免疫》是一门联结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医学基础桥梁课程,其病原生物内容、基础免疫学中的免疫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涉及各个医学临床课程。

2007年,卫生部新一轮全国高职高专护理课程改革规划教材相继出版。《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根据职业教育“贴近临床”的培养目标,内容在编排上相对于传统教材有较大整合。打破了传统的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寄生虫学的学科界限,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交叉融合为病原生物,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病原生物各论则结合临床传染病特点,以传播途径为纲串写。我们使用该教材迄今已经两年。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通读了整个系列教材的临床课程(《成人护理》、《儿童护理》和《母婴护理》),以调研了解《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中的各知识点在临床课程中的分布情况,对《病原生物与免疫》与临床课程的衔接和课程改革等问题提出看法,旨在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仔细阅读和系统调研卫生部规划教材《成人护理》(上、下册,第1版)、《儿童护理》、《母婴护理》中所涉及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与《病原生物与免疫》(第1版)教材内容作分类比较,了解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各知识点分布的密度、深度及其重要性。同时,将临床课程中所涉及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与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对照,找出两者的差距。

结果和讨论

临床课程中病原免疫学知识点分布情况临床课程中病原免疫学知识点分布的密度见表1。从表1来看,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知识点占72%,其中最主要的是细菌性感染(占32.1%),其次是病毒性感染(占18.1%),免疫学基础理论的应用知识点占28%。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的授课学时,病原生物约占总学时的2/3,免疫学约占1/3,与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与免疫知识点密度基本吻合。《母婴护理》所涉及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较少,主要分布在妊娠合并乙肝、分娩并发症羊水栓塞、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等章节。《儿童护理》所涉及病原生物知识主要分布于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的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免疫学知识点更单独用了一个章节“免疫性疾病病儿的护理”系统地介绍,并着重介绍儿童常见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等,由此可见免疫学在临床学科中的重要性。《成人护理》(上、下册)所涉及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最多,各系统的疾病病因中均有(病原生物感染致病/免疫机制致病),各系统的疾病的诊断方法中也常用到免疫学方法和手段。在常用诊疗技术章节中还常用到无菌观念、无菌操作技术等。在所有上述临床课程中均未涉及细胞因子这部分内容。

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的应用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在临床课程中的应用情况见表2。从表2来看,在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最多应用于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解释(占73%),甲亢、甲减、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多次应用到免疫学中自身抗体概念和组织损伤机制。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用于实验室诊断(主要是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病原学检查)占18.3%、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也占8.6%。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实验时数仅6学时(总学时54时),实验学时比例明显偏低。

章节顺序的比较临床课程章节顺序与《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章节顺序的比较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临床课程《儿童护理》、《成人护理》的编写是按照总论、各个系统、传染病顺序编排的,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各论是按照疾病传播途径串讲。其实,我们在教学中按照传播途径来介绍病原生物时也有困惑,一种病原往往不止一种传播途径,在同一种传播途径的章节里,病原来自不同的类型(病毒、细菌、寄生虫)也易使学生感到混乱。

课程内容的差异比较临床课程与《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内容的差异比较见表4。补体在临床课程中虽有提起,但有的仅提一下名称,有的仅说一下实验室检测时含量增减的意义。《成人护理》“常见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中专门提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儿童护理》中白血病中提到反转录病毒,而我们的《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尚无这方面的知识。

改进建议

(一)教学时间——《病原生物与免疫》大纲适当调整

实验课时少,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不利于学生无菌操作习惯的养成。现在免疫学知识大量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如何保证在3次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也值得商榷,需要对实验内容、时间进行重新考虑,并有序地安排。可考虑开设讲座、专题报告或选修课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限的54学时与教材知识的滞后性,使得基础课程的教学难以跟上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和个别知识热点。免疫学知识更是发展快,更新周期短。可以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新进展,将与临床疾病有关的临床免疫部分,如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免疫预防及免疫治疗作介绍。对当前正在流行的新病原、与传统观点有相悖之处的新观念等可安排2~3次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进行介绍。

(二)教学任务——《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内容适当调整

删除临床已经不用的内容现《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对临床已不使用的免疫学方法要进行淘汰,如对流免疫电泳等。

减少临床上少用或未涉及的内容教学重点应该落实在实用性上,应确立临床上有用的就是重点的观点,强调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将一些培养目标非必需掌握的教学内容过滤掉。如细胞因子这部分不需要写得面面俱到,分子水平上介绍的免疫应答知识也可适当减少,补体的难度也可适当下降。

增加新的内容《成人护理》“常见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中专门提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儿童护理》在白血病章节中提到反转录病毒,这些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和教学中要考虑添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在教材中应予补充。

重组各论内容临床课程的编写是按照总论、各个系统、传染病顺序编排的,其中《成人护理》传染病中再分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引发的不同疾病。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各论是按照疾病传播途径串讲,其实一种病原往往不止一种传播途径,在同一种传播途径的章节里,病原来自不同的类型(病毒、细菌、寄生虫)也易给学生带来困惑,建议转变视角,按病毒、细菌、寄生虫引发的不同疾病来编写,既注重病原生物的系统性,又对应临床《成人护理》中传染病这一章的顺序,也可参照《儿童护理》,将免疫系统疾病专门列出。

(三)教学实施——注重将相关知识点的临床疾病融会贯通

如何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融会贯通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教学中,要重视与临床学科联系密切的知识点。讲自身抗原时,就可以举几个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亢、甲减、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使学生在接触实际问题时能作逻辑推理,举一反三。如免疫分子hla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可多联系临床。

总之,在对《病原生物与免疫》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临床课程中相关知识点进行反复的对照和论证后,可以去除原有《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任务中繁杂的内容,且可以将临床上的实用知识和新近发展的内容融入《病原生物与免疫》的教学。应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对课程设计加以完善,找到基础医学课程贴近临床,满足医学临床课程实际需要的途径,从而使两者更好地衔接,有效地克服基础医学与临床教学脱节的弊端,提高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裘遂.病原生物与免疫[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蔡小红.成人护理(上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蔡小红.成人护理(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程学军.儿童护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潘青.母婴护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免疫学的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结核; 免疫治疗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534-01

1 概述

关于结核病免疫治疗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几个方面(1)增强TH1型免疫反应和抑制TH2型免疫反应及抑制B细胞免疫反应的免疫调控因子代替治疗。(2)分枝杆菌及其提取物的疫苗治疗。(3)基因疫苗或基因工程疫苗治疗。(4)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和免疫制剂(非分枝杆菌苗、中草药、化学制剂)治疗(5)基于BCG在结核病疫苗预防中的肯定作用。(6)干细胞免疫重建。

(一)结合分枝杆菌感染的特殊性:结合分枝杆菌感染宿主后,不仅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杀灭或抑制,还可在免疫吞噬细胞内寄生,这一特殊性决定了结核病免疫中抗原处理和抗原识别的特殊性。(二)结核分歧杆菌的抗原处理和抗原呈递细胞的人体免疫的第一个环节通过抗原呈递细胞或靶抗原呈递细胞来实现。1.结核病免疫抗原呈递细胞有两类,一类为具有免疫活性的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呈递外源性抗原之APC。2.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途径(1)外源性抗原处理(2)内源性抗原处理。(三)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和效应细胞,1.巨噬细胞:是自然免疫中抵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重要免疫细胞2.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参与对细胞内病原体免疫的重要成员。3.中性粒细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增强,并且在结核结节中聚集。(四)获得性免疫记忆,调节和效应细胞。1.免疫记忆性T细胞2.抗结核免疫调节T细胞3.抗结核免疫效应细胞。(五)参与免疫调节的细胞因子。(六)参与抗结核分枝杆菌免疫的效应分子。(七)免疫反应终结效应点简单明确。

2 免疫治疗途径和治疗方法

(1)因子替代治疗:1)增强Th1型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代替治疗。2)抑制Th2型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代替治疗。3)细胞毒性细胞分子。4)小分子细胞因子代替治疗。(2)非特异性免疫治疗:1)非分枝杆菌菌苗治疗:金葡菌素,短小棒状杆菌菌苗等。2)中草药免疫治疗:主要为非特异性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如黄芪多糖、枸杞多糖等。3)化学药物免疫佐剂的应用。(3)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及基因疫苗治疗。1)卡介苗免疫治疗:应注意免疫治疗时机的选择,单独使用或过早使用可能加重病理损害,但在有效治疗1个月后再在与治疗药物同时使用是安全的。2)它对Th1免疫途径和细胞毒免疫途径有增强作用,尤其对细胞毒免疫途径的增强作用明显,可提高结核病临床治疗效果和细菌学治愈率,降低5年远期复发率,降低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3)其他分枝杆菌免疫治疗:包括耻垢分枝杆菌菌苗,草分枝杆菌制剂等,均对增强Th1型免疫和提高结核病临床效果有较好的作用。4)灭活菌苗或分枝杆菌提取物疫苗治疗,包括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等,与化疗联用能使结核病患者体重增加,加快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缩小,闭合的速度,缩短短程化疗疗程,提高了联合化疗的疗效。5)基因疫苗的治疗:DNA疫苗在细胞内表达的内源性抗原,不仅能诱导体液免疫和Th1型细胞免疫应答,还能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淋巴细胞应答,这对于巨噬细胞内寄生的分枝杆菌疾病更有意义。(4)免疫重建:通过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自身可塑性免疫原始细胞输入体内,补充免疫细胞,恢复或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免疫治疗方法。

3 结论

开展结核病免疫治疗,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研究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适合于免疫治疗效果考核的细胞因子。2.寻求即增强Th1型免疫力有增强细胞毒途径免疫力的免疫治疗剂3.充分应用卡介苗4.认识免疫治疗的负反应。5.重视免疫治疗的时机选择。6.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North RJ, Jung YJ. Immunity to tuberculosis[J]. Annu Rev Immunol, 2004,22 (4): 599-623

[2] Tomioka H. Adjunctive immunotherapy of mycobacterial infection[J]. Curr Pharm Des,2004,26(10):3297-3312

[3] Hiraki A, Aoe K, Matsuo K, et al. Simultaneousmeasurement of T2-helper 1 cytokines in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J]. Int J Tubere Lung Dis,2003,7(12):1172-1177

[4] Jalapathy KV, Prabha C, Sulochana D, et al. Correlates of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 in tuberculosis pleurits[J]. FEMS Immunol Med Microbiol,2004,40(2):139-145

[5] Wilkinson KA, Aung H, Wu M, et al. Modulat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gene expression by interleukin-12[J]. Scand J Immunol, 2000,52: 271-277

免疫学的原理范文第4篇

目的: 研究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作为天然佐剂对hav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将icr小鼠分成9组, 分别设生理盐水对照组、 hav抗原组、 hav抗原+铝佐剂组、 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50 μg组、 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100 μg、 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200 μg、 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300 μg、 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500 μg、 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1 mg组, 皮下免疫小鼠。分别在4、 8、 12 、 16周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av igg水平。结果: (1)空白对照组在4、 8、 12 和16周未见抗hav igg产生; 各实验组抗hav igg水平在8周时达到最高; 12周和16周时各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逐渐下降, 尤以铝佐剂组下降明显; (2)与hav抗原组相比,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各免疫组小鼠血清抗hav 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 与铝佐剂组相比,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明显增强特异性抗hav igg水平(p<0.05或p>0.05); (3)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安全无毒, 无过敏反应。结论: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能够明显增强灭活hav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具有强的免疫佐剂作用。其免疫佐剂效应优于铝佐剂。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危险信号 佐剂

免疫佐剂对辅助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持久高水平的免疫应答十分重要[1], 透明质酸(hyalouronan acid, ha)是从动物组织提取的一种黏多糖, 由(1β4)d葡糖醛酸和(1 β3)n乙酰基d氨基葡糖双糖单位重复连接组成。透明质酸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而广泛分布于细胞外基质, 它是构成皮肤、 玻璃体、 关节滑液和软骨组织的重要成分, 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近年研究表明,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是免疫系统的一种重要内源性危险信号, 与tlr2作用后, 以依赖于myd88、 il1r相关激酶、 tnfr相关因子6、 蛋白激酶cζ、 nfκb的方式进行信号传导, 激活机体的天然免疫应答[2]。因此我们推测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可能具有免疫佐剂的特性。本研究中以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作为疫苗佐剂, 与hav抗原混合后皮下免疫接种小鼠, 观察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对hav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以探讨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作为疫苗佐剂的可行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icr健康小鼠(spf级, 雌性, 6~8周龄, 质量18~20 g),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灵长类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并按实验动物中心的方法饲养。酶标仪(biorad microplate reader model 550)购自美国biorad公司。抗hav igg 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kpl公司, 酶标板购自美国ebioscienc公司。灭活hav抗原和al(oh)3佐剂均由本室保存。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相对分子量(mr)为10000以下)购自江苏镇江东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制备  用电子天平称取适量低分子量透明质酸, 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浓度为5 μg/l。

1.2.2  免疫动物  将icr雌性小鼠随机分成9组, 分别设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 hav抗原200 μg免疫组(hav)、 hav抗原200 μg+300 μg铝佐剂免疫组(haval)、 hav抗原200 μg+50 μg透明质酸免疫组(havha1)、 hav抗原200 μg +100 μg透明质酸免疫组(havha2)、 hav抗原200 μg +200μg透明质酸免疫组(havha3)、 hav抗原200μg +300μg透明质酸免疫组(havha4)、 hav抗原200 μg +500 μg透明质酸免疫组(havha5)和hav抗原200 μg +1 mg透明质酸免疫组(havha6), 每组6只。免疫途径为皮下免疫, 共免疫1次。

1.2.3  血清抗hav igg水平检测  分别于免疫后4、 8、 12和16周对小鼠尾静脉采血, 血样37℃放置1 h后, 4℃过夜, 分离血清, 用elisa试剂盒检测抗hav的特异性igg水平, 具体操作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

1.2.4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安全性检测  (1)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异常毒性试验: 实验组选用icr小鼠10只, 雌雄各1半, 每只小鼠皮下注射5 mg低分子量透明质酸, 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 连续观察7 d。(2)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刺激性试验: 取icr小鼠2只,   分别在一侧后肢股四头肌注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5 μg/l) 1 ml, 另一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另取icr小鼠2只, 分别在一侧后肢脚掌注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5 μg/l) 1 ml, 另一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8 h后处死, 解剖观察局部组织变化。(3)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过敏试验:  取icr小鼠10只, 雌雄各1半, 皮下注射50 μg低分子量透明质酸, 2周后再尾静脉注射50 μg低分子量透明质酸, 立即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1.2.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并进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 如方差齐, 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而方差不齐则采用kruskalwallis h test,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安全性  (1)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异常毒性试验: 试验期内所有动物均未出现松毛、 缩团、 发抖等异常反应; 进食、 饮水、 粪便和精神等均正常。实验结束后所有动物均健在且质量增加, 说明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安全无毒。(2)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刺激性试验: 在小鼠股四头肌注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48 h后解剖观察局部组织无充血、 水肿及硬结等异常变化; 小鼠后掌注射48 h后解剖观察局部也无异常变化。表明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剂量为5 mg时安全无毒性。(3)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过敏反应: 小鼠在过敏试验中未出现蜷缩、 竖毛、 流泪、 喷嚏、 搔鼻、 抽搐、 痉挛、 呼吸困难、 水肿及休克等过敏反应。

2.2  不同剂量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增强效应  初免后4、 8、 12、 16周检测抗hav igg水平, 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检测不到抗hav igg, 各实验组小鼠在4周内均产生抗hav igg; 随着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 到第8周达到抗体滴度的峰值, 此后逐渐下降; 但是不同剂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抗体水平仍然明显高于hav单独抗原免疫组以及铝佐剂组。不同剂量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在同一时间的抗体水平不同, havha4、 havha5和havha6组在8周时产生的抗hav igg的水平较高, 分别为1∶(359.19±2.25)、 1∶(320±3.46)、 和1∶(285.09±3.10); 且havha5和havha6组的抗体水平能够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 至16周时两组的抗hav igg水平分别为1∶(160±1.55)和1∶(113.13±2.25), 而其他实验组抗hav igg水平均已明显下降。提示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免疫增强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可能与免疫剂量成量效依赖性。

   

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免疫效应与hav抗原单独免疫组的免疫效应相比较, 结果显示, 4周、 8周、 12周和16周时结果显示不同剂量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均明显高于hav抗原单独免疫组, 在4周时havh6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最高, 为1∶(201.59±3.10), 约为hav抗原单独免疫组的7倍, 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havha1组、 havha4组、 havha5组、 havha6组与hav抗原单独免疫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至12周和16周时, 所有剂量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与hav抗原单独免疫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这些结果表明,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能够增强hav抗原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具有免疫佐剂效应。

   

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免疫效应与铝佐剂组的免疫效应相比较, 结果显示, 除havh3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在4周时低于铝佐剂免疫组以外, 其他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在4、 8、 12和16周时均要明显高于铝佐剂组。虽然在4周和8周时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铝佐剂免疫组, 但是无统计学意义。在12周时结果显示, havha1组、 havha4组、 havha5组和havha6组与铝佐剂组的抗hav igg水平相比,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而havha2免疫组、 havha3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与铝佐剂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至16周时, havha2组、 havha3组和havha5组与铝佐剂组的抗hav igg水平相比,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其余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与铝佐剂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不仅具有免疫佐剂作用, 增强特异性的抗hav igg水平, 而且其佐剂效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和一定时间内优于铝佐剂。

图1  不同时间小鼠血清抗hav igg水平(略)

ap<0.05与hav组; cp<0.05与haval组.

3  讨论

   

目前铝佐剂是惟一批准应用于人的疫苗佐剂, 但是铝佐剂存在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而细胞免疫很弱, 与ige型过敏性疾病有关等弊端等[3]。理想疫苗佐剂应该是既能增强体液免疫应答, 又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且无毒副作用[1]。因此, 研究开发新型疫苗佐剂, 以替代铝佐剂成为疫苗佐剂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 细胞损伤释放的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具有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 增加共刺激分子如cd86和cd83等的表达, 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 介导t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4, 5]。提示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可能作为有效的内源性免疫佐剂, 增强t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的免疫应答。

   

为了探讨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作为疫苗佐剂的可行性, 本研究中采用灭活hav抗原和低分子量透明质酸进行不同剂量配比, 通过免疫小鼠观察了抗hav igg水平的变化, 并对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作为佐剂与铝佐剂的效应比较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证实,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联合灭活hav抗原进行免疫, 有效地诱导了抗hav igg的产生。与单独灭活hav抗原组相比, 不同剂量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其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hav抗原单独免疫组, 其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具有免疫佐剂效应; 与铝佐剂组相比, 不同剂量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其诱导产生的免疫增强效应在不同时期显示优于铝佐剂或与铝佐剂相当; 且本研究结果还提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剂量的增加, 抗hav igg的水平逐渐增高, 即其抗hav igg水平与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在一定范围内可能呈量效依赖性。低分子量透明质酸是细胞外基质成分, 属于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 具有无毒安全性高、 结构明确、 易于生产和价格便宜等特点, 符合理想疫苗佐剂的特点。本实验结果也证实了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安全无毒。

   

综上所述, 本实验以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作为新型疫苗佐剂,能够有效地增强灭活hav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而且不同剂量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增强效应显示相当于或优于铝佐剂, 且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免疫增强作用持续时间要长于铝佐剂。因此, 通过本研究提示,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人用疫苗佐剂。同时, 随着许多重大疾病如hbv、 hiv、 肿瘤等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开发新型治疗性疫苗迫在眉睫, 而寻找一种佐剂能够协同疫苗抗原诱导产生ctl免疫效应, 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策略。因此,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将进一步研究低分子量透明质酸是否能够诱导强的ctl免疫反应。

【参考文献】

 

[1] 周 伊, 齐 旭, 肖菊香, 等. 新型佐剂swzy对弱免疫原性小鼠黑色素瘤瘤苗的免疫增强作用[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6, 22(4): 526-529.

[2] scheibner ka, lutz ma, boodoo s, et al. hyaluronan fragments act as an endogenous danger signal by engaging tlr2[j]. j immunol, 2006, 177(2): 1272-1281.

[3] 王 健, 冷 静, 王启辉. lps辅佐hbsag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机制[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7, 23(6): 559-561.

[4] shi y, evans je, rock kl.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a danger signal that alerts the immune system to dying cell[j]. nature, 2003, 425(6957): 516-521.

免疫学的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基因疫苗 生物学活性 免疫机理 制备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263-01

核酸疫苗(nucleic vaccine)又名基因疫苗(gene vaccine)或DNA疫苗(DNA vaccine)它是将一种或多种抗原编码基因克隆到质粒上,然后直接注入到动物体内,使之表达抗原,激活免疫应答。它本身既是载体又是抗原,具有疫苗的功能,对毒株的攻击有保护作用。核酸疫苗既具有亚单位疫苗或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又具有活疫苗的免疫力全面的优点。

1 基因免疫的生物学活性

1.1基因免疫疫苗的应答水平 非毒性蛋白的基因疫苗免疫应答水平与其表达水平成正比,而毒性蛋白的表达水平却不能太高,否则免疫水平可能反而下降。小鼠免疫应答的水平与其年龄成负相关。

1.2 基因免疫疫苗的动力学 基因免疫产生抗体的动力学与蛋白抗原免疫不同,其潜伏期较长,接种后一般要2~3周才有抗体产生,而抗体产生后却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较高的水平,小鼠甚至可持续终生。

1.3 基因免疫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类型与接种途径有关 基因疫苗肌肉接种免疫反应以Th1型反应为主,所产生的抗体主要是ΙgG2,而基因枪接种皮内,以Th2型反应为主,所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1。

1.4 基因疫苗接种新生动物可诱导出较强的免疫应答,不受或少受母源抗体的影响。而且基因免疫疫苗可使无反应性动物产生免疫应答如以HBsAg表达质粒免疫HBsAg转基因鼠亦可诱导动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在一般情况下,HBsAg转基因鼠对HBsAg是不产生免疫应答的。

1.5 基因免疫疫苗质粒既是抗原信息的携带者,同时又具有佐剂的作用。

2 基因疫苗的免疫机理

研究表明,核酸疫苗可以引发全面的免疫应答反应。核酸疫苗导入宿主体内后,在动物体内产生微量的抗原蛋白,诱发机体免疫应答。而用等量的抗原蛋白直接免疫动物根本不能诱发任何免疫应答。

3 影响核酸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3.1 目的基因的选择 目的基因即疫苗DNA的构建和选定,这是决定核酸免疫效果的关键。最好选择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

3.2 载体质粒及启动子的选择 载体质粒的种类及其结构组成对核酸免疫的水平有明显影响。无论是用腺病毒载体还是逆转录病毒载体,总体上达到的免疫效果都不如用质粒载体。而且,细菌质粒本身没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这对保证质粒在体内长期稳定地表达有重要意义。核酸疫苗大多采用质粒作载体。

3.3 接种方法及途径 Fynan等(1993)进行了不同方式核酸免疫效果比较,结果发现用基因枪接种比直接注射核酸疫苗效果好,研究还表明,肌肉注射保护效果比鼻腔内、腹腔内、静脉内和皮肉内免疫效果都好。接种部位也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试验表明,用25%高渗蔗糖或甘油在核酸接种前预处理接种部位,比如肌肉,可使疫苗DNA的表达水平提高。

3.4 接种剂量和次数 许多研究表明,免疫应答强度和免疫保护与接种剂量和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若无毒性的表达蛋白,较高接种剂量和多次接种可产生较高水平的表达蛋白和抗体。相反,毒性蛋白的表达,可能会较早杀死转染细胞,阻止抗原产生,无法维持免疫刺激,从而呈现负效应。

3.5 另增强剂和佐剂的应用对基因疫苗也有影响,而且对于试验动物年龄和品系来说,幼龄动物接种DNA时,在体内表达水平较高,并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而且,核酸疫苗不受母源抗体的抑制,在新生动物的感染防治上具有良好效果。

4 核酸疫苗的发展前景

核酸疫苗是二十世纪九十年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生物技术,它已成为疫苗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对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多种疾病的防治都有深远的意义。核酸疫苗以其独特的优点吸引着人们:

4.1 抗原合成和递呈过程与病原的自然感染相似,通过MHCⅠ类和Ⅱ类分子直接递呈免疫系统。

4.2 免疫原单一, 核酸疫苗载体本身没有抗原性,只有抗原编码基因得到表达。

4.3 核酸疫苗作为一种重组质粒,易在工程菌内大量扩增,提纯方法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廉,适于规模化生产。但其潜在的危险性也令人担忧:①引起肿瘤形成,概率较低。因重组的质粒DNA有可能被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中,并引起插入突变。外源DNA引入体内敏感细胞中可能引起肿瘤细胞形成;②由于对接种所用DNA表达抗原的持续时间尚不了解,外源抗原的长期表达可能导致免疫病理反应,使被接种者保持一定强度的免疫应答,如果这种强度和持续时间没有合理控制,就可能引发免疫耐受; ③可能形成针对注射DNA的抗体和出现不利的自身免疫紊乱; ④所表达的抗原可能产生额外的生物活性。核酸疫苗若推广使用须解决这些安全问题。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一步深化,这些问题都将会得到更客观的评价和解决。在不久的将来,核酸疫苗将会以其它疫苗无可比拟的优点而获得广泛的应用,使动物医学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滕勇.核酸免疫与核酸疫苗.中国饲料,2003,12:30~31.

[2]但琨.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3,28(1)11~14.

[3]孙长勉,杨建成,郑爱娟.核酸疫苗研究进展.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2,2:9~11.

[4]马正海.增强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进展.预防兽医学进展,1999,1(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