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范文第1篇

经济性和可行性的原则

生态修复是一种时间长、见效慢的工程,在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需要持续性的投入资金,才能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因此,在干旱地区的生态修复当中必须考虑到方案措施的经济性与可行性,所制定的修复方案应该在国家和当地政府能够承受的资金范围之内,超出资金范围的或者不具有可行性的方案,根本没有实施的意义。这就需要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到各项措施的成本,制定稳定的、持续的生态修复方案。

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多样性的原则

生态系统的修复主要目的就是恢复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恢复原有生态系统的目的。以干旱地区土地资源的生态修复为例,除了要重视各种植被与水资源的恢复与保护之外,还应在方案中对土地资源的生态化开发和利用提出具体的措施,并综合利用各种工程、生物措施,使方案能够保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在保护措施上应该体现出针对性和特殊性,决不能照搬所谓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而是应该在消化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措施方案。

修复模式长期化的原则

一个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续性的生态修复措施才能慢慢的恢复以前的生态系统。这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各项生态修复措施,将生态系统保护的观念贯彻到当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当中去,制定详细的生态修复规划,全面设计生态修复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各个关节,并能长期执行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生态修复的效果。

干旱地区生态修复模式分析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和笔者对干旱地区生态破坏形式的认识,认为干旱地区的生态修复主要有四种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工矿园区生态修复模式

新疆是我国资源大省,蕴含着各种丰富资源,而目前正处于各种工矿园区的开发建设,由于气候干旱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不仅如此,资源开发开采过程中受到开发形式、粗放生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会给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对于工矿资源开采引发的生态系统破坏的修复,应该采取工矿生态修复模式。在这种模式当中主要是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地貌条件,结合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的一般要求,重点做好工矿区水土保持和保水护土工作。这些措施既可以保证生态修复的进程和效果,又可以恢复干旱地区土地的生产能力,还可以为下一步的植被恢复创造条件。目前,工矿区的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生物或环境要素的恢复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工矿区土壤的恢复,包括表土转换、土壤改良等措施。

(2)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这种技术包括先锋种种植技术、土壤种子库引入技术等等,主要是合理配置工矿区的固氮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

(3)生态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修复技术,这种生态技术是综合利用各种生态修复技术,从中找到最适合工矿区生态修复需要的措施。

2荒漠—绿洲区生态修复模式

新疆的荒漠—绿洲区是绿洲生态系统与沙漠生态系统的耦合带,这一地带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成为干旱地区生态破坏退化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干旱地区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在荒漠—绿洲区的生态修复当中应该以绿洲区的保护作为第一道屏障,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在工程措施当中,应该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在干旱地区薪碳问题和建筑材料问题是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这些材料在原来的生活习惯当中主要取材于干旱地区的各种植物,如胡杨等等,因此在荒漠—绿洲区生态修复当中,满足当地居民薪碳和建筑材料的需要能够大大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除此之外,荒漠—绿洲区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防风固沙工作,主要工程措施有建设防风、防沙林带,设置网格沙障固沙措施等等,这些都是富有成效的措施。

其次,在生物措施方面,一方面要保护好荒漠—绿洲区过渡地带的各种植被,种植一些与当地气候、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植物,如胡杨等,在此基础上施行“退耕还林(草)”,注重调整人地关系,同时减少绿洲放牧数量,实行牲畜圈养,减少牲畜对草场的破坏。

3干旱地区水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模式

水是万物之源,有水万物才能生存,水生态系统对于干旱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做好其它生态修复模式的必然要求。在干旱地区水生态系统修复当中,关键是做好水源的综合利用工作。在这一方面“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法”不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各大城市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在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之外利用管道将污水排放到沙漠地区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干旱地区城市污水的排放问题,又能解决沙漠地区的缺水问题,透过地表的净化能力还能涵养干旱地区的地下水,改善干旱地区的水循环系统。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档案保护;修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F0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011-01

档案的修复,顾名思义就是对破损的档案进行修复,主要包括纸张的加固、去酸、去污,字迹的加固、恢复等。作为档案保护技术常规手段之一,档案修复从“治”的角度来修复档案,要求修复人员要有对历史负责的使命感,学习、掌握相关的档案修复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修复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由于目前绝大多数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仍以纸质档案为主,故这里的修复对象仅始限于纸质档案。

要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修复人员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政治方面的素质

要有历史紧迫感。对于已破损的档案,如不及时进行修复,就不能提供利用,破损的程度会加剧,更谈不上长期保管。因此,修复破损档案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抢救任务。

要甘于奉献。档案修复人员面对破损情况复杂、数量繁多的档案,需一页页、一件件、一卷卷修复。工作中要克服陈灰过敏、修复难度大诸多困难,在平凡、艰苦、琐碎的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这就要求修复人员要耐得住寂寞,以甘于清贫的心态,锲而不舍、默默无闻地工作。

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档案是真实的历史记录,要求修复工作保持档案的历史原貌,不仅要保持档案内容的完整,而且不能损坏档案载体上的一切历史痕迹。即在修复中不能丢掉片纸只字,对于残缺不全甚至只剩下局部字破烂不堪的档案,也要把残字拼接端正。而有时恰恰是这片纸只字,这关键时候能起到历史凭证作用。档案上的印章、签名等标记也是保证其原始性、真实性的基本要素,要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如加盖“骑缝章”的档案,档案修复中不能把一个完整的印章分成两半或撕去一半。

二、身体方面的素质

档案修复是一项集脑力、体力相结合的工作。实施修复中既要根据不同纸张破损情况和字迹褪变程度,制订修复方案、采取相应的修复方法,又要身体力行,靠很好的站功支撑。操作中要求工作人员握起刷子则运用自如,无论上浆、上纸,力度恰到好处,不使档案原件变形,更不能弄破档案,不刷皱档案纸张;拿起裁刀则不偏不倚,不伤及档案载体,眼到手到,裁切出的纸张整齐端正。遇到严重破损的档案,更要全神贯注、小心谨慎;而揭裱档案砖,则需平心静气地一页页慢慢揭开,再逐字逐行逐页拼接复原,始终保持心神一致,一气呵成,直到恢复到原来的模样。修复过程一般要经除尘、去污、去酸、托裱(修补)、干燥、裁切、消毒等十几道工序。而遇到破损严重的档案,工序还更多、更复杂,其中某一道工序得花费若干工时,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很考验工作人员的意志和耐力。

三、知识方面的素质

档案修复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档案制成材料,要根据档案制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寻找科学的方法来保护档案,事先有明确的修复步骤和万无一失的应急措施。要求修复人员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

(一)造纸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史上造纸技艺高超,生产的纸张种类繁多,纸的应用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为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只有对我国悠久的造纸术有清晰的了解,清楚不同时代的纸张特点,才能根据档案纸张的性能,更好地选择厚薄、白度、酸碱含量、洁净度、撕裂度、耐折度符合要求的修裱用纸。

(二)古字画修复技术。伴随书画传统艺术发展而产生的书画装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技术,有经典论著传世,如唐・张彦远《论裱背F轴》、《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宋・周密《绍兴御府书画式》,明・周嘉胄《装潢志》,清・周二学《赏延素心录》,清・邹一桂《小山画谱》等。近、现代,经过文物保护单位等众多专家的总结、提高,促进了传统装裱工艺的发展,使这门古老的技术发扬光大。正是借助书画修复这门高超技艺,使历代珍贵书画起死回生而流传至今。古书画修复技艺对档案修复有很多可供借鉴的地方,如古字画揭裱技术(北京荣宝斋的“装裱修复技艺?”、故宫博物院的“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分别入选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绝技。

(三)古籍修补技术。古籍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既是人类文明的精神产品,还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主要载体和表征。这门技术凝聚着无数前辈精微细致的手艺、智慧和审美情趣,为延续浩瀚的人类文明史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历史档案与古籍在用纸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古籍修补技术在破损档案修复中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如国家图书馆有关专家总结古代古籍修复经验形成的“古籍修复技艺”,已入选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它图书、文物部门的很多专家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犹如老树发新枝,不断推陈出新,亦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又如古籍修复技术中“金镶玉装”,不用任何粘胶剂,而选用优质手工纸折成筒子页镶衬在旧书页背后,超出书页天头、地脚、书脑的衬纸有效地保护书页边口不受磨损,后面的衬纸同时增加了书页的强度,既达到加固破旧古书目的,又避免了使用浆糊带来的虫患问题,且操作方法简便可行,不失为加固纸张脆弱但总体完整档案强度的一种方法。再有古书修复中的“齐栏”技术,修复好的古书要经人工按栏口或是鱼尾把每页书上下对齐,这样书从书口上看起来才整齐有序,阅读时才能赏心悦目。同样,修复后的档案要将件内文件理齐,亦可参照“齐栏”技术,按每页档案的某行字或表框线一页页对齐,翻阅档案才能连贯自如,否则会引起视觉疲劳。

(四)档案修裱技术。档案在保存和利用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和人为的影响,会导致纸张脏污、变脆、腐朽及字迹褪色等种种损坏,因而便有了档案修复技术。档案保护工作者在认真研究和总结传统修裱经验的基础上,从档案修复工作实践出发,提出档案修裱理论、原则和方法,发展为档案部门普遍采用的档案修裱技术。其主要方法是选择质地与其原件材料质地一致的纸张进行整体托裱或局部修补,达到恢复纸张强度,延长档案寿命的目的。目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新材料、新方法正不断应用于档案修复工作中,成为修复各种受损纸质档案的补充手段。警如,字画装裱用的裱画机,图书部门使用的纸浆补洞机,档案部门研制的档案修裱机,能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但还存在一些不足:裱画机使用固体化学粘合剂,裱褙纸张很难揭掉,不符合修裱中的可逆原则,不能用于档案的修裱。纸浆补洞机、档案修裱机不能修复破损严重的档案,且修复幅面受限制。因此,修复破损严重的档案和超规格的档案还得依赖传统修复技术。

(五)微生物学。档案在保管和日常利用中会接触各种微生物,微生物不仅使档案纸张分解、纸张粘连甚至形成档案砖,增加纸张酸度,还会污染字迹,使字迹洇化褪色。只有了解、掌握档案有害微生物的种类、生长条件和防治手段,才能顺利地开展档案修复业务:1.揭裱档案砖,档案砖的形成与其长期在潮湿的条件下滋生微生物相关联。因为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大量产生蛋白质、果胶等的分泌物,使得档案纸张相互粘连。微生物学应用在揭档案砖中,可根据生物酶素异构的特性,破坏污物中的果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利用酶参与生物体的代谢, 起着高效催化作用,通过清水冲洗,去掉这些污物,使档案中的纸页安全分离。2.档案除霉。霉变的档案要经严格消毒处理,否则在修复中会使更多的档案发霉。3. 浆糊防霉。用小麦淀粉制作的浆糊易生霉变质。在保管过程中加入一定的防腐剂和防虫药,既使浆糊不变质,还能保证修裱出的档案不被虫吃。4.在修复操作过程中严控不利环境因子影响,使档案少感染微生物。

总之,档案修复是一项系统、复杂、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修复人员要按照档案修复基本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技术,将易于损坏的纸质档案长久保存下去。

参考文献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范文第3篇

一、最小干预原则

拉金斯是最小干预原则的创始者。档案修复的基本原则是“整旧如旧”、“最小干预”、“材料和措施可逆”以及“最大限度保存档案历史信息”。对“整旧如旧”与“材料和措施可逆”,文物、图书、档案界等认识基本统一,但对“最小干预”理解与认识则存在很大差距。最小干预不是不采取措施,而是采取的措施到位,既不影响档案原貌又能达到修复、加固的作用。干预到什么程度需要很好地把握,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最小干预实际上是在尽量保持档案原貌的情况下采取一些方法或措施延长档案保管和使用的寿命。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理解为能不干预则不干预,能小干预不大干预。但直到今天,还有将本不该托裱的档案托裱的现象发生。最小程度干预是修复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保护意识。一刀切的抢救修复或不管不问等态度和措施是与最小干预原则相违背的,最小干预的具体应用是要在选择修复内容、修复材料、修复方法等方面更多地考虑不影响档案原貌,对档案本体的干预力求最小。

最小干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应用是:科学合理地确定修裱档案的范围和应采取的措施,可修裱可不修裱的暂不修裱;能用补解决的勿托裱;能用干托解决的勿轻易用湿托的方法;对浆糊用量要求“宁少勿多,宁稀勿稠”;对补、配材料要求“帘纹宁窄勿宽,绢纹宁细勿粗,质地宁薄勿厚,颜色宁浅勿深”;对修裱质量要求“宁薄勿厚,宁软勿硬”,做到“薄、光、平、软、长”。这几个“宁”和“勿”正是最小干预原则在修裱细节上的生动体现,最小干预突出了保护档案原貌在档案修复中的核心地位。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对最小程度干预并不重视的现象,在不经意间进行了过度处理,超越了保护的底线。比如前面所述“能用补解决的勿托裱”,就是基于档案的干预要小于整页托裱而言,但是由于托裱比修补来得快捷,实际工作中以托代补的修复就常常发生。有的档案馆对抢救档案的理解就是不分档案好坏,一律托裱,以便达到整齐划一的目的。在托裱的过程中对档案原件进行最大程度的干预。这种做法便于管理,易于操作,短期内效果明显。但实际对某些档案将造成很大的影响。

最小程度干预并不是不对档案进行干预,修复中不对档案干预是不可能的。最小程度干预的这个度就是数据或经验所提示的上下限或者说阚值,在操作中超过这个阈值就应视为过度处理。这就是具有保护意识的修复与想当然式修复的区别,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与修复的融合。

二、修裱技术与档案保护

修裱的目的是加强纸张的强度,达到延长纸张寿命的目的,但在操作中,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都会对档案带来一定的影响。

1、修复过程中破坏了档案原貌

保持档案原貌正是修复工作中档案保护的精华所在,是前人在丰富实践基础上所做的精确而又深刻的总结。离开对档案原貌的维护,就根本谈不上对档案的修复,也就谈不上修复中的档案保护。作为修复工作者,要真正在修复过程中把握住保护这条脉,使修复落脚于保护之上,应首先弄清楚档案原貌的概念。

任何修复处理都不可能对档案原状不产生影响,修复就是要对档案动干戈,经过修复的档案与原件必定会有一定的区别。正如前人所说,档案修复一次,其“精神”就损坏一次,修复的次数越多,和原件的区别就越大。修复得好。档案“精神”就保留得多,修复得不好,档案“精神”就保留得少。

档案原貌,应是指档案在修复前的风貌。进一步说,档案的原貌是档案在修复前本身就具有并在保管利用过程中由于历史性的原因不同程度老化或损坏而呈现的有信息价值的状态。它包括从载体材料、档案信息到装订形式等部分的真实原状和特点以及历史痕迹。实践工作中习惯上所说的修旧如旧,指的就是保持档案原貌。首先,修旧如旧与修旧如初是有区别的。例如对于曾经修裱过、现在需要重修的档案,修裱后添加上去的材料如补纸、托纸、接背加边纸、粘合剂等不是档案原貌。由于去污而被漂白焕然一新、或是变换了装订形式的档案更是改变后的状态。其次,绝不允许翻旧如新。档案修裱规程规定,修裱工作必须忠实原件,不允许做违反真实性的修复,也不允许进行人为的增减补充甚至再创造,更不允许对档案造成损坏。档案如果缺字,即便确有根据,只能附加说明,记载于案卷的考证表中。档案修复并不是为了使档案外观上完美,更不能对档案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例如在用刷上一般不允许用棕刷在档案正面排刷,以防止把字迹刷花或者把纸张刷烂。对两面有字或不得已需要在正面排刷的档案,要求先垫吸水纸然后再排刷,其目的是将棕刷对纸张、字迹排刷时产生的摩擦力降至最低,从而保证档案的安全。在使用水或有机溶剂之前,要求对不同材料的字迹进行测试检查,以判断在使用水或某种溶剂时是否有溶解或流散现象,从而决定对某溶剂的使用或者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首先,修裱过程对纸张有一定的影响。原件纸张用细水雾展平,纸张着过一次水,若用水多,耐水性差的字迹可能出现扩散或洇化现象,对档案造成严重损害。使用淀粉浆糊时,纸张再一次着水,每着一次水,就是对纸张的新一次破坏。一些档案变黑变黄,墨色暗淡无光,常年灰尘泥土、发霉虫蛀使其千疮百孔,用中国传统的修复技术手段修复,要经过去污、揭褙纸、补残、托裱四道主要工序,而这些工作对每件文物的干预又是非常的全面和直接,每遇一次水,档案的“精气神”就会损伤一次,每进行一次修复,对原貌就是一次破坏。

其次,修裱过程中有些档案需要揭褙纸,在揭的过程中如不小心,很容易伤及原件。另外有些时候会将不规整的原件裁切掉一些边角,便于装订,这便是对档案原貌的一种破坏。

2、修裱过程中留下隐患

修裱过程中使用的水和浆糊使档案原件受到了水的侵袭,纸张受潮程度越高,纸性的改变就越快,纸张湿后再干燥,再遇水,再干燥,这样反复,对纸张的物理性影响较大。修裱中使用的浆糊是微生物生长的温床,纸张档案修裱后,在短期内没有干燥,很容易生霉,这样不但对纸张有很大的影响,还会留下很大的隐患。浆糊留在壤件中,当时干燥了,但遇到潮湿情况,也会出现长霉的现象。裱件上墙干燥,如果墙曾经生过霉菌,就会对以前没有长霉的裱件带来二次污染,使其带上霉菌孢子。因此修复过程中水和浆糊的使用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档案原件。

某些档案的字迹遇水会扩散或洇化,在修复过程中若没有检查字迹的溶水性而直接用湿托的方法将会破坏字迹。

美国、英国、法国也基本放弃了过去的加网修复、化学修复等“善意破坏”的修复方法,对于破损严重的档案,采用塑封等手段对原件加以保护,基本不在原件上进行修复。

3、修裱质量参差不齐

修裱后的档案从外观上看还是不错的,仔细研究以后会发现一些问题。一是用纸不规范。许多单位无论什么样的档案纸张,在修裱时一律用宣纸托裱。不考虑纸张的厚度,纸张的颜色,这样操作起来较为容易,但难以保证修裱后的质量,如纸的颜色与原档案颜色有一定差距。二是操作不规范。有的档案先补洞,再托纸,有的直接上托纸。在补洞时,部分纸张是随便撕出一个形状粘贴在档案上,形成明显一个补丁。有的纸张边缘破损处经过修复,已经补齐。但补纸与纸叶相接处高出一块,又厚又硬。这是由于选用的补纸和档案纸张厚度基本相同,补纸四边在修复时没有做一些处理所致;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参差不齐,因此,档案修裱质量难以控制。比如浆糊的浓度,10个人配制有10种浓度,刷浆糊的均匀度、排实的程度等有很大的差异。

三、图书、档案界对修裱技术的理解与实际应用

目前,图书、档案界对修裱技术的应用持不同的观点。图书界在修复方法上,坚决摒弃传统的通卷托裱,针对原卷的保护现状与残破现状做具体分析,区别不同情况,予以不同的处理,做到既充分保证原卷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再损坏,以保证研究者的使用和保管者的管理;又做到尽量少修,尽量保持我们目前看到的图书原状,尽量保留原卷的各种研究信息。

赵万里先生在50年代初主持《赵城金藏》的修复工作时,针对过去对卷轴装古籍镶绫托裱的方式提出改进意见,“过去本馆装修的观点是将每一书完全改为新装,此办法开始觉得很好,其后则发现它不对,一本书有它的时代背景,所以自(民国)廿三年后决定不再改装,以保持原样”(赵万里在“赵城金藏展览座谈会”上的发言)。《赵城金藏》修复时更换褙纸,整卷托纸掩盖了经卷背面的信息,应该坚决摒弃。要对原卷的保护现状与残破现状做具体分析,抢救为主,治病为辅,突出重点,抢救那些影响卷子寿命的、必须修整的地方,对破损不严重的地方尽量不动,保持我们目前看到的卷子原状。在外观效果上,要求修复时附加的裱补纸与原卷必须有明显的区别,从而避免因修复干扰原卷固有的研究信息。在保留处理上,要求修复工作本身是可逆的。将来如果有更好的修复技术出现,可以消除目前的修复状态恢复原状,改用更为先进的技术,以便更好地保护遗书。国家图书馆目前正在修复的敦煌遗书也是采用的这种做法,避免通卷修复,能小修则不大修,能不修则不修,必须修时,一定要尽量保证遗产的原貌。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范文第4篇

(1)对河道生态建设认识不足。近年来,各级水利部门在河道整治中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虽然已得到足够重视,但在实际河道整治中缺乏相应的措施,主要还是以截污纳管、疏浚、护岸改建等为主,人们还未从过去只重视防洪排涝的河道建设转向有丰富景观环境、地域文化特色的河道生态建设上来,对河道生态修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未取得新进展。(2)对河道生态建设理解片面。河道生态修复建设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河道治理的新理念,是一个系统工程,集合了水利工程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基础上的科学治水理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通过岸边多种绿化,水中多种水生植物,河道里多养水生动物、微生物就可以达到水生态系统修复了,纯粹从景观美学的角度出发,没有全面考虑河道的基本情况及其功能定位。(3)对生态河道的管理措施不到位。通过仔细调研各设计单位设计的河道生态整治方案及河道景观设计方案,发现在所有方案中都提及整治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即要通过修复河道的水生态系统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但在具体实施上缺乏详细的可操作性实施方案。另外,在以往的河道整治中对垂钓考虑不足,市民随意垂钓,存在践踏绿化、随地丢垃圾现象;有的植物景观效果好,但是养护难度较大;有的水生植物容易疯长,增加了收割难度;有的浮水植物容易积聚漂浮垃圾,增加了河道保洁难度。

2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建设的探索

2.1河道生态修复实例徐汇区西上澳塘,河道总长度1975m,北接蒲汇塘,南连漕河泾港,整体河道呈直线型,河道宽度13~17m,从河道水质监测指标来看,属于地表V类水,河道水体富营养化,两岸绿化单一,品相不佳。2008年在西上澳塘开展了河道生态修复课题研究,通过采取人工增氧、光电反应、生物膜、水生植物、底泥生物氧化等河道生态修复技术,考察它们对河道水体的治理效果。图1为西上澳塘生态修复工程示意图。

2.2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2.2.1人工增氧技术(1)技术简介。人工增氧是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通过一定的增氧设备来增加水体溶解氧,加速河道水体和底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设备(如水车增氧机、提升增氧机、微孔曝气等)和移动式充氧设备(如增氧曝气船),可以充空气,也可以进行纯氧曝气。(2)技术效果。西上澳塘布置了3处喷泉、2台提升增氧机和2台微孔曝气器等三种充氧设备。通过2008~2010年水质监测分析,溶解氧平均值基本维持在2mg/L以上,最高达10mg/L左右,为好氧微生物及以藻类为食的一些原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有助于好氧生物区系的出现并不断发展,增加了河道生物多样性。

2.2.2复合生态滤床技术(1)技术简介。复合生态滤床是一种特殊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污水生态治理技术。由于其建设和运行费用低,能耗少,维护方便,而且具有一定的景观作用等优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复合生态滤床是由集水管、布水管、动力设备、生物填料、水生植物及复合微生物等共同组成。(2)技术效果。西上澳塘布置了复合生态滤床5套,依据2008~2010年西上澳塘水质监测数据,复合生态滤床对CODcr去除率10%~17%,SS去除率12.5%~30%。由于河道水位的影响及滤床上植物的生长有一定周期,滤床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对氨氮、总磷去除效果不是很明显,详见表1。

2.2.3光电反应技术(1)技术简介。光电反应器是结合光催化强氧化微絮凝工艺,利用光催化反应处理污水的设备,由紫外灯、石英套管、变压器、钛网等组成。该反应器不用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能耗少,运行费用低、处理量大的特点,能够杀灭细菌和藻类,改变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子特性,使得有机污染物变得更加容易分解,且无二次污染。(2)技术效果。西上澳塘设置了光电反应装置5套,依据2008~2010年西上澳塘水质监测数据,光电反应器对CODcr去除率10%左右;在叶绿素a浓度较高时(但未超65ug/L),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达61.8%,对于富营养化水体的除藻有较好的效果,详见表2。

2.2.4生物膜净化技术(1)技术简介。生物膜净化技术是利用一种全新的织物型生物膜载体,使用经培养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和微型生物附着在填料或载体上繁殖。由于填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不需借助任何外加的机械设施便可在水中不断摆动和波动,多余的生物量会自然脱落更新表面。其使用合成纤维制成,可以抗污水和化学物的侵蚀,能防止由于微生物膜的生长而引起的填料断裂和粘结,可以保证微生物的繁殖力并提高其代谢率。水体与载体接触时,其中的有机污染物、藻类、氮磷等营养物被微生物吸附、分解氧化,使河道水体得到净化。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污水处理厂、河道、湖泊、生物反应器。(2)技术效果。西上澳塘布设生物膜2处各3组,依据2008~2010年西上澳塘水质监测数据,生物膜对氨氮、总磷有一定的去除率;CODcr去除率达17.8%,BOD5去除率达27.6%,详见表3。

2.2.5水生植物修复技术(1)技术简介。水生植物修复技术不仅是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标志,也是一种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其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作用,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水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富集作用去除水中的营养盐。另外,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影响水体的pH值,当pH值增大到一定数值时,氨氮会以气体的形式从水中逸出,从而促进氮的去除。(2)技术效果。西上澳塘种植水生植物浮床6处共计800m2,依据2008~2010年西上澳塘水质监测数据,从监测数据平均值分析,对氨氮、总磷去除率达3.0%,对化学需氧量去除不明显,详见表4。

2.2.6底泥生物氧化技术(1)技术简介。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水体或流动、或受潮汐影响、或间歇性换水,而底泥是河道多年污染的积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进行迁移和转化影响水体,是河道黑臭和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底泥生物氧化是将含有氨基酸、微量营养元素和生长因子等组成的底泥生物氧化配方,利用靶向给药技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河道底泥表面进行生物氧化,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原理,河道中形成强烈的硝化环境,底泥中形成强烈的反硝化环境,通过相互耦合,除去底泥和水体中的氨氮和耗氧有机物,同时在河道泥水界面形成一层棕色氧化层。底泥好氧层一方面分解底泥厌氧层渗出的有机质和其它污染物,一方面分解来自河道污染物、浮游动植物残体,提高河道自净能力。(2)技术效果。依据2008~2010年西上澳塘水质监测数据,从监测数据平均值分析,对氨氮去除率达35.1%、总磷去除率达36.9%,去除效果较好,而对化学需氧量去除率为7%,效果不明显,详见表5。

2.2.7生物多样性调控技术(1)技术简介。生物多样性是建立生态系统很重要的一项技术,通过人工调控受损水体环境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来摄取游离细菌、浮游藻类、有机碎屑等,来控制藻类的过量生长,提高水体透明度,完善和恢复生态平衡。(2)技术效果。依据2008~2010年西上澳塘水质监测数据,该河道水体中藻类和原生动物种类也均有所增加,从数量而言,从原先的103提升至108,初步说明经过生态修复,水体生多样性有所提升和改善。另外,河道中各种鱼类较多,垂钓者增多,这也说明西上澳塘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已有较大提高。

3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建设的体会

(1)专项研究,探索河道生态修复模式。通过借鉴现有的水生态修复理论,2008年徐汇区河道管理部门会同专业单位开展了“感潮河网地区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课题研究,先后在西上澳塘、三友河进行试点,采取恢复重建河道生物多样性,设置人工湿地,利用水生植物浮岛、微生物挂膜等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组合应用,从而促进河道水体生态平衡系统的建立,提高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积累了一定河道水质修复经验,编制了“河道水生态治理管理手册”,为后续区域河道生态治理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探索建立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基本管理模式。(2)积极实践,提高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河道生态修复建设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还没有十分完善的理论,因此,河道管理部门要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在需要整治的河道上因地制宜开展河道生态修复的研究与示范。如目前徐汇区正在开展的“徐汇区河道污染底泥清除技术运用课题研究”,采用改良的设备及新型吸泥脱水相结合的工艺在漕河泾港进行试验,探索在非断流情况下河道污染底泥清除的应用成效,探索科技成果在应用中的深化提高,寻求改善河道水质的新思路[5]。(3)因地制宜,推进河道生态修复建设。河流生态修复建设工程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据河道的护岸和绿化现状,综合考虑植物对本地环境的适应性、净化功能、养护成本和观赏价值等,在水生景观植物的选择上应突出水质净化功能。这样既可以与河道周边环境相协调,又可以有效降低投资和成本。同时,在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沿河居民亲水、享水、乐水的愿望,合理设置亲水平台、休闲椅、垂钓点,布置宣传警示标牌,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让河道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4)加大投入,引入河道生态修复新技术。做好河道生态修复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近几年在河道生态修复工作中,徐汇区引入了喷泉装置、太阳能曝气、水生植物浮床等生态修复技术,达到了既改善河道水质,又美化河道景观的效果。今后,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建设,积极引入河道生态修复建设的新技术、新方法,在科研立项、资金投入等方面为河道生态修复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4结语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1、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概况

历史建筑是人类历史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往人类文明物化的成果。历史建筑保护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我国,最近数十年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历程,是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保护经验、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口臻成熟的过程,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也随之获得了口益提高。

历史建筑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在当今己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保护和修复工作也逐渐走近人们的视野,特别是本文中所涉及的与口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近代历史建筑。但同样随着都市化的不断加剧和商业利益的泛滥,社会效益在经济面前仍显苍白,很多具有纪念意义和保存价值的建筑遗产即便不在推土机前轰然倒下,也在“保护”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显然,对于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工作从理念层面到实践层面的贯彻还有太多方面需要去完善,函需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解决修复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2、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意义

历史建筑的修复,技术是前提,管理是保障,而法制化、规范化的运作体系是实现历史建筑修复的手段。从已经完成的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加固修复、再利用工程实例中,我们既取得了一些成果,总结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有妥协与失败的案例,在修复改造的过程中常有损害历史建筑价值、破坏历史环境的现象发生。因此需要对我国近代历史建筑修复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历史建筑保护理论及方法。

3、历史建筑修缮技术

一幢优秀近代历史建筑是得到保护专业一丝不苟的修缮而承载了原貌旧史、拓展了现代功能而焕发青春、延年益寿,或是被改造的面目全非而毁坏。往往取决于保护意识和专业的修复技术。

3.1保护结构体系安全技术

由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所遵循的“开发利用、展现代功能承原貌旧史”的原则,其内部空间的平面布局在薄重法规要求和功能转换的情况下,建筑的荷载和平面布局也必然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变。此时,维护结构的坚固性合乎现有抗震、消防等强制性规范的要求是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首要的工作。历史建筑修缮的安全性要遵循以下几点:

3.1.1结构安全性鉴定

历史建筑修缮改造首要依据是在建筑修缮前,对建筑结构进行法定机构安全性的鉴定。鉴定报告的结构各项有效数据结果是设计方案平面布局,空间分割的因素,是建筑局部拆除,加固施工方案的重要安全保障。

3.1.2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弱化逻辑思维的设计方案。在现行施工规范及技术工艺的指导下,首先满足现有建筑规范对结构安全性能的规定前提下,尽量满足装饰设计需要的空间布置和装饰效果,使历史建筑的再生达到传承原貌旧史、拓展现代功能的合理方案。

3.1.3结构受力体系的组合

建筑结构受力体系的改造方法有三种:完全利用建筑原有结构受力承载,并对原有结构进行加固;由原结构加固和增值新的结构,使新老建筑结构共同承担承载力:完全脱离原结构由新结构受力承载。

3.1.4结构加固技术

钢结构加固:外包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套箍加固法。

混凝土加固:增大截面加固法、植筋锚固加固法。

碳纤维加固:受拉受剪增强法。

喷射硷加固:喷射混凝土加固法、喷射环氧砂浆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局部预应力后张加固法。

抗震加固:抗震摩擦阻尼器加固法和加设抗震柱和剪力墙加固法。

化学加固:采用乙基硅酸盐固结法加固石料散屑、化学灌浆加固法。

3.2保护拆除技术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由于在功能上的改变,内部空间的重新组合,原有结构局部拆除工作不可避免。目前在某些工种中采用的锤敲斧凿、风镐电锤的作业方式将对改建历史建筑物产生严重危害。几种较先进合理的建筑局部拆除技术:

3.2.1连续钻孔切割拆除技术,采用连续钻孔的方法切割较厚的板材构件,适用于受到空间限制的墙地面拆除作业环境;

3.2.2整体切割拆除技术:利用碟式切割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切割厚度调整碟片切割方式,适用于大体量墙、板、梁等构件整块的切割作业,作业环境相对宽松的施工;

3.2.3自由切割拆除技术:采用金刚链切割机较少受构件位置、受力状态的影响而任意形状的切割的方式。适用于墙、板、梁、柱不规则形状的切割作业;

3.2.4连续破碎拆除技术:采用液压动力装置大力钳连续构件破碎的作业方式,拆除最大厚度400mm墙、板、楼梯等。

4、国际上历史建筑保护新技术

国际上在古城和历史建筑保护方面,大量采用了高新技术,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4.1运用微机建立古城、历史建筑技术档案。

将城市、广场、遗址、建筑雕塑、绘画、园林等有关信息利用微机建立数据库,大大提高规划、建设、管理少效率和水平。

目前,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运用3S (GIS, GPS, RS)技术,尤其是GIS技术、计算机技术、海量信息存储和网络技术进行古城保护规划设计以及单体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历史建筑与街区从静态保护到动态更新的变革过程,将信息化、数字化概念引入到城市历史街区的聚居模式、社会形态、空间领域、风土民情等方面的研究。

4.2运用高科技修复历史建筑。

将立体摄影、电子透视、程控机床加工以及新型合成材料等电子、工业部门的技术,运用到历史建筑修复、鉴定、复原、保护方面。

4.3将环境保护的设施和技术。

运用到建筑环境和监测之中,既有定期监测,也有不定期监测,提出全面的综合整治方案。

4.4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建筑修复程序。

实现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方案比较,按步骤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分阶段检测,完成之后全部信息反馈,也就是把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用于历史建筑保护,使之脱离了手工业方式。

4.5在古城保护中大量运用航测技术。

将古城区航测成果印刷成精美的城市图集,作为规范、建设、管理古城的可靠依据,也成为当今历史阶段的重要文献资料。

4.6对新型结构、新型材料以及新的施工工艺的开发。

例如欧洲的一个面向市场的科技研发网络组织Eureka,其中一个名为复合材料(Comrehab)的项目开发了用碳纤维复合材料(FPR)代替钢筋来加固砖石、木材和混凝土建筑物的新技术。该项目的目标是使用基于复合材料的低侵入技术来加固或修复欧洲一些因风化、污染和交通振动而受损的历史建筑、纪念碑及其他土木工程构筑物,如桥梁等。这种加固技术比使用钢筋、钢板的传统技术对原建筑结构造成的损伤更少。这种碳纤维预浸料极耐腐蚀,重量更轻,贮运更加方便,施工更加便捷,而且无需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加强处理加固,极易适配于不规则形状的建筑物表面。另外,这种技术是可逆的,当以后出现更先进的加固材料时,可以把该复合材料拆下,换上更新的材料。这种材料可在低温固化,因此可以使用原有的低成本加热装置现场施工,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5、结语

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中理论与具体实践之间的架构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即以价值理论作为纽带使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结为一体,通过历史建筑保护修复过程中进行价值认知与评价学应用建立起建筑修复理论到实践的关系“保护的目的就是保存并延续其价值”,保护的成果也就是历史建筑价值的实现。本文提出应当将评价方法应用到保护修复工作的前、中、后全过程,尝试建立以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历史建筑保护修复评价学的方法论,最终使历史建筑修复的复杂性条理化、清晰化。

参考文献:

[1]B. M.费尔顿.欧洲关于文物建筑保护的观念.陈志华译.世界建筑,3:8-10

[2](芬)尤・约奇勒托.文物建筑保护的真实性之争.刘临安译.建筑师,1997,10:108-111

[3]常青,历史建筑修复的真实性批判,时代建筑,2009(1):118-121

[4]李新建、朱光亚,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对策,新建筑,2003(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