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城市案例

生态城市案例范文精选

生态城市案例

生态城市案例范文第1篇

在众多的教材中,笔者认为由宋永昌主编的《城市生态学》较好,它是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体系结构合理,涵盖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满足了“城市生态学”教学的基本任务要求,并且每章内容后有思考题,部分课程内容后有附注,这样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自学、复习和提高。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案例选择上,我国城市规划法中明确提出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政策,该教材多以世界或我国过密化发展的大城市为例,过度地强调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生态后果,而对我国当前倡导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即“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认识不足;在课程内容方面,本教材详细阐述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环境、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但对于作为整体的“城市生态系统特征”方面缺乏详细叙述。针对这些情况,笔者所在教研组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汲取各种教材中的精华[1-2],紧扣园林专业的需要,编写了适合本院学生学习的教学讲义。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学科内容,还要紧随时展,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素材,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因此,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除了教材、讲义之外,还不断更新和补充了一些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授课教师除了熟悉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外,还应多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内容,以宽厚的知识面来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如在讲授“城市生态环境”一章时,可同时参考《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环境》[3]和《城市园林生态学》[4]的相关内容。重组教学内容后,任课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衔接性,有利于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合理安排课时,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以其在处理信息上所具备的集成性、生动性、广泛性及高效性等突出优点,迅速地在各个领域获得广泛使用,并取得显著效果。“城市生态学”内容涉及极为广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化教学与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提高讲课的效率。例如在讲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内容时,如果利用城市食物循环、水循环和氧气代谢模型的课件,能有助于学生直观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案例教学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引导式、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对某个具体知识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以达到深入理解知识并加以运用的教学目的。案例教学使专业课程由注入式知识教育向研究式素质教育转变,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形式的互动交流转变[5]。采用案例教学,教师必须有充分的教学准备,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城市生态学“的内容是一个相互承接、逐渐过渡的体系,比较适合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例如,在“城市生态系统的城市人口”教学中,就有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案例———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笔者在教学中结合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如“未来城市人口老龄化”“农民工”“房价过高”等,提出“如何看待这些现象”“与城市发展有什么关系”“应该如何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等。让学生们先在课后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学习,然后展开课堂讨论。这样,既突出了教学内容,又可以让学生达到认识社会的目的。

(三)互动教学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应积极推广师生互动教学。笔者在每堂课后,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程复习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寻找答案,并通过课外作业、课堂讨论等方式来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这些自学内容,一方面是一些简单易懂的章节,如生态学基础中的生态系统、城市化的发展及其生态后果、城市动物和微生物等;另一方面是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有重复内容的章节,如“城市景观”与园林专业的“景观生态学”课程内容就有重复的部分。采用互动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而且有益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一举两得。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城市生态学”不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6],因此,增加课程实践内容十分必要。在大学阶段,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实习、参观来进行的。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可以增加感性认识,改善思维方式,同时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积累必要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例如,在城市气候因子测定的实验课项目中,通过丰富的实验内容和仪器操作,增强了学生们的动手和操作能力,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除了课程教学中规定的8学时的实验课之外,还应该借助学生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开展城市生态保护的调研工作,深入环保部门了解环境保护技术流程,掌握城建部门颁布的有关城市绿化建设条例等内容。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现实城市生活中的具体利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了部分大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使培养的高质量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态城市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形三维;三维可视化;自然资源管理;GIS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自然资源管理需求,必须建立一个集中管理、安全规范和全面服务的三维可视化展示与分析平台,统一解决自然资源调查、确权和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等问题,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化手段,有利于统筹协调全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权益保护和环境保护,并将大幅提升管理效能。多位学者在三维可视化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如宋春凤[1]、李清泉[2]、张文元[3]、蒋文杰[4]、蓝青[5]等开展了基于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的三维可视化研究,为给排水管网的基础建设、长效管理与实时维护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陈诚[6]针对深基坑监测信息和三维可视化展开了深入研究,建立了集深基坑监测信息管理和可视化于一体的管理系统;许捍卫[7]、张奇[8]、王穆一雄[9]等在城市三维和校园三维管理方面进行了研究,对空间三维可视化和空间分析进行了深入探索;还有一些学者针对地形三维开展了相关研究,但总体而言,涉及自然资源管理的三维可视化研究较少。湖北省自然资源三维可视化研究,通过收集、整合地理信息数据和重点自然资源数据,开发与搭建数据展示平台,挖掘典型应用案例,模拟自然资源在地理空间下的真实情况,还原自然资源的实际状况,助力自然资源管理维度升级,更好地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规划管控、开发利用、保护监管、生态修复、灾害防治、执法监察等工作,为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三维空间一体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决策、现代化规划、立体化利用提供有力的基底数据和技术支持。

1研究方案

本文采用三维地理信息架构设计,利用已有的硬件设施与环境,采用B/S架构模式,整合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结合自然资源业务数据,利用基于Win⁃dows的PC端、基于Android的PAD端三维可视化软件进行定制化开发,实现了湖北省地形地貌的三维可视化展示、分析与管理。研究方案的技术流程为:①收集全省已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自然资源业务数据、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数据、数字城市数据等,编写研究方案;②将不同坐标不同格式的原始数据整合为数据格式相同、同一坐标系的数据,经过保密处理后,上传至互联网使用;③配置服务器环境和网络环境,利用ArcGISPro软件进行总体平台架构设计与搭建,包括用户体系、开发模式、应用模式、系统维护、出错处理、系统安全等方面;④结合平台数据架构,将整合脱密后的数据分类按目录存储至文件夹或GDB数据库的数据集中,并建立对应的三维配图工程,调整要素的符号样式和显示尺度,形成平台可直接加载使用的数据工程;⑤数据服务主要包括数据制图、地图服务和服务缓存制作3个步骤,便于提高Web端调用效率;⑥平台测试,整理上交案例和成果,如图1所示。

2应用案例与效益分析

湖北省自然资源三维可视化研究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化手段,大幅提升了职能部门的管理效能。

2.1生态环境监测

自然资源的管理职责包括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等方面,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可综合提高矿山生态修复、码头治理以及重点湖泊水库生态恢复等项目的监测水平。在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通过三维场景,以不同年份遥感影像分屏展示的形式,准实时展现矿山生态修复应用案例的开发、变迁、修复等变化场景。在三维地图场景中点击该地块生态修复应用案例的范围标记,即可弹出该区域生态修复信息展示窗口,显示生态修复的详细信息,如图2所示。通过加载2020年最新的遥感影像数据,可动态监测生态修复成果和现状,减少野外巡查工作量,杜绝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2.2城市发展动态研究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行政决策,生物城、科技城、产业园、保税区等区域规划建设将占领城市发展前进的制高点,必须从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行政体制创新、科技体制创新、金融制度创新、服务业扩大开放、网上税收政策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工作。武汉市的光谷自贸区立足中部,将努力成为全面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内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动态研究其发展过程,将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在三维地图场景中,点击光谷自贸区应用案例的范围标记,将实时展示光谷自贸区应用案例的空间位置和覆盖范围;点击时序影像对比按钮,则在新窗口中以不同年份影像分屏展示的形式呈现光谷自贸区应用案例的开发变迁情况(图3)。对比历年影像发现,自贸区正在逐步施工建设,其对周边道路建设、房产布局、生态绿化具有促进作用,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迅猛发展

2.3重点工程建设

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速度将客观决定区域发展的快慢程度,建设过程中涉及规划、拆迁、土地整理、建设等多个环节。在三维地图场景中,点击加载其中一项(如鄂东机场)按钮后,将立即展示重点工程的空间位置和覆盖范围,还可显示其详细信息;点击时序影像对比按钮,则在新窗口中以不同年份影像分屏展示的形式呈现鄂东机场建设不同阶段的发展变迁情况(图4)。在项目进展的关键时期,还可采用无人机不定期获取其遥感影像数据,回传、加载至三维可视化平台后,直接供政府部门实施动态决策,提高机场建设速度。

2.4地质灾害防治

近年来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降低地质灾害隐患问题迫在眉睫。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区域地理位置、地形状况以及地质环境息息相关,通过三维可视化平台展示省内近年典型滑坡泥石流灾害情况,可为地质灾害防治打下基础。湖北省某地地质灾害点分布和单个地灾点范围如图5所示。该地灾点经调查、勘察和科研后确认其属于大型岩质古滑坡,规模巨大、成因复杂、危害严重,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三维地图场景中,点击加载按钮,则能立体展示该滑坡体应用案例的空间位置和覆盖范围,可为地灾防治部门掌握和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决策辅助依据,合理推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3结语

生态城市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政策;城市设计;政策分析

1公共政策简述

公共政策通常被认为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的本质就在于其公共性,政府通过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量,在减少主观差距和减少客观差距之间做出选择,进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其最基本表现即:公共性、权威性和合法性。

2公共政策中的城市设计维度

2.1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通常不如法律法规严格精确,但比法律法规更具有可变性。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之一,根据范围和规模大小可分为:微观政策,即某一个体从某一行政管理机构那里寻求有利的裁定、许可等行为,例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具体事项;中观政策,即与特定政策领域相关的某些关系模式,例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类专项规划;宏观政策,即吸引广泛注意或争论的政策,参与者极其广泛,例如城市总体规划等。

2.2城市公共政策中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符合城市公共政策的基本要求。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无论城市发展目标、组成要素的发展政策还是有关城市规划编制的政策,所有关于城市发展的政策应当是一个完整体系。“城市规划与城市中的各项组成要素是紧密相关的”,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所有政策,“应当与城市政府的所有其他政策是相互匹配的,相互促进的”。

2.3具象的城市公共政策——城市设计

维度“城市设计是一个实际生活问题”,对城市空间形体进行规划,使城市具有合理的三维空间,它补充了传统规划对空间形态控制要求和建筑形体关系的缺乏。完整的城市设计过程是物质性过程和社会性过程两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涉及设计实施、运行保障体系和过程组织机制等内容。其中,城市设计中对有关城市体型、空间环境等提出的具体设计和控制导则,可归为公共政策的客体部分;为保障城市设计运行的总体策略、评价体系甚至公众参与则可归为公共政策的主体部分。

3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分析实证案例A:

宁波市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规划对宁波流域段和中心城区段分别进行了框架格局和要素管控分析,将奉化江、甬江、余姚江不同流域区段划分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为确保中心城区滨江绿地的公共性、完整性,保证滨江道路的通达性、连贯性,将滨江空间划分为五个区段、九个中心节点以及保护更新类、改造升级类、拓展培育类和转型发展类四大功能类型,对其发展策略和开发强度等进行引导;确定了18处核心管控区域,形成良好的滨江景观天际线,对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指标分别予以界定。该规划是介于宏观和中观的导控型城市设计,公共政策侧重点不在于具体导则,而是宏观设计原则,尽管控制全面且力度大,但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弹性。

实证案例B:

宁波南站区域综合规划与城市设计专项研究规划为实现南站地段“宁波高铁时代人文活力品质客厅”的功能定位,提出了绿脉延续、文化廊道打造、生态系统链接、步行休闲体验等设计策略。基于上述目标,对开放空间系统、步行系统、水岸景观系统做了分析梳理,并将其中5个组团11个重点区块作为设计亮点,以具体开发项目为切入点,空间设计引导为主线,辅以交通组织布局和建筑风格建议。该城市设计还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部分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校核,对南郊公园中心绿地的景观及地下空间进行了创新设计。该规划是介于中观和微观的方案型城市设计,公共政策以标准控制来体现,在力度上公共政策的控制态势强大,针对性强,但其控制弹性却相对较小。

城市设计所确立的基本公共政策包括:

规划实施政策(如容积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规划推进政策(如功能业态引导等),促进社会协调政策(如土地混合使用等),促进政府协同政策(如交通组织统筹等),完善决策过程政策(如公众参与)等。能否达成以下四方面的相对平衡,可视为公共政策在城市设计中的衡量标准。第一,“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平衡。在城市设计中,由于建筑退界、容积率等刚性指标,开发商(“少数人”)利益实际被削弱,政府运用公共政策保证市民(“多数人”)对公共空间享有权、视觉眺望权等诸多利益。案例A中,鄞奉-长丰区块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40米”,案例B中,B组团3号地块建议“西侧支路取消,形成滨河景观绿带”,开发商均受到了利益的严格控制。第二,主体利益与客体利益的平衡。城市设计中的开发和改造满足了主体利益,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剥夺客体利益。这一点在案例B中犹为明显,由于火车南站地段为宁波中心城核心区域之一,开发建设势必损害原有土地和房屋产权人的利益,公共资源被更多占用和消耗,交通更为拥堵,原住民的迁移,区域原有的社会属性被破坏都很难复原。第三,政策稳定与政策创新的平衡。

过于稳定的政策会使城市流于平庸,但过分革新的政策容易存在风险。案例A前身是《宁波市三江六岸滨江发展管控与滨水空间建设指引》,最终完善成稿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决议,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稳定城市公共政策。案例B是基于《宁波市火车南站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动态更新调整,在尊重现有法定规划的基础上强化城市门户节点特色,是对原有政策的创新。第四,政策数量与政策质量的平衡。案例A中“方桥滞洪湿地斑块须保证集中3平方公里规模的生态涵养空间,严格限制城镇开发与建设活动;结合生态涵养与农田,可建设适度的旅游、游览、休闲等配套设施。”这样的条款在整个规划中数量众多,其内容多为原则性指引而非指标化限定,弹性与刚性兼顾。公共政策内容越细,单个政策的涵盖面就越窄,可供自由发挥的领域就越少,城市设计作为政策本身容易失去导向的宏观作用。

4结语

公共政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寻求公共问题的解决,第一,减少主观差距,降低或转移公众的期望值,缓和公众的不满情绪;第二,减少客观差距,即公共政策着眼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尽力解决公共问题。城市设计作为空间设计和政策制定的结合,不仅关注视觉审美,更注重环境品质提升、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等要求。各层次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应得到公共政策的全面保障,实现利益价值的相对均衡和绩效指标的实现,从而使公共政策在城市设计中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孙施文王富海,城市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政策概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0,130(6):1-6

[2]庄宇,试析城市设计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2000,(1):74-80

[3]冯健刘玉,中国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展望[J].城市规划,2008,32(4):33-40

[4][美]戴维•戈斯林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戈斯林,美国城市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10-216

生态城市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风景园林专业;全过程案例教学

20世纪初,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在90年代后引进案例教学法,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案例教学法已经渗透到众多学科领域。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经过近百年的发展,201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将风景园林调整为一级学科[1]。当前,风景园林学科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建设和生态建设的重要角色[2]。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特征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大多取材于实践中的真实案例[3]。教师选择案例,根据所讲述的理论内容,制作成教学素材,通过课堂的案例分析、案例讲解、小组讨论、实践考查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对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类型十分丰富,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案例也有很多种形式。风景园林教学中,案例教学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案例真实性。风景园林教学中案例一般都是实际项目,带领学生参与到项目的各个过程,了解园林项目从概念设计阶段到施工竣工结束的整个过程。第二,创作多样性。在教学中,不同的教师针对不同的课程,案例选择多样化,即便是同一个案例,不同的学生理解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风景园林教学可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力,让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第三,落地实践性。风景园林的案例是实操项目,最终通过工程措施变成一个实际的落地项目。因此,案例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激发创造力,培养学生实践实操能力。

二、当前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技能单一与专业需求综合性、多元化的矛盾

风景园林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涉及到的知识广、范围宽,由自然科学知识(植物学、地理学、生态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学、社会学等)与专业知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市政工程、工程技术等)三个方面构成总体结构[4]。风景园林专业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多元发展的专业,各个学科直接相互交叉、渗透,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5]。当前的风景园林的就业方向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监理、植物栽培养护、园林管理等多个方向,但目前很多学校的风景园林的学生技能单一,满足不了社会对园林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二)学生实践能力偏弱且在学习中存在误区

风景园林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目前,部分高校教学仍采用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部分学生笔试理论分数很高,但是一到案例设计课程就缺乏创造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对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的误区:第一,注重图面形式表达而缺乏方案分析构思的能力。学生普遍认为做园林设计就是画出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而对于如何画,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等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缺乏。第二,设计停留在方案阶段。学生对方案深化及落地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较为缺乏,所做方案仅能停留在纸上,一旦涉及到实施落地就有大量尺度、尺寸、构造、材料等方面的问题。第三,缺乏跨学科综合知识体系。实际的项目案例往往涉及到多专业综合领域,如,城市规划、土地学、生态学等,部分高校尽管设置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生态学等课程,但学生对跨学科知识了解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因此在碰到实际项目的时候,缺乏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对工程行业的全过程周期缺乏了解

工程行业是一个过程行业,需要经过一定的工程步骤最终达到工程目标,这个过程包括投资咨询、招标、勘察、设计、监理、造价、项目管理等。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是对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服务。当前的风景园林教学中,缺乏对整个项目周期的教学,学生对项目的理解仅停留在设计阶段,甚至对设计阶段的几个过程也了解不清。

三、风景园林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和优势

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风景园林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在风景名胜区、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业等单位从事风景区、城市景观、园林建筑、风景遗产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教育、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风景园林工作者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实战经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有如下优势:第一,案例教学法具有主动性的优势。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人变成案例的主动参与者[6]。第二,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与风景园林专业相适应的教学法。风景园林专业的学习具有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并重的特点,设计实践需要设计理论的指导,而设计理论也需要设计实践的检验。案例教学法的出现,解决了风景园林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难题。第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中,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头脑风暴、方案讲解等方式,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参与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7]。

四、风景园林学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项目设计阶段

案例教学的设计阶段包括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深化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四个阶段。从一个案例前期的招投标开始,组织学生对项目前期的背景进行了解,调研项目现状,对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对背景材料进行梳理,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模式提炼出项目的设计思路,之后进行草图的创作,这个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如在园林工程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花海公园的设计案例,学生从这个项目前期的概念设计阶段开始介入,即解决花海公园该怎么做的问题。学生在这个阶段分析花海公园的区位、环境条件、历史文化等,得出整个项目的概念思路,用概念思路指导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设计手法,培养学生的设计美感,将前期的设计概念落地成具体的方案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等。深化设计阶段也称为扩大初步设计阶段,是对方案阶段的深化,主要是针对尺寸和材质方面的一些推敲和细化。施工图设计阶段解决的是项目施工的工艺问题,需要学生对施工的材质、工艺有充分了解,然后绘制出施工图。

(二)项目实施阶段

案例教学的实施阶段包括施工前期、施工中期、竣工验收等三个阶段。在案例教学中,带领学生参与到实际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在施工前期,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施工前期需要进行施工总体布局规划、编制项目管理流程和进度计划、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过程,每个过程中都用案例进行讲解,并让学生参与到一个项目的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中。其次,在施工中期主要对施工的工艺和流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照施工图,了解不同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最后,进行竣工验收,需要完成项目的竣工验收报告,了解竣工验收的流程和需要办理的程序。带领学生参观一个园林工程的施工现场,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

(三)项目使用阶段

案例教学的项目使用阶段,也就是项目后期的维护管理阶段,主要是对园林硬质工程和绿化工程的养护和管理。如对草地、树木的日常养护,病虫害的防治以及修剪等方面的知识的讲解,针对实际案例中的问题,找到养护管理的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方案。如在园林植物造景课程中,引入某酒店因养护管理问题造成的植物枯黄部分死亡,喷泉水景因养护维护不善干涸碱化等问题,带领学生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专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学生对“全过程”案例教学法的反馈

生态城市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道;城市园林景观 

绿道,即呈条带状布局的绿色生态廊道。现代绿道集生态、休闲、游憩、运动、娱乐、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已经从单纯的林荫道发展成系统化的生态廊道,既可作为独立工程实施,又可以在绿化网络内进行规划。国内报道的对绿道的研究课题,包含了绿道理论的发展历程、绿道建设案例、国内绿道发展现状等方面,并且日趋深入。

1绿道的定义

美国风景园林师CharlesE.Little在《美国绿道》中将绿道定义为:“一种线性开放空间,通常沿着自然廊道建设,如河岸、河谷、山脉或者在陆地上沿着由铁道改造而成的游憩娱乐通道,一条运河,一条景观道路或其他路线。”并根据功能、位置等属性把绿道分为:自然绿道、城市滨河绿道、游憩娱乐绿道、历史与景观路线、绿道系统或网络。结合我国各区域地理、文化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绿道应用形式.总体上可概括为3种类:①形式单一的植物绿带;②将绿道思想融入到城市整体规划中的绿道类型;③城市间、国家区域范围内的绿道网络体系。绿道把城市自然风景、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园、历史遗迹地等元素连接起来,形成具有生态、休闲、游憩、活动、文化功能的带状开放空间,它在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可以起到协调平衡的作用。

2绿道的发展现状

国外对绿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它的前身称为“公园路”,主要作为链接公园与社区之间的纽带。20世纪60年代,发展形成了“环境走廊”的概念,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在绿道的理论研究、推广和普及上,发展较好的代表性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例如,成为国际生态恢复经典案例的德国鲁尔区绿道,综合了生态、休闲与运动功能的法国卢瓦尔河自行车绿道。绿道从形式上呈连续性的线性布局,在有限的绿地中发挥了最大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景观价值。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代价是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环境污染问题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加大了对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在研究和实践绿道理论时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应以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选择适合的绿道类型,系统地深化城市整体景观布局,从而创造长期的景观价值、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我国的绿道思想可以追溯到周代,表现为在兴修运河、水渠等大规模的规划建设项目后,在其沿线进行绿化种植工作,为连接不同区域在沿途常设置一些栈道,逐渐在其附近建立起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在体现生态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绿道的多重功能。我国对现代绿道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理论研究为主,主要关注美国和英国的绿道政策,并对欧洲各种绿道思想理论体系进行对比;在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绿地规划理念中,逐步融合与体现了绿道的思想,在借鉴国外理论研究、典型案例,结合景观生态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体系。北京大学的俞孔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宗跃光教授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绿道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总体上来说,我国在绿道的整体规划、设计思路、技术手段、后期管理与维护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都存在差距。目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绿道建设得到大力推广,例如厦门的环岛路等城市绿道,我国绿道理论与实践正迈开了新的阶段。

3绿道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3.1绿道可以“化零为整”,使规划绿地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

从生态学意义分析,因城市建设发展而形成的零散绿地中的生态结构脆弱,物种间交流减弱,物种群落由多元化向单一化退化,而绿道通过其连接功能提高了种群间交流,对增强营养和能量的流动具有重要作用。绿道的生态学意义是其灵魂。绿道在植被应用的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城市中的其他形式的绿地,是整个城市绿地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道从其本身属性来说,也是一个健全的绿地系统,为城市整体空间规划和生态效益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体现了绿道与生俱来、独一无二的生态价值。

3.2绿道对减弱城市化进程,对自然、历史文化景观造成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增长与城市建设扩张,人们面临一些体现当地文化发展历程的连续历史景观被切割,城市中自然与历史印记逐渐淡化的严峻问题,自然、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受到当地政府日益重视,绿道的线性文化景观特性,可与自然、历史遗产保护相结合,有助于保护社会的生态环境及历史遗迹资源。绿道的建设也是城市自身增值的过程,在为人们提供良好环境的同时,还集聚了大量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具有自身景观和文化特色的绿地系统。其中服务设施的布置,在提升城市景观的同时为本地的经济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3绿道对服务人群、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

绿道的社会价值不容忽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在建筑的盒子里,每个社会个体循规蹈矩地生活学习,节奏日益加快,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绿道的游憩休闲、文化承载的功能,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发挥了沟通融合的功能,使其关系更加亲近,连接更加紧密,使人们在认识自我的同时又不断提升自我,增加了自身的认同感和对城市的归属感。当前人们对健康问题日益重视,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绿道的规划建设越来越科学化、人性化,更加关注使用者感受。方便的出入口设置,使用者出入更为便捷;标准化科学合理的路径,使人们游玩更为舒适顺畅;完善的服务设施使服务范围更广、服务人群数量更多,如道路指示牌、垃圾桶、照明装置等。骑行道路的铺设,为崇尚运动的游人提供了舒适的体验场所,步行线路的布置,将人们与机动车道相隔离,减少汽车尾气的伤害,也改善局部地区空气质量,提高了居民健康水平与生活舒适度。

4展望

由于国内绿道发展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落差,大区域层面的绿道规划建设还比较少,应继续加强绿道的推广应用,普及绿道相关思路及优点,使人们通过绿道达到亲近自然、游憩、运动、游憩、保护生态的目的。首先,绿道建设之前,要科学合理统一地进行规划,充分发挥城市绿道的衔接功能,研发先端科技,完善基础设施、后期管理政策,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绿道建设方式存在;其次,建立完善的绿道评价体系,确定绿道的生态、经济、社会、景观效益,使绿道建设趋于正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还要深入研究绿道理论体系,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增加绿道使用率,增强市民保护意识,为绿道在城市更加健康的发展提供保障,促进绿道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滨谊,余畅.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园林,2001(6):77-81.

[2]李敏.国外绿道研究现状与我国珠三角地区的实践[J].中国城市林业,2010,8(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