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创新;知识流动;中部六省;政策对比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JGB07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178)

作者简介:郭子枫(1985-),男,河南林州人,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跨国公司管理研究;崔新健(1962-),男,山东沂源人,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跨国公司管理和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刘轶芳(1981-),女,黑龙江大庆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民经济核算和数理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3-0014-06收稿日期:2014-02-27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在中央积极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创新型城市的建设①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国家科技部的数据,截至目前已批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57个,这说明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布局层面。中部省份的省会城市包括:南昌、长沙、武汉、合肥、郑州、太原,其在各自省域内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资源配置的绝对优势,因此是推动中部六省创新、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对于中部六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比较从创新型城市层面,则落到针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评价研究。

目前,对于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独立区域的创新能力评价,如林青(2011)对江西省、谢蕾蕾(2013)对河南省、钟俊杰等(2012)对安徽省进行了研究,等等。而且,由于采用的评价原则与评价指标并不统一,因此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另一方面则是对中部六省的比较研究,但主要集中于创新的某一环节或某一方面。如杨建仁(2011)评价比较了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科技竞争力。张卫星等(2007)针对中部六省的知识创造能力进行实证比较,等等。相关研究虽尝试避免评价原则与指标的不统一问题,但仍缺乏对区域创新能力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关于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不尽相同。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2)主要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五个维度建立一级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为后来很多学者建立区域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如黄晓治等(2006)、柳卸林等(2002)的区域创新评价研究;还有一种较为传统的指标框架则是建立在区域创新投入、产出、环境三个方面(万勇 等,2009);詹湘东(2008)则以知识基础、知识扩散、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知识环境为一级指标建立指标体系。

本文在作者前期研究所构建的基于知识管理角度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2007年与2012年两个年份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结合中部六省近年出台近200项与区域创新相关的政策文件的系统比较,以期挖掘这六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为各省市政府正确认识区域地位、制定区域宏观战略规划和政策参考建议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二、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区域创新能力实证比较(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本文依据崔新健等(2013)所构建的基于知识管理流动模型(图1)。

在相对较底层的环境支撑的基础上,知识经过知识创造过程由隐性知识转化为论文、专利等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通过知识商品贸易、技术合作等市场化扩散方式或科技座谈、展览等非市场化方式进行扩散,从知识创造的源头(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中心等)流动到知识使用方――企业。企业根据自身产业需要以及主客观因素,如资金、人力、政策要素等做出判断,进行选择决策;企业根据其选择的知识,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最终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知识的应用。同时,该层面的知识应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直接作用于区域创新环境,知识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发展了区域经济水平、提升了区域创新环境;知识应用产生的科技效益,如科技专利水平、科研论文数量的增加等,都会增加知识积累,从而为更高层的知识管理流程提供了相应的环境支撑。在新的环境因素支撑下,知识将开启第二轮知识创造、知识扩散、知识选择、知识应用各过程。同时,知识应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继续作用于区域创新环境的提升,为更高层的知识管理流程提供环境支撑。伴随着环境因素的不断升级,知识管理流程将持续向更高层次的知识管理发展,从而表现出图1中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基于知识流动理论模型所构建的区域知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4个一级指标(知识创造、知识扩散、知识选择和知识应用)、8个二级指标(隐形、显性知识创造,市场化、非市场化扩散,主、客观选择因素,宏、微应用)、21个三级指标(详见表1)。

表1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②

一级

指标1二级指标1三级指标知识1隐性知识创造1创造投入能力、创造产出能力、创造环境因素创造1显性知识创造1创造投入能力、创造产出能力、创造环境因素知识

扩散1市场化扩散1技术交易扩散、技术合作扩散、知识商品扩散、资本投资扩散1非市场化扩散1知识交流、知识合作知识1主观选择因素1人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选择1客观选择因素1金融要素、政策要素知识1宏观应用1经济绩效、科技成果应用1微观应用1企业创新产出、高校及科研机构创新产出

(二)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本文旨在对中部6个省会城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从而考察6个城市区域创新能力在时间维度上的发展情况以及城市之间的差距所在。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07年、2011年郑州市、武汉市、长沙市、太原市、合肥市、南昌市统计年鉴及科技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各省市的科技局官方网公布的统计数据。

选用德尔菲法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赋权方法,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综合评价。赋权过程及综合评价过程均采用SPSS18.0软件计算完成。

(三)评价结果及分析

1.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结果分析

针对中部六省会城市2007年和2012年综合评价结果见表2。

城市1综合评价2012年得分1排名112007年得分1排名1排名

变化武汉188.28111186.461110长沙181.03121178.341311郑州179.55131181.751211合肥176.60141166.781612太原170.12151174.591411南昌169.09161168.521511数据来源:中部六市各自的统计年鉴、科技年鉴

根据表2的综合评价结果,武汉市的得分最高,两个年份均排名第一;长沙从2007年得分78.34排名第三位,2012年超过郑州排名第二;郑州市创新能力相对稳定。总体来说,中部六省会城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距,武汉相对较强,而南昌、太原相对较弱。

2.一级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表3针对2007年、2012年,6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区域创新能力的一级指标分解。

在知识创造方面,武汉市均排名第一,说明其知识创造能力优势长期保持;而郑州市呈下降趋势;长沙、合肥的知识创造能力提高,且合肥进步明显。在知识扩散方面,长沙由2007年的第三名上升至2012年的第一名,说明其在知识扩散方面成效显著,因此其相关经验也是值得重点关注并借鉴的。在知识选择方面,武汉最为突出,太原相对落后。在知识应用方面,郑州和合肥的进步明显,而长沙和太原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武汉处于最高水平。

综上分析,武汉在这6年中创新能力最突出;长沙与郑州次之,且差距比较小,分列第二、三名;合肥的创新能力基础相对较低,但进步的幅度较大。太原和南昌虽然相较自身也取得了进步,但由于创新基础和环境相对落后,在6个城市中处于较弱的位置。

三、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区域创新政策的对比分析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六个城市间创新能力所表现出的横向差距是有原因的,除区域创新投入及创新效率等因素外,还与城市本身的地域特点相关;而六个城市在创新能力中所表现出的纵向差距,则可能来源于各市的创新政策差异。

因此,本文一共梳理了中部6个省会城市近10年出台的181个与创新相关政策文件,尝试通过政策对比找出区域创新能力差距产生的原因所在,同时对比结果可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知识创造能力政策比较分析

知识创造属于知识创新的范畴,是指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新知识革新性地出现。它不仅指对原有知识的转化,更多的是指对原有知识的创造性突破。知识创造从投入、产出、环境3个角度来衡量,具体比较结果见表4所示。

表中为政策文件编码,如“2010―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对应“年份―文件名称”(表5、表6标注相同)。

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隐性知识投入和产出方面武汉市部分政策值得借鉴;显性知识创造投入方面,太原、武汉、长沙的部分政策相对突出。

在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方面,武汉市分别在2008年和2010年出台的“关于批转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中提出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发展与完善科技保险保障机制等政策;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其出台的“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中提出重视这方面的建设,为科研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如增加投入支持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符合国家条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支持企业或个人以多种形式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建立新型研究机构(如虚拟研发中心)等;此外,还提出了加强科研、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机制的政策,如建设国家海外高层次研发人员创新创业基地、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提高人才的待遇等。

技术企业12010―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2008―关于批转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国家重点实验室

或研究中心12010―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研究开发人员12010―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1长沙1太原显性知识

创造1专利申请12001―武汉市专利管理条例

2010―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12003―长沙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2009―太原市科技局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技术改造投入1武汉12003―长沙市技术改造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政府科技投入12004―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区级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6―武汉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10―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12007―长沙市科技发展专项经费及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2007―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暂行规定1太原注释:表4中并未列出所有6个城市的相关政策,筛选原则为依据的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出该方面较为突出或相对落后的城市,后以关键词查找相关文件中相关内容。

在显性知识创造方面,武汉、长沙和太原都有值得其他城市借鉴的政策措施。为了激励专利申请增长,武汉市在2001年和2010年出台的“武汉市专利管理条例”、“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提出了设立专利资助资金、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励、支持专利技术标准化,建立标准联盟等政策;长沙也在2003年出台的“长沙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了对不同类型的专利设立详细的补助的额度标准的政策;太原则在2009年的文件中提出了企业专利特派员和专利专员制度,以此加强企业专利服务工作。在技术改造方面,长沙市2003年出台的“长沙市技术改造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设立市技术改造引导资金,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和其他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的政策值得借鉴。在政府科技投入方面,武汉市分别在2004年、2006年、2010年出台的“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区级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武汉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其与长沙2007年出台的“长沙市科技发展专项经费及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提出的政策建议较相似,主要集中在三方面:提高政府投入比例;对于政府科技投入的使用范围,设置更灵活合理,如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对于政府科技投入的分配方式,更多样化并且有针对性,如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风险投资等方式给予支持。

(二)知识扩散能力政策比较分析

知识扩散着重评价由知识发送者扩散到知识接收者的这一过程。本文所指的市场化扩散,具体包括技术交易扩散、技术合作扩散、知识商品扩散和资本投资扩散等总结为;非市场扩散则指若通过区域内非市场渠道,如知识交流和知识合作等。表5梳理出太原、武汉、长沙三城市的市场扩散相关政策。

合作12011―太原市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指导意见12008―关于批转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1长沙表5中武汉市、太原市在市场扩散方面提出了对区域创新较有效的政策建议。在促进技术市场交易方面,武汉市在2005年、2006年、2008年出台的“武汉市技术市场条例”、“武汉市技术市场条例实施办法”、“关于批转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了成立技术交易信用征信机构,从而规范技术交易市场、完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高技术交易的有效性、加强技术转移及专利信息利用等的政策,如企业符合条件,从市科技三项费中一次性给予不低于30万元的资助。这些政策都有效地促进了武汉市技术市场的发展及其在创新建设中的作用。在技术推广方面,太原市2009年出台的“市科技局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201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中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建立社区科技特派员(负责把各种科技知识以及知识产品在社区进行介绍与推广)制度、推动数字化社区建设、对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分领域、分行业、有计划的培训等政策。

非市场扩散方面,在科普活动建设上,长沙市2005年和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速科技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长沙市科普专业场馆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出科普阵地建设经费每年安排不少于15%、规范科普专业场馆的认可制度、对科普活动的受众群体进行分类并针对性的进行科普宣传的政策值得其他城市参考;加强产学研合作及其对非市场扩散的推动作用。太原市2011年出台的“太原市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和武汉市2008年出台的“关于批转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建立成果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合作主体采取共同出资、技术入股和技术期权等方式参与收益分配,共同组建产学研合作载体、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和产业联盟等的政策。

(三)知识选择能力政策比较分析

知识选择是区域内创新主体根据自身意愿,且有能力地选择出所需要的知识的过程,是提高创新产出的基础。根据本文的实证评价结果,2011年武汉市、长沙市在知识选择能力方面排名前三,表6详细梳理出二者的相关政策。

表6知识选择政策比较

二级指标1关键词1武汉1长沙主观选择1企业家创新精神12010―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12005―关于加速科技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客观选择1担保服务体系12008―关于批转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12003―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若干意见

表6中的武汉市和长沙市不仅在主观选择方面还是客观选择方面,都提出了一些较为有效且值得借鉴的政策建议,主要集中在企业家创新精神建设以及担保服务体系建设两方面。在企业家创新精神建设方面,长沙市2005年出台的“关于加速科技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和武汉市2010年出台的“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都提出组织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和高级管理人员分批赴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集中培训、考察以及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大力开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继续教育等政策。类似的,本研究认为还可以设立科技发展基金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展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在担保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长沙市2003年出台的“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用来对担保机构的补贴以及直接委托给专业担保机构运营、对担保机构的建立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外地资本雄厚、运作良好的担保机构来本地设立分支机构开拓业务,或者收购、兼并、参股本市担保机构等政策;而武汉市2008年提出的“关于批转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了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创立多种担保形式,鼓励开展知识产权、企业股权、仓单、提单和应收账款质押试点工作等相关手段。

四、结论

本文的实证研究因其评价体系的完整性以及数据的时效性,是目前中部6个省会城市较新、且较为系统的比较分析,通过六个省会城市的横向比较分析,也从2007年和2012年两个时间点上对每个城市进行了纵向的对比趋势研究。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发现六个城市间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的差距,这些评价结果也为挖掘其产生差距的原因以及对此提出借鉴参考提供了理论基础。

基于指标体系评价的结果,结合对六个城市近200个与创新相关的政策文件进行比较,本文也从政府角度对促进、完善以及更好地发挥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有价值的分析研究,既为政府进行区域创新建设制定宏观战略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中部六省相互之间以及国内其他城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知识应用方面的考察多为结果性指标,体现于其实现的社会、商业价值。知识应用优劣本质上取决于知识创造、知识扩散及知识选择过程。同时针对这方面的相关政策也较为少见。因此,本文中并未对知识应用方面的区域政策进行比较分析。

①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2010。

②在实证测评过程中,针对21个三级指标,本文最初设计了144个四级指标用于具体测算。在实证测算过程中,根据六个地区统计数据的获取情况,最终计算出96个四级指标用于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崔新健,郭子枫,刘轶芳.2013. 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经济管理(10):38-47.

黄晓治,曹鑫.2006.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J].经济问题探索(12):31-37.

林青.2009. 江西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

柳卸林,胡志坚.2002.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10):550-556.

万勇,文豪. 2009.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643-646.

谢蕾蕾.2013. 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12-16.

杨建仁.2011. 区域科技竞争力理论及其在中部六省会城市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90-101.

詹湘东.2008. 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4):117-120.

张卫星,李红忠,郭志富,范况生.2007. 中部六省知识创造能力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35(20): 6249-6251.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3. 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4):5-11.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在总结创新团队组织行为的基础上,从知识管理角度分析了创新团队的隐性知识共享特点,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影响创新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结构性要素和相关问题,最后针对这些结构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因应对策。

创新团队是所有知识创新体系的微观组织单元,知识管理对创新团队的知识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KM Re—view2001年的调查,在知识管理面临的1O大挑战中,知识共享排在第二位。知识共享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内容建构、技术建构、人际建构。而以往关于知识共享问题的研究中:内容构建的研究多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辨识和如何相互转化为主;技术构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上;而人际构建在有关隐性知识共享的文献中还没有给以充分的重视。创新团队的知识创新工作是在全体团队成员的分工协作下完成的,研究创新团队的知识共享问题就不能回避团队成员之间的人际互动,而研究组织成员之问的结构性互动关系正是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专长。

1创新团队的内涵

Drueker认为团队的本质在于:团队的重心是共同奉献;成功的团队将成员的共同目标映射为具体的工作要求;成员的具体目标与整体的团队目标是密切联系的。一些学者认为团队是指某些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他们承诺于共同的行为目标,并且保持相互负责的工作关系,任何团队的核心是由其成员为他们共同绩效而分享的一种约定’本文认为创新团队有别于传统团队:团队的成员组织可能比较松散,但汇聚在一系列研发项目或任务之下,从事的主要是知识创新工作,有其鲜明的团队特征。结合上述学者的分析可以得出:所谓创新团队,就是以技术项目研发为主要工作内容,由具有共同任务目标的少数技能互补的专业技术人员所组成的研究协作型群体。

创新团队的存在有其组织行为方面的基础。社会凝聚力理论认为,个人的集合是否能形成团队,在某种程度上要看他们在结合后的需求是否得到相互满足。个体的需求被满足,则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相互的人际吸引(凝聚力),这使得团队得以形成并维持下去。凝聚力是一个可以不断发育和增长的心理因素。团队内的凝聚力主要包括自愿互动合作、他人的接受、身份一致性、相似性与兼容性等。另一方面,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看,合适的心理契约将通过无形的约束来最大限度地协调团队和团队成员各方的利益冲突,将个人的发展充分整合到团队的发展之中,从而创造出充满活力的团队组织。

就创新团队而言,高效的知识创新绩效(研发任务的圆满完成)无疑是该类团队最重要的目标,而团队内部知识分享的力度和创新协作能力的完善无疑决定了创新团队的使命能否有效完成。从知识管理的层面来看:一个高效的研发团队其人际交往以技能协作为主要内容,以知识交流为内在本质,以团队任务完成后的货币报酬为现实收益,以个体研究能力在团队协作中得以提升为心理收益,并最终达致成员和团队之间心理契约的可持续缔结;这使得以有价值的知识分享活动和以研发目标为导向的成员间信息互惠行为成为每个创新团队成员提升其内外价值的客观表现。所以,知识共享和团队内成员关系的特点以及整个团队的协作组织状况密不可分,有必要寻找一条人际建构的分析途径。

2创新团队的隐性知识共享

早在1945年Hayek就提出了两类组织知识:系统性知识和非系统性知识。前者可由成员培训和文档建立,后者则要经过成员之间长期形成的默契才能发掘出来。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是整个团队创新的源泉,成员间的人际互动和协作关系规定了创新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特点:隐性知识(技能)附着于专业人员,如果隐性知识不能通过人际交流得以传承就会失去其部分乃至全部价值;隐性知识与个人的观念、洞察力和经验等蕴含交融,难以通过正式的信息渠道传播,团队成员只能通过亲身参与或_任实际应用中通过“干中学”、“用中学”才能共享隐性知识;以灵感、观念和想法为代表的一类隐性知识貌似简单实际上内涵比较复杂,专业人员只有通过相互切磋,在不断明晰这些认知的过程中才可能产生某些不可预见的新知,从而达成隐性知识的升华和转化。可见,创新团队内隐性知识的生成、共享和发挥效能都离不开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结构上讲,这与团队成员间的互动模式、相互关系和在知识传播网络中的相对位置有关。

3隐性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分析

把知识活动纳人到社会网络中进行观察的重要依据是经济主体行为嵌人在一个具体、实时的社会联系系统中。随着社会网络理论的小断成熟,研究者开始关注从组织关系结构的角度来考察知识管理问题。Krackhardt(1993)指出人们对组织中的规范与行为方式的认知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人际网络发挥着个人之间分享观点,互卡“影响、妥协以至达成共识的作用”。Nahapiet和Ghoshal(1998)认为组织的优势来源于组织生产分享知识的能力,社会网络状况会影响到组织知识的产生和分享。Hansen(1999)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知识管理实践中两种不同的策略:编码化策略和个性化策略。前者将知识编撰到知识数据库中以便于员工使用;后者的重点是促进成员之间通过直接接触来分享知识。Roy(2000)则指出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的共享具有显著影响。

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是主体获取信息、资源、社会支持以识别与利用机会的结构”,它由联结行动者(Actor)或节点(Node)的一系列社会关系(SocialTies)组成,其中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构成了社会结构(SocialStructure)。社会网络理论就是研究行动者彼此问的关系结构,以描述嵌入在网络中的行动者的行为和刻画网络整体特征,并以此为分析框架来解释其他社会经济问题。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SNA)方法则为社会网络研究提供了定量化可视化手段,通过对关系矩阵的运算,可以得到相关测量指标体系(见表1)。

SNA一般研究过程如图1所示。通过调查访谈问卷等形式依研究者所设定的调查问题可以得到特定网络关系数据然后录入数据整理成关系矩阵R(如图1A),就可以通过SNA技术得到网络图形(如图1B)和相关数量指标进一步研究分析之用。如在图1B中,经由SNA可以很直观地发现该群体中存在两个小团体,并存在一个孤立点和两个桥接点(阴影小圆圈)。

创新团队是一类经由研发课题聚合在一起的自组织型组织,不能将团队知识看成是成员个人知识的简单输入,而应将整个团队的知识创新看成一种包含社会结构的过程。个人在团队中的位置与他人连带关系的强弱、整个团队关系网络的结构特点都会影响整个闭队的创新绩效。同时这种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知识传播过程也为人际关系的结构性变动而不断得到更新和演化。

3.1强弱关系——影响和触发隐性知识共享

由于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团队成员不可能有更多的能量去拓展和维系自己在团队中的交往关系,这在网络规模较大的情形下更为明显。知i只传播需要具有粘性的网络,但也不能过于稠密。网络黏性和网络成员中强弱关系的分布特点有关。强关系(StrongTies)是指主体问情感密切、互动频繁、双方互惠所形成的联系;弱关系(WeakTies)是指主体之间比较松散的联系。在认知的过程中,由于强关系包含着某种信任、合作与稳定,因此能传递高质量的、复杂的或隐性的知识。强关系的存在表明创新团队成员之问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并具备知识共享的意愿:(1)强关系可表现为成员之间对彼此价值观、思维方式的深入了解,这增加了感情认同;(2)成员之间表现出较强的帮助和支持意愿,并在对方寻求帮助时能及时提供帮助;(3)强关系有利于成员之间深入了解对方的知识背景、研究兴趣和寻找知识互补领域;(4)强关系使得成员保持着频繁的交流与合作,能带来隐性知识的潜移默化;(5)一旦强关系建立起来就能得到不断地强化,这更加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持续交流。

强关系必定是一种对称性的交往关系,但是如果存在非对称关系或者其他障碍因素(较弱的团队凝聚力和不完善的团队心理契约)会阻碍强关系在整刨新团从中的发酵。过于封闭的强关系又会产生排他性形成小团体(clique),这将有意无意地抵触小团体的外部知识并使局限在小圈子中的成员产生知识同质化倾向。这样看来,弱关系在隐性知识共享中也能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因为弱关系联结的是两个人际互动较弱的个体(绝非不联系),它们可能会拥有异质的信息源。弱联系有可能是创新信息的来源,而且可以作为思想及技术建议扩散的工具。创新团队中由于分工的不同,特别在一些较大的团队中,某些不同子课题成员间的联系就类似一种弱关系。弱关系的持点决定了其更有利于传递较简单的信息,促进事实知识的分享:一个在弱关系中生成的简单信息或知识有可能触发新的认知,这对组织隐性知识的进化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3.2洞与桥——知识的垄断与流通

隐性知识的共享还和成员在团队中所处的位置有关。Burt在1992年提出了结构洞的慨念:如果网络中的一个行动者所联结的另外两个行动者之问没有直接联系时,该行动者所处的位置就是结构洞,他可以据此位置控制资源的流动进而获利。结构洞标志着一种网络位置利益:当创新团队中某个成员在与其合作哲建立的人际关系上处于结构洞位置时,则意味着该成员有机会接触到两类异质的信息流,跨越结构洞所荻取的信息冗余度很低,从而形成信息优势。

结构洞和不同关系阿络的耦合会对创新团队内隐性知识的共享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该结构洞成员嵌入在一般的咨询网络中,那么由于这种网络缺乏信任互惠关系不足以抵消结构洞给该成员带来的信息优势,则该成员极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其表现就是“我知道谁能帮助你,但我不告诉你”或“我知道你的知识能帮助淮.但我不会说”。则该类结构洞就会成为隐性知识在团体中共享的瓶颌。按照Burr的观点,结构洞过多的人际关系网络当中一定会出现小团体。如果该成员嵌入的足互惠关系网络,那么该成员就会在没有强关系的其他两方之问传递信息,这样该成员的角色就转变成为“桥”:一个可以刺激知识流通、知识共享的位置。在大型创新团队中,桥这种位置不町或缺,比如大型创新团队中不同子课题的一些关继成员就扮演着桥的角色,通过侨可以使团队下属的一些课题组获得交叉性的知识,肯利于隐知识的分享而推动创新。

3.3网络集中性——权力影响知识共享

另一个重要的网络结构指标体系是集中性(也称中心性),依所关注对象可分为两大类:节点集中度(Centrali—ty)、全网集中势(NetworkCentralization)。节点集中度可指示个体在网络中所占据的战略位置,全网集中趋势代表的是整体网络的集中程度。当某个成员的节点集中度很高时,标志着其必定拥有整个团队赖以生存的核心资源(比如重要的创新观点、核心技术等),这样团队内的其它成员就会对其产生较高的依赖性,因而该核心成员就会取得网络资源的配置权力。类似的,全网集中势过高则表明团队中的人际关系的分配状况是很不均匀的:几个关键人物的互动就囊括了整个团队的互动——调动信息资源的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团队过于依赖这些核心人物使得知识分享主要发生在少数个人的交流中,必然导致知识源的萎缩和低下的知识分享效率。但过低的全网集中势也不一定就能保证团队内隐性知识分享顺利进行:隐性知识分享网络的全网集中势太低,意味着团队过于分散——聚合并分发知识的人很少出现,并不利于团队的知识整合,会导致成员知识创造能力的下降,同样也不利于隐性知识的产生和分享。

3.4小团体的存在——知识共享的双刃剑

上文关于小团体出现的结构性原因已经介绍过:一是过于封闭的强关系,二是结构洞的存在。除了结构性因素,小团体的出现其实还与团队的组织文化和成员个人的知识背景有关,具有相近知识背景和研究兴趣的成员容易成为团队内的小团体。小团体的存在使得其共享隐性知识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小团体成员之间可以保持强关系从而强化隐性知识的共享,能激发小团体内部的知识创新。在一个大型创新团队中承担不同子课题的成员就极易形成小团体,这有利于集中有限力量、分头并进,提高创新团队的阶段性绩效。但如果一个小团体过于自闭,那么团体外的知识无法输入,团体内的知识不愿对外共享,这样,隐性知识在整个团队内的知识螺旋就无法完成,从长远看对整个团队是不利的。最差的一个情况就是:在一个缺少共同愿景的创新团队中,每个团队成员都在各自为战,仅仅是为了某个研发课题而聚集在一起,连分工和协作都不能完全实现,更无法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从而促进整个团队的知识积累。

4因应对策

4.1提升成员主动沟通的意识

创新团队的内部冲突往往是由于沟通不足或不当,而这又是由于相关人员缺乏正确的沟通理念和主动沟通意识所造成的。根据勒德洛和潘顿的沟通模型,任何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这就要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沟通的主动意识和改善沟通方式方法。良好的沟通需要有几个基本要素:真诚、表里如一、彼此信任和相互理解。要通过制定相关激励措施和不断的组织学习任团队内部培养这些沟通文化。

4.2健全团队知识分享的交流机制

(1)健全知识转移机制,提高成员互动频率。有必要在研发团队内建立一个可以广泛联系到每个成员的信息沟通和知识转移平台,比如:电子信息联接(Email、SMS)、团队内部论坛、相关议题的博客等,鼓励不同课题组之间的成员交流。(2)找出刚队的核心人物,弱化小团体的劣势。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川队内部作一个隐性知以分享网络的凋查,以此朱确认网络中的核心人物,识别其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与其互动的其他刚络成员的举奉情况。针时该核心成员,尽可能将其拥有的知识显I+LfL,避免斟为其脱离团队造成组织知识资本的损失和隐性知识交流的中断。(3)关注团队中的洞(桥)。如果团队中不可避免仔在小卜玎体,要重点关注处于陔结构位置的成员。困人制宜,对该成员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推动涧向桥或者较强关系的转变。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知识创新 供应链 知识链 模式

现代经济的发展,生存环境的变化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日益成为约束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的关键。供应链的存在与发展不只是要增加价值,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新的价值,而知识创新既是创造新价值的最根本途径,也是产生和维持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最为可行的战略。

目前,知识管理研究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理论体系和看法各异,为了克服知识管理研究过于宽泛的不足,人们提出了知识链的概念,并把知识管理的核心归属于知识链的管理。因此,以知识链模型为框架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进行研究,可以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起到指导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对原有知识链模型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建议框架。

一、知识链模型

1.知识链一般模型

知识链一般模型认为,知识链是一种知识链条,在这个链条形的网络中,企业对内外知识进行选择、吸收、整理、转化和创新,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流动过程。这种观点主要侧重于企业内部知识从捕获到创新的过程,并将这种过程抽象为一个无限循环的链条。

2.知识链改进模型

孤立的知识链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组织均呈辐射状与外部众多组织发生基于知识流的密切联系。因此,知识链是基于知识流在不同企业主体间及企业内部的转移与扩散而实现知识的捕获、选择、组织和创新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网链结构模式。

为了保证知识链的正常工作,还必须开展一些辅助活动。知识链的辅助活动一般包括:领导、合作、控制、测量,知识链的成功运作还需要相应的环境支持,如技术、组织结构及文化等方面。

根据对知识链的认识,本文建立了新的知识链模型(如图1所示)。

二、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

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进行研究的文献有很多,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认为,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协同供应链成员和外部网络而开展的创新活动,通过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和服务效果,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

供应链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因此,核心企业在构建供应链网络的同时,实质上也是在进行知识创新网络的构建,从而形成一个包含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知识流的供应链网络结构。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中建立知识创新网络,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市场的关联性

供应链成员在市场上的地位影响着它们在市场中的作用,市场关联性越大的企业之间竞争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同时合作创新的成功率也越大。在竞争转化为合作的过程中,企业更关心未来的发展,以及如何通过知识创新来战胜竞争对手,因此,市场关联性越大的企业之间合作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小,市场关联性构造了合作创新的成功率和可能性的矛盾统一体。

2.知识的重要程度与知识跟踪

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重要程度不同的知识环节。企业可以将核心知识之外的相关知识,分配给供应链节点企业来承担,这不仅有利于加快知识创新的速度,而且,有利于综合各方面的知识优势,带来更具竞争力的创新成果。

核心企业要时刻了解相对较新知识的开发,并跟踪拥有这些新知识和技能的上游供应商或者下游客户。然后,当时机成熟时,核心企业通过把供应商或下游客户的设计队伍与自己的集成起来,就可以实现快速的在新产品中引进这些新知识的目标。这使核心企业可以在前沿新知识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之间进行平衡。

3.文化的一致性与人才知识结构的互补性

供应链成员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是否一致,会直接影响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能否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在建立供应链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选择合格与合适的供应链成员。供应链节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侧重点不同,因此人才的知识结构也就有所差异,如果要在供应链中建立知识创新网络,核心企业必须有能力整合这些人力资源,从而可以弥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不足,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4.渠道的畅通性

建立在供应链基础上的知识创新网络,不仅需要保持物流的畅通,而且,更需要保持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的畅通。供应链节点企业在网络中的任何拖延,都将严重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渠道的畅通性直接制约着企业知识创新的效率,制约着知识创新成果的先进性。知识创新网络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外部知识内化的一种具体形式,能够聚集更多的知识源,形成更大的知识内核。

三、基于知识链的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系统结构

如前所述,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强调供应链成员间能力的匹配。同时,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还必须不断地寻求外部知识资源,通过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网络,协调知识创新活动。基于此,本文提出如图2所示的基于知识链的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结构框架。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集成的企业供应链信息系统

供应链上各个企业均是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充分利用协同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便利条件下,实现 ERP、CRM 与SCM有机整合。网络平台是知识创新系统运作的技术基础,其中,以企业内部网为核心,再通过它延伸至外部网和互联网。增强各企业的信息系统网络通信处理能力用于与其他节点进行信息共享及供应链全局决策中的信息收集,进而实行知识交流和创新,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2.知识处理与发现

知识处理与发现是对供应链企业中杂乱无章的知识进行序化的过程。知识处理,主要研究知识条理化、知识标准化和知识分类编码等。知识发现,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合理挖掘,整合后产生新的知识;知识发现的实现技术专门研究如何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发现隐藏在其中的规律,具体的实现技术有数据挖掘、决策树方法、神经网络等。

3.建立共享知识库

在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应建立在信任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内容以显性知识为主,注重集体知识的交互和传播。这是因为在供应链中企业是知识共享的主体,显性知识由于其内容明确,易于整理和传播的特点容易突破地理限制和企业边界,成为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处于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竞争优势等因素的考虑,由于隐性知识的内容抽象,其潜在价值不易估量,所以供应链企业不提倡隐性知识的共享,而趋向于剔除企业独有知识和核心知识的显性知识的共享。

4.建立供应链知识创新网络

基于知识创新网络的创新全过程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顾客的所有创新活动和过程。这要求供应链节点企业跨越界限,在一起并行协同工作,并要求各节点企业及时收集各合作企业及顾客、特别是关键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创新网络体现了来自不同资源和领域的知识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整合,有效地弥补了核心组织自身知识的不足,克服了知识供应主体与知识使用主体之间存在的知识缺口。知识创新网络在协同供应链成员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与供应链外部组织的合作与联系,增加供应链的知识带宽,以提高供应链中的知识存量与创新能力。

5.人际网络与环境支持

知识创新系统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不同个体、团队和组织间在共同工作生活中建立的镶嵌式社会交流关系网络。完善的人际网络是保障其正常运作的有效机制。人际网络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挖掘并激活人脑中的隐性知识,从而使企业知识创新永不停息。

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取决于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供应链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供应链知识创新的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法规的支持,物流、保险、法律等服务,科研机构的研究培训以及竞争者的合作。此外,为了激励成员企业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奉献可共享的隐性知识。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须辅以灵活和比较公平的激励机制、有效的知识创新评价体系、具有凝聚力的联盟文化、柔性化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等内部环境的支撑。

实践表明,供应链成员要依靠自身的知识创新能力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越来越困难,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完善其组织结构,协同和利用供应链伙伴关系开展合作创新的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环境。然而,知识创新的实施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它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有许多技术性和非技术性的难题需要解决,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努力,为知识创新的有效实施,以及供应链知识创新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李 敏:现代企业知识管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王 悦:企业信息管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3]Gann DM, SalterA J. Innovation in Project-based, Service Enhanced Firm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lex Products and Systems[J].Research Policy, 2000, 29(7~8):955~972

[4]Andreas Pyka. Innovation Networks in Economics[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2, 5(3):152~163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识融合;知识生态;融合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 一、 引言

党的十以来,中央提出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多次强调该战略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总理在此大背景下也多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中国企业新一轮的创新热潮正在形成。这样的热潮促使所有企业必须思考怎样从传统企业迈向创新型企业,而在这样的演进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创新方式实现战略转型。

在转型中最关键的是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当今大部分国内企业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融合创新方式而非原始创新方式达成的。简单来说,融合创新就是企业通过“借力”的方式对已有的原理、方法、技术等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创新。而融合创新在现实中又表现为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两种具有差异化的形式。前者是企业对已有原理、方法、技术等直接进行有机组合,产生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创新的过程。后者是企业在引进市场上较为成熟已形成体系的原理、方法、技术,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对上述内容进行局部改造,以实现在产品、工艺等局部环节的创新,这样形成的自主创新能力虽然较弱,却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现实情况下的可行选择。

上述具有差异化的融合创新方式,在新知识的生成过程上均体现为知识融合,而知识融合的全过程均包含知识准备、知识生发、知识扩散等环环相扣的组成部分,反映了知识融合情境下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演变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类生物性,在不同的创新差异化情境下,知识融合方式在各阶段体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而各阶段的有机融合又形成了该种创新方式下特有的知识创造过程,最终体现为不同的知识生态模型。 二、 知识融合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知识融合,理论界尚未取得统一认识。国外关于知识融合主流观点有两种,一种定义认为知识融合是从许多分散式网络资源中搜寻、获取有关知识并转换为统一知识,为解决具体领域问题构造有效知识资源;另一种定义认为知识融合是一种服务,该服务对分散信息源的不同信息进行转换、集成和合并生成新的集成知识,同时管理相关信息和技术,所以知识融合最终结果是产生新知识。

国内对知识融合的看法基本沿袭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思路,但多数是在信息论的框架体系内进行研究,如基于知识融合技术进行产品设计研究,基于知识融合进行大数据时代知识服务,只有少数文献以知识融合视角研究创新,研究侧重点为多群体协同创新与知识融合关联问题,如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融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技术界面开放的创新联盟知识融合机理等。

本文并非单纯探讨知识融合内在机理,也不是纯粹研究现有的知识主体怎样在创新中实现知识融合,而是将研究的侧重点聚焦于采用知识融合的方式进行创新的不同情境下,在知识创造全过程中各自体现出何种不同的类生物特性。因此,本文的知识融合主要从知识创造的角度探讨知识怎样由环境中的外部知识内化为组织内部知识,以形成企业程度不同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全过程。 三、 融合创新下知识创造的生态过程

本文将融合创新中知识创造理解为一个生态过程,主要体现两方面含义:一是无论采取集成创新抑或消化吸收再创新,其知识融合过程均要比原始创新更依赖于组织外部环境,需要从组织外部环境获取相关知识进行后期加工创造活动;二是在形成组织知识进程中都需要经历知识由碎片到整体、由割裂到完善的全过程,此过程与生物成长经历极为类似,是组织作为一个类生物体时组织思维的形成过程,此过程也关系到企业最终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与核心竞争力的高低。

从知识创造的具体过程来看,在知识准备、知识生发、知识扩散三个具体阶段上此生态过程均表现出对应的特点。在知识准备阶段,该生态过程主要体现组织与内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过程。此过程是通过知识载体即企业员工完成的,他们从组织内外部环境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资源,为进行知识创造积累现有的知识,形成知识创造基本灵感。知识准备阶段的知识对组织来说还是碎片化的,并没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在知识生发阶段,该生态过程主要体现为灵感具象化为个体知识的过程。此过程需要经由知识载体对知识创造基本灵感进行组合加工,将其整合成为知识载体所特有的个体知识。知识生发阶段的知识对组织来说已经由碎片知识升华为具有组织内部特定个体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但该知识还没有形成组织思维,不能为组织形成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在知识扩散阶段,该生态过程主要体现个体知识进一步升华为组织知识的过程。此过程需要作为知识载体的企业员工在组织内部进行知识传递得以实现,而知识传递则需要借助组织内部的知识交流场所完成,在知识交流场所中个体知识经过多次交流、共享、互动重构等形式,最终形成组织知识。知识扩散阶段的知识对组织来说已经由内部特定个体才掌握的知识上升为具有整体组织共有知识产权的知识,这种知识形态是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所必然要求的形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将产生关键的影响。 四、 融合创新差异情境下的知识生态模型

需要指出,知识创造生态过程的三个阶段,知识融合的具体进程体现的知识创造路径,会随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不同产生明显区别,将在下文分别论述。

1. 知识准备阶段的知识生态模型异同。在知识准备阶段,企业内部知识载体无论是进行知识集成创新抑或是消化吸收再创新,都不必像原始创新那样,依靠知识载体本身长期知识积淀,在无先例的情况下产生知识创造的基本灵感,而是均可利用现有知识衍生出创造的基本灵感。故此,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在产生上述灵感即知识孢子的时候,对外部知识场的依赖均比较强。这种依赖对集成创新而言,主要体现在直接从企业外部引入现存的知识,而且企业内部知识载体对这些知识了解比较系统,对如何利用现有知识进行再创造已有一定成形思路,故此这些知识可以比较容易成为形成知识孢子的依据。在消化吸收再创新中,从企业外部引入的现有知识往往由于企业内部知识载体对这些知识缺乏透彻理解,而不能直接成为知识载体产生知识孢子的依据,故此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再创造活动,需要经历比集成创新更复杂的后续加工活动。

对内部知识场而言,集成创新对其依赖程度往往弱于原始创新,知识载体在产生知识孢子的时候,只需具有适度的内部知识,知道如何利用引入的外部知识进行后期加工即可,而无需经过内部知识的长期积淀。对消化吸收再创新而言,由于企业内部对引入的外部知识开始时缺乏了解,甚至不知如何对其进行后期利用,导致该种创新情境下知识孢子的产生对内部知识场的依赖极弱,甚至出现完全不依赖内部知识场的情况。

2. 知识生发阶段的知识生态模型异同。由于知识孢子表现为分散的知识片断,这种片断对企业来说是割裂的,无法由企业直接加以利用,因此在知识生发阶段知识载体必须先通过某种形式对上述分散的知识片断进行加工,使知识载体形成可供下一阶段进行群体互动交流的系统化的知识载体个体知识体系。无论是在集成创新还是消化吸收再创新形式下,本阶段进行的知识加工都与原始创新有明显不同,即加工并非采取像原始创新情况下的通过顿悟知识而发生突变的形态进行,而采取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与原有知识的联系,不改变原有知识的实质,只是把分散的原有知识片断通过有序方式进行组合,生成结构上与原有知识有所差别的新型知识体系。因为该种知识体系与形成知识孢子的知识场中的信息并非如同原创知识体系一样具有本质区别,所以如果把原始创新下在此阶段形成的知识载体个体知识体系称为个体原生知识菌株,则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情境下由原有知识场信息延伸产生的知识载体个体知识体系就可称为个体衍生知识菌株。而生成个体衍生知识菌株的知识加工方式可称为聚合,其结果是形成企业中带有各个知识载体明显个体特征的衍生性知识体系。

有所差别的是,在集成创新情境下,知识载体对如何利用由外部知识场引入的知识比较了解,因此可采取对外部引入的知识直接聚合的方式进行加工。但在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情境下,知识载体缺乏对外部知识场直接引入知识的系统了解,起初并不知道如何对它们加以有效利用,所以在对外部引入知识进行聚合前,必须首先对引入的知识片断加以分析,分析后形成对这些片断的系统感悟,并知道如何对它们加以整理,可将上述过程称为消化。故此消化吸收再创新情境下,知识生发阶段采取的是先消化再聚合的知识加工方式来形成个体衍生知识菌株。

3. 知识扩散阶段的知识生态模型异同。在知识扩散阶段,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两种创新情境下的知识载体在形成个体衍生知识菌株后,需要通过某种形式将自己的知识通过某种中介平台与其他知识载体进行交流。这种交流的过程可以称之为外化,是知识载体的个体知识为组织成员共同了解的过程。而交流的中介平台用专业术语表征,可以称为知识交流吧,在企业中可以体现为集体研讨会、学习手册等具体形式。经过多次交流,各个知识载体对原有的个体衍生知识持续进行互动重构并在不同载体间进行反馈以形成组织知识。

集成创新情境下上述个体知识互动重构与反馈的过程,主要体现为将不同个体衍生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其整合过程相对于原始创新来说,思想碰撞程度会显得稍微和缓,这是由于集成创新中个体衍生知识均与现有知识关系密切,因此无需像原始创新那样必须经过思维激烈碰撞才能产生原创性组织知识。我们将这种系统整合的过程称为塑形,塑形的最终成果,是形成组织内部公认的有形化集成成果,例如集成化产品、工艺等。如果用生态学的观点解释,此阶段发生的是个体衍生知识菌株经过多次塑形过程后,通过杂交改良最终扩散升华为组织衍生知识菌群。消化吸收再创新情境下,鉴于这种创新方式强烈依赖于既存知识,经常体现出在模仿基础上进行管理局部环节创新的特点,故个体知识互动重构与反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个体间局部创新思想的传递,让组织其他成员在局部创新观点上产生共识,不用体现如原始创新般的思维激烈碰撞或如集成创新般的思维系统整合过程。因此,这种创新形式下发生的互动重构与反馈过程可称为渗透。多次渗透的最终结果使知识载体的个体知识趋于同化,形成组织衍生知识体系,可表现为产品、工艺等局部环节的创新。如果用生态学的观点解释,此阶段发生的是个体衍生知识菌株经过渗透过程后,通过复制转录,最终扩散升华为组织衍生知识菌群。

4. 两种情境下的知识生态模型。综上所述,可把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两种不同情境下,基于知识融合的知识创造过程在三个阶段体现出的不同生态过程,各自归结为如图1、图2所示的两种不同创新情境下的知识生态模型。由这两个知识生态模型可知,它们的知识创造过程都体现出从外部知识场引入知识后知识形态在组织内部完整的变化过程,不管此过程中经历的衍变具体表现形式如何不同,最终组织外部知识都成功融入组织内部,并成为以某种形式展现的组织内部知识,表现为带有组织自身明显特征的创新能力,最终构成了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五、 结论

在我国大多数企业采取知识融合的方式进行创新的大背景下,上述知识生态模型的提出对我们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一方面,这些模型告诉我们,即使都是采用知识融合方式进行创新,但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知识创造的各阶段上都有一定的差异之处,企业如何选择关键要看自身实力,实力较弱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要比进行集成创新可行性更大。另一方面,从模型中也可看出,在具体知识创造过程中,内外部知识场、知识载体、知识加工方式、知识交流吧、知识外化方式等因素会对最终形成组织知识共同发挥作用,最后形成的自主创新能力高低要受到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这对我们发现提升企业融合创新效果的路径提供了思考的多个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和金生,熊德勇.基于知识发酵的知识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54-58.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Lotka-Volterra模型;比较研究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XX.XX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1-8409(2015)00-000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Lotka-Volterra model, analyzing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different virtual communities for comparison, the trend and equilibrium state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capability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which the internal experience and external dem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nd through the MATLAB, simulating the trend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two concrete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getting the strength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Key words: virtual community; knowledge innovation capability; Lotka-Volterra model; comparative study

web2.0时代是“用户创造内容”的时代。在web2.0时代,用户与网站的交互性大大增强,实现彼此间的双向沟通,用户在参与网站建设、改善网站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价值,展现了个人能力。现阶段虚拟网络上存在许多让用户表现自己知识创新能力的社群,即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者在虚拟社群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或知识经验提出具有实践性的新颖的问题解决方案、商业策划或设计模型等等。因此,虚拟社群无论对于用户自我才华的实现还是市场商业需求来说都是十分重要,它是社会创新来源之一。

1 研究基础与文献回顾

1.1虚拟社群的知识创新

虚拟社群是将隐性知识外在化并促其转变为创新产品或服务的一个渠道,对于隐性知识如何显性化、接受者如何学习隐性知识的过程,前人进行很多研究。Nonaka提出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他定义“隐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分为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4个阶段,并且这4个阶段对应不同的“ba”,每一种“ba”对应一种知识转化”[1]。员巧云等对SECI模型进行改进。她基于社会网络和集体智慧理论进一步完善SECI模型,提出符合web2.0时代实际情况的SE-IE-CI理论。SE-IE-CI理论说明“组织内部是指核心创新团队,他们是最初创意缔造者,也是将创意外化为初期产品或服务的团队,通常由个体组成少量”[2]。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虚拟社群的知识创新能力与核心创新队员的数量是有关的。虚拟社群知识创新除了可以用SECI模型进行解释外,还可以用社会资本理论进行分析。社会资本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解释了虚拟社群知识转移与共享过程,对于社会知识资本,不同人持有不同观点。Pierre Bourdieu将社会资本理解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这些资源与拥有相互熟识和认可的、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关系的持久网络相联系”[3]。邵波等认为社会资本包括结构、关系、认知3个基本维度,并解释了社会资本实现知识创新的过程。他在相关研究中曾提到“组织网络成员间通过结成社会关系实现社会资本后,一般经过4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知识创新”[4]。Coleman和Burt也对个体的网络位置进行分析,他们认为个置比关系更重要,处于中心节点的个体可获得更多资源。在其研究中,他们对这种位置属性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这是“从特定结构中得到的用于追求他们自己利益的资源”[5-6]。张华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提出个体属性对个体知识创新具有影响力的结论。他强调“个体知识创新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网络位置上,即使是在同一个网络位置上,个体创新也因为个体属性差异在类型与绩效上产生不同”[7]。综上所述,占据重要位置和优势关系的个体对社群影响是巨大的,虚拟社群中知识创新者对重要位置和优势关系的充分掌握有利于社群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

1.2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知识创新能力是虚拟社群发展的核心,社群想要其知识创新水平稳定增长,就需要知识创新者的不断涌入和用户对社群的持续支持。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与知识创新者数量有关,知识创新者的数量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知识创新者对社群环境的体验,比如虚拟社群信息接受便利性、用户服务质量等等。这些体验有利于延长知识创新者停留社群的时间,增强他们对社群的粘性。杨冠淳等认为“娱乐性、社会归属感、个性化服务等是虚拟社区用户持续参与的动机”[8]。周涛等针对企业网络社区进行分析,提出用户信任与虚拟社区用户成员感、影响力、需求满足有关。如果企业能够在网络社区上与用户保持持续的互动,则有利于提高客户对产品乃至品牌的忠诚。王晓川等对创新活动的前因与后效进行研究。他们通过实验得到“品牌认同和社群认同皆对社群创新活动具有支持作用”[9]的结论。总而言之,从以往学者研究中可以看出,社群体验能有效提高知识创新者的用户粘性。二是市场对虚拟社群创新产品的需求与认同。虚拟社群的经营是需要技术与资金支撑的,假如虚拟社群聚集的知识创新者能够生产符合市场需求、具备市场价值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市场必定给予更多的社会资源。由于选择具有择优性,越来越多的知识创新者将会选择资源丰富的虚拟社群来进行创新活动,也进一步带动虚拟社群良好发展。针对产品市场需求的重要性,王啸峰等通过对产品协同开发能力基础框架的研究,提出“企业产品开发过程与外部环境交流越来越多,客户、供应商以及其他组织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作用越发重要”[10]。杨强等则基于耗散结构进一步解释了虚拟社区外部需求的重要性,并强调 “虚拟设计社区系统演进的动力应分为内部推动力和外部拉动力”[11]。可见,在研究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比较模型时,除了要考虑用户社群体验感等内部推力外,还要考虑创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等外部拉力对虚拟社群的影响作用。

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可知,虚拟社群如何持续健康地发展一直都是学术界与业界关注的重点,虽然已有文献对企业间知识创新扩散竞争进行深入研究,但对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仍较少。因此,本文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展开讨论,对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比较模型进行研究,以期为虚拟社群发展和彼此之间的良性竞争提供理论基础,完善虚拟社群知识创新相关理论体系。

2 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比较模型

2.1 一个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模型

本文参考龙跃关于企业知识创新扩散的研究[12]。根据他对企业知识创新的理解,结合虚拟社群的实际,得知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的核心在于社群知识创新者,社群知识创新的人数越多,则社群知识创新能力越强。假设只存在一个虚拟社群 ,知识创新者都在这个社群进行创新活动,此时 的知识创新能力达到较高水平。 为虚拟社群x的知识创新者累积数量,知识创新者对虚拟社群的追随数量是有限的, 有最大值; 为 时刻虚拟社群x的知识创新者数量, 是关于 的函数,具有初始值 ; 为知识创新者人数增加的速率, 为定值。根据Lotka-Volterra模型,社群知识创新者人数变化可用公式(1)表达。

2.2 两个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比较模型

当只存在两个虚拟社群 和 时,由于两个社群的内部体验推力和外部需求拉力存在不同优势,因此内部体验推力 和外部需求拉力 对社群的知识创新能力影响不同。根据内部体验推力和外部需求拉力的优势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2.2.1两者内部体验推力和外部需求拉力都相当的情况

当知识创新者在虚拟社群 和 内具有相当的社群体验,认为社群内部建设程度、便利性、易用性、趣味性差异不大,并且社群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受到市场同等程度追捧时, 和 的知识创新能力在 和 上受到彼此相对的竞争消极因素影响。假设 和 皆大于0, , 为 对 的竞争消极作用; , 为 对 的竞争消极作用,彼此间的影响还与对方的知识创新人数有关, 为 在 时刻知识创新人数, 为 在 时刻知识创新人数,由此可得到公式(3)和(4)。

3 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比较模型实验分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知识创新能力比较模型,本文通过MATLAB模拟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知识创新能力变化趋势。假设 ,增长速度 ,初始值 ,时间周期 ,现改变 、 、 、 的取值来对 和 的知识创新能力进行比较。

3.1两者内部体验推力和外部需求拉力分别相当的情况

两者内部体验推力相当,外部需求拉力相当的情况下, , ,平衡点为 。若取 , ,则得到数值解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到,在时间周期 的范围内, 和 的知识创新人数 和 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即 和 的知识创新能力相当。但实际上这种情况较少出现,因为想要内部体验推力与外部需求拉力对两个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的综合影响相同具有一定难度。

3.2两者内部体验推力和外部需求拉力都不相同的情况

4 启示与建议

本文研究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比较模型,发现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内部体验推力和外部需求拉力有关,虚拟社群的发展往往要注重完善社群内部建设的和提高创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对于如何提高用户社群内部体验度,可以从E-SQ维度进行考虑,E-SQ维度包含信息质量、服务水平、可用性、趣味性、网站设计等方面。因此,当虚拟社群的知识创新人数有所下降,知识创新活动不再频繁时,管理者要重新审视社群,判断社群的信息质量是否下降,信息对于用户来说是不是持续有用的、易用的、有趣的,用户的自我价值能否在社群中得到实现,社群的客户服务是否满足用户需求等等。而对于如何提高外部市场对虚拟社群的需求,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重视外部潜在用户对社群的需求。外部潜在用户一般对虚拟社群持有观望态度,他们通过比较不同虚拟社群的优缺点来选择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社群进行长期停留。为了增加虚拟社群的优势,增强潜在用户粘性,必须加快提高社群内部体验度,虚拟社群的内部体验和外部需求往往是相互促进的。第二,社群管理者对创新活动要加以引导,让创新产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内心需求,让创新产品或服务具备一定市场价值。社群管理者可以针对社会热点话题在社群中展开讨论,通过社群奖励等方式让更多用户参与进来,让用户进行创新活动的重点转移到了市场价值高的问题上,从而提高创新产品与市场的契合程度。

5 结束语

知识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利于虚拟社群长期活力和竞争优势的保持,有利于虚拟社群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比较模型研究,得出不同情况下,两个虚拟社群间知识创新能力的不同平衡状态和强弱关系,并在分析过程中发现虚拟社群内部体验推力和外部需求拉力对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提出与社群内部体验度和外部市场需求相关的建议。可见,本研究成果对完善虚拟社群知识创新理论体系和竞争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本文没有对共存情况下的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比较作进一步的详细分析,因此接下来的研究可以针对这一点展开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Nonaka,and N.Konno. The Concept of “ba”: 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8.40(3):15-54

员巧云, Peter A.Gloor. Web2.0环境下网络知识创新螺旋转化模型SE-IE-CI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02:63-70.

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tal [J]. Handbook of Theory &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86.

邵波,胡元蛟. 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创新与共享模型构建与分析[J]. 情报杂志,2011,12:135-139+170.

Coleman J S.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8, 94(3):95-120.

Burt R S.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M].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张华,张向前. “你是谁”与“你认识谁”:个体属性与网络对知识创新的交互研究评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1:154-160.

杨冠淳,卢向华. 促进用户粘性的虚拟社区技术与管理设计创新――基于实证的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05:29-38.

王晓川,陈荣秋,江毅. 网络品牌社群中的创新活动及其前因与后效研究[J]. 管理学报,2014,04:577-584.

王啸峰,卞致瑞. 产品协同开发能力的基础框架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7: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