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药文化发展

中医药文化发展

中医药文化发展

中医药文化发展范文第1篇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有的医药文化,时代的发展和中医药事业的不断进步也使得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药文化成为中医院的特色文化,是中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极其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中医院实力的提升和竞争力加强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院管理者也越来越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作用。医院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日益受到医院管理界的重视,并被逐渐引进到医院的经营和改革实践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加快中医药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中医院的应有作用,在2009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并于多次在全国中医院进行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继承和创新,最终达到提升中医院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1 中医院文化建设的内涵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生活中传承了几千年,其天人合一、整体观念、预防保健、辨证论治、平衡调节、以人为本等重要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底蕴和潜力,而且与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相吻合,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魅力。因而在现阶段中医院文化内涵建设包括有:医院宗旨、院训、医院精神、医院发展战略以及中医院外在形象标志、员工的行文规范及文化娱乐等在内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医院成立于1961年,具有五十多年的建院历史,是一所中医特色突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省级教学医本文由收集整理院。近年来,医院在文化建设方面不断深入,吸收各方面的优势文化,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社会责任、行为规范、团体形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行为方式。医院建立了以救死扶伤、患者至上的医院宗旨;精诚仁和、继承创新的院训;以人文本的人文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刻苦专研的拼搏精神、爱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以及质量建院、特色兴院、人才立院、科技强院的医院发展战略。

2 中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彰显中医院特色优势的重要手段。在现阶段中医院发展受到了西医的竞争,甚至是否定,有些中医院出现了萧条的状况。中医院要想在现阶段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进行创新式的发展。中医院文化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它以提炼、形象和创新等特有的功能成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因而中医院应大力加强中医药文化实践建设,发挥其优势。

首先在价值体系上,要根植于中医药整体观理论思维、个性化辨证论治以及“治未病”健康保健方法。使得中医院在医疗技术方面要走不同于西医发展的道路,进行差异化竞争。充分发挥中医药的诊疗优势,弘扬和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技术方法,从整体上把握传统医药的主体特征和特色,保持发扬其精华。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体的办院方向,拥有脑病、骨伤、肿瘤3个部级重点专科;脑病、心病、眼病、消化科、肛肠、针灸、肾病等7个省级

重点专、学科;1个国家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各重点专科在临床诊疗中广泛应用中医推拿、按摩、火罐、艾灸、针刺等传统浓厚的中医特色,广泛应用研制的中药特色制剂,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术、专药的专科建设新格局,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其次在医院规范管理上,要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手册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并优化医院环境形象建设,为患者提供合理舒心的医院布局、方面快捷的服务、优美宁静的诊疗环境,使得患者和医院职工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对医院环境建设进行优化,在医院门前有药王孙思邈雕像巍然耸立,并建设具有特色的综合病区外景、中医文化专栏、中医药文化长廊等特色景区,整个医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给患者和医院职工提供了温馨舒适的环境。在医院管理上,医院通过大胆创新,建立了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医疗费用管理。通过落实科学管理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医院的门诊量和住院病员数量也大幅上升,病人满意度也得到提高。

最后在精神文化上,坚持以人文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要弘扬人文精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药王孙思邈认为医者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仁爱之心。孙思邈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还说“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秉承以人为本经营理念,始终以追求一流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作为医院发展的永恒主题,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因而,医院提出了“六声”(来时有迎声,走时有送声,治疗时有称呼声,接电话有问候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合作后有谢声);“六心”(接待病人热心,解释工作耐心,护理工作细心,听取意见虚心,改进工作诚心,病人家属放心);“九主动”(主动迎接入院病人,主动自我介绍,主动了解检查结果,主动收集资料,主动落实护理计划,主动汇报患者病情,主动巡视病房情况,主动进行健康教育,主动满足病人合理要求)和“感动服务十个点”(爱心多一点,冷漠少一点,微笑多一点,脾气小一点,解释多一点,埋怨少一点,宽容多一点,苛求少一点,沟通多一点,距离小一点)的服务要求。

中医药文化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李时珍 中医药 文化产业 蕲春县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也是世界医药史上伟大的科学巨匠之一。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医药学的最高成就,而且充分反映了我国医学与传统文化的血脉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世界医药文化发展的里程碑。黄冈市蕲春县作为医圣李时珍的故里,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医药资源丰富,文化积淀丰厚。20世纪90年代以来,借助“李时珍”品牌,黄冈市蕲春县中医药及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未来发展出路,为促进蕲春中医药及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指引方向。

一、蕲春县李时珍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借助国家扶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良好政策机遇,黄冈市蕲春县利用自身所积淀的资源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数据显示,蕲春县围绕李时珍医药文化品牌,医药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文化产值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该产业已成为该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基本发展情况如下。

1、医药文化与医药生产销售有机结合,引领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蕲春围绕“李时珍”这一无形资产,将“医药兴县”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大力推广药材种植和销售。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规模种植、加工、贸易及产业化格局,建成了冠名李时珍的酒厂、药厂、医疗保健品厂等数十家医药骨干企业,产品由单一的补酒发展到中药胶囊、片剂、丸剂、冲剂及保健药枕、腰带、药用化妆品等18个系列50多个品种。二是创新发展医药文化事业。坚持长期办好“一节两论坛”,即李时珍医药节会、李时珍国际健康论坛和海峡两岸李时珍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通过学术交流、经贸洽谈、药物交易等形式,推广李时珍品牌,传播中医药文化,吸引国内学术机构、科研单位、知名企业,研究开发李时珍品牌,凝聚各方力量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医药文化大发展。三是通过扩展李时珍品牌推进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区建设。依托李时珍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着力抓好以华中影视文化基地、国际健康论坛、乡村俱乐部、水上运动中心等为重点的赤龙湖生态旅游区,以李时珍文化街、李时珍主题文化公园、玄妙观、昭化寺等为核心的蕲州中医药文化及历史文化旅游区,以南天河漂流、太平避暑山庄和桐梓温泉等为支撑的云丹山风景区、三角山名胜风景区、横岗山森林公园名胜风景区、仙人台名胜风景区、管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七大板块建设,全方位、多层面开发李时珍人文资源,把李时珍健康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集健康养生、商务休闲、教育科研文化、运动疗养、观光旅游及健康环保于一体的国际化的综合社区,促进健康产业、健康文化、健康医疗协调发展,逐步打造全国知名的健康之乡。

2、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大企业集团成为投资主体

2006年,蕲春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建成173个中药材种植场,110个药材专业村。2007年全县中药材生产总面积增加9360亩,新增加200亩以上基地10个,全县种药大户达到1086户。他们积极摒弃传统的遍地开花的建药材基地模式,以科技为支撑,聘请湖北中医学院、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专家学者,成立GAP基地建设顾问团和技术研究小组,制订中药材品种种植规划。成立蕲春县中药产业协会,对基地技术人员和种药大户进行培训。到2011年底,蕲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26万亩,有两个药材专业大乡(镇),163个药材专业村、场,3000多个药材种植大户,年医药经济产值2.3亿元,初步形成了中药材基地建设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格局,以及集药材种植、药品生产、生化科研、医药教学于一体的中医药产业链条。同时,他们以《本草纲目》为品牌,运用现代科技激活中医药产业,先后引进20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李时珍医药集团、李时珍国际中药港、舒家康药业有限公司、台湾顺天堂药业集团等企业入驻蕲春李时珍医药经济开发区,到2010年底入园的医药企业已超过20家。已形成大企业集团为投资主体的发展格局。

3、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知名度较高,行业协作促进中药材生产销售

蕲市始于宋,盛于明,历史悠久,载誉九州。1991年,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设立蕲春李时珍中药材专业市场。1996年,经审查批准为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每年一届的药材交易会和两年一届的李时珍医药节,在促进蕲春中草药的生产和销售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蕲春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依法依规成立单个品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如檀林镇槐树村以村支部牵头成立了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地促进了百合生产的快速发展。中介组织的成立为蕲春中药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为建立中药材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二、蕲春县李时珍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主要如下。

1、医药文化研究不够,与“医圣”地位不符

李时珍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也是距当代最近的医药大家,其《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向世人昭示了中国中医药传统文献的重要价值。尽管对李时珍及《本草纲目》的研究一直有人在做,但总体来说,组织松散,队伍不大,研究方向散乱,成果不多效益不佳。虽然黄冈、蕲春均成立了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并出版了学会期刊《本草》,但与李时珍“医圣”地位不相符,在国内及业界影响度不高。

2、品牌效益发挥不够,医药文化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程度不高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实力竞争中,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既是产业发展助推器,更是增长极。在蕲春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县份,历史上曾出了李时珍、顾景星、黄侃、胡风等许多文化名人,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极为丰富。但过去多是停留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利用李时珍文化品牌明显滞后,没有真正把李时珍文章做出深度和广度,医药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

3、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从国内国际比较来看,黄冈市医药资源整合程度还不高, 企业的实力不强。如在国内以“张仲景医药文化”为核心理念的河南南阳宛西制药已成为集基地、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连续十年领先河南中医药业,跻身中国中药30强。而黄冈一些较大的医药企业由于没有形成产业链和规模经济,进而不能成为拉动县域医药经济发展的牵引力,自然亦无法与一流医药企业相抗衡。

4、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医药经济外向度偏低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且形成产业化的不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规模小,资金匮乏,思想认识不到位,市场开拓不力。二是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出于风险和既得利益的考虑,对处于研制阶段的药品不愿作前期投入,使相当部分有资金的企业缺乏项目,而有项目的科研单位在缺乏资金的条件下开展科研。三是体制障碍也造成科研单位与医药企业不能形成优势互补。医药企业“走出去”的太少,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还未真正起步;中成药、生物医药等产品市场份额偏低。

5、政府相关政策支持的力度有待加强

主要是中药材种苗补贴政策未落实,影响了老板投资建中药材基地的积极性;对药农的补贴政策更缺乏持续性;同时,对医药企业给予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信用担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够,在财税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力度也不大。这些方面亟待政府给予支持。

三、促进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突出问题,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突破。

1、传承与创新李时珍医药文化

(1)强化对李时珍医药文化的传承。一是要重点开展李时珍医药文化学术特点和学术思想研究。充分发挥李时珍纪念馆的功能,使其成为国内外医药者祭拜医圣和进行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阵地,办成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和接待国内外来宾参观旅游、文化交流的窗口。二是开辟建设李时珍医药文化旅游线路。打造中医药旅游专线,整合中医药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以拜谒医圣李时珍为主线,参观李时珍纪念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生产加工、种植和中医药文化等。培训导游及有关人员中医药知识,使李时珍医药文化旅游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医药文化旅游品牌。三是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技术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医医院形象文化、服务文化、特色文化、管理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突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加传统文化含量,提高中医药文化品位,塑造优秀的中医医院形象。

(2)创新和发展李时珍医药文化。一是积极创作李时珍医药文化艺术精品。撰写制作包括有关中医药的影视、文学、艺术和科普作品;开发、制作李时珍医药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产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宣传中医药政策和发展成就,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二是建立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传统企业文化向现代企业文化升华路径,形成独具特色的李时珍企业文化,为建立现代中药药业文化提供范式。三是创新节会兴办内容。充分发挥李时珍名人效应,把举办医药节会由文化活动为主向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转变,使医药节会逐步成为中医药理论创新成果汇报会;由各级领导参加为主,向中成药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中医院院长、中医药科研单位等参会转变;使医药节会成为中药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的中医药产业化成果展示会。

2、着力培育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及产业优势品牌

一是以电视剧《大明医圣李时珍》即将在央视播出为契机,以“李时珍医药论坛”、“大别山茯苓文化节”、“大别山地产药材推介会”等为平台,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努力培育新的中医药文化,在鄂东乃至湖北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二是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积极探索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推进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新思路,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以品牌增效益,打造具有鄂东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3、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蕲春县党委、政府应组织成立专门的机构,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督促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同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发展战略、实施规划、产业方向、功能定位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为中医药文化及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此,一是要加大对鄂东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鄂东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二是要加大对鄂东地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的资金投入力度。鄂东地区属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主体框架虽已基本形成,但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要推动鄂东地区中医药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大别山二级生态公路”,使之能通达鄂东各地。三是要出台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使急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4、扶持李时珍医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中医院

继续加大对李时珍中医院建设和支持的力度,将其打造为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继承、创新、展示和传播的前沿示范阵地,建成省内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成为中医医院的品牌。组建“李时珍中医药实用技术学院”,加快中医药各类人才的培训与培养,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鼓励社会力量开办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聘请中医执业医师坐堂诊治疾病。

5、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

(1)制定实施中医药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造就大批中青年名中医和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形成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人才团队。重点引进带有中医药科研课题和研究成果的科研开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高教人才、高级医疗人才和农村中医药技术专家。大力培养面向农村、企业和医疗机构直接从事种植、加工、经营的实用人才。加强药农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药农的专业素质。

(2)依托中医药大专院校和中医医疗机构,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整合黄冈市现有几家冠以李时珍名号的研究机构,成立李时珍研究院。构建资源共享、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李时珍学术思想研究中心。

(3)鼓励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和中药企业以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和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和地区间中医药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在境外开办中医医院和中医药院校,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涉外中促进中医药行业对外开放。

(注: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102905);黄冈师范学院博士基金“基于产业共生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机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冯春:对湖北传统医药文化资源的认识及发展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9).

[2] 蔡慧贤:中医药文化传承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求医问药,2011,9(11).

[3] 周彭、王尚勇、谢先春: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建设及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亚太传统医药,2012,8(5).

[4] 黄光英、龚菂:李时珍医药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J].中西医结合研究,2009,1(2).

[5] 陈中文、韩进林: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8(4).

中医药文化发展范文第3篇

 

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6日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小编为大家整理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具体内容,欢迎阅读。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为明确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基本形势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明显提升。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不够;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医药可持续发展;适应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健全;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制约和壁垒,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满足人民群众对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迫切需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中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适应未来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绿色健康理念、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综合施治的诊疗模式、运用自然的防治手段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迫切需要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激发中医药原创优势,促进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切需要进一步普及和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推动中医药海外创新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正确认识形势,把握机遇,扎实推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中西医并重,从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学术发展与实践运用上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充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以推进继承创新为主题,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以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促进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惠民。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成果惠及人民,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保证人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坚持继承创新、突出特色。把继承创新贯穿中医药发展一切工作,正确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坚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在创新中不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永葆中医药薪火相传。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改革完善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拉动投资消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引导投入、规范市场等方面的作用,积极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在开放中发展中医药。统筹兼顾中医药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注重城乡、区域、国内国际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中医药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55张,中医药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有效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进一步放大医改惠民效果;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重大疾病攻关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防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基本建立,凝聚一批学术领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药人才,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

 

到2030年,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公民中医健康文化素养大幅度提升;中医药工业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世界传统医药发展中的引领地位更加巩固,实现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绿色发展、包容开放发展和人民共享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重点任务

 

(一)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1.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配置中医医疗资源,原则上在每个地市级区域、县级区域设置1个市办中医类医院、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在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加强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室建设,支持康复医院设置中医药科室,加强中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

 

2.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加强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科研实力强的省级或地市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县级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建立慢性病中医药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推动建立融入中医药内容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高危人群中医药健康干预,提升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建立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秩序。

 

3.促进中西医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西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加强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平台建设,强化中西医临床协作,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联合攻关,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高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的临床疗效。探索建立和完善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工作机制与模式,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完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政策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加强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

 

4.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将民族医药发展纳入民族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民族医医疗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民族自治地方举办民族医医院,鼓励民族地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民族医药科,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族医医院和诊所。加强民族医药传承保护、理论研究和文献的抢救与整理。推进民族药标准建设,提高民族药质量,加大开发推广力度,促进民族药产业发展。

 

5.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改革中医医疗执业人员资格准入、执业范围和执业管理制度,根据执业技能探索实行分类管理,对举办中医诊所的,将依法实施备案制管理。改革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对社会资本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保证社会办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6.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构建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等健康档案于一体的医疗信息共享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跨医院的中医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

 

(二)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7.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实现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鼓励中医医院、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调理和药膳等技术支持。

 

8.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和家庭,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鼓励中医药机构充分利用生物、仿生、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研发一批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和保健器械器材。加快中医治未病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建设。推广融入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9.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养老机构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快速就诊绿色通道,鼓励中医医疗机构面向老年人群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鼓励中医医师在养老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探索设立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10.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商务会展、中药材科考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加强中医药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体系,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举办“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年”,支持举办国际性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展览、会议和论坛。

 

(三)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

 

11.加强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全面系统继承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总结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将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纳入国家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开展中医古籍文献资源普查,抢救濒临失传的珍稀与珍贵古籍文献,推动中医古籍数字化,编撰出版《中华医藏》,加强海外中医古籍影印和回归工作。

 

12.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养生保健技术、康复技术筛选,完善中医医疗技术目录及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应用。开展对中医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评价及推广应用。加强对中医药百年老字号的保护。

 

 

13.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将师承教育全面融入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鼓励医疗机构发展师承教育,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传统中医师管理制度。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吸引、鼓励名老中医药专家和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

 

(四)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

 

14.健全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健全以国家和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为核心,以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企业为主体,以中医科学研究基地(平台)为支撑,多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中医药领域科技布局。统筹利用相关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中医药相关科技创新工作,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促进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

 

15.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深化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方法研究,开展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研究,建立概念明确、结构合理的理论框架体系。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防治重大疾病和治未病的重大产品和技术成果。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一批基于中医理论的诊疗仪器与设备。探索适合中药特点的新药开发新模式,推动重大新药创制。鼓励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的中药新药研发。针对疾病新的药物靶标,在中药资源中寻找新的候选药物。

 

16.完善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评价标准和体系,研究完善有利于中医药创新的激励政策。通过同行评议和引进第三方评估,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与转化应用研究,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

 

(五)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17.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工程,完善中药材资源分级保护、野生中药材物种分级保护制度,建立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野生中药材资源培育基地和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繁育研究。建立部级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立普查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中药材资源调查制度。在国家医药储备中,进一步完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储备。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立中药材科技园、博物馆和药用动植物园等保育基地。探索荒漠化地区中药材种植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18.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制定中药材主产区种植区域规划。制定国家道地药材目录,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绿色发展,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储藏技术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养殖的科学引导,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合作联社,提高规模化、规范化水平。支持发展中药材生产保险。建立完善中药材原产地标记制度。实施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推进行动,引导贫困户以多种方式参与中药材生产,推进精准扶贫。

 

19.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提升中药工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步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实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业者行动,促进中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加大中成药二次开发力度,开展大规模、规范化临床试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方大药。开发一批中药制造机械与设备,提高中药制造业技术水平与规模效益。推进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构建中药产业全链条的优质产品标准体系。实施中药绿色制造工程,形成门类丰富的新兴绿色产业体系,逐步减少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物质的使用量,严格执行《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建立中药绿色制造体系。

 

20.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制定中药材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道地药材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可追溯的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与生产企业供应商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紧密相连。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利用大数据加强中药材生产信息搜集、价格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实施中药材质量保障工程,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强第三方检测平台建设。

 

(六)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21.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大力倡导“大医精诚”理念,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形成良好行业风尚。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加强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更多非药物中医诊疗技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使更多古代中医典籍进入世界记忆名录。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22.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推动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将中医药文化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创作一批承载中医药文化的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促进中医药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演艺等有效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提升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七)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

 

23.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与各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标准的研究与制订,营造有利于中医药海外发展的国际环境。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工程,推动中医药技术、药物、标准和服务走出去,促进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中医药。本着政府支持、民间运作、服务当地、互利共赢的原则,探索建设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支持中医药机构全面参与全球中医药各领域合作与竞争,发挥中医药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国家援外医疗中进一步增加中医药服务内容。推进多层次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临床实习,把中医药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亮丽名片。

 

24.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将中医药国际贸易纳入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总体战略,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突破海外制约中医药对外贸易发展的法律、政策障碍和技术壁垒,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扩大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准入。支持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医药对外投资和贸易。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全方位公共资源保障。鼓励中医药机构到海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扶持中药材海外资源开拓,加强海外中药材生产流通质量管理。鼓励中医药企业走出去,加快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国际品牌。积极发展入境中医健康旅游,承接中医医疗服务外包,加强中医药服务贸易对外整体宣传和推介。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推动颁布并实施中医药法,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法规和部门规章,推动修订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医疗机构分类和管理、中药审批管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等领域相关法律规定,构建适应中医药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指导地方加强中医药立法工作。

 

(二)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为保障中医药服务质量安全,实施中医药标准化工程,重点开展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的制定、推广与应用。系统开展中医治未病标准、药膳制作标准和中医药保健品标准等研究制定。健全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加强中药质量管理,重点强化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配方颗粒以及道地药材的标准制定与质量管理。加快中药数字化标准及中药材标本建设。加快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加强中医药监督体系建设,建立中医药监督信息数据平台。推进中医药认证管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三)加大中医药政策扶持力度。落实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政策。改革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降低中成药虚高药价,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继续实施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政策。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进一步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不断提高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质量。地方各级政府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中医药发展需要,扩大中医医疗、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等用地供给。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以及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中医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及中医药临床科研领军人才。加强全科医生人才、基层中医药人才以及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等各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建立中医药职业技能人员系列,合理设置中医药健康服务技能岗位。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建立中医学专业认证制度,探索适应中医医师执业分类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民族地区和高等院校开办民族医药专业,开展民族医药研究生教育,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名校和学科。健全国医大师评选表彰制度,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吸引、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的保障和长效激励机制。

 

(五)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按照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工作部署,在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中,加强中医药大数据应用。加强中医医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建立对患者处方真实有效性的网络核查机制,实现与人口健康信息纵向贯通、横向互通。完善中医药信息统计制度建设,建立全国中医药综合统计网络直报体系。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规划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国家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召集人。国家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强化统筹协调,研究提出中医药发展具体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强对政策落实的指导、督促和检查;要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本规划纲要实施分工方案,规划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地方各级政府要将中医药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中医药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具体实施方案,完善考核评估和监督检查机制。

 

(二)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按照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级中医药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加强沟通交流、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工作合力。

 

(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健康中国2030规划审议通过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中央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编制和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这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

 

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等带来的新挑战,需要统筹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

 

会议强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

 

会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要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要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要强化组织实施,加大政府投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健康人力资源建设,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健康法治建设,扩大健康国际交流合作。

 

中医药文化发展范文第4篇

引言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们不可多得的资源,凭借这些优势资源,民族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带动民族经济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民族地区群众的民族自信、文化认同,从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业发展平台上得到创新性传承,这一趋势必然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瑶医药文化概述及其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一)瑶医药文化概述

瑶族人民由于历史上备受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长年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以深山老林为居,以毒蛇猛兽为邻。为了本民族的健康和繁衍生息,他们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瑶族医药文化。有瑶必有药,医药相结合,医药不分家,是瑶医药最主要的特色。瑶医认为人体患病与自然环境影响、饮食不调、意外创伤、劳累过度、不节、先天禀赋异常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瑶医药文化资源是大瑶山智慧的结晶,是瑶族人民留给世界的瑰宝。不仅为瑶族人民的健康保障做出巨大贡献,至今仍然在治疗疑难杂症以及养生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瑶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处境

1.瑶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从金宝生在《可爱的大瑶山》中的描述,可以窥探到上世纪50年代瑶医药在全国的受欢迎程度,“……每年都有几十名草医,将十多万斤草药运往国内各大城市,一面行医一面销售。”罗金裕等人编著的《瑶族效方选编》是瑶族医药的第一部专著,对瑶族常见病的治疗方选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精辟的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西组织了对壮、瑶等7个民族聚集的36个县的民族医药进行了调查,编写了《广西民族药选编》、《广西中药志》、《广西本草选编》、《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等,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瑶药品种和瑶族民间医药经验方。1986年至1989年,广西区卫生厅民族医药古籍整理办公室组织在金秀瑶族自治县进行民族医药调查,统计资料表明,金秀县共有民族医生414人(其中瑶医247人),外出流动行医售药有312人,有药用植物980余种。2006年广西成立了瑶族医药研究开发中心,主攻三大方向:一是研究瑶药野生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二是研究探讨瑶医常用的、来源清楚的、疗效明确而质量可控的瑶药材质量标准;三是建立瑶药产、学、研、开发体系,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的新产品。

2010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成立瑶医药学院,目前瑶医药学院已完成11本瑶医药教材的编写,可基本满足瑶医本科专业招生需要,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瑶医人才;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利用瑶族自治政策,在金秀建立首家公立瑶医医院,为当地瑶医颁发县内行医资格证,向合法化和规范化行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外,民间瑶医覃氏家族,在北京、黑龙江等地建立多家瑶医院,是瑶医药文化对外宣传和推广的窗口。

综合来看,目前瑶医药的发展重点在于医学领域,其他领域涉及较少,这样不利于瑶医药发展支系的扩大,发展见效不明显。

2.瑶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由于瑶医药挖掘整理时间起步较晚,瑶族医药发展稍稍落后于其他民族医药,其困境具体表现在:一是瑶医药无文字记载,医药经验都是靠瑶医口碑传承的方式世代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极易造成瑶医药经验的失传;二是当前传统老瑶医大多年事已高且为数不多,又因为保护传承机制缺失,后继乏人现象极其严重;三是受到现代医学的冲击,缩小了瑶医药的使用空间;四是瑶族药材被大量无序的灭绝性采集,使得瑶药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另外,瑶医药文化的专业型人才匮乏、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且缺少统一的衡量标准、瑶医对外行医并未合法化、瑶药内在质量、产品包装、经营销售方式等还有待提高,瑶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依旧是摸着石头过河。

近几年在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瑶医药文化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尽管如此,作为人文资源的瑶医药文化可持续传承的战略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面临着失传性的危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有效地保o传承瑶医药文化,使瑶医药文化摆脱宗教的束缚,根除封建迷信的影响,使其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市场化的道路?又将如何建构当地民族文化特色体系?瑶医药文化创新性传承、发展能否借助旅游发展的形式? 在当前从国家到地方都在扶持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面前,探寻一条瑶医药文化创新性传承路径迫在眉睫。

(三)瑶医药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瑶医药文化的传承模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其保守的观念而失传,而言传身教的传承内容不够全面、详细和完整。开展民族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可以战略性地为开发区域特色旅游资源、提升区域旅游形象提供建设性的服务,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民族医药本质上是属于医学的范畴,但因其具有较多的人文因素,它既有自然文化,又有人文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资源是旅游业产生吸引力的源泉。

那么借助旅游业发展平台发展的形式、理论、实践都值得我们去探讨。提出规划、策划瑶医药文化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民族旅游业的研究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以及对促进瑶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瑶医药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与潜力

(一)金秀瑶族自治县旅游开发的基础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主体山脉上,成立于1952年5月28日,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有“世界瑶都”之称。瑶族中有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和坳瑶5个支系,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县之一,瑶族文化、民俗风情保持得较为完整。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过:“世界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金秀”,并亲笔为金秀题词“瑶族之乡”。

金秀大瑶山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县城年均气温17℃。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气候,造就了大瑶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长的1528种原生植物中,药用类植物就多达1351种,是广西中草药品种最齐全的县份。2000年,大瑶山被国务院评为部级自然保护区,有“云的王国,雾的迷宫,清溪瀑布的源泉,绝岩奇松,变色杜鹃的世界,中药材的宝库,庞大而美丽的自然动植物园”之美誉,是集健康、疗养、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旅游业得到开发后,金秀县城各类宾馆、餐馆、商店都纷纷建立起来,瑶医药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大街小巷都随处可见行医卖瑶药穿着瑶衣的当地人,金秀民族风情街大小商铺有卖金秀土特产、瑶药、民族纺织品和刺绣工艺品,除了在风情街可以看到这样的商业活动,大瑶山里的妇女们也渐渐走出家门,穿上瑶族衣服在街上向游客兜售她们的手工艺品、山里采摘的瑶药。

(二)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药文化旅游潜力分析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来宾市的旅游大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正在传承、复兴、重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这几年的民族旅游发展迅速,并且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具有发展深层次旅游的基础和潜力。

1.瑶医药文化的知名度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瑶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史料记载有瑶族之时便有了瑶医药文化。瑶医药文化是随着瑶族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一同发展的,可以说是瑶族一个特有的文化符号,在瑶族的、饮食、民俗活动中都能发现瑶医药文化的影子,并且随着宣传力度的增加,人们对于瑶族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它的服饰上,而是逐渐关注瑶医药文化。

2.瑶医药文化传承途径坎坷,急需另辟蹊径。当前传统老瑶医已经为数不多,对瑶医药文化的研究也仅仅靠几家科研院校在进行。单靠科研机构的力量来传承发展瑶医药文化是无法突破在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须结合时代的导向将科研和大众旅游相融合,瑶医药文化资源通过旅游开发,可以受到广泛的重视,吸引大批人才,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另外,传统的将文化资源圈起来进行静止的保护早已不适用于民族文化,无法满足民族地区人民要发展的诉求,这种保守的保护传承方式最终只会使得瑶医药文化被封存于博物馆。

笔者认为民族文化的创新性传承,除了网络文明创造出来的一整套新的东西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它的传承,在当今社会找到它的现代表现。

3.国策助力瑶医药文化发展。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指出到2020年,要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的服务;到2030年,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纲要》的颁布,无疑是给了瑶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旅游:瑶医药文化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药文化旅游形象塑造

综合上述资源优势,结合当前“旅游+”的发展热潮,金秀瑶族自治县应该大力开展瑶医药文化旅游开发,笔者提出了瑶医药文化在旅游业平台上发展的概念。瑶医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方式,可以以名山、名水、名医、名药等为结点,采取点轴模式,形成由点带线,由线成圈的构建格局,通过点、线、轴、区域的有机结合,形成瑶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布局。

民族文化的创新性组合就是“将其中有用的内容有机的置入固有文化之中,导致了该种文化的结构重组和运作功能的革新,这种文化适应性更替就是我们说的文化重构。”瑶医药文化不应该将其重点放置在医院,而是将其通过民族旅游产业推入大众的视野,这种普适性文化形式消除人们“医药就是属于医院”的错误想法,并且还能得到一种另类的旅游文化体验。

笔者认为瑶医药文化应该以养生保健为切入口,以妇女、儿童、老年人为主要目标市场,大力发展瑶药浴、瑶族推拿保健等养生系列产品,并以瑶药种植、瑶医药博物馆为延伸产业,结合瑶族民族服饰、风俗习惯等为纵向发展产业带,破除人们“有病才吃药”的思想禁锢,将瑶医药文化的健康养生推入旅游业大潮。

(二)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药文化旅游产品初步策划

1.瑶医药文化旅游度假养生产品

瑶医中的药浴、烧灸、推抹、热敷等疗法可以缓解压力、治疗现代人的亚健康,将其与瑶族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高档的度假酒店相结合,打造高端度假养生旅游产品。 并通过旅游小品设计这种外显的文化,进而更加立体的认知瑶族文化。金秀盘王谷深航度假酒店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该酒店最大的特色即推行瑶Spa,进驻酒店的客人可以享受瑶族药浴等保健养生体验活动,但要推行塑造瑶医药文化的功效和影响力,光靠一个酒店是支撑不起来的。

2.瑶医药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产品

瑶药以草木为主,瑶族先民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及所治疾病的特点总结出独具一格的“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104种瑶医常用药。瑶医的发展离不开瑶药,建立瑶药生态种植园,不仅能够为瑶医提供充足的药材,解决用药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不足的问题,也能作为观光旅游产品进行开发,打造成集药材生态展览、引种繁育、科研示范、技术推广等多重功能的生态观光基地。笔者认为瑶药除了规模化种植外,还可以以园艺的方式进驻千万家,以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将瑶药种植带到家里,不仅能够起到观光欣赏绿化的作用,某些植物还可以有效地进行疾病的防治,尽可能免去了人们“只有亲自前往大山才能认知瑶药”的错误想法。

3.瑶医药文化旅游民俗体验旅游产品

医药文化大多能从宗教、饮食和民俗活动中体现出来,如盘王节、“还盘王愿”仪式、晒衣节、吃“药粑”等。将这些瑶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习俗与和瑶医药文化串联成一个文化整体,尽管这些文化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但是这样的文化体系被外来的旅游者贴上了“神秘”、“原生态”、“新奇”的标签。当地可以和旅游企业合作,在这些宗教、民俗活动期间推出专项旅游产品,如盘王节深度体验游,让游客参与到活动中,品传统美食,着瑶族民族服饰,并向游客讲解民俗仪式的由来,以及膳食中所蕴藏的瑶医药文化。

4.瑶医药文化旅游研学旅游产品

建立瑶医药文化博物馆,推出以瑶医药文化博物馆为中心的科普旅游产品,将其与瑶药种植观光产品相结合。可利用寒暑假组织青少年夏令营或者冬令营户外学习活动的方式,通过眼观、手触、鼻闻形象生动地让旅游者在体验学习中获得深刻的知识;还可通过演出、唱戏的方式将瑶医药文化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用艺术的形式展现,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且容易被认可。这类旅游产品需要一批瑶医药专业人才,并对其进行旅游演绎的培训,提高其旅游展示讲解的能力,在游客观看瑶药的现代化生态种植、观摩文化博物馆时,能够为游客提供有专业水平的且通俗易懂的瑶医药文化知识讲解,让游客能够充分了解瑶医药,扩大瑶医药文化的宣传。

四、结语

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瑶医药文化在民族旅游中的创新性发展顺应了时代需求,切合了中医药养生旅游热的浪潮,并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建设,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来推进,发展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药文化旅游业,是瑶医药文化创新性传承可行的、有益的、有现实意义的有效途径。

中医药文化发展范文第5篇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的立校之本,决定着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也是其树立品牌的基础。因此,积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结合办学实践,学习继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中医药的本体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等。[1]其中,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的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体现在人际文化层面是“医为仁术”的道德观,体现在物质文化层面的是存世古籍、相关器物、诊疗实践等各种物化的形式和过程。[2]只有学习继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才能充分认识、准确掌握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实质,从而更好地培育突出、开发利用中医药文化。所以,学习继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根本。

2.立足办学目标,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人文精神

一要弘扬历史。即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医药历史文化及其在人类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将中医药悠久的历史及其丰厚的文化蕴藏予以开发、宣传。二要传播理念。即梳理中医药整体观、系统论及辨证施治等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并加以发扬广大。三要崇尚医德。即学习历代医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人格精神和中医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并将之作为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四要推广普及。即推广普及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使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认可中医。只有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人文精神等,才能使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扩大中医药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人文精神等,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点。

3.发挥学校优势,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研究

一方面要开展理论研究。即,开展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对象,以中医药学发展史、中医药学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文化功能、人文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探讨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研究。即,开展中医药诊治方法研究。既加强中医药四诊方法、辨证论治等独到的诊治方法的研究,探讨其临证特点和辨证施治规律等,又加强民间中医绝技和中草药的搜集、整理等,并进行提高和推广的应用研究。同时,还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研究。即,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自身研究,探索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体系等。只有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探讨,才能将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所以,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探讨,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关键。

二、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途径

1.建立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体系

环境形象体系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建立环境形象体系,要注意做到两点:

一要对校园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即在校园的整体布局上,依据学校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科研、医疗、生活等需要,建设独具特色的建筑群或单体建筑,并依据各建筑功能与风格的不同,加以命名和标识。从而以表征建筑折射学校的办学理念、传统精神,彰显中医药文化精髓,突出中医药文化的底蕴,使校园成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教科书。

二要对校园环境进行精心规划。即对校园的道路、广场、园林绿化等进行中医药文化宣传内容的布置,丰富和拓展各空间的中医药文化功能。包括实施中医药文化“上墙”,比如在走廊悬挂名医画像名言,中医药名篇、名著简介,中医药主题字画等;“下地”,比如在道路镌刻或书写中医药名篇、格言等;“矗立”,比如在广场设立中医药励志石、历代名医雕塑等。从而寓教于景,使之成为培育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

2.策划中医药文化活动体系

中医药文化活动体系,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彰显中医药文化特征的重要渠道。策划中医药文化活动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开展中医药校园文化活动。其中,一方面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成立学生推拿协会、针灸协会、刮痧协会等学生社团,举办“杏林之春医学节”、“药膳美食节”、“中药标本展”等艺术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开展中医药文化学术活动,包括开展名老中医学术讲座、“杏林讲坛”等学术活动,举办“中医药经典著作读书班”、“传统中医教学班”等教学活动。此外,还要组织开展太极拳、气功等中医药保健体育活动,让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二要开展中医药服务群众活动。其中,或者利用节假日等时间,组织师生走进农村、社区,进行中医专家健康咨询服务、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开展中医健身方法演示等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或者利用学生见习、实习的机会,开展医疗义诊、养生保健知识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发挥专业优势,建立并发挥学校附属医院专科专病的优势和特色,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等等。

3.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

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宣传、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基础。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要重点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教学改革。即,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着眼点,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要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地位,加大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课程的教学,使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互渗透,培养既精通中医学知识和技能,又具备中医药文化修养的应用型中医药人才。

二是加强理论培训。即,以提高师生的中医药文化修养为立足点,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讲座,组织学习文史书籍和中医药典籍等,引导师生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掌握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名家风范等,提高其宣传中医药文化的本领。

三是建立宣讲队伍。即,以有效地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为出发点,组织成立以专家为主、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中医药文化宣讲队伍,并通过举办中医药书画展、摄影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群众性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扩大中医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4.构建中医药文化建设组织和管理体系

构建中医药文化组织管理体系,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有效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保证。构建组织和管理体系,要抓好如下几点:

一要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对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管理、组织与协调,实现中医药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协调推进科学化。

二要适当增加投入。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必需的场地、设备等资源和人才培训、科学研究等,满足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需要。

三要做好统筹规划。将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使之成为学校长远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近期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

四要制定评价机制。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确保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全校教学、管理、服务业绩等评定工作之中。

三、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统筹规划:使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实现计划、措施等相互协调,使中医药文化建设成为促进提高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工作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因地制宜: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中医药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学校的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