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中医药发展的看法

对中医药发展的看法

对中医药发展的看法

对中医药发展的看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药知识创新;中医药发展战略;文化多样性;自主转型;整体转型;知识创新 

1 中医药发展现状的战略评述

1.1 从“出口创汇”到“重铸中华医魂”

从1992年至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已经从战略层面研究了15年,对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性的分析,有关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收录在《中医战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年1月)一书。从徐绍颖研究员主持的第一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课题“促进中医药出口创汇的战略与政策研究”开始,课题组就建议国家制订并实施“弘扬祖国传统医药学工程”。但是,这一“工程”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现代化”的路径对中药的现代创新没有取得预期的目标。在经过“反思”之后,课题组将战略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确立中医药的战略主体地位方面。在2003年关于《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的总报告中认为,中医药目前处于从属地位,难以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实际上中医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应该重新确立其战略地位,建立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医疗保健体系。可以说,正是由于论及到中医药不能自主发展的痛处,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才得以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并促使国家决策部门及时决策,使得中医药能够直接参与到SARS、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在随后的研究中,课题组又对中医药的教育、科研、临床、方法论及其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撑作用进行了调研,认识到真正确立中医药的主体地位,必须有赖于中华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因此在2005年课题的总报告中提出了“重铸中华医魂”的战略目标。我们看到,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对中华文化的“新认识”,而且需要基于思维方式根本转变的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需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顶层设计。而后者的“设计”离不开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把握,并需要对“出口创汇”的能力进行“基本建设”。

1.2 从“再造‘病人’”到健康观念的重建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中医药的实力和根基已经大大削弱,其现展已陷入全面危机状态。与战略主体地位的重建相关,造成这种危机的主要表现是中医药理论主体、实践主体和政策主体的缺失,即在理论层面没有重视中医药的原始性创新性质,在实践层面没有遵循发挥中医药疗效的基本规律,在政策层面没有做到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从而使中医药在整体上处于“悬空”状态。

按照波兰尼的看法,造成这种“悬空”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客观主义知识论的虚伪性,最典型的表现是认为中医药“不科学”。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就以“科学”的理由对中医药的理论、实践和政策进行了重构,实际上也就是把中医药在整体上作为一个“病人”看待,成为中国社会改造运动的一个缩影。杨念群教授认为,“中医的存废及其命运已经与更广义的‘社会革命’主题建立了相互呼应的关系。”由于“社会革命”是全面的且具有“政治正确性”,力图使中国摆脱全面危机,因此,出于需要,这种“社会革命”“不但大量吞噬传统乡土社会中相对自主的社会自发力量,而且以惊人的速度规训出了中国人的新型政治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把中医的个体化游动形式通过‘卫生行政’的途径整合进现代医疗系统,就成为中国近代‘社会革命’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日益成为以政治手段处理全面危机的一种有效方法。中医最后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标准,也越来越取决于其对这种被现代政治包装过的新医规训的认同程度。”

无独有偶,杨煦生认为,“必须置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视野之中”来把握中医的现代命运,而对现代中国来说,面对“世界”的“失魅”,中医的危机实质上属于“内部危机”:

中医的根本危机毋宁说是内部危机、自毁江山的危机,并且毁得充满真诚和善意。中医能否持存,从社会学意义上,首先当然依赖于是否有制度性的自觉和立法的保障,是否能恢复其自主机制、自然文化生态,以继续应对各种意识形态化“现代魔魅”的侵扰。真正深层的问题还在于,中医的生命力的保持,更是端赖于对与巫文化连接的那条脐带的悉心呵护,端赖于对生命的整体性和有机性的把握和坚持,端赖于对其自身发展史的不同形式的理性化成果的理解和发展。而这一点是否可能、如何可能,这才是问题所在、危机所在。在这个已经失魅的世界里,古典世界观的崩溃、神话式的和诗性的世界图景的消弭,实际上绝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课题或美学课题,而是一个赤裸裸的生活问题。失魅所指的,就是古典式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崩溃之后,人的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都同样支离破碎的这么一种无情的事实。就中医而言,如何应对现代生活对外在生态和内在生态的破坏和重构、对心理生活和心理结构的改塑,这才是真正的挑战性问题。

如今,自主创新在我国具有基于全球化意义的“政治正确性”,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我国目前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之中,中医药被列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领域。从原理上看,这一规划的实质性意义是将国家战略与个人的健康战略通过“自主”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健康重建”成为可能。虽然从内在性质上看,中医药具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意义,但是从实践上尚需要从已经形成共识的中医药对健康的贡献着手,通过其对健康观念的重塑以及对健康促进的贡献,在恢复其作为“健康医学”的基础上,才能担负起使世界“返魅”的历史使命。

2 健康共享与中医药的全球化

从“中医药”一词出现的频率来看,当代世界和社会对中医药的关注度在逐渐增强,尽管关注的方式各有不同。就整体情况的发展走向来分析,尽管人们对中医药的“科学机理”尚不能充分理解和肯定,但是中医药的有效性正在成为其科学性的代名词,帮助人们消除多年来难以自我认同的心理障碍。如今在中国,中医药的发展得到了不同以往的重视,人们将其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视为一个不可分的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且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医药的新形象和新价值不断得到发展,人们认识到,中医药既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可选择的路径。综合来看,人们之所以能够突破老眼光而从不同的角度增加中医药的含金量,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从而得以逐渐看到了以前被偏见遮蔽住的中医药的原貌。实际上,对于生活在当代世界的人们来说,中医药的原始面貌只是想象,思古之幽情虽然有助于淡化时间的作用,但是要真正把握中医药的性质还是需要文化和哲学的帮助。因此,当我国政府在国际科技合作规划中强调中医药的原创性时,我们需要以文化和哲学的方式看待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变化。

在全球化作为一个时代特征对中国的影响日益加深之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从表面来看,虽然这个与改革开放相衔接的大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与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控制相关,但是从全球化的内在逻辑来看,实际上这是中国对世界贡献方式的转变,或者说,这是中国对全球负责任的一种体现。而最彻底的贡献方式就是拿出我国最具原创性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国务院刚刚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之后,科技部就联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制定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这个于2006年7月3日印发的文件中,中医药的“原创性”成为显示其作为原创知识体系潜力和优势的“根基”。正是源于“原创性”及其潜力,中国政府选择了以中医药作为“突破口”,带动科技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进行斗争过程中积累的宝贵人类财富,它以独特的视角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抵御疾病、维护健康的有效方法和体系,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传统医药体系。中医药学是最有望以我为主导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对世界科技和医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中医药产业是我国具有原创性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为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解决中医药现代化中的关键科技问题,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世界传统医药进入国际保健主流市场,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中医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与其它关于中医药的文件和规划相比,这份文件的特别之处就是突出了中医药的原创性,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强调这个提法是因为我国在其它科技领域比较缺少原创性的贡献,原始性创新成为我国自主创新最薄弱的环节。不过,那些薄弱领域基本上属于物质科学的范畴,而在健康和医疗领域,如果能够正确看待、认识和应用我国自己的创造,那么相比之下,我国就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因此,为了在新的形势下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以原创性为根基”就成为了纲要的首要指导原则。

回顾我国中医药的现展之路,我们感到,把“原创优势”作为“成功之本”来主导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这种认识和提法来之不易。它表明,经过多年的曲折实践过程,理论界关于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之争、方法之争终于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统一,达成了共识。在此之前的有关战略研究报告和成果中,学者们基于我国文化、科技、经济、社会,特别是人口众多的现实情况,对以原创性为基础的中医药的文化特性和科学价值已经作出了高度评价和战略性评估,认为这是未来时期中国发展战略的基础,具有基于原创优势的比较竞争优势。而在中国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方面,中医药具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

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按照历史的惯性,人们在众多的可应用领域中发现,当今最能够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当属健康领域。因此,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人类健康为本”被作为与原创性相协调的指导原则,表现出中医药的价值指向,其中“引导世界医疗健康模式的转变”成为理论上的“突破口”。当然,要具体做到“引导”或“引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在当前中医药处于非主流的状态下,这种提法也只是一种理论预设,而且这种预设是与“原创性”能否发挥分不开。考虑到在不少人看来中医药仍然只是一种本土化知识体系的情况下,依靠原创性能否具体开辟出其融入全球的路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从关于中医药国际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到它的复杂性:

中医药国际化是指中医的诊疗思想、方法及科学性得到国际科学界广泛认同;中医、针灸和中药全面融入世界各国主流社会,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各国的医疗保健实践中;中医药的诊疗服务合法化,并被纳入各国的医疗健康保险体系;中医药诊疗活动所使用的专属物品在世界各国经正式注册成为药品和医疗器械;具有现代人文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医疗康复保健理念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和普遍接受。

如果单纯从本土知识全球化的角度,我们看到要实现如上所述的中医药国际化,确实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包括中医药在国际的本土化,也包括中医药在本土的国际化。中国政府要完成这样一项任务,若是仅仅从国家间竞争的角度出发,恐怕难以走出民族主义的樊篱。因此,这样的目标需要一项全球参与的巨大的知识创新工程来具体实现。

事实上,即便是国内中医药的现代化也早已超出纯粹地域的限制而成为一种国际文化交流的事件。只是在若干年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尚没有找到一条相互间有效交流的途径,反而使误解向越来越深的地方发展。因此在这里,开展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就自然成为推进现代化的动力,而促进健康则作为一种时代使命提了出来,从而使竞争的目的发生了变化。如果这种竞争是基于对健康贡献的竞争,那么我们可以说,一是这种竞争的目的是善意的,二是其手段也将是“和谐”的。在此之上,这种竞争就不仅是一种“共赢”的竞争,而且将是一种不与自然争利的文化事业。在这个方面,中医药对世界的贡献将是思想性的而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基于此种认识,我们对中医药的现展和国际合作与传播就可以看成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而打破那种将中医药科技合作仅仅看成纯粹科学与技术协作的工具性思维方式。正是由于这种旧思维方式的限制,中医药的科学内涵才不能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

其实,在寻找中医药被现代社会有效接受的途径时,科学内涵的揭示是必要的,也是应当下力气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但是,考虑到问题的特殊性,特别是考虑到科学形态的具体情况及其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我们应当通过文化与科学的联系,找到一个和两者皆能够兼容的关键词,从根本上消除对话的障碍。因此,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和情势,我们发现最能够与中医药的意义相匹配的倒不是“科学”,而是“健康”。我们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其中的转变。

2006年3月2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曹春雨博士的陪同下,挪威科技大学的Odd George Nilson 教授来到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进行合作接触,这位皇家教授在交谈中被问及为什么对中医药感兴趣时,他说西方国家已经在转变自己的认识方式。在此之前,人们是应用以科学为基础的方式看待和理解中医药,为此对中医药并不接受。但是,人们在癌症等疾病的驱使下,不得不逐渐建立起以实践效果为理解的基本方式。科学在中医药面前放弃了自己的傲慢,中医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拓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为此,Nilson教授一方面尝试对中医药的合作研究,另一方面他表示出在挪威教授中医药知识,开展基础知识普及的愿望。

这次会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当今世界的转型过程中,这种口述式的情景性启发远比权威刊物上的科学论文更具有基础性的价值。反观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也正是由于“看病贵、看病难”等实际问题的解决不力才使得政府重新看待中医药作为卫生和健康资源的重要性。事实上,在保障健康的需求上,国内和国外具有一致性。正是对健康观念的不断深化,现代社会才在漠视之际,突然增加了对中医药的热情。但是,热情的增加不一定带来健康水平的提高,在热情之外,我们仍然要保持一种适度的理性,才能真正评价中医药对世界、中国以及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下面的说法应当具有中肯性:

与一般的需求相比,健康需求是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但是,当今科技手段所传达给用户的信息并不能满足健康需求。要实现“人人享有健康”需要工具、知识和道德的完美配合,否则只能半途而废。所以中医药的应用和推广实际上是科教文卫事业的整体推进,市场容量极大。改变一切阻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法规,以其科技先导性质进行统筹安排,将会加速我国优势产业链的形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这里把健康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地位加以强调,认为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只有“工具、知识和道德的完美配合”才能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人人享有健康”的高远目标。而对中医药来说,要发挥其对于健康的现代价值,实际上需要“科教文卫事业的整体推进”,而不是单纯的某一个方面的畸形发展。在这方面,我国近百年的历史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以资借鉴。只是从哲学上来看,经验能否上升为理论需要创造性的思维作为前提条件,而在没有更好的科学理论出现之前,虽然我们不能放弃对于科学理论的研究,但是,关于健康的理论也许就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阐明中医药理论的外援。我们隐约看到,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基础上,建设以健康为基础的社会正在成为社会的发展目标,而这个目标为中医药的现代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3 基于价值观的中医药自主转型

勾画适合中医药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传神之笔,并且需要想象的力量。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这种分析方式本身就可能引致批评。因为中医药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历史分不开的,如果以《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来算,中医药学至少已经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成熟了,而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它在中国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曾经遭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否定。按照惯性的作用,这种否定应当影响到似乎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的研究,因为分析中医药发展的社会环境,其在风格上就多少表现出“全盘接受”的价值导向。不过,如果能够以开明的态度允许这样做,也许就能够发现以前不容易看到的中医药发展的基础路径。

在本文有限的篇幅之内不能够详细叙述那段中医药被否定的历史,但是从各个方面来看,那些有关过激的做法已经在近年引起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反思。虽然现在还没有对其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方式,但是总体上来看,人们对那种直接割裂传统与现代的做法已经不那么欣赏。至于人们能够以何种方式采取补救措施,应该取决于如何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果按照僧肇《物不迁论》的观念,除了逻辑上的先后关系之外,传统与现代不会产生交织的关系。其理很妙,只是这种理论没有办法解释作为古人的佛陀何以仍然生活在现代人的心中。由此看来,要把握中医药在传统与现代关系中的真正位置,我们需要从哲学和宗教的现代化中寻找灵感,而不是直接实现拿科学说事情。

就西方社会的传统与现实来看,如何处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依然智者见智。在2006年11月召开的“第三届科学与宗教学术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的田薇教授发表的观点可能具有颠覆性。按照教科书的说法,中世纪是欧洲的一个比较黑暗的时代,正是人们冲破了这种压抑,人本主义下的文艺复兴才带来了启蒙运动,并促进了科学的诞生。但是在田薇教授的视野里,正是中世纪宗教的发展才带来了文艺复兴的萌芽。不论我们是否同意这种研究结果,我们都不能否认基于人文的研究方式具有科学研究方式不同的特点,也因此带来了相对新颖的研究结论。所以说,应用多元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使人们看清楚一个事件的不同意义。那么对于中医药来说,特别是对中医药的知识创新来说,缺少人文性的研究所造成的损失应当不能再继续下去。

由此我们应当开始反思人文研究的缺失对中医药的现代化所造成的危害。这里我们不能陷入就事论事的细节争辩之中,我们要把握的就是人文研究相当于一般科学化研究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根据费孝通先生的看法,人文式的研究首先强调的是人文世界的整体性特征。他认为:

在人文世界中所说的“整体”并不是数学上一个一个加起而成的“总数”。同一整体中的个体有点像从一个模式里印刷出来的一个个糕饼,就是这个别是整体的复制品。生在社会里又在社会里生活的一个个人,他们的行为以至思想感情的方式是从先于他存在的人文世界里学习来的。学习基本上是模仿,还加上社会力量对个人发生的规范作用,即所谓教育,社会用压力强制个人的行为和思想纳入规范中,一个社区的文化就是形成个人生活方式的模子。这个模子对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上是具有完整性的,每个人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都要能从这个人文世界里得到满足,所以人文世界不能是不完整的。

坚守中医药传统的学者及其一般从业者都强调中医药的整体观,这个认识也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不是按照“知行合一”的方式来发展中医药的,也因而落入了眼高手低的俗套。其结果是,中医药也作为一个整体逐渐萎缩下来。

最近,李德顺教授从价值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和态度在实践中的作用,我认为他的看法可以作为一个基础性的材料,借以分析和总结没有把中医药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发展所造成的思想方法的偏弊。之所以能够对他的看法产生共鸣,是因为人们很容易意会到中医药界的“有效成分论”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和态度之间的相似性。在《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再思考》这篇文章中,李德顺先生首先总结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三种方式。他说:

对待传统文化,通常有三种态度:一种是完全暴露弱点和缺陷,持全面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第二种是单纯赞扬和讴歌优点,取全面肯定的文化保守主义态度;之三是综合分析优点和缺陷,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现实主义态度。从原则上说,人们普遍认同第三种态度,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说法也提了很多年了。但问题往往出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文化“精华”和“糟粕”,究竟如何划分、如何鉴别、如何把握?怎么个“取”法,怎么个“去”法?这里不仅有操作的方法问题,还有更深刻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一番认真的再思考。

他认为,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存在实体性和价值性两种不同含义、不同理解的看法,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差别:

实体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种文化现象本身固有的性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

价值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看作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即以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是,不认为哪些现象的好坏意义是从来如此、固定不变的,而是承认好坏本质上都因人、因时而易。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东西,而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之间,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因此在人们的看法中比较常见,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着很大的疑点和误区。从理论上说,后一种理解比较符合实际,比较深入和合理。

由于“任何民族文化的传统,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在历史与现实中发挥作用的”,而“实体性理解的最大误区,是容易将‘存在’和‘意义’(价值)混淆或等同起来,因此导致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以简单、抽象、凝固的态度对待它们的价值,从而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机械理解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以对文化现象的简单‘二分’为基础的,它完全忽视了文化和传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客观事实。”事实上,对待传统文化,“不像处理‘烂掉一块的苹果’那么简单”。所以,对精华和糟粕作单纯实体性理解必然面对现实中挥之不去的困境,难以真正做到弘扬传统的初衷。

走出这种困境需要我们按照价值性的理解方式,改变对“精华”和“糟粕”的看法。基于这种理解,所谓“精华”和“糟粕”,“不是指任何对象本身,而是指它们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用于传统文化则是:对于历史上产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主要不是去看它们‘是什么’,而是重点思考‘我们怎样对待’”。只有把握住历史意义,才能发现它的现实意义。

“如何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问题,实质上不是一个如何对待外部现成对象的问题,而是我们民族自身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命运的问题。”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当代中国人如何搞好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问题: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关键与核心,是立足于当代中国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当代中国人是全部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主体,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离不开中国人的自我改造。只有面对当代和未来的世界,认清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同时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强不息,扬长避短,扬长补短,不断前进,才是真正的(不是口头上的)“弘扬”,才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所以,当代中国人如何搞好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是全部问题的关键,也是最重要、最困难的环节。在这个问题上,最有害的莫过于把传统文化置于现实之外的“过去”,把它仅仅当成是一个任我们反复观赏、把玩或组合的对象。这将导致另一种无形的“玩物丧志”——沉迷于对传统的空泛感觉,只知一味地欣赏、把玩,或者挑剔、抱怨不休,却忘记了自己的真正权力和责任。如果事情果真如处理一个“烂苹果”那样简单的话,那么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之路,也将变得非常简单而轻松了。

作者之所以长篇引述李德顺教授的观点,是因为他的这种思考不同于“实体性”的思维方式,既表现出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启示性,也有利于本文在总体上节省篇幅,以便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概括和评价中医药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中医药现代化只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转化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缩影。看不到这一点,我们还将在实施中医药知识创新战略的时候继续以“实体性思维”主导整个工作,继续强调中医药的哪些内容对于提高疾病诊疗水平有所贡献。这样一来,我们不仅不能发挥中医药对于健康的实在意义和价值,仅仅“沉迷于对传统的空泛感觉”,而且有可能在“去其糟粕”的时候就连“精华”也一起去掉。要彻底改变这种倾向,我们应当将中医药的现代价值与民族发展的历史命运联系起来,并将其放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思考。

在比较不同时代背景和阶段下中医界对西医的反应方式时,人们认为初期的自主式吸收与后来的“科学化改造”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的中医药发展则处于一种比较微妙的状态,一方面强调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又强调吸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这样的提法对维护科技界的统一战线是必需的,但是作为创新的路径又是不明晰的。这种不明晰来源对中医药传统的不了解,在割裂了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性的情况下又采取了割裂科学与人文的方式,致使中医药的创新发展难以以自主转型为基础。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发生在中医药领域的这种现象其实是中国文化自主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而走出困境的方法则需要“文化自觉”的支撑,并首先对中医药进行价值认同的教育。既然对中医药的价值认同的迷失起源于全球化,根据“解铃”规律,全球化的新发展同样应当是促进中医药价值认同的积极因素。(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医学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杨煦生.世界失鬽,中医何为[J].读书,2005(9):29.

[3] 尚勇,李大宁.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研究[R].北京:2006.86-87.

[4] 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医哲学:思想、原创与机遇[R].北京:2007.

[5] 张超中.发挥中医药的整体性科学价值,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J],中国软科学,2005,5:34

[6] 贾谦.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重新确立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R].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4.

[7] 尚勇,李大宁.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研究[R].北京:2006.86-87.

[8] 金吾伦,张超中.科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9]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对中医药发展的看法范文第2篇

中医药和现代医学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体系。中医药确实在不少方面不符合现代科学特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科学只有500多年历史,并不代表所有的人类智慧,况且它还在不断纠错和发展中,不符合现代科学并不说明就是错误的。如果从文化上说,中西医更是没有优劣之分。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应该和而不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医要有自信,不能自我矮化。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一直到每个县都设有专门的中医院,中医药为广大群众解除病痛,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把自己的民族传统医学保留得像中国这么完好。中医药今天不够景气,主要责任不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也不在有些人的反对,而在于中医药学界自己没有坚守好自己的宝贵财富和优良传统。如果中医师自己都不那么相信中医药,如果现在的中医师看病效果都不如前辈,如果中医院看病主要靠现代医学,如果连继承都成问题,那还谈得上什么发展呢?没有谁能打败中医药,能打败中医药的只有自己。

中医药不能排斥现代科学。当今世界,任何事物都要接受现代化的洗礼。中医药不能故步自封,要采用现代科学方法,证实确切疗效,揭示作用原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认为现代医学界需要谦虚一些,要看到现代科学和医学的局限性。人们可以不相信中医药,但如果要否定和反对中医药,最好先去弄懂中医药,这才是科学理性的态度。

对于当前中医药怎么发展,发展的瓶颈在哪里,怎么摆脱旧的不合理管理体制机制束缚,已经有不少好的意见和做法。我补充几个具体建议。

第一,鼓励发展民营中医诊所。政府要在资质认定、市场准入、行政审批、运营收费、饮片炮制价格等制度上给予松绑,在资金、场所等条件方面给予支持,对体制内中医师出来开办诊所给予鼓励。更多个体中医诊所开出来了,不仅方便百姓看病,还有利于刺激消费,有利于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

第二,建设一批示范中医院。在示范中医院,坚守“中医归中”,只看中医,不看西医。这样的医院当然不可能收治各类病人,但能够保持中医特色,相信会受到真正相信中医药的患者的欢迎和拥护。如果对若干种疾病确实有特别好的疗效,相信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病人,就能办得很红火。在这样的医院,不用大型现代医疗设备检查,降低药费,与此同时大幅增加服务收费,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医院也能得到足够的运营收入。更重要的是,如果这样的医院搞好了,能够充分彰显中医药的有效性,提高中医药的社会认同,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这样的示范中医院开始可以只办几所,取得经验,逐步扩展。

对中医药发展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医药产业 偏离-份额法 区域经济

一、引言

医药工业的十二五规划中将“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作为第六项主要任务,规划指出:要发挥东部地区引领医药产业升级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受资源约束、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合理有序转移;鼓励中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医药产业,鼓励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的格局。如何确定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各省份医药产业结构发展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是完成第六项任务的首要工作,基于此,本文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简称SS(Shift-Share)分析法对我国各省份医药产业结构效益和竞争优势进行实证分析。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一)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应用简介

偏离-份额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于1942年提出,1943年,美国劳动统计局专家Creamer运用此方法对美国制造业就业地理分布进行研究,[1]1961年Missell将其应用到劳动力与资本在企业内流动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效应研究,[2]同一时期,美国学者Dunn提出了总偏离量由差别偏离和比例偏离两部分组成,[3]即演变为现在经典模型中的区域分量和结构分量,Dunn对于偏离-份额模型的提出和推广功不可没,此后,在诸多学者的研究推广下,偏离-份额分析法得以广泛应用。

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核心是将一定时间段内的地区发展状况同参照区域(如全国、全省)的发展相比较,找出其优于参照区域和劣于参照区域的方面,从而发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4]偏离-份额分析法认为区域总增长量(G)由地区增长份额(N)、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竞争力偏离份额(D)三部分组成。

(二)模型构建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法,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实际情况,构建相适应的分析模型,现假设:表示期初,表示期末,代表期初全国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代表期末全国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代表医药子产业i(如化学药制剂、生物制剂、中成药)期初全国工业总产值,代表医药子产业i期末全国工业总产值,其中(i=1,2,…,n)代表本文研究的各个省份医药产业包含的子产业;代表j省份期初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代表j省份期末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其中(j=1,2,…,m)代表本文研究的我国各个省份;代表j省份医药子产业i期初工业总产值,代表j省份医药子产业i期末工业总产值。根据上述假设及偏离-份额分析法原理,则有:

表示j省份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期末实际增长与j省份医药产业各子产业工业总产值按照全国医药产业各子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比例增长总和产生的偏离。

(三)数据选取

为研究我国各省份医药产业区域结构发展情况,本文选取期初2004年到期末2011年我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化学药制剂、生物制剂、中成药的工业总产值等数据进行研究(海南、青海、宁夏、缺失大量数据,予以剔除)。数据来源:中国医药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米内网(部分年份数据通过米内网数据计算所得)。

三、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一)数据处理

根据前文构建的我国医药产业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2004年到2011年我国27个省份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及三个子产业工业总产值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

(二)结果分析

由表1中实际增长总量(G)数据来看,从2004年到2011年,我国各省份医药产业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增长量最大的是江苏省,医药工业总产值共计增长902.45亿元,山东、广东等医药大省紧随其后;增长量最小的省份是新疆,8年间医药工业总产值只有7.01亿元,这也与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药产业发展规模相适应。从增长速率来看,江苏省以15.19倍的增长速度稳居榜首,增长总量不大但是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的辽宁省位居第二,与之相比,山东、广东等医药大省的增长速度不是太明显,虽然新疆增长量最小,但是其增长速度却超过了很多省份,说明新疆自治区的医药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增长较为缓慢的省份是重庆市、贵州省和甘肃省,增长速度都在3倍以下,说明这些省市医药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产业结构和竞争模式亟须调整。

从表1中总偏离分量(P+D)数据来看,在研究期间,总偏离分量为正值的省份共有11个,占所有研究省份的40.7%,也就是说,只有这11个省份在2004到2011年之间,医药产业发展总体状况优于全国水平,而剩下的16个省市医药产业发展均没有达到预期值。从增长量方面来看,总偏离分量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总偏离分量为正值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河北、辽宁、上海、江苏和山东,除上海市总偏离分量增长较少以外,其余4个省份增长量都非常大,尤其是江苏省,总偏离量高达553.73亿元;在中部地区,总偏离分量为正值的省份也有5个,分别是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南和湖北,从总偏离量来看,中部五省与东部五省有较大的差异,中部地区除河南省总偏离量在100亿元以上,其余四省相对都比较少,说明我国中部地区各省份,医药产业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中药材发展比较突出的这5个省份;在我国西部地区,只有内蒙古自治区一个省份总偏离量为正值,且增长量相对来说比较小,其余8个省份均为负值,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医药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于全国水平,增长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从表1结构偏离分量(P)数据来看,在研究期间,我国共有13个省份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说明在2004到2011年间,接近半数的省份医药产业结构优于全国水平,在这些省份中,发展较快的医药子产业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江苏省和上海市具有较大的结构优势,在结构偏离分量为负值的14个省份中,吉林省和贵州省的医药产业结构对其医药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能与这两个省份医药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有关。从地域角度来看,结构偏离分量的地域差异更加明显,除河北省之外的东部地区所有省份医药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值,说明东部大部分地区医药产业发展迅速,结构相对合理,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有山西、安徽和河南省的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但偏离增量也都比较小,说明这3个省份的医药产业结构虽然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依旧有改进和升级的空间;在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医药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为负值,说明这些省份发展缓慢的医药子产业较多,产业结构亟须调整。

从竞争力偏离分量(D)数据来看,我国超过半数的省份医药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共有15个省份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值,说明在2004到2011年间,这15个省份中医药产业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子产业占据了较高的比重。其中竞争力偏离分量增量最大的依旧是江苏省,高达195.14亿元,远远超过其他省份,说明在江苏省,其医药产业各子产业均有良好发展,发展速度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相比之下,天津、上海和浙江省医药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差,对其医药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竞争力偏离份额的地域差异相对较少,东、中、西部地区具有多个省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竞争力偏离份额增量正值最多的地区不是东部地区,而是中部地区,甚至西部地区也多于东部地区。充分说明了我国医药产业结构正在不断调整当中,医药产业发展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东部地区医药产业各子产业的竞争优势在不断减少,中西部地区医药产业各子产业发展逐步走上正轨,竞争力不断增强。

四、结语

通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医药产业总体处于稳定增长趋势,但大部分省市增长没有达到预期,仍然有继续发展的潜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此差异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基本吻合,东部地区各省份医药产业发展较快,医药产业结构相对完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即东部地区各省份医药产业竞争力优势逐渐减少。中部和西部地区各省份在医药子产业方面的竞争力优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产业结构相对比较落后。我国不同省份医药产业发展仍面临很多问题,只有根据各省份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医药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医药子产业竞争力水平,才能促进我国各省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作者简介:徐怀伏,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医药产业结构与政策研究。王欣,男,硕士,主要从事医药产业结构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受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硕士)项目支持,项目编号:KYZZ_0192。]

参考文献

[1] Creamer D . Shif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industrial location and national resources.Washington: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3.

[2] 王子龙,谭清美,许萧迪.基于SS法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研究[J].统计观察, 2004(9):58.

对中医药发展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药; 卫生改革; 看病难; 资源保护;合理利用; 人才培养

一. 中草药在医疗保健中必定发挥重要作用

1.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中草药防病治病在我国应用已有数千年,至今流传保存下来并有书目可考的古代文献就六千余种以及大量民间偏方、秘方,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及同疾病作斗争的光荣历史,对中华民族繁衍与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探索通过食物达到调节身体状况、防治疾病的目的,从而产生“药食同源”之说。有文字记载中草药始于先秦,《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期,后经不同时代不断总结,发展到明代《本草纲目》问世,已有1890种药用植物收载。早在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医学专著《内经》,并明确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医学家就使用“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实施剖腹等外科手术,并创立了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在治疗方面也是丰富多彩,除方药、针灸外,还有刮痧、火罐、熏蒸、浴疗、推拿、气功、捏脊等许多疗法,中医药始终是中华民族健康的保护神。直至清末,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入侵,西方现代药物逐渐涌入中国市场。再加上当时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技术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医药得不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开始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并把它纳入宪法保护。从50年代初对全国药用资源普查,到70-80年代大量中医药剂型改造完成,以及基于民族药理信息基础上的多种现代植物药问世(如青蒿素、三尖杉酯碱等),展示中医药发展新的篇章。随着我国加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组织以及国际贸易组织,新的西药仿制受到制约,以发展中草药保证我国人民的健康安全再次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广泛重视。当前,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思潮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现代化学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有更多的人群喜欢、接受使用中草药。

2.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疗效独特

中医药的发展,主要是从临床医学到基础医学的发展过程。人们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摸索,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以及通过对食物(药物)“四性”、“五味”的认识创建了独特的方剂学理论和方剂加工规范。特别是中医学“整体医学, 辩症施治”、“阴、阳平衡”的理论指导下的处方医疗,在预防和治疗常见而危害较大的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慢性气管炎、肝炎、疟疾、恶性肿瘤以及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痛风、白癜风等疑难杂症都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另外,中药显示出其优于西药另一特点,就是毒、副作用较小和抗耐药性强。还有,在临床上作为西药的辅助药物治疗肿瘤、爱滋病、SAS病毒感染等恶性疾病,具有显著的协同疗效。

3.完善的医疗体系和雄厚的研发队伍;

首先,中医药在我国受到法律保护,是我国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拥有正规科研院校数十所;规模型中药企业1500家,生产各类中药数千种;县级以上正规中医院3000多家以及数量可观的中医专科门诊;研发、医疗从业人员50多万。特别是近些年政府出台中医药发展战略以及多项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无疑对促进中医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中药事业发展的基础

1. 药用植物品种繁多,但可用资源量有限

我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仅药用植物就拥有约11146种。由于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自然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一是有些种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依赖性和自身的特有品质,即中医药的所谓“地道药材”(如广藿香、川黄连、四大淮药等);二是各品种资源分配不平衡,有些品种资源蕴藏量十分有限,甚至有的品种仅是文献记载,已很难发现野生活体。我国是传统药生产与应用大国,现有商品药材约1000种,其中中成药方剂组分和临床处方常用的中药材约500至600种。中药材的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早已形成了一种独立的产业系统,特别是在全国一些地区和山区,已成为主要经济支柱之一。由于受现时条件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我国中药业在很大程度上长期依赖采集野生资源,以低成本获取原料资源换取低利润的这样一种经营生产方式,特别是过度开发对当地药材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随着工业化的开发以及人类对天然药用资源需求的增加,近些年我国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迅速减少,甚至包括许多常用中药材和地道药材的野生种质或野生亲缘种质趋于消失,一些珍稀濒危药用物种濒临灭绝。为此,我们在开发利用这些药物资源的同时,必须重视做好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2. 道地药材需发展,规范种植是关键

近些年国际上对中草药需求的增加促进了中草药贸易的发展,同时也给野生草药种群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人们试图通过代用品或通过人工种植的办法解决供需矛盾,但这些品种的质量稳定性又引起人们的担心。从而可以看出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和保护是中药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解决资源困扰的问题上,传统用药的大宗药材发展,笔者认为还是应以发展道地药材为主导的发展战略为妥,这是因为每种植物对地域环境、生长周期都有一定的要求,我们仅以经济驱动为目的大搞异地种植,人为地改变其生长环境,势必导致用药质量安全。再则,我们的药典是基于传统用药习惯和一定的物、化标准制订的,单方面地仅把某一成分含量作为标准也是欠科学的。除了重视发展道地药材外,还应倡导规范化和规模化种植。因为多数植物都有各自的生长周期和加工、炮制规范,适时的种植、采收、加工和适宜的防治病、虫害对策,对保证用药安全具有积极意义。规模化种植才能为规范化种植创造更好的实施条件。

三. 政府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

1. 继承祖先要抓紧,培养后代不放松

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初期,中医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表现为,一是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得到确认;二是成立了部级管理机构、建立了专门的科研院所机构和教育体系、在全国各地设立数千所正规中医院以及中医专科门诊;三是在继承、挖掘、整理、提高祖国宝贵遗产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此期间,我国培养出大批中医药人才。他们通过对我国药用植物普查,

使得我们初步掌握我国野生药用资源的家底;针对某些珍贵药材资源紧张的问题,如人参、天麻、灵芝、黄连等多种野生品种通过人工繁育、种植的办法缓解了供需矛盾;有些我们通过生物技术或合成技术找到了代用品,如人工麝香、牛黄、冬虫夏草等。通过中药新剂型开发,如胶囊、冲剂、片剂、针剂等问世和对传统品种剂型改造,使我们有条件享受现代剂型的用药方便。基于民族药理学信息的新药开发,更是成果捷报频传,如包括能代表现代植物药范例“青蒿素”抗虐新药,就是在这期间诞生的。在农村或偏远地区,以中草药为基础的合作医疗形式,对保护人民健康更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 医药关系待理顺,具体政策要协调

我们医疗体制改革的目的,集中体现在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稍加分析可知,所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主要是医疗资源和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看病难是表面现象,看病贵是实质。换句说,有钱人有办法解决看病难的矛盾,而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面对昂贵的医疗费用真是无法应对。为此,一方面我们应积极推行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对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分配。另一方面,要通过医疗体制改革理顺医药关系,彻底打破医院长期以来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截断药物流通领域层层吃回扣乱加价的问题,还药贵以真实面目。通过理顺关系、综合治理、合理调整,相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会得到缓解。

四. 正确认识是根本,安全有效是关键

1. 正确认识中医药的优势,求真务实不浮躁

中药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应发挥主力军作用,检验的标准包括其产品是否真正具备有效、安全、价格合理等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我们坚决反对视中医药是“伪科学”的观点。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赞成对中医药神秘化-百病百治。正确的认识是,既看到中医药的优势,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和不足。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临床上诊断是以“四诊”的方法,把人体的各个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考虑,甚至也包括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在疾病防治上,重视预防,主张“阴、阳平衡”和“治未病”的理念,并强调“治病求本”和因人、因地、因时施治等一系列治疗原则。而中药的应用受到中医理论指导,两者互为影响又相互促进。中药的“四性”、“五味”归经之说,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有着直接的关系;中药的主要应用形式为复方,同样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当我们真正掌握了中医药的特点,也就在应用上有了更务实的认识以指导中医药的发展。

2. 优势互补促科研,安全有效是关键

.我们对中医药的了解,不仅停留在人们对它客观、正确的认识上,人们更关心产品的有效性。至于中药的有效性,一方面人们往往容易犯有错误认识,即简单地以疗效是否明显与西药作比较评价中药,而恰恰忽视了中药整体调理、作用迟缓的特点。中医药只所以传承至今被更多的世人所接受,正是由于中药的应用特点、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所决定的。事实上,中药在防治常见而危害较大的疾病以及疑难杂症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甚至近些年在应对新的病毒或变异种流行传染病斗争中,中药同样显示其优于西药的独特疗效。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医药前途光明。另一方面,我们应承认中草药疗效与适应症以及认知程度也有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对其药理作用机理还是模糊认识,再者中药的大复方成分复杂质控标准难以制订,这些都有待于用现代科学和未来技术去做出科学的解释。在中药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我们既要遵循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又要加强科学评价研究。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中医药理论的特色指导新药研发;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接受现代植物药的研发模式。通过部门间、学科间优势互补,使我们的传统药、现代中药在作用机理、药物代谢等循证医学研究方面有个突破,用现代医学科学解释说明中药疗效和安全性,从而让更多的人群接受中药。

五。结束语

中医药的发展或许还需经受一个艰苦、曲折历程,但无论如何近些年中医药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现代医学、现代药发展强国,面对新的疾病种类和医学疑难杂症所表现出来的无能为力,加之新药开发难度加大以及化学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他们的目光纷纷转移到传统药物方面,一个重新评价、认识中医药时机必将到来。目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的发展。 屡屡出台“中医药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医药国际合作战略”等支持政策;中医药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纷纷展开。我们有理由相信,二十一世纪是中医药发展的最好时期,中医药将会展现出更加灿烂夺目一页,必定为全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由于笔者专业知识以及写作能力局限,或许文中有些问题认识粗浅或错误提法,敬请读者谅解或批评指正。在撰写文稿过程中,得到了杨峻山教授、郭保林教授等老师或专家大力指导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党毅等,面向21世纪我国保健食品发展的建议,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第5卷第5期1998年第7-8页.

[2]凌一揆等,中药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5年5月.

[3]张思勤等,中国药膳,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年6月.

[4]广东中医学院等,中医学基础,北京中医学院印,1974年3月.,

对中医药发展的看法范文第5篇

据统计,除外,在我国青海省,已经有80%的消费患者在使用藏医药进行救治,并且疗效高费用低,已经成为传统医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一些特殊的高原药材,正在成为目前一些比较难以痊愈疾病的首选药物,藏医药的特殊魅力正在缓慢推进与传播当中。

最近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藏医药企业通过高原医药认证,正在大力推广与发展当中,但是在传统的营销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与提高,需要结合目前的医药市场环境进行调整,同时需要对藏医药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传播与推广中,有比较独特的运行模式。关于藏医药营销的步子与方式,笔者认为在以下一些方面值得探索与思考。

传统藏医药营销缺乏创新

一直以来,藏医藏药由于与内地市场沟通不是很畅顺,在营销领域上不是很重视内地整个市场,近些时间以来,许多藏企业家发现,藏药不仅能够服务藏区,还需要走出去,需要不断更新力量,重新开拓藏医药的优秀领域。

藏医药走向市场必须依托于企业对于现有营销时局的把握,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藏医药一部分企业已经在向这方面努力与发展,但发展的步子远远跟不上整个行业营销领域的变化。这些年奇正藏药已经走在整个藏医药经营的前面,为藏医药走出高原,走向内地起到了一个领军作用,使我们看到藏医药走出高原的希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藏医药营销的发展需要接轨在整个行业营销的尖端浪潮上,如何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如何能够继续发展而不至于停止,企业家们有更多的思考。

藏医药营销需要审视的关键

藏医药需要有更多的目光加以审视,才能够发现其中无与伦比的奥秘,而这些医药领域的奥秘,就是我们面对大众需要阐述的医药精品,才是我们把藏医藏药传播给大众的方向。首先,我们对于藏文化的向往是非常神圣的,内地消费者对于这块宝藏有着许多无法知晓的情节,所以,在了解藏医藏药的时候,是与一种向往的文化分不开的。其次,藏医药离我们非常遥远,对于远方的医药,需要有更多的机会加以融合,加以了解,这一点上,更加需要在营销领域的沟通,才能够让消费者接受。最后,一种独特的文化也好,医药也好,均需要有机会结识,因而,需要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加以传播,吸收,推广。

在营销领域当中,一些关键的部位,比如品牌、效能、服务等都是企业传播的有力武器,作为藏医药来讲,消费者无法亲身体验,因而需要加大在营销中传播藏医药、藏文化的传播力度。

把藏医与藏文化告诉大家

一种以文化与医药互相联接的传播办法,是现今藏医药登陆内地的有效途径。

把藏医药藏文化告诉大家,要切合实际需求,要从市场的角度去看,什么样的文化是能够融合的,什么样的药物是能够被接受的,都是非常关键,需要筛选,更需要提炼,要把能够传播的或能够让消费者接受的文化与药物推广出去。

停下来让消费者审阅

怎样让文化与医药停下来,面对面让消费者看得到,摸得着,是对能否实行藏医药传播的关键,这就需要有一个能够与消费者沟通的条件,首先就要提供这样的机会与模式。

首先,让文化与医药落地,不能够停留在表面上,否则无法确定传播途径。奇正藏药主要的办法是建立一整套文化营销的经营模式,在直面消费者的同时,告诉消费者能够看得到藏医药与藏文化,主要的办法是建立一个藏医药文化展示馆,让消费者通过展馆亲身体会藏医药与藏文化的奥秘,然后,集中时间推广藏医药,使消费者能够感受到药物的原创性。

其次,建立庞大的消费者客户群体,让消费者不断进行参观学习与交流,从而不断扩大其影响力,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快对文化与药物的宣传,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对产品的推广。

最后,做好服务工作,解释藏医药服务的特殊功能,让消费者能够再次享受到来自雪域高原的医药魅力。

打造特色藏医药营销之路

打造特色藏医药营销之路,已经十分现实,也具备了必要的条件,现在主要还是需要有一套关于藏医药营销的模式与方法,才能够彻底放开手脚,进军市场。

在营销的定位上,传播高原药力是藏医药营销工作的核心,也是一种独有的营销定位,要把高原药力反应在各项营销传播当中去,在有传播载体与平台后,充分发挥高原药力的准确时机,才可能在竞争中确立不同的口径,以提高传播的由头。

做好消费者的听众是藏药企业的必需,因为两种不同文化交汇在一起,两种的传播模式与药物功效,需要更加倾听不同文化下消费者的声音,为此,营销的重点要放在对藏医药使用后消费者的声音上,努力完善消费者所需要的健康要求。

服务客户是一般企业都在做的事情,藏医药企业必须要付出更加多的艰辛,在服务客户上要保持自己的特色,要经常运用文化的力量,让客户参与藏医药客户的建设中来,特别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客户服务方式,充分运用好藏文化的优势力量。

藏药营销,路并不远,关键是抓住现有的有利时机,充分营造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与医药的特色经营道路,这样的营销才是我们非常愿意看到的。

―背景资料―

藏药企业目前能生产360余种藏药,其中218种已经列入了国家标准。藏药生产企业目前已发展到18家,年均工业生产总值达30多亿元。有24种藏药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目录》,其中14种藏药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有2000多年历史的藏医药业是中华医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藏药材资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目前自治区政府已确定,要把建成全球最大的藏药材科研、生产、出口中心,藏医藏药正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投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