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工程的认识

环境工程的认识

环境工程的认识

环境工程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 环境 建设 认识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的认识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必然要人们保护意识不强、相关的保护措施力度不够等,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单位和部门做了大量的尝试,但见效甚微,生态环境仍然呈现结构型、复合型以及压缩型的特点,这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状况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从总体上看,全国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突出表现为:森林、草原植被破坏严重,生态功能衰退;土地退化,特别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荒漠化等进一步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一些北方河流水资源过度开发,地下水位下降,华北平原出现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水患灾害日趋频繁;生物多样性锐减,珍稀濒危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益虫益鸟益兽种群数量减少,自然生态系统日趋脆弱;农药、化肥、农膜使用不当,秸秆焚烧和养殖业污染严重,农村生态恶化呈加剧趋势;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珊瑚礁、红树林破坏和海岸侵蚀等海洋生态问题日趋严重。近些年,扬沙、沙尘暴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给我国北方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与日俱增。

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监理进站后需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2.1要加强对承包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质量始终贯穿于全过程,每一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影响下一道工序。因此要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质量,应抓承包人的内部管理,督促承包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并定期对其质保体系进行审核。现场生态环境建设监理还应不定期地对承包商的质保体系及工作情况进行审核,条件不满足的要求补充完善,以利监督。在开工前,生态环境建设监理工程师还应要求所监理地区的旗(县)、苏木(乡)的施工单位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控制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由各苏木(乡)的领导或是总技术负责人牵头负责,从苏木(乡)到施工队、作业班、组逐级明确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制定的质保体系要求对施工中的各道工序如落实地块整地栽植播种抚育管理后期管护等,要有具体实施的保证措施和内容。开工后要求施工单位、作业点按其制定的质保体系运转,督促各施工单位或作业点把好自身的质量关(工序关)。对每一施工队、作业点都要求派有相应的技术员,并担任专职质量自检人员。凡工序检查、交验等质量工作均要求先自检,合格后再抽查(必要时可共同检查)。但现场生态环境建设监理工程师不可代替施工单位自检,以免让施工单位产生依赖性,这样就形成了一套由上到下的管理体制。

2.2抓主要工序、抓基础数据

要确保生态建设工程质量,要对国家负责,原始山头、地块的复测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当设计部门拿出设计后,生态环境建设监理工程师要督促承包商(施工单位)尽快复测。生态环境建设监理则要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抽查,且将所检查验收的小班,现地勾绘到大于或等于1:25000的地形图上。当现地勾绘的小班与施工设计图或验收图位置、形状基本一致或是在允许误差内时则认可,否则以现地调绘求算的为准。当抽检的地块合格率未达到合格要求时,则应及时全部返工,且逐级上报,并要找出原因。要使生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现场生态环境建设监理必须要抓好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选用苗木、种子的质量检验(苗木生长发育状况及苗木分级等)。对造林种苗、苗木、种子要求“一签两证”(标签、检验证、检疫证)齐全,质量要达到国家有关规定。因此在承包商进场后,要求立即寻找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苗圃、种子基地。对于生态工程拟用的苗木、种子应对其来源进行认真的考察,且要求场家提供相应的合格证和出场证明。场家提供的样品与用于生态建设工程的苗木、种子要求一致。生态建设监理工程师要按照规范频率对各种苗木(草)、种子进行抽检试验,同时督促施工单位自检。通过自检、抽检加强对苗木(草)、种子的管理。对那些“无证、无签”的苗木(草)、种子及不合格的苗木(草)、种子坚决清除出场,以确保用于生态建设工程的所有苗木(草)、种子和完成的生态工程都是合格的。其目的就是凭数据说话,靠标准化控制工程质量。

三、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

3.1加强领导

依法治档,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意识。各建设项目法人及相关单位都应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档案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将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纳入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纳入项目质量领导责任制中,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健全制度,统筹安排档案工作经费,确保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3.2坚持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的原则

具体做到“三同步”:一是在项目建设前期阶段就应及时建立档案工作。现阶段,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实行合同制管理。档案工作也应纳入合同管理,在签订建设工程有关合同、协议时,就对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在检查落实建设项目实施及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时,要同时检查落实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情况。三是在进行项目成果鉴定和工程重要阶段验收与竣工验收时,要同时审查、验收项目档案的内容与质量,确保工程项目档案的系统、准确、完整。

四、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效益评价研究

4.1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效益评价的首要工作是建立一套能客观、准确、全面并定量化反映工程效果的评价指标或指标体系。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两类:即效益指标体系和结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反映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效果的内涵和外延。效益指标体系反映工程在一定时期可达到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及三者的综合效益,它是在结构指标评价基础上,对生态工程的各种效益进行计算与评价。结构指标体系是生态结构、水土保持措施结构及经济技术结构。它反映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特征,揭示生态工程各种措施及土地利用形势、经济结构及其各层次技术是否协调,决定着生态工程总体的功效水平。

4.2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效益评价方法

定性与数值形式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1)加权综合指数法:对每个评价指标定出评价的等级,并用分值(0~10)表示。将评价指标所得分值采用加权法累计得工程效益总得分值,按总分大小排序,以决定对象的优劣。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计算,而且反映了指标间的重要性程度。但个别因子对效益的影响反映不敏感,这是因为在指标权重分配较均衡和指标较多时,加权和掩盖某些真实现象,漏掉了某些重要信息。(2)加乘综合指数法:首先计算各类指标子因素的评分值之和,然后将各类指标分值连乘得总评分值,并按分数多少排序,确定优劣。

五、关于园林绿化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园林绿化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优化空气质量。绿色植物是自然的氧吧,只要有阳光就可以持续产生02,同时也可以持续消耗c02,所以园林绿化可以提高空气中的氧气比重,起到清洁空气,优化空气质量的作用。据研究显示,阔叶林、白桦林、刺槐林、夹竹桃、桂香柳和美洲械还可以消耗空气中的HF、N02、醛、酮等有害气体。(2)美化环境,修养身心。我国的园林绿化历史十分悠久,很多描写园林美景的美好诗篇流传于世。每当春季来临人们都有踏青的喜好,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有益于身心健康。在城市中进行园林绿化不仅点缀了城市风景而且为人们提供了游玩观赏的好地方。种植的一些古树名木更可以增添城市的魅力,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和文明程度。

六、结语

生态环境建设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公德工程,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设。目前,国家京津风沙源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生态环境基础建设工程在我省实施了近3年,并将继续进行,各地都在认真总结过去单打一治理模式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和经验。根据我们近3年来参加生态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实践,体会到在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只有通过优化配置各项技术措施,才能保证生态环境建设有序开展,加快取得成果,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林草植被覆盖度,早日实现山川秀美。

参考文献:

[1]夏媛.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造价控制[J]. 东北水利水电,2014,05:57-58.

[2]李双. 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科技致富向导,2011,14:181.

[3]刘军. 关于园林绿化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几点思考[J]. 吉林农业,2013,02:235.

环境工程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素质 工程环境 工程认识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37-02

一 引言

工程认识课程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基础实践类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工程启蒙、培养工程意识、提升工程能力、形成良好工程素质的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起工程的概念,进而引发学生关注工程、了解工程、走进工程并投身工程。经过工程认识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的工程素质得到提高。

工程素质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是工程技术人员在面临具体工程实践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和激发的巨大潜能。工程素质是工程实际对技术人员所提出的有关工程概念和实际技术的基本要求,包括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对相关工程技术的了解,对有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创造性的综合应用能力,从事工程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创新意识,对工程技术实际工作内容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必要的市场意识等。简言之,工程素质主要包含以下的一些内容:广博的工程知识;良好的思维方法;工程实践操作能力;细致、耐心、扎实的工作作风;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于工科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工程师来说,要培养起对具体工程问题的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对工程与团队的管理能力,良好的法律、市场、环保、安全等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工程素质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学习阶段经过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有意识地去培养提升自身的工程素质,从而在大工程环境中从事具体的工程实践活动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二 工程环境的教育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由此可见,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指的是人生活在其中并给人以影响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现实的决定作用。教育与环境对个体而言都是外在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感化、熏陶作用。高等工程教育应当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工程环境,使学生在学校里受到工程环境的熏陶,并注意在这种氛围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敏锐的科学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工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必须注意营造良好的工程环境。在深厚的工程背景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工程的魅力,形成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把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要我学”,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我要学”。

良好的工程素质,需要在良好的工程环境中培养。在工程认识课上,给学生提供了面向工程实际的环境,构建了真实的工程环境。学生在这里,可以接触到工程材料、机械结构、机械设备、控制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等实实在在的工程实物,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关的工程任务,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参与其中,激发了学生对工程的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 具体的构建措施以及教学效果

1.改善工程认识课程教学环境,建设丰富的工程文化环境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工程认识当然也是以工程实践为基础的,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加深对现代工程实体以及工程实现过程的理解,形成正确的工程观。让学生在具有工程环境的氛围中去学习,在模拟真实生产的环境中去参与,在学习参与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工程素质,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在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时,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不断提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4年7月,学校工程训练中心整体搬入新落成的机电工训大楼,工程认识课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实践教学场地面积增大,并且教学部对每个实践场地都进行了合理的布置,增加了一些展板、添置了大量的工程实物,如教室里有汽车发动机实物,再配置上汽车发动机结构展板,学生就可以对照学习。学生一进入教室,就像进入了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学生在工程认识课上不仅能接受工程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还能在全真的工程环境中接受工程素质的训练。

充分利用良好的工程环境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教学。工程训练中心一层是各种机械加工实践场地,在场地里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床,排列有序。而在二楼走廊平台可以通过明亮的玻璃窗俯瞰,可以宏观地看到各个实践场地机床的排列布置、学生的操作实践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引领学生在此参观学习,可以形成更直观的认识。

2.增加实践教学载体,充实教学内容

由于教学环境改善,新增了一批实践教学载体,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如以加工制造技术认识为例,新增车床、铣床、钻床、剪床、电火花成形机床、线切割机床等设备。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加工设备、加工方法有简单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带学生来场地观察实际的设备,在设备上摆放着显示机床的参数、特点、用途、加工范围等内容的铭牌,当学生看到机床时,不仅能看到机床本身,更能了解它的特点。宽阔的工程背景,带给学生更开阔的工程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跟踪国内外工程技术的发展,随时将最新的工程案例、工程前沿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典型的工程实际案例相结合,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对工程前沿的了解,对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先进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等前沿发展状况和趋势的了解,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如3D打印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等内容都非常吸引学生。工程认识将课堂教学移至实际工程现场进行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随时提出一些与实际工程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这些方法大大提升了工程认识课程的教学效果,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3.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与工程化的考核模式

工程认识第一次课是工程导论的内容,首先具体引领学生认识了解很多古今中外典型的工程,像中国著名的长城、都江堰显示了工程的雄伟与壮美;而水排、指南车等则彰显了工程的缜密与精巧。现代的航空航天工程、航海技术的发展更让学生感到工程的发展让人类的足迹到了更深远的地方,探索更多人类未知的领域。然后让学生思考更多关于工程的深层次的理论知识,由浅入深,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工程的魅力,被工程所吸引。

工程认识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综合化的工程知识,工程导论之后,工程认识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分别为机械结构认识、制造技术认识、控制技术认识以及机电一体化认识,不同模块之间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贯穿。课程内容进行模块细分,每个教学单元都进行了工程化的教学设计,建设良好的工程背景,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采用“项目驱动式”“互动体验式”“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工程认识课程采用全过程考核,即平时以学生完成工程训练的情况来进行评价,在课程最终考核时布置工程化的任务,学生利用所学的工程知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工程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须充分利用各种工程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要求学生考虑安全、成本、环境、管理等工程实际问题。这个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有了自我发挥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了工程素质。

四 结束语

提高大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工程环境对于大学生工程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影响。工程认识教学需要构建良好的工程环境,使学生受到工程环境的熏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学实践效果,使学生养成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意识,树立起现代化的工程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参考文献

[1]樊庆文、刘胜青、马济永.论大工程环境下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1):5~8

[2]李艳蔷、胡细全、李海波.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上),2009(1):77~78

[3]李贵峰.试论现代高等教育中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34~35

环境工程的认识范文第3篇

环境工程是一门边缘交叉型的综合性学科, 也是工程领域正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学科之一,它要求本专业的学

生能够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工程措施和手段来控制环境污染, 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在环境工程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地位显得非常突出,它不仅是理论教学环节的必要补充,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能力所必需的途径,对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和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现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析

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里程碑,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关于我国环境教育的设想。此后20多年,全国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科学和工程专业,我国环境工程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各校的历史沿革和专业设置的特点不同,使得各校在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不尽相同,现以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为例进行分析。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于1993年,是四川省内较早开设环境专业的学校之一。1995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本科学生,2003年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权,2007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并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育水平评估。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结合学校地处西部地区和绵阳科技城的特点,其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具有自己的特色,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思政课实践教学、外语强化训练、设计/综合性化学实验、创新实践等为代表的通识教育集中实践训练环节。该环节体现了学校对新形势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反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总体要求, 是加强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的重要一环。

表1环境工程专业教育实践训练课程

(2)工程训练、化学类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等环境工程专业教育训练环节。主要由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两大模块构成。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测量等工程技术训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相关化学类课程实验以及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主要根据本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具体情况开设了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物处理实验。课程设置见表1。

(3)以了解企业实际生产工艺和流程,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的的实习和设计环节,包括环境工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3环境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设想

以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思政课实践教学、外语强化训练、设计/综合性化学实验、创新实践等为代表的通识教育集中实践训练环节,夯实了学生的学科基础,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原则,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而且有宽广的知识面, 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复杂的多样化的实际环境问题,充分反映了注重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对环境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可以从专业教育训练环节和实习、设计环节着手。

3.1专业教育训练环节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类实验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以及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物处理实验等专业方向实验课程。这些实验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很有帮助。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改变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局面,从传授实验知识变为指导实验方法,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自觉汲取,控制实验小组的人数,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探索性实验,提倡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培养独立实验工作能力;同时采用灵活的学习机制,对积极参与教师科研、开展科研实验工作的学生也予以承认一定的学分,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较快的适应实际工作,得到全面锻炼。

3.2认识实习是学生在开始专业学习之前进行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参观水污染、气污染、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污染治理实际工程的基础上对环境工程专业有一定的简单了解。由于学生没有一点专业基础,所以只能是一些感性的认识。建议可将认识实习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将其学时分配到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采用边学习专业知识边进行参观的方法,可以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实际工艺流程的了解和认识。国外某些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往往采用这种方式。如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在进行环境工程本科第二阶段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时,在生物和化学处理工程、水资源管理、环境规划等多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理论学习之外,均安排一定学时的参观学习,并记入学分。

3.3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条件限制,这一重要环节往往只能在校内进行,无法及时了解最新工程技术进展,因此常常造成学习的专业知识老化、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要注意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为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工程实践创造条件。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污染治理工程作为固定的实习和设计基地,在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可以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学习,也可以邀请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直接进行指导,依托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工程相结合;或者让学生在设计时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完成实际工程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交流能力,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4结语

环境工程的认识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学习环境设计是教学理论领域的两大主题之一。随着知识媒体概念的提出及不断发展,它对学习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呈现教学信息、构造仿真情境、创建虚拟学习空间、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学生评估等几个方面。

学习环境设计是教学理论领域的两大主题之一。环境因素与人类学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促进人的学习,不良的学习环境会抵消教育、教学的作用和影响。将环境因素纳入人的学习过程来考虑,体现了整体的思想观念,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观念上的转化。

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超文本与超媒体,数字电视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即形成一种数字化生存的环境,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需求,它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这种数字化生存环境,对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

虽然“知识媒体”对教育系统的渗透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它的介入,使现代教育在很多领域都显示出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一、知识媒体

1.什么是知识媒体

“知识媒体”由Mark Stefik在1986年首次提出来的,他的出发点是认为只有将人工智能技术和因特网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个术语本身强调的是在远程教育中,要优先考虑学习规律和认知科学,然后才是技术。

目前知识媒体是个倍受关注的焦点,很多国家都成立了知识媒体研究所。经过各种研究发现,各种技术与媒体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不存在一个万能的媒体或技术,最有效的媒体与技术是各种媒体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因此,我们把以多媒体、远程通信、虚拟现实及认知科学有机融合后的媒体集合称之为“知识媒体”。它的内涵是指由计算机、远程通信及科学相结合而成的作为辅助人类高级认知、扩展人类学习技能与知识领域的技术与媒体。

从定义可以看出,知识媒体可以认为是一种整合环境、平台。它并没有扩展传统媒体的范围,知识媒体扩展的只是人们对传统媒体应用的思想,即“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类的学习,传统媒体应该如何恰当地组合应用?”对于回答这个问题的思想。

如果泛义地理解,我们可以将知识媒体理解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技术,只要能促进人类的学习,增强创造力,促进知识的建构,有助于知识的共享、获取和理解的方法,都可以认为是知识媒体。

2.知识媒体的特点

知识媒体有以下5个显著特点:

(1)知识媒体同时涉及数据和过程:可以通过自己的计算,计算出新的事实,根据媒体自身的规则和不同户的操作来配置和显示不同的信息。

(2)知识媒体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来传播,它尤其适合协作:时空己经不是障碍,通过新的知识媒体,信息都可以传播。尤其对公司而言,可以广采众家之长,让所有人畅所欲言,协同完成既定目标。

(3)知识媒体包含任务空间和人际空间:任务空间是指我们完成工作(写作、绘图和计算等)的环境,而人际空间是指我们和其他人交流的环境。新的知识媒体可以使在计算机上工作的合作者共享一个虚拟的工作空间(即任务空间),但是他们可以通过一种设备(人际空间)看到对方。这就是新型知识媒体的作用。

(4)知识媒体是可扩展的,而且它的行为是可以由用户来控制的:媒体本身能被修改和加强以适应用户的感觉、认知和任务的需要。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现代的工具软件比如word,我们可以把最常用的功能放在最方便使用的地方。

(5)知识媒体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可以有效地减轻人们的认知负荷:知识媒体的构建基础是对人的认知与思维过程的建模,通过对认知与决策过程的某些需要大信息量的认知加工过程的模拟,可以有效地减轻人们的认知负荷,提高知识管理与决策效率。知识媒体不是让软件完全取代人的思考,而是增强人的思考。

总之,知识媒体的核心在于促进人类的学习,促进知识的共享。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界定,较有影响的观点是学习环境的场所观和资源与关系说。场所观认为学习环境是一种学习场所。资源与关系说则认为学习环境不是简单物理意义上的场所,而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这两种观点未能反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核心内容。我们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概括为是一种支持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的组合。这里的学习资源包括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人类教师等物理资源,以及任务情境等软资源,其中任务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核心,任务情境是在学习环境中起着集成其他各种学习资源的作用。一种学习环境是否是建构主义的,关键看任务情境的性质。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是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我们理解知识媒体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将各种媒体优化组合以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的新技术。这一思想对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是很有益处的,我们可以认为知识媒体更适合进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

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乔纳森在1997年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Constructivist LearningEnvironment,简称CLE),见下图。

CLE模型由问题、相关的实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社会背景支持六部分组成。

问题:它处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中心,是学习者要尝试解决或决心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它包括疑问、项目、个案等。

相关的个案或事例:通过这些相关个案或事例为初学者提供相关经验,这对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信息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有关问题的详细背景,学习必须的预备知识等。 认知工具:常用的认知工具有六类:问题/任务表征工具、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信息搜索工具。

会话与协作工具: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为合作学习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使学习者之间进行讨论,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使学习者重新建构知识,进而扩大其认知结构。

社会背景支持:CLE模型所设计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三种教学策略:建模策略、教练策略和支架策略。

三、知识媒体支持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

从黑板、粉笔等传统媒体到形象直观、声形兼备的多媒体,再到计算机网络,虽然弥补了传统媒体中的一些不足,但在培养学生的素养和创新能力,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知识媒体则可以将网络与其他各种媒体恰当结合,它比过去的多媒体教学又有了一定的改善。因此,以CLE模型为基础,我们利用知识媒体来进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可以达到比传统媒体或多媒体进行的学习环境设计更好的效果。

从知识媒体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它对于设计学习环境具有很多优势,首先它考虑到了学习规律和认知科学,其次知识媒体以学习者为中心,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再次知识媒体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可减轻人们的认知负担,增强人们的思考。

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模型出发,结合知识媒体的特点,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知识媒体在学习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1知识媒体呈现教学信息

传统的各种媒体向学生呈现信息时,只是简单地显示事实以及对事实的解释说明,所有学生接受到的是相同的信息,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知识媒体则可以同时设计数据和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或过程计算出新的事实,比较有利于学生的

发现式学习。知识媒体可以根据自身的规则和不同的操作为不同类型的学生配置和显示不同的信息,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2.利用知识媒体,构造仿真情境,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

学习活动的真实性被认为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真实的任务情境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任务情境与将来实际应用的情境相似,有助于学生获取高度概括的理解。

通过知识媒体,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与当前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模拟现实,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仿真情境中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3.通过知识媒体为学生创建虚拟的学习空间,实现学生的协作、交流

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我们可以通过诸如视频会议、网络会议、LotusNotes软件等,以及各种论坛、聊天室等实现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间的实时或非实时的对话,以进行协作学习,最终学生们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知识媒体可以使计算机上工作的合作者共享一个虚拟的任务空间,在这个任务空间中实现与他人的交流,从而实现了人际空间。

4.通过知识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

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时,不论是进行自主学习还是协作学习,都需要大量的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并且需要有一些学习工具的支持,知识媒体则可以满足这些需要。

互联网是信息的海洋,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源。知识媒体还为学习者提供了认知工具,如word等一些现代工具软件可以对获得的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并且知识媒体将这些软件中常用的功能都放在方便学习者使用的地方。由于知识媒体考虑到了学习中的认知科学,所以这些工具软件在使用时要比作为普通软件使用对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5.知识媒体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估学习环境的设计与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评价、反馈与修订使学习环境趋向更合理。

通过知识媒体,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递交作业,把作业到网上或Blog里,这样便于教师和其他同学对个人进行评价,还可以利用电子档案袋进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自评,并且通过它既可以评价学习结果,还可以评价过程。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各种展示软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间的互评。

环境工程的认识范文第5篇

在厂ISO14001环境体系管理评审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厂ISO14001环境体系管理评审会议。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半年来体系运行情况,对下步工作进行安排。刚才,厂管理者代表副厂长**同志总结了我厂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半年来的运行情况,各单位、各部门也对我厂的体系运行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总的来看,我厂自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来,体系得到了持续有效运行,并取得了一定的环境绩效。尤其是员工环保意识得到了增强,环境行为得到了规范,**生产环境得到了改善,全厂综合环境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此,向各级领导和各单位、各部门负责环保工作的同志表示感谢。刚才,*厂长对下半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如何深入做好体系运行工作,强调三点意见:一是要切实提高对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重要性的认识。环境保护工作事关全厂员工的切身利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不仅对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资源能源的节约、保护环境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改善环境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环境管理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厂各单位和各级领导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克服“为了取证而认证”的思想,做环境体系建设的推动者,致力于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提高全厂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规范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行为,把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列为厂、矿队的重要培训内容,让员工认识、认知、理解和接受,变成员工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防止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低标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断改善劳动环境,实现无污染开发的工作目标,努力创建绿色环保采油厂。二是要切实保证环境管理体系规范有效运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在我厂运行的时间比较短,从体系策划、建立、实施直至获准认证注册,只是企业有效地管理环境问题的开始。企业要循着这条科学有效的管理之路,将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经营理念完全融和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而且,油田公司对我厂的合同中有明确考核指标。各部门、各单位要自觉提高工作起点,完善管理标准,严格按着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规范我们的环境行为,认真履行“说了就要做,做就必须做好”的总体要求,切实把体系运行管理与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避免由于对ISO14001标准的理解能力不足,致使环境管理体系与现有的管理制度融合程度不够,形成“两张皮”,影响体系的有效性。有关部门要结合岗位权限和工作流程编写相应的管理程序,进一步加强体系运行管理,将体系列入各单位的月度考核内容,作为各单位领导业绩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严肃考核。逐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与环境保护工作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我厂的环境绩效。三是切实做好各类环境因素的控制工作。我厂自推行环境管理体系工作以来,加大了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液和固体废物的控制力度,在控制资源能源的消耗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见到了明显成效,但离我们的工作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把控制环境污染因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首先,要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的规定,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环保工作要从源头抓起,对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从设计开始就要充分考虑治理污染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加之我们对老污染源的逐步治理,才能彻底消除污染,实现我厂环保防治工作的良性循环。因此,规划设计研究所、基建中心和质量安全环保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环保“三同时”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加强环保宣传和监督检查工作。各单位环保管理人员要通过网站建设等各方面的渠道和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让全体员工尽快理解和掌握体系,不断强化员工的环境意识;要时刻关注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落实到环境指标和方案的进展情况,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加强对体系运行的定期监测和不定期检查,督促基层开展经常性的日常自查工作,确保我厂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扎实有效运行。第三,要积极开展环保技术科研攻关。有关部门要通过组织环境课题研讨会或课题攻关会,及时解决遇到的环境问题,对于目前洗井污水回收和含油污泥处理等技术不成熟而无法彻底解决的污染问题,科技发展部等有关部门要调动全厂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群策群力、集思广义,联合难关,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解决好,为确保我厂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顺利高效运行清除技术障碍、提供配套完善的技术保证。同志们,保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全厂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为不断提高我厂环保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改进我厂的环境绩效,建设绿色油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