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思维的含义

互联网思维的含义

互联网思维的含义

互联网思维的含义范文第1篇

互联网+正走在互联网思维的老路上

这个词火起来的速度堪比火箭升空,要知道在一个多月前这个词大家都还是很陌生的,而现在,无论是记者采访还是媒体写稿已经言必谈互联网+。毫无疑问,作为一个科技行业的时髦新词,互联网+已经彻底取代了互联网思维,成为了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口头禅。

于是,我看到之前做互联网思维培训的老师们,迅速更新了自己的讲义和ppt,之前的《如何学习互联网思维》题目变成了《如何学习互联网+》;我还看到不少创业公司的宣传册的文案包装上已经印上了互联网+,成为了时尚时尚最时尚的产品;我还看到某机构的专家,着急忙慌的出来认领互联网+这个热词使其首创;甚至就在上个周末,当我开车路过北京北五坏外的一个新开发的楼盘时,还赫然看到楼盘的广告文案有“互联网+”字眼。

互联网+火了,这看起来跟当初互联网思维火起来是一模一样的节奏。想当初互联网思维火的时候,雷布斯出了七字诀,小米作为最具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成为了众多培训大师们必谈的案例,而卖肉夹馍和煎饼也借上来东风融资过千万,成为了互联网的典型案例。在今天,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互联网思维这个词的历史并不悠久,但现在互联网圈子里已经很少有人在谈论什么互联网思维了,甚至一提互联网思维就会有一种被人鄙夷的感觉,互联网思维已然成为过去式。

我猜想,这是因为:一方面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在过去一段时间被滥用了,甚至在很多创业者的产品概念里,互联网思维成了核心竞争力。而最后人们才发现,不管是什么思维,做出让人爱不释手的产品才是硬道理;而另一方面,互联网思维在媒体的迅速传播下,被普及大众化了,如今人人皆有互联网思维,之前那些大谈特谈互联网思维的人们这时已经再也没有任何优越感了。

互联网+不是方法论,只是产品形态

那么,就在今天,当我们在热捧这个词时,有多少认真思考这个词背后的含义呢?互联网+会不会重蹈互联网思维的覆辙,从人人争抢的香饽饽成为众人唾弃的烫手山芋呢?

什么是互联网+?现在很多人的共识是,所谓的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平台上加上一个传统行业,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然后助飞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由于与互联网的相结合,诞生出了很多普通用户触手可及的理财投资产品,比如余额宝、理财通以及p2p投融资产品等;比如互联网医疗,传统的医疗机构由于互联网平台的接入,使得人们实现在线求医问药成为可能,这些都是最典型的互联网+的案例。

事实上,互联网+这种产品模式也不是2015年才有的。互联网也的确已经改变了我们身边很多的传统领域,尤其是在餐饮娱乐领域,互联网+早已侵入到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加电视娱乐,已经诞生了众多的视频网站;而互联网加餐厅,就诞生了众多的团购和外卖网站;互联网加婚姻交友,诞生了众多的相亲交友网站等等。

互联网思维的含义范文第2篇

奥巴马政府经济团队与IBM共同研究“智慧的地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久前,由IBM全球CEO彭明盛先生向政府郑重提出了帮助美国建立21世纪的长期竞争优势的建议。人们不难发现美国政府近来提出的“智慧的实力”,与IBM“智慧地球”,用的都是同一个核心词SMART(智慧)。面对IBM凭借百年经验和全球洞察提出的这一新理念,轻轻放过,肯定是一种智力上的冒险。

现在要做的,是尽可能从合理的角度去思考它。从下一代经济的高度上,识别“智慧地球”向我们发出的新信号。

新的世界维度信号:第三种世界

国际金融危机后,会不会出现一个美丽新世界?对上代经济的建设性的反思,就是把下一代经济创造出来。互联网革命已经发生了十多年,智慧的地球正带来新的机遇。

波普尔曾把世界区分为物质性的世界一、精神性的世界二和智慧性的世界三。波普尔将“人的精神世界”与“客观知识世界”区分为两个不同维度,这有助于我们从顶层理解智慧地球的逻辑位置。它透露的信息,是一种文明级的新维度正在成熟;回答的是,美丽新世界建立在哪里?一定是在一个有别于上一代经济的地方。新维度就是新文明的基础形式。

智慧地球从文明维度看是“一块新的世界公地”,它意味着两个基本点:第一,世界的基础结构正在向“智慧”的方向发展。从世界一的物质维度,世界二的货币维度,向世界三的智慧维度发展。新文明不再是寄居在上一代的家里,要给未来搭一个独立的家。现在人类的金融家园塌了,未来要建立一个智慧家园。这样一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就显示出来。奥巴马已经听明白了,在回应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公开信时,马上举一反三地说,建设智慧基础设施,除了建设先进医疗系统外,“我们还将投资于宽带和新兴技术,这些是美国在21世纪保留和重夺竞争优势的关键”。IBM也向中国发出了含蓄的信号,希望在4万亿投向物质基础设施(世界二的基础设施)时,“植入‘智慧’的理念”,“打造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如果19世纪有人提醒清代将文明维度重心从世界一,早点转向日本所在的世界二维度,历史也许会有所不同。这是一个一两百年才会出现一次的重要信号。第二,世界的基础结构正向传统与智慧融合的方向演进。“开天辟地第一回,世界的数字基础架构和物理基础设施开始相互融合了”。这是对第一个要点的补充。三楼是不能离开一二楼单独建设的。世界三的基础设施与世界二、世界一的基础设施,是相互融合的关系,表现为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与互联网的融合。我们提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有类同之处。当然IBM提的这种结合是有方向的,“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正在合为统一的智慧全球基础设施”。

从这个认识上说,只有转变文明价值观,才能发现新大陆。那些误以为智慧地球没什么新意的人,在价值观上没有发现新大陆的划分根据,没有跟上时代。

新的价值信号:第三种价值

关于智慧地球,有许多经验的描述。要识别出其中的新价值信号,需要进一步概括。我认为智慧地球与上一代经济,在价值的性质上,有以下非常不同之处:

第一,智慧在于通过洞察力把握事物的意义价值,提供“更有意义的、崭新的发展契机”。从价值理论说,货物对应的是使用价值,货币对应的是交换价值,智慧对应的是意义价值。IBM反复谈洞察力。洞察力显然不同于X光,不是对付物的,也不同于验钞机,不是对付货币的,洞察力用来发现这个世界(包括物质与价值)与自己的关系,也就是用来发现“此事对我有什么意义”。以前不能识别,现在能识别了。智慧地球无意中包含了一种新价值论:意义价值从依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独立为可感应和可度量的新价值种类,已不是《资本论》那种价值二分法,而是三分法。“感应和度量”不是为了搞统计调查,而是在建立新的价值尺度,以显现新的价值。其次,“我们的世界正在更加全面地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所有的事物、流程、运行方式都具有更深入的智能化,我们也获得更智能的洞察”。让所有的地方显出“智慧”――如智慧机场、智慧能源、智慧电网等等――为的是让所有事物包含的意义,成为洞察力的对象,显示出对我的意义。它使第三种价值(世界三的价值)落地成为可服务对象、可创造价值。将意义这种信息价值,由过去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

第二,通过差异竞争优势创造最有意义的新价值。由洞察力所能特殊加以把握的价值(意义价值)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与同质化的交换价值有什么不同?把IBM林林总总谈的归纳起来,无非以下几种:首先是差异化价值;其次是多样化价值,即异质性价值;其三是不确定价值,即风险价值;其四是复杂系统价值,包括生态系统价值。所有这些上升到理论上加以概括,都是品种价值。这里的品种从窄义的产品品种,扩展为泛指所有在数据级可分辩的异质要素。它是意义、信息得以区别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不同之处。我个人认为,用品种经济性,可以充分概括IBM所说用洞察力所把握的智慧经济,即:品种越多,成本越低,效益越高。以此区别于智慧经济之前那种品种越少,成本越小,效益越高的头脑简单的工业经济。

新的制度信号:第三种组织

智慧地球在制度创新上释放出的重大信号,体现在价值网络中。价值网络将成为人类继市场、企业之后的第三种组织。

第一,世界不仅正变得更小、更扁平,而且“更智慧”。IBM在宣传智慧地球时,一再提醒人们,下一代经济中的组织制度特点,不是只有扁平化。依我看,这是在针对过去十年把互联网误解为扁平化,及《世界是平的》对人们的误导而言的。原说法的问题在于,市场才是扁平的,说互联网是扁平的,岂不等于说互联网与市场一样,没有组织创新?事实是,网络组织兼有市场的扁平特征与企业的结构特征,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组织形态。IBM把这种组织形态称之为价值网络。一方面,价值网络是扁平的,但有别于市场在于它是组件化的;另一方面,价值网络具有企业特征,但有别于企业在于它是扁平的、开放性成长的,所以它是第三种组织。

互联网思维的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产业;转型;商业模式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应用于实践中所得到的成果,“互联网+”通俗的来说就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渗透,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的侧重点在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互联网的巨大作用表现在它可以通过庞大的网络体系将市场中的经济单位紧密联系,不但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以及迅速获取供需信息,还可以实现资源与技术的共享,而这些恰恰是传统产业及部门所迫切需要的。随着互联网与传统部门之间联系日益加深,利用互联网实现传统行业改造的策略已经上升为国策。狭义的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与传统部门的融合,比如传统书店+互联网有了当当,传统运输业+互联网有了物流配送,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百度钱包,传统购物中心+互联网有了天猫商城。从广义来看,互联网+具有更为深刻的含义,这里的“+”代表着创新与融合,互联网与传统企业之间的所有融合与渗透都包含在这个“+”之中,它既有“互联网思维+”又有“互联网渠道+”以及“互联网平台+”。总而言之,“互联网+”的核心就在于将互联网充分应用到传统产业中去。

二、传统产业的危机与挑战

互联网时代对于传统产业来说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冲击,其中显而易见的就是对传统市场经销方式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我国传统的经营环境已形成了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稳定合作关系。产品生产、包装及相关服务与广告宣传任务属于企业,而开发市场潜力和挤占市场份额则由经销商负责。

以往的市场环境中,作为一个良好的区域经销商,必须要在区域内有一定的强大的资源,包括人才、信息、政策优势,绝佳的店铺地理位置,强大的抢占市场能力,都会让传统产业经销商在自己区域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地面商铺、经销商场的价值在快速下降,对于消费者而言,不需要去某些大型商场,就可以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实现直接订购,再加上日趋完善的物流运输系统,这使得传统区域经销商的原有渠道资源流动速度更加飞快。也使得其它区域的互联网商户可以利用信息工具来瓜分一部份市场份额。

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不少人倍感失落、心怀担忧。有着外资第一店美誉的马拉西亚百货商百盛商业集团近日被报接连陷入关店风波中,继北京东四环店宣告停业后,唯一一家位于天津的门店也于三月份闭店。公开资料显示,从2012年至今,百盛至少已经关闭8家门店。除了受外部环境影响外,百盛集团未能及时顺应市场和环境变化而作出必要调整,商业模式落后缺乏创新则是数家店面关闭的根本原因。在这种不安情绪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传统实体经济的危机。或许那些大型的第一、二产业各部门也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做好了迎接第三次信息革命的充分准备,又是否树立了新经济环境下的互联网新思维,让产业渗透到互联网中去。

三、新时代传统产业的转型良机

互联网并不可怕,它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颠覆传统产业的决定性力量,通过合理的利用“互联网+”可以使电子商务在地域和时间上突破以往交易的束缚,让供求双方更有效率的找到交易对手,增加交易机会,为了免于被互联网浪潮所淘汰,立足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传统产业,既要有面临剿杀的危机感,又要充分意识到此时正是传统行业转型的良机。

(一)互联网思维的转型

互联网思维不仅仅是从事互联网工作的人所拥有的专利。也不是因为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就可以具备这种互联网思维,传统企业同样可以培养这种思维。它是一种信息化时代的思考创新方式,互联网思维是大数据、移动互联时代对商业生态观的重设,通过对比互联网新产业与传统产业,可以看出思维转型后的传统产业所具有的以下优势:

1、突破距离的限制

实体经济通过利用互联网工具壮大自身的团队,拥有将消费群由区域向全国乃至世界延伸的契机,把全世界的供需双方距离拉近为零,而对传统产业来说,即使靠火车、飞机等便捷快速的交通工具,在距离和速度方面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2、信息流量大

以往的传统产业获取信息的方式只能局限于通过有限的利益关系人获得,而运作陌生市场则会非常艰难,而在互联网时代,则可以充分调动6亿多数量网民的参与性来获取大量的信息,同时也能将他们转化为自身的潜在客户。

3、成本低廉

以往的传统行业除了固定成本支出以外还需要定期支付会场租赁费、电话费、路费等,这就对传统行业的投资者设定了最低的投资界限,而“互联网+”时代,一台电脑一根网线甚至一部手机就可以独自完成开发、宣传、销售的全过程,成本仅仅是微乎其微的网费。

(二)商业模式的转型

传统企业进行互联网化改造一般来说有四种模式,分别为信息传播互联网化,如电子报刊、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电子商务,如天猫、当当、卓越、飞牛网等;服务互联网化,如团购、定制化服务等;管理互联网化,如从组织、流程、经营理念全面互联网化。但是根据不同的产业类型又可以选择更具特色的转型方式,对于传统的实物产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自己的线上销售平台,实现自己直接生产与直接销售给客户的结合,也可以外包生产环节,留下自己的核心资源优势来完成特定目标,目前这种商业模式成功转型的例子有京东和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平台。

对于一些大型的传统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建设属于自己的商业平台,努力将产品打造的更为多元化、多样化,更加重视用户体验和产品的闭环设计。商业平台模式是开放与创新的结合,可以整合全球的各种资源并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实现供需双方之间的零距离和即时反馈。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有限的资源、人才和能力很难快速精准的定位,这就要求建立一个更大的商业生态网络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偏好。通过开放的平台以更快的速度汇集资源以实现传统产业的商业转型。

这种商业转型的关键在于打造一个多方共赢互利的生态圈,但同时又要注意挖掘自身产品服务的特质,锁定精准的目标用户,设计好针对用户需求点的极致产品,并围绕该产品打造核心用户群,以此为据点实现品牌效应。(作者单位:安徽铜陵学院)

参考文献:

[1] 任娟.传统商业时代的生存危机:转型或者淘汰[J].环球网报,2011.06

[2] 卢静.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C].中外企业文化,2007.03

互联网思维的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网络文化教育模式

引言

自国家开展“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产力,快速地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形态,显著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媒体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工具。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更加全面J知社会、了解世界。同时,不良信息掺杂网络中,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为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增加难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以来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方向,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武器,高校应在互联网条件下,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教育模式,有效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基于此,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下的互联网思维为切入点,探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

一、当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形势、新机遇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1],学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特别提出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

互联网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网络使用最为活跃的高等学校,在“互联网+教学”的新模式下[3],优质网络资源共享方式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成本,提高了价值观教育的学习效率。“互联网+”让高校的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各类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地充实和丰富,同时有不少不良资源掺杂其中。这些资源,既能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但又存在消极影响。

当前,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是高校教书育人的第一要务,这是一个传统话题,由于处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新背景之下,如何破题便增加了新难度。

二、基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金陵科技学院30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02份,回收296份。经整理,有效问卷为278份(93.9%),其中男生165名(59.4%),女生113名(40.6%)。大一学生186名(66.9%),大二学生110名(33.1%)。

2.研究方法。

(1)问卷法:采用学院自行编制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卷,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了解途径,互联网利弊,学习方式。

(2)比较分析法:将本次实证调查结果与国内外同类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特点,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3.处理统计。

通过Excel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数据分析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现状和互联网文化的影响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97.48%的被调查学生知道十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52%的不知道。29.14%的学生表示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准确知道核心价值观涉及三个层面内容,62.59%的表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印象,但一知半解,9.71%的完全不清楚深层次的含义。大多数学生通过新闻媒体、思政课学习和书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数通过讲座和家庭教育学习了解。在随机采访一名大一学生时,他表示:“我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学习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网络报纸等媒体上看到过相关报道,我也肯定周围的同学们大都是了解的。但我不能准确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的内容。”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能精准表述内容的学生只有少数。

在网络文化对价值观影响方面,85.25%的学生认为网络不良信息会影响认知,其中67.73%的学生表示面对网络信息需理性思考,14.75%的表示无所谓。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互联网弊端是信息复杂化,以及虚假信息能够动摇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面对当下网络文化价值观问题,42.81%的学生认为网络泛滥会危及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导向,40.65%的学生表示网络的快餐式阅读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56.83%的学生认为信息虚拟性和隐蔽性导致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存在矛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不一。部分学生认为网络文化会影响对价值观的培养,同时愿意通过网络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较高,但缺乏相应的学习途径。

2.男女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和践行方面的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现状和互联网下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男生和女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相同。在互联网文化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式这一维度,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思考,认为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在网络平台、热点话题、手机微博微信都能学习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层次的内容。同时,在互联网文化影响下要严格自己的言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身边错误言论,做到多参加专家讲座、师生座谈会,合理使用网络,从而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名受访女生表示,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上确实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更喜欢一起探讨与政治有关的时事,乐意参加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而女生在这些方面兴趣就相对较弱,她们对艺术文学类的活动更有兴趣。

(三)问卷调查总结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个多维的心理结构,受到社会认同、个体特点、互联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存在差异性。

大学生主体不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也就不同。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内容认同,部分内容表示片面认同。另一方面,男女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性别差异。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大是大非的题上立场是坚定的。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影响,高校应抓好“互联网+教育”工作。

大学生是思想变动最剧烈的群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最大。调查显示,高校主要通过课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多数学生希望提高政治课的趣味性,让课堂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学中有更好的作用。同时,多数受访学生表示更愿意通过网络平台、热点话题、微博微信等途径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研究

在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手抓,让学生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关系,并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因此,在借鉴以往教学经验的情况下,创新教学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必经之路。

(一)以教学方式革新为动力

从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方式来看,互联网的兴起已使学习不再局限于纸质媒体。因此,革新教学方式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已经十分紧迫。以清华大学为例,2014年取消了马克思主义原理近半课程,学生通过注册慕课平台在线学习名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4]。网络课程独特的互动性、资源性正是高校通过主动尝试探索,不断开发教育模式的成果。高校教师尤其是政治课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用新媒体的优势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今后,可以尝试在学校专题热点论坛、贴吧等平台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座谈会,让学生通过关注QQ、微信公众号了解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含义。网络平台的多元化促使学习方式多样化,促进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改进,朝着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方向发展。

(二)以学生体验为重点

如今,碎片化知识改变着学生的阅读方式,在互联网时代,看似阅读的东西增多,但各类知识呈碎片化形式,因此,不少学生形成了快餐式的阅读方式,网络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要用追求完美的精神培养学生,将最好的体验带给学生。因此,高校要充分了解学生并尊重他们的特点,知晓学生心中的想法并对症下药,在基于学生特性的基础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问卷发现,QQ、微信等现代通讯因信息量大、即时等特点深受学生的喜欢,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许多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不深,主要是由于学习方式枯燥,缺少互动性导致效果不理想。不少学生指出,学校可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来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减少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比如组织随手为生活正能量点赞,开展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宣传学生道德事迹等。

结语

互联网模式下,大多数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但真正理解核心价值观深层次意义的只有少数。学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愿比较强烈,但也存在一些学生知行不一的情况[5]。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与学生政治信仰的建立和国家的前途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针对性、科学有效的策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的作用。

综前所述,高校应积极树立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教育对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抵御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为学生的成长指引方向,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薛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

[2]郑文.研究性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2).

[3]杨晓军.“互联网+教育”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

28(3).

[4]曾鑫.互联网思维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学园,2015(18).

互联网思维的含义范文第5篇

在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跨文化研究中,他将中国人归类为崇尚集体主义,且权力距离指数较高的族群。同时,中国企业家和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从本质上来说,又是个人主义的。类似的对立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全球化主义与地方化主义、效率与效果、交易与关系、以及集中化与分权化等),而如何化解这些对立,一直是哲学及组织问题的核心。由于商业互动日趋复杂,战略学者已经注意到这类情况,并且认为,“最优秀的公司已经学会如何管理这些对立事件”。然而,大多数管理者们还是倾向于用“二选一”的思维方式处理对立事件。

竞争与合作两大策略是厂商经营策略的主轴,因此,竞争与合作这一对立问题对企业经营决策者和战略研究学者都是核心命题。内勒巴夫(B. J. Nalebuff)和布兰登勃格(A. M. Brandenburger)在其1996年的著作中强调“竞合(co-opetition,由网威公司创始人雷·努尔达(Ray Noorda)创造)”观念,而一些大型企业也与竞争对手签订协议,争取合作共赢。我们可以用超越对立(transparadox)的视角去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不必只做“二选一”的策略。

理解对立的三种思路

对立源自于希腊文的para(指超越或相反)及doxa(指意见),其涵义已经逐渐引申为暗示超越合理性或逻辑性的状况或关系。西方文化倾向于将对立解释为两个独立甚至敌对的个体;由于呈现着明显的相反状态,竞争与合作便成为显著的一个对立性组织现象。东方哲学中的中庸思维具有整体性、包容性,与西方分析思维互补,鼓励超越对立思维。超越对立的观念并非统一或综合,而是意味着包容范式的差异性、相似度以及交互关系。

西方思维与研究

西方组织研究已经增加了对对立问题的分析及其在经营领域的应用。刘易斯(Lewis,2000)强调,若想创造管理及组织科学的重大突破,理论家必需寻求一些方法来处理人类及组织固有的一些对立矛盾等问题。莫尼加恩(Murnighan)与康伦(Conlon)的一项实证研究(研究中的组织为管弦四重奏乐团)发现,愈成功的组织,愈不会公开讨论对立的问题,他们只会以含蓄的方式来体认这种固有的矛盾现象。其他学者的研究包括,将对立问题进行时间、空间上的分割,发现对立在冲突性之外还有相互关联性,等等。

尽管如此,管理及组织研究领域大都仍把对立理解为“二选一”的问题,也就是说,对立所包含的两种事物被认为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在一个特定时间或情况下,两者仅有一个能够运作。刘易斯(Lewis,2000)这样解释这种现象:当人类尝试去解释愈来愈复杂、模糊、不断改变的世界时,往往会忽视复杂的互动关系,做出“二选一”的极端选择。根据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牛顿的哲学,正式逻辑需要将现象切割为更小的、截然不同的片段,从而进行语法分析。这种逻辑架构在“二选一”的思维方式中,无法将对立的复杂状况融会贯通。

东方中庸之道

一项关于各国文化解决矛盾冲突方式的研究(Peng & Nisbett ,1999)发现,美国的参与者在面对两种显著对立的论点时,会出现极端的观点,然而华人则倾向于同时接受两种论点。作者对此结果的解释认为,中国人在处理矛盾或冲突的情况时,倾向采取妥协或折衷的办法;相反的,源自于亚里士多德学派逻辑的西方思想,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出现极端的对立论述。纽曼(Newman,1995)认为:“西方文化的长处之一,就是其分析能力;相对而言,中国式思想的优点之一,就是将不同事物予以整合。西方人对于商业活动之研究,整合行动的分析较少,因此,西方世界对于整合议题,仍有极大的改善空间。” 相对于将整体事物拆散成为个体的分析思维,中国人则是采取整合性的思考模式,评估所有事物的关联性,包括社会、经济、及生物等层面。中庸之道是强调整体性的一种动态观念,寻求事物的和解与包容,特别是平衡对立的趋势;中庸之道的另一面是对立,著名的“阴阳图形”最能够贴切描述这一点。一些常用的汉语词汇也能体现这种“两者皆可”的观点,比如内外、矛盾、多少、古今、存亡、危机,等等。

超越对立视角

已有研究把竞争与合作的交互关系分为三类:竞合(co-opetition studies,内勒巴夫和布兰登勃格将竞合定义为“无须扼杀对立者的竞争,以及无需忽略自身利益之合作”)、竞争导向的合作(competition-oriented cooperation,如合资企业或战略联盟的合作协议)、合作导向的竞争(cooperation-oriented competition studies,合作关系成为竞争水准的测量方式,如利用历史事件分析竞争如何侵蚀战略联盟等)。之前的研究基于不同理论,在不同层面上探讨竞争与合作问题,存在两个问题:一、不同定义之间存在不一致性;二、竞争与合作的逻辑关系不对等。我认为,假设竞争与合作有一定范围的动态交互影响,才可避免“二选一”的思维。结合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我们提出超越对立的视角。

在这种超越对立的观念中,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许在本质上是相互依赖的,并构成一个整体。这种超越对立的架构可以容纳三种对立的关系:独立(independent)、相互关联(interrelated)、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t)。独立对立是指两个共同存在但具有排他性的主题,比如你跟一位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相互关联对立是指部分受到其他观点影响的主题,如同星群中两颗星之间的关系;相互依赖,指两个息息相关、相伴出现的概念,如黑暗与光明。西方传统观念将对立的事物视为“两个”(也就是分离的事物,尽管它们可能相关,例如双胞胎),而中国思维认为,对立是由两个相互依赖的相反事物构成。它们由彼此定义,是构成一个完整整体的、两个相互作用的组件。

然而,传统西方思想中并非完全没有相互依赖对立的观念。在希腊神话中,依卡洛斯用羽毛和蜡制的翅膀升空飞行,企图逃脱克里特岛的监禁;然而,当他飞近太阳,蜡开始融化,翅膀突然散落,依卡洛斯因此坠海身亡。翅膀使他可以飞行,也最终使他丧命。在企业经营环境中,成功的企业往往会因为过去的成就而制定鲁莽的决策,严重破坏公司的经营。英特尔董事长安迪·格鲁夫针对这种矛盾曾表示:企业的成功也隐藏了自我毁灭的种子。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表示,极端理性的品质会转变为暴力的、恐怖的非理性狂热;并且,一项行为包含着其对立面的根源。由超越对立架构所引申出的相互依赖对立概念,强调在矛盾之中的极端对比并非仅是纠缠在紧张关系中而已,实际上是构成完整状态中的重要成分。

竞争、合作的三种关系

用集合方式表达竞争、合作的三种关系,可以得出图1所示的三种状态。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从多重层面来考虑二者的互动性,从“二选一”到“两者皆可”。

独立对立(independent opposites,图1-1所示)代表竞争与合作相互独立,甚至相互对立的情况。“将这两股力量区分开来相当重要。如同水与油一样,竞争与合作无法融合。相反地,他们必须平行动作,一个接着一个,或者一个覆盖在另一个之上。”此观念假设这两股力量会相互抵销,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弈”的思维。这种观念存在于寡头垄断市场研究中。在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关系中,两股相反的势力,决定了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平衡:第一股力量为两家公司(或更多)相互合作、追求共同利润极大化之企业间共同利益,第二是每家企业追求自身利益,这也意谓着这些厂商可能会采取竞争行为来增加他们的利润。从这个角度讲,唯有一家企业降低他们合作的行为时,竞争行动才会升高,反之亦然。

相互关连对立(interconnected opposites,图1-2所示)强调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模棱两可的关联。例如,通用汽车提供了1000美元的汽车零件购买折价券,而这种折价券却可在任何竞争对手的店铺使用。此时,该公司的竞争者(例如福特)是否应该将通用汽车的这项方案视为是合作的举动(因为此举可提升福特的销售)或是竞争的动作?竞争与合作的力量往往相互牵连,并可能互相影响,形成厂商之间相互竞争(或合作)的特质。交会区域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根源,如同中国的阴阳哲学。

在这种高风险及不确定性的情况之下,关系不对称(公司对于他们的关系有不同之解读)将攸关厂商间动态。如果厂商对于这种微妙状况未能善加管理,则他们所采取的行动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以网络公司之间的交互影响为例,当某家公司发明了一套标准时,他们需要与其他公司合作去建设此标准,并创造出一个用户专属的单一网络兼容系统(例如传真机、银行提款机网络、高画质电视、手机网络等)。因此,发明并建立此标准的行动同时具有合作与竞争的特性。当一套标准建立之后,该网络内同业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便会升温(新加入者也会带来竞争压力),然而所有的公司都必须共同维持这套标准,以避免造成他们投资的巨额浪费,这种相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连性,以及管理这种微妙策略双重性的压力,在这种状况中格外显著。

全部包含的相互依赖对立(all-inclusive interdependent opposites,如图1-3所示)包含了厂商间动态的所有可能状况(竞争、合作、及超越此两者)。竞争与合作形成了两个圆圈的组合,某些行动及关系在本质上具有竞争性,某些则具有合作性。重迭的区域包括了那些相互关联的对立,在本质上具有混合及含糊不清的现象。与此同时,竞争与合作不明朗的状况也存在,它们可能是潜在的、无形的互动关系。这种研究有两个极重要的相关主题:竞争与合作关系是厂商间往来的基础,而组织相互依存的概念对于理解企业组织的生存及绩效,极为重要(厂商的决策及行动取决于其他公司的决策及行动)。

在全部包含的概念中,厂商间动态系属于全方位的,而竞争行动与竞争响应则是厂商间许多错综复杂策略往来中的一环。一项竞争行动可能会引起对方希望合作的响应。相同的,两家公司的合作也往往会招致竞争性的报复措施(此关系也自然可能会吸引其他厂商加入合作的阵营)。因此,竞争-合作隐含着多重的交互影响。依据此论点,图3-3不仅包含两家厂商的竞争合作互动与可能行动,同时也纳入两家公司无任何竞争或合作关系的状况(此状况超越了我们对于竞争合作思考的范畴)。这一观念让我们可考虑到既非竞争亦非合作的公司,以及其他尚未发现的潜在组成要素。或许会有人质疑思考这些状况是否具有实用性。事实上,这种建构允许我们考虑那些尚未观察到的可能性,是一种相当保守的思维。这种建构提醒我们:任何行动或关系均可能含有对立的根源,不论这项行动在某一个时点是否显著,是否具有相互关联性。某项措施表面上可能并无关联性,然而从较晚的时点来观察,却可能具有某些意义。

竞、合存在多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