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知识产权保护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法律保护制度已成为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已成为衡量国家、产业集群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但由于大部分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对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制约着整个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创新。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产业集群必须采取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1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显著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以中小型企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集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同时也是区域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依托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案例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得到了实践,比如:“第三意大利”、美国的硅谷和128号公路附近的信息技术集群,丹麦的家具集群、巴西的陶瓷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集群等等。在我国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江苏和福建等经济发达的省份。

近几年来,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目前,东部沿海省市产业集群已占到本区域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优势日益显现。辽宁省本溪市产业集群取得了快速发展,有代表性的重点工业产业集群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等。

2产业集群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

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产业集群普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产业集群的发展。

(1)产业集群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认识不深、贯彻不够

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是完善和齐全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国务院、省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辽宁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但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普遍缺乏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意识,不熟悉计算机软件、未公开信息等知识产权新主题,甚至对于知识产权的概念都是陌生的。不少企业把本单位掌握的技术,独家引进的专有技术理解为“自主知识产权”,企业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更不用说利用知识产权获得超额利润。

(2)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才紧缺

产业集群中的诸多企业,设置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的所占比例较低,实践中,大部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是由企业的科技开发部门甚至行政管理部门兼任。下面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截止2009年末,本溪市钢铁深加工制品产业拥有各类人才总量为6886人,占职工总数的40.5%。其中经营管理人才255人,占职工总数的1.5%;工程技术人才1059人,占职工总数的6.2%;管理岗位人才663人,占职工总数的3.9%;技能型人才49o9人,占职工总数的28.88%。可见,管理人才奇缺,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更是微乎其微。产业集群中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缺乏专门管理人才,就不能依法保护产业集群知识产权,更谈不上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3)产业集群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低,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不高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企业知识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水平。我国大多数的产业集群的(R&D)经费投入明显不足,远远不能适应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发展的要求。产业集群中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偏少,质量偏低。大多数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靠购买专利技术和商标许可使用来维持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这样的企业不仅要付高额的使用费,而且企业的生产没有生命力,受制于他人专利技术的限制,企业没有发展前途,甚至是死路一条。

(4)产业集群知识产权拥有量少,技术含量低

产业集群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品牌、缺少自有技术,尤其是缺少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内容是不少产业集群的一个不容轻视的缺陷。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缺失,使中国不少产业集群存在技术空心化的危险。作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广东所生产的芭比玩具在美国市场卖9.9美元,自己仅得加工费0.35美元;作为信息产业大省,广东组装的电脑,只获得不到3%的利润,而拥有电脑芯片制造技术的国外公司,税后利润却高达20%。大量事实证明,知识产权拥有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企业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3产业集群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对策

面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式,产业集群如何通过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手段来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明确产业集群中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位

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摆脱这种现状必须坚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就产业集群而言,应结合自己的集群生产重点和产品特色,明确符合产业集群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加快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效益的速度。产业集群中属于高新技术行业的,对其而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是发展之本。在技术上领先的应向跨国公司学习,通过专利战略取得国际市场,当技术不占优势的企业和其他企业或者研究机构合作时,应确定哪一方将拥有该项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并采取妥善措施保护知识权。同时,要重视与专利有关的技术合同的管理。

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 地方经济 发展

保护知识产权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根本上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创新,而创新的主要保障就是知识产权保护,所以必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以促进创新资源能够高效配置,把全社会的智慧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推动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

多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中,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一方面要适应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避免在国际竞争中受制于人,另一方面也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知识产权保护在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得好,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如果保护的不好,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一、知识产权保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产权是指人类对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和识别性工商业显著标记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制度发源于欧洲,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知识产权制度从产生到现在,也就是三、四百年的时间,发达国家建立起了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文化繁荣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开始全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先后颁布并实施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细则、条例等配套法规。同时相继加入了多个国际公约、条例、协定或议定书。辽宁省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法律规章制度,并依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制定了《辽宁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12年辽宁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2010—2012年辽宁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成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领导协调机构,结合辽宁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措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辽宁省为例,2012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围绕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辽宁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1年,全省申请专利为37142件,比2010年增长了8.6%,全省PCT国际专利申请224件;全省注册商标申请为22896件,注册17688件;在新产品开发、版权、植物新品种、软件产品、软件著作权登记、地理标志产品等知识产权创造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二、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

目前,辽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多数企业没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有的也是流于形式,知识产权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不多;科技创新、人才评价缺乏管理机制;侵犯知识产权现象严重;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和阻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步伐。因此,必须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以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用具有辽宁地方特色的知识产权战略为辽宁创造财富,自主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和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服务。

(一)全面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我们喊了很多年,可一直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一直没有深入人心。当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要在全省逐步形成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多数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认为没有知识产权制度企业一样能发展壮大,所以很多企业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了解很少。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或者知识产权被侵犯了怎么办,都不知从何下手。《辽宁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12年辽宁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和《2010—2012年辽宁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提出了“创新为荣、剽窃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假冒欺骗为耻”的理念。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在全省广泛开展知识产权的普及宣传教育,使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成为一种制度,更要发展成为一种文化,逐步形成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的工作,可是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我们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十报告中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尤其在知识产权地方立法工作中,以促进辽宁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的情况下,我们应根据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方面的地方性法律规章制度。

(三)用知识产权保护助力经济结构调整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也是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是全国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资源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劳动力成本增加也非常快,如果不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将逐步失去竞争优势。因此,经济发展的出路和机遇就在于创新,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倾斜,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做到“研发产权化、产权产品化、产品产业化”。尽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会在短时间内放慢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是从长远角度看,用知识产权保护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将会大大促进企业的成长和经济的发展。2011年,辽宁省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比如特变电工沈阳变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丹东金丸集团、鞍山聚龙金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以自主专利技术为依托,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完成了32个国家标准的制定。

(四)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区域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衔接,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特点,完善知识产权的扶持政策,培育地区特色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8年,辽宁省制定了《辽宁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有效的促进了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为促进省、市两级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和实施,辽宁开展了年度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价工作,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评估试点省份。面对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和瓶颈,为促进经济健康、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我们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和应用,将知识产权战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在辽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报告,2012年11月8日

②丁丽瑛.知识产权法[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周丽莉,张佳奇,周宇峰.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安徽科技,2012(1)

④谢建伟,余建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所需[N].人民日报,2011-03-14

⑤涂赤枫,张晓丹,张旋.建设创新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思考[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3)

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范文第3篇

知识产权作为国家通过法定的程序授予智力成果的完成者在一定时期内的排他或专用的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标记名称权、制止不正当竞争权、技术秘密权以及植物新品种保护等,国家则通过一系列特别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其相应的经济利益神圣不受侵犯。相对于法律范畴的其他权利,知识产权具有显著的排他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特征。因此,这就意味着谁拥有知识产权,谁就拥有了市场经济活动的合法的市场独占权或垄断权。知识产权战略,就是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充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并遏制对手,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而进行的整体性筹划和采取的一系列的策略和手段。

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在国际市场上,跨国公司无一例外地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快速地推进其技术创新;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对其成果进行有效的保护,以其技术创新实力、产品的科技含量抢占世界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也正是采取产品未到而专利商标先行、以专利申请封杀对手创新空间、搜集竞争对手侵权事实而获取高额利益回报等知识产权战略来不断占领和控制我国的市场的。因此,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趋势,将知识产权战略融入经济发展之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中的作用

一方面,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方向问题上,应将产业发展向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方向应根据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朝着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方向发展,改变过去那种地区利益和市场需求驱动下的产业趋同化状况。所谓优势和特色,就是谋求那些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而具有产业市场的垄断地位的产业,必然涉及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看,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才能被视为是优势、特色产业。另一方面,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来保持区域产业的优势和特色。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知识产权既能用来开拓创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又能用来保护好自己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目前,我国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有三十多个。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保护好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如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可以采取专利保护、商标保护中的防止、垄断、索赔等策略,来遏制他人仿制产品和瓜分市场的行为,确保自己在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可以利用植物新品种保护、原产地标记保护中的注册、抢先、抑制、拦路、储备等策略,来打击他人或地区对那些具有鲜明自然和人文特色的产业进行假冒等侵权行为,从而维护自己的产品信誉。此外,对于有些相对没有市场优势的产业发展来说,也可以利用专利保护、商标保护中的引进、借助、二次开发等策略,先借助他人的知识产权优势解决自己的市场生存问题,然后在他人基础上消化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实现后来居上。

三、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手段,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

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 贸易 知识产权 保护 趋势

【论文正文】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贸易发展趋势

一、知识产权保护不断纵深发展

1.知识产权保护的开放性趋势增强

在TRIPS等多种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中规定,WTO的成员国要统一接受知识产权多边保护规则,这样就形成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统一规范性体制。在这种背景下,各发达国家纷纷修改和调整本国知识产权法,力求继续主导知识产权国际制度的走向。如2011年9月,奥巴马签署《美国发明法案》,表明新修订内容将陆续开始发挥作用。自1980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后,我国相继制定并修改修订多次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从而逐步形成开放性、国际化的现代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

2.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产品不断发展和最新科学技术的运用,知识产权的应用领域和保护水平不断提高,如技术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详尽并适用于特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法等,保护期限较之以前延长。但是,将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保护水平的提升和提高也就形成了新型技术垄断。如我国近些年来3G移动通信标准、华为思科事件等,充分反映了国际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下的贸易保护壁垒。

3.知识产权审查国际化

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着诸多共同利益,以共同应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模仿行为,因此它们更为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审查国际化,以求得更多由于知识产权保护设置而带来的利益。专利审查的国际化和保护统一联盟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审查效率,降低了各国付出的成本。同时,也对传统的知识产权地域性原则产生了冲击。

二、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不断提出

目前,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出了振兴国内经济和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这主要是一国经济的发展中知识产权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获得产业集群效应,扩大一国的贸易范围、形成一国的竞争优势等明显的战略优势。一些诸如美国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大国,为了继续保护和扩大本国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通过双边、多边等谈判等形式形成最适合本国当前发展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金融发展;创新效率;高技术产业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7-0042-05

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可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作为创新主体的高技术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它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未来。如果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不高,资源就得不到有效配置。只有能够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主体,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创新效率可用于衡量在等量创新要素投入条件下,其产出与最大产出的距离,距离越大,则创新效率越低。创新效率反映了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更加揭示了创新的本质。对创新效率的科学测度,有利于各地区认清创新活动中的不足与差距;对效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能促使各地区采取措施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能力。以往研究大多考察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发展与创新投入或产出之间的关系,本文更关注这两个变量对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如果能从效率的角度揭示这两个变量的影响,无疑对于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效率型发展更具实践指导价值和意义。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效率

创新需要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创新不仅过程复杂,其结果也具有不可预测性,这些因素使得创新具有较大的风险,而知识产权保护是推动创新的动力之一。首先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可以提高模仿创新的成本。与有形资产投资相比,创新等无形资产投资的产出更容易被竞争对手获得,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高,技术溢出效应越差,其他企业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技术引进需求,技术引进或者侵权成本就会越高。其次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提高创新收益水平。创新研发的产品技术含量高,在一段时间内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处于垄断地位,进行创新投入的企业可以从创新带来的垄断中获得超额利润。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创新投入的同时,企业之间在创新产品和创新技术方面的竞争迫使企业不得不在有限科技资源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效率。然而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性,会使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效率产生不一样的影响[1]。Schneider[2]对47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70~1990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而发展中国家是负相关的关系。Branstetter和Saggi[3]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样也会提高其创新效率。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增加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提高创新效率,并且这种效应会存在地域的差异性。

12 金融发展与创新效率

首先创新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企业除了内源性融资以外,金融体系是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唯一途径;其次创新活动具有高度的风险性,金融体系通过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和为金融工具合理定价这些途径,可以最大化地分散创新投资风险;另外有效的金融市场可以通过价格信号引导资金投向具有开发新产品的企业来提高技术创新率。美国经济学家Schumpeter[4]最早论述了货币、信贷等金融要素的支持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他特别强调金融中介机构对企业自主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对金融体系支持与自主创新之间的正相关性给予了肯定。Jeong和Townsend[5]通过扩展转型期产出模型将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的经验研究表明,金融深化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巨大贡献。孙伍琴和朱顺林[6]对我国23个省市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研究表明,各省市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效率,且省际间存在差异性。张自力等[7]对广东省四地区金融支持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支持与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呈正相关,但各地区之间存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金融支持效率的区域性差异。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金融发展可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高,并且这种效应也会存在地域的差异性。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与样本

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样本为2005~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地区面板数据,由于数据不全,分析时未包括、台湾、香港、澳门,以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技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文中使用的研发投入、产出变量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律师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知识产权统计年报。金融发展指标中,贷款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股票市场和地区GDP数据来源于CCER数据库。

22 变量定义和说明

221 因变量

创新效率(IE)。目前在进行效率评估时,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参数化分析法和非参数化分析法。参数化分析法必须预设生产函数,通过计量回归模型来估计参数从而计算出效率。非参数化分析法无需预设生产函数及其参数,以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各观察值的相对效率,普遍使用的是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以下简称DEA。本文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企业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具体采用的是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C2R模型。令IE作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度量,IE取值越高表明创新效率越高。

本文从人力、物力、财力三方面考虑创新投入,选择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新增固定资产,R&D经费内部支出,技术购买、引进、消化吸收、改造费用作为创新投入的指标;产出指标为专利申请数量与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标定义如表1所示。将投入与产出指标数据带入C2R模型,运用DEAP21软件进行运算,求解创新效率IE的值。

222 自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