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知识初等职业教育

知识初等职业教育范文精选

知识初等职业教育

知识初等职业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等教师;职业道德;问题;解决措施

一、职业道德的涵义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它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等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热爱学生、有教无类、不耻下问、知过而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著名言论,形成了我国教育史上首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汉代的董仲舒也对教师的道德品质、言谈举止等进行补充,把“三纲五常”作为师德的核心要求,并提出“善为师德,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在现代社会,教师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以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担负着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双重任务,而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适应这一任务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引路人。”[1]师德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使教师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并使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获得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现今,由于各种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案例频频出现,教师职业道德的认知和履行方面受到了质疑。

二、我国初等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身份认同感不强、缺乏敬业精神教师的职业被誉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当代,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程度却很低,尤其是初等教师认为自身处于学级的最低阶段,仅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教育水平,把这一职业当做谋生和养家糊口的手段,以致于对待工作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华东师范大学师范所对上海教师职业调查表明:“在对待自己的工作上,只求过得去的人大约是35.7%;懒散马虎、敷衍塞责的人约占10.34%;24.26%的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漠不关心;约有21.83%的教师以是否符合自己的个人利益来看待领导的工作安排。”[2]初等教育阶段是造就人才的基础性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对自身身份认同感不高的教师只能安于现实、不去创新,降低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二)为师不廉、追求利益有些初等教师不满足当前地位待遇,受到“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腐朽观念的影响,不顾一切追求利益。对待学生和家长,部分小学教师利用教育管理学生的权利,把学生当成谋取私利的筹码,例如强制学生订阅各种杂志书刊、学习材料,擅自提高学费收费标准、添加收费项目等;或开设辅导班,把自己的知识当做明码标价的商品,对学生进行有偿补习。在教师与教师间,缺乏合作交流,具体表现为不能尊重和信任其他教师、不支持和配合其他教师的工作等。马卡连柯曾说,“应该有这样的教师群体,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互相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教育儿童。”[3]言下之意,教育是需要教师之间摒弃利益与争斗,相互合作、交流来进行的。(三)缺少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教育学生和尊重学生是相辅相成的。初等阶段的学生具有心理上特殊性:好胜心强,期待教师的鼓励和关注;自尊心强,对于老师的批判反应明显;自控能力不强,好动、集中力不够等。这些都是这一阶段孩子的正常表现,然而有些教师却对这部分孩子严厉批评惩罚。教师对学生的不关心主要表现为:其一,不尊重学生,不能公平对待学生。教育公正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公平合理地教育和评价每一位学生。部分小学教师排斥甚至厌恶学生,无视学生权利,歧视所谓的“差生”、“捣蛋分子”,即使他们取得进步,也会归因于巧合、目标简单等因素。其二,体罚和变相惩罚学生。某些小学教师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愿,对于侵犯教师权威的学生施以精神及身体上的处罚,例如讽刺学生、侮辱其人格,冷漠对待学生,推搡、敲打等方式也是屡见不鲜的。

三、我国初等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社会现状的压力从古至今,教师一直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以及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教师的身份经历了巨大的转换,从原有的高等知识分子跌落至现在的“教书匠”身份。恩格斯说:“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4]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影响了教师的价值及职业道德观念。我国初等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等各方面也遭受了差别的对待,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教师与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相比确实存在很大落差,甚至有些地方还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以及教师医疗、住房、福利等方面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教师也是某一家庭的一员,也需要承担家庭的责任,但在工作岗位上得不到基础保障时,就出现选择利益,抛弃师德、责任的局面。(二)教师自身道德意识薄弱内因是根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还是要靠教师自身正确的意识。法国人文主义者蒙旦对人的道德问题有这样的表述:“教育在培养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人的判断力和德行;教师要善于修饰、丰富自己的内心,成为心神镇定、稳健的导师。”[5]当代教师迫于各种压力,现实的只寻求地位和待遇的提高,对于“修身养性”却毫不在意。教师与学生角色的科学定位即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初等教师依然坚持自己的中心地位,学生因教师的权威不可侵犯,有质疑的想法都会被抹灭,也就导致学生批判性的思维逐渐失去。教师是需要通过学生的表达和表现才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教师坚持自己的权威中心,则会失去了解学生的机会。(三)学校及相关部门管理失策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在管理观念上存在的偏差是导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外在原因。教育主管部门仅以学生成绩来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导致各学校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对学生及教师的德育教育,导致部分学校聘用教师时仅注重教师的知识技能。对于校内的师德培养工作,学校采取形式主义的做法,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部分学校管理者以学生考试成绩高低作为考评教师的主要依据,并认为体罚学生是教学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这就促使教师为提升自己所教科目的成绩而不择手段。由于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未设立一套完整、健全的师德监督机制来制约教师的失范行为,即使教师违背相关规定,也并未受到实质性的惩处,因此这种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的缺失给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提供了更多可乘之机。

四、改进措施

当前初等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缺失已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因此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初等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一)政策的保障与支持教师自身的福利保障和工资待遇的改善,地位的适当提高,很大程度上会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态度,避免出卖性教学。应从几个方面来完善教师的保障制度:第一,提高初等教师的政治地位,在全社会范围内真正树立起崇尚科学、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提高教师工资和职业水平,使教师这一职业成为社会羡慕的职业,并同其他行业人员一样享有平等的待遇,如住房、医疗、子女就业方面。第二,关注城乡初等教师各方面的巨大落差,注重公平性。政府在政策方面要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设立农村初等教育专项资金,将城市所征得的教育附加税用到农村基础教育中。第三,各教育部门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层层落实、严格把关,禁止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福利未到位的问题。此外,教育内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思想,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二)教师德育的自我提升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言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化为自己学习的内容、效仿的榜样,因此教师需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身良好形象来教育和感化学生。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不仅需要远大的目标来支撑,还需要从细节做起、落到实处,其次,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权威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昆体良在《演说术原理》也提到:“教师要以父母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过分严厉。民主并等于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完全零距离,而是要坚持“中庸之道”,适当的交往。”学生的角色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的地位得到学生的尊重,就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学生的各项能力也能潜移默化的发挥出来。但教师毕竟还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因此学生需要尊重教师的身份与劳动成果。(三)完善初等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督机制教育事业与社会伦理密切相关,教育工作者经常被认为是社会道德的化身,可见,教师的道德素养状况备受社会关注。学校和各有关部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健全教师德育的监督机制:首先,对初等教师的聘用不能仅以教师知识技能为选拨的标准,还应增加职业道德的考察项目,两项合格的教师才予以聘用。教师知识技能可从教学的亲身实践中来不断丰富,但如果没有道德意识,是不能使道德水平与知识水平同等量化的。其次,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师德的建设工作并列为重点,可设立培训班定期对教师进行德育培训,或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初等教师座谈讨论,还可安排受训教师跟随先进模范人物实习实践等。最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科学、多元化的教师考评制度,转变依据教学质量好坏来评价教师的单一模式,把师德优劣作为考评的重要内容。另外,还应设立专门的教师监督机构,负责对初等教师职业道德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帮助教师了解自身不足。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各方面被各界所关注与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从根本来摈弃旧社会的陈旧意识与态度:学会尊重学生,从课堂的权威者、掌控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也要保留原有的标准,坚持身正为范的典型品质。并且在社会制度的保障下,勇于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进取。通过对师德内涵的理解、自身品行的修养和专业知识的不断丰富,才能真正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1]黄文.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3):105.

[2]陈永明,钟启泉.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2-205.

[3]王金,韩雪,陈琦.小学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3):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4.

知识初等职业教育范文第2篇

1.《宣言》诞生的背景环境需要职业教育和包括职业教育的发展。19世纪30至4O年代,英国产业革命基本完成资主义机器大工业得到广泛应用。为适应机器大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迫切需要大批的熟练技术工人,而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手工作坊的学徒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由此备受关注。适应当时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l9世纪上半叶,西方工业化国家已拥有了各类的技术学院、贸易学院和农业高等学校,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发展成熟起来。随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和资产阶级教育实质的日益充分暴露,职业教育问题愈成为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职业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宣言》的论证需要职业教育的成果与发展趋势的材料来做支撑。l9世纪中期,以英国蒸气机等机械的发明为开端的产业革命给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深刻影响。由于机械的使用,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原来的手工业者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英国、法国、德国、普鲁士、美国等国家纷纷在学校进行职业教育,以此发展经济。如英国的产业革命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统计,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宣言》解剖了资本主义制度,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阐明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创建者的伟大历史使命;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惟一道路……所有这些,自然要论及职业教育成果与发展趋势,不能回避职业教育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宣言》中关于职业教育的思想

1.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及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

《宣言》指出,“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生产结合起来”,等等。指出,无产阶级的教育必须将德育、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在《宣言》和其他著作中反复出现过,可见,它在马克思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认为,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每个一定年龄的儿童都应成为“生产工作者”,“教育必须与物质生产结合起来”,他们都“必须劳动,不仅用脑劳动,而且用双手劳动”。他主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应结合起来,受教育者要做到通晓现代工农业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掌握现代生产工具的技能技巧。根据《宣言》提出的这个时代背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首先是指初等教育和工厂劳动相结合;其次是指职业技术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再次是成人教育。马克思指出,技术教育与培训“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尽管当时的职业技术学校数目较少,还处在早期阶段,但恩格斯1880年在《致敏·卡·哥尔布诺娃》的信中却认为:毕竟它们在当时都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好形式。可见,《宣言》中出现了职业教育思想的端倪,为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关于机器和大工业的论述中较集中地阐述职业教育思想打下了理论基础。

2.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直接

来源于《宣言》,“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十分丰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宣言》指出,大机器生产时期产生了教育的需要,但这种教育却使人异化,它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人的全面发展,导致了人的发展的片面和扭曲。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应是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发展的人,每个社会成员在道德、智力、体力各方面都能发展到他可能发展的最好水平,即让人的能力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终于成为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他主张全面发展的教育应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可见这种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是提高人的各方面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这一思想被《资本论》所发展:“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韵人的唯一方法”。

三、《宣言》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迪意义

1.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及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对职业教育有以下启示:

第一,对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本质具有指导意义。职业教育是发展社会生产的重要阵地,它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传递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培养和造就具有知识技能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这有利于改变人们对于我国的学校教育过分强调治“学”的正统观念,从而致力于培养造就运用新的科学技术装备社会生产、促进生产和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富裕与和谐发展,消除对职业教育的误解。第二,对职业教育的途径有启发作用。在当时,由于儿童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但同时又应该接受初等教育,所以当时有了初等教育半工半读的实践。虽然这是初等教育在《宣言》语境中的一种儿童无奈的选择,但对于今天的职业教育途径,仍具有启示意义。职业学校面向市场培育人才特色明显,对毕业生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创设校企合作“订单式”定向班(如诺基亚班、丰田班)、“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班、产教结合班等等,可有效保证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校、企、生三赢。

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职业教育有以下启示:

第一,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指导作用。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把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职业院校应认真贯彻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综述》中提出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四个基本素质目标和评价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第二,对推行“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指导作用。合格的职业人才必须岗位技能合格,综合素质良好的统一体,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同时加强综合素质培训,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这充分体现了《宣言》中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职业教育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职业教育要实行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结合本专业实际,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课、实训课教学,大力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当然,与此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校园文化熏陶、丰富的课外活动等促进全面发展。按照“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对发展个性与科学对待环境有指导作用。现代职业教育要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发展,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民主的环境和条件。这与《宣言》中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一致的。我们应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去企业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学以致用;开设多样性的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同时,要引导学生科学对待环境,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要丰富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塑造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总之,《宣言》是第一个比较全面、系统、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其中阐述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及综合技术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这为我们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激励着职业教育工作者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职业劳动者而努力奉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知识初等职业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数学实验;数学建模

一、高等数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1]。

高等数学是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一方面它为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它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它既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又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本着“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确立高等数学教学的任务——对人的素质要求的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针对这种形势,下面是笔者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二、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1.做好新生“磨合期”工作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从中学刚刚升入大学,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学生表现出不适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属于新生的大学心理“磨合期”,势所必然。在大学心理“磨合期”,尤其突出的矛盾是由应试教育造成的不良学习习惯使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的教学。没有了中学里老师的耳提面命,许多大学新生面对知识的海洋,不知从何学起,难免会产生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感觉。

高等数学较初等数学有着很大的不同,高等数学中的概念实例是精心挑选的,对于问题的解决是朝着既定的方向步步深入的,学习中要有很强的目标意识,提出的问题更为深刻、复杂,概念更为抽象,必须要有明确的思维方向。初等数学研究对象基本上是不变量,而高等数学是以变量为研究对象,初等函数是连接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纽带,极限则是高等数学研究函数重要思想方法,因此学生学好第一章“函数与极限”是做好新生“磨合期”数学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

在第一章“函数与极限”教学过程中,对于函数的教学,有些教师认为是学生在中学学过的内容,为了压缩课时,在教学中常常是被一带而过。殊不知,大多数高职学生对中学数学知识掌握并不牢固,这种一带而过的做法,使本来不会的仍然不会,这样会严重挫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关于极限的教学,教材中极限定义同中学极限定义相同,没有给出函数极限的严格定义,只给出直观描述,如果教师在讲授极限定义时,没有进行必要的铺垫和展开,势必影响对极限概念的理解,造成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的障碍。

如何做好第一章“函数与极限”教学,重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从心理上留住学生,我认为,首先教师应适当地放慢教学进度,帮助学生梳理函数有关知识,使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条理化,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并对如何学习高等数学,在学习方法和策略上作必要的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增加学生数学学习信心,拉近高等数学同学生的心理距离。其次,高等数学是许多初等数学存疑的答案,初等数学的知识,在高等数学中是特例。例如:利用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各项和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极限的概念和思想在高等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思想、方法贯穿在整个高等数学的始终。极限也是人们研究许多问题的工具,这些问题涉及到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已有极限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认识有所提高。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例子,通过比较数值的变化及图像解释“无限趋近”,并将“ε-N语言”和“ε-δ语言”介绍给学生,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掌握基本极限运算

2.注重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认为,职业教育项目不能狭隘地对应某个特定工作进行设计,应该培养学生相应的文化理论基础和知识迁移能力,具有适应职业群中多种岗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实践能力,而且要重视基础理论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它是从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中提炼上升的数学观点,在数学认识活动中被反复应用,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例如,微积分中的许多思想方法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的训练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将来学生毕业后从事何种工作,微积分的数学思想方法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和揭示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微元法、化归法、极限法、以直代曲等方法,并引导学生将这些思想方法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应用于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并在以后专业课的学习中自觉地运用数学方法去思考,站在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例如,对软件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讲到一阶导数时,可重点介绍一阶导数在C语言编程中的“迭代法”中的应用,并且由此让学生体会到:对于软件专业最重要的是编程能力的培养,核心的应该是编程思想,也就是说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的核心,计算机语言只是构建这个核心的工具。

3.数学实验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得数学能够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也为数学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已在1995年国家数学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把“数学实验”列为高校非数学类专业的数学基础课之一。数学实验是使用数学软件用数学的方法来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数学教学形式。

设立数学实验课,首先是改变了数学课程中仅仅依赖“一支笔,一张纸”,由教师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模式。数学实验是指以学生动手为主,在教师指导下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选择合适的数学软件,分析、解决一些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好的数学实验会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强烈兴趣并激发他们自己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欲望,因此数学实验有助于促进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其次,数学实验是从实际问题做起,完整地完成一个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实验的结果不仅仅是公式定理的推导、套用和手工计算的结论,它还反映了学生对数学原理、数学方法、建模方法、计算机操作和软件使用等多方面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的能力。因此,数学实验有助于促进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第三,数学实验必须使用计算机及应用软件,将先进技术工具引进了教学过程,它不止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且是解决实验中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数学实验有助于促进数学教学手段现代化和让学生掌握先进的数学工具。

另外,数学实验以计算机为工具,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包使求解数学问题变得快捷方便,这不仅大大增强与扩展了运用高等数学求解数学问题的途径,也大大减轻人们用传统方法进行计算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4.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人们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时,需要将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表述出来,然后对该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与计算,并将求解得到的数量结果返回到实际对象的问题中去,这样的一个全过程称为建立数学模型,简称数学建模。

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1861~1947)曾预言:“如果文明继续进步,今后两千年内,在人类思想领域里具有压倒性的新情况,将是数学地理解问题占统治地位。”[2]所谓数学地理解问题,是指首先用简洁的语言把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模型,然后把这个数学模型叙述成能够定量或定性求解的问题。

开展“数学建模”学习活动,设立体现数学应用的专题活动,能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例如,把一把椅子往不平的地面上一放,通常只有三只脚着地,放不稳,然而只需稍挪动几次,就可以使四只脚同时着地,放稳了[3]。这个看来似乎与数学无关的现象能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并能用一元函数连续性来证明。学生面对这种有较强实际背景,特别是直接针对某个实际问题的数学问题有强烈的兴趣。数学建模就是通过对现实对象的信息表述——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解释现实问题,验证结果等建立数学模型的全过程,并以此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数学建模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开展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朱懿心.高职高专教师必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

知识初等职业教育范文第4篇

类型,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所谓教育类型指的是基于相同教育特征的教育种类。在我国,高中教育阶段有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以及中等专业学校或技工学校等教育机构,这意味着基于机构的普通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活动,是两种类型的中等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同样,高中后的高等教育阶段,有学术性大学、工程性大学,以及应用性大学、职业性大学,如职业技术学院等。如果把学术性大学和工程性大学统称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话,那么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职业性大学则被称为高等职业教育。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考虑,倘若把应用性大学也纳入高等职业教育范畴的话,那么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存在着基于机构的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种教育活动。

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一标志,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就业导向这一培养目标是显性存在的。同样,对普通高等教育,就业导向这一培养目标,却是非显性存在的。由此,培养目标指向“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应遵循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由这一目标决定的教育规律,既体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宏观层面,又体现在专业建设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施的行动学习、实习实训的职业情境、学习评价的需求定向和师资培养的“双师”素质等微观层面。

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二标志,在于课程内涵的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集中体现在致力于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计划———课程结构的特征之中。形式为内容服务。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动态的课程结构,不同于普通教育基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的课程结构,它同样具有普适性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推出的“国际教育分类”,将高等教育阶段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技术要求专门化”的普通高等教育,称之为5A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而将面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即“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称之为5B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这两类教育是以课程为依据分类的。

模糊不同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混淆不同教育类型的课程内涵,将会导致处于发展中的高等职业职业教育的衰落。在我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在现代化教育资源还不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区别,例如,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与学术性大学没有区别,那就意味着学术性大学可以替代职业技术学院。换句话说,如果普通高等教育可以取而代之,则高等职业教育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因此,只有清醒地把握自己的类型定位,使高等职业教育在系统特征上成为无法替代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够生存。

二、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类型中的层次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空间

层次表现为具有相属关系之事物的次序,诸如重叠、高低、递进和表里等结构形态,是相属事物组成的系统内部结构不同等级的范畴。教育层次则指的是基于递进教育结构的教育范畴。在我国,已经构建了一个涵盖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系统。初等职业教育是属于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这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发展的梯度性决定了在老少边穷地区,为使部分适龄初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还需开办一定数量的初等职业学校。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中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体,目前在校生已占高中阶段的42%。而高等教育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则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发展迅速,学校数已占高等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世界上这一独一无二的由纵向递进的三个层次组成的职业教育系统,清晰地表明,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存在着因循自身进化规律的运行时空。这就是所谓职业教育类型中的教育层次的概念。

教育层次不同的第一标志,在于教育功能的差别。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其鲜明的职业属性,诠释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的层次,与劳动分工的层次之间所存在的天然而紧密的联系。职业活动的专业化和专业化,使得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呈现层次性的特点。这种层次性集中表现为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比中等职业教育“高”,高就高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综合、全面程度及其所显现的责任、价值功能,高于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实质上反映了工作过程复杂程度的高低。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活动的功能层次上的差别,本质上是真实职业活动功能层次的本源性映射。教育层次不同的第二标志,在于教育内容的差别。

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的课程内涵,以其鲜明的职业属性,显现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的层次,与工作范畴的层次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而具体的联系。职业活动的作用域和集成度,使得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活动范畴呈现层次性的要求。这种层次性集中表现为工作过程的深度广度。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比中等职业教育“高”,高就高在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要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一般只需有能力把握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经验层面的职业活动往往是“点”和“线”的,策略层面的职业活动则常常是“面”和“体”的,实质上反映了工作过程深广程度的大小。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活动的内容层次上的差别,本质上是真实职业活动内容层次的整合性迁移。

模糊不同教育层次的教育功能,混淆不同教育层次的教育内容,将会制约处于改革中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层次是系统的基本属性,每一层次都有自身的质和量的规定,它是对系统结构的“解剖”。一般来说,高一级层次对于次一级层次具有依赖性并具有包含或包容关系,犹如工作过程实施的策略建立在经验之上,一方面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与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衔接沟通关系,这是系统内部结构有序性决定的层次进化;另一方面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与中等职业教育存在深刻的量质演变关联,前者所要求的理论知识要多于后者,这是系统内部结构的差异性决定的层次进化。但是必须指出两点,一是本末倒置问题。区分高等和中等的前提,不是理论知识的多少,而是职业分析的结果。理论知识的多少,是工作过程分析的“末”,而不是“本”。否则,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将重归普通教育的模式。二是系统发展问题。层次的产生即“新质”的产生,由原质到新质,系统总是以层次结构变化的形式向前推进的。不同的教育层次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和教育内容,这正是职业教育系统完整性的具体体现。因此,只有清醒地把握自己的层次定位,使高等职业教育在系统结构上形成无法取代的教育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够发展。

三、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理性的支撑

(一)教育与培训的区别

培训的教育学指称,是培养、训练,它是由社会机构提供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专门训练活动;或者说,培训是“通过正式的、有组织的或有指导的方式而不是一般监督、工作革新或经验,获得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引自陈天希)。英文training一词更多地指出,培训是一种实践性的学习。而教育的教育学解释,专指由教育机构提供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素质培养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叶澜)。英文education(源于拉丁语educare,“引出”之意)一词更多的强调,教育是一种引导性的学习。教育和培训的核心都是一种学习,但是并不意味着,教育与培训之间可以划等号。恰恰相反,教育包容了培训,在内涵上与培训存在着许多质性的不同。由于既存在着显性的,即机构形式的,例如由教育机构或社会机构提供的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和培训;又存在着隐性的.即非机构形式的,例如采取自学或家庭方式的教育和培训,这里集中讨论的是显性机构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之间的区别与差异。

作为培训举办者的社会机构,可以是多元的社会组织,例如企业、学校、社团、机关甚至个人,在实施培训时并不要求其具备强制性的法律上认可的资质;而作为教育举办者的教育机构,却必须是特许的专门组织,例如学校、政府、部分企事业单位或社团等,在实施教育时一定要求其具备强制性的法律上认可的资格。因此,社会机构开展的培训,更多地注重其所代表的组织的利益;而教育机构开展的教育,则更多地关注其所体现的公众的利益。

培训是社会机构面向特定的受众,针对社会发展所特有的专门性问题,通过实践性的训练方式所采取的旨在缩小目标与现状间潜在差距的措施,重点是提高受众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强调工作能力的提升与物化。教育是教育机构面向广泛的受众,针对个性成长所特有的普适性问题,通过引导性的传授方式所采取的旨在夯实现实与未来间发展基础的措施,重点是培养受众满足个性需求的能力,强调人类文明的传递与转化。

总体来看,培训与教育的区别在于:一是在目标层面,培训注重组织近期发展的需要,而教育关注个性长远发展的诉求;二是在内容层面,培训注重实用工作能力的训练,而教育关注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三是在过程层面,培训注重组织自身文化的认同,而教育关注人类普遍价值的张扬;四是在时间层面,培训注重较短期限成效的突显,而教育关注长期持续效果的延展;五是在结果层面,培训注重专门资格资质的认证,而教育关注学历学位证书的获取;六是在评估层面,培训注重社会需求目标的满足,而教育关注个性需求目标的实现。显然,培训更多地发挥着改善和提高个体具体的技能、知识、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的作用,它是组织文化的传递,总是与组织的成长紧密相关的;而教育更多地发挥着传承和提升普适的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作用(教育研究杂志),它是人类文明的传递(杜威),总是与个人的成长紧密相关的。“教育在时空经纬中扮演的就是代际传承和同代传播的任务。这是教育的宿命,更是教育的使命”(王晋、柳海民)。综上所述,培训更多地显现功利的性质,而教育则更多地具备人本的性质。

(二)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区别

职业教育意义上的培训与教育,即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其定义和概念也同样具有多种版本(周勇、王川)。但是,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不仅具有与一般教育意义上的培训与教育的共性特征,即:第一,职业教育包含和包容了职业培训,如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教育涵盖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诠释那样;第二,职业教育意义上的培训与教育的差异也包含和包容了一般教育意义上的培训与教育的区别,而且还更多地突显了职业培训作为一种培训类型,特别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所具有的鲜明的个性特点。职业培训,是一种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对受培训者进行职业知识与实际技能培养和训练的社会活动。根据受培训者的身份及其培训目标,可将职业培训分为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两大类:其一是定位于职前范畴的,旨在使没有职业经历的青年适龄者培养、训练成为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力的合格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其二是定位于职后范畴的,旨在使具备一定职业经历的在职劳动者训练、提升成为适应新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需要的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为使论述更加清晰,这里把职前培训作为辨析的重点。基于此,职业培训的基本目标是职业性的,主要是指向委托培训的社会组织(如企业)的需求的,因此,对受培训者来说,是指向社会组织需要的适应性“有业”。

职业教育,则是一种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元三);或者更精确地说,“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在基础教育之上为引导部分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知识和认识的教育服务”,“职业教育是部分人终身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一个阶段、一个重点”(欧阳河)。这表明,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既是职业性的,也是教育性的:其一,受教育者要籍此获得从业资格;其二,受教育者也要籍此得以全面发展。因此,对受教育者来说,这既是指向社会组织需要的适应性“有业”,更是指向个性发展需要的主体性“乐业”,尤其是设计性“创业”。

因此,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的质性差异是:职业培训指向职业性就业,而职业教育既指向职业性就业,又指向教育性发展。仅仅满足职业资格的需要,仅仅满足工作岗位的就业需要,或者说,要实现社会需求的功利性目标,职业培训完全能做到。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还必须满足职业变动的需要,必须满足个性发展的就业需要,或者说,要实现个性需求的人本性目标,职业培训很难做到而职业教育却能做到。然而必须指出,个性需求的满足必须建立在社会需求满足的基础之上,亦即职业教育人本性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职业培训功利性目标实现的基础之上,直白地说,个体发展必须建立在个体就业的基础之上。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下,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这一本质差异突出表现在:

一是实施机构的性质不同———社会机构还是教育机构:所有的企业都有资格开展职业培训,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有资格举办职业教育。只有摒弃纯功利性立志为教育做贡献且获得相应资格的企业,才能成为“教育企业”。于是,教育机构的范畴就由学校扩展至企业。

二是实施目标的指向不同———被动适应还是主动设计:职业培训的目标主要是适应导向的,但职业教育的目标却是设计导向的。应该跳出对工作岗位的被动适应,使个体通过学习有能力主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于是,培养目标就从纯粹的职业人走向完善的社会人。

三是实施行动的重心不同———局部经验还是系统思维:职业培训的实施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但职业教育应关注学生系统思维的训练。必须善于在工作过程的学习中实现技能、知识与价值观的系统整合。于是,学习行为就由局部经验的习得升华为职业综合能力的获取。

四是实施环境的要求不同———复制真实还是集成真实:职业培训注重环境的真实,但职业教育更要求其具备学习功能。强调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不是简单地复制企业,而是集真实、仿真与虚拟一体的生产与教育元素的整合。于是,环境建设就会源于真实而高于真实。

五是实施团队的强势不同———单一能力还是综合能力:职业培训师资有较强实践能力,职业教育师资则应有综合教学能力。促进企业实训教师的职业化和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提高其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于是,师资就由一元结构转向双师结构。

知识初等职业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职业教育;历史线索;意义;对策

民族职业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导入先进科学的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职业技术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其发展对当今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乃至民族地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发展民族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我国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线索

我国古代社会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主要通过学徒制和生产实践的方式进行,一直未形成正规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形式。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始于清朝末期,当时的清政府提倡实利主义教育,要求各省设置各类实业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公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其中列入了实施职业教育的实业学堂,这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端。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了《实业学校令》,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体制的确立。

清末和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教育较为落后,发展缓慢。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形态等方面的原因,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是落后。如“新疆在清末就设有相当于小学的艺徒学堂、工业学堂、农业学堂,但大多有名无实”。①又如“云南分别于1905年和1907年开办了初等实业教育的蚕桑学堂和中等实业教育的农业学堂,并有一定的发展,但同样存在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匮乏和科类设置不全等问题”。②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族职业教育是在实利主义的指导下开展的,是当时政府为了培养能在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工农业原料的劳动技术人员而开办的初、中等技术教育,其办学指导思想存在历史的局限性,未能从民族和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办职业技术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1951年6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提出了中等技术教育的基本方针和任务。之后,国家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制定和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并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民族技术学校进行了整顿和改革。在此背景下,民族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为民族地区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到195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生已达166万人,比1950年增长了25.2倍”。③1958年,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民族职业教育发展出现了盲目性,民族职业学校迅猛增长,教育质量无法保证,民族教育受到挫伤。以云南省为例,“1958年全省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达519所,1961至1963年间,为了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家对民族职业教育进行了调整和整顿,1963年云南省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减至53所”。④“”期间,民族职业教育再次遭到严重破坏和摧残,民族职业中学有的被停办,有的被改为普通中学。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民族教育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恢复了招考制度,制定了教学计划,加强了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民族职业教育再次受到重视。许多民族地区成立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以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业中学为主的民族职业教育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民族职业教育也迎来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和纲要,给民族职业教育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新机遇;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较以往历史时期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各民族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且差距在不断加大。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在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从民族职业教育所应承担的任务和作用来看,仍面临着发展滞后、创新乏力的困难和问题。

二、新时期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55个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可以说,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整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许多民族地区农业生产还停留在推广普及一些初级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阶段,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着原始粗放的耕作方式;工业方面,现代化的大工业、深加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较少,而且发展也不平衡,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亟待大规模发展,这些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对于大多数较为贫困、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说,职业教育尤其具有重大价值,它能有效地推动民族社会经济振兴和改革”。⑤现阶段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发展民族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教育整体的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地理和落后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民族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低效性的缺陷,表现为:一方面是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制定若干扶持优惠政策发展民族教育,另一方面是民族地区仍缺乏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其结果是民族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受到了制约。民族教育由于长期以学校教育为主,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严重忽视了学生走向职业生活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民族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少数民族的职业技术人才,注重学生获取职业生活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使培养出来的职业技术性人才能迅速进入当地生产力系统,从而增强民族教育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二)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将有利于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当地的经济结构改革

我国民族地区物质资源极其丰富,但人才资源则相对匮乏。现行的民族教育体制在学生就业和人才流动上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返乡率仍然较低,从中央到地方,从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从沿海地区到内地,都是优先截留人才,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落后又使90%以上中小学毕业生不具备就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造成民族地区技术性人才资源的短缺。民族职业教育则可以立足当地需要,服务民族经济,培养急需的职业技术性人才,较大程度地弥补应用性技术人才资源的不足。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能有效地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改革,职业教育将直接推进农牧科教的结合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使传统农牧业、手工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并根据当地自然资源优势,针对市场需求,发展其他产业,有助于调整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

(三)发展民族职业教育有利于民族现代化的实现

作为现代社会产物的职业教育是促进现代化最重要的触媒之一,表现在:

1.职业教育将促进民族地区工业化的进程

民族地区的工业化程度低是制约民族发展的重要原因,职业教育将从现代化工业需要出发,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促使现代工艺的理念和技术进入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

2.职业教育可提高少数民族的科技素质

科技素质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系统讲授科技知识,重视实践训练和实证学习,能有效地显示科技的实际功用,培养少数民族崇尚科学、应用科技的态度,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3.职业教育有助于少数民族观念的现代化

观念的现代化是一切变革的思想条件,职业教育针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讲授现代职业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规范和态度,使受教育者进入现代化实践,从而形成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促进民族观念的现代化。

三、我国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既要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又要注意切合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不能简单照搬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做法,更不能以其他教育形式代替民族职业教育。近几年来,国务院先后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2000年7月,国家民委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为民族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民族职业教育应从各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努力探索新时期符合民族特点和民族区域特点的发展路子。

(一)坚持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民族人才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于东、中部发达地区还比较低,经济结构较单一,仍以农牧林业为主。据对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多民族地区的统计,各产业部门在社会总产值构成中所占有的比重是:农业为27.91%,工业为47.25%,建筑业为11.92%,运输业为4.56%,商业为8.15%。与全国相比,工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6.38%,农业高出11.64个百分点,建筑业高出1.99个百分点,运输业高出1.33个百分点,商业高出3.33个百分点。这表明,民族地区传统的农牧业依然占主导地位,工业化水平还很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⑥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坚持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面向农牧林业生产,面向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帮助和带动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应把培养具有较高政治、文化和技术素质的新型农民、牧民和劳动者作为主要任务,要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需要,重点保证资源开发及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要进一步把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结合起来,使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有机地衔接配合起来,使智力开发、经济开发、扶贫开发和“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燎原计划”项目的实施能够统筹兼顾,相互促进。重点办好直接为农、牧、林业服务的专业,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展第二、三产业相关的应用性技术专业。

(二)调整民族职业教育结构,建立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网络

民族职业教育结构是指民族地区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及其专业设置和学生人数之间的比例组合,其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职业技术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数量。长期以来,制约和影响民族职业教育结构有两大因素,即民族经济的劳动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劳动技术结构一般由尖端技术、先进技术、中等技术、初等技术、原始技术五个级别所构成,⑦而我国现阶段的民族经济中的技术结构主要以中等技术水平为主,其中还有大量的初等技术、原始技术的因素。⑧从形态上看,民族经济的技术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低重心的,受制于此,发展民族经济所迫切需要的人才就应是具有初、中级实用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的劳动者。因此,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并积极在初等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是符合多数民族地区实际的。“目前,在‘扫盲、双基、普九’的基础上,在广大农村和偏远的民族地区,农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是经济发展和农业教育的基础”。⑨不过,从长远来看,为了提高生产力,促进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应有超前意识,应适当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得到相应的完善,除传统的农牧林业外,轻工业、重工业、商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多元产业结构正在许多民族地区形成。民族职业教育根据民族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而调整自身的专业、类别结构,建立起与地方经济相协调,并有一定超前性的专业结构。同时,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复杂多样,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又很不平衡,因此,民族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设置与调整必须考虑到民族地区复杂多样的社会经济类型。

由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分散且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应是其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各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广泛开展各种实用技术短期培训,既可缓解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短缺、教学设施紧张、办学经费不足的矛盾,又可使职业技术教育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挖掘和整合广播电视教育资源,通过卫星接收设备和电教设备,在民族地区的乡镇甚至村寨开设教学培训点。力争使经济比较落后的民族地区的初中阶段毕业生普遍掌握一两项脱贫致富的使用技术,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使农村初、高中阶段的毕业生普遍掌握适应农村产业化的生产技术,使之获得“绿色证书”,适应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和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需要;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要继续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举的制度,逐步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

(三)改革教学内容,推进课程改革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更要结合各少数民族所属的经济文化类型开展教学。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着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我国民族地区主要有四大经济文化类型,即采集渔猎型、畜牧型、农耕型、商业型等。针对不同的类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各有侧重。比如,对于属于农耕型的傣、白、壮族等民族,其职业技术教育应突出作物栽培、选育、深加工技术等,而对于属于畜牧型的蒙古、藏、维吾尔族等民族,其职业教育应突出兽医、畜产品加工等。当然,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有所变革。立足于民族经济文化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充分的适应性,它根据民族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融人现代科技内容,结合民族文化传统,既能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又能保证民族文化和民族自我认同,也易为少数民族群体所接受。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发展呈现出职业技术教育普通化的趋势,一方面注重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加强普通文化课程。民族职业教育应借鉴这一经验,既要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增大专业适应面,以适应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专业技术的更新,又重视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尤其要重视民族的传统文化背景,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维护其民族认同,引导和帮助他们正确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和落后成分,使职业教育与其传统文化教育协调开展。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用技术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加强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广泛开展与乡村文化技术学校、农技推广站的合作等。

(四)重视民族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现阶段我国民族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有几个问题:第一,数量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民族地区许多职业学校或中学职业班缺乏师资,尤其缺乏专业技术课教师,教师中改行和外流现象很普遍。第二,教师学历偏低,素质不高。由于师资数量不足,许多学校不得不起用不合格人员充当教师,这必然造成教师素质和学历偏低。第三,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许多学校对教师选聘和培训缺乏规划和指导,专业课教师所任课程非所学专业现象非常普遍。

为了保证民族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鉴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普遍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1.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稳定师资队伍

民族地区工作和生活条件一般很艰苦,而且职业学校教师地位不如普通中学教师地位高,这是造成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各级政府应充分重视提高、改善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为他们创造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更多高水平教师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2.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建设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承担为民族地区培训职教师资和管理干部的任务

同时,民族院校及民族地区和各类高校应开设职业教育师资班,尤其要重视培养少数民族的教师队伍。

3.注重教师专业结构和任职资格的评定工作

各职业学校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和教学实际,引进专业课师资,注重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以利于专业和学校的持续发展。要实行专兼结合、面向社会公开选聘职教教师的用人制度,主动引进科技人员和有专业技能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建立起任职资格评定制度,形成人才流动的有效机制。

[注释]

①孙若穷.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450.

②蔡寿福.云南教育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345.

③⑤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48.

④云南省教育厅.云南教育50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16.

⑥⑧何波,刘旭东.论民族教育结构的改革与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