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质疏松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1篇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发现接受针刀松解术治疗的老年退行性膝关节病,其中有不少病人同时患骨质疏松症。笔者随机对该类病人在行针刀松解术时,给予3个月为一疗程的骨疏康治疗。现将1999年1月~2000年12月治疗的一组病人疗效观察作一小结,以期对退行性关节病、骨质疏松治疗的适应证开展进一步临床治疗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治疗组37例中门诊患者35例,住院患者2例;男5例,女32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2.5岁。病程3个月~33年,平均1.2年。左右膝关节均有伸屈功能障碍,伸位5°~15°,屈位80°~115°。膝部疼痛昼夜发作,步履迟缓,下蹲不完全,严重时不能正常行走,失去家务劳动能力。所有本组病例都有局部封闭、针灸、输液、内服及外敷中西药物疗效不理想史。

1.2 治疗方法 凡纳入病例在针刀松解术治疗时,均被要求加服骨疏康,同时停用雌激素、维生素D制剂、钙剂等其它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其中22例在行针刀治疗前2周先服骨疏康,15例在第一次针刀治疗开始服骨疏康,针刀疗程结束后继续服用骨疏康。服法:每次1包,每日2~3包。疗程为3个月。

1.3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10月第三届全国骨质疏松研讨会拟定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指标及膝关节X线改变选择诊断标准:(1)膝关节疼痛伴伸屈功能障碍;(2)全身骨骼酸痛,以腰痛为主;(3)X线:膝关节间隙变窄,股骨髁、胫骨平台及髁间嵴、髌骨上下缘有大小不等的骨赘,关节内游离体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细小且排列紊乱。

1.4 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年龄50~80岁;③病程3个月以上。(2)排除标准:①经检查证实较严重的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原发性病变;②重度神经官能症;③中度以上高血压,BP在180/110mmHg以上;④X线、血检等检查排除膝部肿瘤、结核、急性期类风湿等。

1.5 疗效评价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腰膝酸痛,步行困难,膝关节伸屈障碍,正常家务劳动能力等。疗效标准:优:疼痛消失,步行速度恢复至相同年龄阶段健康老年人水平,恢复正常家务劳动,1年以上无复发;良:疼痛基本好转,上楼、爬山时膝部仍有轻度疼痛,能坚持日常家务劳动;可:膝部疼痛改善,平地行走或家务劳动稍频又感疼痛;差:经一疗程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治疗前后效果比较:疗效优良35例,占94.6%;可1例,占2.7%;差1例,占2.7%。说明在针刀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时需关注到骨质疏松存在的可能,有明显骨质疏松症状者,以骨疏康配合针刀治疗,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见表1。

表1 治疗方法疗效观察略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骨与关节的退变和骨质疏松在老年人群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是老年骨骼系统自身的老化和退变。关节的变化首先是关节软骨的变性或磨损,软骨变薄或消失,关节间隙变窄,对外力的缓冲作用丧失;滑膜变性、增厚、出现游离体;关节不稳定,经常接受机械刺激,异常应力作用的部位产生骨赘。骨质疏松受遗传、代谢、免疫、营养等多种因素影响,是骨质代谢的退变,表现在全身骨量明显减少,骨的大小和外形变化不明显,但有骨组织微结构衰败凋萎,包括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的细小改变、骨密度(单位容积中的骨量)减少。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肾虚是导致衰老发生的根本原因, 关节退变是因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而脆弱,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常因劳损或损伤而气滞血瘀,阻塞经络,经气不利,变生为疼痛、麻木、活动不利等诸证。骨质疏松则因肾脾两虚:肾虚精亏,不能养骨充髓;脾虚血瘀不能通达四肢而失濡养,出现腰膝酸软、乏力。

骨质疏松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44-02

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且骨组织显微结构出现异常,并且患者的骨脆性会在一定程度上上升,这将会使得患者出现全身性骨病?从全球范围来看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已经超过2亿,给群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从年龄分布来看骨质疏松症患者多见于老年患者,一旦出现骨质疏松将可能导致患者继发性骨折发生率上升[2]?我院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4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4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观察组中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为36至75岁,平均年龄为(66.12±7.59)岁,其中骨折患者12例;对照组中20例,女27例,年龄为33至71岁,平均年龄为(65.14±7.57)岁,其中骨折患者1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老年患者对于自身病症情况了解程度不深因此在治疗期间会出现心理压力甚至可能会出现拒绝治疗的情况?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结合老年患者实际情况做好相关心理工作,通过与患者进行主动沟通来更为确切地了解老年人具体情况,以交谈的方式做好思想工作并给予老年人信心?通过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可配合治疗并保持积极心态从而促进患者康复?(2)健康教育?可通过宣讲会?专题讲座等方式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医学常识及病症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让他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疾病情况并注意病症注意事项?(3)完善患者治疗依从性?饮食上可让患者多食用高钙食品来促进骨骼生长,多喝奶制品?多食用豆制品,日常可多食坚果类食物,或取黑芝麻?核桃仁各炒熟研为末状并与适量白糖拌匀,每日温开水冲服,2 次/d,25g/次?在生活习惯方面应劝导患者戒烟?戒酒,少食用刺激性食品?(4)协助患者进行适量康复运动?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匹配的康复运动方案,通过有氧运动加速骨骼恢复,增强日光照射以此来促进钙?磷吸收?运动时间不超过1h,一周3至5次,若患者出现疲劳感则停止运动?(5)预防跌倒?骨质疏松患者若受到外力影响时将可能出现骨折,因此为防止患者出现跌倒情况应当加强预见性护理来降低患者风险?(6)用药干预?告知患者用药知识让他们掌握安全用药的方法,避免出现用药副作用并充分发挥治疗药物效果?

1.3观察指标

结合老年生活质量评定表[3]对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生活情况进行评价,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从上表2中可以看出观察组骨密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骨折以及驼背等,不仅仅会给患者生理带来影响,同时也会使患者心理承受较大压力,会对其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滑[4]?之所以出现患者会出现骨质疏松主要是因为骨质吸收增多从而导致骨组织降低所致?在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规性药物治疗还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工作方可让患者保持较为稳定的恢复状态,从而延缓骨质疏松发展并有效控制并发症?

本研究中我院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4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了针对性护理干预,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各项质量评定表评分均要高于对照品组,且观察组VA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骨密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治疗?康复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并促进患者康复?事实上触发骨质疏松转变为骨折的危险因素居多,其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锻炼等都可能加重骨质疏松病情?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使其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饮食协调?运动康复等来促进患者骨生长,以此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6-7]?另一方面护理干预使患者用药及治疗依从性大幅度提升,使得用药安全性得到了保证,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对用药也具备了科学的认识,这对于控制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可增进患者治疗信心?同时可降低老年患者钙流失速率并促使骨密度上升让患者疼痛症状大幅度降低,也可让患者生理机能维持较好的状态?

综上,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提升老年患者实际生活质量,并促进其康复,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廖洪峰,王桂敏,李明慧. 首乌延寿丹对去势后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11(01):101-103.

[2] 杨红玉.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2,12(04):133-135.

[3] 韩晶. 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干预[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10(05):231-233.

[4] 吴玉芳. 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影响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51(09):404-405.

[5] 姚乃万.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60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10(05):1023-1024.

骨质疏松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3篇

1.1方法

1.1.1护理干预组织8名医护人员成立护理干预小组,其中包含5名护士,3名医生。主要内容包括:①对病人进行为期4个月的护理干预,每周至少要进行3次上门指导,平均时间为40min。指导的主要内容有:钙剂的正确补充、适当运动及健康饮食等,遇严重情况可适当运用药物治疗。饮食护理,正确的饮食对于骨质疏松症病人来说非常重要,护士应做好病人饮食护理指导工作。要注意钙质和维生素D的补充,钙每日摄入量应保持在1000mg~1500mg,多食用奶制品(酸奶、牛奶等)、新鲜的蔬菜(如油菜、荠菜等)、新鲜的水果,不能暴饮暴食,应该少食多餐,从而促进食物的吸收;心理护理,护士应积极与病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病人心理问题,针对具体的情况给予护理干预,例如介绍疾病的具体情况,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②要经常性地为病人讲解骨质疏松症的注意事项,向病人发放防治的纸质宣传资料,让病人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及习惯,能够正确购买及使用药物[6]。骨痛护理,症状较轻者可进行推拿、热敷等,症状明显者,应尽量减少活动,必要时可给予止痛药。在治疗的同时,可播放温柔的音乐,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③向病人宣传正确的运动方式和时间,让病人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运动指导,护士应指导骨质疏松症病人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时间不能过长,防止诱发其他的疾病。

1.1.2药物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主要包括:激素替代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二磷酸盐类等。

1.2治疗效果标准[7]在临床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4个月以后,对病人生活质量是否改善、骨折发生率以及遵照医嘱率等进行评价,其生活质量通过生活质量(QOL)测评表评价。具体内容:焦虑及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社会活动能力评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对实验中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采用独立样本R×C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按α=0.05的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钙质由骨骼往血液净移动的矿物质流失现象,骨质量减少,骨骼内孔隙增大,呈现中空疏松现象,速率取决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的消长。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中老年人易患。以慢性腰背疼痛,甚至畸形、骨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可知,阳性骨折家族史、身材大小、种族、肤色、性别以及老年人等因素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骨质疏松症还与本人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联系,例如牛奶过敏、喝咖啡过多、缺乏运动、缺乏维生素、缺钙、过量饮酒以及过量吸烟等,都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骨质疏松症的根治方法,如果病人出现骨折,那么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进行治疗,并且治疗的过程也异常复杂,因此,预防骨质疏松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存在骨质疏松症早期症状不明显等情况,导致潜在骨质疏松症病人去医院就诊率低,并且由于少数病人对该病的了解不够,缺乏相关的知识,导致住院率较低。

目前骨质疏松症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有副反应,并且不能根治。因此,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该重视预防工作,加强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要对骨质疏松症病患所有的诊治进行整理分析,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对不同情况的病人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同时,向病人宣传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诊断知识以及相应的自我护理方法,让病人对于疾病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健康教育根据病人的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爱好、生活习惯等人群,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从生理、病理等角度帮助他们了解预防、发病机制和康复问题,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调动机体内在的抵抗力,积极配合治疗。所以对骨质疏松病人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选择有一定临床经验,并且熟练掌握骨质疏松症相关医学知识及健康教育方法的护理人员担当护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知识掌握情况,并定期随访。从而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后,我们可以看到,病人的血钙、血清磷酸酶以及肌酐值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说明病人的体质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对于骨质疏松症病人的治疗以及恢复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并且在进行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后,病人的生活能力以及心理情况等众多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多进行户外运动,多晒阳光,有利于体内生成更多的有益元素以及促进钙吸收,改善骨质,降低新发骨折率。

骨质疏松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失神经;被动运动;电刺激;废用性骨质疏松;骨代谢

中图分类号:G8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8-0054-03

A Research on Preventing Disuse Osteoporosis in the Indicator ofBone Metabolism Biochemistry through Passive Movement and Electricity Stimula tion

LI Junhan1, HUANG Lei2

(1. P.E. College,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Mianyang

621000,Sichuan China;2. Sichuan Orthopaedics Hospital, Chengdu

610041, Sichua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preventive function of passive movement and electricity stimulation on rats wit h disuse osteoporosis. Methods: through cutting the sciatic nerve and femoral ne rve of experimental rats, we make an animal model of disuse osteoporosis, and di vide them into five groups, those are the fake operation group, the nerve cuttin g group (NCG), nerve cutting with passive movement groups (PMG), nerve cutting w ith electricity stimulation group (ESG), and nerve cutting with passive movementand electricity stimulation (PMESG). Then the changes of biochemistry indicator s of bone metabolism in all groups are observ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Sham gro up, the BGP value of the other groups is markedly lower than it(P0.05). Compared with DNG, on one hand, the BGP value of theot her groups is obviously rising, especially the BGP of the PMG+ESG is more higherthan it(P

Key words: cutting nerve; passive movement; electric stimulation; disuseosteoporosis; bone metabolism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大鼠失神经支配后可造成废用性骨质疏松[1]。废用性骨质疏 松症是指 由于长期卧床、制动或失重而导致骨量减少,骨细微结构退化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 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属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本实验采用大鼠失神经 方法制造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通过对失神经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综合评价及干预 的研究,探讨被动运动和电刺激治疗对大鼠失神经所致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购买50只2月龄纯种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为(208.4±1

3.44)g。

1.2 研究方法

1.2.1 动物分组和饲养驯化喂养7 d后将50只大鼠分别称体重,按随机设计法,将大鼠分成A、B两组,其中A组10只 为假手术组(Sham组),B组40只为造模组,待手术造模。造模后40只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 去神经组(NCG);去神经被动运动组(PMG);去神经电刺激组(ESG);去神经被动运动+ 电刺激组(PMESG)四组,每组各10只,各组内依次编号并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做好标记。 所有大鼠自由进食、饮水。

1.2.2 动物手术处理[2] B组造模组大鼠在3%的戊巴比 妥钠(25 mg/kg)麻醉下,先将大鼠俯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以碘伏将左后肢股骨近段和尾部 近段消毒铺巾,触摸到股骨大转子 后,在大腿后方靠近尾部行长 约一厘米的切口,逐层分离,在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之间找到坐骨神经,靠近上段予 以切除5 mm,并将神经断端打结处理以预防断端包块的形成,然后缝合切口;再置大鼠于仰 卧位,正中纵切口,于腹股沟韧带水平切断大鼠左侧股神经,游离远端5 mm,同样将神经断 端进行打结处理,并缝合切口。假手术组只分离显露坐骨神经和股神经后缝合切口,最后肌 注庆大霉素0.1 mL, 以预防感染。每天用酒精棉球和碘酒擦拭伤口,直至伤口愈合。

1.2.3 被动运动方法[3]去神经支配手术分组后6 h内,对PMG和PMESG组大鼠行去神经肢体的被动牵引。将大鼠置于 自制的网夹内,拉出左后肢,抓住趾部,与脊柱呈45°向后外方牵拉,直至左后肢完全伸直 (膝关节、踝关节均伸直),然后再向与牵拉方向相反的方向,将左后肢推向身体使之完全屈 曲紧贴身体(膝关节完全屈曲,踝关节完全背屈),如此一个往复为一个周期。2次/d,5 min /次,每侧后肢每天共活动600个周期。整个过程中动作轻柔,速度适中,全关节幅度活动 ,以伤口不渗血为度。

1.2.4 电刺激方法[4]ESG与PMESG组在去神经支配手术分组后6 h开始电刺激治疗,将大鼠置于自制的网夹内,以 拉出左后肢,大鼠左小腿硫化钡脱毛后,以双层生理盐水浸湿纱布包裹,采用JNR22型神经 肌肉康复仪进行电刺激,将电极固定于皮肤表面,正极置于肢体近侧(左股骨大转子部与尾 骨尖之间),负极置于远侧,正负两极距离为8 mm,刺激频率为2 Hz,刺激电压为20~25 V ,强度以见到肌肉明显收缩为标准,每次刺激时间15 min,上下午各1次。

1.2.5 动物处死与取材实验6周后,各组在安静状态下称重。所有动物股动脉放血处死,处死时由大鼠股动脉取血 ,用离心管接取血液,在室温下静置2 h后,于低速离心机离心,速度3 000 rpm,留取血清 ,置冰箱内-20℃冷冻保存。

1.2.6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测定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sTRACP) 运用722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厂生产)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病理中心实验室测出。骨钙素(BGP)采用双位点免疫放射法(IR-M A) 同样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病理实验中心完成。

1.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方法所有指标均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数理统计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单因素 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相互比较采用LSD法,对F值明显的指标,用T检验对各 组均值进行多重比较。

2 结 果

2.1 大鼠去神经后的一般情况 大鼠手术后30 min左右清醒,左后肢无主动屈伸功能,后爪屈曲,以脚掌支持体质量,躯体 重心减低并前移,前进时以臀部和左肢肌群帮助行走,后退时靠腰腹部肌群收缩代偿,手术 后大鼠活动量明显减少。被动牵引和电刺激3 d后,大鼠足部肿胀减退,活动量逐渐加大。

2.2 各组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比较

2.2.1 各组大鼠骨钙素(BGP)指标比较由表1可以看出,骨钙素值假手术组较其他各组均呈非常显著性升高(P

2.2.2 各组大鼠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sTRACP)指标的比较由表2可以看出,与假手术组比较,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值(sTRACP)除对照组显著性升 高外(P0.05);与对照 组比较,各组大鼠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值(TARP)均呈非常显著性降低(P0.05)。

3 讨论与分析

3.1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选择血清骨钙索(BGP)由成骨细胞合成,是骨组织内非胶原骨蛋白的主要成分,它是反映成骨细 胞活性、骨转换和骨形成的特异指标[5]。血中BGP与骨内BGP含量呈密切正相关关 系,测定 血中骨钙素浓度可以反映骨组织中骨钙素水平[6]。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sT RACP) 是酸性磷酸酶的第5型同工酶,主要由骨吸收功能细胞――多核破骨细胞(OC)释放, 具有很高活性,是破骨细胞功能的重要标志,因此可以作为鉴定骨吸收的重要指标[7 ]。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干预组骨钙素值均明显升高,其中被动运动+电刺激组 呈显著性升高(P

3.2 被动运动和电刺激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众多实验表明,运动能够防治废用性骨质疏松。国外文献率先报道了运动与废用性骨质疏松 的关系。1948年Abrams就指出运动能防止截瘫所致骨质疏松。早期运动使肌肉收缩活动产生 对骨的压力,可以刺激骨形成,减少骨矿物质的损失。钟绍芬[9]研究发现:早期 运动治疗 组发生骨质疏松症病人低于非运动对照组,说明早期运动能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外伤后长期卧 床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电刺激对成骨细胞有增殖作用,能影响骨的代谢和重建,达到抑制骨 衰退和逆转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张远华[10]临床研究报道早期接受功能性电刺激治 疗可缓解截瘫后骨钙的丢失,而对于已经发生的骨质疏松则无法使其完全逆转。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被动运动组、电刺激组骨形成指标骨钙素值显著性升 高(P

3.3 被动运动和电刺激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目前,被动运动和电刺激在临床上是肢体关节康复的重要方法[12-13]。被动运动 可有效防 止关节粘连,促进关节内软骨的再生与修复,减轻局部疼痛,促进水肿消退,促进骨折端骨 痂形成和钙化,避免发生因固定所致的肌肉萎缩和废用性骨质疏松等。成少安等[14]报道, 采用持续被动运动用于股骨远端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膝关节功能活动度明显优于非被 动运动治疗组。马诚等[15]报道,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有显著协同作用 ,可提高 疗效。电刺激法对增加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 促进静脉淋巴回流, 以及促进周围神经损 伤的恢复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程明珍[16]报道,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 神经传导 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章国伟等[17]报道,电刺激治疗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有助 于改善偏 瘫患者上肢的功能,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常规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治疗。雷教育等[18 ]报道,电刺激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肌力,治疗脊髓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被动运动和电刺激是临床康复中预防肌肉萎缩和保持关节活动度的常用方法, 但其能否在临床上有效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实验选取动物为研究对 象,这为被动运动和电刺激在临床上用于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4 结 论

1) 大鼠失神经支配后,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形成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这与以往 文献研究报道一致。

2) 被动运动和电刺激均能有效抑制大鼠去神经后的骨形成减少以及骨吸收增加,在一定 程度上表明了被动运动和电刺激对去神经所致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3) 被动运动和电刺激治疗对废用性骨质疏松非药物防治手段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4) 虽然过去研究认为,电刺激可对骨产生压电效应,使骨处于一定的应力环境中;被动 运动则可能通过机械牵伸影响骨的微循环。但目前对被动运动和电刺激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 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并不全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润,张素珍.大鼠失神经支配后股骨密度变化的实验研究[J].河南实用 神经疾病杂志,2003,6(6):40.

[2] 潘孝贵.去神经大鼠骨小梁结构变化及被动运动的逆转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

5,9(4):38.

[3] 李长宏.被动运动和电刺激对尾吊大鼠比目鱼肌肌纤维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 康复杂志,2004,26(3):48.

[4] 马学军.被动运动和电刺激对失神经大鼠骨IGF-1,BAKP和TRAP含量的影响[J].山东 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4):46.

[5] 张林,杨锡让.健骨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 杂志,2000,19(2):65.

[6] 陈佑学,李国平.骨钙素及运动对其水平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 (2):188.

[7] 于世凤.破骨细胞及其骨吸收调控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78-83.

[8] 张兴毅.被动运动与电刺激联合作用防治去神经大鼠骨质疏松的研究[J].成都体育 学院学报,2008,34(11):75-3.

[9] 钟绍芬,张继红.早期运动训练预防外伤后长期卧床引起的骨质疏松症[J].护理研 究,2002,16(1):60-61.

[10] 张远华.截瘫病人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及护理[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8) :42.

[11] ClintonT, Rubin,etal.Inhabitation ofosteopenia by low magnitude high-freq uence mechanical stimuli[J].DDT,2001,6(16):233-235.

[12] 张培谨,齐艳,金岩.持续被动运动在肢体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 复,2005,30(9):190-193.

[13] White SB,Bemben DA,Knehans AW,etal. Effect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 n e xercise as an alternative form of training on physiological Profiles of women ag ed40-65 years[J].J Strength Cond Res,2005,19:634-639.

[14] 成少安,温宏,陈华,等.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 能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2003,11(4):254-5.

[15] 马诚,成鹏,尹佳.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 与康复杂志,2006,28(6):384-385.

[16] 程明珍.电刺激小脑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护理,2007,13(1 ):77-79.

骨质疏松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骨质疏松;胸腰段骨折;社区康复

作者单位:225811江苏省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卫生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60例,均为本社区骨质疏松症(OP)腰椎骨折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OP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编制的原发性OP诊治指南中“OP诊断标准”。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50~75岁,平均(61.2±3.4)岁。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压缩锥体数、受伤原因、就诊时间及合并症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用降钙素鼻喷剂喷鼻, 10 IU/次,1次/d,连用30 d;此后隔天1次,连用30 d;最后隔周1次,10 IU/次,连用120 d;同时口服强骨胶囊, 1粒/次,3次/d,连服6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牵引手法复位、腰背肌锻炼及理疗等措施治疗早期功能锻炼:应由坐位到俯卧位,循序渐进,逐日增加腰背肌功能练习的次数与强度,坐位或站位收缩腹部和骨盆肌肉,3~5 min/次。

1.3 疗效指标

采用VAS评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骨痛缓解情况及6个月后BMD、骨转换指标骨钙素(BGP)、血清钙(Ca2+)、磷(P2-)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结果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t检验做组间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经过随访6个月~1年,观察组中优21例,良6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0.0%(27/30)。对照组中优16例,良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6.7%(23/30)。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BMP、BGP变化 观察组治疗后腰椎BMD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以骨的微结构退化、骨量减少、骨强度减低、脆性增加为主要特点。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骨折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降钙素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腰椎骨折,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提示降钙素能在短期内明显缓解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腰椎骨折的疼痛,改善骨密度和骨钙素,治疗较为安全、有效。

参 考 文 献

[1] 王和鸣,葛继荣,石关桐,等.骨疏康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总结.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6):12-15.

[2] 王汉平,张晓明.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疼痛的疗效观察.中国药师, 2008, 11(4):3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