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经济学原理

环境经济学原理

环境经济学原理

环境经济学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4R”原则;循环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 F1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10-0005-04

一、引言

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和哲学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它的提出为解决人类社会后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中国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开始研究和发展循环经济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方针和法律制度,在许多地区进行了试点和经验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由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学术界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主要是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冯之浚(2004)从整体论、系统论、自组织理论和协同论的哲学高度进行了分析;张国连、栾贻信(2005)从一般知识论(认识论)和人的生存论(实践论)的哲学视角研究了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莲果、王淑芳(2005)研究了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学基础;此外,学者们还对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基础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二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其包括基本理论、原则和分析方法。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冯之浚(2004)、左铁镛(2006)、张英(2005)等。三是对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研究,如冯之浚(2004)等。四是对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的研究,这方面的成果也较多,如汤天兹(2005)等。五是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的研究,张小兰(2005)研究了实行循环经济的制度,安福仁、周生军(2006)研究了有关税收问题。截至目前,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对循环经济的原则的扩展

循环经济是在全球资源紧张、环境质量逐渐变差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以后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得到重视和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从90年代开始,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中国在21世纪初,在政府的大力提倡下也开始了对循环经济的探索和理论研究,并把循环经济作为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2004年两会期间,循环经济正式被写入政府的重要文件《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其中正式提出“提高全社会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对循环经济有着比较深入研究的全国人大资源与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冯之浚提出: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中国国家经济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以上对循环经济的定义无疑是精辟和正确的,其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也抓住了当前中国资源相对短缺、消耗量巨大的症结,对改变中国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提高资源效率、缓解资源瓶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该概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对循环经济定义的理解应抓住循环经济的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途径三个方面。从循环经济的目标看,要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中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看,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从循环经济的途径看,要实行清洁生产方式,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以减少污染。如上是从对资源的利用方式角度给出的循环经济的定义,而在环境保护方面则考虑的较少。循环经济的完整内涵应当包括资源和环境的再生和保护。只有节约利用又加强保护,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鉴于中国资源人均拥有量少、耗费量大、环境破坏大及污染严重的现状,在发展循环经济时还应当加强资源与环境维护,即加大投资力度,恢复和保护既有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因此,循环经济的原则中有必要增加“再生化”的原则;在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中应重视环境资源的保护投资,积极进行绿色投资。这样,循环经济的原则可以描述为“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生化”的“四化”原则。

1. 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是就生产或经济过程的输入端而言的,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减少进入生产或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减量化原则对于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日益短缺的人类生产活动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以来,工业生产活动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资源短缺日益困扰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近年来,发达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经济时代,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扩大,而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又进一步掀起了开发利用资源的高潮,地球资源存量迅速减少,可供开采的资源难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据美国矿物局测算,世界黄金、水银、锡、铜、锌、铅的探明储量可开采的时间分别为24年、40年、28年、65年、40年、35年;石油、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可开采的时间分别是44年和63年。而中国的石油可采储量将维持30年。可见,实行减量化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为使这种增长具有可持续的与环境相容的特性,人们必须学会在生产源头的输入端就充分考虑节约资源、提高单位产品对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废物的产生,而不是把眼光放在产生废物后的治理上。减量化还要求人们放弃过度消费,实行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这些都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通过改变消费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2. 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要求人们对所购买的物品尽可能多次、多方式地使用,通过再利用,防止物品过早的成为垃圾,进入生活环境当中。对企业而言,在生产设计时,要对产品进行标准化设计,使产品可以反复利用,相互利用,减少废弃物。例如,按标准尺寸设计的零件,可使计算机、电视机和其他电子装置中的电路元件非常容易和便捷地更换,不必更换整个产品。在工业生产中,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行使用。西方国家在物质再利用方面做得比较好。例如在发达国家,二手市场发展很快,人们非常喜欢从一些慈善组织,如“好心会”或“救世军”那里购买二手货进行再使用。

3. 资源化原则。资源化原则要求对废弃物质进行再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再生资源,再次进入市场和生产过程,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通常的做法是对固体废物分选、粉碎,变成生产中的原料,缓解垃圾填埋或焚烧的压力;对污水进行去污处理,实现中水回用;对废渣进行其他用途的再加工,生产出其他产品再次利用。概括起来,资源化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抛弃的物质处理后形成与原来物质相同的新产品,如废纸再生新纸,废水再生新水及废钢铁再生新钢铁等。二是次级资源化,即将废弃物质处理后生产出与原来性质不相同的其他产品或原料再次使用,如将制糖厂产生的废渣制成造纸用的原料等。这种次级资源化使资源能够阶梯式利用,不仅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达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共赢。

4. 再生化原则。再生化原则指对资源和环境不断地进行投资,使其获得生长和更新。资源中的可再生资源部分,如森林、草原、水产等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进行投资维护以保证资源在消耗的同时获得再生培养,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对不可再生资源,要增加替代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用新资源代替原来的正在耗尽的资源,例如用植物油替代石油,用太阳能代替矿物能源等。对于环境而言,要增加其净化能力,进行人工美化和人工维护。在环境不断被现代工业和人类活动破坏的情况下,加强环境保护投资是使环境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的必要手段,而环境保护的投资就是绿色投资。因而,绿色投资是再生化的重要途径。

三、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的比较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是指物质和能量在经济活动中的流通和转换方式。在循环经济产生以前,从物质和能量的流转方式看,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是一种直线型的模式,即资源和能量进入生产过程后,经过加工处理和转化成为制成品后进入消费环节,再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从而构成了对环境的污染,用公式表示就是:生产―消费―废物(见图1)。这种经济模式是目前经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运行模式,通常被称作传统经济模式。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模式则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流转方式进行的。一个理想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与外界只有能量交换的半开放系统,其能量流程是:能量―生态系统。这里的能量来自生态系统以外的地方,就目前而言,该来源就是太阳。生态系统在太阳能的推动下开始并进行自我循环,一切生产、消费和分解活动都在系统内部进行,人类社会的循环经济模式就是仿照生态系统循环模式运行的。为了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实现生态系统循环模式,必须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实现形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再生产者)三者功能的有机协调和配合,形成一种物质充分循环、能量高效利用及环境保持良好的经济生态循环系统。

构建循环经济系统的关键是在现有的经济系统或生产消费环节增加分解者,以保证系统的废弃物质及时、充分地获得化解,成为系统的有益物质而不是有害物。其运行模式可用图2表示。

在循环经济中,物质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的经济系统后,经过一系列的生产和消费,一部分转化成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物质并被使用,另一部分成为废弃物质,分解者进行处理加工后,变成有用的资源再次进入生产或消费环节,最终只有极少的物质能进入人类生活环境。因而,循环经济是一种对资源和环境具有保护作用的经济模式。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思路

1. 大力发展企业层次的循环经济。企业是在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个体,是资源减量化、再利用的主要载体。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方式是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的一种有效的连接,要使两者统一起来,其关键环节是使经济系统输出的废弃物减少。减少废弃物的途径,一是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然后反复投入到生产中;二是按照减量化原则,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投入,从废弃物的生产源头入手。这就要求企业采用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生产体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联合国提倡的清洁生产就是在企业层次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政策持续运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清洁生产是在企业层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首先,清洁生产的实施从源头上削减了进入生产过程的物质流量,主动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其次,清洁生产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工艺对生产环节中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即企业主动地对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解、处理并循环利用,进一步减少了企业所产生的废物,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再次,清洁生产以新的思维来设计产品,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延长,延缓了废弃物污染人类生活环境的时间。

2. 建立产业集群层次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是由一些在生产中具有一定联系的企业相对集中地分布在一定区域的产业组合,又称作企业集群,其代表形式是工业生态园区。产业集群具有很多优势:集聚分布的企业可以在信息方面实现共享,节约了信息收寻成本;在资源上共享,比如道路、通讯设施、库房、交通等可以分享既有的设施;一个企业在生产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可能是其他企业的生产原料。根据工业生态学原理,产业集群建立后就形成了工业生态群落,不同种群即各行业部门之间存在“工业代谢”的关系,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将是另一个企业的生产原料,废弃物不再是直接排放到环境中,而是经过处理被其他企业或自己所利用,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可以在不同的企业那里得到分解。

3. 构筑社会层次的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目的是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对企业提出了要求,而且也对社会所有成员提出了要求。生产出的产品最终要进入消费领域,在消费过程中必将产生因使用不当、消费不了及不需使用的废弃物,这是除开展生产之外又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和废弃物产生的来源。为此,一方面要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及开展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要在社会层面要大力增加分解者,对此类废弃物进行综合回收和循环利用,并对不能再生循环的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

发展社会层次的循环经济,国外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是通过法律手段来促进物质循环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这对于保证社会层次的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建立社会层次的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企业从生产、流通、销售和废物回收利用方面贯彻循环经济原则,而且要求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组织以及家庭,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地贯彻循环经济原则。为此,政府应制定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和实施细则,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开展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活动,形成循环经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环境循环经济[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4]张小兰.论实行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J].经济问题,2005,(2).

[5]孟耀,马秀岩.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绿色投资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5,(9).

[6]秦立莉,孟耀.绿色投资及其发展方向[J].当代经济研究,2006,(5).

环境经济学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一、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统一,且很少体现出经济学的特色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类: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或者研究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总之是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关系中将经济纳入相互关系的研究中。

2.学科体系不严谨且缺乏整体性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材和著作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由于在上述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在其研究内容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背景和基础不同,以及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对象的认识不统一,因此在研究体系构建上差异极大。

3.缺乏应有的基础理论支持

任何学科的形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除了借用已有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现成理论,没有自己本学科独有的理论。或者在各学者所建立的体系中,有意识地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本文试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首先,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上看,该学科主要由原来的人口经济学学科发展而来,而非从经济学内部分化而来。从事人口经济学的大多是当前活跃在人口研究领域的学者,而随着很多大专院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博士学位点的建立,一些环境学科和经济学科也都出现了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学者队伍。这些学者研究背景差异很大,而真正从事经济学主流方向研究的学者反而较少涉足这个新的学科领域。

第二,学科涉及的领域跨度过大,学者受学科背景局限对该学科比较难以驾驭。如前所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横跨人口学、经济学、环境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因此从事该学科的者需要具备或基本具备这几大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基础。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学者能同时经受这几个方面的专业培训,或有精力同时对几个学科进行潜心深造。因此,这是阻碍该学科发展的一个现实原因。

第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几大学科之间的真正交流和沟通远远不够,尤其是经济学界对本学科的关注、实际参与比较缺乏。从国务院学位办设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以后,由一些著名大学牵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召开过四次本学科的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

组织者邀请了全国范围内主要博士点和部分硕士点单位参与,对学科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就会议参加者而言,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和资源环境学领域的学者,真正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非常少见。除了这样一个平台的交流以外,该学科在其他方面的交流就很少。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资源环境方面的专家,很少能一起对有关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更别论展开争论了。

三、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视角思考

1.关于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表述

如前所述,一些学者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或矛盾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认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应当是本学科的研究客体,而不是真正的研究对象。再说,这也不是经济学的表述,而且很难将这样的两维交叉的关系直接纳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因此,需要有一种经济学视角的表述,将人口与资环境关系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视野中。研究对象的确定,应该有一定的抽象过程。尤其是在我们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时。

2.关于用经济学外部性原理来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矛盾与问题的思考对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主要研究客体即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能否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释和分析呢?本文认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就是一种很好的分析工具。

四、基本结论及探讨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必须进一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架将其统一起来,该学科才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经济学、人口学、资源与环境学领域学者来共同协作,将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学科。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加以抽象,以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和矛盾为研究课题,从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共性加以抽象,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而非传统的经济增长)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调配(或配置)的学科”。这样的表述,既符合经济学的惯例,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与问题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并具有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

3.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基本分析手段,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与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前景。当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角度和视角远非这几个方面所能囊括。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将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视角以及分析方法,借鉴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问题分析中去,这应该是本学科需要做出极大努力的方向。而且,将人口、资源、环境等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共同引入经济系统之中,这不仅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将带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 1 ]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23.

环境经济学原理范文第3篇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08年8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法)。循环经济法的颁布旨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的强制执行,我国的循环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知道,会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左右着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反过来,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行又反作用于客观经济。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循环经济在传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不断上升。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已经难以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迫切需要产生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的会计理论。在此大背景下,国内会计学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循环经济会计“这一新兴会计的学科。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搜索,发现会计学术界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文献还是比较多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读,笔者发现目前国内会计学界关于循环经济会计的研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这与我国目前循环经济所处的发展有关。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站在循环经济的角度试图从新定义会计的概念、目标、对象、基本前提、基本原则的等内容。通过以下与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的对比分析,本文试图归纳出具有代表意义的循环经济会计的基本理论。

二、传统会计与循环经济会计基础理论对比分析

会计的基本理论主要由“本质、目标、对象、假设、基本原则”等五个方面构成。下面笔者将就以上五个方面逐一对传统会计与循环经济会计进行对比分析。下面笔者将就以上五个方面逐一对传统会计与循环经济会计进行对比分析。

1.“本质”方面。传统会计认为会计是一种工具,负责管理企业等经济主体间的经济活动。而从循环经济角度看,笔者认为其会计本质任然是一种工具。只是要把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清洁生产等因素考虑在内。

2.“目标”方面。从目标角度看,传统会计认为:会计主要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记录,为企业的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而从循环经济角度,笔者认为其会计目标是在“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提高经济效益。除上述基本目标外,还应该包括具体目标,如:向政府部门提供企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情况,回收利用废弃资源的效率,原材料中包含的可再生资源比例等。

3.“对象”方面。从“对象”角度分析,传统会计认为其对象主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资金及其资金运动。而从循环经济角度,不能仅仅考虑资金运动,还要考虑除资金以外的其他因素,如废弃物回收利用数量,减少利用的资源数量、生态环境的友好程度等。

4.基本假设。传统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1)“主体”方面。传统会计认为,会计主体应从会计服务的空间对象考虑,一般指特定的企业或者会计报告主体。至于循环经济会计,笔者认为其主体应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资源密集型企业。因为该类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大,生产过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较大。

(2)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至于“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这两个基本假设,循环经济会计也同样需要考虑。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考虑的都是永久经营的企业。

(3)货币计量。传统会计主要以货币作为核算单位,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在循环经济条件下,生态资源的破坏程度,如企业周围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河水里的鱼虾死亡程度,植被的破坏程度都是很难用货币进行可靠计量的。所以,笔者认为应该采用复合计量方法。

除了传统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外,笔者认为还应该包括自然资源短缺假设,生态环境短期难以恢复假设等。

5.基本原则。传统会计基本原则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二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原则。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基本原则。对于循环经济会计,笔者认为还应该包括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原则,生态环境相关原则等。

环境经济学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传统会计

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出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不协调的局面,可持续发展概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则将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全局和战略高度。由于传统会计没有把环境支出与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因而在目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传统会计面临的挑战愈加严峻。相对而言,环境会计理论和实践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环境会计在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核算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反映企业经营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和价值转移。目前发达国家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在我国,环境会计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如何构架其基本理论体系仍在探讨之中。

一、 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体系及其构建思路

环境会计是会计科学与环境科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在基本属性上,环境会计仍属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但它又是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因此,笔者认为:

1.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会计理论方法与环境问题相结合的产物,在诸多方面必然与传统会计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必须具备会计的基本特性,因而完全摒弃传统会计学中现有的成熟理论是不足取的。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环境会计也应当建立一个由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组成的基本理论结构体系或者称为概念框架。在这一体系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会计实务的具体工作。

2. 由于环境问题多样性与资源利用的复杂性,必然带来环境会计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应通过对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学科的比较,掌握环境会计的特性,作为研究环境会计学科理论体系与方法的基础。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中,会计目标属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是决定其他理论要素(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的基础;会计假设则规定了会计运行的前提和制约条件;会计原则作为进行会计工作的基本指导规范和会计实务处理的具体规范,是保证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强有力手段。因此,构建环境会计基本理论,首先应对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在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三个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研究。

二、 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理论的差异性研究

1. 会计目标的差异。首先,传统会计的目标是借助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为经营管理提供财务信息,为考核经营责任提供依据。环境会计则不仅要求企业提供相关的经济信息,而且要求企业披露表外非货币信息(定性披露信息),包括环境污染信息和环境绩效信息。这说明,环境会计的目标超出了传统会计目标所涵盖的领域,使会计理论的研究领域从微观范畴引伸到宏观范畴,为会计理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其次,传统会计理论只强调提高经济效益的单目标决策,不但导致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降,也危及经济效益的未来可实现性。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种目标协调。因此,在环境会计理论的构建中,对环境会计目标的确定不宜定义为单目标,也不应是多目标的简单相加,而应注重各个目标之间的交互作用,达到多种目标协调。

2. 会计假设的差异。传统会计模式未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其理论基础是小成本循环理论,若将环境因素纳入传统会计模式中,将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内涵和外延带来冲击。表现为:(1)对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冲击。传统会计主体基于它所控制的经济资源,并不把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资源纳入企业会计核算范围之内。环境会计则认为,每一会计主体在从事自身活动的同时,可能对其他主体或社会的其他方面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外部性。在环境会计中应用会计主体假设,必须充分考虑外部性这一因素。(2)对传统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传统会计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均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价,但由于货币计量单位实际上是借助于价格来完成的,而环境成本与环境收益大多难以形成一个交易价格,这就使得传统会计计量面临新的挑战。(3)可持续发展理论带来的冲击。如前文所述,环境会计正是基于企业与环境长期互利和共存关系,着眼于企业在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实现持续经营。失去了这个前提,环境会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笔者认为,从环境会计目标和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出发,环境会计假设应当在坚持现有四项基本假设基础之上,拓展会计主体和货币计量假设的内涵,并增加可持续发展假设。

3. 会计原则的差异。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目标和假设的差异决定了环境会计原则的特殊性。表现为:(1)社会性。环境会计的目标包括揭示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信息,这就要求企业披露由于自身活动所带来的外部性信息,这种信息不仅是经济方面的,还应当是社会性的。(2)强制性。环境会计应以其特有的方式向信息使用者披露所有的环境信息,不能有意忽略或隐瞒外部不经济信息。(3)灵活性。环境会计核算应针对不同企业分别确定其核算内容,在计价方法与计量单位的选择上可采用多种方法,一切以全面揭示企业的环境信息并力求相对准确为目标。

三、 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的构建

1. 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的基础和逻辑起点,是会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联结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桥梁。根据前文分析,环境会计的目标,应分为两个层次:(1)总体目标。即通过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化。环境会计的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发展。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角,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走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谋求经济发展。(2)具体目标。指为相关客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这就要求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的耗费、环境保护的支出、改善资源环境所带来的收益等进行确认和计量,为政府环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和规划等有关资料。当然为相关客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的最终目标是控制与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

环境经济学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065-02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前提,也是综合反映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既能为国家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创造条件,又为政府、工业园区和企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笔者将在界定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对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宏观指标体系作初步探讨。

一、循环经济内涵的界定

准确界定循环经济的内涵是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目前,学术界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诸大建、苏建设、赵保安等认为循环经济是一个闭路循环系统,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的,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这一定义以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侧重点进行诠释,重点放在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上面,没有突出“经济”的内容。冯之浚、王晓慧、高慧荣同样认为循环经济应遵循“3R”的原则,但他们将“经济”与“环境”两大体系共同纳入含义之中,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以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的,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这一定义完善了循环经济的闭环式反馈流程,突出了该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的有益影响。

杨文进基本上是从经济学视角定义循环经济的,他认为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虽然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但核心内容却是“经济性”,更确切地说,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必须满足“收益大于成本”的经济性原则;否则,资源的循环利用就不可能实现。因此,他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就是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利用生态学原理,对经济活动中的有限资源不断地进行循环利用,高效率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

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认为,循环经济应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资源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是以高素质劳动力、低污染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等来保障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构优化的,这个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可以被理解为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所涵盖的范畴相同;狭义循环经济强调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种提法实际上将是否涵盖“社会”这一体系作为区分广义循环经济与狭义循环经济内涵的差别,狭义循环经济更强调“经济”与“环境”两大体系之间的协调发展,广义循环经济则强调“经济”、“环境”、“社会”三大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任勇和雷学勤不同意循环经济的三维定位,他们认为从循环经济概念产生的历史过程和背景看,其首要目的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一方面是资源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约束,另一方面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影响,这决定了循环经济的二维定位,即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他们指出主张循环经济三维定位,实际上是对循环经济概念的泛化,无疑等同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维概念,这样便没有必要提出循环经济这一新的概念。但宋岭教授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同出一辙,二者并无本质区别。循环经济理念与可持续发展都是针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类追求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要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彻底转变线性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笔者认为,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更多的是提出一个理念的话,循环经济则更多的是从实践角度、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我们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循环经济最直接的内容是资源的循环和节约使用,但如果从循环经济提出的背景考虑,就应该包含更多的内容:资源不足导致人与资源的矛盾,进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便是在缓解能源约束与减轻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良性持续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即实现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因此,循环经济的内涵应包含“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方面的内容。

发展循环经济意味着人类社会与环境容量保持相对均衡,人类的生活水平与人口素质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循环经济的内涵即为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生态和经济规律,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利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在生产活动中形成“资源―产品―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综述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一定地域或领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研究的依据和标准,是反映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基本运用在宏观(社会层面)、中观(生态工业园区)和微观(企业层面)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上的循环即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使工业、农业、城市、农村都达到循环。中观层面上的循环,是指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微观层面上的循环,则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本文仅以建立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目的,因此这里只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宏观层面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1.我国政府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循环经济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决策层及相关学者的关注和重视。2003年,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提出了生态省的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共22项二级指标。其中经济发展类的二级指标有人均GDP、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环境保护类的二级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社会进步类的二级指标由城市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等指标构成。这一指标体系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原理建立的,没有涉及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但却成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重要参考依据。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编制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印发至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该指标体系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分别编制的。两个层面的一级指标均分为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四大类,但二级指标有所不同。宏观层面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资源产出指标包括矿产资源产出率和能源产出率;资源消耗指标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水耗、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资源综合利用指数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钢铁回收利用率、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废纸回收利用率、废塑料回收利用率、废橡胶回收利用率;废物排放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量。可以看出,该体系主要是以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提出的狭义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按照上文对循环经济内涵的分析,狭义循环经济理论更强调循环经济3R原则,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四大类别的设置也正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基本原则,但这一指标体系却没有反映出发展循环经济应使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共同协调发展的目的。

2.宏观层面上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宏观层面上的循环,就是要建立起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循环型经济社会”,使经济社会走向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我国现有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宏观层面上的研究多以循环经济省份和城市为研究对象。如李晓敏等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云南省2000~2006年的数据对其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综合评价。朱冬元等以湖北省循环经济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发展指数(即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绿色发展指数(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及社会发展指数(即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三个方面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马江通过对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构建了成都市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评价体系以及综合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讨论了社会系统指标体系的结构。钱翌等在分析青岛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要求,并结合青岛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和分级标准,并通过建立评价模型的方式对青岛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评价。对有关“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文献进行比较分析后不难看出,尽管国家相关部门编制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但学者们在评价某一省份或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时,还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及区域的特殊性重新构建起一个新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因此,现有文献当中呈现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都有所不同,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严格依据循环经济3R原则。黄和平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以区域循环经济综合发展作为目标层,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适合于所研究区域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确立了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分级标准。他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个准则层,准则层包含的这三大功能指标则分别是循环经济三大基本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具体体现。准则层下设指标层,再细分为分指标层,具体为人均资源消费量、人均废弃物排放量、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14个指标。

第二种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四个控制层面构建的。陈德全等优先选择了“减量化、资源化”两个控制性指标,并强调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程度(用“无害化”控制指标表示)。同时,考虑到循环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密切联系,设立了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第三种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在指标的设置上包括的内容更多。吴未等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的减量排放、资源的再利用以及资源环境安全五个方面对江苏省十三个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整个指标体系设了1个目标层、5个控制层和35个指标层,其中目标层锁住城市在特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循环经济发展变化这一目标;在控制层中,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参照系,同时又按照3R原则设置了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减量排放、资源再利用三个方面的指标,还考虑了资源环境安全监督环节。

比较三种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第一种指标体系仅考虑循环经济3R原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种指标体系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这一因素及其与循环经济的联系,但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没有体现出来;第三种指标体系不仅突出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还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在层级的划分和指标的设置上都更加丰富,也更接近本文对循环经济内涵的理解。

三、宏观层面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结合对循环经济内涵的重新界定和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笔者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如下表所示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迪提出的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决策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处理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来解决的复杂社会经济系统问题。层次分析法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并用数学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运用该分析法,首先将该评价指标体系按目标大小分为四个层次:目标层、状态层、控制层和指标层。接下来,确定每个层次的具体内容。目标层即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和水平;状态层体现评价体系构建的框架与原则,该评价体系的构建结合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综合反映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的原则,包含资源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三大状态层;控制层即状态层的具体体现方面,如资源系统包括资源减量投入、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减量排放三个控制层。资源减量投入反映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描述创造单位GDP所消耗的资源,体现源头上降低资源消耗的情况。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反映工业“三废”的资源化程度以及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状况,是循环经济“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的反映。废物减量排放主要用于描述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最终排放量,体现了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降低废物最终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的成果。

指标层是根据控制层设立的细化指标,对控制层进行度量,具体包括22个指标。资源减量投入方面,选取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单位面积土地GDP产出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四项指标,分别反映区域经济发展中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工业增加值的利用效率。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选取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重复利用率指标分别反映工业废水的处理程度和工业固体废物再循环再利用的程度,“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指标则集中反映了废水、废渣和废气三种废物的综合利用程度,既包含了废物的循环利用率,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废物利用的科技水平(即所带来的附加值)。废物减量排放方面选取万元工业总产值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三项指标,分别反映工业“三废”最终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经济发展方面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总额、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指标分别反映整体、城镇和农村的人均经济水平,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越高,反映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力越强。社会发展方面选取城市化水平、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三项指标分别反映城乡协调度、教育及就业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方面选取城市空气质量、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环境噪音达标率四项指标,分别反映空气、绿地、水、噪音的达标程度,体现生态环境质量。

该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宏观层面编制的,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判断,由于各地域之间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等的差异,也可根据各地具体的发展状况和当地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科技导报,1998(9)

2.苏建设.简论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企业活力,2007(7)

3.赵保安.对循环经济内涵的认识.物流经济,2005(5)

4.杨文进.经济学视角的循环经济内涵与实施条件.财贸研究,2009(6)

5.冯之浚.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决策与信息,2005(10)

6.王晓慧,任景莉.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经营与管理,2006(7)

7.高慧荣.循环经济的内涵.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8.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统计研究,2006(9)

9.任勇,吴玉萍.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

10.雷学勤,袁九毅,潘峰.关于循环经济内涵与定位的探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6)

11.宋岭.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境保护,2003(9)

13.李晓敏.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教育经济研究,2008(06)

14.朱冬元,刘婧.湖北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及实证检验.统计与决策,2008(22)

15.马江.成都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基础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

16.钱翌等.青岛市循环经济评价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7.黄和平.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资源科学,2006(6)

18.陈德全.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4)

19.吴未等.江苏省十三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城市规划学刊,2006(1)

20.李晓敏,官姝婧等.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区域经济,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