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素质 定义 目标 定位

1 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1 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1.1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1.1.2 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1.1.3 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

1.1.4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1.2 信息技术的分类

1.2.1 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1.2.2 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

1.2.3 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1.3 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3.1 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1.3.2 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2 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2.1 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2.1.1 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

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①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②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③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④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⑤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⑥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⑦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⑧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⑨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1.2 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2 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2.2.1 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①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2.2.2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作为网络主体之一,中小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他们的网络交往也呈现出平等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超时空性、多极主体性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促进了他们的主体性的发展。网络社会对中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其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促进上。

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激发人的主体意识,弘扬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应当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弘扬中小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也是时代的要求。随着网络逐渐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社会宣告到来。网络社会以其平等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中小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份子,积极地加入到网络中来,迎来了其主体性发展的新契机。

一、网络社会下中小学生的新角色——网络主体

网络主体又称网络人,由一系列行为主体构成,包括网络的开发者,网络信息的制作、、传播者,网站的建设者、维护者、管理者,利用网络进行商务、学习、娱乐、休闲、聊天、游戏等活动的行为主体[1]。“网络主体基于网络而联为一体,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互动,他们按照网络生活的样式生存,并且逐步形成了与网络相适应的网络人格。”[2]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络中来,是网络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作为网络主体之一的中小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

与以往被动接受信息截然不同的是:青少年在数字世界中担任主角。中小学生接受新科技的速度比成人快。他们与网络科技一起诞生,一起同化,他们已经视网络为他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而成人必须经历截然不同的较为困难的学习过程,才能够适应电脑。由于成人的生活已有既定模式,他们必须改变早已建立的思考模式,然后才能学习与适应新科技。在网络世界中,成人失去主控权,孩子进入权力中心,优势地位不断突显。中小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优势地位为自己赢得了主体性发展的筹码。

(二)网络主体交往的新特征及其对中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作用

在网络社会下,网络主体之间的交往也呈现出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新特征,这些特征唤醒了中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中小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发展。

1.平等性

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着充分的言论自由。只要你会敲击键盘,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社会地位、收入、专业、出身、种族等差异都可以忽略不计,每个人都有机会向公众展示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理想。每一个中小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以及充分展示自己。

2.开放性

“网络主体不必听从于任何权威的命令,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网络社会给人们以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和轻松感,畅所欲言、无所顾忌成了网络交往中最突出的表现。”[3]由于没有现实世界的种种限制,中小学生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发表白己的意见和观点。在这里,没有权威的限制,没有等级的悬殊,可以将信息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真正体现了网络的开放性。网络还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空间,打破了传统学习空间的封闭性,实现了一种全方位的直接信息交流,从而成为一种真正的个性自由空间。

3.交互性

网络具有强大的人机交互、人人交互功能。电子邮件、qq聊天等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和普遍。在网络空间中,网络主体之间存在着广泛、普遍的互动性。网络文化的核心就是互动。网络媒介打破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方式。人们不仅能接受信息,还能传送信息、交互信息。互联网作为一种对大多数人有效的交流方式,真正实现了双向、全方位的交流。中小学生在网络上,不仅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还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发表自己的作品,可以与老师、同学就某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中小学生的主体性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得到不断提升。

4.虚拟性

网络社会的主体是以虚拟身份出现的。网络主体作为一种符号化的存在,隐藏在屏幕的背后,人们无法确定其性别、年龄、肤色、国籍、身份、地位等。网络主体之间的交往是一种符号交往。网络交往只有一个网名标志某人的存在,只有对方打出来的文字让你去想像。在网络社会,人们结成了一种虚拟的共同体,在一个虚拟的社区中共同交往。中小学生在网络上的身份是自我建构的,行为完全受自己控制。他们在网络中的表现可能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这也使得其个性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

5.超时空性

网络极大地延伸和扩展了人际交流的空间和时间,任何有共同兴趣的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结合在一起。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关系主要以信息为中介,信息是公开的、共享的,信息交流与交往没有时空的限制。中小学生可以与老师、同学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随时随地地交流,其社会活动空间和交往领域都变得前所未有的宽广。

6.多极主体性

“网络社会的交往还具有多极主体性,个体实现了对其交往关系的自由的占有,在这种自由交往中表现出互为主体的状态,网络交往是主体与主体的交往,交往的方式也由单向度向交互性、非中心化转变。”[4]每一个中小学生都是网络交往的主体,与其他主体平等交流。这更是对中小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直接促进。

二、网络社会对中小学生主体性促进的具体表现

张天宝认为,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这些特征是学生主体性最本质、最主要的特征。中小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选择性,突出地表现在对学习对象的选择上。自主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能动性,是指主体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创造性包含对外在事物的超越和对自身的超越[5]。在网络社会中,作为网络主体的中小学生的主体性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选择性

1.网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与传统教学中单一的以教师或教材、参考书为信息源相比,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信息资源。学生与教师共享各种信息知识资源。中小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还是多样的,是多渠道、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是快速与即时的。这就为中小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2.中小学生获取网络信息资源很便捷

网络将信息转变为数字形式,这就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中小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些浏览工具以及重要资源的线索,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入各种各样的网站,选择相应的内容。中小学生的多样化需要在网络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满足。

3.网络教育使中小学生对教育拥有了再选择的权利

在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仍然享有各种教育选择的权力,而学生则享有对此进行再选择的权力。网络教育把最终的决定权交到了学生手中。“中小学生借助键盘和鼠标就可以轻松地在网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及上课的时间和地点,甚至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教师。”[6]网络教育的超时空性使得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任何想学的东西。因此,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中小学生的选择权所施展的广度和深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自主性

1.丰富、自由的选择是中小学生自主性发展的前提

学生不再被单一的信息源牵着鼻予走,他们可以便捷地从网络上丰富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要而且符合他们学习基础、智能发展水平的材料,这就使中小学生按照他们各自的情况来设计、安排自己的学习成为可能;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学习计划,以使自己有更多的收获,更好的发展。中小学生因而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2.网络社会为中小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供了条件

中小学生在班级中扮演的角色正在改变。过去教师是权威,由教师决定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在网络社会,中小学生则拥有自己的优势,成为了自己学习不折不扣的主导者。中小学生独有的敏锐性使他们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相对容易,他们掌握了属于自己的信息权力,不再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由于他们更娴熟于使用电脑,教师也会向他们寻求与电脑相关的咨询与协助。与教师共享各种网络信息知识资源,使得中小学生自己寻找资料、分析判断、得出结论成为可能。有了网络,中小学生可以自己控制学习时间,在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时空范围内求得最大的学习效率。中小学生的学习也可以不再受课时和教学进度的限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确定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方便安排各学科学习的时间。

(三)能动性

1.中小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在网络中,只有主动的“参与者”,没有了过去意义上的“接受者”。传统的单向传输式教学使学生形成对外界的依赖,缺乏独立自主的欲望。网络的交互性使此种情况得到改变。学习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中小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今日的中小学生已渐渐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并摆脱昔日被动观看者的角色。

2.网络社会下的中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究热情

“对学生来说,对世界的认识归根结底是依靠探索。通过探索得来的收获才会变成个人的精神财富,学生要能做探索未知世界的主体,充分发挥积极探索自然界和社会的功能。”[7]网络上丰富的信息使中小学生对世界的了解不再局限于老—辈通过电视所知的点滴,网络交往加速了他们的社会化。互动式的个人与个人间的沟通,激发了中小学生探究调查的热情。网络的互动性要求网络主体时刻保持敏感性,以便及时作出反应。网络这一新兴的空间带来许多未知的问题,极大地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利用网络解决问题则强化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比上一代更加积极地探索着世界。

3.中小学生在网络社会中主动建构知识和技能

在网络社会中,知识和技能是个体在互动中自主建构的。中小学生是积极的信息寻求者,而非以往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网络教育使得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自己控制学习的进度和方向,这就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向,他们愿意在学习中投入更大的精力,花费更多的时间。他们能够自己控制学习的方向、进度和方法,学习的动机和效率会明显增强,而且会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8]他们自身在其建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四)创造性

1.网络的多元性、开放性和非线性等特征决定了网络思维的创造性

网络世界是一个可以使人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世界。它可以让人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去想象、创设一个本来没有的世界。“开放性、多元性的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使人的思维得以激活,从中演化出创造的欲望和能力。对一切新事物、新观念的开放,也促使人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创造来不断更新自我的思维结构,形成一种不断创新的思维模式。非线性的特征促使人的发散性思维得以发展,使人的思维建立在多种支点之上,从中孕育创造性思维和活动能力。”[9]

2.网络社会赋予中小学生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网络用户与大众媒介的受众不同,大众媒介的受众只接受信息,并不发出信息,而互动则是网络文化的核心,交互性是网络主体交往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网络上,创造和传播自己的信息、相互交流等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小学生投身于网络中,创造属于网络的文化,并为这一文化所同化。电脑化和网络化背景下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一种交互性。这种学习改变了过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享受有限的自由的状况,中小学生进入了自由创造和参与的领域。

3.创造性是网络教育所具有的本质特征

在网络教育中,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中心,教师则主要承担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创造的任务。学习不再只是对已有知识的接受和同化,而主要是对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重新创造。网络时代的学习不会局限于吸收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探索、如何学习。这对中小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中小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礼富.自律:网络主体的伦理美德[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汪尊鑫.论网络主体的道德建设[j].网络财富,2008(9).

[3]李长虹.交往方式的变革与网络主体的伦理倾向[j].理论学刊,2005(8).

[4][6][9]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6.260-261.274-275.

[5]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9-29.

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学校教育;学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88-02

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网络使得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在加速增长,整个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在网络时代里,一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支持,科技的发展依赖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取决于学校教育的发展。50年代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教育投资比其他物质资本投资能产生更多的回报和价值,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巨大的作用。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促使各国政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的发展不仅使信息快速便捷化,同时也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能从网络上获得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最权威的言论见解,甚至还可以与专家学者通过网络在线交流来学习,不断丰富知识来提升自己。毫无疑问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学校教育的功能变得更加完善,拓宽了学生视野以及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也进一步得到深化。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人类智慧的集中表现。它是当代最具革命性的社会资源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当它进入教育领域中时,它对整个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不会是局部的、量上的、表层的。

学校教育是指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中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的通过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作用于相对稳定的对象身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为整个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统一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人们对教育个别化、多元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愈发激烈,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将成为时展的潮流,以“在家上学”为代表的“另类”教育模式将不断涌现。如何应对这些崭新的教育形式将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疑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运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随着以超时空性,快捷性,虚拟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必将受到强烈的冲击,这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价值和意义等等基本概念。网络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发展,是因为它具备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首先,网络资源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充裕齐全的信息资源是网络时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以往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网络时代一样,储备如此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并且人们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搜索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共享学习研究的成果。网络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它为人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打通了历史性的通道,信息通过网络在全世界自由传递和流动,人类所创造的文明财富就有可能为网上每个人所共享。信息化还表现为网络社会中信息资源的超时空传递、交流消除了跨地域沟通的“时滞”,同时,它还能使处于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在同一时刻通过网络进行面对面的工作。网络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使得教育教学管理功能变得更加强大和便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网络资源的超时空性。网络的这一特征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联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通过网络,不但师生之间可以顺畅交流,而且学生之间通过在网上相互讨论、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协作。在通讯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在网上实现跨时空的相互交流,尽可能最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交往活动中去,“地球村”的社会正在逐渐形成。面对这种趋势,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应当教会学生在“地球村”生活的知识和本领,并使其确立全球意识以及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以使每个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都能够得到提高。最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特征。网络空间和网络中的虚拟存在可以使学生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充分发挥创造性想象,进而形成创造性思维。同时“网络结构的多元性、开放性和非线性等特征,也相应决定了网络中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培养不同的是,网络时代的学校教育除了要求培养传统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良好素质外,更加注重学生主动性,个性化、创造性以及交互性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使网络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网络教育的必然结果。

第一,学生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和个性化,使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网络技术这一媒介,学生能够由原来整齐划一的、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与传统的以教师或教材、参考书为单一的,有限的信息源相比,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大量的,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这种资源具有快速即时的特点,因此,学习拥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和自由,不再受制于单一有限的教师或教材构成的学习资源。由于在网络学习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然后再自主地按照他们各自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安排学习,并且在这个安排规划的过程当中,他们还可以进行不断的调整,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二,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发展。由于网络社会的超时空性和开放性特征,有利于学生突破传统的“条框”思维方式,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去创设一个本来没有的世界。网络的开放性特征,使其所承载更多的将是尚无定论的、需要学生批判性思考的知识,而不是权威但早已过时的知识,其知识更新速度将可望与现实更新速度趋于同步。

第三,学生交互能力的发展。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的教学参与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环境共在一个空间进行教学活动。但实际上所可能产生的交互作用并不大,在传统的教室中,大多是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教师无法了解每一个学生对问题的系统看法及其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不但师生交流机会少,而且同班同学间的平行式交互作用也是很少。交互式教学网络的设计将使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互动式交流。

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的运用与普及,教学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网络的直接效应就是它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放大。学生可以通过方便快捷的网络,进入视频课堂,听取名师讲课,而且这种资源可以反复利用,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整个学习过程都是自主的,甚至有部分网站还提供在线测试功能,帮助学生及时检验学习成果,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在线求助老师,即使老师不能及时回复,也可以给老师发送邮件,以求得解答。这无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计算机及其网络在教学中的普及使得网上“虚拟教师”似乎在很大程度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师角色不断受到挑战,教师的作用似乎已被削弱,甚至被替代。但事实上,不管网络技术在学生教育如何被广泛运用,它终究只是教师角色的另一种转换形式,把教师作用虚拟化了,如视频课堂都是由名师讲解摄制而成,在线辅导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活动,因此,计算机及其网络在教学中的大量运用绝不会削弱或替代教师的地位,相反,它将使得教师的作用更重要,并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和研究者等等。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熟练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熟悉现代网络技术,适应大教学环境,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促使其完成认知结构的自我构建与重建,以及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学习动机的形成。

然而,尽管网络技术的发展完善了许多学校教育的功能,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它自身固有的弱点和缺点。首先,尽管网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创设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但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地方,它无法取代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之间的真实交往,而学校教育则更具有情境性和真实性,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因材施教,并且对其进行德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在现实的学校里接受教育,有许多同龄的学生有共同相处和学习爱好,这也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和独立能力的培养,而虚拟的网络教学是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这么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甚至可能由于缺失现实生活中的交往,长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变得孤僻,冷漠和暴力,导致学生身心的畸形发展。最后,由于网络中的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很难保证学生不受那些网络中不健康信息的影响,加之学生辨认能力有限,自制力不够,天生对各种信息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因此教师需要保护未成年人学习环境的健康,努力使网络教育回归现实生活。

综上所述,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将学校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为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可能,它使得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和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网络的信息化,超时空性,虚拟性和开放性特征,相比传统的学校教育,学生学习更具主体性,创造性和交互性特点。“在家上学”就是的网络时代里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但是很多人们对这种教育方式持观望态度,他们更倾向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尤其当他们察觉到网络自身还存在许多弱点和缺点。而且,要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要想实现全网络教学,最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这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必将引起教育界的一番热烈讨论和革命,通过对其利弊关系的权衡,促进学校教育的跳跃式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闵宪鲁,林静.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育的影响[J].当代教育科学,2004,(1).

[2]仪淑丽.网络教育时代教师角色的重构[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3]吴敏.展望网络时代的学校教育[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2).

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内容;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23-02

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高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专业化程度。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与不断完善过程。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该走向何处?高职教师该如何发展?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发展途径或方式?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做粗浅的探讨。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一)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迫切性

教育信息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一方面,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字化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现代信息教学法和教学设计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能力为重要目标。信息化的“摩尔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和信息增长的速度,信息化之于社会和教育信息化之于教育领域二者的作用是同等强烈的。高职教师是高职教育的实施主体,教育信息化对于高职教育教师专业的发展形成一种紧迫的推动压力。

(二)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长期性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到目前为止历经了三个主要的阶段:萌芽起步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计算机教育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PC机;第二阶段以网络教育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第三阶段以普适计算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电子书包和移动无线设备。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源动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适应教育信息化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趋势在未来若干年内仍将保持下去,高职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实践性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强调“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这要求高职教师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又要具有教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高职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无论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是电子书包与移动设备的应用,高职教育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技术实践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特性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特性。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知识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知识以及信息化知识。其中,学科专业知识是指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理论体系,这是基石。同时高职教育注重“工学结合”,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体系要求较高。高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企业实践中习得的实践经验与专门技能。信息化知识主要指教师基于工作和学习需要必备的信息理论与方法、教育信息技术及教育信息产品等相关知识。高职教师的信息化知识体系可以是系统的,也可以是相对松散的。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能力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能力体系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信息能力等。

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信息理念、信息方法和信息技术来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这包含多媒体课件和教学信息设备的使用、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网络教学和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等。科研与学习能力是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科研与学习表现为科研过程中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的使用,文献数据库的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等。实践能力是高职教师的灵魂,它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工艺能力、设计能力、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教育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设备使用能力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等。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素质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素质体系包括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同与信仰、所从事专业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资格相对应的职业素养以及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等。专业素养是指高职教师基于所从事的专业纵向的以及横向的认识与积淀。职业素养是指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的综合体。信息素养是指高职教师开发与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它不仅仅是指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以应用于教学与科研,还要求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方面的集合体,是贯穿体现于教师教书育人与职业生涯发展各个环节的素质与修养。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现代信息化职业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是与时代和产业结合最紧密的教育形式,时代和职业需求必须在高职教育中得以体现。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化,高职教育教师必须树立现代信息化教育理念。现代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化理论和技术的高度融合,是信息化环境下开展现代高职教育的灵魂。现代教育思想包括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教育观等;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主要包括现代媒体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等。高职教育教师必须从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出发,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树立教育信息化思想,并且以信息化思想和技术指导高职教育实践。

(二)加强基于“双师型”的教师专业培训

教师职业需要长时间的专门训练,专门训练主要靠培训。教师培训的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其形式一般有教师进修、校本培训、企业锻炼和学历提升。

高职教师进修和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职业道德和信息技术等方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高职专业随着社会变迁和职业升级而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内容和规格,这就需要教师跟上形势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境界、教育追求、道德品质的传播,注意新技术、新成果的学习与体验。信息理论是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师开展电化教学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前提。企业锻炼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途径,也是高职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必然要求。企业锻炼在时间上可以是集中进行的,也可以是分散进行的;在内容上可以是生产实践,也可以是技术指导。学历提升主要是针对学科专业,教师通过系统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理论修养。

(三)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与科研

一是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场所。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实践能力,积极参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后记、个人博客等不断反思。现代教师教学实践主要是信息化的教学,教学场地是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是计算机网络设备、教学手段是多媒体教学、教学资源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法。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反思,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认识,有利于个人成功经验的总结。

二是积极开展科研。高职教师不应仅是教学能手,而且应是科研能手。高职教师科研既可以是科技课题研究,也可以是教育教学研究;既可以是基于个人兴趣的单独研究,也可以是为了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的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研究。科研的手段和方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如文献检索、虚拟仿真、网络调研与数据统计分析等,现代科研已经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

(四)组建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在数字化网络空间中由共同兴趣引发形成的,团体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资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联盟。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网络虚拟社区、讨论组、QQ专题群以及主题论坛等。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协作平台,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首先,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利于高职教师群体共同成长。高职教师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可以是专业教师、企业的一线专家,或是行业的技师能手,在网络环境下,他们可以跨时空的开展交流沟通,在互助合作中实现专业上的共同发展。其次,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实践性知识的传播,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专家尤其是一线能工巧匠通过共同体平台,撰写实践反思日记、分享实践工作经验、上传工艺资料、推广技能技巧,能有效实现实践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五)推进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是职业院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之一,高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素材型教学资源建设、课件型教学资源建设、网站型教学资源建设、论坛型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型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

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范文第5篇

教育传播作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形式,应遵循人际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用于解释传播过程的拉斯韦尔“5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和德弗勒互动模式等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教育传播领域。其中,香农—韦弗模式是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见图1)。利用香农—韦弗传播模式对教学传播过程的解释如下:教学中,教师确定需要传播的信息(知识),然后将这一信息进行编码,选择一定的通道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教学信息后,通过解码而获取信息含义,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向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在传统教育中通常将知识看成一种结构化的产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是传播活动的控制者,学生是知识的灌输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传统教育所具有的单向、线性、结构化和可预测等特性都可以在香农—韦弗传播模式中体现出来。因此,常用香农—韦弗传播模式对传统教育进行诠释。香农—韦弗传播模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传播是一种直线、单向过程,包括七个基本组成要素。(2)在该模式中具有“干扰”(噪音)因素,可以讨论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损失。(3)“反馈”机制的存在使得该模式能够进行自我调控。香农—韦弗传播模式能够较好地解释传统的、工业时代的教育。工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大量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工人。培养这种人才的学校可以看成“人才加工厂”。学生作为工厂的“原材料”进入学校这一“人才加工厂”后,经过不同的“生产工序”(年级、学科等)进行加工,最终以产品的形式(人才或专业工人)完成加工过程(毕业)。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社会的组织结构、生产形式、要素配置、文化理念、价值观等同工业时代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工业社会的典型特征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知识无处不在的知识社会。按照21世纪人才技能标准,社会所需要的是具备数字时代素养、创造性思维、有效沟通及高产出能力的人才。以知识传递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校教育模式很难满足知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在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适应21世纪知识社会需要的教育模式。以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教育传播模式视角分析新媒体的作用,显然可以成为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的催化剂,从而为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新媒体对教育传播模式构成要素的影响

按照香农—韦弗传播模式,典型的传统教育传播过程包括信源(教师)、编码(教授)、信道(通道)、解码(学习)、信宿(学生)、干扰和反馈七个组成要素。新媒体通过对传播模式构成的各个要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教育传播过程。1.新媒体对信源(教师)的影响传统上,教师的工作就是用大量所谓“真实的”知识去“填充”学生的头脑①。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的观点,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信息的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②。在教育传播领域,教师即教育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他们将符合特定价值观的经验、知识和情感等通过教与学过程传递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被动参与接受教师“把关”知识的过程,因此对教师依赖比较强(见图2)。新媒体所具有的数字化、网络化特征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时对教师的依赖。学生和教师具有同等的机会面对知识。有时候学生所接触的知识教师都不一定熟悉。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教师不再扮演“把关人”的角色,转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新媒体促使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见图3)。新媒体对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过去的十年中诞生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以适应这种变化,如21世纪技能标准,21世纪的学习、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学生、教师),知识建构,基于项目的学习,研究性学习等。21世纪的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这些理念和模式。2.新媒体对信宿(学生)的影响传统教育中学生被视为等待填充的“容器”,他们会无条件地接受教师认为重要的东西。因此,学生学习通常是被动的和机械的。新媒体技术为个体参与传播过程提供了一个双向通道,学生在该过程中既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者。学习者个体因此可以主动参与到教育传播活动中。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个体参与实现的,是一个与学习伙伴共同创设(co-constitutive)的过程。该过程的参与者会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而发生改变或转化①。因为新媒体,使学生与他人一起形成、发展和创造关于某一事物的共同知识和符合情境的个体知识,学生也从一个从被动的知识消费者转变成为主动的知识创造者。新媒体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能够及时、自由地进行自我表达,与他人(包括教师、专家、同学等)分享观点,接受他人的判断、评价,保持与他人的持续对话。在对话与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此外,由于新媒体的数字化和互动性特征,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各种信息,实现按需学习,及时得到教师指导或学习支架的支持。通过直接嵌入学习资源的互动提示、实时或虚拟的帮助策略模型的引导,学习者可以实现不间断学习。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可以概括为:支持和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想象力和求知欲;学生在参与式学习过程中将承担更多学习责任;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学习方式等将发生改变。3.新媒体对教育信息的影响教育信息一般指教育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通常情况下,教育信息以多种呈现方式蕴藏在载体中,如教科书、模型、挂图等。传统教育中的教学信息具有稳定性、结构化、组织化、专门性等特点,被知识精英所垄断。获取知识的途径需要通过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模式。传统教育基本上是围绕教科书上的教育信息进行。而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周期变短,对许多学科而言,知识的关联性和时代性的预期值,已经从几年和几十年的周期降低到现在的几个月和几年②(P67),刚印到书本上的知识很可能就已经过时。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一般很难保证及时更新,但是新媒体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传统的纸质教材面对知识迅速贬值带来的挑战,因为相对于教科书从编撰到出版所需的时间跨度,终端用户有时只需花费几分钟就能制作和传播信息。新媒体拓展了信息传播通道,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如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真实世界数据以及连接其他能够提供信息、反馈和经验的人等③(P7),让人们置身于信息海洋中,可供选择和获取信息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宽泛。新媒体为信息传播带来的这种变化,为信息联通、重组和再造创造了条件。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学生除了接受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外,还可以获取博客、开放式课程、网络资源库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加工提供了便利,促使信息呈现出活跃的、快速发展的和生成性的等新型特征。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改变了教育信息的创造、传播、分享和利用空间,促使参与者之间实现共同创造,并发展和形成了信息的双向沟通模式。4.新媒体对教育传播模式的影响基于讲授主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20世纪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而在信息社会里,这种由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个人职业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接受新知识和新观点,而且是一个持续性的、探索性的和支持性的过程②(P40)。教学的重心从勤奋操练和练习转向关注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③(P1)。社会发展需要能够反映新型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教育传播模式。新媒体为新型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想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新媒体可以促进学生参与教学信息的传播和反馈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被民主式的平等对话关系所替代,单向、线性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互动、非线性教学。在新媒体创设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讨论、协商或探究活动,彼此了解和熟悉对方的思想和观点,共同完成知识的创造和分享。这一过程与现代社会的知识观一致。由于现代社会中新知识不断衍生,人们已经难以完全拥有知识产品、并且完好无损地存储在个体头脑中,而应该“把它存储在朋友那里或技术中”①(P45),当需要的时候才去搜寻和获取它。通过保持持续的对话关系,在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知道“谁会提供帮助”①(P13)。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只有保持对话关系,才能保证教学真正顺利、有效地进行。由新媒体所带来的海量信息通过不同的表征形式(如文本、视频、图片或录像等),扩充、表现和阐述知识的内部多样性,实现传递思想、观念、情感、信息和知识的目的,以满足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的学生个性发展要求。新媒体支持的教育传播模式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喜欢多感官通道的学生可以选择多媒体组合方式呈现教学信息而学习;视觉型学习者可以利用图片、图表、录像、试验演示的观察而学习。学生可以在物理的、虚拟的或者混合的多样化学习环境中进行各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学习,如基于资源的、基于探究的或者基于项目的学习等。新媒体支持学生提供学习反馈、获得适应性帮助和支持,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及时诊断和指导。因此,基于新媒体的学习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育中反馈缺乏或者滞后的现象。教师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习者,而是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设计、管理和维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度的学习环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得到必要的学习支架或学习补救②。因此,新媒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传播模式本质上是动态的、有机的和发展的。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教育传播模式会根据不同的文化、技术和社会环境而发生相应变化。新媒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改变了教育传播过程中基本要素内涵及其彼此之间的关系,促使教育的传播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转变(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