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高考改革方向

新高考改革方向

新高考改革方向

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考试改革 创新人才

[作者简介]范靓(1982- ),女,山东东营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韩国语教学;陈文军(1978- ),男,山东东营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山东 青岛 26658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改革项目“非通用语种系列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B20123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90-02

目前,我国正处在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加速时期,急需大量具有改革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各高校正积极开展以提升大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为目标的整体教育教学改革,以求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学改革的第一切入点应该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学习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的效果怎么样,是否把知识有效地内化为素质和能力,要通过考试环节来检验。因此,考试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手段。辩证地看,考试是一柄“双刃剑”,科学合理、鼓励创新、富有活力的考试制度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力,而不科学、不合理、束缚学生思想、僵化的考试制度则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但是,当前高校课程考试普遍存在考试内容滞后、考试方式单一、考题设计简单等问题,在这样的考试指挥棒下,往往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欠缺。2012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意见,其中第五条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简明阐述,并强调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同时要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查和综合能力评价。因此,考试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推进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一、推进考试改革的意义

1.考试改革可以促进教风建设。进行考试改革,加强考试改革的支持和考核力度,可以引导和督促教师端正教学态度,积极投入教学。考试改革工作的推进也会“倒逼”教师认真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这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另外,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能够促进教学相长,教师从中感受到的工作责任感和成就感自然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

2.考试改革可以促进学风建设。考试改革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考核由“死记硬背”变为“活的运用”,或由“一考定论”变为“多次考核”,或由“独立考核”变为“协作完成”。这些措施促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记忆,而是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够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效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考试改革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考试改革的实施一旦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氛围浓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就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因此,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牛鼻子工程,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手段。通过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的课程考试改革,进一步发挥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导向、反馈和激励等功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体才能和潜能的发挥,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考试改革的原则

考试改革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考试改革要遵循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满足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的内在要求,探索建立符合学科专业特点和适应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考试制度。第二,考试改革要突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第三,考试改革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过程的考查,遵循教学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学习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实现考试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变。在遵循这三个原则的前提下,考试改革应把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考试改革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构建配套的课程考核体系,“教学考”一体化设计,实现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推进考试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全面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内容的改革是考试改革的核心和主体。一门课程的考试除了它本身的检测评价功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外延功能,即引导调控功能。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识和技能并重,继承和创新并举,改革考试内容,积极进行科学、合理和全面的考试命题改革,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最终目标。根据课程发展现状,与时俱进,合理优化考试内容,以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为基础,以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以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辅助,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的题目,注重对学生辩证性思维能力的考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2.遵循教学实际,创新改革考试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是实现考试改革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创新改革考试方法和手段,遵循教学实际,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根据课程性质和考试目的注重多样化考试方法的有机结合。首先,考试方法应由以前单一的笔试形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可采取笔试(闭卷、开卷)、口试、答辩、论文、大作业、调研报告、上机考试、作品设计、操作考试、实验(实践)能力测试等形式,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其次,积极进行合作性考试方式的探索研究。合作性考试不同于传统的个体考试形式,是研究性学习与考试的有机整合,由多人合作共同完成,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因此,要提倡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考试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注重过程评价,实施多元成绩评定方式。多元式的成绩评定方式是实现考试改革目标的基本保证。根据不同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试方案和评分依据,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考查,从而改革目前多数课程一次性结课考试的做法。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风格,采用考勤、作业、课堂提问、随堂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督促和考核,避免一考定论。多样性成绩考核模式,可分散一次性考试的风险,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成绩,使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程,优化教学方案,同时督促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保障考试改革效果。激励约束机制是实现考试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建立考试改革配套措施,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保障考试改革效果。教学管理部门应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考试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考试改革。例如,以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的形式支持教师进行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工作并付诸实践,对积极参与、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师给予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奖励与表彰。还可以通过约束机制督促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考试改革工作中,如将考试改革的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挂钩。教学管理部门要适时地在全校范围内举办考试改革经验交流会,对于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予以宣传推广,营造深化考试改革的良好氛围,以点带面,逐步整体推进全校的考试改革工作。

四、结语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必然要深化高校考试改革,考试改革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其改革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体教学改革的成效和学生培养的质量,甚至关系到高校的整体的办学水平和长远发展。考试改革应从考试内容、考试方法、成绩评定和约束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彻底转变传统考试观念与质量观念,“教学考”一体化设计,逐步探索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校考试体系。

[参考文献]

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 考试改革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积极开展初中阶段语文考试的改革,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以考试和命题改革为杠杆,推动学校管理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深入,保障课改实验的顺利实施。

一、初中语文考试改革的多元性

1.改革命题目标

在体现中考甄别、选拔性质的同时,大力增强命题的指导性和促进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指出:“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应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2.改变试卷风格

改革试卷及考试过于严肃、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缺乏情感的面貌,由学科本位向以人为本转变,体现目中有人、为考试服务的精神,体现命题者与应考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和民主和谐的关系,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试卷精心设计用语亲切的卷首指导语,在题干的设计和试题材料的选择上也要力图消除考生对考试的紧张、敬畏心理,使考生考好、爱考以至好学。

3.改革试题来源

彻底改变以本为本“原装、小包装、大包装”的命题观和传统做法,树立“只认课标,不论教材”的命题观和命题原则。试题源于课内,又不拘泥于教材。试题既不搬抄陈题、成题,也不盲目模仿高考题和外地中考题,或原创自编,或加工改编,具有鲜明的原创色彩和个性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4.改革试题内容

(1)学习化。试题由过于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向突出考试的教育功能转变,在加强试题的思想性、指导性和教育性上下工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重视指导学习方法,宣传新课改理念,使考试活动成为一次重要的教育活动,使考试同时成为学生再学习的过程。

(2)开放化。以往的试题过于关注课本,侧重标准化考试,已不适应当今教育和考试改革的要求。语文试题内容应由封闭走向开放,具有鲜明的开放特点。从试题材料的课外化到众多试题答案的不确定性,从试题内容的生活化到主观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大量增加,从试题的整合性到迁移性,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科教学由教师向学生开放,由教材向生活开放,由课堂向社会开放,由认知向创造开放,开创更具开放性、更有生机的学科教学新面貌。

二、初中语文考试改革的效用性

1.初中语文教学要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是命题改革的基本要求,是真实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需要,是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必然选择。语文如同体育、音乐,属于技能型学科,而非知识型学科。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技能。教师和学生都要对“语文是什么”、“学语文学什么”这些首要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要克服语文知识化、知识系统化的偏向,在教学中适度处理好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既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更着重培养学生的书写、口语交际、阅读、写作与修改、综合实践等方面的语文能力。把握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明确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改革教学内容,构建能力立意的语文体系,让学生学习该学的、有用的语文,这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2.大力改造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

课堂教学是以由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由教师灌输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转变,这是语文教学唯一正确的道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基本保证。要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为学而教,教学生学习,走出“以教代学”的误区,把时间还给学习,把学习还给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使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能帮助而无法代替。语文素质从本质讲是一种技能,而要形成技能只能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语文实践中学会语文。改革已成传统和习惯的课堂教学主体和方式,在理论层面大多数教师是认同和赞成的,但在实践中却会遇到不少暂时的困难。主要的出路是要对学生加强学习意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指导和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首任,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要务,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重点,构建课堂教学的新面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对语文教材的认识和使用,历来存在种种误区。语文教材与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材有着本质的区别。教材并非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而只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例子”和达到学习目标的手段。能力立意的语文考试必然要求试题取材于课外,否则考试就失去了起码的信度和效度。因此,以讲解完几个单元的课文为任务,以认知教材为目标,这种“以本为本”的语文教学完全脱离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指导,不能正确贯彻教材的编写意图,与命题改革的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命题改革后,一些教师和学生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教材至上”走向“教材无用”论,其结果必然会是学生消极,教师茫然,教学无序,质量下降。对语文教材的正确认识和使用应该包含下面两个方面。一方面,教材只是个“例子”和手段,而且绝不是语文学习唯一的“例子”和手段。语文学习不是简单地学习教材,认知教材,而是使用教材来学语文,即所谓“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通过教材来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学科素质和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等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现行新教材较旧教材已有了很大的改善,是我国语文教材建设的最新成果之一,是目前初中师生从事语文教学比较好的依据和凭借。师生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并且应该取舍、补充甚至超越教材,但对大多数师生来说,以教材为基本教学材料,科学地使用好教材,是从事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总之,初中语文考试改革应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顺利推进新课改实验为归宿,这样才能让中考携带着一股富有改革和创新气息的清新之风赢得广大学生、教师的肯定和好评,才能使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考试是否会吃亏的疑虑冰消瓦解,才能让最致力于新课程改革的学校和师生在考试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哈进文.新课程新实施新认识[J].青海教育,2005,(Z2).

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制度改革

1997年秋,山西、江西、天津二省一市承担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的任务。2000年秋,全国推广实施修订后的新课程方案;自1999年开始,广东省率先试点,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01年在全国推广新的高考制度,其间2000年初,北京、上海、安徽二市一省开始试点春季招生考试,并且7月份上海市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和专升本试点改革方案出台并试行。作为教育改革的两大措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简称“教改”)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简称“考改”)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进一步深入系统地开展这两项改革提供借鉴。

一、“教改”和“考改”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1996年5月底,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下称新课程计划)。这是一个关于高中课程整体结构改革的试验方案,它依据现代课程理论,设立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并按照优先必修课、加强限选课、规范活动课的原则,构建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形成了以必修课为主,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的合理组合。

新课程计划第一次提出普通高中的具体培养目标,实现了教育本质的返朴归真:突出德育地位,重视人格教育;突出综合素质,重视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特长,重视潜能开发;突出主体精神,重视主体教育;突出公民意识,重视规范教育。它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实现文明成果的合理选择:在课程范畴上,注意了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坚持了学术性与技术性课程相结合;在课程类型上,坚持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形态上,坚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在选修课程中坚持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相结合。四个结合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力求处理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学科课程与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关系。在管理上,由国家统一课程改为中央、地方、学校三个层次,实现三级管理,由统一要求改为适应不同条件和办学形式的需要。根据学校实践,创办出四种办学模式:升学教育模式,应重视能力培养;综合教育模式,应抓好分流问题;就业教育模式,应重视专业设置;特长学校模式,应重视特长培养。地方和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课程进行弹性处理,主要是对任意选修课程和活动类课程进行具体安排,以便学校在实现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办出各自的特色。即要抓好三个定位:目标定位,要反映社会需求,对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应有所把握;实践定位,从人的角度说实现由个体奋斗到全面参与的转变,从方法角度说实现由实验研究到推广运用的转变,从工作内容说实现由单项突破到整体发展的转变;成果定位,巩固已有成果,完善现有目标,健全良性循环。

根据新计划大纲要求,各教材注意为全体普通高中学生进一步打好高层次的共同基础,又注意为学生进一步分流和文理科分流打好不同基础,重视多样化、层次性和灵活性,确立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教学要求与多层次的教材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3+X”高考考试制度的出台。

经教育部批准,1999年起广东省进行“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试验,取得经验和成功后在全国推广,揭开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序幕。教育部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推广“3+X”:“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数学不再分文、理科;“X”是指由高校根据专业设置和自身特点的要求,从理、化、生、史、地、政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l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所报志愿,参加高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其中“3+综合”将成为“3+X”的主体形式,综合科目不按一定比例进行“拼盘”,而是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以防止中学过早分科、偏科,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当然,考虑到学生的倾向性,也可以有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或文理综合、专科综合;二是高考内容的改革,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高考形式的改革,现行的一次性全国统考暂时不变,但对其它形式可进行研讨,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学校开设各种课程受考试目标的影响;四是录取方式的改革,重点是实施网上远程录取。

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焦点。从科目设置改革来看,“3+X”方案具有开放性、自主性、选择性、发展性和平等性等特点,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共同基础, 兼顾所有的文化必修课,又鼓励学生自主选修课程和发展个性;既要求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又考虑到高校选才的自主性,有利于普通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精神一致。考试内容改革是难点和重点。考试内容的改革要求试题的着眼点是应放在考查能力上来,考知识也主要检测知识运用的能力;试题应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综合,体现现实生活

的客观要求,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课改”和“考改”的主要精神是一致的,根据素质教育课程化的思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高考制度改革相应地促进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教改”和“考改”的深化和改进

我们不能否定新课程计划的优点,但在实施过程它也显示出一定的缺陷:(l)培养目标中对培养创新精神要求不够突出,缺少培养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等要求;(2)在课程设置方面,语、数、外等工具课程要求不一致,理科课程仍偏多、偏难、偏深。面临信息社会,信息科学未进入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似可有可无;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缺少课程支持,难以落实。综合性课程没有明确的措施和要求,课程的时代性体现仍然不足;(3)课程管理规范过于统一,留给地方的自主性仍很有限,学校课程(包括活动类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课时较少,如高一任意选修课每周只有2课时:(4)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少防御体系,过于形式化、随意化,偏离改革轨道。

基于这样的考虑, 2000年秋季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两部分构成,分为必修课(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保健、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选修课(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特点有:(1)明确了高中教育的性质,即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适当调整了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强调了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对国家和民族具有责任感、具有环境意识和参与国际竞争意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等等;(2)注重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增加了反映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内容,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计划,要求各地积极创设条件,认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学会根据学习需要收集、处理相关信息;(3)将活动类课程发展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和实践,提高综合运用新知识的能力;(4)调整课程内容,进一步降低理科课程难度,增加了文科课程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内容,使之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5)给予地方和学校以更大的课程开发和使用的自。

同样,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3+X”模式具有很高的立意,它能够理解激烈的高考竞争,适应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消除现有的“3+2”模式的局限。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短缺与需求的矛盾仍然是高考问题的根本原因。它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从外部讲,学生偏科依然,甚至加剧;学生负担依然,甚至加重;高考不公平性依然,甚至强化;生源范围缩小,甚至难为。从内部讲,文理科数学如何合卷,怎样“遵循大纲而又不拘泥于大纲”;综合科目设置的学科比例及相关问题;关于中学教育及其管理的调适问题。教学效果评价方式的社会理性要求有一种理性的教育价值观。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一方面要使高校的新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文理基础,并为高校不同学科和专业选择具有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另一方面高考要能以较好的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产生积极的影响,给中学阶段的教育以更全面的导向作用。针对“3+2”和“3+X”的改革的局限性,诸如“3+综合考试”、“综合考试+X”和“311”高考模式陆续出台,并且在改革形式上推出“春季考试,春季招生”的改革试点。

“3+综合考试”模式,将“X”变成l门综合学科,即政、史、地综合为文科综合,由文科考生选考;理、化、生综合为理科综合,由理科考生选考。它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为全面,有利于高校选拔通才,并且有利于教学管理,促进综合课程的开设,被认为是最接近“3+X”方案的理想模式;“综合考试+X”模式针对现行高中所有9门课程按一定比重进行综合能力测试,再根据报考科目的要求选择其中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参加专业课程考试。计分办法是:根据综合考试成绩划定录取线,再根据专业课程成绩进行专业划线。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偏科”现象,有利于高校选拔到更合适的学生,克服“3+X”带来的不公平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311”高考模式中,“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工具学科的基础知识测试,两个“l”指的是综合能力测试和特长学科测试。它能够培养知识广博、智力发达、能力较强、专业技能明显、素质结构合理完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易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正三角形人才。

综合三种模式,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高考命题应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打破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从操作层面上来说,遵循“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并不意味着超纲命题,而是防止对大纲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以及对大纲知识点的简单再现,即提倡对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在内容选择上,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让学生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中的某些简单的问题。在“综合能力测试”中,对基本知识和概念、基本技能、思维能力、科学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识等提出要求考核的内容,重点并不在于以往单一学科的“综合能力要求”,而在于学科之间的渗透与综合,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这是横向上的联系,此外还要注意纵向上的形式变化。

2000年初的“春季考试,春季招生”改革试点,突破了将学生升学考试总分作为唯一录取标准模式,淡化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强调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高校办学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思想;凸出两个主体:高校与学生;落实了四项自:招生计划的自主决定权,入学考试命题的自,招生秩序自行决定权,录取标准自。此外, 2000年7月,上海市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和专升本试点改革方案的出台也为我国高考形式的改革提出了借鉴意见,揭开了我国一年两次或多次高考的序幕。

  三、“教改”和“考改”的思考

我国普通高中“教改”和“考改”仍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但通过上面的分析说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课程改革与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必须同步进行。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在一定程度上说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任何课程制度都包括着课程标准和学生成绩评定问题,必然要规定相应的考试制度和升留级标准。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应当重视考试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的改革,使课程改革与考试制度在相同的价值目标下达成有机的结合,使高考制度的改革在服从中小学课程改革大局的前提下更好地适应和促进课程改革。如今,新课程方案已经得到修订并在全国推广,培养目标有所改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核心精神。这对“3+X”高考制度会有所启示,它应该在此精神指导下进行,从而更好地解决高考与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的矛盾。

在迈向21世纪过程中,我们的社会发展将在如下几方面发生重要变化:(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并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这要求劳动者必须树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新观念,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等等,具备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各种知识能力和品质;(2)社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 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提出要求,影响教育发展和课程的改革;(3)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公民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对未来社会公民的道德素质和学校德育课程提出新的要求;(4)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学校课程的更新与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5)终身教育的观念将日益深入人心,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将加速到来,这对人们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向学校教育体系和学校课程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在课程改革方面,加强高中课程综合性是时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因此首先,要树立课程综合性的新理念,建立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有机结合平衡的课程体系,形成“学习——实践—发展—再学习”的良性循环机制。以新的理念来审视和加强现有高中课程的综合性,提倡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综合性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和解决各类综合性问题中提高综合能力;第二,要求教师确立课程新理念,这是加强高中课程综合化的关键。为此,要改进在职教师进修办法,在开放的体系和机制中对教师进行提高性培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他们实施课程综合化的素质和能力;第三,加强高中阶段校本课程的综合性。这是对现有的以分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为此,要处理好综合和分科校本课程、专题和板块课程、STS类型课程、隐性和校外综合课程的管理和开发;第四,构造一种面向全体、保证基础、增强选择、富有弹性和多向的管理机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坚持学生发展性原则、思维能力训练中心原则、理解性学习原则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原则来选择有利的结合点:从学科来说,应以知识为载体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尤其是创新的思维方法;从教师来说,应是“思路、教路、学路”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设计及其在课堂中的艺术展现;从学生来说,应是在探究思考和创新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达到知识、思维、能力训练的统一;从问题解决角度看,教学结合点应是在辩证已知的基础上,科学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在考试评价制度方面,高考是一个评价系统,评价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价值主体是社会(含高校),评价客体和价值客体均为考生。

高考价值主体是高考改革的内在动力。从本质上说,高考表征的价值是一种社会价值(评价标准),它利用社会赋予的将个体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的机制,实现和创新社会所需要的价值。高考改革是高考自身进化和适应外部环境,主动调整系统现有要素结构与运行机制的过程,其实质是建立和完善新的高考价值取向,以更好地体现价值主体的需要。高考改革的第一推动力既可来自高考系统内部,也可来自高考系统外部。其中,高考价值观取向发生变化的内在动力来自社会价值观念改革的推动性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价值观念,这在课程改革中已显现出来,作为高考这个标准也要适应体现这个精神。高考命题实质就是借助高考命题表述一定的价值观,以及建立相匹配的具体价值标准。高考命题成员对选择高考价值取向的作用是有限的,实际制约的是社会价值观和行政教育领导,因此,建立与之相应的高考评价主体,关键在国家。国家要在改革中以制度形态明确价值主体,建立相应的防御组织来保护高考制度,包括建立高考命题审查和组织保障组织制度、高考命题和阅卷成员资格证书制度以及价值主体利益保障制度等等。此外,还要通过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媒介进行协调,这在课程改革中有所证明,不再阐述。总而言之,要形成一个以国家为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高考评价系统,以保证创新精神在高考中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安文铸.学校管理研究专题[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133-135.

[2]蒲丽萍.新时期高中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合理组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4).29-33·

[3]陈晓力.关于高中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22-24.

[4]黄甫全.关于“3+X”高考科目设置条件下高中课程计划调整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35-39.

[5]胡中锋.“3+X”高考模式透视—兼谈CTX高考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7).25-29.

[6]贺斌.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制度改革之“接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2).30-35·

[7]贺斌.建设面向21世纪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0).16-22.

[8]阎建平.高考改革与人才素质—再谈311高考方案[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21-24.

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广东普通高中师生 新高考 态度 评价

在当今教育领域中,能牵动社会各界和民众广泛关注的非高考莫属。社会大众对高考的关注有着经久不息的热情,高考中的任何一项变革措施都将牵涉数百万考生及其家庭的利益,即使是一个省的改革不当,也会影响到十几万乃至几十万考生的前途和命运。随着2004年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多样化的教育评价理念。2007年高考作为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首次高考,必定牵动着全社会的关注。目前,各省都在积极尝试高考改革,但是都处于实验论证时期,短期内高考的各种弊端仍将存在,改革的效果及对中学生及高三教师产生的影响,都有待及时调查,收集考试参与者的反馈信息,从而论证改革措施的成效,为今后的改革调整提供客观依据。

1.研究的背景

2004年,我国高中进入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时期,这一改革不但是教育系统的一场深刻革命,而且是建国以来最广泛的一次基础教育改革。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从规模发展到质量内涵的进一步提升。2007年6月7日,高考如期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一年全国考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而且恰逢恢复高考30周年,同时也是自山东、宁夏、广东、海南四省区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首次高考。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标志我国高考改革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生源质量,而且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教学改革,其中高考科目与内容的改革是大家尤为关注的焦点。因此,调查论证新高考改革的成效,对于促进高校合理选拔新生、深化素质教育、推动高考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研究的理论意义

从理论意义来看,我国对于大规模考试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但高考作为一门兼具教育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大规模考试,具有其特定的“时效性”,这也决定了针对高考的研究必须及时而且长期延续。

本文针对首次新课程高考方案,一是通过师生对新课程高考的评价分析研究,收集师生对这次高考大动作的评价声音,以及收集师生的建议;二是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从中学教育、高三师生的角度评价2007年新课程高考的各方面改革成效及尚未解决的问题;三是针对调查所反映的问题,对今后高考改革提供可行性建议,以丰富新课程高考对中学教育、对减轻学生负担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这一研究论题。从大方向来说,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丰富教育社会学、考试社会学、教育测量学的理论,完善和充实考试学的相关理论。

2.2研究的实践意义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社会反响最大、考生抱怨最多的是它对基础教育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学生带来的沉重负担问题,社会舆论对高考也是颇有微辞。针对师生对高考改革的评价或者高考对师生影响的著作、期刊等文献资料并不多见,只是散见于提到高考教育功能的影响和考试评价时有所提及。通过调查,收集师生对考试科目设置、内容、招生形式等各要素的态度评价,了解师生对于高考改革的整体态度,理顺高考内部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有利于加深我们对现实考试问题的认识,进而更好地为当今高考改革服务。从这一层面来说,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当前的考试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以及更进一步地深化高考改革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3.文献综述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考试内部诸因素的关系,并结合外部因素,即通过调查高考与考试参与者的互动关系,了解考试参与者对首次新课程高考的评价,分析该次高考的成效及影响,以便为今后的改革提供借鉴。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对高考进行评价主要是从历史角度、教育角度以及社会角度进行研究,具体针对考试参与者对高考评价的研究不多,主要散见于高考弊端问题、高考社会功能问题,以及对中学教育诸方面的影响等相关研究成果中。

3.1关于考试学的研究

从科学的角度对考试学进行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本《考试学》专著(廖平胜、何智雄、梁其健著)诞生于1988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而关于“高考改革”的研究,总体而言,新闻报道多、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一般议论多、深入探讨相对较少(刘海峰,2003)。多数关于高考的著作都停留于大众议论层次,鲜见有深度的理论分析。杨学为的《中国考试改革研究》则从较高层面宏观把握高考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3.2关于“高考功能”的研究

国内最早倡建考试社会学的是曾任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的杨学为。杨学为①(2002)认为,研究考试,既要研究考试内部诸因素的关系,如命题、考试实施、评卷、分数制度、统计分析等,这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又要研究考试与其外部诸因素的关系,如考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与人事、劳动制度的关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这属于考试社会学的范畴,高考的社会功能是高考的重要功能。他曾在书中写道:“在中国长期的考试历史中,考试认识论的水平,决定了考试质量的高低,而考试社会学的是非,却决定着考试的存废。”

廖平胜的《考试学原理》对“考试的社会功能”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他将考试的社会功能归结为以下五种:文化功能、行政功能、经济功能、调节功能、督导功能。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刘海峰(2003)认为,只有从教育和社会两个视角来阐述高考的功能,才能兼顾高考改革中的几对利益矛盾。高考教育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保障生源质量;二是促进中小学生努力向学,提高民族文化水平;三是引导规范中学的办学方向和教学方向,即指挥棒作用。高考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社会安定功能和社会分流功能。冯用军(2003)认为,高考除了甄别选拔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外,还具有文化传承和交流功能、国际竞争功能。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张远增②认为,讨论高考改革,关键是认清高考本身的功能和意义,这不仅是高校招生选拔机制中的一个环节,而且是全部内容。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研究员王钢认为,在现阶段,高考的主要功能还应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为高校招生服务”才是高考的基本立足点,不应对高考赋予中学学业评价、减轻学生负担等太多的功能。他认为现在教育考试立法滞后,考试改革与建设缺乏法律基础,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3.3关于“高考制度弊端及其评价”研究

教育部考试中心前主任杨学为(2002)认为,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考试近五十年来,遇到的重要矛盾有政治与业务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共性与个性的矛盾、大学招生与中学教育教学的矛盾。怎样评价当前的高考改革,社会上百家争鸣。但其中有两点共识是被各方面普遍接受的,即一是反对取消高考制度,坚持进行统一考试;二是现在学生的负担过重,希望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

3.3.1高考改革的主要问题

高考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研究范畴(葛大汇,2001)。一是扩招问题,适应考生生源市场和社会的教育需求;二是高考改革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匹配度问题;三是高考的社会化问题,即考试是考生的事,招生是大学的事,把压力还给社会,借助双向选择,公开招生的办法,最终使教育―考试―考生三者的关系不再相互制约,而是互相促进;四是放权于地方省份、各高校,即国家掌舵而不划桨;五是考试机构的改革问题;六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还有“学分制、资格证书制度,多元评价、多次考试”的说法,但多次、多元又会引起加重负担的困境――这是一个怪圈(胡启迪,1997)。

3.3.2高考改革对中学教育的消极影响评价

在教育实践中,对高考试卷的分析和评价,探讨不少。但往往局限在经验层面,一般都缺乏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张警鹏、郑启跃③认为,教育考试,作为一种教育评价活动,是一定教育组织中的考试主体根据考试目的的需要,选择运用有关资源,对考试客体某方面或诸方面的素质水平进行测度、甄别和评价的一种社会活动。特别是大规模考试,它既有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功能,又有检验教育效果的功能,还有强化教学目标、导引教学改革方向、诊断教学问题、维护教育水准的功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同程度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3.3.2.1科目设置、内容欠科学性带来的偏科、缺乏个性问题。事实上,凡是论及高考改革的文章,都免不了要谈到学校教育,都免不了要谈高考给学生带来沉重负担等弊端,至于谈到“应试教育”的文章,更是车载斗量。

胡中锋等(1997)在《我国高考的回顾与反思-兼论构想“新高考度”的出发点》一文中,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高考制度进行了回顾与反思,除了论及高考过程的欠科学性问题,即科目设置及所考科目的权重问题,高考的效度、信度题至今没有解决好以外,更探讨了高考导向的片面性。其一,现行高考重智轻德、体、美、劳;其二,重知识轻能力。这导致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片面性。韩广才、符永宏、兰登明(2000)在《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问题透视》一文中,专门对现行招生制度的利弊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主要观点如下:①选拔人才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不足;②高考指挥棒巨大的牵动效应破坏了对中学教育正确的导向作用,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杨学为认为,现在高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学和中学对高考的要求不同,基础教育要求高考对中学教育有好的引导作用,而高等教育则要求高考要根据大学的要求选拔人才。旅美教育专家黄全愈④在其《“高考”在美国》一书中,对中、美两国的考试作了对比,中小学生、教师、家长在升学中的沉重负担已越来越超出他们身心承受的限度。马长青认为,我国高考制度的最大弊端就是造成了严重的偏科现象,致使不少学生片面发展。

3.3.2.2录取环节缺乏多样化评价机制,不利于高校录取。谢小庆认为,在现行的高考中,充分了解学生状况的教师对学生的选拔没有发言权是不合理的。郑若玲、罗钫⑤(2006)等人在其相关文献中均提到,现行高考政策对高等教育有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强调统一性,忽略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需求。二是录取标准单一,高考分数成为录取的唯一指标,重智育,忽视学生的平时成绩、身心素质、品行修养、各种能力及对学校或社会的贡献等其他因素。三是教育公平问题,地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高考移民一度盛行;招生过程缺乏透明度;高校缺少自,招生的自不落实,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潜在的制约性。

3.4广东省高考改革进程的简要回顾

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项考试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为高校选拔合格人才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恢复高考至今,高考一直都处于不断变革之中。无论是从恢复高考时的“大文大理”到“3+2”,还是重视学生选择性学习诉求的“3+X”高考模式;从全国“统一命题”到个别省份“单独命题”;从“人工阅卷”到“网上评卷、网上录取”,广东省一直是高考改革的先锋,从1985年高考改革进入深化期以来广东省高考改革的重要措施便可见端倪。

1985年,全国高考标准化考试率先在广东实验,并最终于1989年在全国推广实施。

1999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并延续至今。考生则根据自己报考高等学校的志愿,参加高校所需科目的国家统一考试。由于在试点的过程中“3+x”模式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2000年广东省进一步完善了“3+X”方案,新方案扩大了“X”的内涵和外延,在原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选考科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科目考试、外语复试、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选考科目,并且要求各本科高校在“X”中选考两门或两门以上,并且综合科目作为必须选考的科目。2001年的高考是改革全面深化的一年,高考“3+X”扩展到18个省,其中,广东省试行了“3+综合+1”,到2002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试行了“3+X”方案,但是“3+X”是不完善的,还在继续修改。

2003年,广东省全面试行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包括网上报名、网上巡考、英语口语人机对话、计算机辅助评卷、网上录取等。

2004年,广东语文、数学、英语、英语(2)自主命题,成为全国分省命题“第一梯队”榜样之一。新课程试验四省(区)现行的“3+X”高考方案实施几年来,尽管整体情况良好,但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和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入,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需要调整和完善。

2006年4月底,教育部批准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广东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考改革方案》(下简称《高考新方案》),并在2007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实施。

通过回顾广东省近年来高考改革的历程,我们发现高考改革呈现出以下的趋势。科目设置呈现出考试科目的确定与中学所开的科目和内容完全一致,分文、理两种科类;考试科目的数量逐渐减少,科目中出现X科,科目设置体现出开放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等特点。高考内容改革呈现出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演进。高考招生形式逐步灵活多样,由“一考定终身”的全国统考单一形式到坚持统考基础上的一年两次高考、本专科分开考试、高校的自主招生、各省的分省命题等形式的相结合。高考录取技术逐步科学化、信息化;录取标准由“志愿+总分”的择优录取逐步过渡到自主招生、“面试”招生的适才录取。

4.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007年广东方案在科目设置上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模式,分文理科进行考试,旨在解决学生偏科问题,以及按各层次考生特点设置考试科目;在考试内容的改革方面,各科目在试卷形式和考试内容上有所变动,个别科目设置“选做题”,且均采用“二选一”的形式,考生根据自己在中学所学的不同模块来选择解答其中一道,这能够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区分学生在某方面的特殊能力;在录取标准方面,广东高考新方案将以写实性文字表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记入考生电子档案,作为高校录取参考的依据之一,这将更为全面地评价学生,颠覆以往评价标准单一的弊端;在录取方式上,采取分类投档、分类录取,以利于杜绝文科考生报考理科专业等不利于录取公平的现象;在计分方式方面,采用原始分计算高考成绩,则更为科学,更符合科目设置的特点。总的来说,2007年高考科目设置、计分方式、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评价机制的改变,其目的在于减轻考生的负担。当然,这是从政策角度出发的。通过政策制定的目的,对实施效果进行初步预测,还要依赖实证调查研究,才能够客观地评价新高考的成效及不足之处。

高考作为一个影响重大,甚为复杂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对其改革,社会各界人士、任何家长和学生都可以发表看法,站在某种特定的立场或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去评说,可能所见都是事实,所言也都有其道理,但应当从全局把握,避免出现自说自话的现象。因此,在评价高考时,重要的是应全面和客观,对其功能和影响应实事求是地分析。高考改革受政治体制、经济、文化、教育乃至考试自身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高考改革也对这些方面产生反作用,不管是怎样的相互作用,其影响程度都应控制在社会公众可接受的范围内,这在当前政治、经济体制都处于激烈变革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握全局,选择一种能够尽量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且弊端相对较少,具有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选才方式,才能完成教育的目标。

注释:

①杨学为.中国需要“考试学”.中国考试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5.

②龚放.对江苏2008年高考新方案的质疑和思考[J].湖北招生考试,2007,(04).

③张警鹏,郑启跃.考试研究的新课题:对考试的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2005,(12).

④刘庆根.新时期高考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4.

⑤罗钫.试析我国高考改革及走向[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参考文献:

[1]杨学为.中国考试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宝昆.大规模教育考试的社会控制功能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3]贾非.考试制度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

[4]马长青.建构与优化:我国当前普通高考体制面临的问题与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5.

[5]金松.我国普通高校现行招生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6]欧颖.我国当前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7]罗淳之.中美高校入学考试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8]史佾.高考新政策出台后的社会反响[J].教育情报参考,2001.

[9]张宝昆.教育考试社会学研究――中国学校应试教育色彩浓厚的原因分析[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10]广东省教育厅.2007年广东省普通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J].粤教考[2005]13.

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第5篇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16年5月12日

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落实国家总体要求,体现福建特色,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为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促进公平公正。把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完善考试组织规则,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和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切实保障考试招生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促进科学选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改革考试内容,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增加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权,提高人才选拔水平。

坚持统筹推进。整体设计各级各类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分阶段稳步实施。做好各项改革的衔接配套,增强考试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三)总体目标

到2021年,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机制,基本建立顺应时代要求、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具有福建特色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2015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相关配套专项改革。

——2016年,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17年,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2018年,全面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2017年,全省统一组织实施中考,启动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2020年,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0年,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2021年,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促进入学机会公平

1.完善中小学招生入学办法。依法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小学按常住人口合理确定招生范围,初中学校通过单校划片对口直升或多校划片随机派位等方式组织入学。

改革完善高中招生办法。2017年起,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由省里统一组织实施;省一级达标高中或县(市、区)一中等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不少于50%。2017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当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20年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2.增加农村、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学生上重点本科高校人数。实施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面向我省农村单独招生计划,拓宽农村、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学生就读重点高校升学渠道。实施省属本科一批高校面向我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招收农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确保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本一批录取比例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等5项全国性加分项目,以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填报省内高校部分农林类专业2项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起,取消我省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

4.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公平就学升学机会。对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通过自主报名结合随机派位、积分制等方式组织入学。实行高中阶段学校向接受义务教育后的随迁子女开放和同等招生录取政策。实施“异地高考”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

(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1.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14门科目均列入考试范围,实行全面考核,设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14门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须参加所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毕业依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还设等级性考试,同一科目提供1次考试机会。学生可根据兴趣、特长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在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选考3门,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

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2017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实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2018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全面实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2.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3门科目,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须参加所学专业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毕业依据。

2017年8月底前,省教育厅制定出台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17年秋季,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开始实行学业水平考试。

3.建立完善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普通高中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中职学校评价注重考察学生公民素养与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能力、专业学习成果以及职业创新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评价程序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录入系统、形成档案等。要加强组织管理,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结果真实可信。

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2016年秋季,在部分普通高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秋季,全省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8月底前,省教育厅制定出台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17秋季,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开始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4.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2020年起,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专科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考核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2020年起,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报考专科高职院校,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文化素质考核使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实施办法。2018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测试实施办法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测试实施办法。2020年起,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

5.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理念等。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实践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考查,加强中职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与基本实践操作能力考查。积极探索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2016年起,统一高考使用国家卷。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1.改革招生录取方式。改进高校招生投档录取模式,逐步推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增加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权。本科院校艺术类招生继续实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2017年起,使用统一高考成绩录取的专科高职院校的招生,实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待条件成熟时,减少本科院校招生录取批次。

2.完善高校招生管理机制。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学校招生计划安排、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制定、招生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聘请社会监督员参加学校招生录取过程的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健全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全面实施招生问责制,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3.完善和规范各种特殊类型招生。进一步规范高校自主招生、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管理,公开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强化考生报考资格审核、公示和监督。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程序,加大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优秀学生的选拔力度,创新人才选拔办法。

4.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促进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省教育厅制定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四)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1.改革考试科目设置。2021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

2.改革录取机制。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评价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机制。2018年6月底前,招生高校要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按专业提出对考生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向社会公布。

3.改革完善高校人才选拔制度。高校要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增加学生选择权的高度,统筹考虑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培养需求等,改革学科专业设置,研究制定不同学科门类或专业(类)的录取要求。

2018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起,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五)加强考试招生监督管理

1.加强信息公开。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省、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小学等多级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招生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公开程序和内容,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自觉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监督。

2.强化制度建设。健全政府部门协作机制,加强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考试机构的考试管理与安全保密责任,层层落实,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考试安全体系。加强考试加分管理,严格资格审核、认定和公开程序。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

3.加大违规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对报名、考试、招生录取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严明考试招生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通报查处结果。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省教育厅要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加强分类指导,及时研究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工作措施。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结合实际,制订本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省教育厅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做好风险评估和预案,确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二)强化条件保障

编制部门要按照《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2号)要求,及时将县镇、农村高中教职工编制标准调整为城市标准,满足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师资需求。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普通高中学校正常运转提供条件保障;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经费,进一步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财政、物价部门要适时调整考试招生收费项目标准,确保各类考试的顺利实施。加强省、市、县三级考试机构建设,各市、县(区)要整合原有力量,组建职能相对集中统一的考试机构。省教育厅要加强命题、考务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考试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