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一、选修与必修完全交叉的内容应视为必修

高中六本选修教材,除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五本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皆属于必修教材中相关内容的补充完善或深化拓展。

1.利用选修教材补充必修教材,完善知识体系

例1.宋代的政治制度。在必修(Ⅰ)政治文明史板块,着墨最多的是宋代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即“二府三司”的中枢权力体系的建构;在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中,则补充了宋代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系列举措,如强干弱枝、守内虚外、一职多官等。因此,通过整合必修和选修教材,从而建立起宋代官制从中央到地方的立体知识体系。

例2.辛亥革命。关于《临时约法》,在必修(Ⅰ)政治文明史中对它的内容介绍得比较全面,但对其评价则比较简约,仅涉及《临时约法》的性质和作用。在选修教材《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对《临时约法》的评价则作了理论提升,如人民版教材说“它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提出了在民的思想……成为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的法律武器”“为捍卫民主共和制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法律武器”等。关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民权主义,在必修(Ⅲ)中主要对其内涵作了介绍,而选修教材《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不仅指出它是维新派的民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解读和评价了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基本内容――“五权宪法”的基本原则。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正是通过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融会贯通来对上述考点进行考查。

2.利用选修教材拓展必修教材,深化知识内涵

必修教材中对有些考点的内涵缺乏深度的解析,考生不易理解。例如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在必修教材中均有涉及:经济上,颁布“解负令”;发展工商业。政治上,按财产收入划分公民等级;成立“四百人会议”;组建陪审法庭。但是对每项措施的内涵及其作用分析得都不深入。高考命题早已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考生若局限于必修教材,则很难适应高考的能力要求。

选修教材《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中则对梭伦改革的每项措施作了深度解读。关于“解负令”,选修教材对其内涵解读为:规定废除平民所欠一切债务,解放沦为债务奴隶的全部雅典公民,同时禁止以土地作为债务抵押。对其作用则指出: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可见,选修教材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经济独立与实现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关于发展工商业,选修教材虽然对梭伦发展工商业的举措讲得过于繁琐(考生其实不需识记),但是它对这一措施的评价却十分精确,教材讲到“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政治格局进一步巩固”,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多元化的社会经济和多元化的政治格局是建立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总之,必修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选修教材则解决了学生“知其所以然”的困惑。可见,高三后期备考复习中,把选修教材融会贯通到必修教材中是多么的重要。

二、选修教材中和必修没有交叉的内容才能视为选考部分

高考试题有全国卷和部分省市自主命题卷,它们对选修教材的考查无论是独立考查或者融合考查,对于设置有选考部分的省市的考生来说,只能把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没有交叉的内容视为选考部分。由于高考对其分数控制在10―15分之间,因此高三后期应对这部分选修教材的复习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一,处理好“识读”与“识记”的关系

新课程高考试题,独立考查类的选做题几乎很少要求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融合考查类的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对知识的识记要求也不算高,对选修教材的能力考查都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备考复习中,应侧重识记历史学科中背景、内容(过程)、影响(作用)类的主干知识,对教材中那些琐碎的考点简单地识读即可。当然,对那些学有余力的考生而言,多记忆一些知识点总会有用处的。因为多识记一个知识点,对选择题而言,就多一次运用排除法解题的机会;多识记一个知识点,对非选择题而言,就多一个进行背景判断的信息,有利于考生实现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对接。

第二,重点复习可以弥补必修教材编写缺陷的选修模块

以历史必修(Ⅰ)政治史模块为例,新课标教材编写的一个重大缺陷是既没有编写“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也没有编写“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迁”,这使政治史模块的内容显得过于狭窄,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治史模块的教育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个模块是所有选修模块中最为重要的。

第三,有针对性地复习选考模块中的核心知识

选修教材的编写出于促进学生在历史学习上更具选择性和自主性的新课标要求,但选修教材的“繁、难、偏、杂”却让学生在备考时感到头疼。鉴于上文对选修教材考查特点的分析,备考中抓住核心知识也就可以了,其主要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

以选修模块“民主思想与实践”为例,核心知识可以理解为最能代表民主与专制斗争的主干知识,即重要的历史人物(政治家、思想家)及其思想;重要的历史文献;重要的制度建设。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代议制的发展完善,涉及的重要人物主要有查理一世、威廉三世夫妇、克伦威尔、沃波尔;重要文献有《权利请愿书》《大抗议书》《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重要的制度有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再如美国、法国的民主政治史,在选修教材中的两部历史文献即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考点。

三、备考选修教材的重心在能力提升

选修教材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最为突出的不是对知识目标的检测,而是对能力目标的检测,侧重于对考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考查。命题素材的来源不是依据教材,而是依托教材。

1.学会迁移所学知识

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其创设的新的“情境―问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解决,而迁移所学知识是学以致用能力的重要表现。

例如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非常之多,教材不可能一一涉及,如古代中国的王莽改制、唐朝的杨炎改革和刘晏改革、明朝的张居正改革,这几次改革中的刘晏改革已被引入高考命题中,这些对高中生而言并不熟悉甚至闻所未闻的重要改革,通常导致一些考生“未战先怯”。

考生如果把握好以下两点,应对这类考题其实并不困难。以2012年海南卷考查1935―1936年法国勃鲁姆改革为例,要求考生概括法国人民阵线成立的背景,指出勃鲁姆改革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之处,评述勃鲁姆改革的作用。本题表面上检测的是“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模块,实际上依据教材的考点属于“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选修模块。第一,根据试题提供的时间联系历史事件反映的时代特征,如回答“概括法国人民阵线成立的背景”,要求联系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的内政外交。第二,联系同一时段教材中的类似改革进行知识的迁移,如回答“指出勃鲁姆改革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之处”和“评述勃鲁姆改革的作用”,迁移罗斯福新政的近似措施、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知识即可。

2.学会整合所学知识

高考对考生知识与能力测试的要求一直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其提供的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构建一个不同于教材体系的新的知识系统。下面是笔者在高三教学复习中引导学生整合所学知识的一个教学案例。

【问题】梭伦改革选择了一条怎样的改革路径?这一路径选择有何作用?联系商鞅变法和范仲淹改革的相关史实作进一步的说明论证。

【参考答案】路径:先经后政、先易后难。作用: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平民在经济上的独立为他们参与政治提供了物质保障;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壮大了工商业阶层,防止社会阶层的固态化,创造了民主政治建设所必需的政治多元化的社会环境。说明论证:商鞅第一次变法的主要措施中除“奖励军功”外,没有触及核心的制度层次,第二次变法实行的“废井田、废分封”才最终完成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根本改制。而范仲淹改革从吏治改革入手,从一开始就直接危及当权派的利益。可见,改革的“顶层设计”中,改革路径的选择和设计至关重要。(提示:同学们还可以尝试选择中国与日本明治维新进行说明论证,也可选择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和中国邓小平改革进行说明论证。)

3.学会提炼历史结论

高考非选择题常要求对史实进行概括和分析,一些试题还要求考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自己的)看法”。这就意味着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应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揭示其本质、发现历史运动的规律。

仍以“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这一模块为例,在备考复习中要把所学的重大改革进行分类,形成结论性的认识。例如,中国古代的重要改革按照原因和性质,可分为以下类型:①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②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如商鞅变法);③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④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带有封建化性质,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7)01-0075-03

一、问题的提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国家211重点建设的大学,也是全国54家拥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1994年开始招收会计学本

科生,2000年取得会计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正在努力争取会计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我校自1999年开始首先进行了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出版了教材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及内容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05年4月份我们启动会计学精品课程群建设项目,重点建设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3门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对这一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我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相长;减少和避免任课教师不按教学大纲讲课的现象;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会计学专业研究团体的形成;规范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逐步构建会计学教学文化;规范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评估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校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会计学精品课程群建设既是一项教改的创新,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我们在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始终把教学改革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教学观念、内容、方式和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会计学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

1.教学的观念的转变。教学改革必须从观念转变开始,没有观念的转变教学改革就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观念转变要从领导及师生3方面同时进行,领导的观念转变就是应制定教学的原则和目标,不要制定过于细化的规定,一切都用制度和规定确定了,教学改革就成为违禁的事情了,就不可能有较好的教学改革效果。领导的教学改革应主要放在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价方面。教师的观念转变就是要以学生为上帝,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提高教学的责任心,教改中要讲求效果,根据不同的课程以及不同的授课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避免单一的灌输式讲学方式,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学生的观念转变在于根据市场需要和自己预期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方式,以公正的心态和实际的效果对任课教师实施评价,以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

2.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任课老师和学生都得到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教学方式的特点,保留其有效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方式具有直观、清楚、节约课堂时间等优点。加强互动式教学,进行超前性授课。会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无论是会计工作还是会计理论都会长期处于变动之中。需要任课老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任课老师在进行授课时,还要根据会计学的特点,掌握本课程的发展趋势,使授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3.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客观上决定了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无论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都要经历一个研究现有教学状况、提出教改方案、认真组织实施、逐步总结提高的过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多方面的,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除增强理论知识和能力外,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会计技能的训练。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表现在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理论上的内容改革取决于所选择的课程,但由于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都是丰富的,既有边沿性的内容也有前沿性的内容,具体内容的讲授以及讲授的实际效果取决于任课教师的能力、责任心等等。实践内容的改革,既有原有实际会计问题的解决,也有经济发展产生新问题的会计问题改革,既有国内企业会计问题的解决,也有国外企业会计问题的解决。教学内容的改革不能流于形式,应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术水平的实践能力,根据实习需要和效果进行改革。

4.考试制度的改革。长期以来以笔试为主的会计学考试方式束缚了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在会计学精品课程群建设中,逐步改变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把笔试成绩和平时作业、实习和实验过程中的成绩、创新性表现等各方面的成绩综合在一起,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确定最后的课程成绩。同时,对笔试考试的方式和内容也进行改革,形式上主要是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适当选用开卷考试、案例分析、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在内容上主要是在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实务性内容以及可发挥性内容,同时在考试内容的选取上,采用试题库的方式,采用随机的方式从试题库中选择考试内容,以体现考试的公平性。

5.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提高,传统的评价方法以指标评价和定性评价为主。我们在进行会计学精品课程群建设中,引入综合评价方法,把学校制定的多种评价指标和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并针对不同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方式的改革,其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正在构建过程之中,评价的检验有待于在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下一阶段进行应用、检验和修正,以不断完善我校的考核评价制度。

三、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对策

提高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高校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其中对任课教师的选择与评价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从我国高等学校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应适当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1.加强对会计学主干课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中实行淘汰制度是一种必然趋势,但需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在高等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应同步提高,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普遍提高,这需要广大教师、管理人员和各级领导统一认识,只要大家的认识统一了,认识到了会计学专业学生打好基础理论和掌握会计技能的重要性,提高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也就成为必然。

2.选择理论水平高,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任课。任课教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会计学主干课程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就必须要把最优秀的老师选配承担主干课程的讲授,由于会计是一种职业,讲授人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选配任课教师时也应充分考虑实践能力。

3.合理选择所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前会计学的教材有很多版本,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想出版自己的教材,但实践证明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教学的影响很大。好的教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差的教材不仅影响教学效果,也给教师授课带来一定难度。许多教材由于出版比较仓促,再加上作者水平和实践经验所限,另外有的作者出版教材只是为了晋升职称的需要,目的不在于教学,就使得所出版的教材千差万别,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提高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效果要从教材的选取开始,尽量选择著名学者编著的教材,以减少因教材差错影响教学效果以及给授课带来的麻烦。

4.通过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学改革是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应积极鼓励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不要无目的地进行,应充分考虑教学的需要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改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教学形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可以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改革的范围也是多方面的,从授课过程到学生的作业以及考试,只要是有利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都可以进行改革和创新。教学改革要讲求效果,反对不讲效果的任何改革方式,也不能假借改革之名,减少授课时间和内容,变相减少教学工作量。

5.建立稳定的学生实验和实习基地。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具有相对固定的实习和实验基地,主要是由于会计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制度化和合法化,不同水平的实习和实验基地对学生培养的效果有很大差别。因此,要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实验基地。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有一定影响的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型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事先与之签订相关的合同,尽量为学生争取一点报酬,使学生在实习中就能体会到社会的需求以及市场经济的竞争特性。

6.改革考试制度。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对学生的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这对促进学生刻苦学习具有一定的作用,而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提高教学效果的要求出发,高等学校应改革考试制度,对品学兼优,通过注册会计师、内部注册审计师、资产评估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应对相应课程实行免修、免试的制度,考试的形式也应该由单一的闭卷考试,向开卷考试、课程论文、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转化,使考试制度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任课,有利于促进会计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7.建立、健全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制度。对任课教师实施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评价工作应根据各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从评价的要求来看,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包括学生的评价、同行教师的评价、督学的评价、领导的评价和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要综合各方面的评价结果,得出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结论,使评价工作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四、结论

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和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会计学专业学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到把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结合起来进行,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应进一步地进行建设并积极推广这一有效的做法。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本文介绍了我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进行教学改革的经验,并针对我校会计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提高教学效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高等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参与和长期建设,更需要教学改革和创新,本文研究的目的也就在于探索提高我国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施晓秋,薛伟.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1):90-91.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考;改革;高中新课改

山东省作为一个高考大省,在高考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理清山东省高考改革的发展脉络有助于高考改革的深入进行。

一、高中新课改前的山东省高考改革

1977年8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此次决定高考于1977年第四季度举行,由各省、市、自治区和高等学校设立招生委员会及招生办公室等机构领导招生录取工作。1978年夏季正式恢复全国统一高考。统一高考给所有考生提供的平等竞争权利,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形成了浓厚的向学风气,使整个社会“由乱而治”,为政治、经济的各项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山东省的高考恢复和改革工作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迈开了改革发展的步伐。其高考科目改革情况列表如下。

1977年以来山东省高考科目设置的变化

年份

高考科目

1977年

理科:政治,语文,数学,理化

文科:政治,语文,数学,史地

1978年

理科: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

文科: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

报考外语专业的加试外语

1979 – 1980年

理科: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

文科: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

1981 – 1986年

理科: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

文科: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

有关院校和专业加试生物

1987 – 1993年

理工农医类: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

文史类: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

1994 – 2001年

理工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3+2)

文史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3+2)

2002 – 2006年

理工类: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3+X)

文史类: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3+X)

(外语考试增加听力,计入总分)

在考试科目设置的具体内容中,可以看到,从1977到1987年,高考科目的设置一直在调整中:逐步在文理两类中增加了外语科的考试,在理科中逐步增加了生物科的考试。山东省在高考科目的调整上比较慎重,于1994年采取了 “3+2”的考试科目设置。1999年2月,教育部正式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3+X”科目设置方案,这次改革是历次科目设置变革中变化最大的一次:它不再采用全国统一的、有固定科目组合的科目设置方式,仅对全国必考的三门科目作了规定,其余的科目设置都由高校自己掌握。作为一个考生大省,山东省在高考实行“3+X”的问题上比较谨慎。2002年,山东省正式实行“3+X”的高考模式。也是从2002年开始,外语考试开始增加听力,并计入总分,打破了外语考试的无声状态。随着改革发达不断加大,2005、2006年山东省在继续实行“3+X”考试方案的同时,语文、数学、英语3科首次自行命题,其他科目由教育部命题,即“X”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仍使用全国卷。

转贴于 二、高中新课改背景下的山东省高考改革

山东省2004年秋季进行高中新课改,2007年是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山东省2007年高考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基础上推行“3+X+1”的自主命题模式,“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中,语文和外语不分文理科,数学分文理科。各科试卷分卷I和卷II,卷I是必做题,以选择题型呈现,主要考查必修内容;卷II以非选择题型呈现,语文试卷必做题目和选做题目共存,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

“X ”即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报考文史类、文科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文科综合的考试;报考理工农医类、理科艺术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理科综合的考试。文、理综合卷II部分也出现选做题目。

“1”即基本能力,其中,必做题主要涉及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四个学习领域的必修内容;选做题分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部分,内容分别涉及两个领域的必修内容。文史方向的考生只做科学部分的题目,理工方向的考生只做人文与社会部分的题目。基本能力的考核旨在考查学生的宽基础与文理均衡发展的水平,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卷II引入了选做题,试卷结构也进行了重大调整。

基本能力测试是山东省新课程高考的创新之举,是山东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在普通高考中首次增设的考试科目。在高考中进行基本能力测试,在全国也是第一次。

三、高中新课改高考的共性

总结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份所实施的高中新课改,对于全国范围内的新课改高考具有借鉴意义。四个实验省份虽然采取的具体措施有所不同,但在指导思想以及科目设置等方面表现出一些共同之处。

第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2007年新课改高考科目设置,在统一性的基础之上体现了多样性的特征。四个实验省区均依据教育部规定的统一考试大纲采取自主命题方式,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干课程作为必考科目,在必考科目的基础上设置不同选考科目和选做题目,为每个考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和学科倾向展示个性与潜力,表现出对考生不同个性的尊重。

第二,文理综合性明显增强。实验省份的新课改高考虽然仍按照文理科分别设考,但是文理交融、文理互补的特征已经明朗。山东省的基本能力测验、广东省的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海南省的文、理科考生分别加入一定比例的理化生、政史地等会考成绩都体现了全面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的特征。随着社会对综合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单纯的专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其弊端日渐明显。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选拔也已经由“专才”标准转向“通才”标准,所以,为了选拔出“宽口径”、“厚基础”的多功能人才,高考科目的设置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第三,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录取参照,选才标准从一元到多元。四省区不约而同的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照,并力求在评价中做到公正、客观,以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选才模式。如,海南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了课程评价,在思想道德、学习能力、时间能力、体育、健康、合作精神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还将评价主体落实到学科老师,以避免仅由班主任独自评价可能因主观而出现的偏颇。广东高考新方案还将以写实性文字表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记入考生电子档案,作为高校录取参考的依据之一。只有实现选才标准的多元化,才能促进学生朝着全面、健康、生动活泼的方向发展,才能使其具有个性、富于创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创新方法

Abstract: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for our country's human resour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bility to increase employment help reduce employment difficult situ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system refor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am except appraisal teaching effect, identify study result beyond, is also an important examination employment ability metho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ifficul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ment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st, and explains the rol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xamination system,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amination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method.

Keywords: employment abili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amination system; Reform; Innovation methods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入,高职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高职教育在获得越来越广泛重视的前提下,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考试改革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具备的能力水平、探索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为推进高职院校的有序发展做出有效的探索。在高职院校进行考试制度改革,应该针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学生素质和考试方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的方法,更好地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和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服务。

一、高职学生就业的困难现状

1、社会上的因素

高职毕业生数量与社会需求差距加大:在国家大力倡导下,高等职业教育取得很大发展毕业生人数由2002年毕业生145万,到2011年毕业生人数达660万。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造成就业供求失调,就业率下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岗位急剧减少: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用人需求总量,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减少。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歧视: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不公平、不合理的对待不同学历、性别的应聘者。出现严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2、高职教育因素

2.1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学习起点低、基础差,自我约束力弱。其次,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特点:功利行为增多是当代高职学生的标志,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一般围绕是否会对自身和未来发展有利为标准。

2.2高职院校考试的特点

高职院校考试以终结性考试为主,高职院校承继和借鉴基础教育考试和普通高等教育考试的方式,在考试方式上以终结性考试为主。考试内容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由于高职院校教学压力大、教材内容多,学生能力不足等原因,教师在设置考试内容时多采用陈述性知识为主的方法。考试体现实践技能内容不足。

3、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高职毕业生对处理与周围的人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能力不足;决策能力、对现实的理解能力和对现实资源的利用能力弱,不能很好的将学校所学课程运用到工作中。

学校只能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社会因素对高职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无法改变,只能通过教学改革、考试改革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更能适应社会要求。

二、高职院校进行考试制度改革的作用

促进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必然促进教学的改革,为了适应考试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上会做出变更,使教学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这也符合教学改革的目标。

2.2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的考试制度改革会引发教师对新知识、新情况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推进教师对教学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客观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3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考试制度改革的初中就是围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成功地进行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必然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最终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提高。

三、高职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的方法

3.1目前高职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首先,考试目的模糊化和功利化,导致考试偏重基础知识,忽视综合技能的培养。其次,考试形式单调,封闭性考试多,开放性考试少;终结性考试多,形成性考核少;识记内容偏多,实践技能考核偏少。最后,考试评价死板,课程考试评价存在着评价功能单纯、评价标准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法单调、评价主体单向等问题。

3.2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坚持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原则,高职教育就是为了社会经济快速良性发展提供适应性人才服务,高等职业院校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必须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展开,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其次,坚持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直接连接着就业市场,高等职业院校的考试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必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发展能力。其三,突出职业能力考核的原则。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上向专业性和实用性倾斜,在考试上必须围绕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关键环节。最后推行多样化原则,高职院校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教学要求构建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实现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模式。

3.3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的方法

首先,转变考试观念,高职院校的考试改革必须致力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将就业需要转化成学生内在的需要。其次,建立学校和用工企业联考的模式,将学生技能掌握于企业标准想结合,有力推进学-用的统一。其三,转变考试管理方式,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考试管理模式,考试制度改革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各种需要、意见好建议,发挥高职院校的服务功能,实现对考试方式人性化管理。最后,专业课考试应该体现实践技能内容,对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应采用现场模拟和现场操作的方式,切实体现考试为人才专业发展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进行考试制度改革不但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率的需要。要想在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中取得成功,就必须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在强调考试制度改革的同时应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将考试、教学和实践的主要内容同时指向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以突出职业性、行业性为特点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振兴高职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吉明.国外职业教育考试对我国高职院校考试改革的启示[J].教育广角,2008,07.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评价;教材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面对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昌盛和科教兴国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我们在教育观念与体制、内容与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规范等方面还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不能适应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音乐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普及与提高中华民族音乐素质水平的重任,必须进行相应有效的改革与充实,尤其是高师音乐教育,其改革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前景,换言之,高师音乐教育必须与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相适应。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的改革,构建符合社会人才需要的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产物,为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更对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使命。然高师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在课程内容偏、难、旧;课程结构散、乱、差;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滞后;使用的教材实用性不强,不符合师范生毕业后的教学需要等方面。加上长期以来,受专业音乐学院办学模式的影响,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着“重技轻理”的倾向,师范性突出不够,忽视对学生音乐教育能力的培养等,致使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着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的滞后现象。因此,改革当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并寻求改革的基本路径别无选择。

一、培养目标与定位

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决定教育方向、影响教育全局、体现教育价值的关键。简单地说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高师音乐教育必须明确的办学方向。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如何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定位是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有人提出高师音乐教育应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和《音乐课程标准》实施的要求,要明确培养目标――高师音乐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通才式复合型”音乐人才、中小学音乐师资,所培养的师资既要有系统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还要学会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并具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相应的教学能力,能更好地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也有人力求从全面贯彻和执行我国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使得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更好地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这一着眼点出发,在对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师音乐教育要培养基础教育所需的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的观点;有人指出要强调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必须从延伸培养目标、扩展通才教育两方面来调整自身的改革意识与行为;也有人附议高师音乐教育的合理定位应立足基础音乐教育,以普及音乐为目标,并正确理解音乐的文化理念,紧扣高师音乐教育的“师范性”,强化音乐教育的文化性,搞清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概念,加强与基础音乐教育的衔接和联系。综观以上的论述,为教育战线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有潜能的音乐师资,是高师音乐教育勿容置疑的方向和目标,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应寻求一种符合基础音乐教育需求的发展道路。然而,从多年高师音乐教育实践可窥探出理论与现实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致使在办学思想理念、模式方法乃至课程设置等均向专业音乐教育看齐,甚至以学生参加音乐技能比赛的获奖情况来衡量学校办学的水平和条件,严重偏离了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这是尤为值得关注的。

二、课程内容与结构

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安排,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与结构能优化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现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设课程科目细、口径小,内容多,知识散乱,重复面广,须进行改革。《音乐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为高师音乐课程设置和内容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践依据和行为参数。有人说:“要构建新型的综合型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将具有内在联系的某些分科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和选择,搞好音乐学科内各专业科目的综合,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综合把握能力;增加文化课比重,并提倡文化知识与技能训练的结合,增强技能技巧的文化含量;开发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等交叉研究性选修课程,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增设现代教育应用型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纵向发展。并精炼和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把握能力。”王耀华指出:“高师音乐教育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其课程结构不应求“专”而求“全”,即课程设置不应以专项为主,而应全面发展;不求其“深”而求“正”,即方法正、路子正;不求数量但求质量。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大致分为一般教养课程(也称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大类。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所设立的四个教学领域,设置了能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教学能力的专业必修课程;扩大选修课程,发展学生个性。强调了课程内容安排上要少而精,抓其脉络,求其精华。”一些专家通过对《音乐课程标准》的认真审视,结合《音乐课程标准》对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力要求,提出了整体构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设想,将其专业课程从整体上分为“必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三个模块。并从各模块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学分及教学时间上给予了说明。其中专业必修课程包括“音乐基本素养、音乐表现、音乐创作与分析、音乐历史与文化、中学音乐教学”五个领域;并根据声乐、钢琴、器乐、理论作曲、音乐学五个专业选修方向开设相关的限定性选修课程;自由选修课程则依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特色开设,学生可结合兴趣爱好和专业选修方向自主选择。这样的课程构建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基础教学,注重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还有专家在课程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提出了要加强基础课,扩大选修课;采用等级制,不用“师范性”划分课程的类别和程度,而是根据学科发展的规律和现代教育的需要进行综合和分化,并将音乐教学法纳入教育课程内容中等观点。不难看出,对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与调整已被各专家学者予以广泛关注,但在现行的众多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依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规范性,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较多。各校的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依据和标准,甚至于有的学校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即根据现有的师资情况设置课程),缺乏整体的布局和安排。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需根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相关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方案,使课程结构与 内容符合培养基础音乐师资的总体目标。在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改革上,我同意:“建立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把那些有相对联系又有实效的课程内容加以综合,改掉过去‘繁、难、偏、旧、全’的课程内容,精心选择终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改变课程结构,使原有学科过于分散、科目过多甚至重复的结构趋于融合。”

三、教学模式与方法

教学模式与方法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法两个方面。现代教学方法要强调教和学活动的辩证统一,从学生是学习主体出发,既要考虑教法得当,更要注意学法和发展能力,因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力和发展能力。所以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教”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了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边学边教,既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师范”技能,极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一改以往重教师讲解、轻学生主动参与,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轻对音乐表现的鉴赏,重教学结果轻教学的审美过程等较为呆板的教学模式。冲破“声乐”概念,实现“个别课、小组课、弹唱课、排练课、合唱课”为一体的声乐授课模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有人提出应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开放性远程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增大学习资源和学习信息量,一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不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要求的现状。也有人认为:“要提倡知识的交叉与渗透,多样化的授课方式相结合,采用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交叉综合运用的教学模式。”(从高师音乐教育发展20多年来看。以往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音乐学院的翻版,往往过分注重理论讲授和技能技巧训练,忽视应用性的能力培养;重视单向发展,缺乏多面组合。致使有的学生习惯做严格的四部和声不会编配简单的歌曲伴奏;钢琴演奏水平高达lO级却不会进行即兴弹唱;教育理论成绩优异但不会按标准设计教案等,所学的知识技能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的问题上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彻底摒弃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等教学模式,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关系。

四、评价制度与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测定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教育、管理、激励功能和导向作用,评价制度和模式方法的改革是深化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十分重要的环节。《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等理念。”高师音乐教育的考试与评价要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改革评价方式与手段、评价实施过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评价方式应实现在成绩评定上实现平时成绩和终结成绩相结合,增大平时成绩比重,重过程检查;考试内容上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法上采用辩论、情景测验、课题研究等多样化的形式等的改革。在教学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的革新中要转变忽视学习过程只看考试结果的评价意识,采取随机抽查课堂教学、学生自我评估、师生互评等方式加强平时教学的监督与成果的积累。应该重视学习能力的测评,增加对学生合作能力的综合评定。或者进行模拟课堂教学的考评,考查学生的教学能力,并按照各方面考核的积分比例统筹计算,得出综合成绩的评价机制。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体现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的客观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此教学评价也应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结合音乐教学实践,我认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应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的掌握和能力发展水平为主,平时的阶段性考试和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由多种考核方式并重。多元成绩评定并存的评价模式为主导;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则应建立相应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专业素质、教学能力、人文素养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并以自评、他评、学生评教等形式进行全面的评定。

五、教材建设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