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教育的利与弊

互联网教育的利与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教育的利与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互联网教育的利与弊

互联网教育的利与弊范文第1篇

一、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现状

随着现代科技和互联网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率也是直线上升。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57亿,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2300万人。其中,18至24岁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大,约为35.2%,目前我国2300万在校大学生中网民所占比例约为51.8%。①其实,大多数大学生在面对互联网杂乱的信息时还是可以很好的分辨真假,把握自己;但还是有部分学生站在网络的“分岔路口”容易迷失自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有利有弊,如何减弱其弊端对人们的影响是互联网环境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互联网有利的方面

互联网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1.学校除对学生开设了主修课程,还另外开设了网上公共任选课,这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课程在互联网上进行线上学习,这使同学们在节省时间基础上更大程度的获取自己喜欢的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2.互联网让当代大学生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是在无空间地域障碍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交流,了解全球性的事件,逐渐培养自己的开放性思维和全球意识;3.互联网可以给大家提供大量的各类信息、知识等,让学生利用引擎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话题,通过不断的了解和思考,将所了解知识与从老师那学到的东西相结合,不断发现,不断创新,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知识储备和素养;4.互联网身份隐密性和信息开放性的双重特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找到自身价值的平台。大学生是一个处于极度需要情感安慰的时期,在网络这个开放性平台上,大学生不用担心自己隐私泄露的问题,可以放松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二)互联网不利的方面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有利的同时肯定会有弊端的存在。1.大学生现在对互联网终端的手机和电脑应用率较高,在手机上有越来越多的网络游戏APP提供给使用者,由于大学生在学习中有课量少,闲余时间多的特点,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下载游戏来打发业余时间,而游戏则是扰乱大学生的心智,影响德智?l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很多游戏软件都是以暴力类杀人游戏为主,使用者在互相挑战可以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容易导致学生对生命的漠视;2.互联网传递给学生的海量信息,虽然可以让学生汲取更多有营养的知识,过多过复杂的信息则会增加学生本身面临的学习压力、社会压力等等,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学生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同时,网络上的信息有好有坏,学生在面对这些信息时需要把握自己的方向,拒绝许多不良诱惑,这对学生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大学生对互联网依赖的原因

(一)有结果必有其原因,从古至今一直如此。那么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又是因为什么呢?学生在现实世界经历到挫折没有继续进行的勇气时;学生在现实世界感到孤独没有人理解自己时;当学生在现实世界感到巨大的压力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沉迷在网络中,在这种虚拟的、便捷的、匿名的世界寻求安慰,寻找自我价值。

当学生在现实世界感觉不到关爱时,网上的某些平台提供给了学生一个有自己的地位可以发表自己言论,让别人都知道自己,关注自己的地方,同时可以释放压力。

(二)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发现与他人交往困难时,网络提供给他们一些谈论的话题,让他们寻找到与他人相处的方法,因为学生在大学期间情感需求最为重要,所以便致力于寻找话题,让自己在这个世界寻找认同感,不让自己与社会脱轨。

三、互联网弊端的弱化

(一)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我们不难发现,网络带给学生的弊端方面,更多的是在学生心里形成的一些偏激的想法和观念。所以要抵御这些伤害,需要我们从根本上建立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让学生能够自我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正确认识自己的存在的意义。做好了这些预防工作后,当学生在现实世界遭遇打击,遇到挫折时也能有一个正确的思维和态度去解决问题。从家庭角度讲,家长应该将对学生的教育科学化、网络化,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会极大提高心理教育效率;从学校方面来讲,可以将教育网络相结合,形成“教育网络一体化”方式,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更加的直接、全面,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发现网络世界提供的“一片海洋”。

(二)净化网络环境

现实中经常会有学生在网上观看某类视频、小说等之后,幻想自己也拥有某种奇异能力,然后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危害到自己生命的行为;也会有某位同学在观看某类不良网站后,学习态度不积极,找不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等。

21世纪科技的高速发展,网络的无处不在,这对学生的成长有更大的挑战。总之,面对网络带给我们的利与弊,我们要从不同角度理解它、解决它。让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拥有健康成熟的心理,做新一代的大学生、做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

互联网教育的利与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手机互联网;大学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5-0037-02

手机互联网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基本每天都要使用手机登录微信、飞信、QQ等聊天软件与人交流并浏览信息。依托电脑为终端的传统互联网阵地逐渐被更为便捷的手机互联网所蚕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开阔思路,主动占领手机互联网阵地,运用大学生欢迎的形式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手机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随着手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网民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浏览网页、通讯交流。相对于传统电脑而言手机上网更加便捷,许多大学生都愿意使用这种快捷、高速的上网方式。手机网络服务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普及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手机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一)手机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

通过运用手机互联网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速度和更新速度,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量和覆盖范围,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了可能。学校可以利用手机互联网覆盖范围广和使用便捷的特点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网页并组织学生浏览学习。学生可以快捷地通过手机上网浏览相关网页,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并了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安排和动向。

学生通过手机除了上网学习,还可以与教师随时随地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手机聊天软件与一些内向的学生私下单独沟通,这种形式较传统谈话模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可以在充分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避免因面对面尴尬而无法开口的弊端,这有助于教师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状况并帮助学生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增进师生感情。由此可见,手机互联网这种教育途径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二)手机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手机互联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随时上网”,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手中的必备之物,一部分学生上课忘带书本,都不会忘拿手机。只要能被网络信号所覆盖,就可以使用手机随意上网,这导致许多学生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的使用手机。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弊端总结有以下几点:

1.手机辐射有损健康。科学研究已明确表明长时间频繁使用手机会使人体内分泌紊乱、睡眠质量下降、影响生育,更严重可能诱发癌症。

2.上课使用手机,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无心听老师讲课。“低头族”不仅影响自身的成绩,就连授课教师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这致使教学质量严重受损。

3.部分学生经常利用手机网络浏览不良信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手机不良信息往往包含暴力、色情、赌、毒等内容,经常浏览会导致这些学生学习分心、性格异常、思想极端,成为校园的不安定因素,有的学生甚至违反法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4.爱慕虚荣、盲目攀比。手机已成为学生手中的炫耀之物,手机的价格、档次成为攀比的标准。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在盲目攀比的氛围下很可能会迷失自我,这些学生可能会将心中的苦闷归结于社会不公平,从而产生怨恨社会的情绪,并导致这部分学生厌学、违规违纪。

二、运用手机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已受到手机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大学生,在校大学生应当是一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青年群体,这些学生对时下流行的事物很感兴趣,乐于主动体验各种新兴技术。大学生已成为手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对于不良信息缺乏鉴别力和免疫力。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可以随时浏览各种信息,但是随着信息交流量增加,也增大了学生受到不良信息侵害的可能性。

社会中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通过手机互联网传播反动信息和低俗信息,大学生可以轻易地通过手机浏览暴力、色情的小说和视频,这些恶俗内容严重影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直接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法组织利用手机互联网反动信息、传播谣言、大肆宣扬歪理邪说,试图混淆视听,教唆大学生违反法律,扰乱社会秩序,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团结。因此手机互联网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不良信息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通过手机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

(二)主动占领手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是时代的要求

当今大学生习惯通过手机互联网浏览网络资源,这种信息获取方式相对于传统看书读报更具吸引力。当前手机互联网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进,主动接触手机互联网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

高校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时要考虑到手机设备自身的技术特性。其中网站的内容、页面布局、插图等要素的设计需符合手机互联网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微信订阅号,并组织学生使用手机登录该微信号学习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还可以建立手机互联网文化工作室,指导学生创作励志微电影、原创MV等适合手机互联网推广的校园文化作品,实现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推广。

同时高校应提高对于手机互联网的监管能力。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言论、观点,这导致对问题学生进行跟踪的难度加大,因为这些学生发表言论具有隐蔽性和机动性,很难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管。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面对面”,而手机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隔空”的,这些新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主动占领手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三、开展大学生手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一)大学生手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应与时俱进

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网络服务端口由固定式转型为移动式,手机上网已成为主流上网模式之一。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手机互联网技术特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化、便捷化,通过手机互联网随时查看并处理大学生的各类问题。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校园手机互联网的监管工作,在信息传播及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握在手中。教师需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添加到教学之中,紧密联系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

(二)高校应加强校园手机互联网监管力度

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为信息快速传播提供了便利,但是各种负面、消极信息也掺杂其中随之传播。这些暴力、色情、反动的不良信息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社会的安定埋下隐患。鉴于高校对于手机互联网的监管还不够全面,存在一定的盲区,因此高校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手机互联网信息监管的重要性,加强对大学生文明发帖、文明上网的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安全意识,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自身抵抗不良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手机校园论坛或校园微信号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研究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特性,增强对校园手机互联网信息监管力度。

(三)多方协作,努力建设校园手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通过手机互联网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学校传播正面主流思想,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学生可以使用手机浏览校园论坛、校园微信号,随时随地在线浏览学习,同时也可以即时发表对热点话题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手机互联网使用人群广、信息传递快的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新途径。

具体工作可以由校学生处、校团委负责开展,协调手机网络运营商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网络专业相关的教师作为技术骨干,同时招纳有计算机特长的学生作为工作人员负责校园手机网络环境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将正面、积极地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大学生。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向学生推广和宣传使用手机互联网浏览和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将学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学校反馈,以便管理者改进校园网络环境,提高手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这些技术人员对校园手机网络维护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校园手机互联网的舆论监督者和管理者,为学校开展手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互联网教育的利与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互联网+” 机遇和挑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91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那么具体到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上来,“互联网+”能够探索出多少可能性呢?

一、“互联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能性分析

抛开复杂的“互联网+”原理内涵,简而言之,“互联网+”即是为传统行业提供了一个信息和技术平台,这一平台能够最大限度的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内容。高中地理这一学科兼具文科和理科的特性,既需要文字理论的叙述,又需要具象的图像、数字的展示,对于许多同学来说,地理学习的难度较大,对现象原理的结合把握尤其是一大难点。可以说,传统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高中地理教学要适应时展的趋势,不断利用时代进步的成果,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的进步发展,长远来说,也是为了培养出更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当前我们日常生活常用的微博、微信、QQ、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图书馆等都属于“互联网+”的一部分,可以发现这些媒介具有极强的资源可获得性,强大高效的互动共享功能,这正是地理教学改革所需要的。教学越来越倡导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可以很好的达到改革的目标,但是“互联网+”在给教学的改革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因其固有或发展过程中延伸出来的种种弊端,给教学的健康发展带来挑战;另一方面,“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这一新概念,在探索l展中没有足够的经验借鉴,需要一步一步在摸索中前进,这也是一大挑战。

二、机遇――“互联网+”高中地理改革新趋势

(一)教学模式多元化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空间仅局限于教室、课堂,时间上仅局限于上课时间,这使得学习的范围较狭窄,拓展不足,学习时间也相对碎片化,再从整体来看,教学模式单一,创新性、趣味性不足。以当下正热的“微课程”为例,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微课程”以其不微的学习教育应用优势逐渐拓展出新的教学途径。首先,“微课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师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的交流沟通,突破时空限制;其次,“微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对某一特定知识点,在较短的时间段专门探讨学习,并且结合互联网资源优势,全方位的学习拓展;最后,“微课程”借助网络通信技术,信息传播速度快且信息保真度高,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高中生成长在这个信息爆炸、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对于新鲜事物具有极大的兴趣,同时也有较强的学习接受能力。移动手机、网络、微信微博等等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陌生事物,但是这些事物与学习的结合并不是每位同学都有所接触。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新生事物的特点,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再使之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的资源共享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图像、影音等各种形式,同时所获得的学习资源既能够触及历史的优秀成果,也能够紧跟时展的最新成果。例如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中的“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学用电子地图”“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部分,通常我们只能通过课本上的文字和图片介绍来了解,留下一个似是而非的模糊印象。但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借助相关的技术获得第一视角的动态感受,或者更近一步的模拟操作,学生通过这样的情境体验,能够对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的信心热情,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教学改革倡导改变“填鸭教学”之弊端,增强教学互动性,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三方面的互动。利用“互联网+”技术教学,教学由单一的线下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信息交流的渠道随之增多。在课堂之外,老师不是布置了作业就不再过问,学生遇到学习问题能够及时和老师交流解决,而不是累积问题;教师通过相关平台进行教学沟通,交流教学方式方法、经验教学,也可就学科知识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积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例如组建学习小组,在课后相互监督约束,交学习探究。

(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这一概念,广义来说,并不只是学校的教学学习,还包括学校之外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疑惑,自主探究,学习效果甚至比课堂学习更好,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互联网+”背景下,资源容易获得,所以学生只要有学习的想法,就能够利用这一平台交流和探索。

三、挑战――“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如何鉴别信息有效性

“互联网+”的核心在于信息和技术,而对于终端的使用者来说,信息是最重要的,信息的质量往往决定了执行的结果,但是随着有效信息的增加,虚假甚至有害信息也掺杂其中,这就要求使用者能够准确的识别。我们考虑把“互联网+”和教学结合起来,在享受其利好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要承担其弊端,但是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承担过高的试错成本,所以如何鉴别信息的有效性是发挥其作用的前提和保障。

(二)如何避免“喧宾夺主”

互联网教育的利与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良信息;对策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是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促进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参考人数不断增加,考试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考人数已经突破1700万人次,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单科考试,全部为在校大学生。由于这项考试项目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毕业、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目前已经成为各级人事部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用人单位都很看重这项考试的合格证书。因此,这项考试社会关注度高,组考工作压力大,考风考纪管理难度大。其中,考试不良信息传播是考务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难点之一,如何遏制考试不良信息的传播是当前我们做好考务管理和严肃考风考纪的重要课题。

一、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良信息的现状分析

考试不良信息主要是指所谓的考试“试题”和考试“答案”以及在校内外如厕所、电线杆上等或互联网上张贴、的各类小广告,一般是考前或考试期间通过通讯工具发给考生或在互联网上公布、兜售甚至贩卖。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大部分是错误的,但是许多考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宁可信其有而冒险购买、传播甚至贩卖,严重影响了国家级教育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良信息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互联网上助考网站、QQ助考群以及网上论坛,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信息传播广泛而迅速,覆盖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二是来自校园小广告,校园的这种小广告在考前是铺天盖地,防不胜防;三是来自各类名目的培训班或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打着“包过”的旗号招揽生源,唯利是图;四是来自亲朋好友或同学,这些亲朋好友或同学可能来自本校、本省或全国各地,范围广泛。五是来自各类“助考”机构,他们安排人员进入考场把试题拍摄后传出考场,通过考场外的“高手”在尽快短的时间内做好答案再通过通讯工具发到考生手中。这些“试题”、“答案”的发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考生自带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进入考场,接收场外信息;另一种是由提供“试题”、“答案”方提供器材,设备可以藏在橡皮擦、手表中,接收场外信息。考场现有配置的防高科技作弊设备已经不能有效干扰这些信息的接收。至于这些“试题”、“答案”最终来源,也是无从知晓。据说,这些“试题”、“答案”的购买、发送都是单线联系,且是团伙作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目前《考试法》还未出台,在没有出现试卷失密、泄密的情况下,公安部门也奈何不了他们。

近年来,还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考生已到考试时间却未及时进入考场参加考试,而是利用笔试开考后,允许15分钟内还可进入考场的机会(相关规定)在考场外用手机接收有关信息带入考场作弊。一些培训机构为了提高它们的知名度,聚敛钱财,专门招聘一批所谓的“做题高手”,如在校研究生或教师,专门负责研究考试题库、出题规律,进行押题,提高命中率。有的更是安排人员进入考场把试题拍摄后传出考场,通过场外的“高手”分工合作在尽快短的时间内做好答案再通过通讯工具发到考生手里。因此开考后15分钟内考生迟迟不进考场,在考场外用手机等通讯工具接收信息带入考场舞弊的现象。至于这些信息的正确率,则难以准确统计。

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良信息的防范对策

考试不良信息的出现和传播,在全国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不但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出现,其他各类考试也很常见。考试不良信息的出现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但对其他考生不公平,而且给考务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和压力,严重影响考风考纪以及校风、学风建设,甚至导致社会诚信的严重缺失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为了防止和杜绝考试不良信息的传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考务管理,加强考试监管,严肃考风考纪,做好考试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互联网教育的利与弊范文第5篇

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睐。

但又有许多人认为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确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黄色,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中学生自主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

但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的确中学生的自制力和网络的吸引力,可以说两者根本是无法匹敌的。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如网络的吸引力,。它好象刚出生的婴儿,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在正确的教育、指导下,长大成人,建设国家、作出贡献。但偌是像现在这样,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很多,部分人受到不良影响,这正说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响取决于自身的素质与意志。俗话说得好:“人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们有不靠近这种沉溺人思想的网络传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其影响了。

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利大于弊。如果用于聊天、游戏:弊大于利。

上网的诸多有利之处

第一、可以开阔视野。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

第二、可以对外交流。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现在有了互联网,他们可以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并且在对外交流的过程当中,又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仅老师,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

第三、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消除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一来可以锻炼文笔,二来觉得很有成就感;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自己动手做主页正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在掌握了电脑软件的运用同时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有利于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第四、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中学生的本职任务是学习,网络的远程教育会给中学生带来无穷的益处。普通的中学生学习知识只能够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和一些课外书籍,传授知识的老师始终只有几个,但如果上了网,学生就可以在一个个内容丰富、名师坐堂的网站中任意翱翔,“有问必答”、“题库”、“专题讲座”、“考前辅导”...一个个分类细致合理的栏目让学生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普通的中学生做题只能做些参考书或数量有限的卷子,如果上了网,网上各种试卷和典型题目应有尽有,学生就可以任意选择。

第五、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中学生们特别是高中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因为这几年的高考还在改革探索之中,每年几乎都会出台许多新措施。而平时好些学生不大关心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只一味地埋头书海,因此可从网上查询与教育相关的新闻以此来调整复习重点,适应高考新举措。

上网的危害

一,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