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科学知识

环境科学知识

环境科学知识

环境科学知识范文第1篇

 

环境科学专业核心知识单元,代表环境科学各个知识领域的不同方向,知识点分核心和选修两种,核心知识单元是所有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要求具有的基础知识内容。

 

其中,专业基础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环境问题,核心知识点包括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固体废物污染、全球环境问题,选修知识点包括土壤污染、物理性污染和污染物生物效应。②环境科学基本原理,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生态基本规律、环境科学学科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③环境科学研究方法,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科学方法论体系、生态学方法论、环境体系解析方法论,选修知识点包括环境质量调控方法论、综合/系统分析方法论。

 

专业原理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生态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特征及过程分析、生态学原理的应用。②环境生物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生物监测原理与方法、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退化环境的生物修复。③环境化学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中典型化学污染物、污染物迁移、污染物转化、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④环境地学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地球环境系统的基本组成运动规律及演化过程、地球环境系统有机圈层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各圈层的演变规律及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地球环境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及循环过程。

 

专业技术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水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废污水的物理处理技术、废污水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废污水的自然处理技术、污泥处理处置。②大气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原理、颗粒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原理、典型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③土壤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特征分析、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典型土壤污染物控制技术。④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固体废物分类与特征、固体废弃物无害化技术与方法、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⑤环境监测,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标准、水环境监测、环境空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物理性污染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⑥环境影响评价,核心知识点包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⑦环境规划,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专业管理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环境管理,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环境管理的制度和政策手段,选修知识点包括企业/产业环境管理实践、区域一全球环境管理实践。②环境法律,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法基本概念原则、环境法律制度及法律效力、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国际环境法。

 

专业实践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专业实习,核心知识点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综合实习。②科研实践,核心知识点包括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③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核心知识点包括文献查阅、论文开题、论文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

 

二、建立核心课程体系

 

围绕环境科学专业各专业类别的核心知识单元,建立核心课程体系,承载核心知识点。各门核心课程围绕核心知识点组织基本理论、研究前沿、基本方法、实践案例等内容,形成系统。同时,设置先导课,为核心课程和核心知识点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例如,“环境化学”课程,就需要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及物理化学、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等课程作为先导课,提供环境化学课程各知识点学习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储备。

 

专业基础类核心知识由“环境学基础”和“生态学基础”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学基础”课程坚持“起点高、容量大和观点新”的教学宗旨,系统介绍环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人口、各环境要素污染与防治、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课程已经建设为国家精品课程,并积极探索慕课教学形式;“生态学基础”全面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方法,以及现代生态学的最新进展,该课程已经建设成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

 

专业原理类核心知识由“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地学基础”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生物学”介绍环境生物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结合现实环境中污染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环境生物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化学”介绍大气、土壤、水及生物相诸介质中环境物质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归趋,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过程及绿色化学中污染减量及消除的化学原理,“环境化学”课程已经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地学基础”课程介绍地壳的基本物质组成特征,气象要素的基本概念和表征方法、大气稳定度和逆温等与环境有关的基本知识,城市气候的基本特征,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各种水体的基本特征,土壤的组成特征、形态特征、形成因素和成土过程,地图的基本概念、特征、组成要素、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的基本方法,地形图的应用,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遥感解释标志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形成原因,以及地学基本手段的应用,该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 专业技术类核心知识由“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工程学”介绍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以及噪声防治与控制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该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环境监测”课程全面介绍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调查研究、设计监测方案、选择监测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价,掌握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制备、预处理、测定及质量控制等方法,培养学生实际环境监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课程被评为天津市精品课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全面介绍环境评价和环境规划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以及评价与规划知识的实际应用。

 

专业管理类核心知识由“环境管理与环境法学”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管理与环境法学”课程介绍管理学基础知识和主要原理、中国环境管理的原则与政策、中国环境管理的体制与制度、中国环境法体系及内涵、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以及部门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等。

 

三、围绕三条主线推动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

 

1.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主线

 

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综合性科学体系,其核心任务是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促进了环境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围绕着环境问题的识别和分析,形成环境科学基本原理、技术方法、管理工具以及具体实践科学体系。围绕具体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组织核心知识单元、核心知识点和核心课程,课程之间科学逻辑关系紧密,便于学生认知和学习。

 

另一方面,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资源环境限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空前突出,迫切需要环境科学培养专业人才,应对污染控制、生态修复与环境建设挑战。围绕我国面对的实际环境问题,针对性培养专业人才,建立起环境问题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直接联系,建立以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对应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能力的急需人才。

 

2.实验与实践教学主线

 

坚持“注重基础训练、强化教学实习、突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验教学理念,围绕核心知识单元和核心知识点,搭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群,严格毕业论文环节,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

 

(1)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实验和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围绕核心知识单元和核心课程,开设专业实验课程,包括环境监测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着重训练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安全、药品管理等基础实验技能,培养环境科学分析基本方法和技术。

 

(2)专业教学实习。合理安排专业教学实习时间,既能促进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又能为后续毕业论文/设计提供经验。围绕核心知识点搭建专业教学实习平台,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体系,配合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等核心知识点和核心课程,建立环境监测中心、环保卫生管理中心、科学院、环保科技公司、垃圾处理厂等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实践教学基地群,提供直观认识环境科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机会,培养知识运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毕业论文。设置毕业论文环节,通过学生参与论文选题、查阅文献、开展实验或设计、结果模拟与分析等毕业论文过程,系统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的综合能力。

 

3.科研创新训练主线

 

营造制度、平台、师资环境,建立稳定的科研创新体系。通过部级、省市级、校级、院级各级别科研立项机会,搭建“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省市大学生创新立项”“学校大学本科创新立项”“学院创新立项”多层次立体化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创新平台,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创新立项机会,逐步提高项目研究质量,严格过程管理,保障创新立项覆盖面。通过团队协作、教师交流、项目答辩等环节,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鼓励学生科研成果报奖。

 

四、核心课程质量保障

 

(1)部级特色专业建设。2010年,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结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多年来的本科教学特色以及相关教育、教学理念,面向国际社会发展及现实中国社会大背景下的特征需求,同时考虑到学科本身的实践特征、时代特征和应用特征,推动与现阶段校内学习相补益的数个社会实践与互动教学平台建设。

 

(2)精品课程群建设。提出并实践“精品课程群”建设的教改思路,逐步推动各门课程精品建设,形成“精品课程群”体系,有效保障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的高质量。

 

(3)部级教学团队建设。2010年,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部级教学团队。

 

(4)优质教材保证。作为知识的载体,教材是本科生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自编出版环境科学专业系列优秀教材。包括1本部级精品教材《环境化学》,4本“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环境学基础》《生态学基础》《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等。

 

(5)推动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建设天津市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和创新平台。提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现代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实验教学理念,搭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实践、创新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实验教学平台,探索“坚守教学神圣,转变师生角色,强化开放综合,学科建设与实验教学相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学生教学效果突出。

 

(6)推行精细化教学管理。探索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并付诸实践,制订“教学效果的双评议制度”“主讲教师竞聘上岗制度”“教学效果的双评议制度(教学督导组评议和学生评议)”等规章机制,有效实现对教师“教”的目标导向和过程管理。

 

实行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小组负责制,实现了本科教学的优质师资资源配备,有效地促进了全体教师对本科教学的关注和重视。保证教授、副教授百分之百地参与本科教学,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实行“本科生课程主讲教师竞聘上岗”。对列入核心课程群建设的课程实行主讲教师竞聘上岗办法,结合学生评教结果,根据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优选课程主讲教师。

环境科学知识范文第2篇

1 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1 素质结构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觉悟和道德品质,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护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懂法守法,法制意识强;具有个人诚信和团体意识;热爱环境保护事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

(2)文化素质。

了解中华文明和外国历史文化,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具有现代意识和传统美德。

(3)专业素质。

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分析的能力,具备求实的专业精神、创新意识、严谨的科学素养和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

(4)身心素质。

具有自我锻炼的意识,不畏艰难的气魄,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1.2 能力结构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较好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

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专业领域内综合实验能力。

(3)创新能力。

在本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科技研究能力。

1.3 知识结构要求

(1)工具性知识。www.133229.Com

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科技方法、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基本的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4)经济管理知识。

具有基础的管理学、经济学知识。http://

(5)工程技术科学。

了解工程测量、投影理论及制图基础、电工与电子学相关的工程技术科学知识。

(6)专业知识。

具有全面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包括环境学、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工程设备基础、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功能和应用、环境监测原理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2 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包括如何度量、保护和提升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度,实现科学发展。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设计适当的知识体系为载体来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强化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使每一个知识模块构成一个适当的训练系统,合理区分专业共性知识要求和特色培养要求,满足“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由以下6个知识领域组成,见表1。

其中第1~5为通识课程和基本理论知识,第6为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由环境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设备基础、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功能和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知识领域组成。

专业核心知识主要针对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施工与经济等8个方向,以8个课群为中心组成不同专业方向的核心专业知识。

3 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培养创新能力、实际能力的重要保证。环境科学专业实验/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依据以下几项原则:科学性,即体现科学严谨的作风;先进性,即紧跟学科前沿,要有超前的意识;实用性,即实验/实习教学必须满足社会对环保人才的需求;完整性,实验/实习教学应包括基本技能、素质训练和创新培养等内容,基本技能训练必须过程完整、内容完整,即包括单个实验、集成实验和社会实践等;开放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不同的课程实验或相关科研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考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

(1)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和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课程实验可以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直接交流,有助于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创新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实验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仪器仪表的原理、测量方法、操作规范、数据分析等;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验设计、故障排除等。

根据性质将实验分为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

公共基础系列实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计算机基本操作等。

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污染控制原理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等。

(2)实践性教学环节。

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监测实习、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环境规划课程设计、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等。

(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一个科研、教学与实践结合最为密切的环节。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可以从科研任务或者社会实践中选择规模适当、相对独立的题目,与特定的科研小组、社会部门、企业单位等密切结合。优秀的本科生可以在大学三年级或更早阶段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此外,也鼓励有能力、有精力、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转贴于

和创业竞赛活动。

毕业实习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进入工矿企事业单位环保岗位,时间为8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在18周内完成。

4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环境科学知识范文第3篇

 

科学课程与环境教育的密切关联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初中科学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可见环境教育是科学课程的任务之一。环境教育涉及的课题都是综合性的,既涉及自然科学知识、又涉及到社会科学和环境科学知识。同时要根据初中的心理特点,强调在做中学、在行动中体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用科学原理描述问题的性质之外,更需要积极地促使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通过各种调查研究,用实际行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在科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提炼、分析、运用,在学科教学内容和目标实施的同时,也要融合环境教育,在教学中加以有机地渗透。

 

总地说来,科学课程中涉及的环境教育内容,7年级部分主要有:海洋污染,淡水资源,土地沙漠化,生物对环境的净化作用,生物对环境的监测和评价作用,生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8年级部分主要有: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汽车尾气,废水、废气、废渣等对水、大气、土壤的污染等。9年级部分主要有:噪声污染,磁污染,光污染,核污染,酸雨,白色污染,有毒化学物品,光化学烟雾,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防治措施,空间资源开发和空间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其意义等。

 

在科学教学中融合环境教育的实施

 

环境教育需要有效载体

 

由于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以及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环境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活动为辅,利用课堂内、外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具体方式比如:开设环境教育课,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有关环境的基本知识;主题班会;环保专题讲座及演讲比赛;进行环保活动相关的团队、夏令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无论何种方式都要避免说教,需要利用适当的有效的教育载体让学生去感悟,从而自然接受,使之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与能力基础。

 

环境教育内容融于学科知识教学,应贯穿学科教学之中,结合各具体学科的知识进行环境教育。需要强调的是,环境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课堂教学还要与活动、特别是课外活动相结合,在实际行动中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

 

环境教育要渗透于学科知识教学

 

科学学科有明确而系统的知识要求,在科学教材体系中,环境教育是科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具体的学科知识教学,所谓的环境教育就空洞化了、没有了生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主要通过融合于学科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环境教育的题材,把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如在教学“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时。向学生介绍大气污染的典型事例,如伦敦烟雾、洛杉矶光学烟雾事件、酸雨的危害。又如以物质的性质研究为切入点,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让学生思考尾气为什么要点燃?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处理?这样既巩固了对一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又介绍了环保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再如,以实验教学为注意点进行环保教育,对废气、废液、废渣的处理要身体力行,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另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练习,将环保知识编制成习题,加强环保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自然状态中,培养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要融于生活融于活动

 

环境教育要生活化、活动化,让学生有真真切切的体验与感受。环境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要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学生感受到的事例,学生看到的事例进行环境教育。通过不同的环境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就在身边,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同时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现实环境问题,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获得的体验更丰富也更深刻。

 

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根据教材环境教育内容设计出的相应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得到体验。比如:通过河水采样及水质分析了解当地河水污染情况;蔬菜、水果、农作物的生产过程调查;调查本地区水资源和水污染的情况;测定土壤的酸、碱性;雨水pH的测定,空气中的尘埃粒数的测算;调查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的材料及使用情况,提出解决途径,等等。还可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实施环境教育时要注意灵活性。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知识点需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选择环境教育主题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与经验、考虑教师的能力与经验,还要与学生学习的知识相结合,渗透到科学知识的教学中,这样既完成了正常的教学任务,也关注了环境教育目标的达成。

环境科学知识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 R 395.6 R 1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0-1252-02

【关键词】 环境;公共卫生;意识;学生,医科

环境意识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1],环境教育已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2],其环境意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3]。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具有其特殊性,具备一定的医学相关知识,若能够掌握一定的环境知识,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4]。

本研究选取华北煤炭医学院部分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和统一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解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整体环境意识水平,提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环境教育对策,为更好地在医学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药学4个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每个专业选取2007级和2005级,再从每个年级中整群抽取1个班级进行调查,共计435人。回收问卷424份,应答率为97.5%,其中男生为161人,女生为274人。

1.2 方法 按照环境保护知识、环境保护态度、环境保护行为[5]3个方面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环境知识方面包括环境的大气、水、土壤、室内空气质量等;环境态度方面涉及到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行为习惯、态度等方面的认识;环境行为方面涉及个人环保行为表现、卫生习惯、校园内学习行为和环境保护的实践等方面。环境保护知识共37个问题,以环境知识回答正确的题数占总题数的60%以上为知晓(环境知识回答正确题数/环境知识总题数×100%),以知晓率(环境知识知晓人数/总人数×100%)进行评价;环境保护行为共20个问题和环境保护态度共22个问题,以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行为回答积极的题数占总题数的60%以上为合格,以合格率(环境态度或环境行为合格人数/总人数×100%) 进行评价。

以不记名的形式进行调查,集中发放问卷,采用自填式回答方式。

1.3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经整理后,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分类资料采用率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调查显示,大学生环境知识知晓率为68.4%。医学生了解环境状况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网络(59.0%),其次是课堂教育和报纸(36.7%);环境态度的合格率为33.0%;在环境行为方面的合格率为35.4%。

由表1可知,预防医学、药学专业学生的环境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级的环境意识水平、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之间环境意识水平进行比较,环境知识知晓率、环境态度合格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家庭所在地(城市、农村)的学生之间环境知识的知晓率与环境态度的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和农村的学生之间的环境行为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4,P

3 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医学生的环境知识知晓率为68.4%。可见绝大部分医科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环境认知水平,对环境保护问题比较关心。虽然是医科大学的学生,但他们的环境保护知识主要来自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而并非学校课程教育,其中认为来自广播电视网络的比例最高。可见学校教育中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开展环境教育较为欠缺。调查显示,医学生的环境态度合格率为33.0%。医学生虽然有较丰富的环境知识,但态度方面表现却不是很积极。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级人才接受高级医学教育,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较高,但接触社会相对较少,理论联系实践较差。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修养[6]。医学生的环境行为合格率为35.4%。大学生在保护环境行动方面的表现欠缺[7],这要求医学院校要将大学生环境观念、环境知识的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8],积极组织大学生从自身点滴做起,参与各种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不同年级、家庭所在地医学生在环境知识和环境态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见接受医学教育的年限及家庭的所在地对环境知识、环境态度无影响。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环境行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的环境行为合格率高于农村。可见生活接触的社会环境不同可以造成个人行为的不同。因此,来自农村的学生要加强其环境行为的教育与引导。不同专业之间环境知识的知晓率有所不同,这可能和所学的专业课程有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分析。男、女生不同环境知识的知晓率不同,男生较女生更关心环境问题。

环境教育具有长期性、全面性、多学科性、社会实践性的特点,可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环境意识:(1)丰富课堂教育。充实和丰富环境科学相关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环境医学及其他环境科学知识。(2)培养环保意识。环境意识的形成需要多方面共同的作用[9-12],且往往是潜移默化式的,因此,环境教育的形式和渠道也应是多样的,其中结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渗透环保意识教育就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如开展创建绿色校园活动,通过举办环境宣传月等活动,以普及环保知识和培养合格的行为习惯为重点,扩大环境教育面,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利用“世界环境日”等重大节日,努力营造环保氛围,采用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辩论、座谈、专题讲座、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使环境保护的思想深入人心。

4 参考文献

[1] 刘志峰,宋守许,郑学慧,等.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及结果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3,17(4):11-14.

[2] 陈润羊,齐普荣.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对策研究.中国林业教育,2007(1):19-21.

[3] 韦薇,吴丹丹,郭子义.对云南四所高校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引起的思考.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21(9):46-50.

[4] 暖,何祥,王霞斐,等.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刍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9(3):65-67.

[5] 王文勇.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当代青年研究,2005,8(11):15-17.

[6] 范小振,张翠华,叶霞,等.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4(23):68-70.

[7] 罗晓燕,水志国.中日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12-15.

[8] 赵杰,刘晋红.山西省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及分析.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200-201.

[9] 张燕,周燕荣,幸奠国,等.医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6):471-472.

[10]牛俊杰,皮芳,张侃侃.对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中国环境巡礼,2006(10):30-33.

[11]宋悦华.大学生环境意识现况调查.当代青年研究,2007(2):60-63.

环境科学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科学实践哲学,实验室,地方性知识

一、环境问题仅仅是技术与应用的问题吗?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难题,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关乎人类生存的头等问题。然而,过去学界大多认为环境问题仅仅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应用,涉及到科学技术应用的社会制度、伦理观念、价值取向等因素,与科学知识及科学研究传统本身无关。因此,对于环境问题的反思,往往只涉及到科学知识应用的制度、政策、伦理、文化环境的变革要求,只涉及科学技术知识特定细节发展的要求,一般也不涉及科学知识基本特征以及科学研究传统本身变革的要求。

例如,有人认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善还是作恶,这取决于人所在的社会,而不是科学和技术的本性。怎样发展科学和技术的社会运用的为善的那一面,避免和防止它为恶的那一面,这取决于人们改进社会的努力,取决于人们控制技术后果的能力,而不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龚育之,第9页)

这种论辩思路背后隐藏了一种默认的假定,即“科学技术知识本身”与“社会应用”之间存在着截然的分别。正是这种分别,使得人们假定科学知识及其生产过程原则上具有完全独立自主性,从而使得科学在现代社会的体制中占据了一种不受社会政治、伦理批判影响的特权地位。

贝克(ulrich beck, 1944- )认为,在号称破除一切神圣原则的工业社会中,流行的进步信仰称得上是现代性的世俗宗教,体现了强烈的反现代性。因为它体现为对未知和不具体事物的信仰,体现为种种违背自己更好判断的盲目信任。任何举措,任何重大的变革,虽然我们并不清楚它今后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只要我们相信是进步,它就会克服我们的顾虑、禁忌,获得无可置疑的合法性。在民主社会中,涉及到社会和公众权益的任何事项都须经过政治合法性的程序,而“进步”却是不需民主政治合法化程序,就先天获得合法性的社会变迁。在“进步”的魔咒庇护之下,在可能引起社会风险的变化之中,科学毫无责任,而商业也只有隐含的责任。(贝克,第265页)

著名环境学者巴里·康芒纳(barry commoner,1917- )对于现代技术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在大众的印象里,技术专家们被看作是现代的魔术师,一个科学的魔术师。但是现在看来,他是一个比魔术师的徒弟还差的魔术师。”(康芒纳,第149页)而这种技术专家在环境问题上的无能,归根结底在于科学的缺陷,因为“技术意味着科学和其他已被掌握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应用。它的最重要的影响至少对经济学的目的来说,是迫使任何这样一类工作中划分和再划分成为它的组合体。因此,而且只能是因此,已被掌握的知识才能应用于实践。”(康芒纳,第148页)

康芒纳认为必须要从技术的不当发展和应用追溯到科学发展的本身。他指出,“技术上的谬误,看起来是来源于它的科学基础的支离破碎的性质。”(康芒纳,第151页)具体说来,就是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技术所依赖的科学的还原论特征。“技术上的支离分散的设计是它的科学根据的反映。因为科学分为学科,这些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样一种概念所支配着,即认为复杂的系统只在它们首先被分解成其彼此分割的各个部分时才能被了解。还原论的偏见也趋于阻碍基础科学去考虑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诸如环境恶化之类的问题。”(康芒纳,第154页)

最近国内学界已经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角度,阐述了有别于技术的科学自身的负面影响。作为物质性实践的科学活动,对实验室中的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实验室之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可能产生负面的物质性影响。(蒋劲松,2006b, 第181-197页)而作为观念的科学知识在取得某一方面进步的同时,可能在其它方面产生退步。科学观念的传播可能抑制其他非近代科学形态的知识的保存和发展。科学进步在促进认识发展的同时,可能导致非认知的精神状态方面的损失。(蒋劲松,2006a, 第14-18页)将此角度的反思和批判进一步扩展,利用科学实践哲学的理论资源分析环境问题的实验科学根源,应当是很有意义的。

二、实验室建构的科学知识的地方性

与流俗见解相反,科学知识具有高度的地方性。近代实验科学家的研究主要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在实验室这个高度人工化的场景中,科学家对研究对象进行隔离、操纵与追踪,从而构建一个人工的简单化的“微观世界”来使得原本异常复杂的自然现象更容易把握,容易控制,相关的信息更容易获得。这就是近代科学之所以能在知识发展上突飞猛进的原因。

“实验室是建构现象之微观世界的场所。对象系统在已知的情境中得以建构,并从其他影响中分离出来,以便进行操纵、追踪。科学家通过构建人工的简单化 ‘世界’来规避那种极度地限制了现象之自然显现的无序的复杂性。” (劳斯,第106页)在这个高度人工化的场景中,科学家对研究对象施加的影响主要可以包括隔离、介入与追踪三种。

通过将研究对象从其天然的环境中分离并隔离开,就切断了其与环境的许多千丝万缕的复杂的天然联系,从而可以使得对象的联系简单化,便于研究。如在抽真空的管子中测量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就能够排除掉非常复杂的空气阻力、风力的干扰因素。从此开始,科学研究的真正对象就已经不再是天然的自然了,不再是不受改变的自在之物了。例如,生物学家所研究的小白鼠,可能就是为特定的实验研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培养了许多代的种群,具有了野生的种群完全不同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再对已经隔离了的对象进行操纵。只有通过对已经从自然环境中隔离出来的对象进行强力的干预和控制,才能将所谓隐藏的因果关系揭示出来。例如,在实验室里我们对材料施加高温、高压、强电磁场等物质影响来检测材料在这种影响之下会发生什么变化,从而来建构相关的因果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科学研究与其说是作为观察者对辨别因果效力的关注,毋宁说是通过行动所预设的因果效力来进行的。” (劳斯,第107页)这样一来,休谟原先理解的基于经验归纳无法确定的因果关系,就改变成预设而通过实验高度确定的因果作用了。而这种作用只有通过对事物的强力操纵才能确定。

通过隔离和操纵而获得的实验结果必须要受到严格地追踪。“追踪实验涉及到从建构之初对整个实验进程的控制。追踪不仅仅是监视实验的结果,更主要的是监视事情的正常运作。” (劳斯,第107页)通过对实验室中所建构的微观世界的所有成分进行全面地监控,即对每一部分进行分类、编码、归档、记录身份、定位和处理,就可以确保研究对象完全处于研究者的掌控之中,并且使之高度接近于理想模型所描述的状态或性质。

因此,科学知识并不是对于外在我们的世界的表象,而是我们与世界打交道的实践产物。它必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也只有在特定的场景中才能得到证明。例如,自由落体定律只有在抽真空的实验室条件下才会得到严格的证明。否则,在空气阻力等干扰下,自由落体定律根本不会严格准确地表现出来。因此,科学知识的有效性、真理性,是与实验室的场景和实践方式紧密相关的。

这种隔离、操纵、追踪控制,虽然是从实验室开始形成并发挥作用,然而这种作用却并不会仅仅局限于实验室之中。实验室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常常会把实验室中对自然的控制作用进一步扩展到实验室外的天然自然之中,从而实现对整个世界的操纵和改造。因为实验室不是由四壁构成的物理空间,而是实验设备共同发挥作用的情境,它甚至把自然界都纳入到实验设备之中。例如,化学实验室中的化学反应留下的废物、污水,最后肯定都要排放到环境中去。而另一方面,实验室所需要的各种原料也必须取自环境。这样,作为物质相互作用过程的科学活动,必然要对实验室内外的自然事物产生或大或小性质各异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外在的、偶然的,而是本质性的,不可避免的。

不仅如此,为了实现对研究对象的隔离、操纵与严密追踪,实验室中需要使用特制的仪器设备。这种体现了实验室中权力关系的仪器制备,如计算机、因特网等等,一方面会由于成为社会普遍使用的工具,而对普通公众产生影响;一方面也会由于需要工业化生产,而对相关的工业生产活动,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使得整个社会逐步接受由实验室中所发展和建构出来的权力关系。

所以,科学知识和其他知识一样也是地方性的,它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或者知识生产场所,在特定的实践环境中产生的,其有效性及其评价标准都不能与生产场所相脱离。通常我们之所以认为科学实验的结果是普遍有效的,实际上是我们把科学知识应用的条件都按照实验室的条件进行标准化了。科学知识的标准化,不是科学知识本身既有的固定属性,而是科学知识应用扩展的动态过程。科学知识的标准化,本质上是将整个社会环境都按照实验室的模式标准化重构。除了物质资料、实验设备等需要标准化之外,参与科学应用的人们在某些方面也必须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像实验研究人员,才能使得在实验室行之有效的知识和技术在实验室外才能同样运转正常。

三、自然环境及其社会环境的标准化重构

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科学知识全面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全社会都按照实验室进行改造的过程。为了科学知识的成功应用,整个物质性的生态环境都要按科学实践所要求的进行改造。然而,这种标准化重构,虽然可以保证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却带来了深刻而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为,实验科学传统,在一个局部的范围内制造一个“微世界”,然后再通过标准化过程使得整个社会乃至整个生态圈标准化,变成一个实验室,这样科学知识和方法才可以使用。因此,科学发展以及应用过程就必然是一个多样性减少的过程。

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所表现的技术时代的过度标准化,起因就在于作为实验科学基础的自然的数学化。通过自然的数学化,自然界中质的多样性被压缩为量的差异,这样原本隶属于某一特定生境中的事物就变成了本质上没有与生境无关的独立对象,原本与位置相关,与事物相互关系有关的属性就从事物的本质属性变成了无足轻重的属性。这当然有利于地方性知识的标准化。(柯瓦雷,导言,第2页)

科学实验室是一个为了特殊目的而孤立的空间,它只需考虑在一个孤立空间内对于特定物质对象的操控,不考虑外部问题;它需要外界不断提供能量供应,也不必考虑实验过程所产生的垃圾如何处理的问题。因此,在这样一种封闭的空间场所中所开发出来的技术在对待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先天地就是不足的。

当然,环境保护问题同样可以作为研究专题,那样相关过程就成为科学实验室所研究的对象,在实验室所构建的“微观世界”中人们制造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律。这些规律的发现,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类处理环境问题。然而,这一过程的研究,同样也要以向实验室提供能量供应,向实验室之外排放垃圾作为前提。按照这一科学规律所处理的环境,不过是将原先外在于隔离、操纵与追踪的环境,变成了可以隔离、操纵与追踪的对象,它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

换句话说,环境过程的被研究,环境问题的被解决,是以原先的环境被操控,实现“非环境化”作为前提的,而被操控的环境之外更大的环境,或者更严格地说作为环境的环境,则仍然处于科学的视野之外。更有甚者,实验室科学传统的环境研究越深入,就意味着环境被操控的程度越深刻,环境非环境化的程度也就越严重,对于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就越严重,环境真相就远离科学的视野。所以,环境保护在本质上是动态地逃避实验室科学研究的,是外在于科学实验室的。无怪乎,环境科学的进步并不能真正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除了科学之外其他因素的限制,实验室传统的环境科学内在的局限性才是真正的根源。

从这一角度看,环境问题并非是科学知识不当应用所致,更非科学知识发展不足所致,而是实验科学传统标准化所固有的弱点的必然体现。因为,“把科学知识和技能拓展到实验室之外,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的复杂性进行重组。不过,这种要求往往是通过简化自然环境实现的,而不是使科学实践适应于更为复杂的环境。”(劳斯,第246页)我们只有在忽视实验室之外的变化,将眼光局限于实验室内的相关过程,才能将实验室中建构的规律当作事物本来的真相,当作全部的真理。传统的理论优位的科学观,将科学当作是现成的外在自然的表征,必然会造成对于环境问题的系统的、有意识的忽视。

因此,近代以来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就是科学知识的标准化过程对于复杂的生态系统的改造所致。因为在实验室微观世界的技术向外扩张的过程中,“自然环境被人为地简化了,受到了控制,并被剥夺了某些自我调节能力和缓冲能力。环境的简化,或者把微观世界从它与环境之间的不可理解的复杂互动中分离出来,这对于实验室建构的现象的明晰性和规则性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劳斯,第245-246页)

例如,给环境带来很大困扰的塑料等难以降解的材料性质不是偶然产生的,恰恰是当初发明设计时所努力实现的性质。“这些污染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在新技术中还有某些不成熟不完备的地方,而是因为它们在完成其既定目标上,取得了极大成功。……现代合成剂杀死了鸟、鱼和益虫,只是因为它们成功地昆虫所吸收,并且杀死了它们,这正好是它们被希望的。塑料破坏了景观,是因为它们是非天然的合成物质,即被有心制造出来抵制分解衰退的,这种稀有的特性正是它们技术价值的基础。”(康芒纳,第147页)

为了应用在实验室研究出来的知识,必须要破坏自然的复杂性,因为这种复杂性允许系统具有较为松散的耦合关系,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对于整个过程实施严密的隔离、操纵和追踪控制。而技术系统和社会组织之间紧密的耦合关系,正是现代技术社会高风险的重要来源。因为,许多事故常常并不是系统中某一环节丧失功能,而是由于未曾预料到的复合性而出现的多重失败。(劳斯,第244页)

产生环境问题的相关技术成就,之所以会带来环境问题,就是因为实验室科学在其产生的根源和有效适用范围上就没有考虑环境问题,甚至有意识地掩盖环境问题。“事实上,新技术在它所其所应达到的目的来检验时,它并没有失败。”“如果现代技术在生态上的失败是因为它在完成它的既定目标上的成功的话,那么它的错误就在于其既定目标上。”(康芒纳,第148页)这种既定目标的错误就在于,它是实验室研究目标的简单放大,即只关心有效控制限定对象,不问实验室内外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尽管近代科学是在实验室中建构的,尽可能地要消除地理方面的差异,但是,由于研究者以及科学研究资助者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他们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不同,从而导致他们所研究的自然具有异质性。“文化在异质自然界中的不同位置使它们接触到了不同的自然规律性,或者接触到了在它们看来是自然规律性的东西;……不同的人是有关自然界不同部分理念的宝库,这种理念是随历史发展和不断提炼的。”(哈丁,第95页)尤其是有关环境的知识,其地方性的色彩更加突出。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科学,从发生和传播的角度上看,带有浓重的欧洲中心论的色彩。从后殖民主义的立场看,近代科学知识从欧洲向第三世界的传播,在某些方面要为第三世界的落后地位负责。现代技术的殖民主义特征要追朔到科学实验室的欧洲起源。因为从欧洲实验室中发展出来的科学知识,无论是在关注自然的异质性、关注社会利益等各方面都是为欧洲扩张服务的,以至于可以说,“现代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策划和实施了欧洲扩张的结果。”(哈丁,第95页)

例如,被科学主义者们广为称道的绿色革命,看起来是一系列的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成功应用。可是,引入的杂交品种与当地原有的品种相比需要消耗更多的养分,需要更高强度的耕作,需要施用更多的化肥,需要更加精确的灌溉水量的调节,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攻击,所以需要更多地使用农药。这些条件在纯粹实验条件下,不难满足。在大田种植时,虽然仍然可以获得高产量,但是却要付出高能量、资源消耗的代价,对生态的影响也比传统农业模式大了许多,并使得农民对于现代化学工业、种子公司依赖性更强。最终的结果是第三世界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面前更加处于劣势地位。(劳斯,第246,252-253页)

全球现代化过程中,欧洲的发展模式对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虽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欧洲可能是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然而“从生态学的角度不难看出,欧洲成功之路的许多方面是一条对世界其他地区而言宛若死胡同的独特路径。”(拉德卡,第222页)

四、环境问题的出路:科学知识的反向重构

既然环境问题根源于实验室生产的地方性知识标准化过程中,地方性知识及其权力关系对生态环境的重构破坏了生态环境自身的复杂性。那么,环境问题是否有出路就在于,人类是否可以根椐生态系统自身的复杂关系来重构科学知识及其权力关系。幸运的是,我们发现,科学知识应用的过程,既是一种社会权力关系按实验室权力关系“标准化”过程,又是实验室知识和权力关系“去标准化”过程和“重新地方化”过程。因为来自实验室的知识在应用到完全不同的情景时,原来赖以成立的条件发生了变化,科学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形不仅仅是知识表达形式的变化,还会涉及到知识的内容、限度的调整。(蒋劲松, 2007,第9-13页)而事实上,贝克认为,“替代科学”(alternative science)并非20世纪60或70年代的发明,毋宁说从一开始就是属于整个科学发展计划的。(贝克,第203页)

当然,必须指出,科学知识的这种反向重构,并不是无视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简单粗暴地以权力、命令、主观好恶来决定科学知识,而是说重构科学知识生产的场景,重建科学研究的地方与境,从科学研究的内在实践中产生新的知识。

ddt的发明曾被认为是伟大的发明,发明者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在实验室中,ddt确实表现出了发明者所需要的特质。然而在大量使用后,却暴露出难以降解、容易富集的致命缺陷。刚开始的时候,农药厂商及其豢养的科学家们,坚持从杀虫、经济回报的权力关系着眼看待ddt。正是通过蕾切尔·卡逊从环保角度的批判,原本认为是非常安全甚至在人身上使用的农药,后来才逐渐被世界各国所禁止生产和使用。而原来仅从虫害控制的权力关系着眼是很难揭示其污染环境的局限的。 (高国荣,第12-23页)

巴里·康芒纳说,“科学进步带来的问题,虽然来自科学知识和技术成就(也有的是失败),要求得解决却只能诉诸道德判断和政治抉择。”(格雷厄姆,前言,第10页)这是因为,“没有什么理论能够在某个电力千瓦的数字和某个甲状腺癌病例数字之间,或者在某个玉米产量的数字与婴幼儿残疾之间做出指导性的选择。这是价值的判断,它们并不取决于科学理论,而取决于我们赋予经济优越性和人类生活之上的价值,或是我们对把国家交给集成运输线,还是交给细菌武器的才智上的信念,这是一些道德的、社会和政治正义的问题。在一个民主国家里,它们的决定权不在专家手中,而是在人民和他们所选举出来的代表手中。”(康芒纳,第158页)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民主的参与绝不仅仅局限于对已经发展成熟的技术应用的决定,而是应该将参与的流程向上游继续回朔。知识与权力的内在关系,决定了科学研究活动内在的政治学维度不可忽视。用贝克的理论来说,就是从初级的科学走向反思的科学。他追问:“科学已经像其他力量所做的那样艰难地改变了世界。为什么世界的改变不能促成科学的改造呢?”(贝克,第215页)

科学研究主体的多元化,可以在科学研究中引入新的视角和经验,揭示科学的局限性,拓宽科学的经验基础。例如,女性主义者发现,现代技术中突出的暴力和征服的特征,是与实验室的男权起源分不开的。“审讯女巫作为审讯自然的象征,法庭作为此种审讯的样板,力学装置的刑讯作为征服无序的工具,这一切对科学方法作为力量是基本的。”(麦茜特,第190页)而女性科学家的大批涌现,带来了研究兴趣和视角的新变化,从而导致科学研究内容的变化。( keller, 2004,pp.7-13)

研究主体的多元化可以减少科学研究中的某些偏见,如女性主义者揭露了传统生物学研究中抬高雄性个体特征,忽视和贬低雌性个体特征的倾向;推崇进攻性和侵略性,贬低受动性与合作关系的倾向。更进一步的是,女性视角的加入甚至会导致科学研究基本规则的变迁。科学研究中过去所标榜的远离价值判断的中立性,在女性主义者看来并不足以保证客观性,她们提出强客观性(哈丁,第167-196页)和动态客观性等概念来包容社会性别视角在内的价值判断。(keller,1985,pp.116-118)类似的,对于科学的后殖民主义批判,同样也揭示了传统科学往往不自觉地采用欧洲中心主义的视角,所研究总结的知识往往与殖民地人民的实际需要相距甚远的情形。“代表现代科学特征的独特的知识模式和无知模式,在很大想程度上是欧洲扩张的产物。”(哈丁,第 80页)

在某种程度上,与科学家相比,地方性知识的拥有者——普通公众往往更具有反省能力。例如,在英国著名的坎布里羊事件中,牧场主们的“地方性知识”最后证明比科学专家们的抽象和普遍的知识更加可靠, 而且在相关争论中牧场主们也比科学家们表现出对自己主张和知识更强的批判能力。(brian wynne, pp. 283-301)

科学研究为何实际上并没有显现出后现代主义者所主张的那样多元化的面貌?这常常是科学主义者的有力反诘。其实,科学多样性的缺失,恰恰是现代资本主义全球化下文化多样性缺失的一部分和后果。由于科学研究中知识和权力的“去标准化”反向重构现象被科学知识普遍性的假象所遮蔽,人们往往缺乏主动反向重构的自觉意识,缺乏足够敏锐的批判意识。因此,人们往往只能被动接受科学研究的结果,认为这是中立的、必然的,想不到其实它是可以重构的。结果,科学研究中的权力关系往往为听任势力强大的工商资本、军火工业、男权、殖民主义者、好战的帝国主义政府势力所操控。

权力关系的单一化,必然带来知识的单一化。正如费耶阿本德所指出的那样,在科学实验中没有发现与占统治地位的理论相冲突的经验现象,并不能证明这一理论的真理性,反而可能是由于人们迷信这一理论,不敢提出与此理论不同的假说,从而阻碍了设计和实施可能发现否定这一理论的实验,最终阻碍相关事实的发现。只有人们敢于坚持思想的自由,勇于向这一理论挑战,相关的实验结果才会涌现,新的理论才有可能确立。(法伊阿尔本德,1992,第20页)同理,迄今为止,科学多样性的缺失非但不能为科学研究模式的唯一性辩护,反而更加迫切地呼唤多元化的科学研究。只有人们破除科学知识普遍性的迷思,敢于反向重构权力关系,科学知识的多元化才可能更加明显地显现和发展出来。

例如,在近代中国,中医曾因为其理论与西方近代科学话语格格不入而被中国精英阶层当作“伪科学”。民国时期,曾通过相关法案取缔中医,虽因遭受全民抗议未能得逞,但中医在知识界、教育界、以及医疗卫生领域遭受打压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情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延续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直到中国共产党决定从政治上监督科学家,命令医院和大学恢复传统医学。这一命令恢复了科学与传统医学之间的自由竞争。(法伊阿尔本德,1990,第110页)对此,费耶阿本德称赞道,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世界上最有趣的研究路线,当时他们对复杂的科学医学只有极少的知识。”(法伊阿尔本德,1990,第94页)

又例如,艾滋病患者从自身的利益和经验出发,就曾成功地改变了相关医学研究的模式,拓宽了接受药物测试的人口样本范围,从而获得了更好的数据,帮助开创了他们认为更好的研究途径。这样通常人们认为被动消极的受试者,在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的这一问题上,在某些方面居然显示出比科学家更(迈诺尔夫· 迪尔克斯、克劳迪娅·冯·格罗特,2006,第146页)

当代环境科学中的盖娅假说所体现出来的新动向也很值得注意。盖娅假说的最早提出者拉夫洛克是一位具有邪教嫌疑的传奇人物。假说后来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发展,一方面是马古利斯和施奈德,将其发展为“规范”科学;另一方面吸收绿色运动的思想资源,其中目的论和泛神论的色彩非常突出。而在新时代的文献中,这两个侧面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一方面相关讨论高度技术化,另一方面却游离于专业科学文献之外。“与心灵学一样,它们也有广泛的读者面,所以作者们无须费力把自己的工作建构成是‘科学的’。它们并不需要一种只有经过传统科学院的承认方能获得的合法性”。(史蒂文?耶利,第365页)可见,有关环境的知识探索是有可能在某些方面突破传统科学研究模式的。

博物学传统所体现的多样性、地方性精神,注重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可能是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因为,与实验科学不同,博物学是在相对天然的状态下,通过对自然对象的系统、全面和深入的描述来揭示自然的状态及其规律的。当然并不存在所谓“纯粹客观的”对象,因为只要是在人类的科学实践中进入认识范围的,必然与研究者之间发生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就一定会打上研究者的烙印。但是,与高度操控的实验室研究不同,博物学对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了多方面展开的可能性,并没有完全被剥夺掉与天然生境的丰富复杂关系。所以,相关的博物学知识保留了更为明显的地方性,同时这种知识的“标准化”程度相对也比较低。这在过去一味推崇征服自然,强调效率的标准下,自然是博物学“科学”程度不高的根据了。(吴国盛,2004)

然而,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博物学更为突出明显的地方性,倒是可以警示生态环境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可以避免科学知识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标准化所带来的破坏。在博物学中研究对象所展现的多种可能性,反映了人与对象之间关系的多样化,体现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研究对象与天然生境的多重复杂关系,使得博物学知识更加关注生态平衡。(刘华杰,2003)

当然,目前并不存在可以解决环境问题的成熟的科学研究新模式。这还需要科学家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然而,科学研究活动既然是人类在世生存的方式,我们有理由相信,科学研究的模式不是神圣的、永恒不变的,而将会与人类生存方式一同发生深刻的转变。为了人类及其环境的未来,让我们主动、自觉地参与这种伟大的变革吧!

参考文献

龚育之,2004,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

乌尔里希·贝克,2004,何博闻译,风险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

巴里·康芒纳,2000,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蒋劲松,2006a, 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科学观念的负面影响,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2),14-18

蒋劲松,2006b, 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科学活动的负面影响,蒋劲松、吴彤主编,科学实践哲学的新视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81-197

蒋劲松,2007, 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传播,科学学研究,2007(1),9-13

约瑟夫·劳斯,2004,盛晓明、邱慧、孟强译,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亚历山大·柯瓦雷,2003,邬波涛、张华译,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北京大学出版社

桑德拉·哈丁,2002,夏侯炳、谭兆民译,科学的文化多元性: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认识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约阿希姆·拉德卡,2004,王国豫、付天海译,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高国荣,2003,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杀虫剂辩论及其影响,世界历史,2003(2),12-23

小弗兰克·格雷厄姆,1988, 《寂静的春天》续篇,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卡罗琳·麦茜特,1999,吴国盛等译,自然之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吴国盛,博物学是比较完善的科学,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8月30日

刘华杰,新博物学,文汇报,2003-08-13

史蒂文·耶利,2004,环境对科学论的挑战,希拉·贾撒诺夫,杰拉尔德·马克尔,詹姆斯·彼得森,特雷弗·平奇编,科学技术论手册,盛晓明、孟强、胡娟、陈蓉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第352~368页。

法伊阿尔本德,1990,自由社会中的科学,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法伊阿尔本德,1992,反对方法,周昌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迈诺尔夫·迪尔克斯、克劳迪娅·冯·格罗特,2006,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公众、科学与技术,田松、卢春明、陈欢等译,田松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evelyn fox keller,1985,reflections on gender and science,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