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范文第1篇

一、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移

新课改倡导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默化。数学的导学案,不应是例题和习题的堆砌,把知识、解题方法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应有梯度地设计问题,逐步揭示概念、方法的发展过程和本质,让学生亲身体验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

例如,在讲“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对于定义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问题1: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例子吗?最特殊的情形是怎样的?

问题2:回忆已学的空间几何体,哪些直线与平面是垂直的?

问题3:(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研究思路是怎样的?

(2)你能类似地研究一下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关系吗?

问题4:观察直立于阳光下地面的旗杆及它在地面的影子,回答:

(1)它们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2)随着太阳的移动,它们的位置关系会发生改变吗?

(3)旗杆与地面上任意一条不是影子(不过旗杆底部)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又是怎样的?由此能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5: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你能断定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吗?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生活中常见的特殊线面位置关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举例,有助于学生初步直观感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位置关系,激起学生探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兴趣;再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储备,寻找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中线面垂直的位置关系,从中抽象出线面垂直的直观图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直观感知后,便是给线面垂直下定义。

从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设计,类比“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研究思路,引导学生运用“降唯”转化的方法思考问题,研究直线与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关系;再研究大家熟悉的旗杆与影子的位置关系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归纳、猜想,逐步概括得出线面垂直的定义。这样,非常自然、合理、准确地完成了对定义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线面垂直的本质,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由重自学向重引导转移

导学案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导学案的使用中,教师要控制好放手的度。导学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真正发挥主导地位。

第一,指导学生自学。教师要善于结合导学案上编写的自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搜集和利用相关资料,从而提高自学效果。

第二,诱导学生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学习中,由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出发往往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质疑,并在质疑的方法上给予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交流。积极引导学生有组织地开展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关注、学会理解,促进学生彼此间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努力达成一种内在心理和外在形式上的平衡。

第四,引导学生小结。在学完一个知识点或一种解题方法之后,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小结,使学生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完善学生的学习活动。

第五,辅导个别学生。导学案教学,的确让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仍有部分学困生会对部分知识一知半解。此时,教师就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学习态度、方法及知识技能等方面达到应有的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由重讲解向重探究转移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范文第2篇

实验方案1:如图是苏科版物理教材介绍的实验方案教材中实验所用的器材是两个大小相同的带有量角器的光屏,其中一个光屏与一个小平而镜垂直,另一个光屏可以绕着ON的对称轴转动,并且与平面镜垂直,用一个激光笔作为光源如(图1)所示。将平面镜M水平放置,然后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A、B两个部分组成,且可沿接缝ON折叠,使一束光线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从硬纸板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测量对应的入射角与反射角,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以法线ON为轴,将硬纸板的B面向后旋转,这时在B面上还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吗?从而得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三者在同平面内。

用这样的演示实验装置,是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用激光笔沿光屏射到平而镜上,观察在光屏上留下的轨迹,实际上是用光屏上的反射点的集合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简便易行,教学过程容易就地取材,进行实验探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使用激光笔时不稳定,想要观察一个稳定的反射现象需要调查整较长时间,另外科学的严谨性也值得商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发现我们只在后侧研究,就得出结论时是不科学的,但当转到前方,在一定的范围内,即使不在同一平面也可以看到B板上有光线存在。这在教学过程我们是不能回避的,我们要么和学生分析形成原因在光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束光线,有一定的粗细,当然我们也可以改进们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2:如右(图2)所示,1是平面镜,2是编织毛衣用的竹针(表示法线,用铁架台固定竹针与镜面垂直),3是激光笔,4和5是缝衣用棉线。制作时,可用铅笔刀小心地在竹针的尖端横划一道刻痕,把棉线牢固地系在竹针刻痕处。学生通过前面已经认识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一一对应的,让学生用棉线、竹针、激光笔代替,并让棉线从激光笔中引出,用竹针将棉线固定,光沿着棉线射向平面镜,另一位同学在另一侧寻找,直到棉线将光路显示出来为止,记录此时棉线位置,我们研究棉线的位置关系即为光线的位置关系。

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无法保持光线长时间存在,无法直接研究,我们需要记录光线所在的位置,我们只需要让光线与棉线重合时,本实验装置的巧妙之处是用棉线寻找反射光线,向学生在展示空间立体,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寻找,学生会有找到光线的瞬间都有惊乎的表情,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师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设计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实验方案3:在圆形烧瓶缸中放入水和少量牛奶搅拌均匀如图3所示。水是透明物质,光在水中传播不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所以要掺入少量光反射效果较好的白色牛奶。牛奶不要过多,否则不易于观察光线固定激光笔于划槽之上,让激光射入缸底一点。引出法线,在划槽上用自行车车条代替法线,放置于入射点上方。在旋转过程中让各个方向的同学都可以看到在旋转过程中三条线之间位置的变化,其中在某一个角度三条线“重合”,这一现象证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在玻璃缸表而画上量角器,让入射光线的入射点射到原点,多次改变入射角度,观察反射角的大小变化和与入射角的关系,同样可以研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关系,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本实验方案与方案件2相比较而言,学生理解过程更容易接受,采用方案1中方法将光线在一个空间中显示出来,给学生一个空间立体感,突破板面的缺陷,直接研究所看到的光线,此方法的确是一个创新的思想,但本实验只能作为演示的实验非常合适,并不能作为学生作为实验探究的设计,而且此方法实验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有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现象。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范文第3篇

基于我国输电线路施工教学以纯理论为主的现状,分析了采用案例教学的优势,对输电线路施工案例平台的选择与案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实例表明,采用案例教学,对提高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课程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输电线路施工,案例教学,教学质量

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方向)为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应用专业,涉及测量学、气象、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水文地质六大学科[1]。课程设置时需照顾到各学科领域,开设的教学课程多,而总的课程学时有限,安排给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相对较少。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课程为例,理论课时只有50个学时,教学任务重、赶、工程实践性强,保证教学质量有一定困难。

1案例教学优势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相比有如下优势:1)灵活布置课堂,提高教学质量。高压架空线路施工课程,理论授课时,大体分为基础施工、杆塔组立施工、架线施工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中又有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施工工艺,课程平淡枯燥,主次部分不够突出,如不采取新的教学方式,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势必影响课程教学质量。案例教学可在课程三部分内容中各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大力推广的新工艺,新标准为实例。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整理案例,以项目条卡的模式发给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时穿插理论知识讲解,既能完成理论课堂教学,又能灵活布置课堂进度,改变以前单一死板的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与工程实际结合,提高教学目的性。输电线路工程本科学生,学习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课程,到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今后走向从事输电线路施工的工作岗位,需要哪些实用技能必须要明确。根据往届学生就业数据,多数同学去了省级的工程技术施工单位,从事电网的施工建设。案例教学很好的衔接了学生从学校到单位的过程,通过设置工程实际案例,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学习工程施工组织方案、技术解决方案和确保人身财产安全的方案。学习了施工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怎样灵活运用的实际案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使用目的有更清楚的认识。

3)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通过结合理论知识,以各种经验、信息、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从案例的引出背景到工程应用,引导学生逐项分析,学会记录与描述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现场布置、工程技术方案,课后归纳总结,学会在案例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案例平台选择

线路施工课程主要由准备工作、施工安装和启动验收三部分组成,其中施工安装占了整个课时的90%,工期占整个线路工期的55%~85%,是本门课程的重点所在[2]。在案例平台选择时,依据课程重点和工程实际,依次在基础工程、杆塔施工和架线施工中选择几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施工工艺作为案例,确定好案例平台后,再去电力施工一线收集相关资料,将收集回的资料与课本知识加工处理,得到能运用于课堂的案例。

3以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为例的课程教学

1)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简介。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是在地面将杆塔整体组装完毕,凭借起吊钢绳系统与抱杆相连,然后牵引钢绳系统牵引抱杆,使抱杆绕其底部旋转,带动杆塔整体绕其地面支点旋转起立以致垂直就位[3]。这种方法高空作业少、安装质量高、速度快,在钢筋混凝土电杆、拉线铁塔和窄基铁塔施工时优先使用。

2)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施工布置。整体起立门型双杆现场布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钢绳系统、牵引系统、制动钢绳系统、临时拉线系统、抱杆系统五大系统。

3)受力计算和分析。一般施工计算中,并不要求杆塔起立全部过程中各部受力,只要根据起立瞬间各部静力分析,换算出各部最大受力值,连乘以动荷系数、不平衡系数及钢绳安全系数作为各部所承受的综合计算力。各种起重索具之容许作用力要不大于它们各自综合计算力。

4)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施工程序。整体起立门型双杆施工流程:起立前检查杆头离地0.8m左右时,停止牵引,再次检查并做“冲击实验”调节制动钢绳使杆根进入底盘凹槽控制起吊过程中五中心线合一抱杆失效70°后缓慢牵引80°后停止牵引杆塔调整和回填土转移工具杆塔组立质量检查。

5)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倒杆塔原因的分析,如临时拉线失效、地锚被拔出、杆塔强度不够等;认真做好杆塔整立施工方案设计,确定设备受力的极大值,各起吊工具及结构材料的强度储备,积极、稳妥地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和工具设备,建立和健全组立杆塔工作的岗位责任制,提高施工操作水平,切实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检验。。6)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施工组织。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身体检查合格,符合施工作业的要求。人员配备为:施工队长1人,技术员2人,安全员2人,质检员2人,起重工2人,焊工1人,技工11人,力工22人。各司其职。

4结语

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与教学大纲中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契合。同时,案例教学对任课教师和教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掌握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水平。条件成熟时,教师可在案例教学设计的初期就加入学生一起讨论案例的选择、资料收集和案例设计,让学生参与进来。课堂中再以项目条卡的形式,引起学生充分讨论,开拓思路,不断完善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聘请工程一线的施工技术人员来进行专题案例教学。从工程师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朝祥,唐波.“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课程案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49-50.

[2]邹长春,王晓芳.输电线路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5,41(27):224-225.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案例;信息技术;非常规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3-0073-5

1 案例介绍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在电磁学知识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节内容揭示了磁和电的内在联系,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归纳出了“磁生电”的规律,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1]。

1.1 常规案例

在教材编排中,本节主要是以初中已经学过的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图1),问还有哪些情况可以产生感应电流,以此引入新课。

图1 初中实验

然后进行两组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第一组实验是(图2),用导线将电流表并接在线圈两侧,把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向线圈中插入、抽出或停在线圈中,通过观察电流表指针摆动方向来判断什么情况下产生了感应电流。第二组实验(图3)是模仿法拉第的实验,将线圈A通过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到电源上,线圈B的两端连接到电流表上,把线圈A装在线圈B的里面,改变开关和变阻器的状态,观察线圈B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归纳实验结果,问能得出什么结论?

图2 第一组实验

图3 第二组实验

接下来进行分析论证。在上面进行的两组实验中,第一组是由于磁铁的插入和抽出,线圈中磁场变化,这种情况下产生感应电流;第二组实验是由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或改变开关状态,使得线圈A中电流迅速变化,通过线圈B的磁感应强度也在迅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线圈B也有了感应电流。再对新课引入的实验分析,可以把它简化看作导体棒切割磁感线运动,使闭合导体回路包围的面积在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会产生感应电流。

归纳发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与磁场的变化有关系,与闭合导体回路包围的面积也有关系,最后以磁通量来描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得出结论。

1.2 现代技术案例

该教学设计案例的课题仍然是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但是在设计上跟常规案例不同,可以说更加注重活动设计。总的来看,该案例可以分成3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两个小实验,分别是观察手摇式电筒发光情况(图4)和转动微风电扇扇叶(图5),使二极管发光,同时请学生体验电路中的电流。

图4 手摇式手电筒 图5 微风电扇

(观察手摇式手电筒发光情况)

教师:转动摇杆前,闭合开关,让学生观察手电筒有无发光;断开开关,转动摇杆十多圈后,再闭合开关,让学生再次观察手摇式手电筒的发光情况。(别看这种手电筒很小巧,它在地质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可大有用途,可以为灾区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要知道它可是应急包中的必备物品哦!)

学生:观察转动摇杆前后手电筒亮度的变化。

(转动微风电扇扇叶,使二极管发光)

教师:平常的微风电扇除了能在夏天给我们消暑降温外,还能够“点亮”二极管。演示将微风电扇插头的两个金属片与发光二极管的两个引脚相接触。闭合开关,转动微风电扇的扇叶时,二极管发光。

教师:再请一位同学感受一下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用手捏住微风电扇插头的两个金属片,提醒学生如果感到不适的话可以松开手中的插头。接着教师闭合开关、转动扇叶,学生会感到手部通过一阵微弱的电流。一个学生体验成功后,可以再让一两个学生体验一下。

在上面的两个实验做完之后,特别是在学生体验到转动的扇叶中会产生微弱的电流之后,教师联系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图6):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会产生感应电流。我们要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可如果我们没有导体棒和马蹄形磁铁,又怎么完成这个实验呢?由此展开本案例的第二部分“摇绳发电”。

图6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我们可以利用无处不在的地磁场,用导线代替导体棒来切割地磁场发电。但是地磁场比较微弱,产生的感应电流可能比较小。为了捕捉这种微小的电流,我们需要使用微电流传感器(图7),它会将微弱的电流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器传送到计算机中,最终显示在屏幕上。

图7 微电流传感器

教师:向学生介绍能够检测微弱电流的DIS Lab微电流传感器和DIS数字软件分析系统。使学生认识到“摇绳发电”的可能性。

邀请学生参与“摇绳发电”的实验。(图8)

图8 摇绳发电

教师:将微电流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并与长导线相连。数据采集器通过数据线接入计算机,选择DIS软件中的通用软件,并将显示方式选为“示波”,点击开始。如果回路中有微弱电流产生,数据采集器就会将微弱的电流信号传送到计算机中,经DIS软件处理后,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就会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

请两位同学站上讲台,分别手持导线的一端,像跳长绳时甩绳的同学那样摇动导线,其他同学请仔细观察屏幕,结果发现屏幕上呈现出了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图9)

图9 “摇绳发电”实验

教师:为什么摇动导线在回路中会产生电流呢?

学生:可能是速度变化……

可能是位置变化……

可能是面积变化……

“摇绳发电”这个实验来源于“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2)《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这一节内容中的“做一做――摇绳能发电吗?”在教材中,是用一条大约10米长电线的两端连在一个灵敏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上,形成闭合导体回路,两个同学迅速摇动这条电线,问:可以发电吗?两个同学沿哪个方向站立时,发电的可能性比较大?

利用DIS系统和微电流传感器来探究切割地磁场产生的感应电流比传统的摇绳发电,在实验设计上更加精进。

第三部分,教师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对手摇式手电筒的发光原理和微风电扇使二极管发光的原理进行分析。案例最后给出了手摇式手电筒的内部结构(图10)和微风电扇的内部结构(图11),并提供简单的原理分析。

图10 手摇式手电筒的内部结构

图11 微风电扇的内部结构

手摇式手电筒的内部结构:用手摇动摇杆时,摇杆下端的永磁铁相对线圈运动(磁铁为转子,线圈为定子),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给蓄电池充电。闭合开关时,小灯泡接入蓄电池放电电路,小灯泡发光。

微风电扇内部结构:闭合开关,转动微风电扇的扇叶时,磁体跟随扇叶一起相对线圈转动(磁体为转子,线圈为定子),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导线中有感应电流产生,二极管发光。

2 理论分析

该现代技术案例与教材中的常规案例相比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运用了DIS系统和传感器技术,测量和显示上都更加简单和直观。另一方面就是非常规实验的运用。在常规案例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是灵敏电流表、线圈、条形磁铁、滑动变阻器,等等;而在现代技术案例中,使用的则是像微风电扇、手摇式手电筒这样来源于生活的非常规实验器材。

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对现代技术案例进行理论分析。

2.1 信息技术与传统实验相结合

本案例中的第二部分,利用DIS系统和微电流传感器来探究“摇绳发电”的实验,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精进传统实验的效果。

传统实验中,是以10 m长的电线与灵敏电流表连接。如果以25 m长的导线,摇动时两人相距10 m,被摇动的绳长为15 m,进行室外实测,沿东西方向时,300 μA灵敏电流表左右摆动最大2至2.5格,且与摇绳速度有关[2]。使用这种方法来显示闭合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太小,实验效果并不明显。如果减小绳子长度,使学生相距7至8 m沿东西站立,转动过程中最大半径为1 m,在不考虑导线阻值的情况下经过实际计算得到感应电流为2 μA左右,这么小的电流很难用灵敏电流表检测到[3]。如果将“一匝”变“多匝”,将这种微弱电流进行放大,例如:将120 m左右的导线绕成9匝,每匝长约13 m进行实验,这样能够增大实验效果,但是耗材较多,而且在教室有限的空间里晃荡,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4]。

这种情况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DIS系统和传感器,就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够满足开发新实验的需要,也能够满足改造老实验的需要[5]。DIS系统下的微电流传感器,可以测定1 μA以内的电流,使用3 m长的单匝电线便可进行实验,大大减小了对实验场地面积的要求,使得在教室内进行此实验成为可能。最重要的是,它能捕捉显示摇绳发电产生的微弱电流,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将其放大,学生可观测到的效果明显。而且灵敏电流表只能显示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如果摇绳速度改变,从灵敏电流表上并不能体现这种实时测量记录,而在DIS系统上显示的感应电流动态变化图像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记录和分析。

使用信息技术能够为物理实验测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显示上变得更加直观,而且往往更加简单方便,同时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DIS实验系统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在该案例中,学生虽然知道了利用DIS获取实验数据,但对于DIS在“实验数据是如何得到的”这个问题上存在比较大的困惑,实验要充分体验过程,才可以准确理解结果的物理意义。但是,让学生去理解DIS 的内部结构,显然是非常困难的,这样就很容造成学生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测量虽然可以准确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但是中间过程的省略会造成学生动手能力的缺乏[6]。但是无论如何,使用DIS系统进行物理实验教学都是一次教学手段上的革新,物理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使用,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2.2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运用

非常规物理实验是相对于使用专门实验器材的常规物理实验而提出的概念,它是指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易得的物品、材料、器具、人体或人体局部以及儿童玩具等开发进行的一类体现自创性、体验性、趣味性、简易性、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6]。从实验方式上来看,非常规物理实验常常采用比较灵活与简便的方式与形式[7]。

在该案例中,教师使用的两个实验:观察手摇式手电筒的亮度变化情况和微风电扇扇叶转动能使二极管发光,都是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运用。这些实验器具都是来自于生活中,与厂制的专门化器材相比,虽然显得有点粗糙,但是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往往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2.2.1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体验性特点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实验器材一般都是取自于生活,比较容易得到,更加有利于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操作,而不用担心弄坏实验仪器而搞得小心翼翼。在案例的第一部分中,教师闭合开关,转动微风电扇扇叶,二极管发光,请同学感受一下电路中产生的电流,学生会感受到手部通过一阵微弱的电流,教师提醒学生如果感到不适可以松开手。学生看到微风电扇扇叶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可以使二极管发光,同时还亲身体验到了其中感应电流的存在,这种体验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感应电流,而不是虚幻的想象感应电流的存在。研究表明,对感受到的信息加工水平越深,保持越好。非常规物理实验的体验性特点无疑是促进知识保持的有效手段之一。

2.2.2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趣味性特点

非常规物理实验所使用的实验器材的本来用途都并非为实验而设,把这些东西运用到课堂中来,人为地赋予它新的用途,学生首先会感到新奇,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利用非常规实验器材做实验,相比常规实验,学习过程也不再枯燥乏味。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这节内容在“人教版”教材中使用的主要是线圈、灵敏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正规器材,与该案例中使用的手摇式手电筒和微风电扇相比,就显得不那么生动有趣。但是,非正规物理实验的定性程度高,测量误差比较大,虽然用在课堂的引入和结尾部分都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常规物理实验精准度高的特点。

3 案例不足

现代技术案例《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更加注重探究和活动设计,内容设计上相比传统案例也更加新颖,如果以此案例进行教学,无疑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知识的铺陈很不到位。

从案例的第二部分“摇绳发电”的实验来看,数据采集器将微弱的电流信号传送到计算机上,经DIS软件处理后,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就会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教师提问,为什么摇动导线能在回路中产生电流呢?学生猜想可能是由于速度、位置或面积变化等原因导致的。这个实验其实可以抽象成教材常规案例里作为新课引入的实验: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摇绳速度的变化影响的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在教室有限的空间内改变位置也并不能改变此处的地磁场大小,而根本决定是否产生感应电流的因素是摇绳引起的面积变化,即在磁场中的闭合导体回路的面积变化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关系。通过控制变量,观察屏幕上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定性地得出结论。但是,如果要探究通过线圈的磁场变化是否能够产生感应电流,这个“摇绳发电”的实验就很难做到了。

另外,在案例给出的手摇式手电筒和微风电扇内部结构中可以看出,两者都是磁体相对线圈运动,如果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或理解通过线圈的磁场变化了而产生感应电流,那么就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但是显然很难实现。而且案例最后让学生能够运用本节所学知识来解释手摇式手电筒和微风电扇的原理,本身就是不太合理的。因为,按照这样的设计,学生基本不太可能得出磁通量的变化是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结论。

为了完善这个案例,同时又能保证其现代技术性和学生体验性,可以利用DIS系统将教材中的常规案例进行改进[8],补充到该案例中来。

将导线弯成一个单匝线圈,并与微电流传感器相连接,微电流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连接,控制单匝线圈的位置和面积不变,用一个磁铁依次插入导线中、静止放在导线中、最后从导线中拿出来。如果回路中有微弱电流产生,数据采集器就会将微弱电流信号传送到计算机中,经过DIS软件处理,就会在屏幕上呈现出很短时间的感应电流图像。再结合“摇绳发电”的实验,归纳得出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材中的常规案例虽然没有本文中介绍的现代技术案例特点分明,但是教学思路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是常规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案例各有优缺点,不可片面看待。

参考文献:

[1]宋海峰.问题引领 探究归纳――《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12,30(8):19―21.

[2]朱成相.摇绳发电的再设计[J].物理教师,2010,31(5):19.

[3]陈林锋,傅兴锋.对开发“地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的有趣实验可行性的讨论[J].物理教师,2005,26(11):35.

[4]俞丽萍.DIS实验与传统实验比较的实践研究[J].中学物理,2012,30(17):43―45.

[5]刘炳N,陈杰.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实验创新的问题(二)――实验技术的创新及其与传统实验手段的关系[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2):3―6.

[6]张伟,郭玉英,刘炳N.非常规物理实验:有待深入开发的重要物理课程资源[J].物理教师,2005,26(9):47―50.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范文第5篇

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6月举办的2015中国“互联网+”创新大会河北峰会上,业界权威专家学者指出“互联+教育”不会取代传统教育,而且会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教育行业和互联网相结合已成新趋势,线下(Offline)的物理空间与线上(Online)的网络空间日趋打通并共同构成了线下与线上深度融合的(OnlinetoOffline)(下文统称为O2O)的环境,对O2O及O2O环境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大学生实践教学模式已经受到挑战,本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入O2O理念,使得一种学习、探讨、实践活动在线上和线下得以充分展开,从而达到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最终目的。

二、现行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表示,中国教育正在迈向4.0时代。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才真正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而当今高校普遍实践教育模式仍停留在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和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教学为核心)上,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愿望并没有得到聆听,其呼吁创新变革的愿望并没有被学校所重视。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全面发展相脱节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偏重于学术能力培养,形成一种“重学术、轻实务”、“重理论,轻实践”的格局,禁锢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不符合当前社会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要求。大学生课堂学习过多,课外实践过少;学习理论过多,动手操作过少;教条刻板较多,创新突破较少。

(三)师生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匮乏

由于年龄、价值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上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间仅局限于课堂的单向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共同语言。由于部分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对于最新的网络交流工具接受能力较弱,线上线下交流的操作难度指数增加。

三、基于O2O视角小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探索

基于O2O的大学生实践管理模式的设计:1.人才培养模式定位——O2O模式根据学生兴趣差异和学习需求特有性,构建融“线下案例项目教学+线上体验学习”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将线下学生用户转到线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并将线上学生用户转到线下,接受O2O系统资源库中所提供的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职业情境学习。在授课形式方面,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可以在O2O平台上的任意时间进行,同一平台提供多个教学资源进行不同层次的线上线下学习。另外,学生实习场所由原来的校内实习变为下厂实习,由原来的纯粹的实习操作课变为学习、工作一体的工学结合。2.课程理论体系设计——学校互联网云教育平台线上共建共享优秀教学资源和社会实践资源,设计教学方案与实施思路,线下组织实施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并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与兄弟院校和实训基地的合作。可以通过专业课程和实践流程图向学生说明该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该课程配套的实践体验如何进行操作,如何顺利完成作业和获得学分,学生可以选择本学院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其他学院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其他兄弟院校的开放性课程;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或者企业实践项目的需要,选择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项目。线下设定课程表,教师通过线下课程表对学生进行有序的组织,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线学习知识。对于线下教学,学生可以在线下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视频课件、企业情境案例及课件,学生选择自己适合的教学课件进行网络学习,平台上有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企业成功案例,方便学生及时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社会的职业职位需求。3.O2O实践教学平台搭建——构建企业实景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和移动智能手机等即时通讯设备,以及现有线上交流平台,与企业现有网络资源对接,构建企业实景平台,对接线上交流配合线下体验。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引进企业先进仪器及企业精英,企业精英配合学校专业教师运用企业实景平台进行专业课一体化教学。在课堂中学生运用企业真实的职业情景平台工作、学习、由优秀教师及企业精英现场指导。另外在线上设置专题讨论或互动教学的形式进行强化教育,线上线下的共同配合,由学校优秀教师及企业精英负责,在线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给予解答。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