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建造发展

智能建造发展

智能建造发展

智能建造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BIM,智慧建造;建筑工程技术;植入

当前,BIM技术的发展和革新还处于推广应用阶段,BIM智慧建造技术人才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建筑市场需求,现阶段需要大量的掌握BIM智慧建造技术的专业人才,来弥补智慧建造人才的空缺,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大本营,应当承担起培养BIM智慧建造人才的重任,培养能够将BIM智慧建造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建筑人才,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运营管理进行完善和改造[1-3]。

1BIM智慧建造的概念

智慧建造是鲁班软件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宝明博士提出来的新兴建造理念,也是建筑市场化信息化技术化的必然产物,杨宝明的智慧建造的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含义,第一个层面是从社会宏观层面而言的,是指在整个建筑产业里,要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在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中优化资源配置,高效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第二个层面的主要含义是充分利用技术化信息化的在建筑行业中的优势,将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BIM智慧建造技术有机的融合起来,为BIM智慧建造技术的学习、推广、应用、普及提供数字化功能化基础,推进建筑业向“智慧建造”迈进的步伐。

2BIM智慧建造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BIM推进应用过程中,在应用层面已开始从单体建筑到园区城区,到智慧城市,正实现从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期的BIM应用贯通。在BIM智慧建造技术、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现信息技术与先进绿色工程建造技术的深度有机融合,是建筑工程向智慧化、精益化、绿色化、装配化方向发展必然趋势,在工程设计及仿真、工厂化加工等典型应用的基础上,最终实现真正的数字化建造和智慧建造,使项目部式管理模式向企业总部集约化管理模式转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和产业模式也将发生变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建造必将带来整个建筑业商业模式与产业模式的变革,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问题,大力推进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而作为建筑人,应带着更加开放的“互联网思维”去迎接数字建造和智慧建造时代的到来。

3BIM智慧建造入课的必要性

BIM智慧建造技术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技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应当迎合建筑市场发展大背景,根据社会需求、行业需要、技术需用,不断完善改进人才培养标准,及时调整修改专业课程体系。BIM智慧建造技术正只有相关专业技术工作者掌握了BIM智慧建造技术才能生存发展,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只有掌握了该项技术,才能够在实习工作中游刃有余,始终处于有利地位,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将BIM智慧建造技术及时适时应时的融入到相关课程之中,为学生提前掌握该项技术打下坚实的技术。基于BIM智慧建造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BIM智慧建造技术,实现单项岗位能力训练—综合岗位能力训练—顶岗实习三阶段岗位能力的衔接,确定融合创新意识与创业素质的专业培养目标,形成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建造课程体系,让学生更加适应行业新标准新要求的发展,BIM虚拟仿真、BIM5D、Revit、VR技术必将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极大的提升,必将为更好地培养智慧建造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企业行业,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保障。

4结语

智能建造发展范文第2篇

同志们:

在年终岁尾,我们抽出一天时间召开全市重点工业项目暨智能化改造推进会,说明这项工作非常重要、非常急迫。从今天上午开始,大家实地观摩了夏邑县、睢县的几家实施智能化改造的企业。刚才,对智能制造成效突出的睢县、民权县和阿诗丹顿、嘉鸿鞋业进行了表彰奖励。各县(区)都作了很好的发言,介绍了建立机构、完善机制、引进人才、设置发展资金、对接设备供应商等做法。玉民同志总结了我市2018年的智能化改造工作,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从实地观摩和发言的情况看,大家已经体会到智能化改造带来的好处,看到了智能化改造的前景,形成了智能化改造的共识,坚定了智能化改造的信心和决心,尤其是今天参会的企业更会深受启发,也会有更多新的设想。可以说,这次观摩和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必将为我们开展好明年的智能化改造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年来,各县(区)都能够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抓住工业智能化改造这个龙头,强力推进“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机器换人”工作,尽管工作推进不尽平衡,但是都起了步、开了局,探索了一些有益做法,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下一步,希望大家以先进县、先进企业为榜样,落实好各项工作部署安排,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做好明年的工作,重在谋划要实、措施要准、内生动力要活。尤其是与会的企业和单位要认识到,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主要靠的是企业内生动力,政府发挥的是引导作用。我们要通过工业智能化改造,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长期健康发展、政府税收增加和稳定就业,达到多赢的目的。下面,就做好智能化改造工作,我再强调以下三点。

一、智能化改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要按照智能化标准和要求,促进高质量的工业企业落地。中央出台这样的重大政策,是具有引领性的政策,也是基于对未来发展趋势判断作出的重大决策。因此,无论是我们的政府还是企业都要深刻理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一要求。今年,我市出台了工业项目落地的标准和条件,明确要求未来新上工业项目必须是智能化工厂、智能化车间、智能化生产线。现有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现有企业只有通过智能化改造,才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才能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智能化改造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就必须推进智能化改造。今天大家已经看到,足力健为什么销售的这么火?金振源为什么在苹果手机市场下滑的严峻形势下能够稳住产量?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加大投入,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甚至引领了市场消费,拓展了市场空间,为企业永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刚才,睢县曹广阔同志讲到,今年金振源公司在税收政策优惠的情况下,上缴税收仍超过1亿元,我觉得他们的发展质量更高了。二是智能化改造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抓?怎么把企业生产的产品改造成符合市场需求适销对路的产品?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保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供给侧实际上就是生产侧,需求侧就是消费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就是改生产侧。生产侧怎么改?就是抓智能化改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让企业生产的产品适应市场需要,甚至是引领市场消费。比如,金振源公司为什么一天能够生产出2.7万余套科技含量很高的功能性手机外壳?就是因为他们的产品适销对路,能够推动产品逐步向高端化迈进,甚至他们生产的玻璃外壳、陶瓷外壳、航空铝材外壳、纳米注塑外壳等,不仅适应消费需求,还引领了消费和市场发展。三是智能化改造是企业拓展市场的外在需要。市场需要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如果不实施智能化改造,就会被市场淘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加税收、增加就业就是一句空话。

二、智能化改造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

党的和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什么叫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最基本的是要有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化生产车间。今天观摩的金振源公司已具有一定的智能化生产水平,为我们进行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样本。几年前,我去日本学习参观了全智能化生产的工厂,看到了日本全智能化生产的发展趋势。《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我国智能制造推进很快,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科技改革、减费降税等一系列调整政策,对实体经济进行精准扶持。比如,今后要求国家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力度,甚至要求地方性银行要拿出更多的贷款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且银监会对此要进行考核。这一政策将大大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但是这些贷款将放给什么样的企业呢?将放给那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企业、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企业,目的是激励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不搞重复的低水平建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转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市存款余额近3000亿元,贷款余额1600多亿元,存贷比仍然较低。这不全是银行等金融部门的责任。银行在放贷时一定会考虑风险和盈利,会放贷给那些生命力较强、产品适销对路的企业,而不会给那些搞重复生产、产品可能被市场淘汰、没有还款能力的企业。近日,省领导到我市考察工业生产,明确提出要看符合高质量发展的企业。这也为我们明确了发展的导向。我们要适应政策形势的变化,适应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我们还要认识到,智能化改造是产业集聚区进行“二次创业”的重要标志。现有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和引进智能化企业落地是推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两个重要抓手。我们要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化企业引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集聚区税收翻番和主营业务收入翻番的目标。围绕这“两个翻番”的目标,市发改委要对全市11个产业集聚区进行摸底考核,考核结果要在明年的工业大会上进行通报。要把智能化改造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主要看大家有没有进行智能化改造,主要看企业智能化改造进度和智能化生产水平。

三、落实智能化改造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是政府的必然责任

智能建造发展范文第3篇

一、发展智能工业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思考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走出一条推进吴江现有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是一个比较现实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吴江把发展智能工业作为最重要切入口和发力点,全力予以推进,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发展智能工业是助推吴江经济快速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的共识。

智能工业是破解工业经济大而不强的重要抓手。改革开放以来,吴江通过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双轮驱动”,形成了丝绸纺织、电子信息、光电缆和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其中丝绸纺织、电子信息站上千亿级平台,光电缆、装备制造达500亿能级,主导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超过了85%。但吴江主导产业大而不强矛盾长期存在,丝绸纺织除恒力、盛虹等少数地标型企业外,总体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电子信息以加工制造为主,研发与终端产品“两头在外”,企业整体利润率偏低;作为装备制造业代表的电梯产业,核心设备和关键技术掌握不够,高端产品依然被国外品牌垄断。发展智能工业、实施以智能化改造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可助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企业从传统思维向互联网创新思维转变,改进生产、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升产品设计水平、生产制造效率和市场占有率。因此,发展智能工业是吴江实现工业经济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智能工业是优化投入产出结构的重要砝码。“十二五”期间,吴江工业投资总量达1613亿元,但工业总产值仅从3700亿元增长到3831亿元,只增长了131亿元,投入产出比还不到1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也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总利润率仅为3.36%。同时,吴江的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超过29%,逼近30%警戒线,但2015年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只有8.73万元,低于苏州平均水平,仅为广东顺德的一半。另外,吴江工业排放强度却高于苏州平均水平,且地处太湖流域,产业发展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不适合吴江区情实际。而发展智能工业,推进全产业链实施信息化、智能化生产和管理,能放大投入的“几何效应”,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投入产出比。

智能工业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丝绸纺织、光电缆等传统行业,既是吴江多年发展的积淀,也是吴江的基础和优势所在。然而,步入经济新常态的吴江制造,转型升级的质量总体不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总体不强,全区15000多家工业企业中,大多数企业虽然有着强烈的转型升级意愿,但转什么、怎么转的方向不够明确。历史经验表明,企业发展前景不取决于所处行业,而是取决于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发展智能工业、改造提升现有企业,既是企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也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根本路径。

二、发展智能工业的创新实践和典型做法

契合吴江智能工业企业“多、专、小、轻”的特点,探索并实践吴江发展智能工业的新模式,关键在于抓住工厂和车间两大智能制造起源地,找准智能工业六大关键环节,强化政府支持和政策鼓励合力,从而形成千帆竞发、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吴江从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产业特点和定位等实际出发,将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性企业电子商务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六大关键环节,这六大环节在实践中均得到企业广泛应用。目前有近400个项目正在实施。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建设走在前列,2015年建成10个,占全省十五分之一、苏州大市的三分之一;2016年上半年又新增13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占全省新增数的近十分之一。围绕智能设计、智能装备、供应链管理、生产性电商等重点环节,各企业普遍加大技改投入、研发力度,全区已拥有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绿控传动的新能源客车混合动力系统总成以及汽车AMT自动变速箱,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有17个产品获得省首台(套)称号,涌现了康力电梯、博众精工、明志科技等一批有代表性企业,初步估算装备企业产值近500亿元。

注重引导,示范带动。如何让发展方向成为导向?让身边典型成为示范?吴江选取了六个环节中的30家典型企业,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企业在发展智能工业方面的做法、成效及经验,编印成《吴江智能工业在行动》一书,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编撰了每月一期的《智能工业在行动推进专刊》,动态跟踪智能工业推进情况;连续两年每年坚持召开智能工业发展大会或是现场推进会,大会小会逢会必讲智能工业,强化发展共识;成功举办两届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大会,进一步扩大吴江智能制造影响力。同时,不断强化舆论引导功能,组织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宣传先进企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扩大相互学习借鉴效应,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交互式参观,感受智能工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及实际应用成效。在系列化的引导、推动下,企业发展智能工业热情被有效点燃,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现场参观上,企业参会人员数量超过报名数的30%。另外,我们还启动实施了智能工业“155”计划,推进示范企业、试点企业、行动企业这样的梯队建设,以示范带试点,以试点促行动,力争三年内培育100家示范企业、500家试点企业,带动5000家行动企业。目前已培育58家示范企业、240家试点企业。

强化政策,服务企业。为了更精准的体现政府扶持智能工业发展的导向,2015年,吴江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区智能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全区智能工业发展若干政策》,明确了智能工业发展任务及扶持重点,仅一年区级财政就兑现奖励资金超5000万元。2016年以来,又对全区各部门奖励扶持政策进行了归并梳理,出台了《苏州市吴江区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的若干实施意见》,通过进一步明确、细化奖励项目、扶持标准,强化了对智能工业六大环节、相关载体建设的支持力度。企业在政策支持下,普遍加大投资力度,2015年以来累计完成智能工业投资148亿元,引进工业机器人1485台(套)。如亨通集团从单一的智能车间建设开始走向全领域的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工厂。盛虹集团累计投入3.8亿元,引进各类工业机器人300多台(套),实现替代人工近2000人;中达电子在生产中导入SCARA工业机器人,在职员工已从最高峰3.4万人降到2.4万人,日产能提升近3倍。

三、对发展智能工业的深入研究和若干启示

当前吴江制造业向“智造”的转型已初见成效,我们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面提升吴江产业层次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吴江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示范城市(区)。

必须更加注重科技引领。发展智能工业,必须聚焦科技创新这个“核心中的核心”用功发力,实现科学技术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突出载体建设。强化四大片区的经济主战场功能,全力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支持各级各类创新载体建设,鼓励众创空间发展,为智能工业发展构筑高平台。统筹实施好苏州湾科技城,全面整合苏州湾软件园、科创园、清华汽研院等各类资源,重点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促进新兴产业孵化、创客空间打造和高端人才集聚,着力把科技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创业园区,打造成省级乃至部级创新平台。加快吴江智能装备产业园的建设,注重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姻,加大产业的招引,着力为智能工业发展提供集成示范和高端引领。主攻关键技术。围绕吴江智能工业的发展重点和实际基础,加大关键技术及首台(套)装备的引进和攻克,加强大数据、关键智能器件、物联网等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技术攻关力度,促进电子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智能制造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装备和服务支撑,推动智能制造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从企业内部产业链出发,向全行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创新链网络构建拓展。着力实现以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日趋广泛;产品创新响应市场需求的效率大大加快;生产管理的精益化程度显著提升;个性化的生产模式开始兴起;供应链整合程度日益提高;企业智能决策能力有效增强;设计、生产、服务一体化的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崛起。加大研发投入。以构建智能工业发展体系为方向,加快提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加强部级、省级企业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建设,力争年内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积极探索并鼓励重点骨干企业构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以产业联盟推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促进行业发展,探索行业制订标准。充分发挥智能工业示范、试点企业的引领作用,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向建设智能工厂方向发展,引导中型企业以智能车间建设为重点,中小型企业以关键环节的智能化改造为突破,形成各有侧重、各展所长的智能工业梯度发展格局。

必须更加注重模式创新。加快商业模式创新。着力推进智能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加快建设盛泽纺织大宗电商平台、宜布网等电商平台,加强认证、支付、物流、信用等与电子商务关联度高的配套建设,着力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汾湖电商物流产业园等特色载体,不断提升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努力实现“电商换市”。加快管理模式创新。不断加大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智能化管理方面研发投入力度,着力构建人财物、产供销协同联动管理体系,实现库存最小化生产模式,年内创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18家左右。加快物流模式创新。着力发展智慧物流,全力打造巨鸟第四方物流平台,加快推进开发区物流中心公路港项目,不断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形成集采购执行、仓储管理、物流金融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模式,为智能工业发展提供支撑。

必须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推动实施差别化价格征收体系。依托全省首创的资源集约利用信息系统,积极推进《关于开展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实施意见》的制定出台,尽快实现对企业在用地、用电、用水、用能、信贷以及排污权等方面实施差别化价格政策,倒逼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加快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为优质智能工业项目发展腾出空间。不断提升政策扶持精准度。进一步优化完善“一项政策促转型”体系,尽快搭建完成财政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申报、审查验收、资金分配等关键节点全部网上运行,确保优质智能工业项目得到扶持;不人为设定奖励资金最高限额,让更多的智能工业项目得到扶持。加快“多规融合”和“三优三保”的实施,为智能工业发展拓展空间。全面实行区内用地指标有偿交易,将更多资源向投入产出大、科技含量高的智能工业项目倾斜。着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继续推进“一枚公章管审批”改革,进一步优化调整审批环节,有效巩固目前审批时效较国家规定的法定时限提升50%成效,加快建立智能工业项目绿色审批通道,不断提高智能工业项目落户审批效率。

智能建造发展范文第4篇

产业硬实力

2012年,常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战略决策,同年了《常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2-2016年)》,根据规划,常州的智慧城市建设将依托四库四平台,发展六大智能产业,实施应用工程,最终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居民生活智慧化、装备制造智能化、智能技术产业化的四化目标。

常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杨军表示,就常州市来说,信息基础设施亮点纷呈。但必须明确的一点事,发展智慧常州要把握社会应用和产业发展两条主线。常州“智慧城市”将结合产业基础,紧抓“智慧城市”建设机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智慧化应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加快发展为主线,以用促产,以产带用,产用结合,实现社会应用智慧化、产业升级智能化。规避区域同质化竞争,结合常州产业基础和省政府对常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定位,以“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材料、智能装备、智能产品和智能系统”为方向,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智能轨道交通、智能农业装备、智能工程机械、智能基础装备和智能机器人”等特色产业,打造“智能制造装备名城”。践行信息化惠民,应用服务于民生。这样的目标不但规定的智慧常州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于智慧常州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合理规划。

从产业基础来说,结合常州产业基础和省政府对常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定位,《智慧城市规划》确定了常州“智慧城市”发展的六大重点产业,明确了各项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路径。

常州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苏英介绍,智慧常州在智能产业领域,以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和优化工艺流程为重点,实现优势装备制造产业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获得提升。以应用为先导,以示范工程为依托,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形成融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业化应用于一体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发展一批面向政务应用、文化创意、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中小企业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示范应用,培育一批本地云计算配套企业,初步形成本地云计算产业链。形成相对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软件开发应用水平明显增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软件开发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融合的社会

苏英介绍,依托常州市的信息化现有资源和基础,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智慧城市规划》提出了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重点工程。

在政府智慧服务层面,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群建设,健全市民卡的政府公共服务载体功能,加快国家税网上办税服务,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化;在社会智慧服务层面,建设无线城市,完善金保系统,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数字档案查询、食品药品追溯、智慧物价、虚拟养老等信息惠民工程,满足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全民的客观需求。

通过城市可视化运行管理、综合管理、交通出行管理、社会综合管理的智能化应用,实现城市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各领域的智能响应和运行。集约化建设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平台,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依托信息化手段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共享、服务便捷的全新智能社区形态。建设完善智慧城市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加强对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特殊人员的服务管理,综合利用各类公共视频资源,创造宜居城市。建立实用共享的区域智能卫生信息系统,加快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全覆盖进程,构建“智能卫生、健康市民”的卫生智能化体系。整合各方教育资源,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构建和推广终身教育服务平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和培训的学习需求。整合常州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资源,在旅游体验、行业管理、智能景区、电子商务等方面广泛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的信息技术,开拓常州旅游服务业的新局面。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培育一大批创新持续化、业务协同化、生产智能化、制造绿色化和商务智慧化的智慧企业,全面提升常州地区工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在智慧常州建设进程中,常州经信委通过不断总结发现,地方政府要求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供统一公共服务平台的需求,往往与条线设置不同技术标准、建立异构系统的要求相冲突。由于国家层面缺乏统筹,各条线分散的、孤立的技术标准和系统,还在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地向下推广,给地方信息资源整合、网络系统整合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政务信息资源存在着多头重复采集、部门分散管理、数据正误不一、利用效率较低和“信息孤岛”等现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等现象导致了政府信息系统繁多,直接加重了基层的工作负担,造成了基层干部、精力的极大浪费,这对于改进政府对社会的服务职能是非常不利的。

在实现智慧常州服务型社会中,常州市创造性的提出“四库四平台”建设。其中,“四库”即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四大基础数据库,“四平台”即云计算平台、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平台、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信息安全平台四大基础平台,“四库四平台”建设是强化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政务协同,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卫生、教育、文化、人口等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

智能建造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技术异化;伦理;生态共同体

在智慧城市理念的带动下,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然而,也不可避免地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智慧城市的发展预示着人类未来社会将朝着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节约的方向发展,生态型智慧城市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更好选择。

1智慧城市及其创造力展现

如今,以宜居思想为引导方向,将技术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已经付诸实践。所有大中城市都渴望被贴上智慧城市的标签,这也是城市的发展格言。智慧城市的理念是由知识社会和数字城市的有机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它被定义为“多领域创新体系”[1]。由数字网络、人工智能和城市的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集体智慧经济竞争力。通过创新实现知识经济是一个城市的智慧标志,使它能够产生“空间竞争优势”[2]。智慧城市是人性化、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1.1智慧城市使生活更便捷。智慧城市的发展与智能城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科技渗入到我们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购物、智能社交等一系列智能选择为人们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也通过无线网络的覆盖得以展现。各大城市竞相实行了公交及地铁等公共领域的免费Wi-Fi覆盖,方便了人们的上网需求。此外,手机地图APP还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通过GPS、RS定位系统,为出行者提供多种出行方案,包括最佳出行路线设计,一键智能搜索,足不出户即可获得附近的餐饮、游玩住宿等综合信息。在医疗方面,网上挂号减少了窗口拥挤的排队时间,人们可以预约挂号和预约专家,从而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使就医计划更加准确高效。1.2智慧城市使生活环境更怡人。环境也是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居住环境与生活空间不但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的打造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休闲环境。满足了人们的自然审美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空间的结构优化。1.3智慧城市更注重人本发展。智慧城市使城市安全有了保障。例如,三门峡移动与当地出租车公司合作,在展示广告及监控信息的同时,还安装了隐蔽报警装置,这样,使得司机及乘客在危急情况下的安全有更切实的保障。此外,智慧城市的发展还关注人的主体地位。每个公民都是城市的主人,重视提升民众的公众参与度,目的是让人们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一些交流平台关注民生问题,通过市民对智慧城市的预期设想与存在问题的反馈,及时了解并整合反馈信息,从而使政府部门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有针对性地作出调整。

2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技术异化问题

随着建设热情的高涨,智慧城市的弊端也日益浮出水面。由于智慧城市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其建设体系和制度也并不完善,因此,从生态共同体视角审视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智慧城市的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异化的风险。2.1环境风险的反思。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强求自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技术的异化会导致环境危机,这将使生态问题进一步加重。城市的繁荣是依靠消耗能源材料发展的,智慧城市的发展也会受城市化的负面影响,这将危及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前景。据联合国2014年的《世界城镇化展望》预测,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再增加25亿。目前世界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年该比例将上升到66%,而且,大部分增加的城市人口将集聚在亚非地区[3]。除此之外,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至97亿人,至2100年将达到112亿人[4]。不断增长的人口及城市化进程将会耗费更多的能源及材料,这意味着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在居住、能源、交通等方面对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压力也与之俱来。城市建筑技术的异化在空间的延伸吞噬着人类生存之根。在时间上,混凝土、钢筋水泥作为技术物如破了自然转变的时间限制,难以回融于自然界的本真过程[5]。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材料及能源被消耗,城市垃圾也随之增加。这些因素将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造成阻碍。随着电子产品的极速更迭,技术异化的表现也层出不穷。电子垃圾作为智慧城市的“残留”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以手机为例,手机智能化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手机外观与性能的更高追求使得手机产品迅速更新换代,淘汰的二手手机一部分回收再利用,另一部分就直接废弃,其中含有大量毒害残留,如果随意处置,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经济全球化使各国联系为一个整体的同时也使环境问题显露出世界性的趋势。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每年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在本土消化不掉,就会想方设法踢出,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就成为了“垃圾桶”。目前,我国电子垃圾进口增长速度提高很快,每年从发达国家进口约200多万吨电子垃圾。广东汕头贵屿镇因拆解废旧电子产品及其环境污染问题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城[6]。这个巨型垃圾场的面积也在日益扩大,并不断向内陆蔓延。2.2伦理风险的反思。智慧城市建设的多种运作环节存在着波动风险。智慧城市的智慧发展靠物联网、云存储等信息技术得以实现。由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的支撑的智慧城市,将世界各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关系网。城市技术体系是复杂的巨系统,各个环节都在这个关系网中共存,如果某些环节出现偏差,将会影响整个城市体系的健康运作。智慧城市下的信息技术风险会导致个人及政府相关部门信息的泄露。智慧城市使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是智慧城市朝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表现。信息技术离不开网络的传播,然而,网络信息病毒种类繁多,并且具有传染性、寄生性等破坏特征,一旦信息技术发生异化,将造成社会的恐慌。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会受主体性认识的局限性束缚与道德意识欠缺的干扰,使城市发展也会受到干扰。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活动,其设计、操作过程需要高端人才的参与。在技术设计及创造时,技术主体无法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完全的预知和把握,此外,技术人员的道德伦理缺失也可能会阻碍智慧城市的建设。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融合了高技术等一系列复杂手段,技术主体的目的性干扰将会牵连着整个技术发展动向,一旦目的发生背离,将造成整个技术体系的混乱,影响智慧城市的良性发展。2.3主体风险的反思。技术异化会造成心灵危机的隐患。智慧化生活与服务带给人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程度上人的幸福感缺失。现代社会下,广告成为人们获得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商家通过广告宣传营销产品,造成人们盲目消费。然而,物质的丰腴与心灵的满足并不总是成正比的,这会导致在物质堆积过后内心深处的空虚感仍然存在。

3生态共同体理念下的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智慧城市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将城市建设得现代化又不失人文关怀将是构建智慧城市的重要议题。在广泛的生态共同体时代背景下,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重新审视将更有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将生态文明创造性地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智慧城市发展的创造力。3.1遵循生态法则。智慧城市的建设首先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生态的整体性。在生态学中,各种生命层次以及各类生态系统的整体特性、系统功能都是生物与环境长期共生、协同进化的产物[7]。作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运作也要遵循生态发展规律。例如,从技术的规划设计到实施要优先考虑环境因素,因此,要遵循自然法则,合理地开发并实用技术,重新给予大自然“安全感”。3.2遵循伦理道德原则。重视伦理道德的构建将会减轻技术异化的负面影响。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参与,树立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坚定力量。在现代社会,个人主义不断膨胀,有些技术人员为了单纯的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将道德约束置于脑后。因此,净化技术目的,矫正扭曲的技术价值观,使技术发展目标与生态价值目标相呼应的主题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技术设计者和实施者要懂得“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技术主体不但要对现阶段负责,也要对未来负责,从而保证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3生态生存的必然指向。虽然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异化问题虽然无法完全消除,但是可以在生态生存的指引下得到弱化。人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有义务去理性思考其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生态生存是环境伦理学的行动转向,崇尚以一种和谐、共生的理念去感染世间万物,以一种包容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对待自然方面,从控制自然转变为解放自然,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生存要求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感恩自然,善待自然,适度消费。拥有健康的心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使生活更加“智慧”,才能构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智慧社会。

4结束语

智慧城市的兴起是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文明阶段的显著标志。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使技术异化的负面影响得到及时的规避与弱化。将生态文明注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展现智慧城市的活力。将自然的智慧,社会的智慧以及人类思维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主动承担起生态共同体的责任与义务,打造环境友好型城市,最终实现人“诗意地栖居”。

作者:张胜男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EvaAguaded-Ramírez.SmartCityandInterculturalEducation[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7,237(21):327.

[2]SujataJoshi,SakshamSaxena.DevelopingSmartCities:AnIntegratedFramework[J].ProcediaComputerScience,2016,(93):903.

[3]户万涛.智能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要求[J].工程技术研究,2017,(8):28-31.

[4]胡滢.世界人口发展之展望[J].生态经济,2015,(10):2.

[5]李世雁.走向生态纪元[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