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暴力的研究意义

校园暴力的研究意义

校园暴力的研究意义

校园暴力的研究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校园暴力 独立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伴随着校园伤害事件的不断发生,校园暴力正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校园暴力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不断呈上升趋势,这给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发展背景下的新兴产物――独立学院,由于生源因素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心理问题也相对突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压力则相对更大。因此,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者,研究独立学院的校园暴力问题迫在眉睫。

一、校园暴力与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

所谓暴力,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蓄意运用躯体的力量或者权力,对自身、他人、群体或者社会进行威胁或者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1]。由此我们认为,校园暴力(学校暴力)包括在学校里发生的一切蓄意对身心、财产造成伤害或者威胁的行为。具体说来,校园暴力就是指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实施的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暴力行为,对学校财物或师生财物实施的暴力行为,以及师生对社会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2]。简言之,与在校师生直接有关的暴力行为,都可以界定为校园暴力。其中,暴力行为主要涉及到故意实施的对他人的身体伤害,以及对被害人的身体或财物直接施加其他影响、但尚未达到伤害的程度的一些故意行为。

据科学研究,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暴力行为具有相关性。从独立学院的生源状况和在校生的实际状况来看,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相对不平衡,心理健康问题总体上要高于其他公办普通高校。周逸萍曾对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独立学院)2004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与普通本科生比较,除精神病性因子外,独立学院新生的大多数项目因子都高于普通本科新生,尤其是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等因子更明显[3]。徐微对独立学院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比较研究中发现,自我控制和自我成熟因子显著(p<0.05;p<0.001),即独立学院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成熟能力低于普通高校学生。

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在心理稳定性、面对压力和挫折的态度、适应社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独立学院的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部分,如何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保持校园稳定和谐,都是我们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然而,目前国内对独立学院校园暴力的研究甚少,本文的目的就是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独立学院学生校园暴力问题产生的原因,旨在提出降低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的解决途径。

二、独立学院学生校园暴力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行为看似是一种个别而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不然,它具有复杂的社会背景。社会的变迁,道德观念的淡薄、行为准则涣散等都可能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叛逆和容易冲动的时期,他们往往属于校园暴力高发人群。笔者认为,校园暴力主要是由学生个人和不同层次的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所致。

1.学生个人原因。

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但心理成熟(认识和自控力)却相对滞后,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和攻击性的性格特征,因而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导致校园暴力行为。

2.独立学院自身原因。

独立学院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等方面往往受母体学校的影响较大,这就不太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同时,由于独立学院机构不够健全,个别教师责任心缺乏,对“问题”学生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缺乏交流沟通,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排遣、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也容易出现暴力事件。

3.家庭原因。

研究表明,家庭破裂、缺乏父母的监督和关爱是导致青少年行为(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儿童从小便染上了不良习惯甚至于暴力恶习[4]。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状况的特殊性(父母离异、家庭“战争”等比例较高),使得孩子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

4.社会原因。

社会不良文化对学生生活的冲击也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暴力影视作品、暴力玩具使学生受其影响,对暴力事件习以为常,刻意模仿实践。Donnerstein等人(1994)研究发现,即使控制了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如IQ、家庭经济地位、学习成绩、家庭教养方式之后,电视暴力与人的攻击之间的相关仍然保持相同的水平[5]。例如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中的凶手,就存在对韩国影片《老男孩》剧照的模仿行为。

三、预防和降低独立学院校园暴力的措施研究

1.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人格)教育。

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要更多一些。因此,有效地开展心理教育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楼锡锦曾对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学生进行研究,发现与大学生常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人格上有很大差异,且不同的人格特点对心理健康的不同方面影响不同[6]。其中校园暴力多发人群中均有一个共同的人格特征即攻击性、伤害性、认识社会能力不足、控制力和自觉性较差,因而我们可以针对学生人格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有两类人格(抑郁质和多血质)是校园暴力多发人群。例如抑郁质人格的人往往表现出内向、孤独、敏感、怯懦,当生活中有一点挫折时,他们的体验要比一般人深刻和容易感到痛苦。一旦压力超过人的感情阈限,就会采取暴力等极端措施解决问题。多血质人格的人往往表现出敏感、情绪不稳、易激动,虽然对已发生过的事情忘记得快,但是情绪很容易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因而也是校园暴力多发人格的人群。

心理学认为,人的人格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但也会随环境和教育的变化而变化。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复杂的。教育和客观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格发生改变。因而,独立学院在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抓住教育和环境两因素,着眼于学生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积极对学生进行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心理教育和心理训练,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个性特征、心理健康,而减少校园暴力。

2.建立科学合理的心理预警机制。

针对新生入学时,学校可以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普查(UPI、EPQ等),即可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早期的筛选。对于有暴力倾向和心理健康问题有隐患的学生及早关注。其他年级的学生,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掌握学生情况(班级学生参与或有暴力行为倾向的人数),通过给予学生相关的教育及其培训减少校园暴力。

独立学院可以借助心理咨询体系中的预警制度建立三级校园暴力预警体系,以保证校园暴力在萌芽中就“消灭”。第一级预警为学生工作部(处)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总体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有暴力倾向的同学建立档案,并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和校园安全知识培训;第二级预警是在各学院(或系部)的辅导员预警,及时发现学生有心理异常现象,并进行心理疏导,以达到快速有效解决问题校园暴力的目的;第三级预警为班级预警,主要任务是负责在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早期校园暴力预防效果。

3.加强家庭教育互动。

家庭教育的成败也是引发学生校园暴力的主要因素。许多心理学家强调早期的道德教育对人的毕生发展的影响,人的道德意识最初是由外部、由成人控制的,逐渐才变成自己内部的标准调节和控制,即家人不在跟前,也会按道德规范要求去做。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榜样作用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有重要作用。家长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以自己的为人处世方法、言传身教,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例如在家庭生活中,父母通过向孩子提供道德行为的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观察和模仿,继承父母良好的品德。

还应该加强家长与独立学院的联系,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基本情况。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议或亲子讲座等,以家长会议和座谈形式了解学生情况。这不仅具有较好的家庭与学校互动作用,也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现状和学校状况。通过家庭与学校之间安全法制教育,以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法制课让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技能。

4.创建良好的校风,构建和谐校园。

营造文明健康的校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降低校园暴力的发生也有重要意义。校风是社会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部分。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以学校又是孕育社会风尚的摇篮。好的校风能激发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作用,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

优良的校风对大学生思想、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更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独立学院可以把社会主义特点、独立学院独有特征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体育和娱乐活动,有效的根据学生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鲜活的个性,在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学会抑制自我、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关心环境、承担责任,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健康成长成才。

四、小结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对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独立学院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校园暴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本文对影响独立学院校园暴力发生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降低校园暴力的对策。在校园暴力频频发生的今天,独立学院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需要教育界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颜小冬.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3]周逸萍,张毅.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健康教育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第3期.

[4]Kathryne M.Speaker & George J.Peterson.School Violence and Adolescent Suicide: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Intervention,Educational Review,Vol.52,No.1,Feb,2000.

[5]周燕.大众传媒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J].教育导刊,2006年第1期.

校园暴力的研究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成因;校园暴力现状;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8-0013-03

近年来,犯罪低龄化、青少年犯罪成为世界范围内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大、中学校园中,甚至小学校园中,都存在着打架斗殴、强势学生欺压弱势学生、勒索钱物、殴打辱骂教师、盗窃师生和校内财物等形式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也有教师体罚学生、校外人员闯入校园实施犯罪等现象,这些行为大体可归结为校园暴力。随着校园暴力的不断发生,校园不再那么单纯,并且在众多学生的心灵深处蒙上了不安全的阴影。因此,校园暴力不仅是犯罪学、社会学、法学范畴的问题,也是心理学、教育学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校园暴力的概念

校园暴力不只是我国特有的问题,美国和日本校园暴力问题也十分严重。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没有对校园暴力进行明确的定义。校园暴力发生的地点不仅包括学校,校园周边和一些相关的地点都可以算在内。另外,校园暴力现象牵扯的相关人员也不只是师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外校入侵人员与师生之间也应包括在内。在研究了一些文献和资料后,笔者认为以下定义基本能涵盖校园暴力的范围,并且能准确解释这一现象:校园暴力(school violence)应当是指在学校实施正常管理、教育职能期间,发生于校园内部及其周边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对学校师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它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

二、校园暴力的成因

校园暴力的成因有很多,20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开始研究校园暴力。美国的研究者认为造成校园暴力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的缺失、糟糕的学习成绩、问题、对前途失去信心、贫穷以及很容易得到武器。笔者认为,校园暴力的成因可分为:个体差异、社会影响、家庭因素和学校教育。

1. 个体差异

青少年处在身心快速发育期,每个人都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在青春期,许多微小的事物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发展。他们生理上渐渐发育成熟,但是心智上的成熟还远远不够,他们体力充沛、情绪易冲动、不冷静、做事不考虑后果,急于向大人们和社会展现自己的个性。有一部分人喜欢被人崇拜,爱出风头,渐渐在校园中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自己要做“老大”,成为强势的一方。另一部分学生并不爱出风头,喜欢独来独往,为人内向,渐渐就成了弱势的一方。长此以往,强势的一方为了向其他学生炫耀自己的威风,就会对弱势的学生施暴,而大部分学生不敢招惹强势的学生,因此很少有人对他们提出抗议,这也促使了校园暴力的不断发生。

同样,对于成年人来说,每个人的人格特质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攻击性很强,喜欢欺负弱者,年龄小、身体又未发育完全的未成年学生就成为他们的施暴对象。学校的教师、闯入学校和校园周边的成年人对学生的犯罪也成为组成校园暴力的成分之一。

2. 社会影响

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尤其喜欢看动画、电视剧,喜欢打游戏,而许多动漫、游戏和影视作品中都含有暴力、凶杀、犯罪、色情等情节和画面。青少年很容易盲目模仿其中人物的行为,而无法准确判断这些行为是否触犯法律。心理学实验也证明,观看暴力视频之后会激发大部分人的攻击性,长时间观看暴力视频的人,攻击性更比常人高出数倍。因此不良的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只是模仿其中的暴力行为,更能在他们无意识的情况下激发他们的攻击性。

同时,当今社会充满竞争,这对于许多学生来讲是一股无形的压力,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不适应竞争的学生来讲,他们在竞争压力的日积月累下,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会导致精神崩溃,以至于把这股压力转移到他人及社会,对他人或社会进行攻击。当然,有些成年人也会因为社会的巨大压力导致一些不满情绪,这种情绪不断积累,最后导致他们对处在弱势的学生施暴,以此来缓解自己的愤恨情绪。近两年,我国多地发生了社会人员砍伤砍死无辜幼儿、小学生的事件。巨大的压力、对社会不满导致精神崩溃,从而实施犯罪,这一现象应该受到充分的关注。

3. 家庭因素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家庭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首先,不完整的家庭使孩子无法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温暖,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也会有一定缺失,变得冷漠、偏执,十分容易发展成校园暴力中的“强势”一方,或者是被侵害的“弱势”一方。其次,子女十分容易习得和模仿父母的行为和习惯,如果父母有不良行为,子女也会受影响。再次,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要求不严,一味顺从,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一种以我为中心的个性,个人私欲膨胀,自我评价过高,与人相处缺乏谦让、容忍,为一点小事便可大打出手。而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更会激发处在青春期的子女的叛逆心理,有时不但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反抗行为。如果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再对子女实施暴力,则更容易造成严重的伤害,子女会习得父母的暴力行为,无法反抗强势的父母,则会对比他们弱势的群体进行施暴。还有,由于家长缺乏与孩子和学校的交流和沟通,缺乏积极、健康而有效的教育与引导,因家庭而诱发的校园暴力也时有发生。

4. 学校教育

校园暴力问题虽然严重,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除了校外人员引起的事件,多数校园暴力大都是发生在一些不好的学校。这里所谓的“不好的学校”是指校风不好,教育水平低,教师素质不高,学校管教、监管方式不当等传统意义上的“差学校”。教育水平低导致学生心思不在学习上,觉得自己以后没有好的发展,也就更加颓废、不求上进,整日泡在游戏厅、网吧、酒吧等本不该学生出入的场所,接触一些社会不良人员,自然造成了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一多,校风持续下降,也使得更多学生误入歧途。学校不当的管教、监管方式也会使学生更加放纵,因此学校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他们遵守道德法规,明辨是非。教师对学生的不公平待遇也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积怨太久就容易发生犯罪。近些年部分学校频繁出现教师虐待学生的事件,一些教师丧失师德,没有起到表率作用。

三、国内外校园暴力的现状和对策

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等相比,我国的校园暴力现象并不算十分严重。美国校园暴力频发并且多为恶性事件,如携带武器(枪支和刀)上学、醉酒、打人等。美国校园暴力问题的产生,除了以上所列的校园暴力的成因之外,与美国社会也有很大关系。首先是美国允许公民携带枪支,虽然美国对携带枪支的年龄有限制,但由于监管不严,很多青少年也可以轻易拥有枪支。其次是美国的暴力文化,与我国相比,美国的文化更突出暴力,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电视节目中也经常毫不忌讳地出现使用枪支的镜头。还有少年儿童酗酒、吸毒等问题,民族和种族差异问题等。当然美国政府也在努力整治校园暴力,目前美国主要采用三级预防策略来干预校园暴力。初级预防是在校园暴力尚未发生之前,通过一系列的预防工作来减少暴力的发生比率;二级预防是在校园暴力发生之前及时发现,并及时干预;三级预防是在暴力事件发生后作出及时的反应。

在日本,校园暴力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日本的影视作品、游戏动漫中,相当一部分涉及校园暴力,甚至直接描写校园暴力。在日本,校园暴力包含的内容很多,与笔者之前定义的校园暴力的概念相关的主要是暴力行为和欺负。暴力行为即字面上的意思,而欺负是指对比自己弱的一方心理上和生理上持续攻击,使其感到深深的痛苦。从数据上看,日本校园暴力行为自1997年起至2011年,由于调查对象的增加,暴力行为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多,但从2009年起略微下降。而欺负事件从1985年至2011年则总体呈下降趋势。

日本校园暴力中的“欺负”,虽然看起来不像美国的恶性事件那么严重,但实际上给被欺负的学生造成的伤害十分大。许多被欺负的学生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变得自闭、厌学、孤僻,严重者走上自杀之路。暴力行为有的发生在师生之间,有的发生在学生之间;有的是损坏学校的财物,不仅传统意义上的坏孩子会产生暴力行为,班里很受欢迎的好学生,甚至普通学生也会在有意无意间欺负弱势的学生。造成日本校园暴力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日本社会压力太大,对学历要求很高,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有些人通过欺负别人和搞破坏来缓解压力;第二,日本人固有的等级观念严重,高年级学生威胁低年级学生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低年级学生不敢反抗;第三,日本人十分注重团体观念,有些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这样的人往往成为某些团体学生共同的欺负对象;第四,社会对校园暴力的错误认识,认为只要自己变强就可以不被欺负,但实际上被欺负的经历很可能使其以后去欺负别人,校园暴力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第五,动漫和影视作品中大量充斥着校园暴力的情节,使学生们耳濡目染,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第六,家长忙于工作,家中又不止一个子女,很多孩子没有温馨的成长环境,靠暴力手段获取别人的关注,弥补内心的孤寂;第七,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青少年生活富足,同时也造成了其精神上的空虚。

面对接连发生的学生因受欺负而自杀的问题,日出台了具体对策,如加强心理干预机制、编制相关手册等。政府和民间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校园欺负”问题,开设了很多免费咨询电话。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学校、民间团体也纷纷采取措施,力求防患于未然。日本政府也在酝酿制定《防止欺凌对策基本法》来预防校园欺负行为。

我国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是学生打架斗殴、勒索抢劫、恐吓威胁等。值得注意的是,从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起,苏州、北京、沈阳、泰兴、潍坊等地连续发生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外人员砍伤、锤击、杀死幼儿园、小学学生、教师等重大校园暴力事件,并开始出现因教师师德丧失、师生关系冷漠导致的校园“冷暴力”事件。

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重视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提早预防由于学生个体因素造成的暴力事件;第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第三,提高教师素质,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多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现状,在发现其有暴力倾向时要及时制止,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减少危险隐患;第四,改善校园及学校周边的环境,让学生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五,家长多关心子女的现状,多与子女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喜好;第六,社会上严格监督未成年人能够接触到的媒体、娱乐、影视作品、动漫游戏的内容,防止不适合未成年人的暴力、色情相关的情节出现,同时也减少学生的压力,给予他们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乐于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第七,应针对校园暴力问题立法,使得校园暴力不再成为法网之下的“漏网之鱼”,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四、心理干预与校园暴力

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原理和有关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心理危机干预从过程上来说包括预防性干预、引导性干预、维护性干预和发展性干预;从对象上来说包括当事人干预、与当事人相关人群干预、当事人亲属人群干预;从形式上来说包括现场干预、来访性干预、跟踪性干预。完整而系统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应包括危机发生前的预防和准备、危机发生后的心理危机处理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评估等三个方面。

从校园暴力的防治来看,可以分别对有暴力倾向的师生及他们的亲朋好友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干预,建立心理档案,时常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由辅导教师对有暴力倾向的师生进行治疗,缓解他们的压力,倾听他们的倾诉,渐渐消除他们的攻击性。若不慎发生了校园暴力行为,一方面,应当及时对被害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把暴力侵害对其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对施暴者进行心理干预,消除其攻击性和暴力隐患,防止以后再对他人施暴。当然更需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估,从成功的案例中总结规律,防止类似的校园暴力再次发生。

总之,校园暴力应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充分重视,相关人员应结合多学科知识,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减少校园暴力,还校园一片纯净的天空。

主要参考文献:

[1]姚建龙.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

[2]朱作鑫.校园暴力之概念、现状及防治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5).

[3]朱晓玉.校园暴力与暴力文化的社会学思考——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探究及预防[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5,(3).

[4]雷衡生.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与预防[J].当代教育论坛,2002,12.

[5]张旺.美国校园暴力:现状、成因及措施[J].青年研究,2002,11.

[6]叶映华.美国校园暴力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

[7]施艳荣.日本“校园欺负”频发分析[J].青年研究,2007,(2).

[8]辛苗,费瑛.对“校园暴力”概念及其现状的分析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1).

[9]周红五.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4.

[10]伍新春,林崇德,臧伟伟,付芳.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校园暴力的研究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冷暴力;表现;成因分析;策略研究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加、教育普及率的提高,校园当中发生各类暴力事件的频率也相应上升。校园暴力现象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对于教育界而言,研究并解决校园暴力,使青少年免于此类问题对其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校园冷暴力的定义

学术界一般把在校学生受到的来自于其所在学校教师或学生的暴力伤害或欺凌定义为“校园暴力”。从其发生原因以及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健康危害角度归类,校园冷暴力属于校园暴力的一种。但冷暴力特指施暴方未采用实际的动作殴打或侵害受害方,而从语言、态度、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受害方施加欺凌,主要从心理和精神方面对受害者造成危害的暴力现象。校园冷暴力所涉及的范畴比较广,不仅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或生活中受到的精神或心理侵害,其放学或离校后所受到的来自校方的精神或心理侵害也包括在内。

二、校园冷暴力成因分析

1.社会原因与教育环境原因

教育资源的匮乏必然引起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教师在教育工作当中主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法全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问题。而当今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家庭背景复杂化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相对复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同样变得比较复杂。

2.文化原因与心理原因

我国教育领域一直以来传承儒家文化,讲究尊卑等级,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严格的尊卑界限,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虽然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社会关系的指导原则,但长期以来遗存的封建尊卑观念与社会文化影响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以至于依然存在一些将学生视为被支配和命令的对象的现象,对学生的自尊与自由意识缺乏足够的尊重,在教育活动中通常表现为不尊重学生,用作I惩罚学生,约束学生的人身自由,没收学生物品,等等。

三、解决校园冷暴力的策略

1.社会方面:提倡精神文明,加强宣传监控

精神文明的宣传非常重要,通过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正常社会伦理的宣讲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地位与家庭环境的差异,打消很多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功利思想,使其正确认识物质利益与社会等级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恢复自信。一方面要在学生中进行精神文明宣传,同时也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当中树立一视同仁的教育氛围,这样才能削弱一些学生与教师实施冷暴力的基础,构建公平和谐的校园环境。

2.学校方面:提倡自由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人格

对于一些陈旧的师生观念,应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对教师队伍进行改造,在教师当中树立尊重学生人格和自由,将学生视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以民主、自由的态度对待教学活动,处理师生关系。以高度的人文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师当中构建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观念,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和谐自由的师生关系。

3.学生方面: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知名心理学学者班杜拉(Albert・Bandura)提出的理论。班杜拉认为,在人的能力不变的前提下,人对自身行为结果的预计产生期望,会影响人从事这一行为的主动性。如果人遭受挫折打击,自我效能感会降低,反之则会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持续降低会影响人的心理,形成负面的心理状态,给人造成心理压力,而通过一定的心理自我认知与调节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校园冷暴力的一些表现形式并非会造成学生身体健康方面的伤害,其主要以挫折和压力的形式影响青少年的心理与精神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持续处于自我效能感极低的状态,相应的各种负面心理与情绪也会产生。而从个人角度而言,如果学生能正确认识并积极面对挫折和压力,就会从根本上解决冷暴力造成的心理问题。一方面要在学生中普及一定的自我保护与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要通过教师的观察,及时发现自我效能感长期不佳的学生,发现其原因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解决,从而避免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因不当的压力积累而造成校园冷暴力的现象。

参考文献:

校园暴力的研究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生;校园暴力;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195-02

随着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发展,暴力这个问题,成为了社会备受瞩目的社会性问题。尤其在中学生群体中,校园暴力甚至已经成为了中学生的代名词。见诸于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校园暴力事件冲击着我们的眼球。那些实施暴力的中学生们,他们施暴的手段也越来越恶劣。他们的施暴行为,给那些被施暴者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是精神的冲击。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半成熟、半儿童特点十分明显,可塑性大而不稳定,常被人喻为多事之秋,心理学称为“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如果被成功的塑造,他们是社会有用之才。如果放任自流,也许便是社会的害群之马。

一、校园暴力的定义

有关暴力的定义学术界始终没有达成一致,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对自我、他人、某个群体或某个社会有意地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体力或武力、其结果是造成,或很可能造成伤害、死亡、心理创伤、畸形或剥夺。”关于校园暴力,美国学者格林・迈克尔认为,校园暴力包括在学校或学校活动中发生的具有挑衅性质和暴力性质的现象以及来自医源性政策和实践的制度性暴力,前者通常被称为人际暴力或直接暴力,后者则被称为制度暴力或间接暴力。另有学者认为, 学校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的暴力虐待行为,包括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间的、形式有集体和个体之分。

二、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的可能性因素

中学校园暴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他是多方面问题的综合。既有家庭、学校的原因,也有社会和中学生个体自身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教育不科学,家庭氛围不正常,家长行为不端正,家庭周边环境不健康,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影响是逐渐渗透和根深蒂固的。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得不到正常家庭中应有的关爱,父母往往会忽视对其子女的心理、生理、或者学习上的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漠不关心。当校园暴力或其他违法事件发生了,这些父母才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然而,中学生正处于“第二反抗期”,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时期,他们对父母的管教极为反感。他们不愿意与父母敞开心扉,对父母的说教又显得那么不耐烦。同时,他们又处于社会化的初始阶段,他门对权威或父母的反抗往往使他们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遭受挫折。这些挫折增加了他们暴力行为的可能性。他们会把矛头指向比他们弱小的群体,进而发泄自己的不快。另外,有些家庭极端溺爱或者放纵孩子,孩子在他们的庇护伞下生长。他们通常为孩子摆平一些他们自认为的一些困难。当孩子以施暴者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可能没有及时的制止,这将会更加纵容孩子成为施暴者。此外,家长的暴力行为,也是中学施爆的重要原因,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孩子天生就是一个模仿者。家长的不良行为很可能就在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暴力行为。

(二)学校教育不当

学校是学生进行专门学习的场所。与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相比,学校教育更有目的性,带有明显的半强制性。学校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德、智、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但中国中学教育出现了很多易见的弊端。首先,中国中国教育现状是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方法大量存在,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和法制教育。中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迷茫区,对自己定位不清,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他们需要一个正确的路标,学校教育就是是一个重要的路标,中学生活单调而单纯,学校对于他们来说是进入社会的一个台阶。当学校没有在道德和法制方面做好铺垫时,他们很容易迷路,迷失自己,随波逐流,踏空台阶,让更多的暴力思想趁虚而入,以致容易造成暴力事件的发生;其次,师资力量缺乏,主要表现在数量和质量面。数量上,在中国的绝大多数中学,班级人数超出了三十人的标准,这样一个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很难掌握到每位学生的情况。在升学压力的驱使下,教师更多关注的的是能考出好成绩的学生,被忽视的往往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潜在的后进生。这些潜在的后进生们,得不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往往会以一种仇视的心理去藐视他们老师,和班级纪律,与他们所谓志同道合的朋友打破学校常规,满足他们的英雄情结。质量上,教育的真义在于通过教育者的合理引导,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然而,在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必要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他们常常采取教育暴力压服孩子。对孩子进行躯体暴力和言语暴力,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变相的把孩子驱离学校。

(三)中学生个人的原因

中学时期正处于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这个期间的发展是极其复杂和充满矛盾的。这个时期心理与生理发展的典型特征是,心理发展明显滞后于生理发展。生理的发展让中学生的内心充满成熟感,一举一动明显有着模仿大人的成分,但是在心理上却还童心未泯,遇事无所适从,考虑事情感性大于理性。在心理上,他们自我意识的增长,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处于自我中心的态势,遇到困难不向父母求助,而是转向自己的同伴,同时,他们又非常重视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的角色和权威,往往义气行事。在行为上,校园暴力主要以躯体暴力,言语暴力为主。那些暴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两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群体现象。有些人是事件的发起者,而更多人是事件的从众者。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层出不穷,更新换代迅速,人们的生活步调随之加快。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在中学生的生活中,网络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加入了低头一组,除了上课,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网络。网络是一个乌龙混杂的虚拟世界,一方面,它扩充了青少年认识外面世界的渠道。另一方面,它给了暴力、色情、网络游戏等这些不良信息可趁之机。暴力、色情等充斥着青少年的眼球,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尤其是网络游戏,在网络游戏里,青少年可以满足他们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在网络世界里简单粗暴的行为很容易出现在社会中。在一个超过对 200 项媒体暴力和攻击行为的研究分析中,研究者发现青少年暴露在充斥着暴力的媒体之下,会引起其攻击行为周期的缩短。另一个更新的研究发现,较少看电视或其他暴力媒体的青少年,其侵略行为较少。

三、建立预防干预机制,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

许多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不和谐、自信心和自尊心低、家庭不完整等都与校园暴力存在高相关。因此,除了要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外,还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的预防机制,避免暴力发生。

(一)增强父母责任感,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健康顾问,而且还是孩子的精神导师。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父母应该认清自己的角色,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在教育孩子时应讲究方法,尤其在道德方面的教育,要以身作则,不能以自己的思想去控制孩子,将自己不成熟的思想强加给孩子。民主的家庭教育是较好的教育方法。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遵循从低到高的原则,只有低一层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上升为高层的需要。因此,家不仅仅是孩子的港湾而已,它的温馨更需要相互的尊敬和爱的填补。父母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更多爱的包容,注意耐心引导孩子,不是惟命是从,不是专横暴力。当然,由于父母接受的教育不同,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有差异。因此,需要教育机构大力的扶持。比如,定期在社区为家长进行讲座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或让家长进行交流,传授经验,取长补短。让家长知道,养育孩子并不是吃饱穿暖那么简单。

(二)更新学校教育理念,加大学校防治力度

人类教育的初始化状态是一种“在生活中”的教育,教育与生活基本上是合一的,教育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是教育,教育与生活相得益彰、融洽共处 。然而,现在的教育是缺乏生活气息的,完全是应试教育,与生活割裂开来。不是因材施教,而是流水线般教育。这样的教育,显然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特点,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到了中学时期,升学压力加大,学业负担重,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倦怠或沉迷于网络而逃避现实。因此,学校应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兴趣。另外,还要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定期与学生交流,及早发现问题,及早预防。定期与家长沟通,开办家长会,让家长知道孩子近期状态,配合学校教育。最后,学校应加强法制教育,定期宣传法制思想,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三)净化社会环境,建立社会防御机制

良好的社会环境必定是一个干净、健康的环境。当然也是全社会共同维护的环境。首先,杜绝暴力文化。“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对影片,电视剧等音像制品实行分级管理,避免青少年直接接触凶杀等暴力片。再次,净化网络环境。网络是青少年走向犯罪的一大毒瘤,净化网络环境势在必行。在这一点上,政府部门应该有所作为,加大对游戏的审查力度,杜绝黄色、暴力游戏,多部门合力监管游戏流通渠道,还给公民一个健康的网络空间。最后,本人认为政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走向基层,定期向中学生传授预防犯罪的措施,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同时讲授法律常识,让学生知法、懂法、用法。中学时期正处于“初出茅庐不怕虎”的时期,他们不是不怕法律,而是不懂法律,不知道行为后果的严重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讲解应该比教师在讲台上的讲授更有威慑力。

四、结语

总之,校园暴力的发生并非偶然因素促成的,它是多方面的综合。因此,要防范和控制校园暴力,必须要从各方面综合治理,让不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各因素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Michael B・Greene,“Reducing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in Schools,”Trauma, Violence& Abuse ,V o l・6, No・3, 2005.

[2]张旺.美国校园暴力: 现状、成因及措施[J].青年研究,2002(11).

[3]理查德・谢弗,刘鹤群,房智慧(译).社会学与生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校园暴力的研究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园暴力;原因;预防

近些年来,校园暴力现象已经成为当今一大社会问题。我国校园暴力呈现日益恶化的趋势,各地连续发生了不少重大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此,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维护校园安全的规定,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06年),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加强了有关校园安全的规定。如何通过透视校园暴力的表象,探索其形成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以减少和避免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本文拟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校园暴力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

校园暴力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但关于什么是校园暴力,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一个普遍认同的概念。我国学者尹逊强认为,“校园暴力一般是泛指发生在青少年之间、与学校的学习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它既包含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也包括了发生在校园外但与学校有着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美国学者Anderson M.认为,“凡是在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举办的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暴力行为都可归结为校园暴力”。上海市教育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谭晓玉博士认为,校园暴力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的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的,由教师、学生或者校外人员对受害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狭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主要发生在校园中,由学生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一般泛指发生在青少年之间、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既包含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也包括了发生在校园外但与学校有着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1996年召开的第49届世界卫生大会首次将“暴力”作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来,将其定义为“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的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校园暴力就是“发生在学校内外的,导致师生身体和心理伤害、造成师生财产和名誉损害、破坏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行为”。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暴力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还是一个组织概念(指学校组织或管理的活动);它既可能发生在学校内,也可能发生在学校外;既可能发生在上学及上课期间,也可能发生在放学及下课期间;既可能发生在学期、学年常规教学时间内,也可能发生在节假日或寒暑假期间。比如发生在校车上甚至发生在上车、下车期间;发生在上学、放学进出校门期间;发生在节假日或寒暑假学校组织的活动期间。

可见,校园暴力包括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校园暴力行为发生在校园或其相邻地区;第二,校园暴力侵害的对象为教职员工、学生及其财产等,以学生为主要目标;第三,校园暴力侵犯了他人人身权利、公私财产以及造成心理伤害,甚至造成伤残、死亡等严重后果。

二、校园暴力的生成原因

1.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根据犯罪学的一般理论,实施暴力犯罪的行为人自身人格因素对其行为造成影响。不论行为人个人特点、社会成就、地位差异多大,施暴的复杂程度和表现形式怎样不一,都具有一些相似的个性缺陷方面的特质。就校园暴力来说,具有个性缺陷方面特质的学生往往过分冲动、自控能力差,在生活中无法与他人建立信任感,自尊和自卑感比较强,在学校中常常顶撞教师,无法与学生友好相处,无法适应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人因年龄和心理不健全等因素导致无法形成正确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耐挫能力较差的学生正处在尚未发育成熟的发育期,个人行为的稳定性差,当他们遇到某些挫折或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矛盾无法解决时很容易做出冲动性的过激举动。有关调查显示:产生暴力行为与性格的以下三种特质有关:自尊感与自卑感强烈、自控能力与耐挫能力极差、强烈的嫉妒心与好胜心。

2.学校管理和教育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实施场所集中在校园内部以及周边环境,因此学校防范成为了预防校园暴力的重中之重。学校是校园暴力发生的地点,校园暴力的产生学校方面责任重大。当前教育体制和教师管理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是校园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教育的功利性使得许多教师仍惯用制度和规则来约束学生,用成绩和分数来评价学生,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排名导致大部分学生具有挫折感,极易引起学生情绪波动,从而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因此,学校只注重智力教育和升学率,忽视或轻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成为了校园暴力产生的一大原因。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下,每个学生关注的都是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认为的好学生也只是从分数上去衡量,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关注。有的教师缺乏师德和敬业精神,对学生冷漠,缺乏感情和爱心。有的教师脾气急躁、方法简单,对有缺点或有错误的学生不是耐心地教导,而是对他们施以体罚或粗暴对待。有的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偏听偏信,以致处理不公正等,这些教育不当行为都可能促使校园暴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