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民健身概念

全民健身概念

全民健身概念

全民健身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事法;卫生法;概念比较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4.229

1相关理论概述

1.1医事法概念。医事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社会中的利益关系制定法律规范,以确保公民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1]。医事法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医事法主要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各种医事法律;广义的医事法主要是指对社会上的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卫生服务部门关于医疗具体事项的法律规定,确保公民的健康权益不受侵害。医事法涉及医疗行为、医患关系、医疗事故、医疗责任等。

1.2卫生法概念。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卫生法,只有关于卫生法的医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卫生条例规定。卫生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明显的法律特征,卫生法规定主要涉及公民、法人、医师任职资格、卫生管理体制以及社会其他卫生活动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与处罚,是我国卫生监督部门的主要法律依据。例如食品安全法、空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2医事法与卫生法概念比较

2.1词义比较。通过对医事学与卫生法的概念的概述,我们可以看出,医事学与我国的民事法、刑事法等专业的法律学科同属一类。医事学是指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律事务的具体规定,是对医疗行为、医疗责任实施的法律规定,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从而推动医疗安全,避免医疗事故,不属于保障人类健康生存环境范畴。而卫生法的概念主要是对公民、法人、医师任职资格、卫生管理体制以及社会其他卫生活动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与处罚,是对人类健康生存环境的法律规定,卫生法是医事法的重要体现。对于“卫生”一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人们对“卫生”的理解是防卫生命安全。现如今,“卫生”一词的解释是“预防疾病,改善生存环境和生理需求,确保身体健康”。从卫生的词义上我们可以总结成为通过对医疗设备、医疗技术,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健康防治,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规定确保人类生存环境,实现公民健康权益不受损害。从词义层面上来讲,显然“卫生”的范畴大于医学的范畴,医学事物成为组成卫生事物的一部分。但是从法律层面上来说,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确保公民的身体健康,但是卫生法是对医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卫生条例规定,属于医事法的一部分。针对医事法与卫生法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2医事法与卫生法内容比较。卫生法的概念,决定了卫生法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是对疾病的预防、健康环境的维护、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等。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卫生法的一些规定已经不符合现代医学的发展。根据医事法的概念,可以得出,卫生法是组成医事法的重要部分,医事法包括卫生法,医事法的内容范围更加广泛。目前社会各界学者对于医事法和卫生法的概念仍然没有达到完全的统一,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很多学者认为卫生法比医事法的内容涵盖广泛,医疗事务只是局限于医疗活动和医患关系之间的法律,对于卫生法而言,卫生不仅涵盖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其内容还包括医疗、药品、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防治、卫生安全规定等与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利益相关的一切活动[2]。但是无论是医事法还是卫生法来讲,其主要目的和任务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3医事法与卫生法发展探析

3.1健康利益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身体健康是没有疾病,身体健康是生活的更高标准,身体健康是每个公民都应享有的权利[3]。首先,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这就要求必须通过科学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对患有疾病的病者运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进行健康诊治,诊治过程中所发生的医疗行为活动,也就是医疗事务。健康不仅是指身体的健康,也是精神健康。所谓精神健康主要是指社会环境、生活质量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环境主要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活质量主要是指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卫生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竞争中很多不成熟的因素,这就要求卫生法对社会中存在的影响公民身体健康的因素做出详细的法律规定,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卫生法的规定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适应健康利益发展要求。卫生法涵盖的法律规范比医事法广泛,凡是关于影响公民身体健康的社会因素都属于卫生法范围。

3.2法律实务发展分析。从法律实务方面来说,我国的食品、药品问题导致广大人民群众造成健康危害,通过医事法解决显然不可能,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这些都是社会问题,无论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多么高超,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卫生法做出强制要求,规范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健康安全隐患,规定食品安全标准,规定三废排放标准,督促企业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不受侵害。从法律实务发展的趋势分析,卫生法在保障人民健康权益中作用重大。

4结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医疗主体和患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医事法和卫生法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医事法与卫生法的概念,对两者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探析。只有加强卫生法的法律监督,正确理解医事法的法律规定,才能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

参考文献

[1]莫洪宪,刘维新.医事刑法研究论纲[J].现代法学,2011,06:107-115.

[2]张彩霞.全球卫生法:全球卫生治理的新趋势[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10:60-66.

全民健身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健康;概念;解读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7)05-0618-03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健康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谁都想活得健康、潇 洒,度过幸福而短暂的一生。对个人来讲,健康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生命长短,而且直接影 响在生命的全过程中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人类的健康状况或国民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人类 、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昌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健康的概念也几度更新。在竞争 日益激化的今天,人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健康的内涵,是谋求健康和评价健康的基础。

1健康概念的历史演进

1.1建立在疾病基础上的健康概念 健康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主要围绕着如何抵抗疾病这一核 心,先后出现了依赖巫医、医疗治病、求长生之道和预防疾病等多种形式。远古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还处于感性阶段,不能正确解释疾病的实 质,只能用“上天和神灵的力量或惩罚”来认识疾病。把人类的健康与并不存在的鬼神联系 在一起,形成了唯心的不科学的健康观。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医药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不 断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健康是可以把握、不依赖于天命的。并逐渐形成了健康就是能正常 工作或没有疾病的机械唯物论的健康观[1]。

19世纪末,人们开始对疾病的原因有了一定了解,形成了健康就是保持病原、人体和环境之 间的生态平衡的健康观。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通过炼丹术和养生之道等途径来达到预防疾 病、长生不老的做法,这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对健康的极度需求程度。

18世纪以来,不少学者提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疾病就是健康受损,在形式上形成了健康的 循坏定义,只反映了健康的负向作用,是健康的消极定义。这类定义既没有回答健康的实质 ,也没有阐明健康的特征,只是借助健康的对立面――疾病来证明健康。这对于人们正确认 识健康、谋求健康和评价健康实际意义并不大。事实上健康和疾病以及亚健康都是人体生命 过程中的不同的质态。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这种 建立在疾病基础上的健康概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健康的发展。

1.2四维健康新概念的出现 尽管人们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事与人违,疾病往往悄悄缠身,使人感 到生、老、病、死的痛苦和人生旅途的艰难,有的人因此而英年早逝,有的成了长期“专职 ”病患者,给家庭、社会增加负担。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也越来越宽,新病、奇病、时 代病、富贵病不断袭来。人们在与疾病不断抗争中,慢慢地认识到健康不单纯是肉体无痛无 病,还与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健康的内涵不断发展,由过去单一的生理健康(一维)发展到生理、 心理健康(二维)又发展到生理、心理、社会良好(三维)。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提出了著名的健康三维概念,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心理的 和社会的完美状态。"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定义了四维健康新概念,即“一个人在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2]。

四维健康新概念是WHO对全球21世纪医学发展动向的展望和概括,要求当前的生物医学模式 必须向生物-心理-社会新模式改革发展,要求由单纯治疗疾病的cure medicine变为预防、 保健、养生、治疗、康复相结合的care medicine,要求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无药物治疗相 结合,与环境自然和谐发展,与科学和社会协调协同可持续系统化发展。四维健康新投稿日期:2005-08-26作者简介:曾承志(1966-),男,湖南新化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 体育学。 概念同时也为体育科学在健康事业中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空间,指明了方向。

2健康新概念的内涵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最新概念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健康不仅涉及人的体能方 面也涉及人的精神方面。将道德修养作为精神健康的内涵,其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 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 按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行为。把道德健康纳入健康的大范畴, 是有其道理及科学根据的。巴西医学家马丁斯经过10年的研究发现,屡犯贪污行的人 ,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神经过敏等症而折寿。善良的品格、淡白的心境是健康的保 证,与人相处善良正直、心地坦荡,遇事出于公正,凡事为别人着想,这样便无烦恼,使心 理保持平衡,有利健康。继1990年提出健康新概念后,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了“健康"应具备的标准。它们包括:① 有 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②处世乐 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物的巨细;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应变力强, 能适应环境的变化;⑤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⑥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 肩、臀位置协调;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 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3]。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 的状态。影响健康的四个主要因素有:①环境。包括由于微生物和寄生虫这些病原生物作用 下致病的生物因素;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接触到的各种物理条件,如气温、湿度、气压、 噪音、振动、辐射等超过限度时影响人体健康的物理因素;天然或合成的化学物质导致中毒 的化学因素;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②生活习惯。包括饮食、风俗习惯、不良嗜好、交 通事故、体育锻炼、精神紧张等。③卫生医疗条件,指社会卫生医疗设施和制度的完善状况 。④遗传因素。⑤教育程度和道德修养水平。

最新的健康概念包含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其实社会适应性归根结 底取决于身体和心理的素质状况,而道德健康则取决于自身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等。因此 ,健康新概念的核心是由消极被动的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的掌握健康,由治身病发展到注 重治心病、治社会病、治道德缺损病。现代社会由于竞争激烈,工作繁重、风险多、压力大 ,人们烦恼丛生,旧烦恼刚刚消除,新烦恼又产生,无论高官还是平民,无论富者还是贫者 ,无论在岗还是下岗,差不多都有大大小小的烦恼,许多疾病包括身病心病、社会病、道德 病大多由烦恼伴随而生。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生活条件改善了,为什么烦恼反而越来 越多。这就告诉我们人的贪欲并不因为物质文明的进步而减少,精神滑坡导致道德缺损是现 代病的重要根源。因此,预防疾病单单注意衣食住行和加强个人卫生、体育锻炼是远远不够 的,现在看来首先要从完善道德做起,治愈道德缺损症是健康之本。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他 必然是心理健康者,心理健康心地善良、心态安定就能与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就能适应社 会的变化,又不会随波逐流。道德完善、社会安定、心理健康必然净化自然环境,促进生理 健康,达到“仁者寿”的目的。

3对新概念的理解和补充

3.1新概念忽视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的“四维”健康观念虽然较为全面和合理,但是忽视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与自然界是在不断求得统一中而维持着人的生命和健康,从而循着生命规律而发展。人体 必需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与四时气候求得统一而维持生命[4]。因此,要想保持 健康,首先要致力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环境在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大气、土壤和食物等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存在大量危害健康 的因素。生活饮用水、居住环境、饮食、生产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都和健康密不可分。随着 科技水平的发展,各类环境污染充斥着现代人的生活,这其中不仅包括化学、噪声等方面的 污染还包括电波、微波、辐射方面的污染。 例如“手机综合症”,手机对人们的生理、心 理、社会、环境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它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手机在人生理和环 境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其产生的电子雾对人身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长时间的自己使用手机或 接触手机使用者会有恶心、头痛、疲劳无力等症状。因此,要保护环境,减少自然污染和人 为污染的发生。

3.2体育锻炼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体育锻炼可缓解心理障碍,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研究者推测:充满活力的体育锻炼,可以 促进脑内有益化学物质的分泌,比如“内啡肽"。这种物质可以使人心情振奋、精神愉悦。 体 育锻炼还能改进对自我形象的把握;得到团体其他成员的帮助;分散对日常忧虑担心的过分 关注;提升对所遇问题处理的自信心。所有这些作用都有利于情绪的改善。

《哈佛心理健康通讯》在总结了大量的研究后得出结论:体育锻炼对缓解抑郁、焦虑和其他 慢性的心理障碍有很好的帮助。哈佛大学教授米勒举例说:经过3个月的严格体育锻炼程序 后,参加锻炼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与接受标准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其他患者效果相 似。即使对中学生的研究也发现,参加体育锻炼多的同学抑郁症状相对较少。虽然目前还没 有明了体育锻炼有益于抑郁症和其他心理问题的具体作用细节,但是很多研究都证实了锻炼 的良好作用,而且丝毫没有不利的影响。其他研究也发现:锻炼可以改善诸如惊恐障碍、心 理创伤和其他焦虑性心理问题。

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交往的情景,因为它包含有等级观念、流行时尚、服装潮流、法 律精神、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商业关系等许多社会交往中常见的要素,它就像一个“价值容 器"盛载着社会上主要的、流行的价值观念[5]。在学校教育中,体育课教学和课外 体育活动 的开展,以及学校对体育的政策,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社会化过程起很大影响,尤其是 体育课教学,除了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外,还教授学生掌握有用的社会知识和陶冶 其个性,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行。参加体育活动能满足人的交往需要,并使人的性格得到 改善等要点。体育活动的角色扮演和规则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法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而这种相似性有利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规范。因此,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社 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水平。

因此,必须采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推行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倡导全民健身与全民 健心并举,西医、中医、心理医以及运动医学一起上,各自扬长避短,互相取长补短。

应全民健身健心的需要用无药物的替代疗法,主要让人学会如何调正心态避免疾病和长期保 持健康的方法和技术,在这里体育和现代心理学传统养生方法都得到用武之地。凡对人类净 化心灵疗疾保健有用的技术方法,都应该弘扬,通过实践来自然扬弃,适者不断发展,精益 求精,不适者自然淘汰。

3.3身体强壮不等于健康 发展力量素质、耐力素质与柔韧素质的确是满足“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 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 体质,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的健康可以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过分强调身体强壮并非 有利于健康。

全民健身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武术概念;逻辑学;本质属性;外延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martial arts more clearly present in front of peopl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rtial arts, this paper has a logical analysis on the definition of martial arts in the ancient,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imes 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d logic analysis. It points out defect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definition of martial arts put forward by the past scholars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using correct logical form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Wushu, clearing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he martial arts, distinguishing the extension of martial arts.

【Key words】concept of martial arts; logic; essential attribute; extension

引言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以及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思维方式。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在其《概念论》中称:“概念无疑是形式,但必须认为是无限的有创造性的形式,它包含一切充实的内容在自身内,并能够同时不为内容所限制或束缚。概念乃是内含于事物本身之中的东西:事物之所以是事物,即有其中包含概念,因此把握一个对象,即是意识着这对象的概念〔1〕。”因此,对武术概念的逻辑学探究,一方面能揭示武术这一技击内涵,建立良好的武术思维的基础,另一方面能明确武术的外延,亦是形成武术理论体系的基本条件。

然而,武术这一运动文化载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既要看到古代、近现代的大社会背景对武术发展的影响,又要看到当代“大武术观”对武术“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指导性意义,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明确武术这一概念。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运用形式逻辑定义武术概念,吸收前辈们对武术概念的感性认识,深化、发展、升华武术概念这一理性认识。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武术概念的定义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中国武术史、中国武术导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等专著以及相关文献资料。

逻辑分析法:从武术概念的整体到武术概念的部分,再从武术概念的部分到武术概念的整体,以此为逻辑基础,运用归纳、演绎论证方法,对武术概念进行逻辑分析。

2武术概念的演变及逻辑分析

2.1武术概念的历史演变

2.1.1古代武术概念的萌芽

任何事物的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漫长久远年代里走过来的武术,今天的概念和往昔的概念及所涵盖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不少差异,但本质属性是一脉相承的。

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称谓,如春秋战国时称“技击”,汉代称“武艺”,清初称“武术”,民国时期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武术”。“武术”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与门下文人共同编定的《文选》中,但不具有今天武术概念所具有的含义,文中有诗句为“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南朝宋・朱颜年《皇太子释奠会》),其意指停止武战,发扬文治,并非反映今之武术的概念。后人将“武术”一词作为自卫强身之术的专门用语。“武”在甲骨文中指人持戈行进。“术”在甲骨文中指道路。本义:城邑中的道路。《辞海》解释“武”字有多个义项,其中前两个义项是:①“泛称干戈军旅之事”;②“勇猛”。《说文解字》中称“术”字为“邑中道也”,后引申为“技艺”,即方法、技术,如同道路是通达目的的手段。实际上,中国的“武”字,(字面上是战斗),其实是由“止”字(表示“停止”)和“戈”字(意指“矛”)组成的。所谓止戈为“武”。意思是:“停止战争”或者“维护和平”。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古代武术只发挥了其军事功能、防身功效,即与人斗、与兽斗的指导思想。

2.1.2近、现代武术概念的初探

近、现代武术概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究其原因,在政治上帝国列强的侵入、封建制度的瓦解、新政的出现;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经济开始瓦解;文化上,闭关锁国政策不再,中西文化开始碰撞,武术吸收了西方的“体育说”,但武术的技击本质属性、外延没有明确,只是确定了武术的功能和意义,正如以下概述:

1932年编写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认为国术原为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技能,一方面可以锻炼体格之工具〔2〕。

1943年《中国国术馆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宣言》对武术的定义是:“所谓民族体育者,即我国固有之武术也!源远流长,体用兼备,不独在运动工具具有相当之价值,且对于自卫上有显著之功效〔3〕。”

1949年10月26日至27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武术名家张文广发言:“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创造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强身健体的特点〔4〕。”

2.1.3当代武术概念的争鸣

当代武术概念的争鸣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体制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化上百废待兴,为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而在这个阶段,武术概念的表述出现了唯技击论。

1957年3月张之江在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指出: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主要的体育活动方式,这个体育活动方式,在民族健康、民族自卫以及民族医学治疗上,都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5〕。

1957年6月“关于武术性质问题的讨论”,诸专家认为:武术是民族形式体育的内容之一,具有健身、技击、艺术的成分,它是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思想品德,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6〕。

1961年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则认为,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它具有强筋健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财产〔7〕。

1987年出版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以及包括对抗技击内容的具有独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8〕。

1988年2月,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分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武术学术专题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武术被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9〕。

1988年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认为,武术是一种由踢、打、摔、拿、劈、刺等攻防动作组成的徒手与持器械者搏斗的套路和对抗性运动〔10〕。

1988年由张高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亦称武艺,是由中国古代技击格斗技术演化而成的一项兼具套路演练及攻防搏斗演练形式的体育运动〔11〕。

1989年由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写的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12〕。

1990年由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体育运动学校教材则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13〕。同年,由马明保、张中尧、黄益苏主编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14〕。而这一年由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人教版武术教材则认为,武术是以带有攻防含义的动作为素材,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和规则要求,以套路演练或技击格斗为不同的表现形式,达到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15〕。

1992年由孟昭祥、王建华编著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6〕。

1995年由马明保、张中尧、黄益苏主编的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专科教材则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散打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7〕。

1996年由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8〕。

1997年由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体育院校函授教材则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9〕。

武术概念的稳定期在21世纪以后,如表1中所著:大部分学者基本认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2武术概念的逻辑分析

2.2.1界定武术概念的形式逻辑规则及意义

从形式逻辑上对武术概念下定义包括三个部分,即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也就是武术的本质属性、分类、武术的上位概念。而形式逻辑也规定对武术概念下定义的规则:第一,定义必须揭示武术的区别性特征。第二,定义项(武术)和被定义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外延必须相等,否则会犯形式逻辑的定义过窄错误(即一个定义把本来属于被定义概念外延的对象排除该概念的外延之外),例如:1988年12月,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讨会上,武术的概念被界定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该定义就犯有定义过窄的错误,对武术的分类缺少了功法运动形式。当然,对武术的定义也会出现定义过宽的错误(一个定义把本来不属于被定义概念外延的对象也包括在该概念的外延之内)。又如:1961年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则认为,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它具有强筋健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财产。该定义就没有指出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仅仅指出了武术的体育属性,同时提出了武术的运动形式,而且把武术表述为体育,把武术的外延给扩大了。第三,定义不能恶性循环。在用定义项去刻画、说明被定义项时,定义项本身又需要或依赖于被定义项说明。第四,定义不可用含混、隐晦或比喻性词语来表示。第五,除非必要,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或负概念。

那么,我们该运用何种方法对武术准确定义呢?形式逻辑上规定属加种差定义是对武术概念最准确的定义方法。即找出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然后找出相应的种类,被定义项就等于种差加上属。如果一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而后者的外延并不全部包含在前者的外延之中,则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有种属关系,前一概念是后一概念的种概念,后一概念则是前一概念的属概念。而武术概念的属就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概念的种差就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对武术的准确定义,有助于人们能够把对武术的已有认识总结、巩固下来作为以后新的认识武术活动的基础,有助于人们揭示武术这个词语、概念、命题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明确武术的使用范围,进而弄清楚武术这个词语、概念、命题的使用是否合适,是否存在逻辑方面的错误;有助于人们在武术理性的交流与传播中,所使用的武术术语能够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从而避免因误解、误读所产生的无谓争论,大大提高武术交流的可能性,促进武术传承与传播。

因此,可以将武术概念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2.2武术的内涵:体育属性、技能属性、文化属性、技击属性

武术作为身体运动方式的存在,是记载身体运动的符号,也体现出了武术的体育属性,那么武术的概念应该表述为:武术是一种中国传统攻防技击的体育运动。但是,除了武术,其他运动项目也具有身体运动的属性。所以说,体育属性不具有排他性,不能作为武术的本质属性。

武术内容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技术,它在古代军事斗争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古以来武术就一直发挥着技能方面的作用,无论是看家护院的家丁,还是镖师、艺人、拳师,都将武术作为一种防身自卫技能。如果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能属性,那么武术概念的表述应为:武术是具有技能属性,以攻防意识为主的体育运动项目。但从中不难发现,跆拳道甚至拳击也具有这样的技能属性,因此,技能属性也不能作为武术的本质属性。

武术不仅具有技能属性、体育属性,还是诠释文化的符号,作为一种文化资源阐释着中国文化,如果其作为武术的本质属性,那么武术则是具有文化属性的攻防意识的传统体育项目,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其他的民族传统项目太极拳也具有文化属性。所以说文化属性作为武术的内涵也是不妥的。

武术是中国历代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将零乱的攻防技术不断综合整理、发展,并用套路、格斗、功法形式提炼出来的技术体系。技击属性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因此,武术的概念必须反映其本质属性――技击性及其技术范畴,如徒手的踢、打、摔、拿和器械的劈、砍、扎、击、刺等攻防格斗技法。

2.2.3武术的运动形式是对抗格斗、套路演练和功法

武术的概念不仅要反映武术的本质属性,而且要反映武术的运动形式。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抗格斗和套路演练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它们平行存在,相互补充。对抗格斗是武术攻防技术在双方直接对抗中的应用,套路演练是武术攻防技术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体现,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抗性练习,可以提高攻防技术,具有强健体魄、防身自卫价值:通过套路练习,既能掌握一定的攻防技能,又能熟练地展示武术的艺术性,具有观赏审美价值。武术概念反映的运动形式既属于体育范畴,又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2.2.4“内外兼修”反映了武术的文化属性

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宗教思想的影响,自然地融会了中国传统的易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军事学、美学、养生等多种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它内涵丰富、寓意深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性,又有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运动中的智慧结晶。使武术超越了一般的技能技术层次,也超越了以体能形态为主的竞技的西方体育。武术以阴阳哲学为基础,以“主动”与“主静”及中庸为支架,体现了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诸如整体运动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虚实说,等等,形成了独具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化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它是中国文化在人体运动中的表现和载体,从一个侧面辉映出东方民族文化的光彩。“内外兼修”的内容可归结为四个方面:武术追求外在的形健和内在的神韵,从而达到形神兼备;武术训练中既强调练“内”,又强调练“外”,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武术的“内三合”与“外三合”、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追求一种高度的协调与统一,体现了整体运动观;武术追求内外交修之功,要求武德与拳理、技术与修养结合,达到武术育人的最高境界。所以“内外兼修”一语较形象地表达了武术的传统文化属性。

总括起来说,武术是中国传统技击术,归属于传统的民族体育,又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广义上的武术,是一种包含实用技击的人体文化;狭义上的武术,应称为武术运动,是一种体育运动,主要包含套路和格斗、功法运动形式。从逻辑学上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是武术的属概念,武术的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则是概念的外延。比较确切的提法,作为体育项目之一的武术应称为武术运动。

3结论

3.1准确运用形式逻辑界定武术概念

武术概念的界定既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又要体现其本质属性技击和套路、格斗、功法运动形式,以及“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文化属性。因此,在对武术概念下定义的同时,既要考虑到形式逻辑上对概念的属加种差的定义规则,又要认识到武术的属、种差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对武术概念下定义既不能定义过宽,也不能定义过窄。

3.2明确武术的本质属性

体育学是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而民族传统体育又是体育学的下支,那么民族传统体育是武术的上位概念,其中,三者是从属关系。因此,选择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论,既要看到武术的整体民族传统体育学,又要看到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组成部分武术;也要从体育学这一宏观视角把握武术这一微观定义。这样才会对研究武术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3.3正确区分武术概念外延

据刘兰英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可知,庄子和老子均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的,运动是普遍存在的,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因此,要以运动的观点来对待武术,武术概念是在不断发展的文化中完善的。但是,我们也应该以传承的观点来对待武术文化,其中张岱年先生认为:新文化承认原有文化基础的历史继承性,承认文化的发展进化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变化,否则就失去了文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同时,这种新文化也承认原有文化在空间上的交流、民族间的沟通,以开放的胸襟迎接、吸纳新的文化要素,不断充实和增强生命活力〔20〕。这就启示我们要在发扬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先进的武术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会使武术发扬光大,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刷;1996:323.

〔2〕邱丕相,蔡仲林.中国武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3〕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7.

〔4〕张文广.我的武术生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5〕中央国术馆史编辑委员会.中央国术馆史〔M〕.合肥:黄山书社,1996:75.

〔6〕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7〕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6.

〔8〕毛景广,吴姗姗,赖国耀.武术〔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

〔9〕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10〕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

〔11〕张高顺.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

〔1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

〔13〕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

〔14〕马明保,张中尧,黄益苏.武术〔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

〔15〕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

〔16〕孟昭祥,王建华.武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

〔17〕马明保,张中尧,黄益苏.武术〔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

〔18〕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

全民健身概念范文第4篇

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的是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健康作为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为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国家于2011年重新制定并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鼓励人们参与健身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指数及生活幸福指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不仅仅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主要标志,还是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发展全民健身已经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1 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研究

生活方式原属于日常用语,19世纪开始作为学术用语出现,19世纪中叶,生活方式开始作为学术概念出现在著作中,到20世纪,生活方式的研究先后在西方各国兴起。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生活方式正式被纳入科学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众多生活方式相关定义,得出生活方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模式,通过社会的发展客观变化为一定经济基础条件下所反映的民族、社会阶级、社会群体所有特征的总和。

体育生活方式属于生活方式概念的衍生。首次出现在199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召开的“健康促进与体育”的国际会议上。会议上专家普遍认为虽然个人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及家庭,但政府必须创造一个完整的社会环境,使公民形成和保持体育的生活方式(Physically active lifestyles)。大会还督促各国政府把推动大众体育发展作为公共健康和社会政策的组成部分,并明确提出了“体育成为健康生活的基石”等7项主要任务[1]。1995年德国科隆体育大学召开了国际体育科学研讨会,会上日本学者佐伯聪夫(Saek I,T)在谈到21世纪日本大众体育时,他指出21世纪体育应该作为一种文化的生活方式存在,即体育生活方式。明确提出了体育生活方式(Sport Life Style)这一概念[2]。体育生活方式这一定义的提出,为现代社会体育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体育生活方式符合以人为本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针对“体育生活方式”,国内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定义,以下是部分学者对体育生活方式给予的界定。

苗大培在体育、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界定,他认为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这样的体育生活方式应该是一种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3]。

张玉秀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将体育生活方式界定为广义的体育生活方式与狭义的体育生活方式。广义的体育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价值观及社会背景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体育活动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而狭义的体育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日常体育实践行为特征及其表现形式[6]。

王娟对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专门的研究,最终界定体育生活方式为:在一定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人们根据主观愿望,用可获得的体育资源来满足自身维持和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7]。如此界定强调了社会背景及资源条件对发展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

综合以上几位学者给出的界定可以发现其界定主要分为两类狭义概念与广义概念。狭义概念单指表面行为,而广义概念上就包括了活动形成的背景以及活动体现的形式,这种活动本身包含生活方式的全部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生活方式就是一个种群高度发展所产生的一种有利于健康生活的一种生活形式。

2 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前有关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的研究,地域性很强,大学数学者从制约因素以及发展相应对策来做主要调查及制定相关研究。发现体育场地设施匮乏、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薄弱、体育科学指导不足等已经成为制约体育发展的几大主要因素。

其中,经济条件是制约体育生活方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成君在《北京市居民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提到农村体育发展缺少资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组织经费来源变焦单一,仅仅依靠财政支出远远不能满足修建体育场地设施、配置体育器材和开展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需求[8]。另外,民众体育意识薄弱是制约体育生活发展的关键因素。体育参与是人们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主要行为,往往因为民众缺乏参与正确的动机和兴趣使体育运动成为一中习惯,继而无法养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过上了高度自动化的生活,接踵而来的是“现代文明疾病”的产生。这类疾病大多是因为长期缺乏体育锻炼所致,因此,养成体育生活方式对提供公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研究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几乎渗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体育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多种功能与属性。为了解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吴凤起在《论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中主要论述了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她认为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与人的生命质量关系密切,与现代人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休戚相关的特殊生活方式。体育生活作为恢复人的本质与体现人的价值的生活活动及社会实践,意味着是一种人性的解放[9]。

马连鹏提出体育生活方式概念的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生活方式理论与现代体育理论,指出了提高生命质量是提高生质量的核心,为现代人在体育活动中实现“健康”的目的而在社会学领域开拓了新的视野,利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手段,便可以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方面着手解决健康问题[10]。

不难看出,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养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不仅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还能满足人机体需要和精神享受。

4 留守老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留守老人作为一特殊群体,开始受到人们关注,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对留守老人没有统一的界定,较常见的定义是指因子女长期(半年以上)离开户籍所在地进入城镇务工从事经商或生产活动而在家留守的老人。同时,还发现有不少学者把留守老人等同为空巢老人,对于这样一种现象学术界颇有争议。留守老人与空巢老人本质上极为相似,都具有子女不在身边、年老的特性,因此,学者们在研究时会根据研究需要给予适合的界定。如王学芳在《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支持网络建构探析》一文中就将留守老人界定为子女长期外出流动时留守在户籍地区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11]。此界定给留守老人在年龄做了一个明确的规定,使概念更具体更明确。然而,黄强却在界定过程中提出如果家中男子外出务工,留下妇女及孩子,老人收到照料有限,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12],也属于这一群体。所以他定义的农村留守老人是指子女外出经商或务工不在老人身边,留守老人是生活照料受影响且具有老年人特征的一类群体。

以上是部分学者对留守老人定义的研究,他们选择不同的维度进行界定,通过归纳总结发现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维度:老人年龄、子女外出情况、外出持续时间、老人是否有人照料。综合众家之长,综上所述可将将留守老人定义为:年龄在60岁以上,家中男子外出工作,且无时间去照料的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统称。

随着人们对留守老人关注的增多,对其体育生活方式、身心健康等研究也与日俱增。辛利和周毅认为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具有活动频繁、时间较长、持之以恒、群体亲合力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活动项目多样、活动场所固定、体育活动动机多样化等特点。他们还认为随着老年人体育人口的扩大化,文体活动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老年体育将趋于科学化,这有望将“运动处方”的锻炼方式在老年人中得以实现,同时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13]。

莫再美与何卫东对广西城市老年人体育活动形式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较为广泛且灵活,主要与朋友和同事一起、个人锻炼与家人一起,偏重于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会交际等方面[14]。他们还发现广西城市老年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同时对心理、精神和情绪状态有一个良好的调节作用。对于这一点,在刘从梅的研究中得到证实,他通过对安徽省凤阳县城三所院校退休教职工进行体育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途径,是老年人科学健身、预防与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有效途径[15]。一种良好的情绪能够减少疾病发生,延缓衰老,使老人健康长寿。刘洋波《城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也表明城市老年人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其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即体育生活方式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评分越高[16]。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年人在年龄过渡阶段,保持日常体育锻炼可以相应提高生活质量。

5 小结

通过查阅众多文献,可以发现对留守老人的研究有许多,有关留守老人体育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的研究也有大量学术探讨,但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老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少数民族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交通往往不太便利,当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再加上如今严峻的经济形势,大多数家庭选择弃农务工,纷纷南下北上讨生活。而这些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家庭,老年人和儿童就不得不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留守。留守中的老年人,在照顾自己生活的同时还兼顾抚养儿童的重任,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体育锻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此类研究的开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现状的了解与分析,探寻一种适合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的体育生活方式,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Bulleti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Z].1995 :135-136.

[2]Saek i,T . Sport Innovation towards a Mature Society [C].Images of Sport in the World.75th Anniversary of the German Sport University Cologne.1995:99-143.

[3]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03:6-8.

[6]张玉秀. 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的界定及其研究状况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13-16.

[7]王娟.对“体育生活方式”的界定[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3:216.

[8]成君,赵冬,曾哲淳等. 北京市居民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517-518.

[9]吴凤起,孙新荣. 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J]. 体育与科学,2001,05:9-11.

[10]马连鹏..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与促进[J]. 中国体育科技,2004,01:47-49.

[11]王学芳.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支持网络建构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

[12]黄强,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状况剖析――基于对四川省宣汉县毛坝镇的调查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6:112-115.

[13]辛利,周毅.中国城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体育科技,2001(3).

[14]莫再美,何卫东.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研究[N].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5).

全民健身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健康素养;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社会学;健康管理学;社区教育

1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概念与性质

1.1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概念

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概念与社区教育学和健康管理学具有内在的联系。要明晰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概念内涵和性质,首先应明晰社区教育学与健康管理学概念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应用的范围来看,它是专门研究社区教育过程中社区居民健康情况和规律的科学。因此,要探讨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就离不开探讨社区教育学和健康管理学的概念内涵及本质,以及探讨二者之间的本质性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社区建设所出现的教育问题成为崭新的课题。历经20多年的探讨,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概念达成了基本的共识。2006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社区服务指南第3部分:文化、教育、体育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对“社区教育(communityeducation)”概念内涵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叶忠海教授据此认为:“现代社区教育的本质是社区发展本位与社区人终生发展本位的辩证统一和有机结合。”[2]国内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应该把社区教育的国际性概念与我国现阶段的社区教育实践相结合。他们认为:“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社区为主体,面向社区全体民众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和过程的集合体,是社区全体成员和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拥有、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共同享有的一种教育体系。”[3]提出社区教育的实质,是社区范围内的全民终身教育与学习的活动及过程。根据国家标准及目前国内外专家对社区教育概念的共识,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社区教育实践经验,社区教育概念内涵,应包括在各级党委政府统筹领导下,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及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协同实施,充分整合一定区域内的文化、教育和培训资源,引导社区各类人群广泛而自觉参与的终身教育与学习的活动及过程。健康管理是古老的教育活动之一。从中外教育史发展看,自人类教育现象产生,就存在着健康管理教育活动及健康管理教育理论。健康管理思想存在于众多中国传统医学文献中:《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吕氏春秋尽数》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华佗说:“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健康管理思想也存在于众多西方古代医学文献中。希波克拉底说“能理解生命的人同样理解健康对人来说具有最高的价值。”古罗马医生盖仑说“健康和疾病与人本身的意愿和行动能影响的六个因素有关,即空气,运动和休息,睡眠和觉醒,食物和饮料,满足和疏泄,情绪性兴奋。”西尔斯是1世纪的罗马大百科全书式学者,他认为“医学实践由三部分组成:通过生活方式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和通过手(术)治疗。生活方式治疗就是在营养,穿着和对身体的护理,进行锻炼和锻炼的时间长度,按摩和洗澡,睡眠,合理限度内的性生活方面提供健康方式的处方和建议。”那么,何为健康管理?何为健康管理学呢?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狭义的健康管理(HealthManagement),是指基于健康体检结果,建立专属健康档案,给出健康状况评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处方),据此,由专业人士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和跟踪辅导服务,使客户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4]。健康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提出的概念(ManagedCare),其核心内容是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对其医疗保险客户(包括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显著降低出险概率和实际医疗支出,从而减少医疗保险赔付损失的目的。在我国,健康管理还是一个新概念,公众的认知度还不高,一些理念尚未被公众所接受,服务对象较狭窄,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群。在我国,健康管理服务由具有执业资格的“健康管理师”来提供。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健康”建设,把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放在国家战略高度。根据规划,群众健康将从医疗转向预防为主,不断提高民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5]。健康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提出及发展是最近20多年的事。健康管理学,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管理的全过程[6]。以现代健康概念为核心(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弘扬“治未病”传统思想,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医学服务过程,即用最优化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7]。综上所述,健康管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特有的健康情况与探讨健康教育规律的科学。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与健康管理学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健康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健康管理学在教育方面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健康管理教育学,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具有特殊的地域范围、特殊受教对象、特殊教育内容、特殊教育方式方法等。因此,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研究一定区域社区居民终身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素养教育规律的科学。首先,它是一定区域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和过程的理论概括。它不是对社区健康管理情况的全面思考,而是从健康素养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教育方面的健康管理分支的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的一般性规律,构成科学而完整的理论体系。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来源于具体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反过来运用形成的理性化、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指导社区健康管理教育实践活动和过程,实现社区健康管理功能的最大化。其次,就其理论形态来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管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相互融合和综合渗透的结果。它是健康管理学的一个分支,遵循健康管理学的一般规律,但它主要探索一定区域居民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的特殊规律,探讨社区终身教育与学习活动及过程的健康素养管理活动,社区健康素养水平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不同类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中主动发挥社会作用的特殊规律,等等。最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理论又是教育学在社区健康管理教育领域的贯彻和运用。社区健康素养教育作为特殊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样遵从教育学所揭示的一般规律,要根据教育学揭示的社区教育本质特征,贯彻社区教育目的,遵从教育学揭示的社区成员学习心理规律,以及社区教育教学规律等。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也要借鉴现代社会学的理论方法,现代社会学对现代社区的研究,及其对现代社区发展规律理论的探讨。然而,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并不是管理学、教育学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机械叠加,它从当代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实践提出的问题出发,把健康管理理论、社区教育学理论及现代社会学理论融合而生成新的理论形态,它既不是管理学的健康管理教育理论的再现,也不是教育学和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复述,它具有全新的理论形态价值和实践意义。

1.2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性质

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健康管理学的健康素养教育与社区教育学相互融合的结果,它既涉及健康素养问题与教育的结合,又涉及健康素养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实施。其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培养一定社区不同人群对于健康素养的认知能力,发展一定社区不同人群正确地获取和理解健康素养以及意识到健康素养重要性的能力;二是培养一定社区不同人群根据健康素养教育的规律创造或改善内外条件、主动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三是通过引导社区居民对于健康生活的向往,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性质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它是现代健康管理学与现代教育学相交叉性的新兴学科。它必须借助于健康管理学的教育规律、原则、方法,将健康素养教育作为途径和媒介,遵从管理学的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对社区终身教育与学习活动和过程,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与按照管理的规律进行创造的能力。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要借助于健康管理学的理论、规律,解决社区终身教育与学习活动和过程的健康素养教育问题。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既是健康管理学理论在现代社区学领域中的运用,也是健康管理学向社区教育学领域渗透的结果。其次,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健康管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健康管理学的子学科。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既要体现健康管理学的基本规律,也要体现健康管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但是,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以一定社区居民的终身教育和学习活动和过程为对象的,是以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全面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如果离开了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对象与目的,就会把它混同于一般的健康管理教育学,也就不可能发现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特殊规律。但是,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绝不是健康管理学与教育学内容的机械结合,而是在促进现代社区建设目标下,在当前我国社区教育所提出的现实问题的催促下,对这两种学科进行深层融合所催生的、具有新研究方向和领域的独立学科。最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中介性学科。一方面,它以健康管理学、现代社会学和社区教育学理论为基础,它的理论源于健康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综合、深度融合,具有系统性、理论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它要研究健康管理学的健康素养教育方面在社区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使健康管理理论受到社区教育实践的检验,使健康管理学的具体健康素养教育理论在社区教育实践中得以拓展和成熟。

2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2.1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特殊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得以确立的根据。毛泽东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8]根据这一规定,何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活动和过程的特殊矛盾性?健康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在于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其核心是健康观念教育与健康情感的培育。而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把健康管理学的一般规律,运用于一定社区范围终身教育活动,指导一定社区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年龄、不同阶层及不同健康管理需要的人群,树立正确的健康素养观,培养社区居民正确获取和理解健康素养,主动创造或改善内外条件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从而引导社区居民对于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社区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因此,紧密结合一定区域社区发展,培养社区不同类型居民正确的健康素养观念,使其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掌握健康技能,就成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特殊性的研究对象。可以说,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就是研究如何结合一定区域社区发展状况,通过引发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提高健康素养水平的活动,引导社区人群形成基本相同的健康管理观念,以及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掌握健康技能,促进社区人群全面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从而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因此,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既不同于一般的健康管理教学,也与一般的教育学有区别。一般的健康管理学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专业医护工作者,而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对象是一定区域社区居民,通过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的事物和人物进行健康管理教育。它也不同于一般社区教育学。因为一般社区教育学探讨社区教育对象、教育规律、学习者的动机和心理、社区教育课程模式和设计等,而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主要从培养一定区域社区居民在健康素养方面大体一致的正确的健康管理观的角度,探讨社区教育的各种文娱活动、日常生活修养,以及“谋生”和“乐生”教育培训活动中健康素养的观念渗透等问题。

2.2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研究范围

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发展概况、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实践应用等。一是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发展来看,正如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意义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也发端于西欧和美国。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作用的加大,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客观上要求教育实现民主化、大众化、职业化、继续教育化和终身教育化。伴随这一客观要求而来的,是发达工业国家的教育改革。以美国为例,1902年,世界上第一所两年制初级学院在美国成立,也称作州立学院或社区学院。该学院全部由地方和州的税收经办,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和职业教育的补充形式,为美国居民提供“人人能入学,为人人服务”的学习平台;终身教育(LifelongEducation)论的国际教育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该思潮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教育总署结合终身教育理论,提出“生计教育”理论,打通了普通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的阻隔。美国社区学院既担负着职业教育和为正规大学输送合格学生的重任,也担负着培育社区各类型、各年龄段居民健康知识和健康管理观念的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区教育概念内涵得以拓展和深化,其意义与实践活动越来越接近于国际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同时又带有中国特色。当前,我国社区教育与创建“学习型社会”和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9]。而我国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起源于我国政府在2007年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作为提高人口素质的三个基本点之一。2008年1月,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这是世界上第一份全面界定公民基本健康素养内容的政府文件。以此文件为基础,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全面阐述了健康66条的主要内容,并于同年5月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启动仪式暨《读本》首发式。2012年,我国卫生部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重点目标之一。在各级党委政府号召和领导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各级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及社区学院成为实施终身教育的主体力量。社区教育深入而广泛的发展,呼唤着社区教育学课程体系的开发,以“谋生”和“乐生”为主旨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建设成为深入推动我国社区教育发展,促进现代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是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基本理论看,它包括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内涵、性质和特征: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与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关系,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与社区教育的关系,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社区健康价值观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的目标任务,社区健康管理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社区健康管理教育重点和难点,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的原则和方式方法,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的组织管理,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的效果评价,等等。三是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具体应用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在社区终身教育活动和过程的应用,要遵循健康管理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一定区域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特殊规律。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现代教育学、现代社会学和健康管理学的观点,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实践中提炼带有普遍性的理论成果,并运用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使已形成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就广东省来看,要有效地开展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首先,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搭建社区教育政策平台,进一步完善省、市县、街道和社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尤其要重视发挥高等院校继续教育、高职院校社区教育、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联合开展远程教育的作用;其次,要凝聚力量开展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研究,结合各地市社区教育实践经验,开发适合地方应用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课程;最后,要加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队伍建设。

3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研究的任务与方法

3.1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研究的任务

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性质决定其研究的任务,既要遵从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揭示的有关社区教育规律和健康素养教育规律的知识,也要注重从一定区域社区终身教育活动和过程的健康素养教育实践中升华系统的理论知识,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实践经验提炼出某些指导原则和方法。因此,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具有研究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理论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实践两个方面的任务。具体来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研究有五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对社区终身教育的健康素养教育活动和过程的现象描述。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现象不同于一般的健康管理现象,也不同于一般的社区教育现象。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形成了特殊的教育规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过程具有特殊的人群对象、特殊的健康素养教育目标任务、特殊的教育内容、特殊的施教过程、特殊的方式方法。它遵循健康管理教育规律,通过培育一定区域社区居民正确的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掌握基本技能,促进社区人们身心全面发展,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在社区终身教育的健康管理教育活动中,不同区域、类型和年龄的人群,对健康管理教育的要求也必然各不相同。作为一门学科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要通过描述一定区域社区终身教育的健康管理教育现象,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社区健康管理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提供详实的第一手经验材料。二是揭示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社区教育的健康素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过程,它既遵循健康管理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具有特殊的规律。但是,这些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并非直接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而是被许多表面的健康教育活动和过程的现象所遮蔽。因此,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需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一定区域社区终身教育中的健康管理的偶然性,揭示其中的必然性。三是需要建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知识体系。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作为健康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以及管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性学科,需要具有科学的成体系的知识系统。从一定区域社区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素养教育活动和过程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要研究青少年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成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妇女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老年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等;从社区终身教育不同活动类型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要研究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教育学、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教育学、健康技能教育学等;从实施社区终身教育活动种类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应研究职业教育健康素养教育学、文化教育健康素养教育学;从揭示社区不同人群健康素养教育的心理过程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应研究青少年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心理学、社区成人健康素养教育心理学、社区老年人健康素养教育心理学,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心理学,等等;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社会效果评价角度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应该揭示健康管理教育在社区教育发挥作用的特殊性,以及构建科学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评价标准,形成促进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总之,对一定区域社区健康素养教育不同侧面特殊规律的揭示,就形成了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知识系列,从而构成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较完整的知识系统。四是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要回答开展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它包括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和过程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社区健康素养教育与其他社区教育的关系。五是指导社区终身教育的健康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和过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作为系统化的知识总体,它是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经验的理论结晶,它的理论带有普遍性,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意义。正如当代美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所言:“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是为了指导实践,就不能算是可靠的理论,也不可能提供真正的解释。”[10]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产生既是为了科学合理地阐释社区终身教育的健康素养教育经验,也是运用系统化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理论指导社区健康管理实践活动和过程。

3.2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

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涵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健康素养教育活动经验性方法两大类型。从学科的研究方法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因其交叉学科和中介性学科的特点,它的研究需要借助与它密切相关的社会学方法、管理学方法及教育学方法等。首先,现代社会学倡导经验研究方法与理论研究方法的融合贯通,“把经验社会研究作为理论社会学研究的基础”[11]。现代社会学所谓经验研究方法,要求按照特定的研究目的科学地收集与分析社会实际状况的程序、途径与技术。从研究的整体程序看,主要包括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对象的确定、资料的收集及分析,理论的建立与报告的提出等过程。整个程序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不同的方法,例如,确定对象就具有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及追踪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社会测量法、实验法、统计法及文献法等。其次,现代健康管理学的方法,包括科学健康管理学的理论方法与实验主义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健康管理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类健康管理现象,从实践观点探讨健康管理主体与客体的生成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科学地实施健康管理教育,构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理论健康管理学方法论。最后,吸收现代教育学的原则与方法。现代教育学研究的原则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研究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类型性与一般性相结合等原则。现代教育学研究方法包括系统综合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社区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及比较研究法等。社区教育既是社会教育大系统的一部分,与继续教育、成人教育、青少年德育和老年教育等是平级关系并与它们共同隶属于教育事业大系统的子系统,也是社区建设的一个方面。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的物质条件建设、社区活动基础能力建设、组织建设等,也包括社区教育活动和过程的组织实施。因此,在考察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和过程时,决不能脱离社会教育事业发展大系统、孤立地开展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的研究。调查研究法对研究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对象,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理论资料可供借鉴,所以必须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经验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中提炼出带有普遍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理论。此外,还有社区实验方法、案例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要借鉴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这些方法,通过对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总结、归纳,形成富有指导意义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