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环境概述

网络环境概述

网络环境概述

网络环境概述范文第1篇

要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就要注重口语训练方法的指导,构建网络环境口语培训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重视经典,在模仿中学习

模仿是学习语言最快捷的方式之一。重视经典,把经典作为培训学生口语的范例,使他们学习口语表达时有所依据和参照,在模仿中更加轻松、快捷地学习。

《大纲》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环境的优势,播放名家课文朗读的视频,图文并茂,声情并重,发挥经典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跟读、模仿中学习标准的普通话语音、纠正方音,模仿名家对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等朗读技巧的运用,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技能。

此外,网络中还有很多经典的专业语言栏目,可以作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典范。如《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电视散文》《子午书简》《快乐汉语》央视新年诗会、央视主持人朗诵大赛、央视朗诵艺术大赛、“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中华经典诗文朗读、“春晖”全国电视演讲大赛、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cctv大学生辩论赛等,都是培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最专业的素材。学生训练时不要贪多贪快,而是要循序渐进、由简入难,逐步学习,反复模仿,不但要模仿标准语音,还要学习有声语言中的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这些口语技巧,乃至态势语言中的手势、动作、表情、眼神等无声语言,也可以模仿,甚至完全拷贝。

这样,学生在经典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模仿、感悟,以专业水准、名家口语作为规范,以较高的起点,改变学生原有的不良口语习惯,从而轻而易举、卓有成效地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再现话题,在复述中提高

这一环节的培训,要再上一个台阶:选择恰当的话题,脱离文字材料依据,自己组织语言以复述、转述、讲述、概述等方式训练口语,强化其口语表达能力。

初始阶段不宜太难,可以要求学生对熟悉的课文进行复述:按照一定的要求(不同文体有不同要求、不同角度),在短时间内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取舍和思考,并精心酝酿语言,组织安排结构,甄选材料,用自己的语言,思路清晰、自然流畅、整体协调、自然大方地复述。如《苏州园林》一课,配合苏州园林的视频画面,让学生用复述(讲述、概述)的方式,带大家畅游苏州园林,领略苏州园林之美。这种方式简单易行、有的放矢,收效显著。

然后逐步增加培训的广度和难度,选择恰当的话题,如:推荐网店的一本好书,分享一条好微信(微博、网络文章、网络电影、网络视频等),讲述或概述网络奇闻,转述央视《新闻联播》(《新闻30分》《体育晨报》《天下足球》等)中的几则新闻,复述某一期《舌尖上的中国》(《人与自然》《健康早班车》《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的主要内容等。要求在熟悉话题内容的基础上,层次清晰、表达流畅、完整准确、要点突出,高质量地完成复述(转述、讲述、概述)的话题。训练时用手机录音,反复回放,品评优劣,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会有极大提高。

三、展开情境,在创新中升华

这一环节的训练要更上一层楼,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平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促使学生进行实战,快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在创新中升华。

这种训练难度较大,可以循序渐进,如:开网络新闻会。请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的搜狐新闻、腾讯新闻中的奇闻趣事。再如答“记者”问。请有意向的学生,先阐述自我与网络的关系,之后,由全体学生充当大众媒体“记者”对该同学随意发问,并要求现场作答。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网络主题片,配解说词;看网络景点视频,配导游词;针对网络新闻,进行新闻演说、开展新闻调查;针对网络事件展开评论、辩论;针对网络话题进行演讲;模拟央视主持人大赛秀主持;针对网络情境,进行采访、访谈等。

再者,鼓励学生即兴演示,自主创新,自导自演。借助央视经典栏目的模式,在内容形式上进行创新,突出网络优势和时代特性,如:非常6+1、超级演说家、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新闻调查、心理访谈、杨澜访谈录、实话实说、艺术人生、我是大医生等。一边播放某栏目的相应背景画面,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一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挖掘他们的语言潜能。并在每个学生展示结束之后,给予简明扼要、中肯的点评,扬长避短,激发他们的自信。这样富有挑战性的训练,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飞速提升,富于独创性。

网络环境概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建设

网络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不仅给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学习诸多方面带来巨大的变化。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有利也有弊。在网络时代,对青少年这一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以深入剖析,总结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诸多变化,探讨如何通过加强教育、引导、管理等手段,进一步做好青少年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极其重要和必要。这是一项重要课题,需要进行系统、全面、深刻地分析研究。

一、关于网络的研究

1.关于网络的研究取得的成果很多,广大学者从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元视角对此展开深入研究。如孔繁玲、杨临颖等著的《网络世界与当代社会》首先由信息网络化概述人手,介绍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历程等基本内容,接下来从网络与政府管理、商务管理、经济、科技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全亟论述;罗军强著的《网络社会问题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网络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涉及到网络政治、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网络语言、网络传播、网络游戏、网络依赖、网络犯罪等诸多领域。杨雄主编的《网络时代行为与社会管理》分析了国外网络社会研究情况,并从网络时代的社会公共管理、网络文化、新媒体发展与管理、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对策。孙翔云、陈英、江奇艳的《网络大众论》、童星等著的《网络与社会交往》、南帆主编的《网络与社会文化》、陶然等著的《网络成瘾探析与干预》等都围绕网络相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

2.关于网络传播的研究。雷跃捷、辛欣主编的《网络传播概论》围绕网络传播的发展历史、主体、网络新闻传播、网络舆论、网络文化、网络营销等方面,进行理论性和实用性研究;张佰明、李志宏、蔡越越编著的《网络传播实务》对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特点等基本知识进行介绍,就如何构建网络传播界面、网络传播的几种形态加以研究,并就网络新闻传播、网络传播的典型产品形式、网络广告传播、网络营销传播展开具体论述;雷健著的《网络传播》、严励主编的《网络传播学概论》等从理论、实务等方面对网络传播进行了研究。

3.杨礼富著的《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赵兴宏的《网络伦理学概要》对网络伦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介绍了网络社会的形成、伦理问题表征,分析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成因,探讨网络社会伦理问题的实质,从网络社会法律体系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的技术驾驭、和谐网络社会的伦理体系架构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建构和谐网络社会;《网络伦理学概要》对网络伦理与网络时代伦理、传统伦理、应用伦理、理论伦理、网络法律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探讨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式,并选取了一些网络案例来进行道德评析。

二、关于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1.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向武著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成长与成才》首先介绍了网络环境的内涵、特征等,接下来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智育发展、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活动、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变迁等加以分析思考。黄少华著的《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一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对当前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诸多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如网络信息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网络沉溺行为等,并加以分析和总结。王彩凤的《网络文化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就网络文化的信息丰富性、多样性,网络文化的信息化特征,网络文化的超时空性,网络的互,网络游戏,“网络流行语”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阐述。

2.侧重于网络对青少年某个方面的影响开展研究。丁长银的《论网络对青少年学生人生观的影响》主要以网络对青少年学生人生观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如导致青少年学生人格发展错位等为切入点,并提出如何实施对青少年学生网络心理教育。董军的《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介绍了网络影响下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包括因上网的直接花销而导致犯罪等四个方面,并对诱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骆剑琴的《网络对青少年婚恋观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婚恋观形成的正面意义和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时代对青少年婚恋观教育的对策。姚进风的《网络对青少年闲暇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指出网络对青少年闲暇生活的积极意义,包括有助于青少年获取资讯、拓展视野、增进交往等,也总结了网络对青少年闲暇生活的负面作用,就提高青少年闲暇生活质量进行有针对性地思考。郭瑞芳著的《网络青年心理分析》就如何理解青年心理健康、青年人格成长的文化渊源、网络文化基本认识等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从网络青年的人格特点、角色选择等方面着手剖析网络青年心理,并对咨询方法进行细致阐述。杨秀莲的《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程燕、余林的《网络引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及问题行为论析》等都是从对心理的影响展开的论述。

3.网络成瘾的问题不容忽视。顾海根主编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首先对网络成瘾进行概念界定,介绍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类型、成因,提出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法;吴增强、张建国主编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点、原因、诊断等加以梳理,并从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徐娟、于红军、张德兰等著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从心理干预的角度论述网络成瘾的具体疗法,如音乐治疗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通过分析提出具体疗法,而且都涉及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问题,论述全面、科学。陈漪涵的《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成因及其预防》、李黎的《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关系的调查》等对网络成瘾问题也进行了研究。

4.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王喆、何春歧的《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谈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并进行对策研究。张茂聪的《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介绍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社交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从网络文化自身的特性、青少年的特性、外部因素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成因。单红渡、朱维全的《论网络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围绕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成长的积极形象和消极影响进行具体探讨。杨金焱、费世淼的《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挑战》从网络对青少年道德人格修养的冲击等四个方面论述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并分析了机遇、现状等。网络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方面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前的研究成果能够客观地分析这一问题,体现出全面性。

三、关于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

1.部分成果通过对现象、成因等方面分析,进行策略研究。如王贤卿著的《道德是否可以虚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深入阐述了网络道德的存在基础与架构、网络道德的内涵与特点等,并以网络游戏、大学校园BBs为例,展开对大学生典型网络行为的道德考察,探究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和成因,通过分析,从主体建构、高校建设、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就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进行探索;王荣发等著的《网上德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沉迷的症状、危害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网络德育工程、实施网上德育、心灵在线交流、走进课程网站;万美容、叶雷的《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机制及其建构》指出要建构自教与他教相结合的教育机制,网上网下相配合的教育机制以及社区、学校、家庭相协调的教育机制;牛蒙刚的《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及网络道德教育对策》,柳世娜的《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王长平的《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章毛平的《试论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等也主要侧重于策略研究。

2.部分成果根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不同,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如以学校为阵地,潘敏著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总结了BBS、网上即时通讯、博客技术等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就如何利用这些因素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探讨。张小琏的《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提升》主要从占领高校网络阵地,掌握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主导权;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加强青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加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等方面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方法。汪欢的《浅谈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对网络时代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网络时代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论述。王煊、赵维的《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张劲松、刘艺博的《网络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对策》,吕霞、孙昊的《网络阵地建设对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李德敏的《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等均从利用网络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思考和研究。

网络环境概述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目前来看,信息脆性风险已经成为网络通信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想更好解决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信息脆性风险进行分析,以保证网络通信系统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不同领域信息安全。本文主要从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概况、网络通信系统与脆性环境之间的联系、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评估等方面出发,对网络通信系统的信息脆性风险评估进行分析。

    随着网通通信系统不断的发展,不仅其规模越来越大,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系统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密切起来。随之而来系统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而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网络通信系统易受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从而使系统出现脆性风险,甚至给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基于网络系统脆性风险建立脆性风险评估体系,以减少不必要的网络脆性风险。如何更好的对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评估进行分析,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值得思索的事情。

    一、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概况

    (一)脆性定义

    脆性是系统受到外界打击时而产生的崩溃,这种崩溃在脆性产生之前并没有相应征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脆性是其系统自身特有属性,其是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时才能显现出来的,一旦显现出来,就会给系统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脆性特点

    脆性是伴随着复杂系统而存在的,基于脆性定义,系统脆性特点进行分析。现在网络通信系统中脆性不能明显的显现出来,只有当其受到强烈干扰之后,才能显现出来,并将脆性随时激发出来。随着网通通信系统不断的发展,其脆性可能随时被激发。因此,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问题是具有隐藏性的;因网络通信系统容易受复杂系统干扰,当其受一定条件限制时,其系统有脆性联系的系统就会受脆性的影响而产生崩溃;因网络通信系统进化方式较多,再加上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其表现结果具有多样性,这也使得状态脆性变化形式更加多样化,系统脆性损失也变得多样化。在系统脆性的影响下,系统工作状态会呈现出混乱的状态,其脆性持续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性,甚至影响社会秩序的有序进行;网络通信系统子系统之间常会因为熵相互争夺,而使其熵值降低,从而使网络通信系统信息出现非合作博弈。此外,网络通信系统脆性也具有连锁性、延时性和整合性。网络通信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受外界干扰,其系统脆性就会随之产生逐渐崩溃,但是系统崩溃是可以延时一段时间的,毕竟系统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组织性。再加上脆性是具有一定属性的,在对系统脆性进行研究时,需要全局分析。

    二、网络通信系统与脆性环境之间的联系

    在对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进行分析时,有必要对系统和脆性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系统脆性风向与系统漏洞相似的,是风险客观存在的条件,而威胁和攻击则是风险的主观条件。不管是主管条件还是客观条件,主客观条件在时间相同条件下,其风险对整个通信系统安全是有一定破坏性的,甚至使整个通信系统处于不稳定且不安全状态中。一般系统与外部环境是有一定联系的,不仅相互影响,同时也存在一定外部规定性。也就是系统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即便在环境因子不用情况下,其也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其组合在一起,从而进行不同的系统结构性质。但是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呈现一种特性甚至产生与环境相适应趋势。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其系统涌和环境也有一定依存关系。而正是因为系统和脆性环境存在上述关系,可以将系统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脆性系统两种。封闭式脆性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其与外部环境在信息和能量等方面没有相应沟通和交流的,而开放式脆性系统则与外部环境存有信息、能量及相关方面的沟通。从整体上来看,开放式脆性系统是易受脆性环境影响的,其脆性风险也相对较高。理论上封闭系统的风险性虽然低于开放性脆性系统,但是要想真正的降低系统风险并保证其安全,还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统开放性,毕竟系统是变化的,而系统变化过程中是需要相应信息、能量及相关因素支持的。随着网络变化不断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这就使得网络系统脆性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对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进行相应分析并评估。

    三、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评估

    对网络通信系统脆性风险进行评估,除了了解系统信息脆性风险概况、与外部环境关系外,还应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建立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结构模型,以便进一步对系统脆性风险进行评估。脆性系统受内外因的影响而易引发脆性事件。一般脆性事件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一旦这些因素某一刻在系统上发挥作用,就可能引发一系列崩溃事件。而这一时刻内所有脆性事件构成的系统脆性事件而他将其制成脆性空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系统脆性环境。当这些脆性事件在系统上产生作用,就会使脆性发生变化,甚至使其概率处于崩溃地步。而通信系统脆性风险结构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脆性事件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的分析构建的。

    脆性结构一般可分为脆性事件和脆性因子。脆性事件作为脆性环境的直接构成要素,其不仅具有重复性多边形,同时也具有难以预测性。而脆性因子则存在于脆性事件中,其具有隐藏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因此,对脆性环境分析,可以基于脆性因子进行分析。脆性事件在某一时间内受外部环境干扰后会出现系统崩溃事件集。在实际分析中,可以通过假设空间系统n个脆性事件(I1,I2,……In),求出发生概率。正常情况下,当系统概率超过零0时,系统崩溃概率将会在0-1之间,在I1作用下,系统的脆性风险期望则为E[RI2]=Pipi,(i=1,2……,n),脆性风险则为E[RIi]=E[RIi]+…+E[RIn]。而构建这种线性叠加需要所有脆性事件来保证,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脆性事件是有多种联系的,这就加大了对具体脆性事件分析和预测难度,更无法对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新对系统脆性事件进行分析,并辨别出脆性事件中存在的因子,再以不同脆性事件因子危害性为依据,对影响网络通信系统崩溃程度进行分析,以更好的得到脆性风险结果。为了使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评估更加准确,还需要对系统信息脆性熵进行进一步分析。熵作为度量脆性事件集,可以以脆性事件集空间概率形式来对平均函数进行分析。因脆性事件空间中的概率都有一定的风险,使得多有空间脆性事件都存有一定概率风险,再加上熵度量值是由脆性事件集空间概率决定的,使得熵成为整体结构的唯一决定。这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熵来减少脆性事件的不确定性,以降低脆性风险。

    四、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网络通信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方向发展,并被人们广泛应用在生活和社会不同领域中。而在网络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其却常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网络系统信息脆性问题。因此,人们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同风险越来越重视,相应网络通信系统研究人员为了更好解决上述问题,开始对网络系统信息脆性问题进行了上述研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问题将会有新的体现,仍需要相应研究人员对网络通信系统脆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为化,江全元,曹一家.基于风险理论的复杂电力系统脆弱性评估[J].电网技术,2009,4

    薛萍,武俊峰,刘洋.网络通信系统的信息脆性结构的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1,2

网络环境概述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page_break]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网络环境概述范文第5篇

Abstract: Th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have become a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dynamic, and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constraint for the entrepreneurs.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in a variety of factors interact to form networks, In this paper, the network concep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to build a measurabl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entrepreneurial network environment such as in the cluster context, so as to clear their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build good environment.

关键词: 创业网络;网络结构;网络关系;网络根植性

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networks;network structure;network relationships;network embeddedness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005-03

————————————

基金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课题“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创业网络环境评估及优化策略”(编号:D12GL12)。

作者简介:徐优丽(1980-),女,浙江永康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

0 引言

近年来,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活跃地区经济的重要动力,世界经济增长的范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创业活动正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我国,据高建等应用GEM模型的研究显示,我国的创业活动状态比较活跃。研究发现创业活动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在于创业环境的适应性。2010年GEM报告显示,我国创业活动中企业失败率高达70%。企业失败率高一方面是由于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技能缺乏;另一方面,创业环境的制约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培育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是保障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创业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创业环境现状进行客观的定性和定量调查分析、评价,包括创业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及模型的选择。关于创业环境评价的构成要素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体系,如:GEM中国报告中对创业环境构成要素有一个较明确的界定,其概念模型认为创业环境包含九个要素,即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等等。但是在集群背景下的创业环境评价不仅要考虑这些要素对新创企业的影响,还有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相互关系对新创企业的影响。集群的本质特征是网络性,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就是集群中各个行为主体之间资源交换与整合。主体间彼此作用,从而构成集群复杂关系结构网络的过程(杨莉莉,2008)。[1]Birley(1985)将网络概念引入创业环境,提出创业网络指企业创业时与外界环境的联系。[2]

Granovetter(1985)提出采用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的二维结构来研究创业网络对创业的影响,由此形成了最经典的创业嵌入分析框架,自Granovette以来,创业不再被看成是一个只与创业者有关的孤立现象,创业被看成是嵌入某个社会经济网络的演化和发展过程,创业网络环境为创业者设定了活动的框架,并对整个创业活动施加影响。[3][4]Donckels和Lambrecht(1996)研究显示创业网络对创业企业的成长有影响,特别是通过与其他企业家和机构之间的网络联系,他们发现了在创业网络和创业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Marie在(2006;2008)分别指出创业网络作为影响因素,对创业者机会的认知和开发的影响;创业网络作为资源获取手段,能以比市场手段更低的成本获取关键的资源,从而对新企业创建、成长以及绩效产生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把网络的概念引入到创业环境研究中来,将新创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个复杂系统看作一种网络,将创业网络环境定义为在创业者创立企业的整个过程中,对其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外部因素及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本文重点考虑创业网络中的各种因素对创业的影响,探讨集群背景下创业网络环境的构建问题。

Harrison提出的基于结构学说的创业网络作为一种结构而存在,基于结构学说的创业网络可反映出创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机会和能力。对创业网络进行分析的许多文献都在力图揭示创业网络结构来描述创业网络对新创企业的影响。Nooteboom (2005)研究发现创业网络对创业的影响之一是通过关系嵌入来实现的。另外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在20世纪中期首创 “根植性”这一概念,他特别强调经济行动的社会和文化根植性,以及经济制度的社会建构。格兰诺维特发展了“根植性”的理论,他认为经济行为是根植于社会网络及社会制度之中的,这种网络、制度与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紧密相关,在此基础上王发明(2010)研究了创业网络的根植性,并指出高度根植性的创业网络对技术性新创企业产生重要影响。[5]本文借鉴 Granovetter(1985)在发展“嵌入性”概念后所提出的网络结构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二维划分法和格兰诺维的根植性的概念,将集群背景下的创业网络环境构划分为网络结构、网络关系和网络根植性三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创业网络环境进行构建。

1 集群背景下创业网络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

1.1 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创业网络环境是多层次的动态系统,涉及的因素众多,结构复杂,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设计指标体系,才能准确反映创业网络环境的状况。所以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可行性、系统性、定量指标为主辅以定性指标的原则。

1.2 集群背景下创业网络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表1)

1.2.1 创业网络结构

创业网络结构可反映出创业企业获取资源的机会和能力,对创业网络进行分析的许多文献都在力图揭示创业网络结构对新创企业的影响。创业网络结构一个最直接的测量维度就是网络规模,即新创企业所在网络的企业数量,(Aldrich &Reese.1993,Steier & Greenwood 2000)通过纵向的案例研究提出,创业者的第一任务是与足够多的所需资源相关的企业建立联系;[6]另外有学者希望通过测量网络密度(McEvily&Zaheer,1999; Burt&Raider,2000),网络密度反映了网络中联结的疏密情况。即网络中实际存在的关系与可能存在的关系的最大数量比例,Renzulli & Aldrich(2005)的研究证明,网络密度越高,企业资源提供者来自网络内的比例就越高;[7]同时(Hara&Kanai,1994;Zhao&Aram,1995;Baum et al.,2000Silverman & Baum,2000)研究指出异质性也是网络结构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Renzulli,Aldrich,&Moody(2000)使用纵向样本数据通过多元对数回归模型证明,创业网络中的异质性水平越高,新创企业成功率越高,因为异质性水平高的网络使企业拥有更多样化的信息来源;[8]最后Romanelli的研究,网络开放度一种持续的价值来源,也是影响创业企业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他的研究网络开放度由以下构成:[9]接受新成员的意愿和集群外组织联系程度函数。因此本文用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异质性和开放度这四个维度来测量创业网络结构。

1.2.2 创业网络关系

Granovetter(1985)认为网络关系强调互惠预期为基础的关系,在网络关系维度方面,侧重于考察网络二元关系特征,本文选取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两个变量来考察网络关系;Granovetter指出影响关系强度的是互动频率、亲密程度、关系持续时间以及相互服务的内容。而Nooteboom提出了网络关系的7个维度,分别是:范围、对互惠理解的程度、频率、持久度、机会控制、奖励控制、信任和互惠开放度。Szulanski(2000)将关系质量定义为组织间行为互动和情感交融、亲近、友好的程度,它主要用来衡量网络成员间合作和联系频率、信任和共同认知的程度,其中信任有助于成员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减少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担忧。[10]这些专家的维度划分有相互重合的部分,根据实地的研究本文将网络关系分为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期中关系强度主要由互动频率、亲密程度、关系持续时间来衡量,而关系质量则由信任和机会主义行为和提供信息的机密性和准确性来衡量。

1.2.3 创业网络根植性

网络根植性是指集群对特定区域环境关系(如制度安排、社会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社会资本)的依赖性。经济行为是根植于社会网络及社会制度之中的,这种社会网络与制度以及社会文化紧密相关。Morris和Schindehutte(2002)研究发现以文化为基础的价值观对新创企业有很大的影响。[11]文化通常被定义为一个团体或社区的共有的价值观、信念。文化包括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同时制度政策,政府的制度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业活动,Levie和Muzyka(1996)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制度政策对新企业创建和成长的影响。发现其中融资渠道和进入壁垒对新创企业影响较大。另外Cullen和Gordon(2002)也研究了税收和创业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个人所得税税率高于公司所得税时,更多的人选择创业。所以本文将制度政策指标分为:融资渠道,进入壁垒和企业税率水平。[12][13]另外有研究发现新创企业的社会资本是对创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所谓社会资本,是指由个人的社会关系所组成的一个很稳固的网络,它是信任、合作和集体行动的基础。[14]原因在于创业本质上是一种网络化活动,是创业企业通过动用、维持和构建社会资本来发现创业机会并获取开发机会所必需资源的行为过程。在此意义上社会资本是指企业与机构(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等等)之间的客观联系,它是以客观的角度去分析组织中的各个连接以及这些连接所共同形成的整体网络连接形态,基于此本文将社会资本用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金融机构的数量来度量。综述所述本文将网络根植性分为三个维度:文化,制度政策和社会资本。

2 结论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网络的概念引入到创业环境评价中来,构建了一套产业集群背景下的创业网络环境评价体系,这套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了:网络结构,网络关系和网络根植性。在这三个维度下,本文又设置了如创业网络内的企业数量等19个具体指标,这为全面评价集群背景下创业环境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如果结合实际的数据和方法,可以对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这为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莉莉,王宏起.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及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8,(2):7-10.

[2]Bailey, C. A., A Guide to Field Research [M]. Pine Forge Press: London New Delhi. 1996.

[3]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 (3): 481- 510.

[4]Granovetter, M.,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 inMarsden, P.V. and Nan Lin, (eds.),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1982: 113-132.

[5]王发明,创意产业集群化:基于地域根植性的理论演进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学家,2010(5):63-66.

[6]Steier, L. &. Greenwood, R.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evolution of angel financial networks [J].OrganizationStudies, 2000, 21(1): 163-192.

[7]Renzulli,L. A. & Aldrich, H. Who can you turn to? Tieactivation within core business discussion networks [J]. Social Forces, 2005, 84(1):323- 341.

[8]NohriaN.Introduetion:150networkperspeetiveause-fulway of studying organizarions?[A].NohriaN,Ee-elesRG..The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eture, Form, And Action[C].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ehool Press,1992, 1-22.

[9]Romanelli,E.,Khessina,O.M. Regional industrial identity:clusterconfigura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 Organization Scien-ce,2005(16):344-358.

[10]SZULANSKI 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9-27.

[11]Morris M H., Schindehutte M., Values as a Factor in Ethnic Entrepreneurship: A Comparison of Seven Sub-Cultures[J]. Babson College: 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2002.

[12] 崔启国,基于网络视角的社会环境对新创企业绩效的研究[D].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