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谚语;文化内涵;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7-0018-04

谚语是经过漫长的人类历史而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它以一种短小而固定的语句形式广为流传,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它所包含的概念隐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其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以及自我调控的能力;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能启迪学生体悟人生,陶冶其道德情感;它那洗练睿智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为道德教学带来富有冲击力的教育效果。最重要的是,谚语内在所固有的实践品质契合新时期道德教育新模式的要求,可以发展为一种有效的品德教学方法。

一、谚语的定义及其特征

谚语的定义很多。如,“谚,俗语也。”(《礼记·大学》)“谚,俗言也。”(《左传·隐公十一年》)“谚,俗所传言也。”(《汉书·五行志》)“谚,直言也。”(《文心雕龙·书记》)[1]。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谚语被定义为“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2]。一般而言,谚语包含着概念隐喻,且具有特殊的语言形式。概而言之,谚语具备区别于其他语言形式的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和Salt(风趣)。即,谚语的语言形式短小而活泼,以隐喻的方式呈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富含教育意义的民间文化艺术珍品。

首先,谚语本质上是一种广义的隐喻,隐喻在谚语与认知过程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3]。隐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技巧,通过对语言形式进行编译和加工,达成对语言的修饰,用以加强语言表达的能力,属于修辞格的一种[4]。劳卡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 指出,人在生活中,只有一小部分概念直接源于经验,而大量抽象的、非直接经验的概念需要通过隐喻来理解和表达[5]。例如,“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懒惰,跟“勤”相对[6],属于抽象概念。人们对“懒”的认知需要经由与“懒”相关的一些直接经验获得: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因此,懒人鲜有立刻完成手头任务的习惯。对此,谚语“懒人嘴里明天多”以“嘴里明天多”作为喻体,解释“懒人”这一本体,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更提高了人对“懒”这一概念的理解。

其次,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巨大。高尔基曾说过:“谚语和歌曲都是简短的,然而它们里面却包涵着可以写出整本书的智慧和深情。”[7]谚语涉及的内容极广,包括社会、历史、生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告诉人们学习的重要性;“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教人修德养性;“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教人谦虚谨慎;“听话听音,看人看心”教人做事处人。可见,谚语的字数虽少,含义却很深远。

再次,谚语的语言形式活泼。我国的谚语多为四至七字,部分八字以上的谚语也因其形式活泼,朗朗上口,容易被人记住。短小而富有节奏和韵律是谚语的重要特点。谚语讲究声律美,其节奏和诗句的节奏相似。“入乡随俗”,“情急智生”等四言谚语的节奏一般为“二二”;“礼多人不怪”,“日久见人心”等五言谚语的节奏多是“二一二”,少数为“三二”;六言谚语如“一山不藏二虎”,“一客不烦二主”,节奏为“二二二”;七言谚语如 “响鼓不用重锤敲”,节奏是“二二三”;八言以上的谚语,节奏多为“二二三,二二三”,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不论长短,谚语都显示出一种均匀整齐的美感。同时,谚语还注意押韵,且押韵的方式多样:有的押平声韵(“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的押仄声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有的平仄相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讲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有的押尾韵(“先苦后甜,富足万年”);还有的押头韵(“百年寿限不准有,百年计划不能无”)。[8]短小而富有韵律的特征,使谚语更容易被人记住,正是“空话随风四处飘,谚语入心记得牢”[9]。

最后,谚语具有较高的实践品质。谚语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日常所见,朴实无华。同时,口语化语句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简简单单的话语充分显示出普通老百姓的风趣、机智和敏锐。例如,“三十斤的鱼,四十斤的泡(鳔)”,讽刺味道十足,让喜欢言过其实的人听了不禁脸红;“好马要是三年不骑,会比驴子还笨”,用语朴实,但隐含的真理不得不让人折服;“鹰飞高空鸡守笼,两者理想各不同”中,鹰和鸡的对比可以激发人们追求更高理想的愿望。

二、谚语的德育功能

当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德育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首先,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低。柯尔伯格指出,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应着眼于儿童的积极道德建构,即儿童最终能够进行道德判断和建构道德原则[10]。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这是道德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更多地是由外源性因素推动的,很多学科的发展建立在“引进”的基础上,而这必然带来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土文化挖掘不够。本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出发点,教育中缺少民族文化,容易造成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不足,甚至在理解某些道德规范时产生困难。有鉴于此,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发展更符合现阶段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内源性的德育教材。谚语因其所具有的隐喻特征、文化内涵、特色语言形式与内在实践品质而能够予以一定的回应。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第2篇

饮食谚语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贪吃贪睡,添病减岁”;“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饥不暴食、渴不狂饮”;“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多吃不如细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提醒人们注意吃饭的量,把握好饮食的方法与“度量”。

“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鱼生火,肉生痰,粗粮淡菜保平安”;“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等,提示人们吃哪些东西对身体无益,吃哪些东西有益健康,对养生益寿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运动谚语

“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饭后散步,不进药铺”;“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千步走,药铺不用找”;“卫生是妙药,锻炼是金丹”;“人怕不动,脑怕不用”;“一日舞几舞,活到九十五”;“不靠医,不靠药,天天锻炼最见效”等,道出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不衰,用则不退”的道理,告诉人们,勤劳动、多运动是健康长寿之道。

生活习惯谚语

“不抽烟、少饮酒,活到九十九”;“不抽烟、不喝酒,病魔绕着走”;“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洗头洗脚,胜似吃药”,这些谚语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值得我们经常传诵并努力实践。

讲究卫生谚语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等。从不同角度提醒人们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指甲常剪,疾病不染”;“旱天未到先修塘、疾病未来先预防”;“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无事勤扫屋,强如上药铺”等,对讲究卫生、减少疾病,作了多方面的论述。

气候养生谚语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冬不蒙首,春不露背”;“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这些谚语提醒人们当物候、天气变化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精神养生谚语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遇事不恼,长生不老”;“不气不愁,活到白头”;“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等。这些谚语说的是精神因素对长寿的重要性,长寿者大多数是胸怀坦荡、处事泰然、开朗乐观的。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动态对等原则

1、引言

谚语是一种承载着文化信息的话语,它凝聚了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和劳动经验。谚语中涵盖的智慧精华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地更新。汉语中的谚语和英语中的谚语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这些谚语的翻译往往并不能传递谚语本来涵盖的文化含义,读者也就不能很好地吸收其他语言中的智慧。因此,作为一个负责的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在进行谚语翻译的时候,要与谚语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再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文化涵义的缺失。

2、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比较

2.1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语言特色

明喻是一种用比喻词指出两种事物之间联系的一种修辞方法。英语中有很多运用明喻修辞手段的谚语。例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汉语中同样有这样的例子。例如: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暗喻是指没有比喻词的提示,但是用一种事物说明另一种事物。英语中例子例子有:Smile is a good medicine. 汉语中:话是开心的钥匙。

换喻不像明喻、暗喻等比喻形式那样利用不同类对象的相似或类同点构成比较,而是利用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来唤起他人的联想,从而避免直说。汉语中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在这个谚语中,用老骥来代替老年人,用千里来指代更高的追求。英语中的例子:Good hand, good hire. 在这个谚语中,用”good hand” 来指代有能力的人,也是换喻的体现。

拟人也在谚语中大量出现。汉语中的例子有:失败是成功之母。把失败看成是成功的母亲,赋予失败生命力,整句话显得鲜活生动。英语中的例子:Fact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本身事实不会说话,在这句谚语中,赋予事实人的言语功能。

2.2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来源

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谚语都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经验。谚语体现出的是大家公认的真理,指导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下面的例子说明了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对谚语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

(1)A great ship asks deep waters.

(2)A small leak may sink a great ship.

(3)春天不忙,秋后无粮。

(4)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文学作品是谚语的重要来源,每个民族的文学作品对该民族语言的谚语的影响是很大的。下列这些谚语都来自汉语或者英语的文学作品。

(1)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writing an exact man.(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准。From Francis Bacon, of Study)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Everything is ready except the east wind that is crucial.----The Three Kingdoms 《三国演义》)

2.3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区别

中国人和英国人生活环境不同,导致他们拥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英国人习惯放牧,捕鱼和航海。所以英语谚语中有很多跟捕鱼和航海有关的谚语。例如:

(1) No fishing like fishing in the sea.

(2)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

中国人以农业为主,所以汉语谚语中有很多和种田有关的谚语。例如:

(1) 种田不用问,用好水和粪。

(2) 好树结好桃,好种出好苗

中国和英国的气候不同。中国的春天刮东风,英国冬天刮东风。这两个民族的人对东风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人认为东风温暖湿润,英国人认为东风寒冷干燥。因此在谚语中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例如: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When the weather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 is at the best.

3、动态对等与英汉谚语的翻译策略

动态对等”理论由尤金・奈达于1964年首先提出,在圣经翻译领域颇具影响力。这一翻译理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力求目标语对译文读者产生的影响等同于源语言对原文读者产生的影响(Nida 1984:118)

在动态对等原则的指导下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来进行谚语的翻译,这样才能翻译出谚语中的文化内涵,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谚语的意思。下面介绍几种翻译策略,分别用不同的例子阐述不同种类的谚语适合那些翻译策略。

3.1 直译

直译是指要完全保持源语的意象以及结构的翻译方法。直译的好处是可以原汁原味地保留语言的特色。如果英语汉语中的谚语含有同样的意象和寓意,代表完全对等的文化色彩,那么就可以用直译的方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is literally translated as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 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这句谚语的翻译采用直译的方法,实现了意象和意思的完全对等。

3.2 意异

有时候,谚语不能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会造成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要采用意异的翻译策略。例如:有眼不识泰山被翻译成Do not recognize somebody’s eminence. 在这句谚语中,泰山是文化负载词,西方国家的人不了解泰山在中国人心里的地位,所以为了避免误解,采用这种翻译方法来实现意思上的对等。

3.3 直译加注释

在汉英谚语翻译的时候,直译并不能完全表达清楚谚语所含有的寓意,然而为了实现对等,需要使用直译的方法保留原文的意象和文化色彩。为了读者更好理解翻译过来的谚语所表达的本来意思,注释是必不可少的。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既保留了原文的原汁原味,又可以让读者充分吸收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实现功能上的对等。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A lover sees a Xishi in his beloved. Note: Xishi i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ancient China.)

4. 结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参与跨文化的交流。不同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谚语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因为两种文化的差异,谚语的翻译需要一定的策略来处理两种文化下的读者对同一个谚语产生的不同反应。为了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使得目的语的读者看到翻译的谚语时产生与源语相同的反应,不同的谚语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为了实现各种目的,可以分别使用直译、意译以及直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进行汉语谚语的翻译。

参考文献

[1]Nida, E.A. (1984). “Approaches to Translating in the Western Worl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222:9-15.

[2]Nida, E.A. (2002). Language and Culture:C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第4篇

一、开篇引题,激发兴趣

导课,是一节课的开端,应该对新课的讲授起到铺垫、引入的作用。恰当合理、引人入胜的导课,不仅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给予他们愉悦的心境,便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本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往往可用一个朴素而又喜闻乐见的俗语、谚语或古诗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和欲望,从而顺利导入新课。例如,讲授高二生物《遗传和变异》引言时,我们就可先列举“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及“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样的一些俗语,并设疑:“这些俗语分别讲述的是自然界的何种现象?”然后集体讨论分析:龙的后代仍然是龙,凤的后代仍然是凤,老鼠的后代也仍然保持其亲本打洞的特性……这实际上都生动反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通过这样的一些俗语,就把深奥、抽象、难于理解的遗传变异现象,化为简单、直观、通俗易懂的歌诀,大大降低了知识的难度系数,并能迅速把学生的思绪顺畅地领入新课,有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如讲授高二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时,我们就可采用先介绍“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一谚语和“种庄稼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一俗语的方法,并设疑,引导学生思考矿质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有效导入新课。再如讲授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时,我们也可先介绍“朵朵葵花向太阳”这一俗语,并引导学生回忆南宋叶绍翁的古诗《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诗句,还可补充北宋司马光的《客中初夏》中的诗句:“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最后设疑:红杏为何会出墙?葵花为何向日倾?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的向光性,顺利导入新课。

二、课中切入,帮助理解

新知的落实,是一节课的重点所在、目标所指,而有些新知难度较大,这时不妨在讲授新知时,适时切入一些俗语、谚语或古诗。这样不仅有形象感、亲切感,缩短新知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还能降低知识难度,有助于学生迅速牢固理解新知。例如我们在讲授高二生物《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时,例举:“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一俗语,用来形象说明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又如我们在讲授高二生物《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时,为了形象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可引导学生回顾唐朝白居易的古诗《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诗句,并可补充宋朝欧阳修的《答丁元珍》中的“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激活学生的思维,解释诗句反映的现象。这样可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成就感,享受成功的喜悦,以鼓励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课印证,巩固新知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第5篇

    一、强调细嚼慢咽———渝西方言谚语所承载的渝西养生文化之节食寡欲思想

    节食和寡欲的思想是渝西养生文化中头等重要的精华性思想。承载这种思想的渝西方言谚语如:1.节食去病,寡欲延年这里的节食,当然是节制饮食,但有控制食量、忌暴饮暴食和限食某些食物品种、不该吃的不吃这两层意思;接下来的寡欲,当然是说少欲望,但是这欲望,又常常是特指人的性欲———一般说不会自然减少,须以恒心和毅力去加以节制。因此,这里的寡欲,实际上也就是节欲———通过节制使自己减少那种伤身体的欲望。饮食有节欲望也少,人的疾病通常就少,身体通常就好———所谓益寿延年就不是一句空话了。这类渝西方言谚语又如:2.食多伤胃,怄气伤肝不节食乱吃或者多吃了伤害肠胃,欲望多了得不到满足怄气(生闷气)则伤肝,伤胃和伤肝都可能会“伤”命,全世界不知每年都有多少人栽在这两者身上。因此,节食和节欲都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又有渝西方言谚语进一步强调:3.花莫多贪,食莫重餐在渝西方言中,贪花与贪色是同义语,有时甚至是性交的婉辞。诸如渝西民间歌谣《辛苦不过堂客家》便云:“栀子花儿瓣瓣张,辛苦不过堂客家……娃儿醒了要喂奶,丈夫醒了要贪花”,这里的“贪花”,就是直接指性交。至于谚语的后半句“食莫重餐”,则当然是说饮食莫过量,特别是不能饮了又饮,吃了又吃。暴饮暴食伤身,性交过滥折寿,几乎是多数人都已经懂得的道理,生活中也不断地出着现眼报,可是却总有人管不住自己,总是不知饱足地贪,不知饱足地吃。———简直是前赴后继地贪花和贪吃,害得那阎罗殿前陡增死魂灵无数!正因为如此,这条谚语已经不屑于像前面两例那样温温和和地婉言晓以厉害,而只是直截了当地、语重心长地加以劝告。当然,由于渝西百姓像别地的中国人一样对“性”历来有忌讳,要必须谈的时候才偶尔谈谈,这类渝西方言谚语谈得更多的,还是劝人们在饮食上细嚼慢咽并加以节制。例如:4.少吃香,多吃伤5.细嚼慢咽,胜过加餐。

    二、提倡早睡早起———渝西方言谚语所承载的渝西养生文化之起居有常及勤于运动思想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是古人早就念就的养生秘诀了,难能可贵的是,渝西人还在后面加上了“勤于运动”这一条。承载这种思想的渝西方言谚语如:1.早起早睡,精神百倍2.早睡早起,天天雄起①这两条谚语,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表达,并且已含有现代成分。而现代的人们,往往却偏爱反其道行之即晚睡晚起,把所谓夜生活看得太重,总是过半夜还不肯休息,半上午日上三竿了却还在床上“困起”,成了渝西百姓所说的“夜游神”:“白天狗都撞得倒,晚上狗都撵不上”。对于这种阴阳倒置的作法,渝西方言谚语告诫说:3.颠倒阴阳,早见阎王真的有这么凶险么?———这话恐怕也不是危言耸听:一般的讲,大凡夜生活过多的人,眼圈黑黑的,精神恍恍惚惚或者没精打采的,没病也像是大病了一场,真有病还不会脱层皮么?———当然,这都是人们在白天看到的情景,一到晚上,“病人”便会焕发出精神,上歌楼、酒楼甚至上红楼或者别的楼,都会雄纠纠气昂昂像是打冲锋———直到有一天,病来如山倒,白天晚上都精神不起了,那人也就差不多彻底玩完了。因此,颠倒阴阳,该动的时候不动,不该动的时候却乱动,实在是一件干不得的事。这类渝西方言谚语又如:4.贪吃贪睡,添病减岁贪吃贪睡本来是猪的习性,就是要贪吃贪睡的猪才长肉才算是好猪。可是人就大不相同了。人如果也像猪一样贪吃贪睡,也可能会长些肉,但那很可能只是些赘肉,并且,长得更多的则只能是病———一些减福减寿减岁数的毛病。由于这样的实例太多,一次接一次地起到了教育作用,尚远未进入新时代的渝西先民,便明白了“生命在于运动”这个道理,他们通过渝西方言谚语表示:5.活动活动,百病难碰这里的“活动”,当然就是现代人所说的“运动”。然而还需要说明的是,这条谚语乃至整个劝人早睡早起、勤于运动的这一类渝西方言谚语,在过去都只适用于有钱和有闲的那一部分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渝西穷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日里成天挥汗如雨,到夜晚“早早关门早早睡”———你劝他白天少活动恐怕还不行,你让他熬夜他也会熬不起,哪里有条件“贪吃贪睡”呢!因此,过去那些吃出来的病和睡出来的病,多半是些富贵病,是大多数人想得也得不到的病。倒是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有条件贪吃贪睡的人多了,有闲心阴阳倒置当“夜游神”的人也多了;吃“低保”也吃出了满街的大肚汉和大肚婆子来,麻将色子夜总会等一类玩意儿城乡都可以玩到通宵达旦———因此,与其说是一种文化传承,这类渝西方言谚语具备得更多的倒是一种针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现实意义,便说它是一套现代的“警世恒言”也不过分。承载这种思想的渝西方言谚语还有:6.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7.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第六例与全国通用的“饭后百步走,要活九十九”大致相同,但语言有渝西地方色彩,内容则显得更朴实可信些。第七例也颇为朴实并且颇有科学依据,但是相形之下,后面还有一例显得更完善和全面一些:8.饮食贵在节,锻炼贵在恒这条谚语,相当于把本章第一二两节的内容都概括了,而仍数后一句切实中肯:锻炼贵在持之以恒,切勿以为偶然起个早或者偶尔动一动就动出了好身体。

    三、讲究勤换勤洗———渝西方言谚语所承载的渝西养生文化之卫生防病思想

    勤换勤洗,卫生防病,是“庄稼人不顾衣”,“不干不净,吃了不生毛病”等旧说法的反义,是渝西人文明进步和认识提高的体现。承载这种思想的渝西方言谚语如:1.干干净净,不得毛病2.不怕衣裳烂,只要勤洗换3.周身勤换洗,毛病②少找你第一例是一个总的概括,强调指出卫生直接有益于健康。第二例是一个委婉的劝勉:讲卫生并不是有钱人才有的专利———不是说人穷水不穷么,衣裳破旧一点没有关系,各人勤快点换洗就是。第三例的“周身”则有多义,既指全身上下的衣裤鞋袜又指人的全部身体肤发,这么多的东西,通通都做到了勤换或勤洗,病毒少有侵袭的机会,毛病(疾病)自然就跟着也少了。这类渝西方言谚语又如:4.无事勤打扫,强似把药找5.饭前洗洗手,百病不入口6.睡前烫烫脚,胜过吃补药第四例强调环境卫生。第五例专门强调饭前洗手,是因为庄稼人的手接触的东西多,成天泥一把肥料一把杂草一把的,因此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希望人们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第六例讲的睡前烫脚已经不是单纯的卫生问题了。睡前烫脚,甚至是一种重要且经济实惠的保健与养生手段。因为,“全身健康足下始”,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睡前一盆汤”(烫脚)当成是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之一。脚下暖和全身都暖和,用热水足浴,可以使脚部血管扩张,促进全身血液加快,增强御寒能力,助人安稳睡觉。讲究的人甚至用中药来泡水足浴。据说,剩茶水泡脚可以治失眠,菊花水泡脚可以护眼,丹参和益母草煎煮后泡脚可预防褐斑……又据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号称中共“四老”的徐特立、谢觉哉等,每到宿营地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搞到半盆热水烫一烫脚。当然,那是在一种非常时期。在平常时候,烧半盆热水烫一烫脚,人们无论贫富都容易做到———无非是半盆水和一点给水加热的燃料而已。然而要养成睡前烫脚的良好习惯,有时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劝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渝西养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类渝西方言谚语还有很多。诸如:7.热不露腹,冷不蒙头8.热不急脱衣,冷不急加棉9.出汗莫当风,走路不敞胸第七例谈睡觉:夏天炎热难当时人们喜欢光身子睡觉,但这时一定不要忘了在肚子上盖点什么;冬天上床先把被子捂紧是非常必要的,但千万不要连头也蒙住了。因为,光着身子睡觉易凉着肠胃,蒙着头睡觉影响呼吸,都是极不卫生也不利于养生的生活习惯。第八例讲适应季节变换:天气刚转暖时不要慌着减衣服;天气刚冷起来时也不要慌着添衣———若用一句书面语言来表述,这就是人们早就耳熟能详的“春捂秋冻”。“春捂秋冻”虽然比“热不急脱衣,冷不急加棉”精炼、现代甚至优美,但它却并非文化人的感悟或者创造发明,而是从劳动人民“热不急脱衣,冷不急加棉”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一条熟语和一种道理。第九例是说运动或平常走路:活动出汗了莫当着风吹,走路热了也不要敞胸膛。因为,这样做容易造成“背汗”,即或当时感到舒服凉爽,过后却会生出疾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