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沪深300;反向市场;协整检验;股指期货;跨期套利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21日

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作为中国第一份股指期货合约正式上市交易。它的推出弥补了我国证券市场缺乏做空机制的缺陷,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可靠的避险机制,也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向交易的盈利渠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近期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真实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对已有研究做有针对性的改进,设计跨期套利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股指期货的跨期套利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立基于平价关系的价差模型,通过利用合约价差与均衡价差的关系设计套利策略。其中,王伟峰、刘阳(2007)最先建立了价差模型,且用模拟股指市场的数据进行实证。李传峰(2011)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真实数据进行实证,发现国内股指期货市场存在较多的跨期套利机会,市场的有效性缺失。李璁(2011)在检验了合约价格序列的协整关系后,建立价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另一种则是建立基于统计套利的计量模型,利用残差或时变方差与阈值的关系寻找套利机会。仇中群、程希骏(2008)针对持有成本理论中股息收益率不确定、套利所需时间长等问题,建立了基于二元协整的跨期套利模型对其进行改进。李世伟(2011)借助对已有的协整理论进行改进的套利方法建立模型,取得较好的套利效果。何树红、张月秋、张文(2013)在协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GARCH模型描述残差条件的异方差性,以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价格的时变方差,用置信度确定价差范围,实证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存在日内跨期套利机会,投资者可在较小的风险下实现较高盈利。

本文借鉴以上文献的同时,发现其存在问题:(1)已有研究大多数是针对正向市场进行的,而对于反向市场缺乏探讨,其指导意义有限;(2)以前的价差模型中,未对平仓时间进行详细研究,多数默认一旦合约价差回落到无套利区间就应平仓,而此时的盈利不一定达到最大,甚至有可能亏损。

二、跨期套利价差模型

(一)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建立价差模型的前提是两合约价格序列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可先利用ADF检验法对两合约的价格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并确定其单整阶数,再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同阶单整的价格序列进行协整检验。若能通过协整检验,则说明两价格序列满足长期均衡关系,可建立平价关系式进行价差套利分析。

(二)反向市场的平价关系。对于满足长期均衡关系的价格序列,可建立平价关系式。在反向市场中,近期投资者看空未来股市,导致对股指期货近月合约的需求大增,抬高价格,出现近月合约价格高于远月合约价格的现象。因此,在建立平价关系式时,区别于正向市场,远月合约的价格应等于近月合约价格进行复利后减去(而非加上)一个均衡价差,即:

观察可知,在12月9日进行平仓可取得最大收益,此时的盈亏分析见表5。(表5)

牛市套利最后的收益为8,023.08。以同样的思路进行熊市套利分析,则应在12月9日卖出IF1601,在12月21日买入IF1603,可获收益3,771.18,两种套利方式下所获收益比前人(王伟峰,2007;李传峰,2011)所算的收益值低。

为得知最优的平仓时间,可将两种套利的合约价差与总盈亏情况作图对比。可以发现,在牛市套利中,总盈亏与合约价差呈同向变动,价差越大,盈利越多。因此,为获取最大盈利,最优平仓时间应为合约价差穿越无套利区间上限之时。次优的平仓时间是合约价差上升到最接近无套利区间上限的时点。而若是在价差刚刚由低处回升至无套利区间、与无套利区间下限接近时终止套利,则往往容易亏损。(图2、图3)

在熊市套利下,总盈亏与合约价差呈反向变动,价差越小,盈利越多。因此,为尽可能地最大盈利,最优平仓时间应为合约价差再次穿越无套利区间下限时。次优的平仓时间为合约价差下降到最接近无套利区间下限的时点。而若是在合约价差刚刚从高处回落至无套利区间或是在其与无套利区间上限无限接近时终止套利,则往往容易亏损,因此李璁(2011)所提出的一旦合约价差落入到无套利区间就应平仓的套利终止条件有待改进。

四、结语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协整的价差模型,推导出无套利区间,根据合约价差与无套利区间上下限的关系制定相应的套利策略,并以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真实数据进行实证,结果显示:在反向市场中,股指期货市场存在跨期套利机会,但是与前人(王伟峰,2007;李传峰,2011)研究结果相比,股指期货市场的套利机会没有推行之初那么明显,套利空间也有所缩小,这与该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擅长进行套利交易的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加入的现状相符。

此外,本文存在需要继续探讨的地方:首先,本文对于相对最优平仓时间的讨论是围绕着合约价差与无套利区间的关系进行的,是以市场平稳运行为基础的,如若股指期货市场有较大波动,或投资者持有过强的观望心态,相对最优的平仓时间也许会有所不同;其次,对于交易成本的参数设定还有改进的空间,应该结合投资的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设定,对该参数的设定值越大,套利空间越小,但成功率会相对更高。综合来看,本模型的灵活性较强,不同投资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风向偏好设定参数、制定策略,即便是业余中小投资者也可参考本模型进行套利,实用性较高。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伟峰,刘阳.股指期货的跨期套利研究――模拟股指市场实证[J].金融研究,2007.330.12.

[2]李传峰.沪深300股指期货跨期套利实证研究――基于真实交易数据的计量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4.

[3]李璁.股指期货的跨期套利实证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22.3.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范文第2篇

国内学者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农民合作社的现状。蔡荣(2011)的研究发现制约农户参与“合作社+农户”模式的主要因素是其收益达不到预期标准和农户缺乏经营决策权。蔡荣(2012)认为当合作社由企业牵头领办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农户利益,提高农户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孙亚范、余海鹏(2012)的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制约因素:社员规模小、合作社服务不完善、股权过于集中和盈余返还制度不健全。刘洁、祁春节(2011)表明要解决传统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应通过产权结构明晰、股权合理化等创新路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二是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研究。邓衡山、王文烂(2014)通过界定合作社的本质得出:合作社应是为实现潜在规模经济而产生的,并认为合作社必须实施“所有者与惠顾者同一”,才能发挥其独特优势。薛天桥(2012)通过对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组织模式进行总结,概括其治理模式的特点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是:政府应组织培训具有经济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个人,增强自主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和解决资金问题的能力。还有一些学者针对不同经营模式做了对比分析,白选杰(2012)从风险与效果等方面考察“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民”“企业+专业协会+农民”两种经营模式,认为两种模式皆具可行性,政府需要在财政与信贷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苑鹏(2013)对比分析了四种“公司+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同的农户和企业地位关系对农户福利情况、经济收益以及社会联系的影响,并且指出政策扶持重点应偏向农户自主创立的合作社和由合作社组成的加工企业。三是合作社的机制创新研究。李永山(2009)在目前农民合作社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期货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模式,分析实施的可行性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赵佳佳、刘天军、田祥宇(2014)选取120个采用“农超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对影响其组织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提高参与主体的合作意向及合租能力有利于提高“农超对接”模式的效率。孙才仁等(2014)通过实地调研山西农民合作社,分析其发现现状和在获得金融支持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结果针对性地提出金融创新与合作社结合的模式,并在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针对农业企业和农户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情况和效率,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的规范和实证研究。湖北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联合课题组(2011)通过对“期货农业”的分析,针对湖北省农业发展探讨了“期货农业”实施的迫切性、可行性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并相应提出发展建议。

二、“农户+合作社+涉棉企业,期货点价+基差”经营模式透析

(一)“农户+合作社+涉棉企业,期货点价+基差”经营模式的理论基础

传统套期保值的做法是,在期货市场上卖出与其未来在现货市场上出售的现货商品数量相等、交割日期相同或相近的该品种期货合约,然后在现货市场交易的同时,将期货合约进行平仓,以对冲后的盈利弥补现货市场上的亏损,从而达到规避现货市场价格下跌风险的目的。但套期保值者一旦采用这种方式,就意味着放弃了现货价格上涨时获取更高利润的机会。除此之外,套期保值的效果还受不同月份的期货合约选择、期现货交易地点差异、标的商品的质量和规格以及期现货交易的数量等方面因素影响。要想实现完全套期保值还有一个前提假设:在建仓和平仓时,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和相同的变动幅度,才能保证现货市场的亏损能由期货市场的盈利完全弥补。尽管随着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期现货价格变动趋势相同,呈收敛特性,但套期保值者建仓时,期现货的价格一般不同,并且二者的变动幅度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将导致无法完全实现套期保值。但是,基差交易可以避免这些弊端,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因此,有必要对基差进行分析。基差指同一商品在特定时间地点的现货价格与期货合约价格间的差价: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用来表示期现货价格相对变化,衡量市场所在的状态。在“期货点价+基差”模式中,基差指期货合作社与涉棉企业实际交割的棉花现货价格与期货合作社进行套期保值的期货合约的价格之差。根据基差数值的正负,市场可分为正向市场和反向市场。在正向市场中,基差为负,表现为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因为期货价格中包含仓储费、保险费和利息费用等持仓费。但当市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急剧上涨,或者预期商品供应量大幅增加,将导致现货价格上升同时期货价格下降,从而形成反向市场。目前我国棉花期现货市场就属于反向市场,由于目标价格政策的实施,棉花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双方形成,政策托底的高价将与国际棉价接轨,从而市场预期棉价下行,导致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

(二)“农户+合作社+涉棉企业,期货点价+基差”经营模式操作流程分析

该模式主要包含涉棉企业、期货合作社和农户三大主体,其中农户在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代表农户成立的期货合作社,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市场价格信息作为经营决策参考,并与农户签订棉花合约,通过期货市场卖出相应月份的套期保值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另外,期货合作社代表农户与有意愿的涉棉企业签订基差交易,即约定在相关月份的期货价格的基础上加上双方协定的基差进行现货交易。在此模式中,合作社作为连接企业和农户的桥梁,促成双方基差交易,并且可以向农户提供期货市场价格信息,指导其经营决策,完全实现套期保值;同时,在目标价格政策出台后,棉花价格呈下降趋势的大背景下,涉棉企业既能够在种植期锁定货源,保证生产经营的稳定进行,又能够享受价格下降的好处。其中三方具体操作如下:

(1)棉花种植期(2月份—9月份)。棉花播种前,合作社向所有社员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棉农的意向种植面积和估计相关产量,向农户讲解“期货点价+基差”的优势,同时了解农户与期货合作社签订合同的意愿和意向规模。期货合作社根据期货价格的走势,向棉农提供价格信息,指导其改善种植结构和规模;种植过程中,期货合作社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高产优质棉花示范基地,建立短信平台,发送在不同生长时期棉花的特性、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病虫害防御等信息,以及期现货市场价格走势和期货的基础知识普及,促进棉农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通过合作社和农户签订合同,收取棉农2%的保证金。根据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计划,期货合作社在期货市场卖出相应月份套期保值,此时的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即基差记为B1;并且分批建仓,从而保证现货合同和期货建仓的同期性和有效性。期货合作社与涉棉企业进行协商,确定目标月份期货合约,以此期货合约的价格为基础,协定基差为B2(基差B2应大于基差B1),从而确定现货交货价格为期货价格加协定基差B2,并且约定企业向期货合作社缴纳3%的保证金。这种买方叫价基差交易给涉棉企业更大自,促进双方交易。

(2)棉花收获期(9月份—12月份)。棉花成熟后,期货合作社指导棉农按级分摘、分晒、分储、分售,在交货日期前按约定数量、等级交到合作社,按约定价格成交,期货合作社返还其缴纳的保证金。购买方企业对期货价格点价,由涉棉企业对合约到期前的一个月内任一交易日的期货价格进行点价,选择企业认为对自己有利的期货价格,在当天的期货价格基础上加协定基差B2确定现货价格,与期货合作社进行现货交易。期货合作社在与涉棉企业进行现货交易的当天,对相同数量的期货合约进行平仓,若棉价下降,则期货市场的盈利可以完全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并剩有盈余;若棉价上升,则现货市场的盈余也大于期货市场的亏损,从而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

(3)合作社盈余返还(年底)。期货合作社根据“期货点价+基差”模式的盈利情况,对棉农实行利润分配,完全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六成利润作为盈余返还,四成用作股金分红,具体份额按照与棉农签订的合同的数量进行分配。通过分配利润,提高棉农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提高履约率。

(三)“农户+合作社+涉棉企业,期货点价+基差”经营模式效果评价

1.降低波动风险和销售成本

基差交易能够降低价格波动风险,保障套期保值的效果。套期保值目的是为了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基差交易可以将期现货价格波动风险转化为基差波动风险。一般来说,由于期现货价格走势具有收敛性,因此,基差波动通常小于期现货价格波动。套期保值不仅能够完全实现,还会有盈余。通过期货合作社的基差交易能够降低涉棉企业和棉农双方的价格谈判成本,保障棉花销售、企业采购的连续性。

2.提供价格信息指导经营,保障棉农稳产增收

我国棉花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动性已被国内学者证实,并且现货市场的信息来源于期货市场,所以作为现货市场的主体,棉农更应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信息。通过期货合作社,棉农可根据价格信息调整种植结构、面积和品种等生产经营决策,预测棉价走势,提高议价能力,保证在销售棉花的交易中与涉棉企业平等的地位。在棉花市场中,每年年初价格较高,新棉上市时供给量增加导致价格有所下降,棉农卖棉往往随行就市,无法以有利的价格出售;另外,在目标价格政策下,棉价持续下跌,等到棉花收获时售卖,比较不利。但通过参与期货合作社,实施“期货点价+基差”合作模式,能够提前锁定棉花的售价,稳定棉农收入,节约了棉农的销售成本,棉农只需按约定数量和等级交货,履行义务,年末便可享受利润分配。

3.有助于企业稳定生产经营,以较低的成本预定货源

“期货点价+基差”合作模式中,采取买方叫价交易方式,企业能够按照自身对市场的研究判断和自由选择特定日期的期货价格作为计价基础的权利,赋予涉棉企业更大灵活性,促成涉棉企业与期货合作社的基差交易。除此之外,企业直接与期货合作社交易,节约了涉棉企业与市场上大量农户交易成本。由于棉农在此模式中获益,因此履约率较订单模式有所提高,从而给企业的经营更大的保障。另外,企业通过缴纳10%的保证金,即可预定货源,有利于企业安排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4.促进期货农业发展,利用期货市场提高效率和收益

在期货农业的时代背景下,此合作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棉农利用期货市场的程度,不仅使期货市场的主体构成更加全面,还有利于棉农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高棉花质量。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特征明显,借助此种创新模式,有效发挥期货市场功能,解决企业与农户地位不平等问题,对市场经济有重要作用。

三、建立“期货点价+基差”经营模式的建议

“期货点价+基差”经营模式的建立与实施,需要合作社制度构建合理、完善的期货市场支撑、农户对期货市场认知与需求增强,需要从社会各方面做好广泛的配合,提供较好的支撑。

(一)增强农户对期货市场和套期保值功能的认知

对期货市场和套期保值的认知能够保证创新模式的迅速开展。目前,棉农对期货市场和其功能的认知远未达到要求,农户对期货市场闻所未闻的现状需要尽快改变。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组织期货市场功能等讲座,培育基础期货知识和相关概念;新闻媒体在提供棉花产业信息的同时,加大对期货市场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农户的认知,激发其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涉棉企业应重视相关金融专业人才的重用,展开自身期货市场业务,同时带动农户参与套期保值业务,参与到专业的期货合作社中。

(二)加大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与保护力度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政府仍然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为了维护农业合作组织健康持续公平地发展,政府应当为其创建良好的政策与法律环境,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创新发展。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完善合作社融资的相关法律支持,方便合作社开展“期货农业”相关的创新模式探索;加大财政税收优惠,针对期货合作社的盈利减免其税收负担,留给其更多的利润分配给入社农户;出台相关人才引进政策,给予最大程度的扶持优惠政策,以促进合作社快速发展。

(三)充实农村金融机构,保障三方资金运转流畅

在整个创新模式中,资金的充足性是模式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无论是棉农预缴的保证金、涉棉企业基差交易的保证金还是期货合作社参与期货市场参与套期保值的保证金,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资金滞纳都将给模式运行带来阻力。因此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大力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促进各金融组织开展对农业务,向棉农和涉棉企业提供较为实惠的信贷服务;鼓励资本市场向农民合作社等提供资本投入,创建涉农扶持基金等,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四)努力发挥期货市场的作用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范文第3篇

利率市场化改革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仍旧以较为传统的存贷利差为主,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而这种影响进一步通过银行的利润水平和营业收入反映出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将面临的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上。

(一)商业银行的阶段性风险在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部分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市场化利率环境,由此所产生的金融风险称为阶段性风险。1.市场竞争风险。一直以来,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存贷利差。在有严格管制的固定存贷利率制下,存贷利差稳定,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常规业务获取稳定且巨大的收益。而放开利率市场化后,由于长期的利率压制,现有利率水平不能很好的反映资金的实际价格,市场化的利率水平必然会升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存放贷款的利率上有了一定的自主决策权,意味着商业银行间的竞争点将落在存贷款利率上,银行间为了争夺优质客户,短期内无疑会通过提高存款利率等价格手段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争夺市场。商业银行间的相互竞争使得原本稳定且较大的存贷利差收窄,严重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下调基准利率的同时将存款利率上浮上限从1.1倍提高至1.2倍,各银行纷纷上浮了各自的存款利率,以浙商银行、绍兴银行为代表的部分银行更是将五年期定存利率上浮到顶,达到5.4%。2.逆向选择风险。受利率市场化影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将会上升。尽管由于商业银行间的价格竞争,贷款利率上升幅度将略小于存款利率涨幅,但对于企业而言,其向银行融资的成本较原来仍有较大的提高。在我国商业银行定价能力尚不成熟的情况下,银行难以针对不同企业给出合理的贷款利率。对拥有完善的经营模式和稳定营业收入的低风险企业而言,过高的银行融资成本促使其转向通过其他融资成本更低的方式取得资金,而风险较高且经营不佳的企业难以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或筹资成本更高,所以只能继续向商业银行寻求贷款。同样,当获得银行贷款的成本更高,贷款单位必然会寻求高风险的项目进行投资以求得高回报率,而当贷款对象逐步被高风险企业取代,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升高,银行只能通过提高贷款利率的方式进行弥补,这又进一步使优质企业转寻其他融资方式,恶化了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产生更多的问题贷款。3.储蓄分流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市场利率变动势必带动其他投资产品的收益变动。当其他信用工具的收益相对银行存款利率更2015年第4期中旬刊(总第585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4,2015(CumulativetyNO.585)高时,银行的存款很容易被分流至银行外,增大了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和不足,或是通过其他途径再回流至银行,提高了银行吸储的成本。以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代表余额宝为例,截止2014年9月底,在4%左右的利率水平下,这款投资于货币基金的产品规模已经达到人民币5349亿。尽管对于银行而言余额宝的规模不算惊人,却也给银行敲响了警钟。随着各种收益高于银行货期存款利率的理财产品出现,商业银行无疑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二)商业银行恒久性风险恒久性风险即为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导致利率产生不利变动时银行的净利差收入降低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存在较为严重的存贷款期限失衡问题,因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风险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面临四类基本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1.重新定价风险。重新定价风险产生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头寸到期日的不同及重新定价的时间不同。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存放贷业务时,往往通过将短期储蓄存款用于长期固定利率贷款的发放的形式赚取利差。由于长期贷款的利率要高于短期利率,银行能够获得相对稳健的利息收入。利率市场化放开以后,短期利率有明显的提升,银行的融资成本增加,而在长期贷款业务上银行的收益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导致了银行盈利能力的降低。商业银行由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规模的不平衡,产生利率敏感性缺口,则当利率出现不利波动时,银行的净利差就会随之减少,对银行的收益产生消极影响。2.收益曲线风险。收益曲线风险是由于收益曲线斜率的变化导致期限不同的两种债券的收益率之间差幅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资产业务时,通常会购入一定规模的国债以保证稳定的收益率和较低的风险性。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放开,市场利率升高,长期债券的价格下跌,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国债难以达到预期利润。另一方面,市场利率的升高也抵消了债券收益的优势,阻塞了商业银行对国债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尽管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一般总是低于长期利率,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市场上也可能出现利率倒挂,即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的情况。如2013年6月,受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飙涨至13.5%左右。此时,商业银行的利差收益大幅减少乃至成为负值,短期负债比重较大的银行面临明显的收益曲线风险。3.选择权风险。选择权风险源于银行所经营的资产与负债业务具有期权性质。我国的银行业以客户自愿为原则,允许客户提前取出存款或偿还贷款。因此相较于银行,客户有着更大的主动权。当贷款利率降低时,客户往往会选择提前偿还贷款,而当存款利率上涨,储户也可以选择提前将定期存款提出重新存入银行,尽管客户的这种选择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当利率变化明显时,客户总是会选择提前结束存贷关系,即客户可视为掌握选择权的理性人,做出的选择必然是符合自身利益的,与此同时,银行的利益将受到损害。利率市场化放开后,利率浮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而不受银行控制,利率变动会更为频繁和明显,客户在存贷业务中的主动地位使得银行很难准确控制资产的收益和负债的成本,商业银行的选择权风险大大增加。

二、对策建议

利率市场化打破了商业银行通过存贷差稳定获利的盈利模式,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盈利水平。商业银行面对全新的经营环境和盈利模式,必须采取相关措施。

(一)强化利率风险控制短期内,商业银行难以迅速找到能够弥补存贷利差收入收缩的盈利业务。银行应当关注利率风险,通过建立内控机制、提高利率预测水平、差别定价等手段加强对利率风险的控制能力。1.提高利率预测水平。利率的频繁变动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资产负债业务时很难调整恰当的资产负债比例,资产和负债的规模和周期搭配不能达到最优。商业银行应当时刻监测利率的变动方向、波动幅度和周期拐点,并以市场供需形势为基础,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和国家的货币政策对利率进行走势判断,做好利率的预测工作。通过对利率区间的预估来调节适当的资产负债规模和比例,优化资产负债结构。2.完善利率内控机制。巴塞尔委员会在《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当遵守的四点利率管理原则。在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需要严格遵照四点原则,妥善监控利率风险;不断强化和完善内部制度,做到外部审计的独立;执行恰当的利率风险管理程序;健全科学的风险计量和监测系统。完善利率内控机制,有利于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有客观全面的把握,有能力规避或淡化潜在的利率风险,降低银行可能因利率意外变动而面对的计划外风险。3.增强差别定价能力。银行在调整存贷款等传统业务定价时,要加强对不同顾客区别定价的能力。银行需要充分了解客户的经济实力和资金去向,综合客户的信用等级、还款能力和贷款的金额、期限等因素给出合理的报价。例如,对于国企、资金较为雄厚,有稳定盈利模式和良好商业运作机制的大中型企业,可以给予相对优惠的利率,既利用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在利率制定上获得的自由,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又能够尝试与优质客户建立起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有助于银行的长期发展。而对于存在风险较大的企业,银行应当在充分了解企业贷款用途和企业前景,确认风险相对可控的情况下,适当调高贷款利率,使银行预期取得的收益能够与其承担的风险相互匹配。

(二)寻求多种渠道避险除了应对利率风险以外,商业银行也可以向国外银行学习经验,通过发展中间业务、投资金融衍生品,参与存款保险制度等多种渠道弱化利率市场化中利率风险给银行盈利能力带来的不利影响。1.开展金融创新业务。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放开而日趋激烈,针对利率的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商业银行可以尝试推出金融创新产品,通过利率互换、货币互换等方式对冲利率风险,也可以将资金投入期权、期指交易中以达到避险保值的目的。以利率互换为例,交易双方根据约定数量的同种货币名义本金交换利息额,并不发生本金的交换,通过这种方式,银行能够在不改变资产和负债基本结构表的前提下,达到分散风险、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2.发展传统中间业务。面对存贷利差持续压缩的市场,中间业务的展开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其他业务收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存贷业务盈利能力的下滑。且由于传统中间业务中,商业银行利用自身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佣金,并不需要动用自身资金,避免了风险的承担,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低成本的稳定收入来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目前仍然处于规模小、贡献低的状态,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通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机制,提高中间业务的综合技术,重点培养优质客户,参照国外商业银行经营中间业务的收入占比,中间业务能够有效降低银行对存贷款业务的依赖程度。3.反映存款保险制度诉求。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向某一保险机构按相应比例缴纳存款准备金,并在发生经营危机时得到保险机构的资金支持。作为中国已全面展开的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存款保险制度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最后手段。2014年11月30日,《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利率市场化浪潮中商业银行面临经营危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表达自身诉求。

三、结论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范文第4篇

前 言

自从商品市场在人类社会中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物价波动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一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传统物价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可以实现物价稳定,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不但不应对物价波动进行限制,反而应该放开物价,任其随意波动。其实,物价波动不仅要受到市场供求状态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市场投资效益的限制。由于企业投资市场的目的是获得收益,而并非市场供求平衡,因此市场供求状态服从于市场投资收益,进而形成市场供求状态限制物价波动幅度、市场投资收益决定物价波动方向的局势。在现实的市场运行过程中,物价自由波动不但不会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反而会破坏市场供求平衡。在实际的市场经济管理过程中,不应该通过物价波动来调控市场供求关系,而应该通过对供求本身的调整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即供给不足时扩大生产和减少积累,需求不足时扩大消费和增加积累。

物价波动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也不是平衡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正确有效的方法,而是商品经营者非法投机的必然结果,是投机者侵犯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对此严重的犯罪行为,政府不应该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这种和善的经济手段来进行“调控”,不应该放开物价任其随意波动,纵容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而必须建立稳定物价的严格法律,以法律手段对物价波动进行严格的限制,进而有效打击犯罪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现代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基本都是信用货币,物价波动将破坏这种由政府进行担保商业信用,进而损害政府的公众形象、降低政府的公众威信、削弱政府的行政能力。另外,印有众多伟人头像的货币信用的丧失,将意味着这些伟人头像变成了投机商的犯罪工具,使其成为投机商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合伙人”,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光辉形象。

一般习惯地认为,在物价上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即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不能同时存在,其实不然。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不能与其同时存在是物价稳定和物价下跌;生产过剩指供大于求,不能与其同时存在的是供求平衡和供小于求。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之间不仅存在单项对应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同时也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市场运行模式。目前现实中的正在运行的市场模式,只是多种模式其中的一种,而且是运行效率最低的一种模式。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不仅存在通货膨胀或生产过剩的某种单一危机,而且存在两者兼有的“双重危机”。在此状态下,如果扩大需求,将导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限制需求,必然造成更多的商品积压。物价波动不仅破坏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导致“双重危机” ,而且它还是导致诸多社会弊端的罪魁祸首。它对社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犯罪率大幅度上升,浪费社会财富及自然资源,扩大贫富差别等等。无论这些严重后果的任何一种的存在,都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构成极大的损害。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商品供给的“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问题,因此,不仅要保证单一的“动态平衡”或单一的“静态平衡”,而且必须保持“动态供求”和“静态供求”的双重平衡,否则将形成市场风险,最终导致市场经济的全面危机。探讨市场平衡办法:建立商品市场的调控基金,当市场在动态商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基金购入商品,一方面作为市场的商品储备,繁荣市场和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另一方面扩大企业商品销售,增加企业效益;当市场在动态商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基金销售商品,一方面保证市场供给,维护货币信用,另一方面回收货币,维持市场供求的双重平衡。

在以往的货币发行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极大的误区:一是认为扩大货币发行就会引起通货膨胀,二是认为货币发行只局限于个人和机构之间往来的小面值现金货币。其实,在商品供给不断增加和对商品价格进行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扩大货币发行不但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而且还可以起到大幅度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在货币发行过程中,不仅有小面值的通用现金货币可以发行,而且还有一个新的货币品种——机构之间往来专用的大面值“融资货币”可以投放市场。目前政府和企业之所以感到货币资金供给不足,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发

行货币的主动权,不敢主动发行货币;没有开发出供应机构之间大额经济未来的专用货币,不知道如何去大量发行货币。一旦货币发行被当作一种主动的市场调控手段来加以利用,那么企业的“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的实现将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市场经济将进入一个崭新高速的发展阶段;一旦新的货币品种得到开发利用,那么必将引起一场新的金融革命,进而有效地化解目前存在的各种金融风险及政府和企业的债务风险。

企业经营的基本目的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必须通过“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 两步来进行实现,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企业单纯创造了“商品效益”,而不能实现“货币效益”,那么其经济效益将是虚拟的效益;如果金融机构通过货币发行创造了“货币效益”,而企业不能创造相应的“商品效益”与其配合,那么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商品效益”与“市场均衡”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商品效益越高,市场供求差额就越大,否则相反。市场供给相对越大,就需要越多的“货币效益”与其相应产生,否则不能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并且会造成商品大量积压,阻碍企业生存发展。企业在市场中的基本职能是创造商品效益,而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基本职能是创造货币效益,只要他们能够实现默契的配合,就能大幅度提高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就能使市场经济获得超常的发展速度。但是,发展生产需要稳定的物价环境,没有稳定的物价环境,市场供求关系就会遭到破坏,生产发展必然受到阻碍;扩大需求必须首先稳定物价,否则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使扩大需求的措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物价稳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稳定物价是目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当务之急。

2001年7月4日(星期三)于沈阳

目 录

一、物价波动的诸多弊端 …………………………………… (1)

(一)导致永久性通货膨胀 ……………………………… (1)

(二)破坏市场供求平衡 ……………………………… (5)

(三)导致整体经济萎缩 ……………………………… (8)

(四)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 (10)

(五)限制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 … …………………… (11)

(六)破坏货币信用 ……………………………………… (11)

(七)导致企事业单位的债务危机 …………………… (12)

(八)损害广大民众利益 ……………………………… (13)

(九)导致大批劳动者失业 …………………………… (15)

(十)扩大贫富差别 …………………………………… (16)

二、物价稳定的主要优势 …………………………………… (17)

(一)促进生产发展 …………………………………… (17)

(二)扩大市场需求 …………………………………… (18)

三、稳定物价的方法选择 ………………………………… (23)

(一)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 …………… (23)

(二)通过行政监管稳定物价 ……………………… (24)

(三)通过法律制约稳定物价 ……………………… (25)

一、物价波动的诸多弊端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是由市场中的商品供求状况所决定的,即供给小于需求时物价上涨、供给大于需求时物价下跌、供给等于时物价稳定。同时认为,物价波动可以调整市场中的商品供求关系,即供给小于需求时抬高物价可以促使供求平衡,供给大于需求时降低物价可以促使供求平衡。因此得出结论:在常规市场经济运行失衡的情况下, 放开物价可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实,物价波动是由市场运行效益和市场供求状况这两个因素所决定的,而并非单纯由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在对物价波动进行限制的过程中,市场供求状况所起到是限制物价波动幅度的作用,即供给较大时物价上涨的幅度较小或下跌的幅度较大,需求较大时物价上涨的幅度较大或下跌的幅度较小,而市场运行效益则决定物价的波动方向,即有利可图时物价进行波动,无利可图时物价停止波动。企业投资市场的目的是为了盈利,物价上涨可以给它们带来丰厚的利润,所以抬高物价是其经营的必然选择,而降低物价会降低效益或导致严重亏损,所以必然被其强烈抵制。因此,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无论市场供求状况如何,物价始终保持不断上涨的波动趋势。由于市场供求状况只能限制物价波动幅度,不能改变物价的波动方向,所以市场? ┣笞纯霾荒芷鸬娇刂莆锛壅堑淖饔茫锛鄄ǘ膊荒芷鸬狡胶馐谐┣蠊叵档淖饔谩2唤鋈绱耍椅锛鄄ǘ菇贾缕渌矫嬷疃啾锥说牟匀死嗌缁岬姆⒄构钩杉蟮奈:Α?/P>

(一)导致永久通货膨胀

市场的魅力是它可以使投资者获得盈利,如果投资者不能在市场中获得盈利,那么投资者必将退出市场。虽然投资者不是在市场中都能够获得了盈利,但有很多的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中获得盈,就像股票市场可以使投资股票的人们获得盈利,但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在股票市场中获得盈利,又好比市场可以使投资者获得暴利,但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获得暴利。尽管市场具有极大的投资风险,但是货币持有者们还是踊跃的向各种市场进行投资,不惜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由此可见投资人投资商品市场目的的明确性。由于市场投资者们所追求的是市场盈利而并非市场供求平衡,并且抬高商品价格可以给投资以丰厚的利润回报,因此,无论市场供求状况如何,通货膨胀都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表现。见图

市场供给与物价波动和通胀盈利之间是成正比的关系,物价上涨,供给增加,通胀盈利增加;市场需求于物价波动和通胀盈利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物价上涨,通胀盈利增加,市场需求减少。虽然通货膨胀会导致市场需求的下降,企业商品销售数量的减少,但是,直观的商品经营效益确显现上升趋势。因此,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必然选择抬高物价、减少商品销售数量、提高商品销售盈利的经营方式。见表

单位:亿元

人们在投资商品市场时,所追求的是商品经营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是商品销售的轻松状态。虽然抬高物价会降低商品的销售难度,但确可以大幅度提高商品的经营利润,因此商品经营者在选择经营方式时必然选择抬高物价和主动促进商品销售的经营方式。根据物价波动理论分析,在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下物价将停止波动,并保持永久性的稳定。“供求平衡”的概念是什么呢?是指市场中的商品总体上能够销售出去,不存在积压商品。试想,在目前市场中商品大量积压的情况下物价都始终处于上涨状态,那么在商品整体畅销和市场中不存在积压商品的“合同式”供求模式下物价会体现怎样的波动趋势呢?当然答案只有一个:更加严重的永久性通货膨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它也是检验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唯一标准。从实际情况来看,物价的长期波动并没有使其趋势逐渐平稳,而是始终保持通货膨胀的态势,由此可以证明物价波动理论不符合实际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物价波动不仅受市场供求状态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市场盈利状态及其它物价波动条件的限制。企业在商品市场中进行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盈利,而盈利的前提是成本之上是商品销售价格,因此,物价波动必然受到市场盈利状况的严格限制。物价长期的自由波动不但没有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而且物价波动的幅度也没有趋向于稳定。物价波动的实际趋势并没有指向物价稳定,而是指向通货膨胀,这就充分说明物价的自由波动不会以波动的停止为终点,而是以通货膨胀为永久的波动状态。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随市场供求状况进行波动,就是说市场供求状况的主动的变化因素,物价是随之变化的被动因素,同时又说物价波动会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把物价波动当作主动因素,市场供求当作被动因素,这两种观念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物价是随供求关系来进行被动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对物价进行主动的调整;如果通过调整物价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那么就是不相信市场供求关系对物价所进行的自然调整,即否定了传统的物价被动理论。既然承认物价随供求关系而波动,并且认为物价的自由波动可以促使市场供求达到平衡,那为什么还要强行调整物价,故意违反自己所承认的物价波动规律?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传

统理论是自相矛盾的。以稳定物价为追求目标,以纵容物价波动为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这就是该理论的荒谬所在。对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状态之间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的认识矛盾:一方面主张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来稳定物价——认为物价波动不是合理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主张通过物价的自由波动了平衡市场供求关系——认为物价波动是合理的市场行为。那么到底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物价波动,还是物价波动决定市场供求关系?以谁为主动因素或以谁为被动因素是合理的市场调整方法呢?物价波动理论对此根本无法进行解释。如果物价的自由波动可以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那么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由物价进行调控的市场,应该是一个供求平衡和物价稳定的市场,而不是永久性通货膨胀的市场。物价波动理论的错误有二:一是认为只有市场供求状况从经济角度可以对物价波动起到独立限制作用;二是认为市场供求状况可以改变物价的波动方向。在为利润而运行的市场经济中, 无论商品供求状况如何,物价都将始终保持不断上涨的波动趋势。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价上涨与下跌的幅度差别

在现实的物价可以波动的市场中,即有畅销涨价的商品存在也有滞销降价的商品的存在。在其它物价波动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涨价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不能与降价商品的降价幅度保持一致,那么就会造成供求失衡。假设目前市场中有A、B两种商品,A商品供给1000元,B商品供给1000元,市场需求2000元,市场供求处于平衡状态。当A商品涨价50%的时候,A商品的市场供给增加至1500元。这时,B商品必须降价50%,即B商品的市场供求必须减少至500元,才能保证市场供求在物价波动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 虽然商品涨价没有幅度的限制,但商品降价确要受到幅度的严格限制。一旦商品涨价的幅度超过100%,那么商品供求平衡就必然会被打破,物价波动理论将与现实完全脱离。况且任何商品经营者都不会为实现市场平衡而做出大幅度的降价牺牲,即使有此牺牲精神,也不会使市场达到平衡。

实际是物价波动情况必须与坐标中的直线相符合,否则物价波动将导致市场供求失去平

衡,而实际上的物价波动情况是不可能与坐标中的平衡直线相符合的。物价波动理论只是在该坐标直线上适用,而实际的物价波动并不在该直线上,况且该直线并不包括完整的物价波动内容。

因为: 商品涨价幅度 ≠ 商品降价幅度

又因: 物价上涨的限制 > 物价下跌的限制

所以: 实际商品涨价幅度 > 实际商品降价幅度

在总体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畅销商品涨价的幅度会高于滞销商品的涨价幅度,它们两者的相互关系如“实际波动曲线”所表示的那样,A商品的上涨幅度增加时,B商品的上涨幅度会相应减少,而不是象“理论波动直线”所表示的必须与A商品上涨幅度相反的同等幅度的下跌。从该坐标中两波动线的对比可以看出,物价波动理论与实际物价波动情况相差的距离是多么的遥远。涨价没有幅度的限制,它有无限的发展空间;降价有严格的幅度限制,最多下降100%。因此,物价上涨与下跌不是同等的波动条件,其波动不会趋向于市场供求平衡,而是趋向于通货膨胀。

2、物价上涨与下跌的时间差异

确定畅销商品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因此它的价格会很快的上涨;确定滞销商品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它的价格会滞后下跌(即使它的价格会出现下跌的情况)。畅销商品的价格很快上涨,滞销商品的价格没有及时跟上,这必然要造成整体的通货膨胀。在畅销商品价格首先上涨之后,滞销商品与畅销商品之间的价格对比发生了变化,这就涉及到一个商品“绝对涨价”与商品“相对降价”的问题。所谓“绝对涨价”,就是某一商品价格的绝对上涨;所谓“相对降价”,就是说虽然某一商品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相对涨价商品而言,它的价格对比发生了相对下降的变化。在新的市场供求关系的条件下,原来的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将处与接近的销售状态,因此滞销商品不用通过降价的方法就可以提高销售速度。不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是从表面看,“商品涨价的时间 = 商品降价的时间”的公式就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由于物价上涨在先,降价在后,而且是否降价不可确定,所以市场总是物价趋势不显现平稳,而是显现通货膨胀。

3、物价上涨与下跌的利润差异

任何一个市场的投资者,他参与市场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盈利,否则他将不会进入市场。如果某一种经营行为不能为其带来效益,那么投资者必将拒绝这种行为。商品涨价的利益得失与商品降价的利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投资者将完全接受商品涨价的要求,拒绝商品降价的要求。由于物价波动直接受到市场利益的严格限制,而并非市场供求关系的直接限制,所以物价波动不能发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功能。市场竞争也是盈利之争,而并非平衡之竞争。对于商品涨价来讲,它可以为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可以使经营者的财富大幅度增值,所以商品涨价非常顺利;对于商品降价来讲,它将给经营者造成损失,使其财富相对减少,所以商品降价是非常困难的。见图

对于涨价商品来讲,自然收益丰厚,不会拒绝涨价的要求,而对于降价商品来讲,必然导致严重亏损或减少盈利,企业当然要拒绝大幅度降价的平衡要求。比如一种商品涨价20%,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上会增加20%的盈利,而降价20%将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上增加20%的亏损,这就是物价涨跌波动的又一个不平等因素。仅从本小标题的本身即可以看出,商品涨价的利益得失与商品降价的利益得失是根本不可能相等的。物价波动的稳定条件是市场对涨价与降价限制的完全平等,由于实际上物价波动存在着很多的不平等条件,所以物价波动的实际趋势不指向物价稳定,而指向通货膨胀。根据目前的物价波动理论来判断:如果市场处于平衡状,那么物价将停止波动;如果物价波动可以促使市场平衡,那么目前的市场应该是平衡的市场,而不是失衡的市场;如果物价波动可以促进市场平衡,那么限制物价波动的所有因素都应该是平等的,否则物价的波动趋势将不会指向供求平衡。假设目前的市场处于供求平衡和物价稳定的状态,那么必然遇到以上3种物价波动不平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失去原有的平衡状态。通货膨胀可以使企业扩大盈利,但企业每实现10 % 的利润,那么市场中就会出现10 % 的购买力缺口,导致10%的供给过剩。企业利润的实现是以市场商品供求平衡的破坏为代价的,它们两者只能选择其一,不能同时兼得。企业参与市场经营是也盈利为目的,所以他们必然抛弃市场平衡,追求经济效益,进而导致永久性的通货膨胀。

(二)破坏市场供求平衡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其实不然。物价波动不但不能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反而会破坏市场供求平衡。由于通货膨胀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市场供求状态,而物价在不断上涨的过程中,本身即可以“制造”生产过剩,因此,只要有通货膨胀存在,那么同时必然伴随生产过剩的存在。见表

单位:亿元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不能同时存在,其实不然。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不能与其同时存在是物价稳定和物价下跌;生产过剩指供大于求,不能与其同时存在的是供求平衡和供小于求。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之间不仅存在单项对应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见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价波动与商品供求之间共存在9种对应关系。但是,在常规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只有“ 物价上涨——供大于求”这种组合是最为常见。在这种双重危机的市场运行模式下,扩大需求将导致通货膨胀,压缩需求将导致生产过剩,社会经济很难获得较高的发展速度。即使在物价波动模式下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的,但它所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沉重的,此模式是一种高消耗低效率的原始市场运行模式。这种双重危机的组合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常规运行中,其主要原因就是通货膨胀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永久性存在。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在总供给等于总需求(静态平衡)的情况下,物价将处于稳定状态,否则物价将发生波动。其实市场中的物价波动是受动态供求状况影响的,静态的供求关系不会直接影响。动态供求状况与静态的供求状况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两者平衡其一必将失衡其二。那么物价应该按那一种供求状态来进行波动呢?想必该理论没有对此进行明确的解释。因此,可以说物价波动观点没有足够完整的理论依据。

① 总 供 给 = 总 需 求 . ④ 静态需求 > 动态供给 .

② 动态供给 = 动态需求 . ⑤ 静态需求 > 动态需求 .

③ 静态供给 = 静态需求 . ⑥ 静态供给 = 动态供给 .

⑦ 动态平衡:商品产量/时间=商品销量/时间 (市场无积压商品)

⑧ 静态平衡: 总供给=总需求(市场商品总量=社会货币总量)

⑨ 总供给(总的商品供给)= 总需求(总的货币需求)

动态平衡的概念:等待购买的商品。商品积压的时间:商品等待购买的时间。在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市场中不存在等待购买的商品,即市场商品存量为“0”。在动态平衡情况下,市场中的商品将以合同的方式进行供给,商品生产之后即可以销售(这对企业来讲是最好的销售效果),因此,任何商品都没有市场存放的时间,即商品积压时间为“0”。但是,这种情况只能在完全合同化生产的模式下才能形成,而市场经济不是完全的合同经济,也不可能形成完全的合同经济。

“①、②、③”为理论要求的供求平衡公式,“④、⑤、⑥”为实际的市场运行状况。如果“④、⑤、⑥”不能同时保持平衡状态,那么市场平衡也就不可能不存在。在传统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下,“④、⑤、⑥”是不可能保持平衡的,因此,物价波动理论所期待的供求平衡(双重平衡)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市场供求平衡不是单一的平衡(静态平衡或动态平衡),而是一种双重的平衡(静态动态同时的平衡)。物价波动观点只看到单一的市场平衡,忽略了双重的市场平衡(或两种单一平衡的概念混淆不清),因此,这种观点当 然也就经不起市场的实际检验了。

物价波动情况下的动态供求和静态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 动态的市场供求状态并不代表静态的市场供求状态。物价波动直接受动态供求状态的影响,而不受静态供求状态的影响,但静态供求状态对未来的动态供求状态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也就会对未来的物价波动会造成影响。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目前市场中的商品总量与社会中的货币总量相比数量较少,因此,实质性的生产过剩情况并不存在。这种观点的错误所在是把市场中商品供求的“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混为一谈。所谓“动态平衡”,指市场中的商品产量与商品销量之间的相对平衡;所谓“静态平衡”,指社会货币总量与市场商品总量之间的相对平衡。它们彼此之间同样是较为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见图

动态供小于求 动态供求平衡 动态供大于求

静态供小于求 静态供求平衡 静态供大于求

动态供给:单位时间的商品生产总量 静态供给:某一时间的市场商品库存总量

动态需求:单位时间的商品销售总量 静态需求:某一时间的社会货币储备总量

动态供求状态与静态供求状态之间同样不是单一的三种对应关系,而是多重的九种对应关系,它们与三种不同的物价波动状态构成更为复杂的市场运行模式。见图

物 价 上 涨 物 价 稳 定 物 价 下 跌

静态供小于求 静态供求平衡 静态供大于求

市场中整体的物价上涨造成动态的生产过剩,对动态的市场破坏造成破坏。企业生产是根据市场中的动态需求来进行的,只有动态需求可以实现企业的商品销售。静态需求是一种潜在或未来市场需求,它不能为企业实现动态的商品销售,因此企业不会根据静态的不可确定的需求来制定实际的生产计划,这就必然导致静态供给的萎缩,进而对市场的静态平衡造成极大的破坏。由于动态的商品生产面对动态的市场需求,所以存在于静态之中的通货膨胀风险总是被动态的生产过剩现象所掩盖。由于经济学家要控制静态的通货膨胀风险,所以他们制定的经济策略必然加重动态的生产过剩。另外,市场供求平衡公式还可进行细分:

企业在物价波动的市场环境下,由于商品大量积压,因此导致生产资金周转的困难。为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企业从银行大量贷款。企业贷款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因此造成市场动态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及价格的上涨、静态生产资料需求的下降及潜在的生产资料供给过剩的风险,造成动态生活资料需求的下降及生活资料供给过剩、静态生活资料供给的减少及静态生活资料的通货膨胀风险。 探讨商品市场的供求平衡问题,不能只从单一的动态平衡或静态的角度去进行思考,也不能从单一的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的角度去进行思考,而要从全面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物价的波动方向取决于市场的盈利状况,所以资本家追求利润并得到了丰厚的利润回报,而物价波动理论追求市场平衡,但始终没能实现市场平衡。

(三)导致整体经济萎缩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是单一生产的发展,而是生产和需求的共同发展。由于物价波动将导致需求下降,因此必然导致社会整体经济的萎缩。见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物价上涨幅度的不断增加,市场商品的销售量在不断减少,因此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也就随之不断萎缩。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其实是市场需求在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通货膨胀在促进经济增长。由于在物价自由波动情况下扩大市场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被误认为是通货膨胀在促进经济增长。

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当物价上涨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增加,商品需求总量相的对下降;当物价下跌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减少,商品需求总量相对增加。见图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在供求失去平衡的情况下,怎样进行调整才能达到市场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当物价上涨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增加,商品需求总量相的对下降;当物价下跌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减少,商品需求总量相对增加。马克思说:“需求按照和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如果价格跌落,需求就要增加;相反,价格提高,需求就要减少”。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的量比公式如下:

当该系数为“ 1”时,市场处于平衡状态,否则处于失衡状态。

此关系成立的基本条件是:在供小于求情况下,提高物价或降低需求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当供大于求时,降低物价或扩大需求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在物价静止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正比关系:在供小于求情况下,扩大供给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当供大于求时,扩大需求或压缩供给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虽然说“双重危机”是阻碍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但“物价稳定——供求平衡”也不是最好的经济运行模式,最好的经济运行模式是“物价稳定——供小于求”,因为只有此种模式与人类社会的真实供求状况完全相符。只有此种模式,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一个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使社会中的潜在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大幅度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说稳定物价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环节。在整体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市场供给也会随之相应增加,同时,企业通过商品价格的上涨,其盈利幅度也会随之增加。通货膨胀是幅度越大,市场供给越高,企业的盈利幅度以就越高,同时市场需求相对减少。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在供给大于需求的区域(供大区),可以通过降低物价,或扩大需求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在需求大于供给的区域(求大区),可以通过抬高物价或压缩需求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由此可见,通货膨胀有降低市场需求的作用。因此,在企业盈利幅度增加的同时,由于商品销售量的减少,其实际的盈利数额在计算数字上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实质上的盈利水平是显下降趋势的。见表

单位:亿元

在市场整体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一些物价上涨幅度超过平均通货膨胀幅度的企业增加效益,其资本可以得到不断的扩张,而一些物价上涨幅度低于市场平均通货膨胀幅度的企业将造成亏损,导致资本的不断萎缩。为了在市场中获得盈利,企业必须大幅度抬高物价,否则将被通货膨胀所消灭,因此市场竞争自然地变成了抬高物价的竞争。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需求不断下降,市场中的商品销售数量及整体盈利水平不断下降,整体市场经济处于不断萎缩的运行趋势。

(四)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合理配置资源,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其实并非如此。实际情况是,通过物价波动把资源非法地配置给肆意抬高物价的投机商们,而广大劳动者确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资源配置表面上是如何利益资源的问题,而实质上它是争夺自然财富及社会财富及损害广大民众利益的问题。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都是全体民众的共同财富,不能当成投机商的猎物任其随意侵占。如果所谓的优化资源配置就是把资源配置给投机商,并任其随意侵犯广大民众的利益,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将无任何合理性可谈。

以人类目前生活的地球来看,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因 此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资源是目前经济理论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也都非常重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问题。那么物价波动对资源的浪费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前面已经探讨过物价波动导致双重市场危机的问题。在生产过剩状态下,由于大量的商品积压,使其商品不能及时投入消费。由于其中有很多商品是具有一定保持期限的,如果不能及时投入使用,必然造成巨大的物质浪费。市场中的任何商品的生产,都要消耗掉大量的资源。商品的大量损失同时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这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极其有害的。另外,生产过剩将导致劳动力的过剩,企业生产能力的过剩,这就必然造成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生产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给人类社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

物价波动造成趋势性的通货膨胀,导致对市场需求的激烈竞争。在一定市场物价水平的情况下,竞争实际上是企业经营成本的竞争。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从这一角度讲,掠夺自然资源是最好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自然资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目前的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都是从低成本的角度去开发资源的,他们根本不考虑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问题,结果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将给人类未来的生存造成巨大伤害。比如对森林的开发利用,虽然森林开发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但这必然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企业只是破坏性地开发森林,而不是在开发森林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森林,这必然最终导致森林的彻底毁灭,事实上森林的大面积缩小充分说明资源破坏程度是何等的严重。

(五)限制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它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没有科学技术也就没有今天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为什么说物价波动会限制科学技术的开放利用呢?因为市场在动态的生产过剩状态下科学技术的利用空间将被大幅度压缩。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新产品开发,它将增加市场中的商品品种,同时也增加市场中的商品数量;二是提高现有商品的生产效率,它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增加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数量。在生产过剩状态下,提高生产能力只会造成更多的积压,导致企业更严重的亏损,因此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

在生产过剩状态下,由于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激烈竞争,所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竞争的基本手段。一旦某种技术开发出来,它必然成为开发者的所有财产,不会在社会中普遍推广使用,这就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另外,物价波动将导致失业率上升,这就必然增加小规模商品生产企业的数量。企业生产规模与科学技术的应用规模及企业生产效率是成正比的关系,小规模生产的生产效率低于大规模生产的生产效率,这是已经被无数加以证明的无可争辩的事实。人类社会的单位生产规模,从个人、家庭的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小规模生产,发展为企业、公司、集团的几十人、几千人或几万人的大规模生产。在这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其生产规模总体上还是显现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而小规模企业增加的趋势则对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形成极大的阻碍作用。

(六)破坏货币信用

货币是领取商品的流通式信用凭证,也可以说它是领取商品的流通式专用“合同”或重复使用的库存商品“提货单”。它是积累商品的证明。目前社会中存在着重多的财产所有者,每个所有者都拥有一定数量的财富,这些财富分别以消费品和商品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和市场之中。货币的作用是证明其所有者拥有市场中一定数量的商品,它是商品的储备凭据或商品存储合同。当货币所有者需要消费商品时,他就到市场去领取商品,并把货币的所有权转让给商品生产者或商品经销者。其实商品的所有权不是商品所有者而是货币所有者,在频繁的市场交易过程中货币所有者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市场中商品的所有权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这一角度讲,货币可以起到积累商品和转移商品所有权的作用。在这种不断的财产转移过程中,如果物价发生上涨的变化,那么原来货币所代表的财富的数量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货币所有者的财富就会受到损失,货币信用就会遭到破坏。

货币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类:一是实物货币,它的流通价值是由它自身的消费价值来进行决定的,它基本上不存在信用损失的问题;二是信用货币,它的流通价值是由发行者来进行担保的,一旦物价发生波动,货币信用将遭到败坏。目前在市场中进行流通的基本上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基本用途就是以其最简便的保存方式来储备品种繁多的和不易保存的商品。信用货币的价值不是来源于凭证本身,而是完全来源于它的市场信用,信用一旦丧失,货币也将随之销售消失。信用货币是由政府委托发行的,这种货币的信用完全是由政府来进行担保,货币信用实质上就是政府的信用。政府财产占社会财产总量的比例越高,货币信用就越是可靠,因为货币是由政府发行的,是政府的商品债务。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商品与其相应存在,那么一旦其它非政府控制的商品所有者拒绝与政府发行的货币进行兑换,那么市场供求关系必然遭到严重的破坏。货币信用指货币领取商品的信用,一定数量的货币可以在任何时候兑换相同数量的商品,从这一角度讲,货币信用完全是一种商业信用。货币信用是由政府控制的市场中的商品供给作为基本保障的。如果一定数量的货币在不同的时间里不能从市场中兑换同等数量的商品,那么就说明货币信用遭到了破坏,同时也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交易都是债权、债务转的换过程,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易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首先以货币支付工资,形成商品债务,之后再用它投放市场的商品赎回货币,偿还商品债务。如果政府不能以商品偿还货币债务,那么也就说明它破坏了货币信用,违反了市场公平交易的规则。从实际物价整体上涨的情况来看,货币信用显示不断下降的发展趋势,这充分证明市场侵略行为的长期存在。实际上,货币发行人或商品经营者也决不会在市场交易中多付给货币持有者超出货币信用的商品,他们最多是执行原来的商品支付协议,即维护原来的货币信用。货币发行人和货币信用担保人必须保证货币领取商品的信用,如果不能保证,货币将难以在市场中长期顺利地进行流通。

货币信用也有“动态信用”与“静态信用”之分。所谓“动态信用”,就是市场具体交易过程中所形成的货币信用;所谓“静态信用”,就是社会中的货币总量相对市场商品总量的交易信用。在静态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下,社会中的每一元货币,都有等量的商品与其对应存在,无论这些货币分批购买商品还是同时购买商品,市场都能够全部满足,因此不存在静态货币信用的丢失问题。但是,在静态商品供给小于静态货币供给的情况下,一旦大量的货币需要兑换商品,那么必然导致动态的通货膨胀危机,导致严重的动态货币信用的丢失。货币信用最终是由市场中的商品来进行维护的,市场中的商品存储丰富,货币信用就会受到很好的维护,否则相反。静态货币信用是动态货币信用的根本保证,没有动态货币信用的存在,动态货币信用也将很难维持长久。

(七)导致企事业单位的债务危机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负债经营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其实不然。对于债权人来讲,如果负债人不能按期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那么将对债权人造成严重损失。对于负债人来讲,如果他所投资的项目不能获得足够的收益,那么他将无力归还借款本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负债经营一旦出现亏损,它不但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将给债权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它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的破获作用。另外,负债经营的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差,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对经营者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债务危机中有大量的债务纠纷案件发生,这就增加了社会司法部门的工作量,造成司法部门人力和物力的严重损失。在债务纠纷过程中,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处理纠纷,这必将造成更大范围的经济损失,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更加严重的破坏作用。

1、导致企业债务危机

动态的生产过剩是物价自由波动 的必然反映,在此状态下,市场购买力极度短缺,因此大量企业都不得不采取赊销商品的方式来进行经营,这就在市场中形成了巨大的商品债务。另外,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相互之间大量借款,或向银行大量贷款,这就形成了巨大的货币债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债务给企业经营所造成的压力是非常严重的,大部分国有企业就是因此而走向破产的。另外,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债务(三角债)不仅给一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将导致严重的债务纠纷,给执法机构造成极大的工作压力。在危机状态下,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大幅降低,欺骗手段日新月异,欺骗圈套防不胜防,进而给企业经营造成极大的困难。政府在清理“三角债”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由于生产过剩这一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目前“三角债”仍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2、导致金融危机

所谓金融危机,就是金融机构的债务危机,它是债务危机的又一种存在形式。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风险的存在而产生的,它是由银行的存、贷款比例来进行衡量的,“存贷比”越高,金融风险越大,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也就大。在企业经营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将随之大幅度增加,否则企业经营将难于维持,这就形成高比例的金融风险。在生产过剩状态下,市场中的商品大量积压,企业实现利润的机会逐渐减少,亏损面逐渐扩大,因此,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也随之逐渐下降,金融风险逐渐增大。其实,金融机构的经营是非常被动的,它一方面必须保证对存款客户本息的按期支付,另一方面确不能保证贷款客户本息的按期偿还,一旦存款客户大量提取存款,那么将造成银行支付存款的严重困难。银行是依靠客户存款利息和企业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来获得盈利的,一旦企业不能偿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那么银行将因无条件地支付存款客户的利息而造成亏损。如果这种情况发展到银行不能支付存款客户本金的程度,那么银行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营业了。一旦银行停止营业或倒闭,那么由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从目前的贷款情况来看,企业贷款中的较大一部分都是从短期贷款变成中期,最终变成长期贷款和呆滞贷款。银行贷款的短期偿还要求和企业借款的长期占用要求形成不可调解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银行贷款从局部方面来看是一种可以按期偿还的借贷行为,但从整体方面来看它是一种永远不能还清的债务,一旦要求从整体方面归还贷款,要求贷款从整体上运行下降趋势,那么银行将没有能力继续维持经营,因此必然导致严重金融危机的爆发。

3、导致政府的财政危机

政府在财政方面的巨额赤字是造成其财政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商品经营企业的销售及盈利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将出现困难。政府财政收入不足和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大,迫使政府大量地发行国债,这就造成政府巨大的债务负担。国债需要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如果政府不能按期偿还巨额的国债,那么将导致严重的债务危机。目前解决偿还国债的办法是发行新国债,将发行的一部分用于偿还旧的国债,另一部分用于弥补财政的资金缺口。这样做的后果是国债和利息的逐年增加,进而造成财政更大的资金缺口。国债的资金来源是企业和个人,国债不断大量的发行必然造成该项资金来源的枯竭。一旦这有限的资金来源不能负担政府大量的国债发行,而旧的国债又必须进行及时偿还,那么就会导致更加严重的财政危机。

(八)损害广大民众利益

人民利益是国家的基本利益,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行为及理论都是正确的,都是人民所拥护的,反之,一切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为这些错误行为进行辩护的理论同样是错误的,而且错误的程度更为严重,必定最终被人民所抛弃。衡量一种行为或一种理论正确与否,不是看它是出自什么水平的理论家之手,而要看它是否符合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1、劳动者是物价波动是主要受害者

在目前的社会中存在着众多的财产所有者,各个财产所有者之间都是通过市场交易相互进行往来的,而物价波动则导致这种看似公平的市场交易以及不公平的方式在进行着。对于商品供给者来讲,降低商品供给可以抬高物价,可以侵占货币持有者的财产;对于货币需求者来讲,降低需求可以压低物价,侵占商品所有者的财产。那么在此财产相互侵害的过程中,为什么总体上是货币所有者的财产受到侵害,而不是同等水平的侵害呢?因为无论怎样的物价水平,货币所有者都不能停止消费,否则他们将无法生存。商品可以消费,可以不去销售;货币不能消费,不能不去购买。在长期的通货膨胀过程中,商品经营者之间在进行着相互的财产侵犯,他们的伤害不是单一的,是相互之间的,而他们对广大劳动者的财产侵犯确是单方面的。市场财产侵犯的主动权掌握在商品经营者一方,劳动者是物价波动的主要受害者。

有观点认为,物价波动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因为在物价波动的同时,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其实,物价波动对劳动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是指它对现实工资收入和过去工资节余的合计损失,并非现实工资收入的单方面损失。虽然在物价上涨的同时,个人的工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不会对个人的财产造成动态损害,但是,它对个人的静态货币资产将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个人工资的增加并不能证明物价上涨对个人财产不会造成损害。单从商品经营者的利益出发去研究经济问题是错误的,应该从全部财产所有者的利益出发来研究经济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是完善、合理的和可行的。物价波动理论偏向于通货膨胀,偏向于商品经营者,损害广大商品消费者的利益,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这种单一的商品消费者所受到的伤害最为严重。物价是由商品经营者制定的,由于劳动者不能取消自己的消费需求,所以只有任凭商品经营者的宰割。物价波动的主动权在商品经营者一方,劳动者始终都是被动受害的一方。长期的物价波动给劳动者造成的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如果计算起来恐怕任何商品经营者都无法对其进行全部的补偿,但劳动者的财产损失应该得到全部补偿,即使是物价波动赞成者的财产损失也同样应该得到全部的补偿。人类社会应该是一个以强扶弱的文明社会,而不应该是一个弱肉强食的野兽社会。

其实,通货膨胀对大部分商品经营者的利益都是具有极大伤害作用的。试想,通货膨胀将必然需求下降,一旦需求下降,那么市场中商品经营者的盈利机会就必然相应下降,企业经营就会遇到困难。市场被破坏了,市场需求的压缩将给商品经营者以毁灭性的打击,最终造成商品经营者和商品消费者两败俱伤的严重后果。商品经营者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盈利要靠广大劳动者的消费来进行实现的,伤害广大劳动者的利益也就等于是伤害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商品经营者们以为,劳动者创造出商品的产值之后就可以把他们一脚踢开,他们不清楚商品经营者利润的实现也不能离开劳动者为他们提供的市场需求,因此,在他们伤害广大劳动者的同时,也就不知不觉地伤害了自己。

2、物价波动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

物价波动的结果不仅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所有者之间的产权变化,它涉及到所有者财产得失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各个所有者的财产权益而建立的,任何一个所有者都不能随意侵占另外一个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如果侵犯他人财产的行为一旦发生,那么将被视为经济或刑事犯罪,就会通过法律对其进行严厉的制裁。目前存在的经济犯罪现象主要有偷、骗、抢、贪等等,这些犯罪行为都是法律制裁的基本对象。但是,有一种侵犯他人财产的经济犯罪行为不在法律的限制之内,它就是长期存在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危害极大的肆意抬高物价的犯罪行为。物价波动给民众造成的财产损失是任何一种经济犯罪行为都不能与之相比的。见表

设:每年通货膨胀率2 % ,个人货币资产60000亿 单位:亿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五年内民众的财产损失共计5764亿元。试想,怎样的经济犯罪或刑事犯罪能够给民众造成如此普遍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呢?

物价波动理论是提倡物价波动的,它表面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实质纵容经济犯罪,但它并没有意识到是在纵容经济犯罪。物价波动理论是维护犯罪行为的经济理论,它为犯罪人侵害被害人提供了一种即隐蔽又残忍的犯罪手段。物价波动的市场体制是靠欺骗和侵害广大劳动者利益来进行维持的。物价波动理论给物价波动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 美称,打着发展市场经济的幌子,其实质是对广大劳动者财富的贪婪侵占,对广大劳动者的任意欺骗,对广大劳动者辛辛苦苦得来劳动果实的残酷剥削,并造成广大劳动者本来就不富裕的生活变的更加艰难。面对这一血淋淋的犯罪事实,物价波动理论的倡导者们确熟视无睹,似乎理论的发明者和倡导者本身不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受到物价波动的伤害,其实他们也是物价波动的受害者,只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他们愿意牺牲个人利益而已,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还是非常值得赞扬的。

(九)导致大批劳动者失业

目前社会中存在的失业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理论界所关心和急待解决的疑难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就必须首先了解它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物价波动导致需求下降,因此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就会大幅度减少,劳动者失业的数量自然也就大幅度增加了。在动态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异常就激烈,为占领市场,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强力手段降低经营成本,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本身即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讲,市场竞争也是压缩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竞争,当然也是扩大社会失业队伍的竞争。另外,企业在竞争中的失败,也将导致大量的劳动者失业。这充分说明物价波动是导致劳动者大批失业的主要原因。在激烈的压缩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竞争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逐渐减少,劳动强度逐渐增加,生存难度逐渐增大。在此激烈的劳动岗位竞争的情况下,有职业的劳动者都很难生活,失业者的生活就更加难以维持。由于大批劳动者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必然要以任何可能的手段来求生存,这必然导致社会中犯罪现象的增加,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进而导致政治危机和引起严重内乱事件的爆发。

有观点认为,劳动者失业之后可以到“第三产业”去“再就业”。其实,在整个市场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并非“世外桃源”,它的劳动岗位同样异常紧张,因此,它同样不能满足社会中大量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要求。劳动力过剩是一种整体普遍现象,而并非个别局部现象,决不能从局部的角度去解释整体方面所存在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在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市场中寻找就业机会是非常困难的,试想,以政府、企业那样的能力都不能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那么以劳动者自身的微薄之力又怎么能够解决其高难度的就业问题呢?由此可见,让劳动者失业之后自己去寻找新的职业是一种即不现实又不负责的做法。另外,该理论还认为,失业者的生活可以靠社会福利来进行解决,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荒唐的。试想,假如社会福利能够无偿地为失业者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那为什么不能给他们“无偿”地提供一些劳动的机会呢?难道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极其完美的地步,不再需要劳动者去进行建设了?另外,如果社会福利暂时没有能力满足失业者基本消费需求,那么失业者又靠什么来维持日常生活呢?让失业者依靠社会福利去进行生活,等于是给失业者开了一张生活上的“远期支票”。此“支票”何时能够兑现?无人晓得。在“支票” 兑现之前失业者将如何生活?当然还是自谋职业。

“古典”学派认为,如果存在失业,则通过劳工之间的自由竞争,货币工资必然下降,直到实现充分就业为止;物价的自由升降可调节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故总供给衡等于总需求,普遍的生产过剩不可能出现,充分就业也能持久保持。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无限的,问题不在于需要多少劳动力,而在于它是否能够为这些劳

动力的付出者提供足够的工资回报,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劳动者不仅需要吃饱穿暖,而且还要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抚养老人。因此,低微的工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一般劳动者的日常消费需求。况且,劳动力本身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如果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远远低其价值,那么就会出现劳动者不愿从事廉价劳动的现象。经济犯罪是一种高风险高收入“职业”,这正适合一些不愿意廉价出售劳动力的劳动者。在社会不能为劳动者提供具有较高回报的劳动岗位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生活,他们必然通过任何可能的行为,比如盗窃、诈骗、抢劫等犯罪行为来“创造”财富,这就必然导致大量犯罪现象的不断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的工资收入也应随之不断提高,否则社会的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意义。同时,每个劳动者都应该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否则一些人的生活将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的。如果社会经济发展没有使社会成员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那么这种发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既然社会中的物质财富都是由劳动者创造的,那么他们同样有能力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问题是社会能否为他们提供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关于劳动者的失业问题,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进行思考: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有很多事情要做,又有很多的闲置劳动力没有用武之地,如果把闲置的劳动力调动起来去做那些急需完成的工作,那么一定会取得意外的巨大收获。

(十)扩大贫富差别

物价波动使一部分商品经营者不断扩大收益,其财富不断扩大,于是商品经营者变得更加富有,而广大劳动者的财产则不断受到损失,财产逐渐萎缩,于是他们变得更加贫穷。久而久之,也就在商品经营者和广大劳动者之间逐渐形成了巨大的贫富差别。贫富差别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等量劳动的价值差别

由于商品经营者占有巨大的财富,他们可以通过很少的劳动付出,获得极大的财富收入。同样的劳动付出,但所得到的劳动回报确有着天壤之别,这怎么能使收入低微的劳动者安心于自己现有的劳动岗位呢?同时,这种巨大的收入差别还会导致大量的劳动者对社会就及政府产生极大的不满情绪,进而引起动乱事件的发生。虽然政府都制定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但在现实分配过程中,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在市场经济中,实际执行的是按不同的地区环境、不同的企业条件、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财产数量等等非平等因素所制定的非平等分配制度。

2,导致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成功的商品经营者的财富在大幅度增加,他们可以过高档次的消费生活,而失败的商品经营者和广大劳动者的财富确在逐渐减少,他们只能过低档次的消费生活,甚至有很多人的消费条件根本不能满足其最低水平消费的需求。在贫富差别巨大的社会中,一方面富人拥有大量的闲置财富不能有效加以利用,另一方面穷人的生活极度艰苦,甚至最基本消费需求也不能得到满足。富人在社会中抵御生存风险的能力远远强于穷人。在危机到来在之时,首先面临生存威胁的是数量较多穷人,对于他们来讲,最直接的求生途径就是侵占富人的财产。富人与穷人在日常消费水平方面的差距极其巨大,富人的消费水平使穷人百般羡慕、百般嫉妒、以至百般仇恨。穷人们大多梦想自己能够过富人那样的富裕生活,但是,他们大多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穷人来讲,最直接的,容易实现的获得财富的途径,就是侵占富人的财产,因为只有富人才拥有可供他人侵占的大量的私有财产。穷人“侵犯”富人的财产,要拿回由自己所创造的那部分财富,富人当然不会把财产轻易让

给穷人,于是双方发生所谓发生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在人类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的大规模

的发生,它的惨烈和在斗争过程中给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巨大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都是有目共睹的,它的每一次爆发都将给人类以毁灭性的打击。

3、导致广大劳动者日常生活的贫困

有观点认为,目前人类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实并非如此。在贫富差别逐渐扩大的社会中,虽然社会成员的平均收入在逐渐增加,但并非每个人的收入都在增加,有些人的收入甚至显下降趋势。贫富差别和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中的贫富差别是成反比的关系,即社会中的贫富差别越大,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就越低。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社会中的贫富差别也在逐渐扩大,如果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低于社会贫富差别扩大的速度,那么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就会显下降趋势。在具有贫富差别的社会中,它的大多数财产被少数人占有,而广大民众只占有较少数量的财产。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越是处于底层的劳动者人数就越多,但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数量确越少,因此其生活也就越为贫困。物价波动理论必须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是扩大贫富差别还是缩小贫富差别?是以少数人的利益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利益还是以全体民众的利益基本利益?是以少数人的奢侈生活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还是以全体民众共同富裕的生活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 如果扩大贫富差别,那么怎样才能给广大劳动者一个足够的生存空间?

4、压缩市场需求

贫富差别越大,货币积累率越高,动态购买力越小,因此越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可以通过现实情况来进行证明,也可以通过“恩格尔定律”来进行证明。

根据此定律可推导出:贫困地区消费率较高,市场购买力利用充分,商品普遍畅销,经济发展效率较高;富裕地区消费率较低,市场购买力利用不足,商品普遍滞销,经济发展效率较低。由此可进一步推导出:贫富差别率越高,“系数”越低,商品消费率越低,市场需求越少,商品积压越多,其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为缓慢。

二、物价稳定的主要优势

物价波动具有多少、多大的弊端,那么物价稳定自然也就具备多少、多大优势。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讲,物价稳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优势:

(一)促进生产发展

商品生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环节,脱离商品生产,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了。企业商品产量是由市场需求量来决定的,市场需求量大,企业生产发展的空间就大,否则相反。在物价波动情况下,由于市场需求受到压缩,所以企业生产发展空间非常狭窄,甚至原来的市场也遭到破坏。在此情况下,企业现有规模的生产都难以维持,发展生产更是举步维艰。

反之,物价稳定则对企业生产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市场具有稳定的需求,在这稳定需求的作用下,企业商品生产的速度将大幅度提高。在不考虑增加新需求的情况下,物价稳定和物价波动条件下的生产速度有着极大的差别。见表

设:物价波动幅度挖10 % 单位:亿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四个生产周期的商品产值合计为:400000亿元,而在物价波动条件下,四个生产周期的商品产值合计为:343900亿元,比物价稳定条件下的商品产值少56100亿元。如果考虑增加市场需求的因素,那么这一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商品的生产目的是为了使用,如果不能及时得到使用,那么一方面会造成企业的商品积压,阻碍企业生产运行,另一方面民众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限制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市场需求得到很好的保护,市场中的商品销售较为畅通,因此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将随之不断扩大。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效益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抬高物价,二是降低成本。但是,无论那一种盈利方式,它都将导致市场需求相对或绝对的下降。如果物价能够保持稳定,那么就可以通过扩大市场需求的方法来弥补由于商品产值和成本之间的差价所造成的巨大需求缺口,就可以实现商品全部快速的市场销售,并获得商品全部销售的完整效益。

目前企业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是生产企业,二是服务企业。生产类企业在消费过程中有商品产出,而服务类企业在消费过程中没有商品产出,它只为生产类企业提供服务。在同等生产效率的情况下,生产企业所占的比重越大,社会的生产能力就越强,否则相反。在供求平衡的市场中,商业基本上没有推销的任务,因此它的规模也将大大缩小。但是,在供给过剩的市场中就需要商业来发挥其强大的商品促销作用,否则企业生产的商品将很难销售出去。物价波动的市场需要庞大的商业进行配合,因此它的很多企业都服务于商品销售,而不能从事商品生产。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市场中的商品销售压力减轻,不需要很多的企业服务于商品销售,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投资在商品生产方面的作用,进而使社会的整体生产能力大幅增强。

(二)扩大市场需求

目前人类的需求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一是指人们生活的消费需求,它是一种无限的需求,永远都不能得到满足,一旦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就走到了尽头;二是指市场的消费需求,它是一种有限的消费需求,是由货币流通而产生的,是社会经济运行总的成本支出。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通过市场中的商品供求和商品需求来进行实现的,单纯的商品供给或商品供求都不能代表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市场经济中,一切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是通过供给和需求来进行实现的,供给和需求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需求也应该不断扩大,否则将会限制生产的发展。没有需求也就没有生产,有多大的市场需求也就有多大的生产发展空间,从这一角度讲,需求是生产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需求的直接方法就是增加货币投放。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增加货币投放会导致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虽然货币投放可以起到扩大市场需求的效果,但由于通货膨胀的因素,其效果将被大幅削弱。见表

单位:亿元

从具体的计算数字来看,货币投放不会起到扩大市场需求的作用,但实际上,由于货币投放是在原来的物价水平上进行的,所以对当时是市场需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就是物价波动情况下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如果能够在目前的商品市场中创造一个稳定的物价环境,那么市场需求就会随着企业生产的不断扩而大幅增加,最终从整体上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市场交易的实质就是劳动力与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易,交易平衡,企业则没有商品剩余,企业获得剩余商品,交易就会失去平衡。在劳动力和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过程中,不断的有劳动产品的结余,这样才能使企业经营获得利润。但是,企业盈利是在商品销售之后,而并非以积压商品体现盈利,这就形成劳动力与劳动产品交换的巨大差额。由于企业的商品不能完全进行销售,所以造成“盈利”商品的全部积压。见图

交易障碍

劳动力和劳动产品都需要与货币进行交换,它们之间不能进行交换,因此在它们中间存在着极大的“交易障碍”。由于这种阻碍的存在,造成:一方面储蓄增加,另一方面商品积压;一方面劳动者失业,生活艰难,另一方面劳动产品积压、损失、浪费,生产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解决的办法是:投入新的货币资金,将劳动力和劳动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劳动者和企业资本的作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另外,扩大市场需求还将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扩大需求的数量限制

随着市场商品供给数量的增加,市场需求也应该得到同步的增加,否则将会限制企业的生产发展。如果市场需求过大、供给不足,那么就会形成对市场中商品的抢购现象,并造成社会整体方面的消费困难。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即要不断地将自己生产的商品投放市场,同时也要从市场中不断地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因此,企业即是市场商品的供给者,也是市场商品的需求者。见图

从一个完整的商品生产或经营的过程来进行分析:企业供给市场的商品总值就是它的生产总值,企业从市场中所购买的商品总值就是它的成本总支出,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企业的经营效益。用公式表示为:

商品供给 - 商品需求 = 商品效益(计划效益) ①

产 值 - 成 本 = 计划利润(计划效益) ②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 销售利润(实现效益) ③

货币收入 - 货币支出 = 货币效益(实现效益) ④

企业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其产值构成市场商品供给总值,其成本构成市场需求总值,两者的差额构成商品生产利润。当产值(商品供给)大于成本(商品需求)时企业获得利润,但是会造成部分商品的积压,导致生产过剩现象发生。任何一个盈利企业都不能用自己的生产成本完全回购自己所创造的产值,对于一个盈利的市场来讲也是如此。那么盈利的企业或盈利的市场所制造的需求不足缺口由谁来进行弥补呢?当然是盈利企业的需求缺口由亏损企业进行弥补,盈利市场的需求缺口由亏损的市场来进行弥补。其实,在不扩大市场整体需求的情况下,企业是不会获得整体效益的。只有扩大市场的整体需求,才能使企业有一个整体盈利的机会,才能使大部分企业都能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任何一个完整经营过程的结束都将体现为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其它形式的交换都包括在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之中。比如货币在支付个人工资的时候没有发生商品与货币的交换的情况,因此它没有完成全部的商品经营过程,只有个人用自己的工资到市场中购买商品之后这一商品经营过程才告结束,对于服务行业来讲也是如此。对于一个完整的商品经济过程而言,货币重新回到企业之后这一过程才告结束。为什么说一个完整的商品经营过程要在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中结束呢?因为 个人或服务企业的收入来源于商品生产企业,包括于商品生产企业的成本支出,包括于商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商品总供给。见图

个人效益 = 个人工资收入 - 个人生活支出 .

企业效益 = 企业经营收入 - 企业经营支出 .

银行效益 = 银行经营收入 - 银行经营支出 .

服务效益 = 服务行业收入 - 服务行业支出 .

政府效益 = 政府财政收入 - 政府财政支出 .

效益总和 = 企业效益 + 个人效益+ 银行效益 + 服务效益 + 政府效益

政府、银行、企业、个人等都存在一个货币收、支的平衡问题,但在货币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市场不存在整体货币效益。参与交易的某一方面货币收入的增加,必然导致另一方面货币收入的减少。在一个完整的经营过程中,货币收入大于货币支出的一方可以实现预计的货币效益,从而可以进一步扩大资本经营的规模,而货币收入小于货币支出的一方将形成亏损,其资本经营规模也将随之萎缩。凡是参与市场交易的任何一方,其目的都是在市场中取得货币效益,而货币在不增加发行的情况下是一个固定的数量,因此从整体角度讲,不增加货币投放就不能从整体上实现货币效益。凡是参与市场交易的任何一方,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货币效益,即实现全品种的商品节余,而并非实现商品效益这种单一品种的商品节余。全品种的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全面消费需求,单一品种的商品不能满足消费者全面消费的需求。比如:劳动者不能只用某一种商品来进行生活,企业不能只用某一种商品来进行生产。市场经济的生产,对于某一企业来讲是单一品种的商品生产,因此,它在生产过程中不但要创造商品效益这种单一品种的商品节余,而且必须将其转变为货币效益这种全品种的商品节余,否则企业经营就会出现困难,严重者将导致企业破产。

企业盈利的两个步骤分别是:1、创造商品效益;2、实现货币效益。创造商品效益是企业在生产经济中的基本职能,而实现货币效益确是市场的基本职能,这是一个基本分工的问题,决不能混为一谈。在目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不但要创造商品效益,而且还要大搞商品促销活动,负责创造货币效益。其实,从整体角度来讲,企业的这种努力完全是徒劳的,因为创造货币效益不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企业即不能发行货币,也不能发放贷款,更不能发行国债。企业是商品效益的创造者,不是货币效益的创造者,货币效益要通过银行的货币发行来进行创造。那么银行发行多少货币可以满足企业实现商品效益的需要呢?首次扩大投放的数量应该与企业整体的商品效益相等,之后投放商品效益增长的部分。见表

单位:亿元

① 本期货币投放 = 本期商品效益 .

② 本期货币回笼 = 上期货币投放 .

③ 货币投放净值 = 本期货币投放 – 本期货币回笼 .

= 上期市场需求 × 利润率 – 本期货币回笼 .

④ 本期商品效益 = 本期市场需求 × 本期利润率 .

表中的市场运行模式是动态与静态双重平衡的运行模式:在动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政府扩大货币投放,并由市场调控部门购买过剩商品作为市场中的商品储备,以满足被扩大的动态和静态的商品需求。在企业进行下一阶段生产,并从市场中大量购买商品的时候,市场调控部门销售商品、回收货币,形成新的购买力储备,以准备为企业实现新的货币效益。如果政府的货币投放不是用于市场商品储备,而是直接用于商品消费,那么在企业为进行下一周期生产而从市场中大量回购商品的时候,就会出现商品供给不足的缺口,最终妨碍企业下一周期的商品生产。货币投放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企业整体商品效益的多少,整体效益越高,货币投放量也就越多,否则相反。企业整体商品效益的多少取决于它们投入经营的商品总成本(市场需求)及计划利润率的多少,成本及计划利润率越高,商品效益也就越高,否则相反。社会资本总值的增长速度取决于社会整体盈利水平,取决于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的双向增长。如果把货币投放作为一种主动的经济调整手段,而不是被动地投放货币,并有效地为实现商品效益而服务,那么社会的资本总值就会大幅度得以提高,其综合国力也将随之增强,国家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也将随之大幅度提高。

2、扩大需求的方法选择

目前用于扩大市场需求的方法是五花八门的,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类:一是真实的扩大需求,即货币发行,它可以起到增加货币供给总量的作用;二是虚假的扩大需求,即扩大货币债务(比如国债及企债发行和银行贷款等),它可以起到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货币是发行者的商品负债,货币发行是商品负债的发行,商品负债必须用商品来进行偿还,货币发行之后将永久地流通于市场,只要市场中有商品存在,其商品负债就可以不断地得到偿还,货币信用就会得到保护。货币债务是负债人向债权人的货币借款,它需要负债人用货币来进行偿还,而不是用商品来进行偿还,否则将违反原来签署的货币借贷合同。这就是货币与货币债务之间的本质区别。比如银行贷款是一种货币负债,偿还银行贷款必须用货币来进行偿还,负责将违反原来签署的贷款合同,给银行的货币流通造成阻碍,一旦存款客户提取存款,银行只能以贷款企业的商品来进行偿还,当然存款客户是绝对不会同意这种支付方式的。不仅银行贷款要求也货币进行偿还,其他形式的货币负债也具有同样要求。目前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债务也是货币,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由于对货币概念的错误理解,因此也就无法确定货币的准确定义。虽然通过货币负债可以提高现有货币的流通速度,进而扩大动态的市场需求,但是,货币负债需要偿还,一旦偿还,由它所创造的市场需求也就会随之消失,市场需求将出现更大的缺口。另外,货币债务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利润,造成企业经营上的巨大负担,阻碍企业生产发展。因此,扩大需求应该采用扩大货币发行这种真实的需求扩大方式,而不易于采用扩大货币债务这种虚假的需求扩大方式。

目前的货币发行只局限于小面值现金货币,由于它的面值较小,不适用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大额经济往来,比如商品批发、设备购销等等,所以它在的主要用途是满足企事业单位与个人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小额经济往来,比如工资发放、商品零售等等。由于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大额经济往来方面没有专用的货币充当媒介,所以它们之间只能依靠货币债务进行往来。货币债务与货币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不同,货币债务在使用上有额度、期限和利息的限制,而货币在使用上则不存在这些限制。扩大货币债务一方面不能满企事业单位巨大的和永久性的货币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它们的经济负担,导致其运营效益的大幅度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发行一种大面值的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一方面保证企事业单位在彼此之间大额经济往来方面的资金供给,另一方面化解企事业单位巨大的债务危机。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是一种大面值的凭证货币,除面值和流通范围之外,其它方面与目前市场中流通的小面值现金货币完全相同。见票样

货币发行不能只局限于单一品种的小面值现金货币(生活资料交易货币)的发行,它必须兼顾大面值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生产资料交易货币)的发行,否则将造成货币发行的品种缺欠,导致企事业单位在大额经济往来方面的巨大资金缺口,进而严重阻碍企业的生产发展。金融创新不仅是创造新品种的货币负债务,更重要的是创造新品种的货币资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事业单位的资金短缺问题。

三、稳定物价的方法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清通货膨胀全面阻碍社会发展的真实面目,既然通货膨胀社会发展有极大的阻碍和破坏作用,那么就应该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对其进行严格控制。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对通货膨胀起到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呢?下面提供三种方法以共选择:

(一)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

在物价始终显上涨趋势的市场经济中,稳定物价其实就是限制通货膨胀。物价波动理论的最终目的还是稳定物价,只是用来稳定物价的方法不当而已。前面已经对物价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证明物价波动不能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因此,物价波动的结果是通货膨胀,而不是物价稳定。物价波动理论主张通过压缩市场需求或扩大商品来治理通货膨胀,这是一种最不明智的选择。虽然通过压缩市场需求或扩大商品生产可以限制通货膨胀,但它只能减轻通货膨胀,不能制止通货膨胀,而且压缩市场需求和扩大商品生产都会加重生产过剩危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物价与 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但不是相等数量反的比关系,而是具有一定差额的反比关系。见图

1、“平衡线”计算公式: X = Y

2、“盈利线”计算公式: X = Y + 100

在不考虑需求变化对供给影响的情况下,物价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平衡直线”和“盈利直线”来进行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X”与“Y”在盈利直线上不是相等关系,而是“X = Y + 100”的。需求下降只能降低通货膨胀的幅度,而不能制止通货膨胀。比如,在需求下降50 %情况下,原来的通货膨胀就会被压缩50% ,但原来的物价水平绝不会也随之降低50 % 。市场需求降低50%的事情经常出现,而整体物价水平降低50 % 确是一件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在需求被压缩50%的情况下,市场商品的销售数量也会被压缩50%,市场的整体盈利水平也将随之下降50%,而通货膨胀在市场需求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只是在幅度上有所控制,而没有完全制止,更没有出现物价整体同比下降的情况。通过分析可知,采用限制需求的方法稳定物价不但会导致市场需求的大幅度下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不能取得限制通货膨胀的良好效果。因此,限制通货膨胀应该避免采用压缩市场需求这种低效率、高付出的传统方法。

(二)通过行政监管稳定物价

以往的市场经济很没有发现可以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能够稳定物价的,最终都要依靠政府的行政监管来对物价进行控制,社会主义国家如此,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如此。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讲,由于大部分资本集中在政府手里,市场中的大部分商品是由国有企业所提供,所以政府很容易通过行政手段对物价实施监管,而且监管的效果也非常好;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讲,大部分资本集中在私有者手中,市场中的大部分商品由私有者提供,所以政府很难通过行政手段对物价实施监管,更谈不上取得良好的监管效果。商品可以承认货币信用,也可以不承认货币信用;货币可以承认商品的交易价值,也可以不承认商品的交易价值。一旦政府以外的其它资本所有者拒绝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兑换政府发行的货币,那么就会造成政府的货币信用极大损失,政府将难以控制由此而产生的极大的物价波动。从我国建国早期通过行政方式限制物价波动的例子来看,虽然当时的市场中的商品供给严重不足,但其物价并没有发生剧烈的波动,可见此方法的效果非常明显。如果在当时放开物价,那么通货膨胀必将发展到异常严重的程度,它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必然也是极其严重的。

目前各个国家在通过调整市场供求状态稳定物价的同时,普遍采用行政方式稳定物价。通过行政手段稳定物价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国家财产所占社会总财产的比例,比例越大,政府行政命令的执行就越顺利,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2、行政干涉市场商品定价的范围,范围越大,物价波动的机会就越小,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3、行政处罚的力度,力度越强,商品经营者违规的可能性就越小,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有些政府在采取行政方式稳定物价的同时,有意对一些商品采取放开价格的政策,认为这样可以“搞活”市场,其实这是一种自相茅盾的经济政策。本来通过行政方式限制物价已经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一旦对某些商品的价格采取放开政策,那么不仅放开价格的那些商品的价格会很快上涨,而且被限制价格的那些商品也会随着市场物价水平的整体上涨而上涨,最终导致市场中所有商品的全面通货膨胀。

通过行政方式法稳定物价的优点是,它能够对物价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不会造成广大民众及遵守规定企业的财产损失,不会对市场经济的运行造成任何负面影响。不足之处是,它主要适合资本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不适合资本高度分散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资本分散将意味着政府资本所占比重的不足,由于政府只有权利给自己的商品定价,没有权利给他人生产的商品定价,所以它不可能有效地通过行政手段对整个市场的物价进行控制。社会主义国家过去曾经有过很多通过行政手段控制物价波动的具体实例,可以充分证明其效果的可靠性,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资本高度集中于政府之手的原因。任何政府都没有完全放弃对物价的行政管理,即使在一个物价波动非常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这就充分说明,放开物价不能制止通货膨胀,更不能实现物价稳定,只有限制物价,才能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才能最终实现物价稳定。

(三)通过法律制约稳定物价

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法律,都是由政府为了维护两个方面的利益而制定的,一是维护国家成员的人身利益,即政治利益;二是维护国家成员的财产利益,即经济利益。如果法律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成员的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那么这种法律就是一种完善的法律,否则应该进行修改或补充。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广大民众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而这种损害是不受任何法律保护的,这就充分说明法律在保护广大民众经济利益这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缺陷。此缺陷应该通过建立“物价法”的方式来进行弥补,否则不能使其法律得到完善。既然物价波动是一种经济犯罪行为,那么就应该以法律手段进行限制,如果通过经济手段来进行限制,那么就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在依法稳定物价的市场中,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一旦确定,将通过法律对其进行严格,使其价格永久保持商品上市时的原始水平。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一旦确定,就成为该种商品的“法定价格”。如果这种“法定价格”被不法的商品经营者进行破坏,发生价格变化,那么国家法律部门将对违法的商品经营者进行严厉制裁,并令其商品价格回归到原来的水平。这样,物价波动就会得到最有效的控制,整体物价水平就会永久地保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储备货币;跨境流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4-0006-06

人民币跨境流动并成为国际货币将是不可逆转的进程,该进程将对国际金融秩序以及国内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但是该过程并非平坦大道,若相关政策发生偏差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 金融的巨大波动。因此借鉴包括美元、欧元以及日元在内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跨境流动的经验及风险防范措施, 对于洞见人民币跨境流动进程中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 美元跨境流动进程与跨境流动风险管理经验

(一)美元跨境流动发展进程总体回顾

美元的跨境流动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初至40年代。 在这个阶段,美元逐步成为重要的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20世纪初,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提升,美元开始挑战英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支柱的地位,通过构建“美元集团”、 向一战和二战交战国提供投资和贷款等手段,美元跨境流出规模逐步扩大,逐渐成为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但是在该阶段,英镑仍然是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国际储备货币则主要由英镑和黄金承担。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40~70年代。在这一阶段,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 主要的投资货币以及重要的储备货币。二战后,各国协商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黄金仍承担国际储备功能。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由美国在战后推动建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支持下,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 ① 使美元成为欧洲和东南亚主要的结算货币。 这一阶段美元输出和回流的机制是通过资本项目的输出实现的, 同时通过经常项目的盈余实现美国商品的输出和美元的回流, 并通过国际收支盈余维护对美元的信心和币值稳定。 这样的体系为实现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1948~1957年,主要经济体国家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 各国劳动生产率发展的不平衡和美国国内应对战争开支而实施的扩张性经济政策使美国的贸易盈余下降、资本输出增加,再加上欧洲美元市场的出现使得境外美元流通量规模不断扩大。这一方面提高了美元作为国际结算和投资货币的地位, 但另一方面降低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信誉,最终导致了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第三个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至今, 美元是主要的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 主要的境外投资货币和主要的储备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国际主要的储备货币。同时,美国取消了美元跨境流动的限制性政策, 采取一系列为美元出入境流动提供便利的措施。在这一阶段,美元输出和回流的机制发生了重要变化, 主要采取经常项目作为美元跨境流出渠道, 同时通过资本项目来回流美元并维持美元的动态稳定。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通过“石油美元” 回流,80年代主要是通过日美之间的利率差促使日本的贸易盈余大量回流美国,90年代后则是吸引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的贸易盈余回流。

(二)美元跨境流动各阶段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20世纪40~70年代, 美元跨境流动的风险主要是汇率不稳定风险。 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美元的国际供给是通过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的,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稳定,金价稳定,但美元的国际供给将不及需求;如果美国放任国际收支逆差, 不断积累的境外美元将远远超过其黄金兑换能力, 使得美元的兑换性难于维系,“特里芬难题” 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无法长期维系。这一时期,为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制度的稳定,美国采取了资本流动管制和国际合作的政策。60年代中后期境外美元流通量大增,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导致美国黄金大量外流,“双挂钩”体系出现不稳定。为维护美元稳定,美国实施了资本流动管制。 主要措施包括开征利息平衡税、 推出对外贷款限制方案以及对美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行强制性管制等。 为降低汇率波动,美国和主要经济体国家也开展了国际合作,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主要措施包括签订共同干预外汇市场的互惠信贷以及发行鲁萨债券等。

2.20世纪70年代至今, 美元跨境流动的风险主要包括汇率周期性波动风险, 宏观经济管理风险和金融不稳定风险。(1)汇率周期性波动风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进入浮动汇率体系之后,美元跨境流动导致的汇率波动更为频繁。 美元贬值可降低贸易赤字但减少了美元供给, 美元供给的减少则可能引发货币危机,迫使美元升值;美元升值则会增加贸易赤字因而增加美元供给,结果迫使美元贬值。因此美元呈现出周期性的升值和贬值, 而这种周期性不平衡如果和内部不平衡及外部冲击重叠, 则会加剧经济波动。(2) 宏观经济管理风险。20世纪70年代后,美元的输出和流回机制转变成为贸易项目赤字输出美元和资本项目盈余回流美元的组合, 这种模式保持了美元的相关稳定、 降低了美元被抛弃的风险,但易导致宏观经济风险。 美国债务扩张不受约束则会引致通货膨胀。美国使用美元购买外国商品,然后这部分美元会通过购买金融资产方式回流美国, 并继续被用于购买外国商品, 只要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 美国就可以凭借美元的流动不断获得商品流入和货币流入。 这样的循环过程是建立在对美国债务和出口国的生产能力的隐形约束基础之上的。如果美国无约束地扩大内债,将会导致贸易赤字进一步扩大,若超过了出口国的潜在生产能力,则最终会产生输入型通货膨胀。(3) 金融不稳定风险。通过资本项目回流的美元最终又会进入美国金融市场,美国成为了资本的“批发市场”。这些资本会寻求更高的收益而在全球配置, 这一过程将会导致美国国内以及全球金融体系不稳定。比如货币“错配”带来的组合投资逆转引发了拉美以及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同样,美国20世纪90年代因生产率的提高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吸引大量美元资本回流间接导致2007年至今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这一时期美国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美元本位制, 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构建美元-石油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和干预外汇市场等。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签订了一系列协议, 使美元作为石油出口惟一的定价货币。 石油交易成为美元重要的吸收池, 维护了美元与石油挂钩的交易计价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垄断地位。 同时美国和主要经济体国家加强国际合作, 扩大互惠信贷规模, 并且干预外汇市场。为维护美元币值的稳定,避免货币危机,美国多次单独或者联合干预了外汇市场。80年代,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先后签订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对外汇市场进行联合干预维护美元币值稳定。 但是由于一国信用货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无法完全克服“特里芬两难”,因此该货币汇率必然会周期性地波动, 产生货币周期性地跨境输出和回流,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导致金融不稳定,美国多次通过转嫁的方式将这些风险转移出去, 但却无法完全根除系统性的不稳定。

二、 欧元(德国马克)跨境流动进程与跨境流动风险管理经验

(一)欧元(德国马克)跨境流动发展进程回顾

欧元(德国马克)的跨境流动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中期, 德国马克是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之一。60年代以后,由于德国制造业生产率和出口迅速上升, 出口规模的扩大和德国马克币值的稳定, 马克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地位的提高, 成为德国进出口贸易中主要的结算货币。但在60~80年代,德国政府一直试图限制德国马克的跨境流动。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末,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重要的国际投资货币和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德国加快了金融市场建设,并且逐步放宽了境外德国马克进入德国金融市场的管制。德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管制措施的逐步取消, 降低了资金供需双方进出市场的成本, 为境外马克提供了价值储藏、投资增值的场所,提高了国外居民对马克的持有意愿,满足了国际社会对马克的需求,使德国马克稳步成为国际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 不断扩大跨境流动规模。

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 欧元取代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结算货币、 国际投资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 欧元取代德国马克后通过增加国际贸易中欧元结算的比重、 增强欧元的国际投资货币的地位、 完善欧洲金融市场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欧元的跨境流通范围和规模。

(二)欧元(德国马克)跨境流动各阶段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1.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德国马克跨境流动引致的主要风险是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这一时期,马克对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而德国劳动生产率相对提高导致真实汇率不断提高, 低估的汇率加大了汇率升值预期,而投资机会的存在也使得马克回流。回流的马克加大了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在这一时期,为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稳定, 同时防范通货膨胀,德国采取的措施是限制德国马克的跨境流动,降低汇率升值预期, 主要措施包括资本管制和调整汇率平价。德国对资本流动进行的是选择性管制,即对资本流入采取较为严格的管理政策, 但对资本流出管理则较为宽松, 同时根据贸易收支情况灵活调整政策执行力度。德国还择机主动调整汇率平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德国马克共主动升值三次。

2.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 德国马克跨境流动引致的主要风险包括金融稳定风险和经济衰退风险。一是金融稳定风险。德国马克流出境外后,由于境外马克资产的增加不受国内准备金要求的限制,货币需求难以预测,央行控制货币扩张的难度加大。如果国内金融机构因投资境外新的、高风险马克资产而遭受较大损失,央行还需进行救助,这降低了德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二是经济衰退风险。外部冲击,比如石油价格冲击易导致经济滞涨。德国把治理通货膨胀放到了首位, 但降低货币增长速度导致了经济衰退, 境内马克流向采取经济刺激政策的国家,导致汇率贬值,反过来又提高了包括石油在内的原材料价格, 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难度。 这一时期, 德国为抵御风险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维护独立稳定的货币政策、汇率主动渐进升值、鼓励资本输出、 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和推进区域货币合作。(1)维护独立稳定的货币政策。 德国央行将维护币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 对货币信贷进行比较严格的控制,即使在经济衰退期,基础货币的投放量也未见大幅提高。(2)汇率主动渐进升值。德国货币当局实施资本自由流动下的浮动汇率制度, 对汇率波动基本不干预。因此在贸易顺差的推动下,德国马克长期渐进升值。汇率主动渐进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德国经济增长速度, 但是有效防止了因汇率高估而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和结构失衡。(3)有效管理国际收支, 鼓励资本输出, 实现资金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德国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对外投资。 因此德国贸易顺差流入和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和储备账户的流出组合使德国国际收支基本保持平衡,降低了汇率升值预期。(4)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德国可使用独立的货币政策维护国内经济稳定, 因此逐步放松了资本流动管制,并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建设,掌握了本国国债、货币、股指期货等产品的市场主动权,同时加快全球扩张的步伐。(5) 推进区域货币合作。欧洲区域内货币联动机制的建立使得德国马克汇率较少受到投机资本的冲击, 因为欧洲货币联动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把对马克升值的投机资本转移到了那些货币联动机制中相对较弱的货币身上。

3.21世纪初至今, 欧元跨境流动的主要风险是欧元区发展不平衡及内在制度缺陷引致的欧元危机。欧元区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欧元区国家与德、法这样的核心国家相比,劳动生产率偏低,是核心国家传统的出口市场。 从核心国流入的欧元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 也推高了这些国家的工资和物价水平, 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竞争力。 但这些国家收入下降显然不符合德国利益, 德国银行便会出借资金给国家以确保这些出口市场的吸收, 因此资本输出循环逐渐形成欧元区内部的经济不平衡。 当国家负债规模脱离了其经济基本面,违约风险就会骤然增大,欧元区经济的不平衡便以债务危机的形式爆发, 并最终于2009年引发欧元危机。 目前为缓解欧元货币危机而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稳定基金, 干预汇率市场、 启动紧急货币互换机制和推动欧元区经济改革方案等。

三、 日元跨境流动进程与跨境流动风险管理经验

(一)日元跨境流动发展进程总体回顾

日元的跨境流动发展也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后期,日元成为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之一, 部分国家将日元作为外汇储备货币。1964年,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国后,在国际商品和外汇交易中开始使用日元。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各国货币转向浮动汇率,日元大幅升值,同时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 日元成为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之一,同时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等国家将日元作为外汇储备货币之一。 但日本政府担心对外收支恶化和日元汇率急剧波动可能引起经济动荡,所以对日元的跨境流动持消极态度。

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日元成为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 国际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之一。这一阶段在国内外的压力下,日本通过放宽资本流动管制、 加快金融市场建设等方式促进日元国际化,从而促进了日元跨境流动规模。

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日元作为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 国际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地位逐步下降。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以及日元汇率大幅波动,对日元跨境流动产生了消极影响,日元的跨境流动出现逆转趋势: 日元作为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的比例在日本的进出口贸易中下降; 欧洲日元市场的份额也逐步下降。

(二)日元跨境流动各阶段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1. 在20世纪60~70年代后期,日元跨境流动引致的主要经济风险是通货膨胀压力。与德国一样,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日本需要承担起维护汇率稳定的责任。由于战后日本生产率不断提高,真实汇率不断提高, 而日本出于追求贸易盈余的目的未对汇率平价进行调整,汇率升值预期使得境外日元回流,产生了通货膨胀压力, 日本为维护汇率稳定而购买美元的干预措施也加重了通胀压力。这一时期,为防范日元跨境流动风险,日本采取了外汇管制措施,早在1949年12月,日本就颁布了《外汇和外贸管制法》,总的原则就是限制或是禁止外汇交易, 只对特定交易予以授权允许。 日本对资本流动长期采取了较严格的管制措施。

2.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 日元跨境流动引致的风险主要是资产泡沫风险。 随着日本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日元的不断升值, 国外沉淀的日元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日元国际收支持续盈余产生日元升值预期,吸引资金回流,而日本对本国实体经济采取了保护政策使境外回流的资金不断流入其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结果导致了资产泡沫。 日本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和为追求贸易顺差而采取的政策加剧了内部的不平衡。这一时期,日本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放宽资本管制、 执行宽松的经济政策等。 这些政策使日元跨境流动成本大幅下降,流动性大幅上升,一方面大量资金流向海外购买海外资产,造成日本产业真空;另一方面吸引大量境内外日元通过“羊群效应”涌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导致了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的破灭最终使日本经济陷入衰退。

3.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日元跨境流动风险主要是日元境外流通规模不断缩小的风险。1995年之后, 日本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货币贬值的政策刺激经济走出萧条, 日元汇率暴跌并且波动加剧。日元汇率的这种大幅波动,加大了交易成本, 给日元结算和各国持有的日元资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导致了日元作为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规模的下降,跨境流动规模不断缩小。这一时期,为阻止日元跨境流动规模下降的局面,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为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 推动日元国际化。1997年初,日本政府明确把金融改革纳入整个经济、社会总体改革方案之中,这次改革目的是通过加大日本资本市场的开放度以吸引更多非居民持有日元资产。

四、 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跨境流动风险管理措施对中国的启示

(一)降低货币跨境流动风险需控制货币跨境流动节奏,设计合理的开放顺序

从历史来看, 一国货币的跨境流动往往先于其资本账户开放, 也就是说并非必须等到资本账户开放后才可以进行货币的跨境流动。 但是在货币的跨境流动、 汇率制度转换和资本账户开放之间存在着科学顺序。如果制度调整安排合理得当,则制度之间将会相互促进;反之,则会引发经济和金融风险。 在采取固定或盯住汇率制度时放松资本管制就极易引致外部资本冲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则为一较典型的案例。

德国的顺序是先放开经常账户, 德国马克自然成为跨境结算货币,接着放宽资本的流出,马克成为境外借贷货币, 然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转换成为浮动汇率制度后才完全放开资本账户,允许境外马克投资境内金融市场,使马克成为国家投资和储备货币。 日本的顺序则是先放开经常账户,使日元成为跨境结算货币,接着从固定汇率制度转换成为浮动汇率制度, 然后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日元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在此过程中,两国的区别在于汇率制度转换前, 德国就部分放松了资本流动的管制, 而日本在汇率制度转换后才放松资本管制。从实际效果来看,日元的汇率波动风险比德国马克更大。

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流动、 汇率制度转换和资本账户开放改革也必须保持合理顺序。 中国已经放开了经常账户, 目前实行了盯住一篮子货币的盯住汇率制度,正在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由于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存在, 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 但是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决定人民币只能采取渐进升值的方式, 在此过程中必须加强资本流入管制,合理引导资金流入,同时放宽资本流出管制并促进资本流出。 为缓解流出的人民币回流国内金融市场,冲击内部平衡,可发展与境内市场隔绝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并促进人民币成为国际借贷货币, 然后在离岸金融市场形成人民币汇率并与国内外汇市场的汇率逐步接轨。当然,前提条件是要迅速发展国内的外汇市场、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直到人民币汇率能够真正市场形成后,国内金融市场具有足够广度和深度后才可完全放开资本项目。

(二)货币的有序跨境流动必须以合理规模和结构的进出口贸易为基础

一般而言,作为跨境流通的货币必须具有可“流通性”和可“获得性”。所谓“流通性”就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可以作为支付手段被接受而不发生障碍。要维持流通性,则该国的经济规模必须足够大且其对外贸易在世界上占有一定比重。“获得性” 表示其他国家能方便地获得该国的货币。为了保持获得性,就必须有一个稳定供应该国货币的渠道。可“流通性”和可“获得性”要求一国的经济规模必须足够大、 其对外贸易在世界上占有一定比重,同时为了保持币值稳定,又要求该国货币的发行不能过分泛滥, 而且还存在吸收该国货币回流的渠道。

从主要货币跨境流动进程来看, 货币跨境流动需先后经历贸易结算货币、境外借贷和投资货币、国际投资和储备货币三个阶段,对可“流通性”和可“获得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成为稳健的贸易结算货币是有效降低货币跨境流动过程中的风险, 增强其稳健性的基础, 这就要求一国必须具备规模巨大、 结构良好的进出口贸易。 贸易规模大,货币跨境流动才有扩大规模的可能性, 同时合理的贸易结构也是实现货币跨境稳健流动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贸易结构包括合理的贸易依存度, 合理的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合理的进出口贸易地区结构等等。日元主要用于进口大宗商品原材料, 而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结算, 所以日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发展迟缓于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相对于结算货币而言,储备货币的流动量是不稳定的。 因此20世纪90年代日元汇率波动频繁时, 日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迅速下降,日元跨境流动规模缩小,并加剧了日元汇率的波动。 合理的贸易结构其核心是结算定价权问题,所以人民币要成为稳健的贸易结算货币, 必须要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通过资本输出协助发展中国家从出口原材料向出口初级产品转变,从而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提升, 提高产品的非替代性和专属性, 最终不断扩大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使用量。

(三)保持国际收支结构合理是防范货币跨境流动风险的前提

一般而言,一国国际收支盈余时,货币就会面临升值压力,反之则相反。因此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减少汇率波动性风险的重要途径。 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大力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 其贸易赤字或盈余则通过资本项目输出来调节, 这促进了德国马克跨境流动的稳健增长并维持了德国马克汇率的动态平衡。 而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仍然保留资本管制,尽管其资本输出进程也在加速,但是总体而言其国际收支大部分年份均为盈余, 因此对境外日元的投放速度慢于对境外日元的回收速度,一方面加大了日元的汇率波动性, 另一方面又减少了境外日元的规模。

由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存在, 中国会在一段时间内面临真实汇率持续走高的情景, 在汇率低估而资本无法有效输出的情况下, 实现外部平衡的难度加大。即使要渐进可控地调整汇率平价,其难度也会随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量而增加。 所以在实现汇率的市场化之前, 必须实现国际收支的动态平衡,其重要前提就是加大资本输出,并随着人民币贸易结算量的不断提高在资本输出中不断加大人民币资本输出量。但是在官方信贷输出、个人直接投资输出以及个人证券投资输出之间还存在一个顺序问题。 由于个人直接投资输出会导致产业转移至低成本国家, 这对正在进行二元结构转型的中国来说是不利的。因为这一方面会提高中国的失业率,另一方面在新兴产业尚不能规模化发展时会导致产业空洞化。 因此官方的信贷或对外援助要先于个人直接投资,通过官方信贷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在投资于资源产业的直接投资可以先行,而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应随着中国劳动人口和劳动成本的变化而逐步放行。 个人证券投资则可先不断扩大QDII份额,再扩大境外证券投资中介,最后实现个人完全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

(四)有深度、广度的离岸金融市场是防范货币跨境流动风险的防火墙

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一国货币成为结算货币之后以及在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之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1) 从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的历史经验看, 离岸金融市场能够促进一国货币境外流动和沉淀量;(2) 离岸金融市场能够提供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吸收境外流通的一国货币,避免其无序回流;(3)离岸金融市场有助于一国货币从结算货币发展成为境外借贷货币和投资货币;(4)离岸金融市场能够促进一国放松金融管制。

对于中国而言,首先,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在国内金融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条件下提供一个防火墙, 避免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及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其次,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形成有效的汇率市场发现机制, 从而形成市场化的汇率水平为境内汇率提供参考, 从而最终使境内汇率达到科学合理的水平,并最终实现完全由市场定价。

(五)有深度、广度的国内金融市场是防范货币跨境流动风险的减震器

一国货币欲成为国际化货币, 必须提供货币的回流机制, 使非居民持有的该国货币能够实现保值、增值,从而成为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使货币流动更为稳健,并增强一国对货币危机的干预能力。这一回流机制通常由境内的金融市场来承担, 通过购入以该国货币标价的金融资产, 非居民一方面可以保持流动性,一方面可以获得收益。在境外资金流动剧烈时, 一国可以通过调整金融市场收益率来减缓资金流动,同时一个足够大的、监管良好的金融市场能够吸收境外资金流动, 避免由羊群效应等所引致的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

从金融市场建设顺序的国际经验来看应是:(1) 应当加快发展货币市场, 增加货币市场投资工具,提高宏观经济政策传导的灵敏性。(2)需要发展债券市场。 一是允许非居民在境内发行人民币标价的债券,也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境外流通。二是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能够确定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收益率体系, 以便于加强调控。但是国债需要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否则容易引发对一国货币的攻击并引发货币危机。(3)需发展股票市场。 发展股票市场需要加快制度建设和扩容速度,提高中国股票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否则境外投资人民币的冲击有可能引发资产泡沫并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4)在此基础上发展衍生品市场,增强对金融工具的定价权。 加快金融市场建设还要推进熊猫债券市场和国际板股票市场建设, 以加快区域间经济融合、改善国际收支、舒缓汇率压力并调节流动性。

(六)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是防范货币跨境流动系统性风险的基础手段

一国信用货币成为国际货币, 必然面临其发挥结算功能的数量增长要求和发挥价值储藏功能的数量稳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特里芬难题”的延续。作为结算货币,随着贸易结算规模的不断扩大,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越来越多, 但是一国货币发挥价值储藏功能则要求流通量稳定, 货币量的增加将会增加人们对货币币值稳定的担忧并最终引发抛售导致货币贬值。因此一国信用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必然存在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周期性波动: 一国需要通过国际收支赤字向市场供应本国货币, 当国际市场沉淀的一国货币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爆发货币信心危机,导致货币贬值;货币贬值会改善一国国际收支,使之出现盈余,而盈余又减少了国际市场沉淀的货币,对该货币的需求上升会推动货币升值。

因此一国货币若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做到:(1)必须实现国内和国外经济部门间的平衡, 否则贸易部门的周期性波动将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2)应当尽量减少对正常汇率波动和国际收支波动的干预,否则反而会加剧汇率波动。 如果与其他经济冲击相重叠,则会加大经济波动。这种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予以缓解:第一种是美国方式,通过创造对美元的需求来缓解货币危机, 比如将美元与大宗商品交易相关联, 并通过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来吸收相对过剩的美元。第二种方式可称为欧洲方式,即通过推动经济一体化来稳定吸收中心国家的货币。(3)为防范货币跨境流动的系统性风险, 需要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经济政策间的协调。 德国长期坚持以控制通货膨胀为核心目标,基本不干预汇率波动,必要时以放弃就业和贸易收支平衡目标为代价, 而日本则以维护汇率稳定、保持国际收支盈余为目标,其货币政策则配合其汇率政策使用, 结果其政策组合在强制性实现国际收支盈余的同时加剧了内部不平衡。

(七)货币跨境流动的风险涉及多个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需进行统一协调

货币跨境流动风险的管理涉及到宏观金融政策、金融监管政策、贸易政策、国际金融协调合作等等,范围广、面临情况复杂多变,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多个宏观经济部门共同协作。 由于货币跨境流动风险主要集中在宏观金融领域, 所以适宜发起建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对货币的跨境流动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I・麦金农,(日)大野健一. 美元与日元――化解美日两国的经济冲突[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

[2](美)福克纳. 美国经济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美)特里芬. 黄金与美元危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美)罗纳德・ I・麦金农. 经济市场化的顺序[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5](美)P・金德尔伯格. 西欧金融史[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6](美)蒙代尔. 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六卷)[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7]Goldman Sachs European Economics Group. The Euro at Ten: Performance and Challenges for the Next Decade 2008.

[8]Barry Eichengreen. Globalizing Capital,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

[9]Michael M. Hutchison and Frank Westermann. Japan’s Great Stagnation: Financial and Monetary Policy Lessons for Advanced Economies,The MIT Press,2006.

[10]Stiglitz,J. E.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W. W. Norton,New York and London,2002.

[11]Calvo,G. A. and Reinhart,C. M. (2002). Fear of float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7(2):379-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