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强化内部监督管理

强化内部监督管理

强化内部监督管理

强化内部监督管理范文第1篇

为了切实加强机关建设,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和规范机关工作人员从政行为,努力实现机关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净化工作环境,全力打造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为我区旅游业跨越式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队伍保证,特做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届六中全会和市、区党委、政府相关会议精神,认真落实“418”战略部署和旅游“十二五”规划,突出“城市突破年”主题,围绕加快旅游发展这一主线,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严格工作纪律、强化监督检查,激发工作热情,提升精气神,确保2012年旅游项目建设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具体要求

(一)严肃机关工作纪律。

全局干部职工要自觉遵守机关干部职工“七不准”工作纪律,不准有下列行为:无故迟到、早退,旷工;上班时间打扑克、麻将;上班时间打游戏、看电影、浏览黄色网站、网上聊天;上班时间炒股、逛街购物、办私事;上班时间到娱乐场所娱乐;对服务管理对象冷、硬、横、推;对服务管理对象吃、拿、卡、要。违犯上述纪律且经批评教育不改的,按相关规定处置。

(二)建立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完善中心组学习、职工政治学习、支部学习制度,明确学习时间,提出学习要求,规范学习行为,确保学习质量。二是建立健全请销假制度、考勤制度,遵守国家法定作息时间和《公务员法》,规范机关上下班行为。三是建立工作督查督办制度,明确督查范围和要求,客观、公正地开展督查督办工作,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四是建立健全节能降耗制度,树立节能意识、环保意识,试行节能降耗量化管理,严控机关运行成本。五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用好用活机关财务经费,规范机关报帐行为。六是完善服务承诺制度,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严禁漠视群众、作风粗暴、态度蛮横,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七是建立健全公文处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注重行文规则,规范行文格式,提高公文质量,安全高效地运转机关公文。八是完善首问责任制度,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能力。九是建立健全机关后勤管理制度,做好机关车辆、安全、保密、清洁卫生等管理工作,打造舒适、祥和的机关工作环境。十是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行政过错责任,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追。

(三)优化机关后勤管理。

加强车辆运行管理。严格执行《机关车辆管理制度》,车辆实行专人驾驶,由办公室统一派车,首先保证局领导工作用车,各科室因工作需要用车,须提前一天向办公室提出用车申请,坚决杜绝公车私用的行为。

管好机关财产物品。对局机关财产物品统一由办公室建帐登记,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分级管理,每年实行监督检查。流动性物品(主要指录音笔、照相机等)在办公室登记造册后,由各科室负责日常管理。固定性物品(主要指各科室使用的桌椅板凳、计算机、文件柜等物品)由各科室负责管理。

节约压缩开支。大力倡导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执行《节能降耗制度》,节约用水用电用纸、控制公务接待范围,降低接待标准,努力实现机关经费“零增长”,经费开支行为要符合有关财经制度和文件规定。

强化机关日常管理。严格遵守《机关后勤管理制度》,定时定期检查办公楼层防火防盗设施,经常开展防火防盗知识培训;经常开展清洁扫除,保持办公区域整洁;定期开展保密知识教育,严格禁止文件泄密。

(四)恪守廉洁自律规定。

1.严禁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为配偶、子女、其他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私利,不准用公款报销或到管理和服务的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2.严禁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当事人宴请和礼品、礼金,有价证券,不准参加用公款支付的营业性歌厅、舞厅、夜总会等休闲场所的娱乐活动,不准参加任何形式的。

3.严禁向辖区内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饭店索取免费门票和免费房间,不准接受辖区内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的无偿服务。

4.严格执行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行社等级评定的相关纪律规定和星级饭店、A级景区年度复核及导游年检的相关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降低执行标准。

5.严禁在编制旅游规划、确定旅游建设项目,招徕旅游投资、举办旅游会展和节庆活动、旅游服务单位资格审批、等级评定、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等公务活动中收受贿赂、谋取非法利益。

三、工作措施

(一)提升素质。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抓手,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要面向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继续强化“三基教育”(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三项教育”(宗旨、传统、廉政)和“三种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意识);要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和中、市、区重要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全面理解和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严格执行机关政治学习制度和党支部学习制度,确保全年集体学习不少于24次;要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唱红歌、诵经典、读好书活动,全年每人写心得体会4篇以上,单位撰写调查报告、旅游论文4篇以上。要组织区委宣讲团和市内知名旅游专家到单位讲课,要有计划地安排干部职工参加轮训和岗位培训,要鼓励年轻干部在职攻读旅游专业研究生课程,确保全单位参训参学率达到总人数的50%。

(二)提高效能。以探索和建立效能激励机制为抓手,通过试行目标任务量化管理、考勤考核量化管理、工作质量评估管理和制度执行管理等,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绩效和单位的整体办事效能。要以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旅游专项、本单位2012年工作要点及其他重点工作为内容,实行“六定一包”的管理办法;要以排序升位为目标,细化目标内容,改进量化标准。要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实行上、下班打卡,履行请销假手续等;要围绕目标任务编制工作进度表,月初有计划、月底有小结,按计划开展工作,按进度完结工作,按小结查漏补缺。要参照“一讲二评三公示”的模式,开展全员月度述职工作,通过公开述职、相互评议、查漏补缺,查找问题,不断提高质量。要紧密跟踪机关十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每季度书面通报一次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制止有章不依的现象。

(三)夯实基础。从细致细微入手,狠抓制度落实,狠抓防微杜渐。各分管领导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既要模范遵守机关十项管理制度,又要按照职责分工管好科室人员的思想、纪律和作风;各分管领导和科室要认真制定和落实周、月、年工作计划,做好工作记录;机关党支部要按时组织党员学习,局办公室要按时组织政治学习。单位“一把手”要按月主持召开办公会、全员述职会,布置、检查工作推进情况、政治和业务学习情况、机关作风建设等,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和各项工作协调推进。各分管领导要重视和加强分管范围内的日常检查和督办工作,并做好记载;机关内部要试行交叉检查。局办公室要扎实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尤其是考勤记录、考核记录、请销假记录、检查记录、会议记录等。

强化内部监督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工作 财务监督 财务管理

0 引言

财务监督管理是指依照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会计准则等,对每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反映、监控和督促,同时根据准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地协调、控制、监督,以选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财务监管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国家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各项经济监督工作的基础。加强财务监督,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及财务规章制度的保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其对经济行为具有引导力、制约力和对经济管理的保证力、促进力。

目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工作己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业务处理也日趋复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范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障国有资产正常运动,改进和提高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本文本文主要从目前财务监管工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如何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的措施这两个方面去论述如何加强财务监督管理。

1 目前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财务监督不到位,有些部门、单位领导疏于管理,缺乏依法理财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职能有着“服务”与“监督”的两面性,由于体制上的束缚,只片面地强调会计的“服务”职能,致使财务监督不力,已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另外,由于财务管理混乱,加上现行领导体制与现行财务体制存在的弊端,使得某些单位领导在财务监管上疏于管理,缺乏依法理财的意识。如某些单位领导一句话,一纸签字,就可以随意开支报销,随意支配资金,往往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搞账外账,而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实际上只对领导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遏制了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使会计工作具有了依附性,有的单位便不顾法律的约束,助长了经济犯罪的气焰。

1.2 缺乏一个健全的法律环境和法制观念也能导致会计监督弱化。目前,一些企业经营者、领导人法律观念淡薄,不重视会计人员的监督工作,甚至不予理睬,不自觉遵守《会计法》的行为规范;同时大多数会计人员虽有监督职能,却无监督权力,在对违法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收支要向单位领导提交书面意见时,怕会遭受领导的刁难和报复,而不敢伸张正义,不敢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放弃会计监督权力。另外,目前我国会计改革步伐较快,很过会计法规不是制定过粗,就是时间上不及时,缺乏可操作性,导致财务监管工作出现了法律制度上的失误,相关法律法规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约束作用,最终弱化了会计监督的作用。

1.3 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够完善。科学的内控制度是科学的财务决策的保障,可以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减少决策失误,降低风险。但目前某些单位虽然建立了一定的内控制度,但其并不规范,在具体的工作中并不能制约财务监管的职能,会计监督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执行不力。

1.4 有的单位、部门过分追求自身利益,不顾法律行为规范的约束,明知故犯,使国家利益受损。基层的会计机构或财会人员是执行财会法律制度的主体,他们主要代表国家进行所有权的监督工作,同时也代表企事业单位进行经营管理权的监督,一旦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会计人员只考虑到了自身利益,利用法规、制度的疏精,甚至是隐蔽手段,最终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1.5 监管部门没有及时检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情况,缺乏一项完善的监管制度来处理违纪违规问题,因此,一部分问题始终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案。

1.6 财务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目前,很多会计人员很少接受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等,在实际工作中,常会出现业务不熟,对财务监管的法律知识不熟,致使根本不懂得以法律为支持,做好监管工作。另外,由于财务涉及到资金的敏感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出现单位会计人员大多为领导安插的的关系或亲属等情况,则其在执行财务监管的职能时,就会常出现执法不严等情况。

2 如何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

2.1 建立健全财务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

为了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国家会计管理部门应完善法规和制度建设,及时出台新法规和新制度,废弃旧制度和旧规定;而会计人员在监督过程中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所出台的会计法、规范会计行为等,对所查出的违纪问题应按规定进行严处,加大打击各种会计违法行为力度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管理职能。

2.2 建立财务内外监管相结合,双管齐下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财务监督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对这项工作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在注重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及规章制度建立与执行的检查的同时,还要加强企业外部监督的力度。首先,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税务等职能部门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集体的财务监督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以薄弱环节的监督指导为主要工作方向,严格查处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对这些案件必须做到一查到底。另外要公开曝光典型的违反财经法规的案例,以一儆百。其次,监督管理部门在做好联合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的前提下,还要实行监督、检查双管齐下,担负起各自的职责,特别是各级财政部门要强化对日常财务监督管理,深入了解基层单位的各方面的情况,并严格处理其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企业财务监督得以强化。只有将财务内外监督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财务监督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做好财务监管工作。

2.3 强化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做到执法严格

修订后的《会计法》专门开设了会计监督一章赋予会计人员重要监督职权,也就是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等“四个有权”。财会人员必须按照《会计法》中的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会计法》中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一章规定,只要是隐匿或销毁会计资料、挪用公款、贪污、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职务侵占等行为,均属于违反《会计法》的行为。该法规中关于法律责任一章也有明确的规定,凡是利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等会计资料从事违法勾当的,谁是无论具体操作者先不说,会计人员首先要因其失职而承担相关法责任。国家所制定出的关于财务监管的实施细则,因此,会计人员在监管中,应坚持原则、履行职能,使执法工作更加严肃、可靠,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而且在法律法规方面要注意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2.4 建立健全财务监管制度体系,做到有章可循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监督属于其中比较关键的工作内同之一,同时也是财务制度得到贯彻执行、财经秩序更加规范化的重要前提。为充分发挥财务监管中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组织监督的职能和作用,真正贯彻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应进一步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建立并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规范监督管理工作。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监管办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促使财务监管工作更加制度化、程序化、合理化,全面监督和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采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报告等方式,将风险系数将至最低;此外,还要严格执行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审计人员要定期不定期地到所属各单位进行内审,掌握检查从严、处理从宽的原则,分别对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内控制度等方面进行评价、鉴定和监督,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解决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后,财务干部要以深化财政改革、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为中心,组建财务、主管、审计以及资金使用单位等只能部门,使其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监管机制,从而实现收入监督与支出监督并举、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督并重,同时还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挥监督工作对财务运行的预警保障机制。

2.5 健全财务监督约束机制

财务监管工作不但要强化企业外部的监督,还应该建立《发票收据管理办法》、《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实施办法》等单位内部监督机制,根据要求执行财务会计报告流程,对单位领导的行为进行适时、有效的监督,也为会计人员营造一个充分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的宽松环境。这些规章制度推动了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财务的规范运作和监督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2.6 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首先要规范建立财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公开办事的制度,为民主监督制度得以有效实施提供重要条件;其次要加强民主理财人员政策、业务培训;最后要组织正常理财活动。

2.7 加强财务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其业务素质

会计职业道德是行为会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文化的重要内容。要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则应强化财务监管人员的素质。首先,应加强领导者的素质,加强领导者的会计法规学习,使其认识会计法规还有“执法”与“监督”的职能,进而让领导者用会计法规来约束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自觉主动地接受会计人员的“监督”与“监控”,健全内部制度;其次应强化财务人员对会计法规的学习。使财会人员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法律责任、权力及其义务,加强财会监督的力度与有效性;最后,应在财务监管队伍中持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因其既是加强财务监督的思想基础,也是开展财务监管的前提,在财务监管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2.8 加快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是财务监管工作的必然趋势,是提高财务监管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只有运用信息化的快捷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现代管理手段,通过会计电算化、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标准化的数据和业务操作流程进行财务监管,才能有效强化现代企业的财务和经营风险控制。同时,加强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可确保有关信息集中、全面、准确、及时,做到业务与财务信息的实时反映,实现财务信息的远程控制,有效地消除监管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监管者、经营管理者和决策者的信息共享,大大降低因距离和时间而造成的成本,真正体现提高决策、监控和执行的效率,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监管信息反馈。

综上所述,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应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加强财务监管的法律法规、财务内外监管、会计人员监督职能、财务监管制度体系、财务监督约束机制、民主监督机制等建设,并加强财务监管队伍建设及信息技术在财务监管中的运用等,才能攻克会计监督行业弱化这一顽疾,提高财务监管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强化内部监督管理范文第3篇

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改革,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要全面推行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财政监督作为公共财政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提到议事日程上。那么,在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过程中及财政模式转化后,财政监督如何定位,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切实服务于公共财政管理和财政性资金运作,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关系

财政监督新机制的建立,应当体现财政管理的特色。在当前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中,财政监督要紧贴财政中心工作,围绕财政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和影响财政收支变动的重要因素,不断调整监督的方式方法,理清思路,提高认识,正确处理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关系,实施有效监督。

1、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密切联系,相互促进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财政管理的活动是财政监督的内容和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讲,财政监督本身就是一种财政管理行为,是保证财政分配、调节职能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无论从管理学理论上分析,还是从财政实践的角度来讲,监督都是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同时,财政监督的范围涵盖了财政管理的范围,只要存在财政管理,就必须要有财政监督。而且是从事前预警、事中监控到事后检查的全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管理中开展监督,在监督中加强管理。

2、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职责不同,互有区别

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财政管理主要是按照财政法规、政策、制度及财政业务流程组织财政收入和安排财政支出的活动;财政监督则是对财政收入的征管质量、财政支出资金使用的合法性、有效性以及财税法规、政策、制度执行情况实施的监督检查。财政管理一般是通过日常的业务(比如对财政资金的验证、征收、分配、拨付等方式)开展工作;而财政监督则主要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调查等方式达到监督的目的。另外,二者参与工作的人员有所不同。财政监督一般由财政监督专门机构的工作人员组成,有时还需抽调财税、纪检、监察等部门的人员配合,共同参与对有较大影响、较为普遍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检查;财政管理一般是财政业务部门内部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开展的经常性、事物性的活动。

二、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的定位

1、加强财政监督是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全面推进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是当前财政支出改革的主要任务。改革的内容已经明确:一是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严格界定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首先保证国家安全和政权建设的需要,保证文、教、科、卫、农等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减少财政对应由市场调节的项目和可以利用社会资金发展的事业的投资,优化支出结构。二是改革财政资金缴拨方式,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也就是在财政收入方面,取消一切收入过度帐户,将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帐户;所有财政支出都要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并统一由国库直接支付。三是强化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实行部门预算。通俗地讲,部门预算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细化预算编制。并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管理。

财政监督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财政管理的改革过程就是财政监督检查不断得到加强、财政监督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高的过程。比如,强化预算管理、编制部门预算是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为进一步完善综合财政预算和零基预算的编制,事实上扩大了原有预算的范围;部门预算的全面推行则深化细化了预算的内涵。基于此,只有加强和深化财政监督,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又如,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财政支付方式,既是对财政资金运作方式的改革,同时也是加强对财政资金收付环节的规范和监督,防止财政资金的截留挪用与损失浪费。可以说,财政监督工作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加强,直接影响到各项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成效。

2、财政监督必须服从服务于公共财政的要求

财政部门对财政收支活动的管理过程,就本质而言就是一个重要的监督过程。财政监督机构的各项具体监督检查活动,本身也是对财政收支的管理活动。财政监督的这种属性,客观上要求财政监督工作必须彻底改变只重检查、不重管理,只重收缴、不重堵漏,监督检查和管理相脱离的片面做法,要善于在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财政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逐步从监督检查型转变为监督管理型。在当前,财务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是财政监督的重要形式,仍需大力强化。财政监督检查专门机构要按照财政监督必须服从服务于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的原则,抓住财政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不断提高监督检查的综合效能。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克服“为检查而检查”的思想,不做表面文章。要站在切实服务财政管理的角度实施检查,并将监督检查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通过检查、分析,善于发现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加快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实现将财政监督寓于财政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三、当前财政监督面临的形势

(一)、当前财政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我区的财政监督工作同全国一样,从监督的范围、监督的方式方法、监督的效果等方面来看,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财政监督还缺乏权威性、及时性与有效性,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振兴财政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

1、财政监督的覆盖面窄。从财政监督的本质要求看,其监督范围至少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财政性资金收支活动的全过程;二是执行财政财务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制度的所有单位和个人;三是结合经济运行情况对财政运行质量进行检查和分析。由于在财税物价大检查取消以后,地方财政监督的范围没有得到及时的明确,造成监督的范围、职责模糊不清,实际监督面狭窄;监督的方式方法,仍以直接的事后检查为主,针对既定的财务会计结果进行查处,没有对事前、事中的行为进行监控;而对新的经济行为、交易方式,如企业改制、资产重组以及政府采购、转移支付等的监督约束很少。在监督对象上也缺乏针对性。因而,大大降低了监督检查的效率和效果。

2、财政监督方式不规范。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财政监督职责权限等因素的影响,财政监督工作主要是对财经领域的某些突出问题采取综合或专项治理的方式进行。从方式方法上看,表现为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从时间上看,表现为集中性和非连续性的事后监督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从监督内容看,表现为对财政收入检查较多,对财政支出监督少;对某个单一事项或某个环节检查多,对全方位监控及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少。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很多财经违纪违规问题都在既成事实后才被发现,从而造成财政、

税务等经济领域的违法现象屡查屡犯,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虽然强调根据新的形势来调整财政监督方式,做到“四个结合”,即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财政监督与财政具体业务管理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抽查相结合,处理事与处理人相结合。但以事前、事中监督检查为主要内容的监督检查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这种多样化全方位的财政监督方式,暂时还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得以有效运用。3、财政监督体系不健全,财政监督与其他社会监督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一是财政监督专门机构设置不规范,级别、名称不统一,部分县、区至今还没有成立专门的财政监督机构。二是经济监督的职能分工与监督范围界定不明确。我国的经济监督体系主要是由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稽查、银行监督以及其他社会监督等构成的。这些监督部门都是根据部门属性确定各自的监督职责,基本上都是以预算收支、财务收支、资金周转以及其他经济运行质量作为监督对象。虽然在日常工作中各自监督的侧重点不同,但由于没有从法律上严格规定各自的工作边界,因而实际工作中很难避免相互扯皮甚至出现多头检查、相互“打架”的现象。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随着财政监督工作环境、对象、内容、方式等方面的不断变化,要求财政监督工作要以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为中心,建立健全涵盖全部财政收支、体现财政管理特色、具有对财政运行进行监测、预警、分析、保障、规范功能的财政监督新机制。我们要认清形势,克服困难,扎实工作,针对每一个问题都要尽量研究出相应的对策。

1、建立规范、有效的财政监督方式。财政监督方式要彻底得到转变,具体体现出上文提到的“四个结合”。我们应根据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和归纳,在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财政管理的措施和方法的同时,深入细致地探究和概括财政监督的最佳方式。

2、健全财政监督保障体系。我国的宏观经济监督体系是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环节、多层次的监督网络体系,主要由财政、税务、审计及其他社会中介机构几大系统构成。这几个方面对于财政监督的侧重点不同,既有分工,又有交叉。财政监督是其他任何监督都无法替代的。审计、税务、社会中介监督是对被检查单位的外部监督,且主要是事后监督,而财政监督既有外部监督,又有自身内部监督,且内部监督是在财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同步监督。因此,要加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和财政法制建设,健全财政监督保障体系,以维护和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与稳步发展。

强化内部监督管理范文第4篇

一、着力“六个转变”,积极探索财政监督工作转型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围绕十改革精神,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职能作用,努力推动财政监督工作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探索财政监督工作转型的具体方法和路径。一是由事后检查向全过程监督转变。按照大监督理念的要求,发挥好专职监督机构的牵头、组织、协调和各职能科室日常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办法,研究构建财政管理全程风险控制体系,将财政监督嵌入日常财政管理全程中,全程监控风险较大环节,避免出现较大风险事项,将财政管理风险最小化。二是由检查资金使用合法性、合规性向注重检查政策执行情况转变。在财政资金运行过程中,找准财政监督的关键点、切入点,重点关注政策执行情况。三是由单兵出击向集团作战转变。整合监督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沟通顺畅的监管合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四是由随机检查向问题导向检查转变。做好查前调研,研究被查对象风险控制薄弱环节所在,提高检查的针对性、有效性。五是由手工检查向监督信息化转变。充分依托“金财工程”建设,探索监督信息化改革,尽快构建财政监督检查信息化平台,提升监督技术手段,实现动态监督、实时监督。六是由检查处理型向促进管理型转变。探索开展绩效监督,实现由查错纠偏的检查处理型向以查促管、以查促改、查外促内的促进管理型转变。

二、突出预算监督重点,着力发挥财政监督职能

结合新形势下财政监督对促进财政改革、维护财经纪律严肃性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政监督工作。在日常监管中突出财经纪律,有重点地督查财经纪律执行情况。把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改革之中,进一步推进财政监督成果综合利用机制。确保纵横联运、齐抓共管的“大监督”格局出实效,促发展。

(一)围绕强化预算监督,重点监督财政支出。一是健全和完善预算编制监督机制。全程参与县级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根据预算编制原则和有关开支标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及对以往检查成果的运用,对县级部门预算单位的收入预算确定,购置费、大修费、专项业务费、政府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加强事前监督。二是重点关注预算单位财经纪律执行情况。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要求,日常监督中贯穿“整顿财政秩序、严肃财经纪律”的意识,继续开展县级机关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检查,同时把部门决算核查列入检查内容。进一步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执行情况、“三公”经费、会议费、“小金库”问题等情况的检查,发现重大违规违纪问题,依法进行行政处理处罚,实施责任追究。同时强化监督检查成果利用,建立预算执行检查结果反馈机制,把检查成果作为编制预算的重要考虑因素,切实提高预算单位规范执行预算的力度和财务管理水平。三是围绕财政中心工作,突出重点,积极开展各种专项检查,加大对“八项工程”涉及的重点领域、民生支出热点项目的重大专项资金检查力度,保障重大财税政策落实到位、资金发挥实效。四是进一步拓宽监督视野,开展绩效监督。针对绩效监督项目的特殊性,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实施“过程监督”,保障合规性、合法性,控制薄弱环节,降低潜在风险。探索规范、高效的绩效监督方式方法,注重绩效监督成果运用,从完善制度和政策的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建设性和前瞻性作用。

(二)围绕财税政策执行,重点监督财税收入。一是结合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开展税收政策执行情况检查,依法查处政策性违规、社会重点关注等问题的财税收入违规行为,维护国家财税收入政策的严肃性。二是通过加强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非税收入征管,积极探索建立稳定长效的收入监管机制,建立贯穿财政收支管理全过程的财政监督运行机制。

(三)围绕提升财政内部管理,着力财政内部监督。继续组织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工作。根据局党组要求对局机关部分业务科室和镇(区)财政所(局)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工作,不仅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更注重从体制、制度、日常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政策执行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分析研究问题,促进财政部门内控机制的完善,促进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围绕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加强会计监督。按省厅会计监督的要求开展对公共交通行业联动项目的检查。结合科技专项经费组织开展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强化对企业执行会计准则、重大财税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探索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信息披露和报告制度,将处理处罚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加大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曝光力度,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成效。

(五)围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紧盯“小金库”治理不放松。一是构建和完善多部门协调机制,进一步增加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资源共享,发挥各自监管的特点和优势,形成监管合力。二是进一步增强日常监管机制,把“小金库”治理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

(六)抓好举报案件的核查,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本着“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实”的原则,认真核查群众举报案件,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三、完善措施,大力推进内部管理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内部职责分工,规范检查和审理行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二是要高度重视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加强调研和信息工作,完善信息共享制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交流监督工作经验,做到调研与服务相结合,积极发挥有效监督和促进规范的作用。三是实行财政监督成果综合利用和动态管理,进一步执行财政监督成果利用情况定期反馈和回访制度,使回访工作常态化,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四是建立健全业务交流制度,通过各业务管理机构和专职监督机构之间建立常态化的双向业务交流,不断促进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职能的有机融合。

强化内部监督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监督;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150-02

由于我国会计监督法律体制、约束机制、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健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并不完善,会计监督实践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会计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渐深入,会计电算化进程不断推进,先进的核算方法和监管方式为现代化会计监督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企业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约束机制

会计监督强调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但现阶段我国会计行业还缺乏完善的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会计监督的法律约束机制并不健全,这是现阶段我国会计监督成效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我国最新的《会计法》中虽然明确规定了财务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但由于缺乏特色化改进,而且相应的法规条款体系并不健全,直接导致现有的《会计法》的可操作性很差,在遇到一些特殊的实践性问题时仍然不能确保会计监督人员做到有法可依。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执法对象不明确、责任主体不明确、惩处标准不统一等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行业规范化。另一方面,在我国现有的会计监督体制下,会计监督部门也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既然是经济主体,会计监督部门与执法对象之间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而我国法律法规又没有针对各种情况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会计监督结果就很可能在利益关系的驱使下被人为因素所影响。这也是我国法律法规约束机制不健全的重要表现之一。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严重影响着企业会计监督的整体效果。一方面,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为会计监督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有效落实内外监督措施的重要保证。但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并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环境,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监督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另一方面,会计监督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在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有效、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方面的职能是一致的。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两者的协同作用,会计监督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普遍作为两个独立的体系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不利于会计监督效果最优化的实现。

(三)缺乏健全的内外监督体系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内外监督体系。一方面,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道德教育机制,缺乏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现阶段,企业的会计监督手段较为落后,还没有实现会计监督的动态化、信息化、实时化,监督力度普遍较差,企业的内部监督体系并不完善。另外,由于我国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方式不恰当、惩处力度明显不足,这是企业内部监督成效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国家审计部门对企业的会计监督主要以事后审计为主,不能及时发现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社会性审查事务所本身是一个经济主体,其职能发挥的本质性目的更多是通过提供服务而获取利益,社会性审查事务所为之间的激烈竞争有可能直接导致事务所为迎合委托人而进行会计信息造假情况的产生。

二、企业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约束机制,创设良好的会计监督环境

企业会计监督是指会计监督部门按照国际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采取的监督活动。完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从而对执法对象、执法主体形成良好的约束作用是确保会计监督职能得到真正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之一。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会计监督立法进程,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进,尽快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整体性较强的会计监督法律体系;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法制教育,在企业内部创设一种良好的法律氛围,对会计人员和其他员工都能形成良好的约束作用。长此以往,法律意识将逐渐融入企业文化,成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内部控制体制度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在企业内部构建相互监督的约束体系,确保经济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可以为会计监督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深刻理解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监督体系之间的异同,明确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监督体系之间的联系,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注重两者的协同管理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内部控制体系为会计监督提供必要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监督体系的统筹性协同管理作用,在基础上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强化会计监督职能,最终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构建完善的内外会计监督体系

狭义的会计监督是指企业内部财会部门对企业各部门、各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广义的会计监督不仅包括内部监督,还包括国家审计部门、社会性审查事务所等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一方面,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条件和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财会管理团队,采用先进的会计监督手段和方法,制定可行性更高的监督工作流程,进一步健全内部会计监督体系;另一方面,随着会计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会计立法进程的加快,应该逐步合理控制社会性监督团体与被监督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外部监管力量能够对企业经济活动真正起到监督作用,从而促进我国会计外部监督体系的健全。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企业会计监督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加重要。想要确保会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首先必须要完善法律体制、加强法律教育,创设一个良好的监督法律环境。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为会计监督提供真实完整的基础会计信息,从而在完善的内外监督体系监管下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 张英栋.浅议如何加强企业会计监督[J].中国商贸,2013,(19):127-129.

[2] 王煜.浅谈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建设[J].学习月刊,2012,(2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