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艺术就业方向

环境艺术就业方向

环境艺术就业方向

环境艺术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51-01

“教高[2004]1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根据这一指导方针来进行分析,可以明确,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就业为宗旨,全心全意为社会培养有用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但是,我国传统教育制度偏向保守、稳定和刻板,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在有限的五年时间中,广大高职院校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案并不完善。

一、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首先,在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严重缺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高职院校自身是国家教育部门管理范畴,处于被动和从属的地位,需要通过遵从国家的教育政策办学办事,在国家应试教育制度的基础之上,开展教学,才能够获得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我国社会文化对于应试的重视程度高,普遍认为有了好的考试成绩,就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已有的应试教育制度基础之上,以及这种文化背景之下的人才培养教学方案,就会严重偏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转而以教师或者以考试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转而形成以考试为教学目的,为了考试而教学,为了应试而学习。

其次,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未能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做好专业实践教学。高职环境艺术设计,已经脱离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了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阶段,注重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培养、设计灵感摄取和设计技巧的培养,但是,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之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增加设计实践教学的比例,而是偏离了市场需求,培养了大批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缺乏动手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最后,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所需要的资源无法得到有效供应;因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就区别于语文等传统理论型课程,其教学中需要配备相应的设计器材、道具和教学多媒体,这些教学资源都需要高职院校能够及时配备,但是,我国高职院校众多,大部分院校为了能有良好的形象,将资金用于学校形象建设,而对于教学资源的补充力度却十分欠缺,导致了设备等教学资源的缺乏;此外,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所需要的教师资源整体素质偏低,引发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从上到下的低执行力。

二、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策略

对于五年制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要对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就要针对已经分析明晰的方案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探讨。

首先,针对“以人为本”里面缺失的问题,需要国家教育部能够加快教育制度的改革,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这种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专业,适当降低应试教育的要求,给学校相关专业拟定教学方案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而学校就要能够在具备了自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都应该加以尊重,并要根据自身学生的现有学习能力和环境艺术设计知识来进行合理的制定,让学生在校的五年能够在和谐尊重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环境设计的理念和风格。

其次,高职院校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案制定过程中,把市场需求和变化作为导向,及时关注环境艺术设计这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变向,根据市场动态及时转变对在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让学生能够在学校获得良好专业培训的同时,也能够让五年学习的光阴不至于白费,到社会中一无是处,特别是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比例安排,应该要根据就业市场当中,整体环境设计行业所缺乏的是理论知识型人才还是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如果在前两年对理论知识型的需求量大,那么,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要加大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教学力度,这几年就要专注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

最后,针对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资源缺乏的问题,国家要发挥自己的职能,起到支持性地干扰作用,对于资金不足的院校就积极给予资金支持,对于教师资源不足的院校则积极给予政策引导和舆论诱导,让有能力的教师到相关院校进行支教工作,当然,高职院校自身也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局部领导作用,对该专业的各类教学资源积极给予补充,如果存在资金上的欠缺,则可以通过对外引资的方式,以人才输入为基础,让部分私人资金参与到建设中来,而对于教师资源的不足,也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增强其生存竞争压力,迫使大家不断自我提升。

三、结论

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和执行,是其积极响应政策,顺应时代的明智之选,尽管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其方案本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暴露出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本身一定要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满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资源需求,让方案的执行力和效用性直线上升,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有用的人才,从而提升社会环境艺术设计技术和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社会生活质量,促进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 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J]. 装饰. 2006(12)

[2]陈芬.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34)

[3]张爱萍,郑晓芳,闵伸. 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06)

环境艺术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课程改革;专业素质

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自从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环艺设计专业以来,这个介于科学和艺术边缘的综合性学科在全国各高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其教学模式大多是模仿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近年来,各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呈倍数增长,毕业的学生也就相应增多了,而就业问题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

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环境艺术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预见性。面向当今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是专业得以发展的动力。把握社会需求状况,一方面要进行需求调查,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需求预测,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依社会发展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做好前期准备。提升环境品质的需求已是当代社会,更是未来社会追求的目标。目前,我国环境艺术方面建设的层面主要是在室内设计和装饰、装修等内容上,环境艺术教育也侧重于此。但随着时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将大大扩展,涉及的范围也将更加广阔,展望未来,培养新时代需要的设计人才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

1.2系统性。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极其综合的系统,包含着与之相关的若干子系统。它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系统性特点和要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体系。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具有整体思维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制定专业建设计划思考的重点。

1.3特色性。这里所谈及的“特色”是指办学特色。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而言,不同性质、基础的学校都有各自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建筑类院校发展这一专业具有更广阔的可能性和前途。从行业发展和管理的角度看,环境艺术是建筑系统中的一部分。从建筑学科群的角度,环境艺术设计被包含在这个大家庭之中,所以在建筑院校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天独厚。鉴于以上特点并结合其它专业特点,建设以建筑学为依托,侧重于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研究和教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构成高职院校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办学特色。

1.4创造性。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教育中不能只满足于设计方法和技艺的传授,在艺术和设计之中,创造是它的主要特征,也是生命活力之所在。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上,要充分强调创造性的特点,树立以1.5适应性。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它所涉及的范围应该远比现在广泛的多,围绕着建筑环境,小到一个标志设计,大到环境景观设计,都将是环境艺术设计师所要面对的工作。对知识面、知识结构的要求将更高,它需要有相应的能力来适应并担负起这样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社会的需求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面对未来的人才市场,要求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来自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广的专业知识面。抓住环境艺术设计涉及面广,要求设计者适应性强这样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内容和培养计划时要充分认识这一点,结合其专业的特点制定有效可行的教学计划。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2.1合理安排基础课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不能沿袭传统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要增强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建筑形体、比例、空间、结构关系的深刻理解。应设立一些相应的关于环境、建筑、空间设计理论课程的学习,使环艺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和绘画专业拉开距离。

2.2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环境。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更加注重实践过程的教学,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鼓励学生将在外实习的课题项目带到学校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从而在实践中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在设计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课堂上老师在完成教学的过程后,要让学生自己组织讨论完成课堂学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3注重课程的融合和交叉,增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系统性。环艺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单个课程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要注重课程的融合和交叉,强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像在环艺专业基础课程中,设计素描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写生手段培养学生观察、塑造形体的能力。要根据学生自身专业的特色来寻找适当的训练方式。可以结合环艺专业的特点多做些配色训练,注意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性和支撑性。根据环艺设计专业的方向决定基础课的内容,与环艺专业设计课程衔接起来,为后续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利于提高学生设计的实践能力。

2.4注重专业课程内容和结构的合理性

专业基础课包括造型基础、理论基础、表达基础、技术基础、设计方法、专业设计等。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环境中的开发性、改造性、系统性设计和问题等方面的设计。教学结构:专业基础——理论基础——技术基础——表达基础——设计方法——专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还需要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应采取“专兼互补,以兼为主”的师资队伍组建方式,以“热心高职教育,一专多能”为标准,争取兄弟系部老师的支援,还应面向全社会各行各业,建立选拔、招聘兼职教师来学校任课。

三、结语

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我国社会职业技术岗位的分工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性,以及各类学校办学基础、办学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决定了不同学校承担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大胆进行改革,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作者单位: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林;论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课程改革[J];怀化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环境艺术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室内室外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的高校随即争相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使环境艺术设计成为高校热门专业之一。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取得了不小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寻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之路。

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体系特征

不同于中职学校或者是高等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体系设置有着自己的特点。我们只有认清了这些特点,明白我们的专业特色为何,现在存在着哪些与专业特色建设相悖的地方,才能更好地把握专业发展走向,有效地进行专业改革。

1.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发展专业建设,重视职业教育的培养

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来设置、调整并发展相关的专业是高职院校的传统特色之一,这也是由社会分工及其所带来的产业调整的必然结果。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不仅提高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为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创造了契机。同时,对高职院校来说,专业是面向不同的职业分工来设置的,这就决定了专业体系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

2.综合性与灵活性并存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类的一门综合专业,在具体的应用中,不仅需要设计类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对专业外的知识例如各国文化等有相关的了解。这必然就决定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然而社会职场瞬息万变,在以市场职业需要作为专业设置的前提下,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也存在着适时而变的特点,相关的课程设置也会适时而变,因而它也就具备了灵活性的特征。

3.具有鲜明的地方性色彩

我国疆域广阔,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经济文化发展也从西至东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且产业发展状况、社会结构状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教育多结合各地区乡土教育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具有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例如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学院,从学校的景观设计到学校的专业教育,处处体现了本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子。

4.注重高技能的培养

高级技能人才是指在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基础的情况下,还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原理有较为清楚的了解。同时,高级技能人才还要较快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前沿技术,与时俱进,以便能够朝着更综合性的方向发展。这是高职院校教育与中职教育的较大区别,也是高职院校所培养出的学生称为高级技术人才的原因之一。

了解了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特征,我们就能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有更好的认识,在制定相关的改革措施时能把教学理论为教学实践服务做得更好。

二、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

专业就是学校根据现实社会的分工、按照生产劳动的需要划分为培养人才的科学单元。这些科学单元间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形成了专业体系。专业体系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上升。对具备高级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需求不断加大,这一需求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积极反思专业体系建设中的不足,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1.对职业教育的观念缺乏科学的定位

所谓职业教育是指对接受教育者传授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职业教育也被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者是实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同为我国教育的四大板块之一。它与普通的实践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就没有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教育的清晰定位,所进行的实训项目也多是相应的专业技巧,没有针对日后工作中将可能运用的技能进行专项的定位,即没能有效做到工学结合。

2.对专业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高等职业环境艺术设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面向广大艺术设计行业或各种企业的一线设计岗位的、能结合地方特色和适应环境发展的技能型和实用性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还必须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具有创新意识,能够运用高新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这就是在现实的培养中所实行的双证制培养模式。

在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中,还是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这种现状的形成与我国长期存在的理论发达而实践薄弱的教育体系是分不开的。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就会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的完整性,而忽视了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有待改进

环境艺术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火热升温,环境艺术设计也同步成为社会的热门行业,就业形势的高涨带动了各类艺术院校环境艺术设计的招生,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也看准了这个专业的现实优势,开设了环境艺设计专业。而我院所开设的室内外环艺设计专业的目标首先应是培养能为社会所用的专业性人才,是能投入生产的设计师,而不是纯粹的艺术家。所以在培养方向上,首先应有务实的眼光。

1.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导入新型课程的融合

环境艺术专业教学,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市场的适应能力,使环艺设计教育真正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化。以环境艺术设计为专业群概念,能够根据不同办学条件,融贯相关专业,整合相关办学资源,建设多样化多层次办学方向:1)从系统性综合性的角度可以设立室内设计和环境景观设计两个基本专业;2)从研究和实践对象的角度又可设立环境艺术晶设计、环境设施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家具设计、环境照明设计、庭园设计等众多专业。它们共同组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

在这种前提下,我院所开设的环境艺术专业应结合对专业培养的具体要求,通过新增城市视觉设计方向学科研究和教学,开设了(城市导视设计)课程,来说明如何充实完善专业设计,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希望将这个课程设立为重点专业课程或省级精品专业课程。从面向社会,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用合一的教学思想培养为出发点的工作室建设,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结合环境艺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和特色,发挥环境艺术专业设计的长项,建立实用管用的与社会需要密切相关的学科和课程,指导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学校走向社会。并采用大量一手资料的分析对比,实地考察调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

就目前而言,在环境艺术领域中,很多高职院校都走入了一个教学误区,就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电脑制图,轻材料制作”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相当不够,在实际工程及设计工作中能力只体现在技术熟练程度上,但对于实际材料的制作与加工技术却显得很无知,空间造型能力也不够。这都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界多年来形成的遗憾,包括许多一类综合院校的艺术专业都是如此,培养的艺术设计学生要么缺乏想象构思,要么缺乏实际制作能力,两者很难结合运用。但是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艺术和技术都是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当代,科学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对于各种材料的的开发及应用显得越来越迫切。例如:在平面设计专业的包装设计中新材料的运用、服装设计中综合材料的设计运用、在工业造型设计中材料的运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装饰雕塑及壁画的材料运用、在展示设计中各种材料的搭配运用更加的突出……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设计教学中开始重视材料造型方面的教学实践环节。

我们认为我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从根本问题入手,尽快的解决这个老大难的专业结症,从优化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注重专业建设,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开始就要考虑到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充分利用艺术专业学生的基础优势,打造区别于理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制图及建筑施工专业的特色环境艺术设计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艺术专业教师的特长,发挥艺术专业学生的能动性,把多门类专业课程系统整合,导入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特殊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本着从设计到制作;从看图到做图;从课堂到项目的专业培养理念,我们将努力使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训练达到心手合一的境界,这将对我院其他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提供相当有益的经验。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以市场为导向,与科技相结合

随着社会行业需求的饱和及新的设计门类的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与更新。在一窝蜂式的环境艺术专业设立的热潮中,我们要冷静的分析现状及对策。 “学而无用,学而不会用”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学生成功素质的培养。且相对于其它专业的同类课程,在实际运用中没有专业技术的优势(比如环艺专业的建筑设计比不上理工院校建筑专业的;园林规划比不上农学院园林专业的;甚至电脑制图也比不上一般院校计算机专业的)。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是一门极为强调教学互动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艺术。它要求是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与科技相结合。具有空间想象力;思维清晰;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环境整体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的能力。对传统、现代风格的设计典型融会贯通,掌握室内空间造型、界面装修设计、陈设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确立完整的空间与尺度概念,具备合理运用材料与工艺的能力。

本着“首先得自己实用,然后让学生实用”的原则。及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为目的,采用包豪斯式教与学,学与用,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学生“实题实做”,使学生在工程中学习设计,在设计中完成环境艺术装饰工程,以实际工程成果来完成实践和设计。这样不仅摆脱了“压缩型”、“三段式”教学,还突出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教学促进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锻炼和培养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接轨的能力,一方面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与社会的联结,从学校到岗位的过渡。校门洞开的今天,对外设计服务已不可逆转,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是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以公司化的理念和系统管理本专业的教学活动并参与社会项目的建设,具有较高的自我造血功能。

3.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优化

根据课程结构优化后的设置,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场地及实训设备,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资源优化,可利用学院的陶艺工作室(已建)设计材料制作室为基础研究平台,通过再建二个工作室(金属材料工作室和非金属材料工作室)将现有的景观课、空间设计课、陶艺课、壁画设计与制作课、景观雕塑课、立体材料制作等课程的教学为主要手段,配合专业学习,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施工技术模块中,以施工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强化施工技术指导[7]。来加强对学生对各种材料在制作实际中的认识与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设计表现意识。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导能力。以弥补过去传统艺术教育中实践环节薄弱,学生难出成果的问题,这样对学生成为一个有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素质能力的人才是有直接作用的。

同时,教学课题的研究成果将直接的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建立将环境设置的功能性与审美情趣相结合,体系最完整,研究方式最领先,解决问题最彻底,结合社会最紧密的课程。本专业学生的设计造型能力得到很大的进步。这将使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极大的巩固和提高。同时培养出的学生在相关设计领域将更加具有竞争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成功素质。

4.结语

总之,充实完善专业优化课程结构,是培养应用、复合型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的根本趋势,也是高职院校设计类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实现培养行业第一线的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吴振韩,顾媛媛.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传统艺术设计课程建设的反思[J]. 现代教育科学,2010.

[2]赵志勇. 伊顿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验精神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06.

[3]刘晓娜. 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研究[D]. 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

[4]高海燕. 城市轨道交通站场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 重庆大学,2006.

[5]成琨.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探索[J]. 科技信息,2009.

[6]尹安石,缪菁.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现代设计意识的培养[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

[7]金晶凯.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怎样学习设计课[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环境艺术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一、新环境对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

(一)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

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的多种知识、能力、素质和思维的综合能力,包括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等。对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而言,主要表现为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两个层面。

首先是专业基础能力,我们知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人生活在环境中,环境反作用于人,环境艺术设计首先应该学习“环境”了解“环境”,明白艺术运用于环境设计中的必要性。这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掌握手绘表达物体的结构、色彩、质感和实物写生的基本技能,能够手工绘制方案设计图纸,掌握物体空间造型的基本要素和形式具备敏捷的艺术设计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掌握CAD、3DMAX、Photoshop、Lightscape等设计软件的应用技能,最大程度和真实的展现自身对环境的表现。

以此为基础,艺术设计人员还应该了解装饰材料的种类、性能、用途及其工艺,以便能够合理的使用装饰材料;掌握室内设计的构思和技法;掌握多种设计方案表现方法和技巧;熟悉各种家具形式与风格、家具与环境,家具与人的关系以及材料工艺的运用;要具备指导和组织施工、分析解决装饰设计工程,园林工程实施过程中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市场调研、掌握建筑材料和植物材料的价格以及工程量的规则和计算方法;识别园林植物的种类,了解其生长发育特性,并能将其合理的应用与园林绿化中。总的来说,就是要在了解材料、熟悉工艺、熟练操作设计软件的前提下,具有室内外装修设计、展示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和模型制作的能力。也就是说新环境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必须是复合型的,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身的新型人才。

此外,环境设计会面临客观对象的各种问题,环境设计需要协调业主、建筑工程施工、设备工程、消防工程、规划等之间的关系。因此环境设计专业人才还必须具备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二)新环境下的职业能力要求对课程设计的要求

高校是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摇篮,高校要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明确课程与岗位能力培养的关系,使教学的目的性与专业培养目标贴的更紧。比如透视基础教学可以考虑以建筑物、室内陈设等物体透视中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为主,而不是单纯的讲授透视规律;素描课程考虑侧重于形体速写而不是只画静物、人物头像和石膏等;写生课可以考虑侧重于淡彩、速写,内容上更为关注表现居民建筑、城市建筑群、集贸市场等而不是传统的用水粉画表现室外风景写生的程式。对于专业课而言,要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充分考虑课程的开课时间、先后顺序和课时安排,即满足课程设置合理性的要求,又达到使学生充分实践和实训的目的。

二、适应新环境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要点

(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和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必须充分得到专业实践锻炼,切实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才能达到该专业的教育教学目标。传统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迫切需要在观念、内容和方法上做出重大的调整与改进,以适应社会与市场对专业设计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应加强应用性实践环节,紧密与市场对接,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将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环节得到巩固,真正培养出具有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设计师,否则,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本之木。

要特别重视建立以实践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实践教育教学模式及实践基地。实现教育教学与市场对接,与相关企业广泛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签订协议,建立长期的学生实践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基地灵活运用书本理论知识,直接接触社会,了解市场,与各种客户打交道,在实战中提高水平,增强实践能力。通过在基地的实践,学生会在学习中更有主动性、积极性、针对性,教学效果更为显着。此外,还可以建立环境艺术设计车间、室内外设计灯光效果实验室、建筑材料工作室等专业实训室,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

(二)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思维模式

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过去比较封闭的办学模式需要向开放型办学模式转变,与社会接轨,与市场需求接轨;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科技、环境、节能、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更新与探索;环境艺术设计是新兴的、综合型的边缘学科,设计教育还应从过去单一的学科发展向学科群的方向转变,发展交叉学科;对学生的培养应由过去重视设计技能和表现技巧的设计教育观,向综合型艺术设计教育、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各种社会职能的方向转变,从而将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成能适应多方面需要的设计、科研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设计人才。

(三)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设计就是寻求新的设计理念方案、新的空间、新的造型符号、创造新的生活环境。学校可以考虑增设系列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请在社会生产实践一线的高级技师来授课,讲授新的设计思维及社会鲜活实例。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提升学生使用现代设计语言的能力。现代设计语言包括现代设计理论、现代设计观念、现代设计思维方法和现代设计形式表达。具体而言就是在技术教学领域中,注重技术原理与理论原理教学,突出培养动手能力,同时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加强计算机设计教学的建设与管理。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全面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此外要拓宽教育视野,全面提高学生借鉴、吸纳异域文化精华的能力。

在理论教学领域中,以艺术原理的发生、发展文脉为基础,建立能够科学阐述产业发展和艺术设计属性关系的论证体系。有步骤地加强学生感性观察、理性思维、科学认知的学术能力。

三、改革方案有效实施的保障

(一)需要教师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多学科的知识环境艺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把建筑学、园林、室内装潢,环境绘图(如标志牌和信息公告牌)的创意结合在一起,并涵盖了社会科学、卫生保健学、环境科学和自然科学。相比其他专业设计门类,更需要从事设计艺术教学的教师自身要具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要涉及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作为院系,吸收其他院校以及国外优秀的教育经验,是现在设计艺术教育开放式思想的体现。

(二)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商业意识和实践经历要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与市场对接,从事专业教育教学的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从事专业教育教学的一些教师,没有参与过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社会实践,很难正确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从美术院校毕业后,考取研究生,然后在学校内工作,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的工作经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传达的是美学、纯艺术的信息,而忽略了学生将来就业。我们提倡教师的关注范围是可以扩展的,除了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可以与设计公司有长期的接触与互动关系,并从中汲取最新的商业动态、设计趋势、就业信息等,这样不但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增加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帮助他们制定有效可行的就业计划。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