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业管理基础培训

物业管理基础培训

物业管理基础培训

物业管理基础培训范文第1篇

罗伯特-欧文曾说过:把钱花在提高劳动力素质上是企业经理最佳的投资。被称为朝阳产业的物业管理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显现出越来越强的生机,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物业管理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已显得十分重要。

二、目的和意义

(一)员工培训是物业管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

物业管理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物业管理企业除了从市场上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外,更为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培训提高现有员工的素质,使其成为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

(二)员工培训是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者激励员工的方法

当今社会,学习培训已成为很多人改变自己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手段,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对学习的需求和渴望。物业管理企业内浓郁的学习氛围,以及有效的学习政策都会对员工产生足够强的吸引力,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有远见的管理者甚至还把学习培训作为一种员工福利用来赠送或奖励员工。

(三)员工培训是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物业管理行业已从过去传统的房屋协作管理转向以委托管理方式为主的市场化经营管理。这种社会化、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物业管理已不仅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需要有大批精通管理的优秀人才来推动它的发展。因此,员工培训是实现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基础环节和可靠保证。

三、制定物业管理企业培训规定

培训工作对物业管理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工作,物业管理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培训规定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培训规定主要包括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培训的基本内容、培训的方法、培训的分类、培训的组织实施、培训的监督管理、培训的效果评估等内容。

四、物业管理企业培训的内容

物业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培训工作相对复杂,但总的来说,培训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相关知识的培训

该类培训是为了让每一个员工对企业的历史、现状、未来规划、管理服务理念、经营范围、内部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物业管理工作基础知识的培训

该类培训主要是让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熟悉并掌握与企业管理、物业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

(三)物业管理从业人员专项技能培训

该类培训是为了提高基层管理者及操作者的实际工作技能。

五、物业管理企业培训计划

(一)培训需求分析

1、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在编制培训计划之前,首先要对企业的培训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培训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⑴组织分析

结合企业的年度经营管理发展计划,分析企业及各部门需要哪些培训以保正计划的实施。

⑵任务分析

依据企业的工作内容,分析个人需要进行哪些培训才能保证任务的完成。

⑶个人分析

依据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哪些人需要培训,培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需求分析的方法

⑴问卷调查法

向企业员工发出培训需求问卷,让员工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应当组织怎样的培训提出建议。让员工结合自己的工作任务提出培训要求;让员工结合自己的个人发展提出培训需求。问卷法是一种非常普遍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培养员工关心学习、热爱学习、参与学习的热情,既是培训需求分析方法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较为有效。

⑵约见面谈法

挑选不同管理层次、不同工作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不同工种的操作人员进行面谈,根据面谈了解到的信息以确定公司的整体培训需求。

⑶会议调查法

召开培训需求分析会,让参加会议的人员提出培训需求。

⑷工作表现评估法

根据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以确定员工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以提高这些方面的工作能力。

⑸报告审评法

根据各部门提供的培训需求报告进行综合评审以确定所需的培训内容。

(二)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是为了规定培训工作的目标,制定整体规划以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将培训计划逐层展开,以便协调和将各种活动一体化。

1、制定程序

企业各部门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结合部门培训目标以及部门年度发展计划制定出本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上报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再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结合企业年度发展计划以及企业培训总体目标制定整个企业的培训计划。

2、计划内容

为保证培训工作按时、按质地实施,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培训方式、培训控制、培训评估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⑴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是指通过培训工作所期望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包括个人的、部门的、整个企业所要求达到的培训结果。培训目标是制定培训计划的基础,培训目标决定了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等一系列的内容。同时,培训目标又是培训考核和培训评估的依据。所以,培训目标的制定应该准确、细致并具有可测量性。

⑵课程设置

培训课程包括了培训课程的名称、培训的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教员简介、针对培训课程的培训要求等内容。明确的培训要求有利于员工提前对所培训的内容有所准备和有所侧重,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⑶培训方式

根据培训内容以及培训对象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常用的培训方式包括讲授法、学徒制、小岛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法、观摩范例法。

①讲授法

讲授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常是让一位教员向学员直接传授某方面的知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节约经费、教授对象多,可同时面对多名学员,一次教学可让很多学员同时受益。

②学徒制

学徒制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但至今为止仍然是企业培训新人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负责帮带一名或几名新来的员工,通过传授、示范、练习、检查反馈等一系列过程提高新人的工作技能。学徒制较适合物业管理工作实践中保安、绿化、保洁、维修等技术性工种

③小岛讨论法

员工以5-7人为一组围在一个圆形桌前(也称“小岛”),对特定的话题或主题进行讨论。指导老师控制培训的时间和进程。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不允许反驳别人的意见。指导老师将每个人的意见都写在黑板上,同时鼓励员工说出更新或更古怪的想法。当大家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讲完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员工对每一种意见进行评价,最后选出大家都满意的答案。这种小岛讨论方式是引导员工自己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④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让培训对象假想自己是公司的某一角色,并以此角色的身份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能让培训对象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和改造工作习惯都很有帮助。例如:让员工扮演业主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以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让工作习惯不好的员工与上司角色转换以达到改变工作习惯的目的。

⑤管理游戏法

这种方法寓教于游戏中,通过完成事先设计好的精妙游戏,让培训对象领悟到其中的管理思想。例如:组织员工对有争议的物业管理事件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提高认识。

⑥观摩范例法

通过组织实地参观考察,运用电视机、录像机、幻灯机、投影机、收录机、放映机等设备来向学生呈现有关资料、信息,让员工学习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3、培训控制

培训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监视培训活动以保证培训活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培训过程中的偏差。可采用培训签到制、教员评语制等方法。还可在每次培训结束时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绩效考评,与员工的待遇挂钩。

4、培训评估

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通过员工的培训报告、员工的工作表现等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今后的培训中采取更好的培训措施。

六、培训组织实施

培训组织实施是物业管理培训工作的核心,它包括了培训工作做什么,培训工作如何做,培训工作由谁来做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和任务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其主要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等内容。具体职能和任务包括:

1、确定各级人员的培训要求,听取各部门的培训需求,依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2、组织执行物业管理企业培训计划;

3、定期向上级汇报培训费用开支情况;

4、组织实施各种培训课程与活动;

5、做好员工的培训档案管理工作;

6、做好收集培训资料,编制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的基础教材;

7、维护培训设施与场地,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类培训资源。

(二)培训分类及实施要点

分类是为了建立一个立体的培训模式,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培训分类可根据培训的对象、阶段、内容、类型不同来划分。

1、以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分类

⑴高层管理者

①培训目的

精通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与工作相关法律知识,了解财务管理相关知识。

②培训内容

a、企业管理类

管理基本职能、组织文化建设、决策、战略管理、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创新管理、组织行为学、员工激励、沟通与人际交往、控制系统、品牌策划、公共关系。

b、物业管理类

房地产经营理论知识、物业经营管理知识、建筑知识、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物业环境保护及管理基础知识、治安管理基础知识、绿化管理基础知识。

c、法律知识类

公司法及相关法规、消费者权益法及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物业管理相关法规、建筑物相关法规、房屋修缮相关法规、房屋装饰装修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治安管理相关法规、消防管理相关法规、水电气相关法规、环境卫生相关法规、绿化管理相关法规、会计法及相关法规。

d、财务知识类

学会阅读会计报表、了解基本会计科目、了解财务管理基本指标。

④培训方式

专题讲授、参观考察、短期脱岗学习、在职学历教育。

⑤组织实施

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实施。

⑥培训评估

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通过面谈法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以后的培训中更好地采取培训措施。

⑵中层管理者

①、培训目的

掌握企业管理相关知识,精通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与工作相关法律知识,了解财务管理相关知识。

②、培训内容

a、企业管理类

管理学基础知识、物业管理相关公文写作、决策学、组织行为学、员工激励技巧、沟通与人际交往技巧、控制方法、公共关系学。

b、物业管理类

房地产经营理论知识、物业经营管理知识、建筑知识、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物业环境保护及管理基础知识、治安管理基础知识、绿化管理基础知识。

c、法律知识类

物业管理相关法规、消费者权益法及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建筑物相关法规、房屋修缮相关法规、房屋装饰装修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治安管理相关法规、消防管理相关法规、水电气相关法规、环境卫生相关法规、绿化管理相关法规。

③培训方式

专题讲授、观摩教学法、小岛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法。

④组织实施

基础课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实施,专业课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协助、指导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⑤培训评估

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根据员工的培训报告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今后采取更好的培训措施。

⑶基层管理者

①培训目的

了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掌握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与工作相关法律知识。

②培训内容

a、企业管理类

管理基本职能、物业管理相关公文写作、员工激励、沟通与人际交往、公共关系。

b、物业管理类

物业经营管理知识、建筑知识、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物业环境保护及管理基础知识、治安管理基础知识、绿化管理基础知识。

c、法律知识类

物业管理相关法规、建筑物相关法规、房屋修缮相关法规、房屋装饰装修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治安管理相关法规、消防管理相关法规、水电气相关法规、环境卫生管理相关法规、绿化管理相关法规。

③培训方式

专题讲授、观摩教学法、小岛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法。

④组织实施

基础课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实施,专业课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协助、指导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⑤培训评估

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根据员工的培训报告、员工的工作表现等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今后采取更好的培训措施。

⑷基层操作人员培训

该类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基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基本操作规程,可由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2、以实施培训的不同阶段分

⑴岗前培训

①培训目的

为新聘员工提供基本的任职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培训,通过培训认定其上岗资格。

②培训内容

公司的历史、公司的组织结构、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对待顾客和员工的管理理念、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对员工的期望、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

③组织实施

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

④培训评估

考核合格后上岗。

⑵在岗培训

为在岗人员提供学习履行职务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培训。

⑶转岗培训

为在职人员岗位轮换之前进行的培训,目的是让轮岗人员熟悉新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3、以培训的不同类型分

⑴学历教育

是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公司应在工作时间上积极给予支持,如条件允许还可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学历教育的主要方式有夜校、函授等方式。

⑵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规定,物业管理、电工等技术性工种必须持有技术资格证方能上岗,凡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应参加相应的培训并通过鉴定后取证。此类培训一般是委托劳动部门批准的培训机构来进行。

⑶专项培训

为提高员工某方面的专业技能而进行的培训。此类培训一般是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来进行。例如:为提高员工公文写作能力而进行的写作培训;为提高员工服务水平而进行的礼节、礼仪培训等。

七、培训工作误区

(一)员工培训不重要

的管理者认为培训工作不重要,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员工培训十分重要。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管理者的意图得到贯彻;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公司的制度得到具体落实;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员工的素质得到提升;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员工培训有风险

有的管理者担心自己培训好的员工跳槽,因此不太重视培训。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其结果只会使公司员工素质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好的员工会因为得不到培训而离开企业,最终企业只留下一些平庸的员工。

物业管理基础培训范文第2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各层次的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我国物流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已成为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之一。但由于我国物流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学科的体系建设还不太完善,课程建设正处于探索、引进和消化吸收阶段。由此直接导致的现状是,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物流技术型和操作型人才的需求。分析该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对高职物流专业的培养定位目标不准确,培养模式不够合理,课程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结合不够紧密,不能适应市场实践需要等。因此,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研究是高职物流专业教育艰巨而又势在必行的工作。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2003年开始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人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同样存在上述的各种问题,需要结合物流发展及市场环境变化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完善和修正,对物流管理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2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改革研究的目标

第一,探索贯彻“1221”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教学进行优化和改革;第二,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课堂与实习基地的一体化;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和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3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改革研究的方法

3.1 “1221”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高职教育和校企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即“1221”人才培养模式。“1”是将学校建成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平台,“2”是实施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条主线”系统培养,第二个“2”是全面推行“双证制”,第二个“1”是建立一个毕业生延伸培训机制。

3.2 课程改革研究的基本思路

(1)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及“1221”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企业物流一线急需人才;(2)加强课程教学课件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物流管理实际的实践性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3)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大力推行校企合作,不断改善教学条件,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探索校企结合新模式;(4)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4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改革研究的内容及成果

4.1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建设

通过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完成物流管理基础课程建设,主要包括课程教学队伍、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资格认证等。

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教案和教学课件。物流管理(下转第95页)(上接第46页)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依据《物流管理岗位职业标准》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而制定,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物流管理岗位职业标准和物流管理能力培养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依据从业需要设置教学的知识点和训练的能力点。课程设计了3个学习单元,分别以物流管理概论、物流管理基本功能、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等内容为载体。每个学习单元中包含了相应的能力训练目标,并按照有关标准给予评价或检测。以课堂方式组织教学,教、学、练有机融合,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贯穿其中。

实践教学包括物流专业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之前所开设的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利用有针对性的参观,增强学生对各类企业的物流状况以及专业物流公司运作现场的感性认识。物流专业生产实习是在学生基本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企业专门物流岗位实习,所进行的一次企业物流管理和作业的综合训练。学生通过实习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概况,掌握企业物流管理和物流作业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资格认证方面,组织学生参加资格认证考试,获得由中国商业技师协会颁发的相应物流资格证书。针对物流管理发展及其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中国商业技师协会在广泛调查研究、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开发了物流职业人员培训与资格认证项目。根据企业物流管理实际,物流职业人员培训与资格认证细分为:物流管理员、高级物流管理员、助理物流经理、物流经理四个层次。

4.2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要贯彻实施“工学结合”,有两种有效途径:一是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和顶岗实习;二是在校内实训室内进行仿真模拟。两种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各有优劣,二者互补互利,缺一不可。基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需要,我们与苏宁电器、长虹电器、维达纸业、沃尔玛、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富江商贸有限公司、东方石化通用设备总厂等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同时本着“仿真、示范、校企共建、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在校内建设一流的实训基地。校内商务实训中心建有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物流管理实训室、模拟公司实训室、商务信息实训室等。实训室的硬件和软件配套,动态和真实地反映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水平,具有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是集教学、实训、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资源共享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高水平实训基地。

4.3 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师资队伍的内涵素质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注重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与利用。根据每个教师的专长和职业资格方向,引导教师确定教学、专业研究方向和目标。任课教师既要承担理论教学,也要承担实践教学的双职任务,并积极到企业挂实职锻炼。教师通过承担各级科研和教学改革课题,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活动,在企业担任实职锻炼,提高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

建立优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引进企业的实战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在已有院级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的基础上,以企业实战专家为主组建教学科研团队。

物业管理基础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我国物流业现有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物流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1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培养高端技能型物流人才迫在眉睫。为此,必须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研究,积极探索和构建适合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

1.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高职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地方经济的结合上。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学院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就是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地区优势,以培养港口物流人才为主,服务区域经济。

2.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突出物流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通过调研日照20多家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相关的物流岗位群主要有:物资采购管理、物流客户服务、物流市场营销等。

3.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我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够胜任物流的客服专员、单证员、采购员、仓储与配送业务操作员、运输调度、港口调度、货运和报关员等职业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由物流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与物流企业合作,深入企业调研就业岗位群,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且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

2.构建逐层深入的理论课程体系

按照人才培养递进规律将学生三年的理论学习划分为公共基础层、职业通用层、职业核心层和职业提高层四个紧密衔接、交替上升的层次。

公共基础层主要开设英语、数学、体育、思想品德、毛邓理论等公共基础课程;职业通用层主要开设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国际贸易实务、物流学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层主要开设仓储与配送实务、货物运输实务、采购管理实务、物流市场营销、国际货运实务、港口物流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职业提高层主要开设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就业及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根据学生的爱好,我们还开设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法律法规、物流运筹、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作为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构建能力进阶的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和理论课程相辅相成,我们将三年的实践环节划分为岗位认知阶段、岗位模拟阶段和岗位实践阶段。

岗位认知阶段主要通过入学专业教育和物流企业认知实习来熟悉职业环境,增强感性认识,培养认知能力,了解具体的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学习物流的兴趣。

岗位模拟阶段主要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软件和实训设备进行专业核心技能的模拟实训,熟悉工作岗位,为下一步的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岗位实践阶段主要是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让学生在校外的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完全胜任相关职业岗位,并能实现顺利就业。

三、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

1.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我院于2009年10月成立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5名行业企业专家与6名校内专任教师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制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10家大中型物流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实习基地。

2.拥有“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国高职专业课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全部具有双师素质,同时从物流企业中聘请8名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使专业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

3.具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更要注重于实践操作技能,也就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具备教学实训基地。教学实训基地由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组成。校内实训基地方面,我院已初步建成速递工作室、物流信息技术综合实训室、仓储与配送实训中心、国际物流实训室等4个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方面,我院已与省内外10家大中型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教学基地。这些企业全程参与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稳定接收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就业,确保学生在毕业前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工作经历。

四、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体系实施的成果

经过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通过实施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我院08和09级物流管理专业的400多名毕业学生就业率达98%,企业满意度达90%。学生主要就职于北京京东商城、顺丰速运青岛分公司、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山东荣庆物流有限公司、青岛福兴祥物流有限公司等大中型物流企业。

参考文献:

[1]吕永壮.物流管理专业“三循环”工学交替模式下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科学与人才培养,2010(1).

物业管理基础培训范文第4篇

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出发,优化课程结构,实行多课程、少学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构建大学生必备素质课、职业素质课、岗位能力模块课、素质拓展课(任意选修课、限定选修课)四个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并在第三学年初将物业管理专业细分为客服管理、行政管理和经营策划三个可选择性的活模块,给学生提供一次新的选择机会,增强毕业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1、大学生必备素质课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人文科学概论等培养个人综合素质的课程。

2、职业素质课模块:包括普通话、大学语文、社区文体活动组织与策划、物业管理概论与实务、物业管理财务基础、物业管理政策法规、物业管理国际质量标准、物业管理公共关系、物业行业专家讲座、建筑材料等培养多方面能力的课程。

3、岗位能力模块:包括编排软件应用、秘书实务、办公自动化、服务心理学、房地产估价、建筑识图、小区智能化、强弱电技术、给排水及管道系统、物业环境管理、物业经营策划等培养专业素质能力的课程。

4、开阔视野、培养多种能力的素质拓展课模块。(1)限定选修课:包括客服管理方向:沟通心理案例与分析、社区服务与管理、攻关礼仪;行政管理方向:办公自动化、文秘、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策划方向:商业物业管理、物业营销、招投标。学生必须选择一个方向的课程。(2)任意选修课:在学校公选课程中选修4门课程。

二、实践技能训练体系的设计

注重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对物业管理行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培训。按以下五个方面设计出完整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使实践技能训练的课时占总课时的二分之一。

1、实践技能训练实习:第二学期安排学生到物业管理公司实习一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熟悉物业管理行业的基本内容、工作范畴及操作规范,树立物业管理意识;第四学期到物业管理公司实习两周,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物业管理不同岗位工作的操作规范及管理要求,形成对物业管理行业的更深层次的意识和工作理念;第六学期到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专业实十周,让学生全面熟悉物业管理行业各类工作的特点,熟悉不同物业管理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熟练地处理业主投诉的各种问题,具备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2、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本专业已有安防技术模拟实训室、电工操作技能实训室、消防喷淋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电工实验室、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室、体能综合训练室、人防技能实训室、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实训室等九个实训场所。

3、行业专家讲座及授课:每学期至少4次名师讲座,聘请重庆市知名物管公司的行业专家就物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发展动态等作专题报告,以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有四门专业课,由行业专家授课,使学生理论知识更多地和企业实际和案例结合起来,也使行业认识了我们的学生,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4、专业技能大赛:每年4月举办大一的“模拟物管公司大赛”,大二的“模拟物管公司投标大赛”,要求每个学生组团参加,并由专业教师指导。预赛由专业教师当评委,而决赛由物管公司的客座教授担任评委。由于技能大赛和专业联系紧密,有老师督促指导,加上各项组织工作到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三、人才培养过程“三阶段”、“三循环”设计

1、人才培养过程的“三阶段”。第一阶段:用一学年的时间完成大学生必备素质课和职业素质课教学,并安排一周的入学教育。第二阶段:在第二学年及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学完职业素质课和岗位能力模块课,结合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安排3周的技能训练。第三阶段:在第六学期,学生学完全部理论课程后,结合毕业实习,将学生安排到各个物管公司进行20周的顶岗实习。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今后发展方向选择从事的实践活动。

2、人才培养过程的“三循环”设计。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是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的。从教学环节看,三年内有三次大型集中性实践教学安排: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大赛、毕业实习,与之相对应的有理论教学的大学生必备素质课和职业素质课、岗位能力模块课三类课程,共同构成了基础阶段、宽专业阶段、灵活专业发展阶段。在这三个阶段,认识和实践两条线相互交叉,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条主线同时循环,螺旋上升。通过三次循环,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不断深化,专业实践技能不断提高。

四、职业能力及证书体系设计

1、在专业能力上,强调培养“十八种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日常会话与阅读外文资料能力、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基础会计能力、礼仪接待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档案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认知能力、装饰工程管理能力、房屋设备维修常识能力、物业安全管理能力、物业环境管理能力、物业法规的应用能力、社区文化策划能力、社区文娱活动组织能力、企业形象策划能力、营销策划与实施能力等。

物业管理基础培训范文第5篇

随着国家将物流业划入国家十大振兴行业,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对物流应用型人才的缺口就更大。通过调查法分析、总结了高职物流实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行业要求以及高职物流实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利用校内资源、推行与企业合作的定向培养以及企业参与的非定向培养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实训体系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物流行业;高职物流;实训

1.引言

随着全国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技能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很多高职院校不惜投入几十万甚至成百上千万建设物流实验实训室,但是,很多花了大成本建设的物流实训室成了摆设。学生无法亲身体验物流业务的实际流程,更谈不上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从行业需求出发,开展高职物流实训体系的相关研究,对于提高高职物流学生的技能与素质,推动其职业生涯更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物流行业对高职物流学生的技能要求

根据相关调查,现在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大体上可以分为操作应用型、管理型和战略型等三钟。不同层次对于物流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操作应用型人才主要是能够在物流的各个岗位上做出具体工作的人才,具体的操作包括仓储,配送,包装、信息处理等等。

管理型物流人才主要是在日常的物流作业中能够起到计划与指挥控制的人,这样的人才一般都是物流部的经理或者某些主管。管理型物流人才应该具备更加完善的物流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具备更多的信息应用水平,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另外对于外语的掌握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战略型物流人才主要是负责企业宏观发展方向和管理体制的研究、企业管理软件的研究和开发、为企业做出物流规划和改进措施的研究型人才。

调查结果表明:物流的高职学生毕业以后大部分都是从事操作型的工作,3~5年后,其中一些坚持下来,能力突出的就会升任作业层主管,5~10年后还可能升任物流中层主管,10~20年就可以升任物流中心主管。所以我们在做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培养的时候,不光要重视技能的操作,还要融入到一部分知识的外延,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指明方向,才能在这样的一个层次上与本科生还有研究生去竞争。

3.高职院校物流实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少必要的实训基础设施设备

受限于资金以及场地的限制,许多高职院校仅仅购买一些软件让学生进行操作,对于硬件方面的操作基本上比较困难。于是相应的物流实训教材也就无法从一个体系来编写。另外对于实训教师来说,物流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对于物流的理论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授课效果也并不好。

3.2 物流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合理

根据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要求,物流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个环节:课内实训、校内集中实训和校外的实训。

首先是课内实训。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课内实训主要通过教师播放视频、课堂进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学生得到的只是视觉的认识,缺少了实际的动手操作。其次是校内集中实训。很多高职院校由于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所以校内的集中实训很大程度上都是买一些物流软件进行模拟实训。第三是校外的实训。这个环节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感官认识,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效果并不会十分明显。因此,很多的认知实习最终都流于形式了,紧紧是学生参观一下。

3.3 物流实践教学的监管有待提高

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除了有一套实训方案以外,还需要有对实践教学的监管,需要对实践教学进行的效果进行评价。但实际中,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也配备了相应的监督管理人员,但是某些原因致使实践教学的监管往往不如理论教学的监督到位,所以就这个过程就流于形式了,使学生的实训也不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发展,效果也与我们的培养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4.面向行业需求的高职物流实训体系建设的建议

对于高职的物流实训体系的建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并存的方式进行,其中包括利用学校资源的基本技能培养、与企业的合作的定向培养、企业参与的非定向培养等方式。

4.1 充分利用学校资料

这一方面需要高职院校加大资金的投入,购买相应的实训设备设施,加大物流实训中心或者实训室的建设。在一定的软硬件的基础上,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去实施实训。

4.2 大力推行定向培养模式

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由学校和企业一起培养学生,等学生毕业后直接去定向的企业工作。这种形式培养的学生更有针对性,企业也可以直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进行技能培养,学生毕业直接上岗,不需要再经过企业的培训,节省了很多的中间环节和费用。

4.3发展企业参与的非定向培养模式

企业参与的非定向培养,是由学校定期请企业的管理层来给学生和老师做讲座,讲解企业现阶段对于高职物流人才的需求技能及素质,以及日后提升应该具备的素质。使学生直观感受到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在学校应该掌握的技能。因为知道了自己需要什么,所以做基础项目实训的时候就会更有目标性。

5.结束语

物流专业是一个综合性、技术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为了实现高职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从事物流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具备从事物流工作所应有的能力,物流实训体系建设是一个关键环节。要以物流实践为基础,以先进标准的物流流程为重点,以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专业设备及完整的物流实训模拟环境为核心,建设符合高职教育特点、适合教学实训而又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实训体系。

参考文献:

[1]姚建凤,钟茂林.推进物流实训中心建设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1(6):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