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

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

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

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范文第1篇

摘要:开放教学资源的国际化共享让慕课和翻转课堂开启了教育改革的新时代。借力发力,在我国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成熟使得高校等教育机构纷纷加入这一信息化教育的浪潮,大学英语教学因势利导,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更新先进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推进了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虽是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技能为目标,但兼具培养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任务,这无疑使大学英语教学走在高等教育的前沿。继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重要的革命—慕课,改革了五百年来的大学教育,以信息化技术凭借网络平台掀起了教育的新浪潮,加上未来教育模式的翻转课堂让大学英语教学出现了新态势。 

一、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在这个信息化的大时代,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率先启动了开放性课程计划;2002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了题为“开放课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影响”的论坛,首次提出“开放教育资源(OER)”概念,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被公众认可和接受,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已蔚然成风。[1]丰富的开放教育资源为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储备了资源库,而翻转课堂模式(FCM,Flipped Classroom Model)的出现,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得以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高效猎取前沿的知识、便捷自主的学习方式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地推进,以慕课、微课、公开课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应用倍受业界瞩目,世界迅猛的发展态势使得国内一些一流高校也纷纷加入了不同类型的慕课平台,以优质的高校教学资源带动和引领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利用网络平台,掀起一场知识的风暴。大学英语教学顺势而为,自然不能滞后于这一全球化的教育新发展,在教育实践中边前行边反思,借力于慕课与翻转课堂,更新教学资源与模式,极大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二、慕课与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将地域分散的授课者和学习者因为一个共同的主题或学习任务汇聚于网络平台,借助线上管理系统,在一定的时间限度以讲授、研讨等形式进行相关的学习,随后以检测的形式进行考核。丰富前沿性的开放教学资源让慕课在我国高校迅猛发展起来。根据Coursera的数据显示,2013年Coursera上注册的中国用户共有13万人,位居全球第九。[2] 中国高水平大学慕课联盟、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慕课课程联盟或协作组织也先后建立。许多专家认为,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3] 慕课掀起了教育界的热潮,英语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让大学英语教学异军突起,打破了以往的局限和不足,借助慕课的平台,直接踏上知识的高干线,与国际接轨。笔者所在的高校地处二线城市,办学条件相对薄弱,教学环境和师资水平不尽如人意,但尽其所能地创建了几个实验性的网络教室,一些英语学习热情高、主动性强、基础好的学生优先进入网络系统利用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视听说等学科的学习,视野开阔,资源丰富,知识前沿、语言原汁原味,学习热情高涨,研讨氛围浓厚。 

翻转课堂模式(FCM)颠倒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过程,其基本思路是:把“课堂教师教、学生学——课外学生巩固”的传统模式进行翻转,变成“课外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师生互动解答疑惑、汇报讨論”。[4] 这种模式激励学生不断向学,探索精神和求知欲高涨,但教师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与学生处于同一起点,共同探求新知,传道解惑的使命让教师整合和提取知识的能力相应地大大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师由“想当然”变成了“相当……然后”,不断汲取新知识,践行力有了质的飞跃,口语、听力、文化欣赏水平都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相对平行班亦不可同日而语。 

慕课与翻转课堂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优化了课程设置,强化了信息化教学,鞭策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学术研究,提高专业技能,突破教学瓶颈,拓展综合素质,积极推进大学英语慕课建设,除弊兴利,创建健康大学英语慕课环境,引导学生充分高效利用先进的资源和平台,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接触多元文化,开拓视野。 

参考文献: 

[1]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17-18. 

[2]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CVN-VSU8uN4NFiQLMeNpZLIh8dLvKfn96KsnS0AixL7OfJqSrwvtS5C9w3DDbz1mmCnufeEZucrMErldDvy8QO-ALjva6NDeVi97qn9tpm. 

[3]纪常鲲,纪常虹,邓云清,蔡静.国外慕课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 

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本土化;融合

一、慕课教学模式

慕课始于2012年,其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影响面之广是相当惊人的,当然,这与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是密不可分的。慕课是英文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意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它依托于网络,具有大规模以及开放两大特征。慕课的特点有:涵盖学科广,教学模式新,受众人数多,使用方法简单,互动性强,话题灵活。基于以上诸多优点,加上网络时代信息化的影响,慕课这种授课形式很快被我国各大高校借鉴,很快也被中小学教师接受。目前在coursera上注册的学生中,每8人就有一人来自中国,根据coursera数据显示,中国注册学生从2013年的13万激增到2014年的65万,截止到2015年12月,注册人数已超过100万,主要学习者分布在中国一线城市和教育发达城市。在coursera前十个国家中,中国的学习者表示受益程度最高。种种数据表明,慕课作为全新授课形式,在中国颇受欢迎,并且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诸多思考,在中国知网可检索的论文中,2013年收录的以慕课为主题的论文仅有200余篇,而仅仅截止2015年,其研究成果已达8000余篇,可见慕课在中国的影响力不容小视。慕课的教学形式为,通过网络平台,以公开课的形式向公众开放,教学内容涉及各个学科, 时长仅10分钟左右,用户仅需注册一个账户,便可免费学习资源。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所设置的测试,并且可以获得证书,此证书为一些知名大学所认可,这无疑为更多学生及在职人员提供了上升的空间。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英文表达为flipped classroom,最早由乔纳森博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尝试运用,于2011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它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前录制教学视频,时长为20分钟左右,学生在上课前自行完成视频学习,并完成分组报告计划书等任务,到课堂上,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探讨分析,答疑解惑,学生互评并且进行总结反思。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而不拘泥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它的优势是大大提高了授课效率,备课效率以及学课效率。不难看出,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很高,因为倘若学生在课前没有对视频内容没有认知,或只是浅显了解,那么在课堂上的活动是无法进行的。我们可以认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

三、中国英语本土化教学模式特点

一种语言一旦被另外一个地区采用,就会经受一个再生过程,部分是语言上的再生,部分是文化上的再生。这种再生过程就是本土化过程。对这种语言的教育就是教育本土化过程。以上所提及慕课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都是近年来借助互联网的发展由国外传播到中国,并为中国教育者所借鉴接受。但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中国本土化得教学模式以及多年来沿袭下来的教育传统模式,在接受新的模式的同时,倘若我们不考虑我们中国学生的特点,那么这种教育就是夹生的。中国教育模式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方向注重“深”而非“广”

中国学生对于某一学科知识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纵深发展。学生被要求对某一知识点吃透,钻研难题而很少能够借着所学知识扩展到课外、走出课堂。我们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权威的认可,对知识的继承。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学生从小培养出来的学习习惯是做课堂笔记并且进行背诵以加强记忆而非举一反三,这直接导致了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在没有教师授课的视频面前不知所云,或等待教师再为其梳理脉络整理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没有侧重思辨能力

中国学生注重课堂上听从教师,以教育者为中心,不敢挑战权威,不敢发表看法。翻转课堂的流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所观看内容发表观点并进行探讨分析,而这对于没有受过思辨能力训练的学生来说,最多能够陈述出视频内容,很难对此进行有价值的探讨。

(三)教学形式未以受教育者为中心

中国学生向来是课堂上的倾听者而非表达者,中国教师也习惯了“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这与国内教学进程设置以及班额设置有很大关系。我们教学任务一般设置比较紧凑,班级人数一般以50人左右,倘若给予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课堂任务很难完成,因此教师就承担了大部分任务,学生只需记忆理解即可。而到了大学阶段,大学生突然转换角色成为课堂主角,反而不适应角色转变。

以上三个特点概括起来即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广泛背景知识,较强的思辨能力以及主动学习意识,这三点恰恰是慕课和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需求,因此,对于接受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来说,接受慕课翻转课堂不能不说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

然而慕课及翻转课堂在美国能兴起并深入人心是有其深厚的教育基础的,其根本原因是这种授课理念与美国教育理念十分契合。美国教育向来注重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强调交流互动,这些恰恰是慕课及翻转课堂能够生根的土壤。反观中国教育模式,我们注重教师权威,注重遵守课堂纪律,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缺乏适合的土壤。那么,我们须要思索的是:如何更好的将慕课翻转课堂和我们这片土壤融合起来,这期间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

四、慕课及翻转课堂与中国大学英语教育本土化模式的融合

(一)精心选择视频内容为教学依托

虽然英语学科知识点庞杂,但的确有很多无需教师面授同样能达到教学效果的素材,例如英美文化背景的诸多主题,教师可以将譬如美国种族歧视或美国教育制度或英美音乐类型等主题精心录制成10~15分钟的视频供学生学习,教师可以选择不出现在视频中,配上文字及音乐,这种形式比起课堂上教师面授更容易接受。除此之外,还有应试技巧方面的素材,如四级写作要点、新闻听力特点等,或英语语法主题,如前缀后缀、独立主格等。当然我们还要分辨哪些素材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不能一味地依赖视频教学。比如词汇教学、课文讲解都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因为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语音并且就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课堂讨论,通过教师的启发调动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灵感,刺激学生表达的欲望。总之,我们要严格区分哪些素材适合视频教学,哪些适合课堂教学,而不能借着慕课大潮,任由什么素材都进行翻转。

(二)对学生要进行分级制度

笔者所在院校对学生实施了英语分级制度,从近几年的教学效果来看,分级之后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教学方法更加细化,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分级利处不少。针对翻转课堂的视频教学,分级制度尤显重要。第一,不同水平的学生所接受的语速不同,词汇量不同。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程度选取相应的难度录制视频。第二,不同水平的学生对英语视频的关注时间长短不同。假设教师在普通班级录制10~15分钟视频,那么在相对成绩较好的班级便可增加一点内容,适当延长一点时长,在程度相对较差的班级内容上可做适当删减并增加趣味性。第三,一般说来,英语程度较差的学生更加依赖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这样的班级,我们可以设定一个过渡期间,在此期间,先由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观看视频,在视频播放后解答一些困惑。待到学生熟悉这种模式之后,再由学生课下自行观看。由此可见,分级制度的实施对于翻转课堂的顺利进行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教师要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过渡期”

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教师为主的学习模式,也习惯了教师督促,如果突然间从传统课堂教学完全转变为翻转课堂,学生可能会抓不到头绪,不知从何下手,影响学习效果。在这个过渡期,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观看视频的最佳时间,注意力分配,如何记笔记,如何抓住要点,如何回应问题并且如何提出疑问等。一段时间以后,待学生已经熟悉并接受了这种形式之后,教师可逐渐放手,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晓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2]张丽丽.大学英语教学本土化的目标实践与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1).

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慕课 关系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216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在大力倡导“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时代,微课、翻转课堂及慕课经过一番“软着陆”之后正以“海啸”之势风靡全球,已然成为教育改革和在线教育的热点,给教育界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但是,面对教育界出现的新术语和流行名词,许多人分辨不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此,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区别

(一)微课:“点”

1.微课及其特点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的特点: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精简,资源容量较小,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成果简化,多样传播。

2.微课的优势与弊端

微课的优势:其一,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研制微课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可供同行和自己观摩,便于交流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提升教学素质与能力。其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微课既可以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又可以作为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与拓展资源。

微课的弊端:其一,知识碎片化、不系统。微课并非一节完整的课,只是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活动的片段,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逻辑框架,影响其认知结构的发展。其二,难以适用纷繁复杂的学科门类,偏向于人文学知识的普及,但无法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其三,并未实现真正的交互式学习,只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无法作为独立的教学模式,必须与其他的教学相辅相成。

(二)慕课:“线”

1.慕课及其特点

慕课(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称。它是大规模在线课程,即将视频为主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到网上,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给全世界学员学习。慕课的特点:大规模,开放与共享,网络课程。

2.慕课的优势与弊端

面对慕课,学术界存在两种极端的倾向:乐观派认为慕课无所不能,带来了“未来教育”的曙光,甚至提出学校“消亡论”、教师“失业”等谬论。而悲观派则全盘否定慕课。慕课究竟怎样,我们应客观面对它的优势及弊端。

慕课的优势:慕课三大巨头Coursera创始人之一达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曾说过:“慕课意味着三点:第一,教育成为了人们基本的权利;第二,终身学习成为可能;第三,带开了创新之门。”

慕课的弊端[1]:其一,无法提供真实的学习成长经验:教育是生命和心灵的互动、情感与信念的感动过程[2]。慕课将实体的“课堂”转至虚拟的“网络”,通过“人机对话”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交流平台,但虚拟化的“言传”无法代替主体在场的“身教”,学生无法进行在场体验、情感交流。其二,无法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每一门课都有成千上万的授众,面对成百上千万的学生,教师不可能真正实现与每个人的交流,学生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其三,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慕课采用的评价停留在客观的层面,学生的情感、思维能力等主观的内容难以体现。其四,无法适应纷繁复杂的课程类型:慕课凭借“线上”教学的形式有助于人文学科的知识传授,但不适用于实验、实训、实践类等课程中学生技能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三)翻转课堂:“面”

1.课堂翻转及其特点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

“Inverted Classroom”,是指在信息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下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3]。课堂翻转的特点:教学视频短小精悍,重新建构教学流程,复习方便快捷。

2.课堂翻转的优势与弊端

课堂翻转的优势:其一,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与协同学习。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主要进行自主学习,课前先观看视频,然后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互式的交流与讨论。其二,有利于教师“以学定教”。翻转课堂打破传统教学的方式,先让学生课前观看相应的教学视频,而后通过课堂上小组讨论、教师个性化辅导、师生答疑等达到更好的效果。其三,有利于师生主体的交互对话。翻转课堂一改教师独白式的交往方式,实现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4]。

课堂翻转的弊端:其一,并未贯彻“轻压肩负”的理念。学生在完成各科纸质作业的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课程的要求观看相应的视频,发现并记录问题,其负担相比之前更加沉重。其二,教师教学能力面临严峻挑战。教师不仅需要录制相应的视频,还需预设各种问题、解决课堂生成性的问题,教师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其三,无法适应全部的课程类型。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如若都采用翻转教学,教师将难以把握重难点,影响其对教学目标的判断力,从而影响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的联系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凭借其优势备受追捧,作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的热点,无疑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但是三者之间并非独立,而是相辅相成。微课是“点”,慕课是“线”,翻转课堂是使用慕课、微课进行课堂教学、实现课堂翻转的教学模式[5]。

我认为可将微课作为教学的资源融进慕课,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课堂的“翻转”。

(一)微课与慕课的融合

从微课与慕课的定义与特点来看,慕课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微课则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活动环节开发的情境化网络课程。即慕课着眼于宏观,微课着眼于微观,二者呈现出互补性的角色差异和相似的未来诉求。微课与慕课都是以视屏质量为核心指标,以学生主动学习视频为前提,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因此可以将它们有效结合起来,将着眼于微观的微课融入宏观的慕课,通过“微课”的形式做慕课,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实现课堂的“翻转”。

(二)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

将“线上”融合了微课的慕课与“线下”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变革。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是一种混合学习,学生课下通过慕课预先学习教学内容,教师课上引导、答疑,将在线的慕课学习与课上面对面的学习有机整合,既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弥补在线学习的真实情感体验的缺陷,促进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充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三、结语

“人人皆可为师,处处皆可为课,时时皆可为学”终将成为全球教育的大趋势。但微课、翻转课堂、慕课依旧在发展,且方向未定。面对这些“舶来品”,我们仍需慎重对待,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且行且反思,不断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造福于教育界。

参考文献:

[1],冯永华.“颠覆论”下的慕课反思――兼论基于慕课的课堂“翻转”[J].课程・教材・教法,2015(9).

[2]肖薇薇.对“慕课”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4(8).

[3]陈建.微课、翻转课堂及其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学术t望,2014(12).

[4]蔡兴红.翻转课堂的特点及其对研究生教学的启示[J].高等教育,2015(6).

[5]陈光海,韩晋川,汪应.网络教学中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与应用[J].科技展望,2015(3).

作者简介:

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慕课加翻转课堂;价值取向;功能限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02-02

1.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慕课即大规模的网上公开课程,资源共享是开发慕课的初衷,公开免费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学生的自主性则是顺利完成慕课的保障条件。学生注册报名、按时按量听课、完成进阶作业、参加并通过考核是慕课教学的基本流程。翻转课堂即对传统课堂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时间顺序进行翻转和颠倒,学生课下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教学知识传授的过程,课上学生作业、师生互动、面对面交流,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

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有机结合,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借助微课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进行翻转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2.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

2.1 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受地域、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体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人们对教育公平性的争论与讨论从未休止过。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优质教师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上。传统课堂上,教师仅对有限的班级和学生进行授课,优质教师资源受时空限制无法实现共享。随着慕课浪潮的到来,教学资源高效利用的契机随之出现。将翻转课堂建立在慕课的基础上,借助慕课平台将名师的课堂录制成教学视频,教师的课堂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大量优质课程得以重复利用。学生能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视频,偏远、落后地区的学生也能感受到名师的教学风采,优质的教师资源不必通过区域间、校际间流动而实现真正共享。

2.2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追求的永恒话题,能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关乎教育成败的关键。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新颖的教学方式、优秀的老师、精彩的教学过程对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中小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学生先根据学习进度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听不懂时可以暂停思考或作笔记,可以回放或重看一遍,还可以选择观看其他教师对同一知识点教学的视频,然后学生带着知识和疑问进入课堂,回答教师提问、参与课堂讨论,学生不用参加各种补习班,不用请家教。"有备而来"的中小学生自信心大大提升,在课堂上自然会迸发更多的活力。

2.3 教师发展的终身化。慕课加翻转课堂借助教学视频让学生在一个虚拟的教室中听课,那么这些教学视频从何而来?任何一个有上进心的教师都会致力于开发自己的精品课程,为此,他们会更加主动学习,广泛地搜集资料,潜心研究优质课程,精心设计课程。再者,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完全异于传统课程,课上与课下活动内容顺序颠倒后,课堂组织、服务、管理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如何有效组织学生活动,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值得教师在实践中摸索。为了应对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挑战,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主动规划个人职业发展,积极参加各种在职培训项目,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3.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局限性

3.1 知识授受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受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间以知识为中介的交往过程,而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体现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及其有限。在慕课加翻转课堂中,学生首先自主观看教学视频,无论这些在线视频录制效果有多清晰、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有多恰切、名师教学有多大魅力,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必须提前录制,它的预成性决定了知识授受过程中师生间交流的局限性。学生在家观看视频时被隔绝在不同的时空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作息时间不同、学习计划以及学习进度不一致,众多学生很难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知识点展开交流。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虽然可以求助在线答疑,但教师精力有限,很难做到"随叫随到",即使招募学生志愿者,这些"临时老师"在不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在线答疑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慕课;高频电子线路;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32-03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通信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电子通信类专业课程中内容最多、最难学、最难教的课程之一,也是该类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之间的联系“桥梁”课,搞好该课程教学十分重要。

近年来,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较多。刘静波[1]研究了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实践教学,着重对实验装置的设计、实践项目的规划以及实践教学的一些具体方法进行探讨,目的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周莹莲[2]针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结合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创新和项目驱动的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谢晶[3]根据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分析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这些研究都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钟福如等[4]针对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的特殊性,在国内外已有翻转课堂的基础上,设计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来阐明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汪秋婷等[5]以翻转课堂作为课堂教学形式,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该文通过分析高频电子线路理论课程的教学难点,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抽象教学模型,但该文对高频电子线路混合式教学的整体架构、具体实施、慕课具体内容未做深入研究,不能指导实践应用。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高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知识基础不牢固、学习能力下降,对高频电子线路这种内容多、难学的n程,需要采用新颖的教学形式,去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针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 提出了“翻转课堂+讲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规划了微课的具体内容,构建了课堂组织模式、学生组织模式、考核模式等,对基于翻转课堂的高频电子线路的混合式教学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高频电子线路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1.革新教学本质,将传统“教学”变为“有技术支持的学教”,使“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认知环节都得到优化。

2.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翻转课堂+讲授”的混合式授课形式,教学视频以慕课形式呈现。

3.主要教学内容由学生在课前通过慕课学习完成,学生可以自主掌控学习,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适应。

4.翻转课堂整合了直接传授与建构主义学习、面授与网络学习,使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并行开展,让教师、课堂的角色产生了根本变化。

5.翻转课堂能更多地采用讨论法与探究法,这些方法针对特定问题,刺激学生思考与交流,使学生获得多元化的思维空间,从而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实践意义

1.高频电子线路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具有必要性。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通信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其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并且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搞好该课教学十分重要,运用混合式授课方式开展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高频电子线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条件已具备。首先,大学生有足够的空余时间进行课前慕课视频的学习;其次,大学有较完善的信息技术的支持,能提供大量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等,学生能方便地完成慕课线上学习并完成随堂考试;再次,大学生笔记本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普及度很高,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已成为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

3.高频电子线路由于内容多、难学,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首先,教学主要内容以慕课形式呈现,慕课学习主要在课前进行,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不同基础、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都能以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学习,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其次,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的同时必须在线上完成随堂考试,并及时争取得到奖励,具有“游戏”特性,对学生吸引力很大;再次,由于慕课是在线学习,有针对每节课的论坛,学生随时都能提问,并能及时得到解答,提高了学习效率。

4.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发生转变。首先,教师由单纯的知识呈现者转变为课程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在授课前总结分析学生慕课的学习情况,将学生不懂或提问较多的问题汇总起来,并以此为参考设置讨论主题。其次,教师针对已设置好的讨论主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协作式学习与自主探究式学习。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小组学习,甚至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指导。

5.研究表明,学生在听课时只能全神贯注10分钟到18分钟,慕课视频采用15分钟以内的“微课堂”讲解方式,符合学生的教育心理特点,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频电子线路混合式教学方案

(一)混合式教学的学时划分

课程教学以胡宴如主编的《高频电子线路》(高等教育出版社)为蓝本,课程总学时设计为64个。采用“翻转课堂+讲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理论课学时大致44学时,“翻转课堂”实验课12学时,讲授课为8学时。翻转课堂占教学主体地位,约占总课时的87.5%。

(二)翻转课堂的慕课内容规划

1.选择最基础、最核心的6章内容:第二章,小信号选频放大器;第三章,高频功率放大器;第四章,正弦波振荡电路;第五章,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第六章,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第七章,反馈控制电路。

2.精选每章理论知识点,形成独立的微课教学视频,初步规划50个独立教学视频。

以“第二章,小信号选频放大器”为例,教学视频设计为8个,按照三个自然节来划分:

(1)2.1.1选频网络的分类和组成,2.1.2 LC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2.1.3 LC阻抗变换电路;

(2)2.2.1晶体管Y参数等效电路,2.2.2单谐振放大器的等效,2.2.3单谐振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及应用;

(3)2.3.1集中选频滤波器(陶瓷滤波器),2.3.2 放大器中噪声的来源、定义与计算。

3.翻转课堂实验内容: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调频与鉴频、锁相环电路。针对实验操作要领,制作6个微课视频。

4.针对每一个微课视频,设计学习任务单,并在慕课学习前让学生知晓。学习任务单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等,目的是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把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

(三)翻转课堂教学架构设计

1.理论课堂(线下学习阶段)教学模式。在授课前要分析总结学生慕课的学习情况,将学生不懂或提问较多的问题汇总起来,并以此为参考设置讨论主题,之后教师将讨论主题上传至平台,让各组学生做好准备。课堂上教师首先解答学生共性问题,共同讨论疑难问题,其次单独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

2.实验课堂(线下学习阶段)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首先告知学生实验所需仪器,简要阐明实验要求和最后要获得数据,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教师与学生一道分析学生实验中遇到问题并现场解决,提取每一组学生实验数据并打分。

3.讲授课堂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章,绪论(高频电子线路的发展历史、前沿技术讲解,课程特点与主线),难解习题选讲,课程总结与知识串讲等。

三、高频电子线路混合式教学的组织模式

(一)课前学习(线上学习阶段)学生分组模式

每组由三名学生组成,其中班级优等生1名、中等生1名、后进生1名。一个班级按照总评成绩将学生划分成三个等级,三名学生的名次级差在10-15之间(以班级总人数来定,如班级总人数30人,级差为10)。中等生、后进生结成对子,在慕课学习中互相帮助;优等生是组长,负责帮助组内另2名学生,解决慕课学习中的问题。

(二)翻D课堂(线下学习阶段)组织模式

学生分组不变,与线下学习相同。教师集中解答共性问题时,学生无需分组。疑难问题原则上由优等生根据小组学习和自身学习情况提出,中等生和后进生可以提出自身的个性问题。有疑难问题和个性问题的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集中在一起,教师分别解答每一组学生的问题;一般中等生、后进生问题先解答,优等生问题后解答;在解答某一组学生问题时,另一组学生可以先讨论。对于课堂上解答不完的问题,由教师在课后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及时解答(必须在下一次课堂教学之前完成)。

对于无问题的学生,可以自愿参加这两个小组的讨论,也可以自习课程相关内容,或完成书面作业。

(三)混合式高频电子线路的考核模式

1.课程总成绩=慕课学习(50%)+课堂表现(10%)+书面作业(10%)+实验(15%)+期末考试(15%)。

慕课学习成绩一般按节随堂考试(例如2.1、2.2、2.3每一个微课都有一次考试),所有慕课线上学习成绩累积并折算进入总成绩。慕课随堂考试总分10分,必须达到6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慕课学习成绩由所有随堂考试成绩总评确定;未学完所有慕课内容者不给成绩,需要重修。课堂表现以学生提出问题和参加讨论次数来评价,设定下限次数,达不到下限次数不给本阶段分数,达到较高次数者给满分。书面作业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化任务,不同学生的作业在要求原则上不一样。实验成绩根据实验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来评定。

如本课程设定为考查课,可取消期末考试,课程总成绩调整如下:

课程总成绩=慕课学习(55%)+课堂表现(15%)+书面作业(10%)+实验(20%)。

四、关键问题讨论

1.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教学视频决定了教学质量。因此,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视频制作是首要要解决的问题,教师不但要讲好课,而且要组织团队做好视频的制作,使视频适宜在线上分享。慕课视频的时长应保持在15分钟以下,最好在10分钟左右。

2.慕课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线上随堂考试,学生不能“过关”时只能通过重学视频内容再去回答问题。随堂考试的题目要设计得当,不能与课本习题或辅导习题重复。同时,慕课内容严格按照章节的前后顺序设置逻辑,前面内容没通过,不得进入后续的慕课内容学习。

3.要深入研究翻转课堂、讲授两种课堂教学课时量的比例划分以及这两类课堂的内容安排。翻转课堂主要内容以学生在课前慕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为主,教学方式以讨论式、协作式为主,课时量约占总课时的5/7;实验课约占总学时的1/7,实验课需要课前预习,实验内容及操作过程仍然采用慕课视频呈现;讲授式课堂主要内容有课程绪论及前沿技术、课程总结及内容串讲、难解习题等,课时量约占总课时的1/7。

4.要周密安排翻转课堂课前慕课学习的学生组织、课堂讨论的教学组织。重视慕课学习协作小组的学生选择,使小组长能够帮助组内学生进行慕课学习,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课堂讨论既要解决所有学生共性问题,又要解决部分学生的个性问题。

5.线下学习给学生充分发挥知识学习的空间,但是书写能力、知识掌握是否牢靠,仍然是能力考查的重点之一,所以综合考核中保留了书面考试和作业的环节。

五、结论

目前,国内慕课平台逐渐增多,但是这些慕课平台推出的课程数量整体不多,且仍然以人文社会课程居多,自然科学、工科课程偏少;而自然科学、工科中以物理、化学、计算机类课程居多,电路类课程很少,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在中文慕课中还没有找到。开展基于慕课的高频电子线路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能助推工科类慕课建设和教学改革,对提高大众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刘静波.高频电子线路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探索[J].电气与电子教学学报,2006(4).

[2] 周莹莲.“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7).

[3] 谢晶.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