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检验技术报告

医学检验技术报告

医学检验技术报告

医学检验技术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医技检查; 急诊检查项目范围; 急诊检查报告时限; 急诊报告; 补充报告; 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156-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086

所有临床医生在处置急诊患者都希望医技科室能够尽快发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医技检查报告,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医技科室要保证急诊医技检查报告(下称急诊报告)的时限和质量的难度均大于平诊报告(尤其是夜间),而一旦出现急诊报告时限延长或报告质量有问题时,就可能引起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之间的矛盾,甚至出现医疗纠纷(本院临床科就出现过因对急诊报告的时限和质量不满意而与医技科发生矛盾的情况)。曾有学者指出:如何提高急诊检验的效率并降低检验人员的风险是值得大家重视并探讨的问题[1]。还有学者提出:影像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应当探索符合国情的质量管理模式,应当向技术人员以外的管理职能部门延伸[2-3]。遵循这些专家的思路,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5月起,要求各医技科室承诺急诊检查项目范围及急诊报告时限,在此基础上还使用了“急诊报告”与“补充报告”的管理方式,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简介和探讨。

1 主要做法

在多次征求各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笔者所在医院的《急诊医技检查管理暂行规定》文件,其主要内容有:(1)检验科、放射科和特诊科三个医技科室承诺急诊检查的项目范围和报告时限(图1)。(2)医技科室的急诊报告生成后,除及时传输电子报告外,还及时通知临床科来取纸质报告,并在纸质报告上加盖“急诊报告”印章(图2),放射科须同时提供X线片。同时明确:医技检查中若出现达到“危急值”的指标时,除了及时电话报告外,仍需及时发出纸质报告。对于急诊报告未在规定时限内发出或被临床科认为有明显质量问题的,临床科可以向机关投诉,由机关进行仲裁处理。(3)医技科室次日早上对急诊报告经讨论后认为无需改动的则不作处理,如果认为需要更改意见的,必须在上午10时前加发补充报告,同时在该报告上加盖“补充报告”印章(图2),并将情况在《医技科室急诊疑难报告意见改动登记本》(图3)上进行登记。临床科室也可以在次日上午10前主动询问有无补充报告。(4)如果医技科室认为临床科室有把非急诊检查当成急诊检查的不合理行为(主要是夜间),可以向机关投诉,由机关进行仲裁处理。(5)临床科室填写的医技检查申请单必须符合要求,如果医技科认为申请单填写不符合要求时,可将该申请单送交质控办,由质控办按医院的病历管理规定文件给予相应扣罚。(6)倡导医技科室值班医生在必要时向临床科询问更多的病史和用药情况等,倡导在有必要和条件允许时,医技科室医生和临床科室医生一起对疑难情况共同进行研判。

2 讨论

让医技科室承诺急诊检查的项目范围和报告时限是一种提高质量的要求和体现,也是一种减少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发生矛盾必要措施。《医院医务人员主要工作规范(试行)》中对检验科的急诊检查范围和时限就给予了限定[4],值得肯定,但该规范中对血尿便常规与电解质、血尿淀粉酶等项目都同样要求在2 h内发出报告则欠妥,应该是简单项目的报告时限要求应短一些,复杂项目的报告时限要求应长一些。该规范中还未对放射科等其他医技科室的急诊报告时限做出明确要求应是一种不足,因为报告时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建议按照医院自身的条件对所有医技科室的急诊检查项目范围和报告时限都做出明确要求。

影响中小医院急诊报告的时限和质量的不利因素主要有:(1)医技科室夜间多为一人值班,在遇到急诊患者较多时,有可能出现不是每一工作步骤都非常到位的情况,从而使报告质量下降;如果要做到每一工作步骤都很到位的话,又可能出现报告时限延长。曾有学者分析过,急诊检验报告的回报时间延长与工作量增大呈正比[3]。(2)医技科室夜间的一线值班人员多为初职人员,没有同事可以讨论,在遇到疑难情况时难免出现把握不准等问题,如果要经过上级医师审查后再发报告的话,时限就会延长;如果上级医生不住在院内,及时审查更是难以做到。事实上,要想让所有的急诊报告都经过上级医师审核后再发报告是很难做到的。(3)临床科填写的检查申请单经常存在着栏目填写不全、字迹难以辨认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4)医技科室的部分值班医生缺少必要时应当主动与临床科医生进行沟通的理念和能力。(5)中小医院的医技检查设备往往更新缓慢,普遍存在着转速偏慢,精度不太高等情况,因而其报告时限和报告质量均不能与拥有先进设备且更新很快的大医院相比,这是大医院往往不认可中小医院报告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急诊报告的可信度低于平诊报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尤其是夜间),在急诊报告上加盖“急诊报告”印章反映了这种差别,把急诊报告界定为一种有可能加发补充报告的正式报告有利于减少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发生矛盾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补充报告”的话,应当在急诊报告发出后的不太长的时间内发出,目前笔者所在医院要求在次日上午10时之前,条件好的医院可以提前至9时前。

医技科室对每一次急诊疑难报告意见出现改动的情况都应详细记录在《医技科室急诊疑难报告意见改动登记本》上,以便进行梳理总结,不断提高。该登记本的记录情况也是机关评价医技科室管理水平的依据之一。

诸多专家都认识到,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间沟通不畅是导致医技检查报告(包括急诊报告和平诊报告)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双方应加强沟通[5-9]。机关职能部门有义务经常督促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加强沟通,互相理解,并倡导在有必要和条件允许时,对部分疑难情况双方共同进行研判。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急诊报告”加“补充报告”的管理方式可能是一种符合客观需要和有利于减少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发生矛盾的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罗乾元.检验科急诊检验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2):146-147.

[2]曹厚德.面向21世纪的影像技术质量管理工作[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1):7-8.

[3]陈丽.急诊检验报告周转时间现状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2):1527-1528.

[4]联勤部卫生部.医院医务人员主要工作规范(试行)[S].2006:45-46.

[5]姚军,韩月萍,石兆光.对现代医院医技科室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96-498.

[6]罗小南,韩定芬,胡红兵.从小儿内科咽部病原学检验质量看规范操作的重要性[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7):440-441.

[7]张国富.放射科医疗纠纷的成因及防范[J].中国医院管理,2005,21(5):34-35.

医学检验技术报告范文第2篇

    一、我国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发展现状

    1.我国检验医学的概述与现状

    我国检验医学始于上世界头20年中后期,1924年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吴宪教授主持的生物化学系开始讲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内容,并展开一系列的工作,我国检验医学由此发展起来。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医学与国际医学界交流的加强,我国检验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检验医学发展成熟并赶上世界领先检验医学技术。我国当前检验医学的诊断技术还将面临着许多挑战,检验诊断技术虽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但检验设备和管理方面还有待改善。尤其是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还没有完全实现交流与合作。我国检验医学当前还存在绝大部分检验设备还依赖进口,自主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的缺陷,出现我国医疗设备基础产业相对薄弱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相关扶持政策还不够健全,管理技术和医学创新得不到很好的重视。

    2.我国临床医学的概述与现状

    近50多年来,随着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临床医学发展迅速,随着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临床医学日臻成熟。在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有了不断改进和发展,同时我国临床医学在医疗创新和自主研发方面为我国和世界作出不少贡献。但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的医疗设备大部分还靠引进国外医疗设备,自主研发的能力相对薄弱,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我国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还不够加强,这方面还有待完善管理措施和加强两者的交流与合作。

    二、如何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流与合作

    医院里检验科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准确、可靠和及时的检验报告,从而给临床医生提供有关诊断依据,便于临床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及时的诊断。如果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检验报告是不准确的或检验数据不够全面,这将给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在正常的检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检验质量关,相关检验科领导对检验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管理。此外,检验医生还要加强临床医疗知识方面的研究,并认真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对资历高的临床医师的交流与沟通应更加予以重视[2]。在检验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实践创新的检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的检验工作水平,提高检测技术,达到全方位地给临床医学提供更可靠,更准确,更全面的检验报告,从而提高现代医学的整体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1.检验医学检验人员队伍和检验设备的管理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加强各检验科室人员的管理,对检验过程进行严格的全程监管和控制,医院要建立健全相关检验监管制度和责任制度,加强对检验队伍的建设管理。同时,检验设备要长期保养好,经常对检验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做到检验设备无检验失误,达到极高的准确率,从而保证检验报告的准确度。

    2.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流与合作

医学检验技术报告范文第3篇

①系统误差的特征:系统误差是指检验工作中存在的同等倾向的数据偏差,主要由恒定因素引起,当影响因素存在时,会反复多次出现。特点:不随机、没有正态分布规律特点。可以通过精确的测量来估算系统误差的大小,也可以通过不良影响因素的消除得以纠正。

②随机误差的特征:随机误差的符号和绝对值变化没有明显倾向性,误差控制难度相对更大。但此种实验误差通常会随检验次数的增加与检验精确度的提升而逐渐减小。另外,随机误差具有正态分布特点,误差数据存在明显的对称性。

③抽样误差的特征:抽样误差与样本的数量有密切关系,与样本数量变化呈反比关系。

2误差的控制

①端正临床检验观念,以检验质量为前提:临床检验技术水平代表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临床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需要真实准确的检验结果,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人员思想观念对整个医学检验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性,将检验质量第一的思想深深扎根在全体人员心中,让全体人员意识到医学检验质量的重要性,做到万事以质量为先。

②开展新业务,引进新技术:临床医学检验工作是一项研究性与探索性十足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需要先进的技术与设施设备支持。相关部门还应根据临床检验需求与特点,积极引入相应的先进技术与设备,为临床检验工作科学、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③加强检验与临床的交流:据调查,临床检验准备时间占整个检验过程的57.3%,且准备阶段全部工作由医师和护士开展,所以检验人员和医护人员必须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检验工作人员应在检验工作准备阶段就开始与医护人员的深入沟通,相互交流本次临床检验工作技术与整体规划,达到检验工作与临床需求的无缝连接。

④避免报告偏倚:在临床医学检验报告中,应注意检验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严格根据实际医学检验过程与特点进行报告,尽可能地将临床医学检验中检验工作规划、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全面、真实、简明地反映出来。同时,临床医学检验报告应兼顾以下三个方面:保障医学检验工作完全依照既定的工作规划开展和实施,确定检验中的对照组之间具有可比性,对检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进行详细汇报;注意汇报过程中对临床检验标准、检验流程的详细介绍,重点对临床检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与解释,尽可能参照多个相关研究案例进行比对分析;对本次临床检验工作的实际意义进行阐述,检验意义应根据实际数据、理论依据多方面进行阐述,不应忘记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3总结

医学检验技术报告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重要环节

1加强对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的基本措施

1.1加强对检验前基本信息的管控

为了有效提升检验数据的准确性,首先就要对受检标本以及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管控,从而保证受检标本资料的准确性。对此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对于要求空腹抽血进行检测的项目,必须要严格相关制度,坚持空腹抽血。另外在做血糖、血脂以及肌酐清除率等相关检验时,同样需要对患者的饮食建议控制,在受检标本采集时,一定要事前进行询问,确保受检标本符合相关检测需求[1]。

第二,在进行标本采集时,如果患者体位出现变化那么检测结果也会出现改变,所以要坚持正确的体位进行采集。

第三,输液前后进行标本采集,其检测结果同样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需要根据检查项目选择标本采集时间。

第四,采集标本时,患者应该处于静止运动的状态,而不是刚刚运动完成之后进行标本采集,这样标本的检测结果会出现明显的区别。

第五,标本送测时间要及时,因为标本在采集之后,如果检测不及时,就会影响到标本的属性,导致检测结果存在着差异,所以加强标本送测时间的管理同样非常重要。

1.2注重对实验设备的质量控制

当前用于临床医疗检测的设备种类众多,如果这些设备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那么就会影响试验设备的检测精确度,因此加强对设备的质量控制同样非常重要,对此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第一,用于临床实验检测设备要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统一管理,将这些设备信息统一录入到系统中,从而方便相应的查询,特别是有关文档的查询,这有助于使用人员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这些实验设备。

第二,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工作。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保养,并且进行功能检测,同时结合使用人员和设备人员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维护,并制定维护监管制度,确保设备能够正确使用和保障其功能[2]。

第三,对于检测试剂的质量管控。试剂和实验设备需要紧密配合,才能够发挥设备仪器的检测功能。因此控制试剂的质量同样关键。对此要保障试剂能够和实验设备相配合,要使用原装试剂进行检测,同时还需要对试剂的保质期和库存量等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从而保障试剂能够正确使用,提升检测仪器的精确度。

1.3加强对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通过对检验过程进行有效质量控制,才能够有效提升检测的精确度和及时性。对此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要逐步完善实验室工作一整套制度。包括实验室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质量检验标准,同时制定实验操作考核制度和检验标本送检核对制度和差错事故登记制度以及不同科室的安全管理制度等。医学检验论文并且报保证内部管理能够实现可追溯性,这样就能够有效保障工作过程能够得到全面监管,同时制定激励措施,做到奖罚分明,才能够有效调动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要严格认真地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紧密结合实验不同的过程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对于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重点环节要进行全面监管,并且对于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整改,并且形成整改制度,从而全面提升医疗的试验检测精确度[3]。

第三,对于检测技术人员要加强理论和操作技巧培训,并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同时加强理论创新,测试方法创新等不同层次的培训,构建检测技术人员的交流平台,甚至和兄弟医院的相关检测人员进行技术研讨,总结检测经验,从而不断提升检测技术的水平。

1.4加强对试验报告的管理

由于临床检验报告的种类相对较多,而且复杂,并且检测时间也相差很大,如果这些检测报告不能够有效管理,对于患者的影响将会非常巨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试验报告的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能够让这些报告形成电子版并存储在服务器中,这样检测报告数据就能够被不同科室的医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调用,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试验报告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让试验报告具有更好的参考性,提升数据报告的利用率[4]。当然采用计算机进行试验报告进行管理,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对此需要通过完善病毒防火墙,并且加强对使用人员的培训来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加强对数据库的备份工作,这样就算服务器瘫痪,只需要恢复数据库,就能够挽救损坏的数据,从而保障试验报告的持续使用。

2结语

总之,加强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对于提升检验数据的精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检测报告的利用也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试验检测的重要性,对此医院要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检验和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有法.有关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09):89-90.

医学检验技术报告范文第5篇

1.1抽样检验与委托检验风险管理

在进行医疗器械抽样检验的过程当中,为防止检验风险出现,应当基于现场条件与检验任务要求,制定出科学且具有操作性的抽样方案,保证样本的随机性与代表性。如果是委托性质的检验,则应当首先对委托方进行检验的目的进行了解,并深入掌握产品的技术成熟度、稳定性,保证检验工作能够符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确保医疗器械在检验机构自身所具备的检验能力之内。同时,要加大对合同评审的重视力度,如果委托任务的风险较高,就需要由“管理层”进行全面的评审,评审通过之后,再进行协议签订,明确免责条款,防止最终的检验结果报告被不法的使用而带来风险。

1.2检验过程当中的风险管理

医疗器械检验过程当中的风险管理是最为重要的,在实际的风险管理过程当中,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大部分检验机构检测范围很广,应及时获取新版标准并对新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能力验证;第二,正确选择检验标准和方法,当委托方提供的依据不准确时,应通过合同评审进行确认,避免仅凭经验操作,使用非法定标准必须符合程序,应由检验科室提出经单位技术负责人确认后方可使用;第三,样品流转过程要有统一标识和流转记录,能够及时查询样品的位置和状态;第四,检验操作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第五,将废弃物料做好登记并分类存放,进行无害化处理或交由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公司处置;第六,对于高风险的检验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强化流程监控,签发检测报告时重点审核。

1.3检验结果报告风险管理

在得出医疗器械检验的最终结果之后,要填写相关的报告,填写过程当中要规范、正确,对于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结论,都必须要进行多次复核,检测人、复核、审核签发人应当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保证报告的客观、准确、有效。自后要定期对检验工作报告进行存档、备份,以备必要时的查阅。

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

2.1加强对检验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医疗器械检验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较强,所以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业务技能,要在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的上岗,而且要鼓励他们进行在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通过学术交流会、学术讲座、进修学习等方式,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学习与提升自我能力的途径。要引导他们着重从三个方面加强学习,一是要了解医疗器械的设计原理;二是要掌握医疗器械的临床应用知识与技术性能;三是要精通医疗器械标准。同时,还应当定时对检验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技能考核,考察他们对检验工作过程、设备等操作的熟知与掌握程度。

2.2加强对检验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