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践;内容;途径;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农村初级中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遵循者和实践者。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努力提高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了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我们选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农村初中教育研究”这个课题。现在就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谈谈我们的几点思考。

一、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重要意义

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对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落实中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要求:基层学校落实教育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德育要求。因此,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既能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实施素质教育,又是具体落实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政策的需要。

(2)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利于引导初中学生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初中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必要前提

明确、选取适合进行社会主义价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必要前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通过认真研读初中教材、《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农村学生的思想实际,我们初步选定了在农村初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实践的目标:

让初中学生初步了解并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劳动意识等;熟悉基本的法律常识和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道德行为和法律法规的判断能力;有明确的荣辱观。

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实践的内容:

(1)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共同理想:追求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和物质文明;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3)民族精神:革命斗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价值观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建设型价值观念;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新型价值观念;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4)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三、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主要途径

(1)班级日常管理渗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本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则组织班级活动,进行班级管理。在班级活动内容的设计上应把握社会主旋律,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系统的安排。同时注意建立健全班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通过认真学习和践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督促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和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使班级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工作做到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2)学科教学渗透。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各科教师通过深入挖掘学科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结合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走进教材,使课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政治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骨干力量,思想政治课在学科渗透中应起领头羊的作用,在帮助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居特殊重要地位。政治、地理、历史和语文可以利用课前3~5分钟采用演讲活动和定期组织出节日专题手抄报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和分享科学家的精彩人生故事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求知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3)主题活动渗透。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融入德育全过程,学校精心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张扬,在他们的热情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中,培育着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信念,自觉地思考: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可以让主题教育活动成为学生自我展示、激发成才的重要舞台,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对“读书、明理、成才、报国”有了主动思考,道德认识水平有了提高。具体做法是: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内容结构为主题,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②从中小学生主流价值观出发,开展各种形式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四、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原则

(1)教育内容真实化。目前教育者受困于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普遍存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直接作为教育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等同于知识传授的现象。这种现象不顾学生的接受水平,不考虑教育内容的简单重复,直接导致学生的厌烦和逆反。因此,教师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时,必须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中心,以真实的内容教育学生,并针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一些真实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增加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感。

(2)教育过程活动化。无论是在班级日常管理还是学科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必须坚持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班级日常管理可以通过开展诸如以“放飞理想,承担责任”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出主题墙报活动,各学科在教学中可以开展诸如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合格中学生”为主题的学科手抄报、演讲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3)教育目标明确化。无论是在班级日常管理还是学科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教师必须明确每次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并为此精心设计教案与活动方案。

(4)教师言行榜样化。身教重于言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教师应加强继续教育,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自己的崇高理想、信念,追求高远的人生境界,从而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具有丰富知识、优秀道德品质的人。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农村初中教育实践的保障机制

(1)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开展专项师资培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师德建设的全过程。在广大教师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价值榜样。具体做法是: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学校每周固定的政治学习的主要内容。②开展论文写作、编写校本教材等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③引导教师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思想境界和教育水平。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范文第2篇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确立

众所周知,实践概念并非是马克思所首创,而是在遥远的古代就已出现了。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宣称: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亚里士多德也曾指出: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在欧洲哲学史上,康德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到哲学中,在他看来,实践即道德的践履,就是实践通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进而使人达到自由。但他的实践并没有脱离伦理实践的范畴[1]。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也对实践提出过一些深刻的思想,他认为实践是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解决主、客体矛盾的中介,是通向客观真理的必由之路。黑格尔尽管提出了实践、特别是劳动对人的解放具有积极意义的论断,但究其实质,还是把实践限制在精神、观念的活动范围,抽象地发展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的方面,所以黑格尔的实践主要是作为绝对理念自我发展的一个环节而出现,这无疑是绝对唯心主义的。旧唯物主义者,例如费尔巴哈,反对唯心主义把实践理解为逻辑的或理论的活动,认为实践是感性活动,甚至提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但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实践只是单个人的活动,是消极适应环境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费尔巴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的、活动的意义。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所有哲学家都没有把实践看作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因而都没有能够从历史观的高度科学地揭示出实践的本质涵义。

科学实践观之新其次在于它突出了实践是只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突出了实践者即人的主体性,从而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平衡。实践虽然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但人却是带着主体的利益、目的、意志、需求和价值判断投入实践活动的,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否定和改变外部环境和条件,使之服从于主体的目的和需求[2]。旧唯物主义者只看到客体制约性的一面,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决定作用。而马克思在承认这种决定作用的同时,还看到了另一面: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所以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实践是社会的主体(人)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的人类感性活动,实践是人的实践,人是实践的人。在实践中,人按照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事物,把它塑造成适合人占有和利用的形式,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人在实践中自觉地把自己和自然界区分开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具有了主体意识。实践唯物主义彻底改变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直观的性质和被唯心主义所抽象发展了的主体能动性思想,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地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并把它置于科学的基础上,使人与自然、社会和环境能够达到和谐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科技哲学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保持蓬勃活力的重要保证。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思想中把握的时代,从来都不是一种对精神以外的材料的简单接受,而始终立足于自身的活动,立足于一种内部的再造,即通过创造性精神而获取的、按照根据与结论而进行的理性明察的内部再造。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在面向新世纪的时代变化中,如何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又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其现实的路径选择是完成研究范式的转换。马克思强调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因此,捕捉到现实世界的迫切问题并使其升华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是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是超历史的抽思想,而是对时代课题的理论反思。哲学面向现实,但又拉开间距,使问题中的哲学升华为哲学中的问题。脱离历史与时代的理论会失去其生存的环境。因此,哲学理论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从时代性的状况去反思人类的存在,从时代性的问题出发去探求人类的解放,使哲学真正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精华。因此,理论应具有实践性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也是马克思为现代哲学开辟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凸显了实践优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立场,并获得了如下洞见:在理论与实践的二者关系中,实践具有本体意义上的优先地位,理论的实际根基在于现实的生活实践之中。其开辟的哲学道路可以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表述:以往的哲学家总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即劳动实践、社会实践、历史实践出发把实践提升为哲学最根本的解释原则,重新观察、解释和对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实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哲学理论的归宿和指向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终极关怀。所以,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普遍应用,使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是人的认识和实践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为人的认识和实践的新发展构筑了新的基础,提供了新的前提,并且还直接引起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结构、方式、功能和效率的新变化;这种新变化又必然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影响到人与世界的关系、人际之间的交往以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与此相适应,人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的普遍化条件下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效应。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这种效应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当代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当代人的认识论。如果认识论还没有打开这本书,那么这种认识论就不能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人们在实践的结果中直观到自己的本质力量。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三、科技哲学影响

哲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形成的真理,经得住时间检验和实践验证。就理论层面讲,哲学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科技哲学理论、军事哲学理论;就社会生活层面讲,哲学蕴涵于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中,包括领导决策、人际关系等诸多内容。由此可见,哲学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始终。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哲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科技与哲学实现有机结合,形成科技哲学[4]。该学科是综合性的学科,从属于哲学学科,是哲学理论发展中的衍生,具有與时俱进性。科技哲学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化妆品、保健品检验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并进行评价。在该过程中,相关人员工作中遵循的理论依据,是哲学与科技问题的反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充足动力。科学技术、人才是国家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只有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才能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哲学是对自然界生活中多样化关系的阐述,科技哲学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由此可见,科技哲学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四、基于现代哲学转向提升科技哲学社会维度

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上,通常把近代哲学称为认识论转向,其社会生活基础是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人类思想认识客观性的反思。由于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使近代哲学家们一直没有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做出满意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实践的思维方式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认识论问题,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被称为哲学史上的实践论转向,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了从两极到中介的转变,从而开辟了现代哲学研究的新视角从现实的生活世界出发,讨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都是从马克思的实践论转向开始的。现代科技哲学的研究,也应以马克思开启的实践论转向为理论支点,源于事实上,马克思的实践论科学观具有很丰富的内容,当代西方诠释学的现象学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内容上与马克思的实践论科学观形成互补。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首先,在其客观内容和普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哲学世界观,它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其次,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为人类历史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最后,在其理论价值和社会功能上提供了哲学方法论,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最深刻的层次上为现代哲学开拓了正确的道路,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正是从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出发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寻求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实践论辩证法的反思方式,对现存生活世界的批判,使每一个哲学命题成为这一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表征,以塑造、引导新的时代精神。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著名的哲学命题:语言是存在的家,用以表征语言是人的实践方式和存在方式,进而从存在出发来分析人对世界的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潮也是引申马克思的思想方法来批判现代主义的哲学理论,从而形成对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思与批判。鉴于哲学发展的实践性本质特征,作为哲学重要分支的科技哲学,其研究方向必然以哲学转向为导向,以现代社会的生活实践为根基,研究时代提出的新课题。现代社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力水平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空前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科技的日益发达,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化进程明显加速,科技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在经济活动中越来越扮演核心的角色,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又一种独特的经济形态。同时,由于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紧张,消解人的物化和科技异化成为人类理论和实践的新课题。鉴于现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理论背景以及科学技术现实的发展状况,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新型关联,决定新时代的科技哲学研究必然要立足于生存论的视角,增加其研究的社会维度,紧跟哲学时代主题的转换,把握现代哲学历史演进的逻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系统的观念清理和价值排序,更好地完成科技哲学研究的时代课题。由此,我们选取一种广义解释对科技哲学学科进行定位: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这样,在时代变化的背景下,我们必然从人、社会、自然的综合视角来思考人类自身发展的合理性,审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继而对其进行哲学思考。

增加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社会维度,将大大拓宽科技哲学研究的理论视野,科技与社会的研究将成为科技哲学研究的重要延伸和理论的生长点。把科学技术放到当今的社会发展中,研究其在社会大系统中的运行机制,这种研究将更好地发挥科技哲学理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又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实践提供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在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领域内,存在着大量急待解决的前提性哲学理论问题,比如,关于科学对社会消极作用的根源问题,科学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问题,科学技术的价值属性问题等等,都将成为科技与社会研究中深层次的理论问题。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通过不断努力,在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然而,在市场经济和网络条件下,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应有的生命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应适应新的形势,在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的基础上,开辟马克思理论教学的新途径,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影响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科技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主动接触和学习经济、法律、应用技术等学科知识。然而,与这种学习热情形成对比的是,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视和兴趣明显不足,少有大学生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为了保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质量,确保马克思主义教学应有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有必要对造成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困难的原因加以分析。www.133229.Com

(1)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价值观,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科选择和学习态度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关的制度尚未完善,社会整体价值观处于变化和调整阶段。当下,人们对于金钱财富和物质享受的追求获得社会广泛的心理认同,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被看成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急功近利成为社会普遍的心理现象。这种社会心理以及它所折射出来的价值观,左右和影响着大学生的学科选择和学习态度,具体表现为:大多数学生往往以“有用”或“无用”作为“学”与“不学”、主动学习或被动学习的依据,而衡量某一课程“有用”或“无用”的标准是该课程是否具有技术实用性、能否在短时间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由于它不具备技术实用性、不能直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更不能给受教育者带来眼下的“实惠”,因此,往往被看作是不能给人们带来实际效益的“无用”之学。这种价值判断显然是庸俗的、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内蕴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科学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克服急功近利和浮躁,理性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功能,是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难点所在。

(2)信息时代网络文化所张扬的自由与个性,分散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注意力不言而喻,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和社会精神指导的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始终统领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阵地,但是,在信息时代,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互联网相辅相成,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互联网上丰富多样的文化信息,网络资讯开放、多元、便捷、平等、快速的特点和优点,较之于主流文化一贯的临于上的单向度灌输教育,显然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样式、文化内容,张扬自己的个性主张。可以说,网络文化消灭了临于上的传者与居于下的受者的差异,在网络这个平台上,人人都是平等互动的文化参与者,它可以把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挥到极致。当下,网络文化中各式各样的、最彰显个性的“客”文化,如播客、博客、威客、炫客、闪客、拼客、黑客、骇客等等,在凸显网络文化的平等性、互动性的同时,也显示出网络为个性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平台。但是,也正是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兼之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督,网络文化的内容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这就使得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自制力和辨别能力不够的青年学生,极易受到网络不良文化的侵害。可见,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全新的文化范式,它冲击着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对传统的单向度灌输教育方式提出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削弱了主流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力,也增加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困难。

(3)高校现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科书与中学政治教育内容重复考察中学和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体系,不难发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困境并非全然归结为大学阶段的教学乏力。事实上,大学生在中学阶段通过政治课学习,反复背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了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是,由于中学生在年龄、心理发展和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客观局限,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往往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流于教条式的死记硬背,难以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把握和领会马克思主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以培养大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自觉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可以说,两者在教学目标上的递进合乎教育教学规律。然而,由于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科书的内容框架与中学教材雷同,且基本概念、原理重复,这种情况使得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由于缺乏应有的新鲜感,影响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应有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增加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困难。

2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既有历史原因,更有来自现实的挑战。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和时展的共同要求,也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的必要之举。

(1)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多年来,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内容和特点,给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的发展的科学,其不竭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紧跟时代的步伐,始终严格地以客观实际为根据,不断自我创新和发展。因此,与时代同步,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的理论品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的哲学,又是立足于实践,以服务于人类实践为目的。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发展。当代社会,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决定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不能自囿于固有的思维定势和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相反,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传统教学模式落后于时代和现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只有创新,才能克服以往习惯思维的束缚,体现时展的最新要求由于历史和认知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形成一套固有的模式沿用至今。这种教学模式注重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而对理论的实践性和社会现实性重视不足。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教师权威型和单向式灌输。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曾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然而,时代在发展,今天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必然要在教学模式上体现和反映时展的要求和趋势,增强实践性、实效性。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单向灌输方式落后于现实。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如果停留于传统模式,必然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3)适应时展要求的人文素质教育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未来的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促进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远不能适应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据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推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马克思主义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伦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内蕴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要彰显其人文价值、人文内涵,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和作用,必须创造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创新

高校现行马克恩主义理论教学创新,最重要的是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解放思想,创新教学观念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前提基础教学观念创新一要打破传统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简单地等同于政治教育的教学观念。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在地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全部价值,尤其注重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方面的价值。二要转变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确定不变的知识的认识偏差,把培养学生的科学和创新思维能力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目标。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知识或教条,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不但要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及蕴涵其中的丰富思想,更重要的是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面对现实世界的科学态度和客观精神,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勇气和能力。三要确立和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矛盾的统一体。过去人们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把学生简单地看成是受教育者,而忽视了学生作为能动的认识主体的地位。这不仅不利于师生之问的良性互动,更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关系,“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师是主导,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是主体,也是目的。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措施

目前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校推行“两课”学分制新方案已推广至全部普通高校。“两课”现统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新课程与原课程的较好衔接,取得新方案的良好效果,就必须对新课程建设的新方案实施途径进行探讨,创建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的新模式,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创新与发展。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首先,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系统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是将原来开设的课程整合为四门课,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同时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这一整合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对教育当代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重要意义。

其次,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新方案是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政课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同时也是前一阶段“两课”教学中,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的总结和深化,有利于促进教师为提高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喜欢的必修课。新课程方案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最后,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给予大学生思想政治上系统的教育和科学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重托,确立什么样的世界观等问题,需要大学生去观察、思索、实践、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方案在教学中面临着诸多新问题要解决,主要表现在:

首先,专业化的界限将被打破,要求学科重新组合。原来教师针对所教学科形成了稳定的知识结构并在各自的领域有所建树,学分制改革的特点是相近学科的融合,重新组合为新的体系,专业化的界限将被打破,要求广博的知识储备。原“两课”教师单一化的知识结构明显不适应新方案要求,必须使教师丰富和扩展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

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应对原“两课”思想政治课师资作大的调整。原“两课”师资队伍的配置已形成规模,涵盖了经济学、哲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新方案将必修课由七门整合为四门,原“两课”教师总体资源必须进行大力度的整合,才能使师资达到最优化配置。新课程的开设需要专业化的师资,为了稳定教学秩序,适应学分制课程的需要,必须与新课程相适应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

其次,课程内容有待于调整。与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形势相比,原来的教学内容显得滞后。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创新教学内容势在必行,而新的课程改革体现了课程内容是一个动态的环节,课程内容必须根据新形势加以调整。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适应实际的变化,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与时代同步的教学资源,充实教材、超越教材,坚持与时俱进,实现教学内容的大胆创新。

最后,教材的使用具有随意性。教材的使用具有很强的规定性,是开展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依据,是检查教学和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标准,我们在贯彻教材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不能有随意性。同时,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精神使用高质量的统编教材,并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思路和主要内容,才能符合课程建设方向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创新。 转贴于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的措施

首先,组织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和开展教学观摩和竞赛活动。各高校要在部省级培训的基础上,组织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和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将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上,切实保证开课质量。

其次,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师资队伍。新课程改革为原“两课”师资队伍加速建设提供了新契机。必须建立一支学科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优化的老中青队伍形成梯队的科学师资力量。选拔、任命一批中青年课程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建立由科研、教学能力强的学术带头人牵头的师资队伍。新方案反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同时也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任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理应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各级党委、政府和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师资队伍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顺利发展。

再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原则。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努力使这门课的学习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成大学生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行动,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通过讲授新知识和新理论,启迪大学生的心灵,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最后,切实创新教学方法,坚持实践教学。一是把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纳入常规教学计划,保持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规范性。实践教学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课堂教学同等对待。教学管理部门要制定规范的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考核量化指标和考核内容。安排合理的实践教学课时,并给教师记入实践教学工作量;确定学生实践课学分量,对学生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要记入成绩,已发表的论文,按发表刊物的级别情况确定记分标准,使师生操作有依据。避免政治理论实践课的随意性、形式主义,或随意冲淡或取消的情况发生。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管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得到升华,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是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保持实践教学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实效性。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践环境的基础条件。实践教学分为两个部分,即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这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两个方面的教学实践场所。

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主要是在学期内,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安排。如电化教学厅,可组织学生观看各种有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等方面的录像片,在声情并茂中深化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政治理论课阅览室,可为同学提供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杂志、报纸等丰富的学习资料,创建学生对课堂理论学习理解延伸的重要条件;政治理论文印室,可为学生撰写论文、调查报告提供条件,配备打字、复印等必需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纸张等用品,使论文撰写有保证;小型会议室,可为学生举行论文交流、专题讨论会、百题竞赛会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提供优良的场所。努力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要加强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讲深讲透,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迈出课堂走向社会,进入工厂、企业、农村,了解经济体制改革、民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振兴、失业群体状况、城市化中失地农民状况等社会问题,了解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使学生亲眼目睹邓小平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客观性、科学性,感受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出的硕果。同时了解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的社会阶层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对民营经济中的先进分子,有产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而是增强了党的力量的问题有正确认识,从而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坚定性和责任感。不仅要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还要开辟革命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实践基地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使之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多功能实践场所。通过实践教学,为课堂理论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是强化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实践教学应与课堂理论教学一样,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首先,建立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由校领导主抓,教务处与教学系部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其次,教务处要制定具体实践教学管理措施和考核指标。包括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确定参加实践教学的年级、带队老师、建立实践基地、用车等项内容。最后,制定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和条例,这是考核实践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如对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学时、学分、论文、调查报告、讨论等成绩的优劣确定考核量化指标。教师完成学时、批改作业的计算工作量标准都应有明细的管理规定与措施,使实践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实践教学方案得到落实。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践视角;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认识

[作者简介]唐焕韶,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副书记,讲师;范晓莲,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009-03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作出了准确界定,并明确将科学发展观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在当前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世界各国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条件下,消除金融危机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更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实践角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用实践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不断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笔者认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从实践视角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一、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实践性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思想是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这样,它们都有其经过实践而产生的时代条件、时代依据、时代需要和时代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整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得到了重大发展;党的十六大以后又得到了新的丰富。这前后近三十年时间的实践活动过程,是整个世界发生大变动大调整的时期,这种变动调整的剧烈和深刻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西方资本主义出现种种新情况,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生严重挫折,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重大科技发现发明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也引起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与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联系,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以增强综合国力为中心目标的改革调整浪潮,这个浪潮涉及国家之广泛、涉及领域之全面、改革调整程度之深刻、持续时间之长久,都具有标志性的时代意义。我们党要解决好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迎接时代提出的新挑战,开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思想上的解放依赖实践行动,新的创造靠实践探索,新的理论正确与否靠实践去检验。如果不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都是我们党为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战略的思维谋划全局,用实践的手段检验思想观念是否正确的结果。如果说深刻变化的当今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那么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的当代中国的实践则是这一理论体系产生的现实土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近三十年,我们党带领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巨大解放,也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得到高度弘扬。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是中国人民生气勃勃的伟大实践创造,也是科学理论发展的不竭源泉。我们党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潮流的前面,热情支持、鼓励、保护。引导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深刻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从中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及其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理论成果。这个理论体系具有的博大精深和与时俱进的显著特征,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艰巨性、开创性、丰富性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特性的能动反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对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也发生了严重曲折,总的来说还需要很好地探索。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也更加引人深思。在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独立自主的实践中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经历了失误和挫折,特别是发生了“”那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我们党对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进行正确分析,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上升为理论。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理论营养。

二、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经受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

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我们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我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民族振兴的根本思想保证。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会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党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著特征的实践性

(一)实践基础上的本源性。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以后,我们党不仅将实践探索的道路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最初对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的概括,用的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谓。党的十五大指出,由于“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说得清楚,它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理论也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继承与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称谓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理论有机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突出了理论体系的本源性来自于实践的特性。

(二)实践探索过程中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立场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作为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始终用实践的观念、辩证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始终做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引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科学指南,其科学性离不开实践探索。

(三)实践内容上的系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系统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深刻的系统性特征,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队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对外关系、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内容。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各个内容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完整、严密、系统的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系统归纳。

(四)实践认识上的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的实践后创造的理论体系,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中发展,在实践中坚持,不断进行新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现了我党非凡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