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纺织行业的重要性

纺织行业的重要性

纺织行业的重要性

纺织行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两部委联合印发

产业用纺织品是保持纺织行业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产业用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环境保护、建筑交通、航空肮天等领域,由于其柔性好,可加工性强,替代传统材料空间巨大。

对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 “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制定的必要性,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指出,产业用纺织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是纺织工业创新提升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重点。如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计划已经成立的11家创新机构,其中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和革命性纤维及织物制造两家机构都与产业用纺织品相关。高性能纤维应用的主要领域就是产业用纺织品。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产业用纺织品,是中国纺织工业工业创造竞争新优势,迈向中高端的重要任务和主攻方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指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被列入政府规划,说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纺织工业中的重要地位。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已把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列为发展重点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从“十二五”发展成绩来看,产业用行业发展承担了纺织工业新增长极的角色担当。2016年在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只有4.9%的形势下,产业用纺织品仍实现了9.1%的增速,产业用行业发展完全符合“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制定,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新动能。其次,产业用行业要加强与化纤行业的融合发展,2016年新增的200万吨纤维加工总量基本应用在产业用行业,可以说没有新型纤维的支撑,产业用行业的转型升级难以提高,规划中的六大重点方向是和国民经济发展相匹配,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展。最后,产业用行业本身也存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把行业低端产品和相对过剩产品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向高端产品发展,实现技术纺织品的行业性质和责任。

决胜六大重点领域

近年来,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高速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改善,技术进步成效显著,重点子行业成长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成为纺织工业新的增长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和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产业集中度偏低,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产需衔接不尽完善;提品质、创品牌、补短板仍需加快推进;在高端产品技术、市场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郑俊林指出,在“十三五”期间,科技进步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是行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内需市场和消费升级是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核心动力。长期来看,预计全球产业用纺织品的市场需求每年增长5%。在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应用中的产业用纺织品将实现强劲的增长,这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产业用纺织品“广泛应用与无限替代”的特点带来了市场的无限想象空间。这种市场结构的优势在于,即使某一类市场出现低迷也不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更需要从业人T了解不同部门使用的不同技术以及他们的特别需求。

为此,“十三五”总体目标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保持快速平稳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高,部分领域应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推进纺织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指导意见制定了加强创新驱动、完善创新机制;加强产需衔接、构建新型产业供应链;加强质量标准建设、培育行业知名品牌;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推进绿色制造、发展循环经济等五大重点任务。同时也制定了战略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环境保护产业用纺织品、医疗健康养老产业用纺织品、应急和公共安全产业用纺织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用纺织品、“军民融合”相关产业用纺织品等六大重点发展方向。

政府协会企业要形成合力

对于“十三五”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曹学军指出,一是要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在转变行业发展方式,质量效率型发展上取得突破;三是实现行业快速平稳增长,在推进纺织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她还指出,《指导意见》已经印发,一方面各级工信系统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意见的宣传,调动各方面实施指导意见的积极性。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重点和支持措施,特别要在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促进跨部门跨行业协调、提供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产需衔接、技术交流推广、信息服务、人才培训以及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十三五”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纺织行业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TH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015-02

0引言

全球纺机投资额在2003-2007年间曾经一路攀升。但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纺机贸易开始下滑。2008年全球纺机制造商的贸易额缩减程度从3到66个百分点不等。2008年,中国的纺织机械行业的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在近10年内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在2009年的上半年,这种下降的趋势没有改变。通过对中国纺织机械设备行业协会经营的1020个国营企业的综合商业统计,在2009年上半年,纺织工业完成了218.67亿元的工业产值,同比下降了6.40%,其他的经济指数也出现下降,中国的纺织机械行业成为纺织工业所有的专业部门当中唯一一个出现负增长的行业。

1我国纺织机械发展现状

1.1 纺织机械应用广泛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的发展,中国现今已成为纺织机械的生产大国,品种繁多,数量巨大,纺织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自不必说。特别是加入WTO后,作为世界的制造品加工中心,中国更加注重出口纺织品的生产效率、质量和售后服务,并借助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在纺织机械上推陈出新,促进纺织品的销量不断攀升,以抢占国际纺织品市场份额,据保守估算,中国当前在国外的纺织品销售占有率已愈45%,而纺织机械的专业性、可操作性和便利性,更让纺织机械在未来具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纺织机械自动化增强在纺织工业中,越来越多的纺织机械生产企业开始探索并生产和推广应用自动化纺织机械,自动化纺织机械将机械与自动化相结合,既减少了操作的人力、物力,又切实有效地提高了纺织机械的利用效率,现在虽应用得不太广泛,但其良好的研发趋势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已让越来越多的纺织品生产企业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2纺织机械前景研究

虽然纺织机械在我国发展态势良好,但是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中小企业过于集多,高度分散,具有领导和领航作用的极少,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例如,我国细纱机生产企业有20多家(包括规模以下的小厂),粗纱、并条机生产企业也有十几家,而意大利、日本、瑞士等国家同类产品制造企业最多两家,第三家都找不到;织部机械也是如此,有几十个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类织机,机型多而量不大,年产接近千台剑杆织机的企业只有几家,多数企业也只是年产几百台,特别是生产喷气织机的多数企业每年有生产几台的,几十台的,而百台以上的只有1家。由此可见,意大利、日本、瑞士等工业化国家的纺织机械企业集中化程度很高,技术先进,生产效率也可见实效,已形成综合产业群,长期经历计划经济的中国,也应该考虑以下如何让我们的产品进行升级、并在硬件条件上迎头赶上这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了。

2.1 发展高新技术虽然,国内纺织机械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其在机电一体化、操作自动化水平上仍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国外高新技术的垄断仍对我国的纺织机械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压力。例如,我国纺织机械中的粗纱机在纺织细沙时会产生25~30的机械波;又如,USG配套的输出速度不理想,从而导致纺织出的棉条不匀整……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要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提高纺织机械的有效利用度,我国纺织业应该将纺织机械的高新研究提上日程,同时鼓励纺织生产企业增强自身科研能力,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生产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机械,以便对纺织机械进行更新换代,不断创新,保持纺织机械业的长盛不衰。其中,建立纺织机械研究中心、培养专业研发团队不失为一良策,当然,必须保证该研究中心能够引进纺织机械各专业的高端人才,打破人才分散和相互封锁、各自为营搞研发的局面,并集中人力、物力开发,提高我国纺机研发的效能;另外,发达国家每一代具有高新科技含量的纺织机械,均是由由首席设计师应对负责研发,首席设计师一旦招标定夺后,有明确的项目总责任,责任权利十分明确,如此人才机制,从根本上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完成和新颖纺织机械的创造,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2.2 延伸纺织机械产品的系列性尽管我国的纺织器械众多,品种也不少,但大多机械都是孤立存在的,各有各的使用功能,这样不但占用场地,而且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如何加强纺织机械内在的互通性和关联性,推出纺织机械系列产品,更有效地推出横向延伸的纺织品,是当前的工作重点。由此,我们在提高纺织品数量和质量的同时,更需要在纺织机械的综合利用和一机多用上下功夫,发展延伸通用纺织机械和专用纺织机械,做好纺织机械的标准性、专用性和系列性,促使不同材料、不同工艺均能得到良好的运用和发挥,增加纺织机械系列产品的多样性和系列性。

2.3 整合优化纺织机械产品推广模式整合优化纺织机械产品推广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整合利用资本市场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国内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在纺织机械上的不合理运用,造成了部分企业的恶性竞争和惰性思维,使得国内真正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纺织机械企业少之甚少,大部分企业也只是简单的“加工制作打工者”,不具备创新意识和忧患意识,其资金链一断,企业也将会面临整顿和破产。由此可见,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并未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而资本运作在纺织机械中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积极引进天使投资或者外资,不断加强内部调控和产业投资预算,并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和资本金利用提上日程,切实有效地将纺织机械再生产和利用作为自身优势工程来抓,方能避免没落和重组并购的不良后果。

二是加快实施出口重点策略,虽然,我国的纺织机械主要出口亚洲地区,但欧美等地对纺织机械的需求正呈增长趋势,但这些国家对纺织机械的要求更高。因此,我们一手抓纺织机械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一手就要抓住国外市场占有率,实施出口梯度化管理策略,实现贸易方式的转变和贸易范围的逐步扩大。虽然,我国的机械产品水准较发达国家仍存在一些差距,但也比亚洲其它国家占有优势,尤其是我国的面纱设备和印染设备,自古就享誉中外,我们可以凭借我们的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价款产品的梯度转移,并在其发生过程中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当然,这其中离不开学习和引进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优良设备,以便不断总结和改进自身产品,寻求技术升级和行业支撑。

2.4 建立纺织机械信息体系正如市场其它产品一样,纺织机械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应用,也离不开信息的支撑。其中,建立各种具有推销机制,以商会和展会为推广平台,引领新机潮流,演说和推销新产品,指导客户安装、试用、护养和维修保养,即使收集和整理来自市场和客户的意见和建议,除自身总结和吸纳外,还要向研发中心反馈改进的信息体系,为下一代的研发积累经验和提供参考。

纺织机械是纺织工业的生产手段和物质基础,其技术水平、质量和制造成本,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的发展。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经过60年的曲折发展,已成为门类齐全、满足行业需求、具有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发展非常迅速。2008年中国纺织机械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726.4亿元,同比增长4.9%,毛利润为40.7亿元,同比增长9.6%。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8.67亿元,同比下降6.40%,但好于预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机械生产国家,中国可提供的产品最多样化,数量也最多,但近年来中国进口也在高速增长。具体而言,喷气织机,无梭织机,针织圆机,袜机,棉花加工机械进口都出现增长态势。这意味着,中国纺织机械需求仍然强劲。全球纺织品生产将重点转移到中国内陆,以及东南亚其他地区,中国将成为世界纺织机械最具潜力的消费国家。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克服这些差距,中国纺机行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纺机基础件设施,引进国外纺机技术,差别化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出台相应政策支持纺机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未来纺织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快速地进入传统产业,为纺机行业带来了新的生产力;二是经济全球化迅速改变了世界纺织工业的产业结构,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机遇下,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重点是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要用世界最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武装中国的纺织工业,通过与世界纺机制造商的强强联合来推动中国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将和世界各国纺织机械行业加强互补与合作,实现“合作、发展、共赢”。当今社会,“绿色纺织”已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主题,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有效防治污染的技术设备逐渐受到企业的欢迎,而舒适、健康、可生物降解的环保型纤维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效、节能、环保型纺织机械成了新一代纺织机械的发展方向。值得高兴的是,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我国的纺织机械业在攻克大型成套的研发上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提高集中度、营造大型先进企业为产业链的制造加工体系,建立新型纺机推介营销体系,建立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体系,已成为大多纺织机械生产和研发企业的重头戏。

3小结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出口产品仍以加工生产型为主,而纺织品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纺织机械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新颖。在现代纺织工艺中,我国纺织机械发展态势迅猛,已进入了一个快速的成长发展期,它应用较为广泛,出口产品也遍及世界各地,然而其发展还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于纺织机械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认为建立好的优秀的销售格局,才是其发展的最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振华.论纺织机械与自动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0(7).

[2]许为民,徐春园.我国纺织机械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科技.2008(1).

纺织行业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纺织行业;市场发展;管理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逐步完善,社会经济结构体系也逐步实现创新探究,新型社会经济发展结构逐步打破传统单一的经济发展格局,现代经济发展结构多元化发展,纺织行业在新的发展时期,实现产业市场结构的深入探索,优化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实现现代经济发展结构全面创新发展。

二、纺织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探究

1.经营理念滞后

现代经济发展领域中,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单一结构向多元经营模式转变。纺织行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结构中的重要分支,是传统产业结构中的代表,但从纺织行业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纺织行业的经营理念之滞后,一方面,纺织行业的经营理念,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限制,导致我国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处于萎靡的发展状态,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收益性低,纺织行业的销售市场开拓性低,对传统产业的新时期转型发展带来较大的发展阻力;另一方面,我国纺织业的经营思想中缺乏完善的行业发展规划指导,纺织行业中商家经营为了达到各自的利益需求,无法达成共识的销售市场,导致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发展局面四分五裂,纺织行业发展整体水平低。

2.市场信息技术性差

纺织行业中经营的市场需求分析不全面,单一的纺织行业信息结构严重阻碍了纺织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大众需求的把握,纺织行业的产品经营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和时尚性,如果纺织行业的市场信息资源的获取健全程度低,会导致纺织行业的企业经营管理结构不完善,企业的产业是否适应大众需求,是否良好的应用了当前的流行元素,要取决于现代纺织行业企业的经营结构,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完整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社会产业结构的完整性、灵活性复杂造成不利影响。

3.纺织行业的经营模式不健全

现代纺织行业经营发展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纺织行业的市场探索发展的经营模式不健全,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经营模式处于不稳定的经营状。例如:纺织行业现中存在经营销售市场的开拓广阔性较大,但纺织行业的产品质量管理结构松弛,无法达到现代经营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情况;或者存在经营市场开拓完善水平低,产品质量上乘,但取得的经济利益较低的情况发生,对纺织行业的市场开拓与经营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出现纺织行业市场发展与产品经营的脱节情况发生。

4.经营结构不完善规模局限性

我国纺织行业市场发展中存在市场经营不完善的经营局限性,一方面,纺织行业市场发展缺乏有力的营销发展模式,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营发展的需求,使企业的市场经营优势丧失,具有特色的纺织行业在营销模式处于劣势地位,从而缩小了现代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产业经营中,产业发展的经营中,传统的纺织行业经营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模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造成现代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格局处于相对劣势的市场经营趋势中,长期纺织行业的恶性循环,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造成严重的制约,甚至成为阻碍纺织行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

三、实现纺织行业市场发展及管理对策的探寻

1.转变经营理念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经营产业的表现形式,为了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发展环境中,纺织行业的市场拓展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必须转变现代纺织行业的产业经营理念,经营者要突破产业结构单一的经营理念,逐步开展现代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适应企业时展的需求,例如:可以将纺织行业与产业经营实现产业相关产业的合作经营,包括纺织行业与旅游产业、装饰品产业等多方面的联合经营,进一步拓展纺织行业经营者市场销售渠道,转变纺织行业传统经营理念;另一方面,我国纺织行业结构的经营市场的开拓,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变要善于建立纺织行业经营者的整体经营市场规划,善于从理念上分析当前经营的需求,同时又能够实现对未来潜在经营市场的探索分析。

2.畅通市场信息

实现我国纺织行业在新时期市场经营探索的空间结构得到发展,必须保障纺织行业的经营市场信息畅通性,我国纺织行业的经营与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渠道。例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我国纺织行业的信息开拓提供发展空间,例如:纺织行业可以形成国内纺织行业经营市场发展的信息公布空间,或者建立网络信息纺织行业的发展需求,实现我国信息技术资源在纺织行业发展转型中的综合应用。例如:为了实现我国纺织的信息应用的畅通性提高,可以结合现市场经营开拓的新模式,O2O的行业市场经营管理,或者进行纺织产业经营市场需求调查,建立企业经营谈论虚拟空间,成分发挥现代新技术在纺织行业信息资源综合化应用的作用。例如:应用微信、微博、QQ等现代沟通软件,逐步形成纺织行业市场信息畅通经营的信息获取渠道,从而保障了纺织行业市场经营管理模式的信息畅通性提高,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充裕的信息渠道。

3.完善经营模式

实现纺织行业市场经营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探究,完善行业经营模式,我国行业经营模式是否适应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的把握水平是否符合产业经营的需求,是纺织行业占领经营市场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产业经营中出现纺织行业经营质与经营模式不相符合的情况,一方面,保障企业经营中产品质量的检验模式完善。例如:从纺织行产品生产的原料,加工过程,产品运输等方面的控制,保障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质量;另一方面,注重开拓纺织行业的经营市场,市场信息的畅通为纺织行业的产品经营提供源源不断的经营市场发展信息,善于应用产品挖掘潜在的经营市场,促进我国纺织行业在新时期的市场创新的经营发展。

4.市场销售方式的创新

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策略,需要市场营销方式的创新发展,现代产品营销模式中,产品经发展中,体验式营销是现代产品经营中主要的营销手段,纺织行业在新时期善于完善与发展,必须善于把握企业经营产品的优势,在新的营销模式中凸显纺织产品的最佳亮点,从而紧紧抓住大众购买的核心经营理念,进而挖掘经营市场;另一方面,从产品经营市场需求入手,纺织行业的产品种类多样,要善于、分析产品在大众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将“替代品”转化为“必须品”,从而扩大产品的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发挥产品经营的价值,扩展经营的纺织行业产品需求。

5.纺织行业的生产技术进步

商品价值取决于市场需求量的多少,而影响商品市场需求的供应因素中,产品经营的个人产品生产速率大小,对企业产品经营的价值起到决定作用。为了提高个人产品经营与发展的经营速率,必须进一步开发纺织行业的产品生产技术的进步,优化纺织行业中产品经营发扎的生产技术水平创新。例如:纺织行业进行技术培训中,将现代自动化产品生产技术应用与纺织产品的生产领域,达到现代纺织行业的技术应用发展水平的创新探索。

此外,实现现代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的创新发展,需要对我国国家轻工业发展领域相关政策的把握,善于分析我国政府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提出的产业经营创新发展的新策略,并结合国内外纺织行业技术设备、经济发展等相应的经营资源,达到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与发展的开发。

四、结论

纺织行业的创新探究,为我国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提供发展新空间,结合纺织行业的发展实际,提出产业结构探索发展的整体创新发展对策,包括发展理念、发展结构,发展市场、经营模式等多方面的探索,实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综合创新,促进我国现代经济结构的科学性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媛媛.探寻新形势下资本市场与纺织行业的融合全国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发展研讨会召开[J].纺织服装周刊,2010,30:11.

[2]张群祥.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心智模式的中介效应[D].浙江大学,2012.

[3]杨晓东.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与四川纺织工业发展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0.

[4]周雪霖.四川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的反思及对策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2000.

[5]黄洪燕.我国纺织服装类外贸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D].江苏大学,2009.

纺织行业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20世纪80年代,原纺织部提出纺织工业要转轨变型,由单纯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并重点支持以技贸结合方式引进技术,合作生产先进的纺织机械,用以支持纺织企业建设和技术改造。这一时期,纺织工业共引进包括涤纶长丝高速纺丝机、涤纶长丝弹力丝加捻机、转杯纺纱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剑杆织机、圆网印花机、平网印花机、经编机、新型整理技术等100多项先进技术,并在消化、吸收、仿制后实现了国产化。这些项目带动了我国纺织工业装备水平、工艺水平、原料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20世纪90年代,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我国纺织工业实施了“自动络筒机和喷气织机引进技术与国产化”、“印染后整理工艺技术和设备一条龙”、“清梳联技术”、“精梳机项目”等部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专项。据统计,1991―1998年,我国用于纺织工业技改投资达1400亿元,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达200多亿美元,并先后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合作方式生产了60多种新型纺织设备,推动了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的自动络筒机、清梳联合机、精梳机、浆纱机、整经机等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喷气织机及其配套件形成了自主研发与配套能力,印染机械产品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也随之明显增强。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共进口国外先进设备189亿美元,加上与之配套的技术改造投入,5年中我国纺织工业用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装备和技术的投入数千亿元,使我国纺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对全行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十五”期间,我国在引进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开发了聚酯和抽丝技术的成套装备,实现了大量新型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竹浆纤维、蛹蛋白粘胶长丝、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DTT)纤维、芳纶1313的产业化生产。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年产20万吨成套聚酯技术,每万吨投资额仅是“八五”、“九五”期间的1/15―1/10,自主研发的涤纶直接纺长丝技术每万吨投资仅是“八五”、“九五”期间的1/15―1/12,自主研发的涤纶短纤技术每万吨投资仅是“八五”、“九五”的1/10―1/8。到“十五”末的2005年,我国纺纱采用清梳联比重达到36.8%,精梳纱生产比重为25%,无结纱超过50%,无梭布达到53%,全行业装备中采用国际先进装备与国内90年代后生产的已占40%左右,织造装备中采用无梭织机及相应配套的准备设备比例大幅提高。这些自主创新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我国纺织工业的成本,增强了我国纺织服装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了“十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大发展。2005年与2001年相比,我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了137.4%;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25.6%;纤维加工量增长97.8%;化学纤维产量增长134.2%;纤维加工量占全球比重由25%提高到36%。

二、我国纺织工业自主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纺织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十分薄弱,距我国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业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

据2004年我国工业普查显示,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综合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287%,其中纺织业为0.30%,服装业为0.16%,化纤业为0.47%,规模以下的企业绝大部分没有研发能力。这与发达国家平均5%的投入水平差距很大。

(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没有完全理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层次低、程度低、效率差、速度慢

首先,从转化层次看,目前,我国纺织工业绝大多数科技成果仅限于科学论文、专著和设备、样品上,而转化推进到商品化、企业化、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凤毛麟角。其次,从转化的程度看,目前我国纺织工业技术商品化率只有30%左右,产业化率仅10%左右,而发达国家纺织科技成果的最终转化率即商品化率和产业化率高达60―80%。再次,从转化的速度看,我国纺织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长、速度慢。第四,从转化的范围看,我国的纺织科技成果大多在单一领域一次性转化,而在发达国家,技术成果则在多个领域连续转化。

(三)共性技术体系建设主体缺位

随着纺织行业管理机构的撤消,在行业组织尚未起到产业组织职能的情况下,制定行业长期发展战略,选择技术方向、组织协调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消化引进技术等关系行业长远发展的工作停滞不前。而且,改制前,我国纺织行业的大院大所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主要来源,企业一般不配置重大技术的研发能力。这些大院大所还担负着共性技术的工程化、技术的系统开发等职能。院所企业化改制以后,利益机制的变化决定其不会再为行业中的其他企业提供技术,而改制时也没有对企业今后的技术来源问题做出安排,使得纺织行业共性技术来源日趋枯竭。

三、推动纺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

一是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行业创新示范体系,集中力量解决行业技术创新中的共性问题,加速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二是政府部门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企业技术、产品创新和品牌培育的利益、积极性,强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引导企业提高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促进我国纺织品原产地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开发和注册,塑造和提升我国纺织品原产地形象;研究制定对纺织品服装产品的登记备案制度,以适应国际化的生产需要,促进新型纺织品及服装品牌的创新发展。三要推广建设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使其成为提升纺织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经营、管理水平,加速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四是要加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组织建设,对其中的非盈利性机构给予政策扶持。

(二)构筑技术创新融资体系,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

为此,一是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对技术创新投入;二是政府通过税收、信贷等手段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三是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尤其要构建适应纺织工业进入微利时代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作为研发投入主体的纺织企业有能力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强度。

(三)制定有关政策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

建议设立纺织行业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金,专门用于帮助有关企业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主要用于与引进技术有关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

(四)选准技术开发的切入点

纺织行业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纺织大国,当之无愧

记者:目前,中国纺织业在全球市

场处于什么样的态势?

高会长:我国已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纺织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从以制造为主的产业,转变为参与全球产业链全过程的产业:从以出口为主的产业,转变为以满足内需为主的产业:出口则以加工贸易为主转变为一般贸易为主,以OEM为主转变为以ODM为主。2010年生产总值已达47650亿元:化学纤维2010年3090万吨:纱产量201O年为2717万吨。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麻纺织品、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达4130万吨,已经超过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的一半。

我国人均年纤维消耗量已经超过15公斤,远远超过世界人均纤维消耗量。我国生产消费不断扩大,带来了进口增加,尤其纺织原材料进口不断加大,2010年进口棉花已超过300万吨,进口棉花已占我国用棉量的三分之一:我国羊毛用量的四分之三、亚麻用量的四分之三、化纤原料的40%都要依靠进口,带动了国际相关行业的发展。

2010年,纺织品服装出口2065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三分之一,占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的41%,欧洲进口市场的40%。

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记者:一提起纺织工业,国人就

会认为它属于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高科技含量不高。事实是这样的吗?

高会长:这种看法很片面。只有传统的技术,没有传统的产业。事实上,我国纺织业是最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业之一。几乎所有当今世界的高新技术在现代纺织业都有应用,同时纺织业的发展又推动了新材料、新技术的进步。

目前,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高性能、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材料技术,新型纺纱、织造与非织造技术,高新染整技术,产业用纺织品加工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型纺织机械以及信息化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取得重大进步,多项高新技术在纺织产业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批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化取得突破,碳纤维、芳纶、芳砜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硫醚、玄武岩纤维高强力、耐高温的高性能纤维和竹浆纤维、麻浆纤维等生物质纤维已经实现产业化生产,正在进一步开发系列品种,扩大应用,多数技术及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和先进装备在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大容量、高起点、低成本为特点的国产化新型聚酯及配套长短丝技术装备在行业中广泛使用,百万吨级新型PTA成套国产化装置已经研发成功,棉纺自动化、连续化、高速化新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一批新的加工技术推动了产业发展,紧密纺、喷气、涡流纺、嵌入纺等新型纺纱技术的采用使纱线产品品种更加丰富;产业用经编和立体编制技术进步大大拓展了复合骨架的加工领域,突破了风力发电叶片、卫星支架、火箭喉衬等加工难度极大的产业纺织品成型技术;国产土工合成材料在青藏铁路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成功解决了高原地质裂缝、冻土隔断、保温、防渗等系列难题。一批批新型抗菌防臭、吸湿排汗透气、防辐射、抗静电服装和婴儿、老年人一次性尿布(裤)、妇女卫生巾、擦拭布、湿巾等卫生产品的推出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先进生产技术与时尚创意的结合,明显增强了纺织服装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十一五”期间,大中型纺织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均增加了近2倍。

全行业整体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先进技术装备投资不断增加,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则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加速退出,行业技术素质和生产效率稳步提高。全行业共引进国外先进装备近368亿美元,采用国产先进装备约4000亿元人民币;化纤行业共淘汰陈旧的小型聚酯装备约300万吨,淘汰落后抽丝能力约150万吨,印染行业74型染整设备基本淘汰。目前,全行业1/3左右的重点企业技术装备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品牌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品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国内外两个市场对中国纺织服装品牌认知度明显提高,特别是国内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购买欲望增强。纺织企业品牌建设的内生动力明显加强,初步形成了一批以设计创意为主业的园区。我国纺织工业已经从纺织品加工制造层次转向承接纺织、服装产品设计和创意阶段,服装出口由OEM(加工生产)向0DM(设计生产)和OBM(品牌生产)转型,纱线、面料、辅料等中间产品的品牌价值也得到市场认可。

向纺织强国迈进

记者:目前,国内大部分纺织产品的生产过程早已摆脱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几乎所有现代先进技术和高新材料在纺织生产过程及其产品中都有体现。那未来十年,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高会长:总体目标是将中国打造成世界纺织业强国。要坚持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为重要支撑,以繁荣市场和扩大内需为根本出发点,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着力点,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手段,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引领时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

记者:具体如何操作呢?

高会长: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纺织行业创新机制。开展纺织工程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科学研究。探索具有纺织行业特点的产学研用新模式,在高新技术纤维、染整后整理关键技术、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回收利用、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推动建立纺织产业技术联盟。

引导大型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部分创新型纺织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5%。支持纺织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加强部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促进先进技术在行业内的有效推广应用。支持骨干企业在海外设立或收购兼并研发机构。

支持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纺织行业基础科学研究,开展纤维材料功能优化设计、成型基本理论研究,开展高性能纤维尤其是低成本高性能纤维产品的研究,开展环境友好型油剂、溶剂、特种化纤功能母粒研

发等精细化工研究;研究纤维在梳理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特征、成纱机理,功能性纱线、纺纱织造在线系统的基本理论:研究纺织改性酶、生物酶漂白、等离子体前处理等前沿技术:开展机械结构运动力学分析、机械振动分析、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以及气体力学、流体力学、电子、激光等基础理论在纺机行业的应用研究:通过跨学科理论研究,开展智能纺织品服装的研发与试制。

编制和修订纺织工业相关标准,提升纺织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强化标准实施工作,建立与我国纺织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纺织标准体系。加快研究制定纺织新材料、生态纺织品、功能性原材料及纺织品、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再生利用等方面的工艺、技术、设备及其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完善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相关新标准,如CAD技术标准、服装用人体测量国际标准、色彩标准等。密切跟踪纺织品服装国际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变化,建立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快速应对机制。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广泛利用材料、电子、生物工程和信息等先进技术,针对纺织装备、工艺、管理等进行改造提升,运用新型纤维、新型或特种纺纱织造、经纬编双层和多层复合织造、自动化在线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等技术,丰富产品品种,改善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力发展技术性、个性化、功能性、绿色环保和智能化等高附加值纺织产品。

针对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组成部分的高新技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端纺机制造、部分产业用纺织品等,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叶片用材料、电池隔膜材料、智能纺织品、航空航天用材料、环保过滤用纺织品、人造器官用仿生材料等,扩大纺织产品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

加快自主品牌建设 全面提高纺织品服装的质量水平和质量稳定性,在国内外消费市场确立可信赖的产品质量信誉。制定切实可行的产品质量发展目标,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与方法,完善产品质量责任制度,积极开展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认证;建立健全从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储运销售、技术服务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加大企业研发设计投入,着力培养设计师队伍,提升品牌设计创意水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吸收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世界时尚文化,提升自主品牌文化价值;的纺织品服装设计创意中心。

不断完善和创新营销模式。根据纺织产品市场需求,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大力发展生产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加强销售网络建设i加快自主品牌国际化步伐,鼓励具备条件的自主品牌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逐步建立服装、家纺自主品牌海外销售渠道,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加强品牌管理和品牌创新。明确自主品牌发展战略,加强品牌管理,提高品牌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物流、服务以及宣传推广各环节的整合能力;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侵权,引导企业积极进行国内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为企业自主品牌寻求法律保护。

提高行业国际化水平 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市场,保持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市场份额,并通过质量、设计和品牌的提升,提高产品单价,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引导企业开发适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需求的产品,开辟新的营销渠道,提高向新兴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比重,鼓励探索与发展中国家的多样化双边和多边贸易模式。

支持纺织企业“走出去”延伸产业链,整合资源和开拓市场渠道。鼓励和引导品牌企业“走出去”,通过投资、收购、入股等形式进行境外投资、品牌收购、设立境外合作区、设置销售网络等,培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纺织企业,推进跨国公司发展,实现企业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在投资和贸易环境更优惠的国家投资设厂,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和风险,寻求更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