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光电前沿技术

光电前沿技术

光电前沿技术

光电前沿技术范文第1篇

本文试图从边沿网络——1个非技术性描写的网络划分,谈谈其建设思路以及对于运营商的价值。

边沿网络的概念

咱们先看ITU-T 一九九五年在G.九0二中对于接入网的界定:接入网是业务节点接口SNI与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传送实体。人们公认接入网是网络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在我国910年代后期,发展接入网被提到无比高的地位上,在原邮电部电信总局的踊跃推进下出台了1系列的标准法规,随后以V五接口为特征的IDLC(综合数字环路载波)在全国大范围建设,这时候的接入网建设几近全体都是提供PSTN/ISDN电话业务。在这1阶段,我国的接入网发展不管是在标准上,仍是在建设范围上都居于世界前列。与此同时,北美以及发达国家受互联网的发展刺激,主要是在开放运营竞争的推进下,基于IP的宽带网络迅速扩张,“宽带城域网”这样1个用计算机技术术语描写的网络已经被公家接受为公用电佩服务网络。宽带接入网的发展也遭到尤其的关注,而原来ITU-T定义的接入网及其3项功能(传输、复用以及交叉连接)已经没法适应宽带接入网。直至一九九九年ITU-T才在Y.一二三中界定了IP接入网:业务提供商ISP与用户驻地网CPN之间的网络。其功能比PSTN/ISDN的接入网繁杂了许多,这也直接致使了宽带IP接入网建设以及管理上的难题,但这涓滴没有影响投资者在新世纪之交对于1个全新的、堆叠的宽带IP网络建设的热忱。在国内,宽带接入网一样吸引了大批不同违景投资者的大量资金以及眼光。此时接入网服务的对于象主要仍是居民用户。投资者认为,“电子商务”以及“网络生存”行将成为人们的1种糊口方式。

然而,进入二一世纪,跟着互联网经济泡沫的幻灭,前期的投资远没有在随后的业务中患上到预期的回报,全世界的网络运营商在网络的建设以及运营上都呈现了史无前例的难题。于是,运营商开始沉着地分析自己的经营策略以及用户体系,1方面,人们意想到对于居民用户的投资以及回报将是长时间的,采取LAN圈起的大量荒地,要有5年或者更长的耕作期,还要“风调雨顺”;另外一方面,对于企业用户,却因为其业务量大、服务需求旺盛而日趋遭到运营商的注重。现在,运营商在网络计划以及建设中更关切对于新的运营模式的支撑、对于不同业务的支撑,对于现有网络资源的应用以及投资的增值收益。

本文论及的边沿网络就是针对于这1环境给定的1个非技术性描写的网络——公共电信网络的边沿。如果要用现有的技术术语描写的话,边沿网络包含汇聚层网络以及接入层网络的1部份或者全体,是接入用户的最后1段网络。从价值的角度讲,边沿网络是已经有核心网络与大用户之间的商业网络。它强调两点,1是强调大用户,即:企业、院校、政府部门、商业写字楼、宾馆或者其他电信运营商等,他们是信息以及通讯需求最活跃的用户,是运营商客户体系中最有价值的用户;2是重在发掘已经有网络的潜伏价值。

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运营商对于于网络的认识更多的是从价值,而不是技术的角度去认识网络,尤其是对于于接入用户的网络边沿。边沿网络就是这样1种业务驱动的网络,主要提供如下业务:

*专线业务:为大用户提供出租电路或者带宽;

*业务接入:为接入运营商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充当“运营商的运营商”;

*增值服务:提供除了网络基础设施之外的增值业务,如提供用户带宽管理、业务管理、接入节制管理及多种方式的计费管理等。

因而,边沿网络是运营商“接入”收入最敏感的网络,并已经经成为运营商竞争与争取的主要领域,它的价值将成为运营商长时间关往的焦点。

边沿网络的分析

咱们试图通过对于核心网络的发展、现状以及趋势,用户的业务需求、技术的发展、运营模式的变化和影响投资收益的略本等多个方面的分析,以求发现边沿网络的价值所在。

以太网承载的IP以及E一承载的TDM(时分复用)业务将是边沿网络的最主要的业务

Everything over IP公认代表着网络技术发展的方向,城域网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树立1个基于IP技术,面向宽带数据以及多媒体业务利用的网络。但目前它的网络笼盖以及服务质量还远不能知足许多业务的服务质量以及用户的请求(照实时性、安全性等)。同时虽然吉比特以太网技术在城域网上不会成为主流技术,而从网络边沿的最后1段以及用户驻地网的技术上看,以太网技术以它优异的扩大机能以及低廉的本钱,无可争议地成为提供宽带业务的主流技术。

基于TDM的网络尽管在传输突发性数据时效力低下,然而它的业务质量以及安全性为企业用户所普遍认同,使传统运营商再度认识到其庞大的TDM网络资源,尤其是丰厚的二M电路(E一)价值所在,现在许多运营商都在应用运营本钱更低的TDM传输网络(而不是DDN网络)为团体用户提供专线服务,解决数据以及视频信息的通讯。运营商对于投资收益的关注必然在至关长的时间内使TDM网络与宽带IP网络长时间共存。

混合或者综合的光纤传送接入方案是边沿网的必由之路

运营商的核心网络大都是堆叠建设的多种业务网路,如基于TDM的业务网络、ATM/FR以及IP网络。ATM技术刚呈现时,曾经被寄与但愿:依赖它建成1个宽带的综合业务网络,然而其本身完善技术的繁杂性,在互联网以及光纤技术迅速发展的冲击下化为泡影。同时跟着经典IP技术在运营服务上的局限性日趋显露,宽带城域网的多业务处理以及传送网络正成为新的技术热门,只是技术成熟以及构成网络范围尚需光阴。而连接众多用户的边沿网络对于于本钱更为敏感,采取堆叠方式的网络建设显然不公道,技术上更趋向多种网络以及业务的混合/综合提供能力以及统1的管理能力。

边沿网络多样化的运营管理请求

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下,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网络元素批租以及业务外包等多种经营模式的呈现给运营商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同时因为边沿网络接入用户的多样性,对于网络的运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请求,网络所有者不但要斟酌自己的运营管理请求,还要为网络承租者提供“可运营、可管理”的能力。不但要斟酌传输链路、端口的管理,依据用户的请求不同,还要斟酌业务带宽、用户接入节制、网络安全、流量检测、计费等与运营有关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自己也为其他运营商提供网络解决方案以及更多的业务解决方案,同时带来更多的增值业务以及收入。

采取混合网技术的边沿网络建设思路

目前运营商为大用户提供的网络,因为历史的缘由比较繁杂,几近笼盖了X.二五、DDN、FR、ATM、Ethernet各种技术,和SDH、PDH、各种业务复用器,乃至大量的“光猫”,连接用户的传输路线也是重复良多,管理上更是问题多多。现在运营商开始计划以及设计面向大用户的边沿网络。在对于边沿网络进行了上述分析以后,咱们提出:以用户的实际业务为驱动,现有网络为资源,快速地提供有

价值的用户接入服务,在末端网络上采用本钱优势凸起的光纤混合网解决方案建设边沿网络。

对于于网络边沿或者接入网来讲,因为网络要延伸到所有用户驻地,网络接入的本钱在每一线的分摊问题上10分凸起,人们都在试图找到1种可以包容各种业务的综合网络解决方案。基于ATM的宽带接入网曾经是1个被ITU-T定位为综合业务的理想解决方案,并前后通过了VB五.一/VB五.二接口协定建议,然而跟着ATM技术的被否定,而很快退出综合接入的领域,随后,综合业务的宽带接入网几近没有人再提了。分析其缘由,不难发现在技术上,如果在交流以及路由层面(2层以及3层)上斟酌业务(如TDM业务以及IP业务)的综合,既要寻求统1的交流技术以及集中的业务节点,又要保证全程全网的互联互通以及端到端服务质量,使患上协定以及节制繁杂化,投资巨大,没有可行性。因而应用SDH的可靠时钟、低时延保证以及快速维护倒换机制的多业务城域传输技术成了新的技术热门。

在提供业务汇聚以及接入的边沿网络的问题上,人们更关切业务中的承载复用,而非交流或者路由选择,因而,如何有效地提供多业务传输以及接入手腕是边沿网络最有价值的部份。与业务综合技术相比,混合网技术不斟酌在网络高层上的业务适配,而只是通过简单的复用技术实现多种不同的业务在同享的物理媒介(光纤)中混合传输。这类与功能相匹配的技术配置可使节点装备的本钱优势无比凸起,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光纤资源,统1的网络运营管理系统也为运营商提供了有效的管理以及运营手腕。

光电前沿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物理教学 物理前沿知识 渗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步入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阶段,物理学为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作为公共课的大学物理课程自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面临课时少、内容多等客观因素情况下,教师总是回避和忽视物理教学的现代和前沿知识的介绍。其实这是一种不妥的认识和作法。

如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适时地渗透现代物理和前沿知识,让学生了解当前物理学前沿正在研究的热门科学难题,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其有利于学生的物理思想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浓厚的研究兴趣、唤醒神圣的好奇心,更是时展的需求。

1 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物理思想培养

物理学发展的重要一环,就是在不断地提出假说,并经过实验验证,对提出假说进行完善或者摈弃的过程。在现代物理和前沿知识的研究中这一思想体现得尤其突出。例如:“玻尔理论”的提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揭示微观世界基本特征的前景,为量子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创举,不愧为爱因斯坦的评价——玻尔的电子壳层模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玻尔理论也有其局限性:这个理论本身仍是以经典理论为基础,且其理论又与经典理论相抵触.它只能解释氢原子的光谱,在解决其他原子的光谱时就遇到了困难。如把理论用于非氢原子时,理论结果与实验不符,且不能求出谱线的强度及相邻谱线之间的宽度.这些缺陷主要是由于把微观粒子(电子,原子等)看作是经典力学中的质点,从而把经典力学规律强加于微观粒子上(如轨道概念)而导致的。可见,科学的进步就是有继承才有发展,继承必须寻找正确的方法,科学的继承方法就是有批判地继承,这样才能前进。我们的大学物理教学就是应该通过向学生灌输现代物理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

2 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过程十分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一般能力而言,有: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它表现在对问题明确后,立即作横向联系和纵向比较,向深层次探索和研究,从联想中得到相关结论,或者从特殊拓延到一般,寻求更有规律的东西。现代物理知识就极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介绍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后,学生就会由光对物质的作用而与电场、磁场联系提出光周围是否存在“光场”类似的问题。虽然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但对促使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有利的。

3 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教学有利于激发浓厚的研究兴趣

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往往有厌学和畏难情绪,这与内容枯燥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量地介绍一些近代物理和前沿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学习中,好奇和兴趣对人类的学习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某问题有了好奇心,就会对如何搞清问题的实质、怎样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动力;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近代物理技术如光纤、光电效应、激光、超导等的实验和在各领域内的应用的介绍又极大地唤醒学生神圣的好奇心。比如向学生介绍一些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超导技术,高温超导线材能耗低,通电能力是相同截面积铜导线的100倍以上,目前已被广泛用于超导电缆、超导变压器、超导电机、超导限流器、超导磁分离器、超导磁共振成像(mri)、超导储能装置、超导磁悬浮列车等应用产品的研发,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如果能重视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不仅能起到起点缀的作用,更重要是能激发学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唤醒神圣的好奇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明白,有许多问题是不能用经典物理解决的,必须要用近代物理才能解决,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4 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教学更是时展的要求

光电前沿技术范文第3篇

(一)专业缺少创新、前沿性这种兼具科学性质的前沿性的专业必须要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在我国科学进步发展的同时,其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成果也应当有所进步。物理电子专业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它是否具备发展动力对于我国整个社会的科学生产力的提高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但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在该专业所涉及的众多知识理论体系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所以最终导致该项专业缺乏了创新性以及前沿性稍显滞后。

(二)教学模式存在的相关问题物理电子专业的专业性、理论性都非常的强,其所涉及的很多知识体系都尚未建成,需要进行研究探索不断改革。所以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便是高校在该类专业教学问题上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师专业水准的缺乏,因为该专业一直处于更新的状态,教师很容易出现知识滞后的现象。此外,高校在进行课程投入的时候更会侧重于低投入、高回报的教学模式,对于物理电子专业的投入较少,致使其教学资源相对缺乏。

二、物理电子专业未来发展方向

(一)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相关的部门应该意识到目前我国物理电子专业在设置上的不足,采取相关的措施更加科学化的设置,对于真空物理以及光电显示器件、电子光学与仪器、声学物理、电光源等技术领域都应实现合理的设置安排。专业不能仅仅集中于小范围之中,需要设立完善的专业体系,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社会输出全方位的人才。要让更多的高校学子接触这样的专业,只有这样,我国的物理电子专业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专业创新性以及前沿性创新是所有的事物得以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创新改革才能跟随时代进步的潮流。物理电子专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其需要创新来作为其发展的动力源泉。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在进行探索的道路上一定要重视创新思想的引入,坚持揭示物理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沿,经常开展研讨会对现当代的先进技术进行探讨。同时,也可加强与国外在该领域具有发展成果的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有选择性的适用于目前我国的发展现状中。

光电前沿技术范文第4篇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parallel and series use of thyristor,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some commonly used trigger isolation technique of thyristor valve assembly and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isolation technique. The coupling energy obtainment power isolation technique of a kind of photoelectric trigger isolation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this technique in high voltage motor soft start is presented.

关键词: 晶闸管;光电触发;耦合取能

Key words: thyristor;optical trigger;coupling energy obtainment

中图分类号:TN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036-02

0 引言

电力半导体器件产生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单只6500V/5000A的器件,但在高电压、大电流领域的应用时还不能满足电力电子装置的耐压需求,所以还必须采用多个半导体元件的串并联的使用,随之而来就会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触发系统的电压隔离技术就是其中非常关键而又较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目前常用的隔离方法主要有直接光触发隔离、间接光触发隔离、高压脉冲变压器触发隔离。本文在分别介绍各种隔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间接光触发系统,以便该技术能够在高电压大电流电力电子领域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1 常采用的隔离方法

1.1 直接光触发隔离 所谓直接光触发就是将触发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直接触发高位晶闸管。此种方式利用光纤技术来隔离高电压,传输损耗低,电磁兼容性非常强且运行安全稳定。但因光控晶闸管制造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且国内厂商还不具备该项产品定型批量生产的能力,而国外产品又价格高昂,所以此种方式的应用还停留在航天领域,不能够大范围的推广。

1.2 高压脉冲变压器触发隔离 此种方式也称电磁触发隔离,即使用特制的高压脉冲分配器来隔离高低电位,此种方式电路结构简单明了,但电磁隔离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高压脉冲变压器制作工艺复杂实现的技术难度较大,特别是在35000V以上的电压工矿下应用非常困难而且体积较大,其二电磁触发存在较大的电磁干扰这对串联阀组应用是非常不利的。电磁触发脉冲变压器常采用图1、图2两种电路形式。

图2较图1有较小的体积优势,但图1较图2有较好的脉冲一致性。

1.3 间接光触发 所谓间接光触发即光电隔离触发,即触发信号由电脉冲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输至元件侧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触发晶闸管,此种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触发环节,但此种技术需解决的问题在于高位触发晶闸管回路电源的隔离问题。同样我们可以采用隔离高低压的电源变压器,此种方案简单明了,但制造工艺复杂困难,当主回路电压等级为35kV以上时实现起来较困难且在高压大电流应用时存在严重的电磁干扰,给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目前此种触发形式高位晶闸管触发电源采取的是高位耦合取能的方式但需要每只晶闸管配一只高压互感器并配合晶闸管阻容吸收回路用以取能,技术相对较复杂并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笔者在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为基础的情况下大胆的提出了低压电源耦合隔离取能至高位晶闸管触发回路电源端,电路如图3。

在互感器原边通过单位电流在相应电路输出处可等到需要的电源,同时可按照实际需求调整互感器的二次输出功率达到设计要求。

触发回路设计如图4、图5、图6。

工作时只需将图3获得耦合隔离电源加于图6即可。

1.4 测试及实际应用 该触发及取能方式在触发国产KP3000A/5000V时测得脉冲前沿波形如图8:(测试仪器TEKTRONIX TDX3014型示波器,fluke97示波表等)。

测试波型无杂波干扰脉冲前沿0.34us上升至5V,脉冲器前沿陡峭,峰值电流600mA,脉冲对称度小于0.5度。

目前该触发系统已经成功的被应用到高压电机软起动装置当中,实践证明该触发装置隔离可靠触发对称度高,触发功率较大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于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阀组触发当中。

2 结语

电力电子元件的产生推动了电气设备的技术革新,当前已有单只较大功率的元件,但因生产工艺的限制在高电压大电流的电力电子装置中还需要元件的串并联使用,那么选择一种好的触发隔离技术是装置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所在,笔者将自己的一点心得写于此,仅供参考,望斧正。

参考文献:

[1]昃萌,廖敏.故障电流限制器的晶闸管阀触发与监测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10(10).

光电前沿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光伏电场;实践应用

光伏发电是当前较为前沿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发电方式,其因为自身的绿色、无污染及可再生等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疆域辽阔,纬度跨越较大,光照资源极其丰富,所以在我国研究光伏发电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专家估计,到十三五结束时,我国的光伏发电将会占到全国总电力装机的6%左右,大量的光伏电场将会相继建成并且投入使用。在光伏电场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光伏发电技术不断向前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的应用不仅仅能够促进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本身也具有重要意义。

1相关概念综述

光伏发电中的“光伏”,实际上指的是光生伏特效应,即我们常说的光伏效应,它指的是半导体在受到光照射时能够产生电动势的现象。当前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制作各种光电池等等,进一步发展为光伏发电。光伏发电中的光主要指的是太阳光,光伏发电指的就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基本原理,利用特制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全部过程。由于太阳光是一种非常绿色环保,不会产生污染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所以当前光伏发电已经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能源利用方式。电子信息工程则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门应用学科,它只要研究的对象是电子信息的处理和控制等等。基于电子信息业在当前已经成为全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当前也成为非常热门的学科和专业。而光伏电场中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在当前仍然局限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本身的特点和范畴内,其主要发挥的作用仍然是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得以广泛应用,对于光伏发电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它能够在获取数据、处理数据方面更加精确,为光伏电场作业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依据。要知道,光伏发电中基本上都是电子元器而很少有机械原件,相较起来更容易发生各种故障,需要做好更为精准的监控和控制。并且在光伏电场中,各项传感器测量的参数需要非常精确,参数的细微差别将会对整个发电系统的监控和处理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它大大解放了人力和物力资源,能够以充足的资源投入到更多的方面去确保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计算机没有广泛应用之前,发电站的数据监测和处理只能够依靠人力,不仅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也容易出现各种细微的谬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作为一项在当前非常成熟的技术,无论是数据监测还是数据采集又或者是数据统计都非常快捷和精确,解放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应用的实际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的实际应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数据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统计。首先,数据测量中的实际应用。传感器是光伏发电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主要承担的是数据测量的重要任务。传感器测量的数据是否准确将会对整个发电系统产生巨大影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感器测量的周期性误差、偶然性误差、量化性误差都进一步降低,测量数据更加精确。其次,数据采集中的实际应用。传感器可不仅仅是进行数据测量,其在测量出数据以后,会进一步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传送。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之前,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需要进行模拟转换,需要将数据先转化为模拟信号,再转化为数字信息,很容易出现失真情况。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以将数据直接传输,最大可能地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再次,数据分析中的实际应用。这里的数据分析并不像字面上说的那样仅仅进行数据的分析,电子工程技术发展到今天甚至能够直接根据数据进行决策。举例来说,光能相较于水能来说,可控性更差,所以很容易出现孤岛现象,而利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光伏并网的决策系统就能够在受到异常波形时及时作出分析和决策。最后,数据统计中的实际应用。传统的数据统计依赖于人力,容易出现错误。而数据统计在光伏发电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电场通过长期对数据的测量、收集和分析,能够据此作出进一步的决策和改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地统计电场运行以来的各项数据,对光伏发电过程不断改进,使其能够更加稳定、高效率地运行和发展。

4结语

当前的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和网络的时代,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已经不是一门前沿的学科,而成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成熟学科。但是由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本身无穷无尽的发展潜力,其可以与很多前沿的学科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创新性的实践应用,在光伏电场中发挥重要作用就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近些年来与实践领域相结合的最好例证。当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的实际应用主要是在处理数据方面,最得到广泛应用的是在数据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统计中的应用,其仍然没有摆脱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本身的特点。未来随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光伏发电的不断发展,相信二者会有更多的结合,为全面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本煜.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0(12):111~112.

[2]白波,王蔚琼,张主杰,刘炎东.关于光伏电场中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05,(07):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