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电话:xxxxxxxxxxxx 邮箱:xxxxxx@163.com性别:女

籍贯:安徽合肥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出生年月:**.12

家庭住址:安徽合肥xxxxxx

教育背景

2008.9—2012.6xx大学经济学院本科 经济学

主修课程: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毕业后班级第7名(80人)保送本校研究生GPA:3.42/4.00

2012.9—2015.6xx大学经济学院硕士产业经济学

主修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

工作经历

2015.7-2015.10xxxxxxx支行储蓄柜员

负责日常储蓄业务、工资、现金款箱、ATM清钞等

2015.11-至今xxxxxx支行 对公客户经理

主要负责公司类、集团类客户的营销维护、授信申报、对公信贷业务的办理等

熟悉客户群体:交通建筑类国企、家电、橱柜等制造业客户、产业投资类客户

相关业务:贷款、银票、贸易融资业务(保函、信用证)、投行类业务等

资格证书技能

行内:公司部经理任职资格

投行业务资格证书、票据业务资格证书、信贷审批(综合)资格证书

计算机水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语言水平:CET四级574︱CET六级489︱剑桥商务英语中级证书

获奖情况

工作:2016年xx银行总行先进个人2016年xx银行合肥分行先进个人

2017年xx银行合肥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能手

硕士: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1次)

本科: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

2009、2011年度“优秀团员” 2010年度“优秀学生干部”(3%)

xx大学校级“品学兼优毕业生”(1%)“优秀毕业论文”

个人素质

较强的学习能力,迅速上手新产品、新业务

工作态度积极、责任心强、严谨细心

流畅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同事共同协作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目前高职金融投资类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制约因素

1、金融投资行业的知识密集型特征与高职生源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金融投资职业是在充满风险的金融市场从事投资或投机事业,以智力作为主要职业依托来谋取投资收益和投机利润的,需要从业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专业素养。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却不利于高职院校吸收这样的优秀生源。按照目前的高考录取政策,高职院校作为最后批次录取的院校,只能在普通高校录取之后才能录取。虽然也是择优录取,但其实是把最差的生源留给了高职院校,客观上造成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低下,教学难度大,教学质量不高,这与金融投资行业的“知识密集型”要求相悖,不利于高职院校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金融投资行业,给高职金融投资专业的教学与发展造成先天。

2、金融投资行业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与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理论的教学理念之间的矛盾

金融投资行业是从事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工具买卖的,其高风险性要求投资者决策时要做出周密而详细的分析、论证和预测才能进行投资操作。这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功底才能够胜任。但目前高职教育的理念是重技能训练轻理论学习的,以能力本位课程作为学习的目标。这对大量重复工作的理工科专业来说也许是好的培养模式,只要多练习就会熟能生巧,最终掌握技能,而不必强求技能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但对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来说,既没有相同的市场环境和相同的分析模式,也没有相同的投资对象可供参考,每一次投资分析与决策都是创新性的,所以高职院校目前的这种教学模式并不适合金融投资类人才的培养教育。相反普遍高校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理论学习和原理分析,过程推导的导入式教学方法可能更适合金融投资类人才的成长。这也是目前金融投资类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大都注重学历的原因所在。

3、就业市场要求的高学历与现行高职院校的大专体制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定位于高职高专类,学生毕业后的学历相当于专科学历。而目前就业市场上对金融投资类人才的最低学历要求大多则是本科,与金融投资岗位直接相关的职位更是要求硕士以上学历,高职学生毕业后要想在金融投资类公司谋一份职业比较困难,这种体制与市场之间存在的矛盾使高职金融投资类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很多学生毕业后因为学历不合格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直接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根据调查,金融投资专业毕业的高职学生毕业后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的不足10%,大多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和营销的工作。即使有些被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录取,其所做的工作也基本与专业无关,大多从事接待和服务之类的工作。这是当前高职金融投资类专业的发展遇到的体制障碍。

4、金融投资职业的高技能要求与高职院校技能培养条件之间的矛盾

金融投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备分析研判、操作、资金管理和情绪控制等多项技能。这些能力的获取需要从业者进行长期艰苦的操作练习,其中重要一环是进行实盘操作练习。就好比学游泳,在岸上不管理论学得多好,不下水练习是不行的。纵观国内外金融投资大师的成长过程,都是经过长期艰苦的实战,历经学习——实践——总结——再学习——再实践——再总结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才成功的。这表明金融投资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过程这一环节。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虽也转变到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与其他专业真刀实枪的实践教学环节相比,金融投资专业的实践环节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模拟操作”这个准实践的层次上。各高职院校也大都采用的是“电脑+软件”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没有资金或没有条件进行真的实盘操作练习。模拟实践虽也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模拟操作毕竟是模拟操作,资金的虚拟性和约束力的软弱性使投资者不论从心理压力上还是从重视程度上都无法达到真实操作环境下的训练效果。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分析大师众多而投资大师少见的现象,从某些程度上讲就是因为我国高校金融投资教育长期存在着重理论学习而轻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造成的。

5、专业目标的统一性和各校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统一性之间的矛盾

金融投资专业的职业目标是很清楚的,市场定位也很明确,就是在金融市场上从事金融工具交易以赚取利润。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从事金融投资职业的误解和偏见,加上过去曾对“投机”行为的批判,使得人们的观念中仍对这个行业存有戒心,总认为这是个不太正当的职业,再加上其风险性较大,使得国人谈“投机”色变。我国发行股票之初遇到的无人认购就是这种心态的体现。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建立近20年了,但投资者人数仍占不到10%。说明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投资理财渐趋热起来,但仍受到传统认识的束缚。表现之一就是招生难,家长对这行仍然认识不到位,不赞成和支持孩子报考金融投资专业,二是高职院校或由于就业方面或由于认识方面的原因对这个专业的定位不清晰,不统一,差距很远,有的甚至完全偏离了这个专业。比如有的学校定位于会计方向,有的定位于财务管理方面,有的定位于单一的证券投资方向,有的定位于银行保险等方向等不一而足。使得金融投资专业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导致行业目标很清晰的专业在实际中存在着市场定位很混乱的局面,既不利于专业的深入发展,也不利于学校之间的交流研究,更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

二、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优秀的金融投资大师

高职金融投资类专业发展面临的上述困境和矛盾使人们产生怀疑,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优秀的投资大师呢?是不是金融投资类人才不适合在高职院校的培养呢?翻开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发展史和史上著名投资大师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我国高职金融投资类专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不调整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高职金融投资专业的发展就会走入死胡同。相反如因势利导,适时调整策略,高职金融投资专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1、国外金融投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

金融投资人才的培养与成长离不开发达的金融市场,当今世界上最为发达的金融市场大多出现在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以美国的华尔街为甚。所以顶尖级的优秀金融投资人才与大师级人物大都诞生在这里。综观这些优秀的金融投资人才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国外金融投资人才培养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高学历+高技能”模式。其共同点一是他们大多都是在名校受过深厚的金融与经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深造,大都获得了高学历,如博士学位或学历。二是在从事专门的金融投资之前,都从事过金融市场经纪业务的,这为他们日后从事金融投资事业打下了基础。显然这种培养模式正符合金融市场对投资人才的要求。另一个模式是“海龟模式”,这种模式认为,从事金融投资,不一定要高学历,任何人只要通过一定的训练都能成为出色的金融投资者。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期货市场的传奇人物理查•丹尼斯就是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本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为了验正他的“成功的交易员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而无关乎聪明才智与学历”的观点,他与朋友打赌实验,专门招聘了23人进行为期四年的实战操作练习,在四年的培训课程中,除3人退出外,其余20人都有上佳表现,平均每年收益率在100%左右。最成功的一名学生4年为他赚了约3150万美元。如今这些学生要么在基金公司任职,要么单干,成为美国期货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理查•丹尼斯这种培养金融投资人才的模式很像养殖场繁殖乌龟的做法,被人们称为人才培养的“海龟模式”。

2、国外金融投资人才培养方法与理念对我们的启示

“海鱼模式”对我国高职院校金融投资专业的培养很有启示。一是,高职院校能够培养高素质的金融投资大师。从理查•丹尼斯及其进行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金融投资人才不只是受过高等教育具有高学历的人才能从事,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要对金融投资具有浓厚的兴趣,经过系统和严格的基本知识与交易方法的训练,再经过大量实盘操作演练,一样也能成为出色的金融投资人才。我国高职院校开设金融投资专业是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也是顺应广大人民投资理财的需要的。应该大力发展,不应被眼前的暂时困境所蒙蔽。二是我国高职院校的金融投资专业在培养模式与训练方法上应有所改进。第一、一定要重视投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培养,并且把它放在学习的第一位,放弃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观念与错误认识。金融投资职业并不是简单地如士兵打枪哪样,只管瞄准而不管枪的构造原理。它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有知其所以然,才能在变化无穷的金融市场上获取利润。所以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当重要。第二、一定要进行实盘投资操作练习,不能纸上谈兵或进行软件模拟操作。这样脱离实际市场与真实持仓心理压力,是训练不出优秀的投资人才的。第三、要求学生对金融投资事业要有强烈的兴趣与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查•丹尼斯之所以能成功,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在选拔学生时尽管学识、性格等不同,但都要对期货投资怀有极大的兴趣。否则在后面的严酷训练与长时期演练中是坚持不下来的。三是高职院校在培养金融投资人才方面的投入一定要加大力度。不能仅限于“电脑加软件”的模拟操作阶段,在理论学习结束之后,一定要进入金融市场进行真实投资操作。这样才能造就真实技能。

三、高职金融投资专业如何走出发展的瓶颈

1、在学生填报志愿时进行专业教育

高职金融投资专业要想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走出目前面临的困境。就要从培养的第一步招生做起,把真正对金融投资有兴趣的学生招进来。这就要求在招生阶段对拟报考学生进行详细的专业说明与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介绍专业的学习课程,学习方法与学习要求与将来的职业前景,让学生对之有充分的认识。不能为了招生而把专业面临的风险与将来的职业不确定性或做夸大宣传,让学生放弃理想,或做虚假的式误导宣传,让学生不明就里稀里糊涂进来。给后面的学习就埋下隐患。在学生填报之后为了确保学生对自己兴趣的真实性有较大把握,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测试。以防止有些学生由于茫然没有专业可报而胡乱填报。

2、入学时交纳操作风险金,以备实战操练之用

在这方面可借鉴有些专业比如美术、汽车修理等专业的做法,为了保证学生将来实习之用,在入学时可收取一定数额的实盘操作准备金,与学费一同收取,但说明这些资金与学费不同,是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实盘操作的本金,学生如操作得好,毕业时学校在提取一定比例的盈余后把余额全部返还给学生。如操作得不好,这些资金就是学生实习操作期间的最大亏损额。如此不仅学生有了学习的强大动力和操作时一定的约束力,也解决了学校在金融投资实习方面的资金来源,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目前有些学校发生的学生为了投资而把学费投入到股市中去的现象就是因为缺乏这样的机制而发生的。

3、学校成立校园投资基金,纳入预算,以供学生实习之用

由于入学时学生交纳的实盘操作准备金数量不能太大,为了解决实盘练习时的资金来源问题,学校可成立校园投资基金,纳入学校正常预算,作为教学中的一块固定费用划拔给专业教研室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作为学生实盘操作的资金来源之一。校园投资基金在初期可采用财政信用的方式筹集或用其他信用方式筹集。等到资金规模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减少学校的预算份额。平时这些资金可交由专业教研室或研究所运作,制定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实行奖罚制度,这样一可以解决教师的科研局限于单一的写文章而与实际生产相脱离的问题,二可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三还可给学校提供一创收的途径。其实这在美国一些大学如哈佛大学等名校,早已成为学校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在这些学校,没有国家的经费投入,学校拥有自己的投资基金,或交由专门的投资公司运作,或由学校自己的基金会运作。资金一来源于校友的捐赠,二来源于历年的节余。高职院校尤其是开设金融投资专业的高职院校应该利用实践教学的契机,发展校园投资基金。

4、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适当增加理论学习的份额与比例

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时不能盲目的实行“一刀切”,对所有专业都实行一样的改革方案与模式,而应结合专业的特点实行灵活机制区别对待的原则。比如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的问题上不能强求一致,对一些理工科类可以要求实践教学比例大一些,但对一些文科类专业,其技能的基础就是理论。理论知识欠缺就无法进行实践教学。金融投资类专业就是这样。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分析研判工作占了投资过程的大部分时间,真正的操作只是几秒钟的事。而分析研判依据的是理论知识与专业素养,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式,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金融投资类专业中,理论知识还是占第一位的。一定要加强而不能减少。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金类学校 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 融合

广西财经类学校有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财经类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财经类研究型和实践型人才。对于财经类学校来说,让学生在学校内就感受到企业文化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财经类学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文化坏境是生成学生的价值观、意识理念以及思想精神的重要途径。当下,广西财经类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多缺失财经行业性、职业性、应用性的特征,从而导致财经类学生的就业理念、就业精神、就业素质比较薄弱。所以,财经院校应该注重将企业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促使学生在具有财经特色的校园文化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正确就业观,为毕业后更好的工作奠定基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具体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升财经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素质修养。根据近年来人才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如今的企业不再仅仅注重毕业生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更多的是在于对应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价值观、人生观的考察。企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具备优秀的职业精神,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大学毕业生。但是这些素质修养、职业精神和价值理念是无法在课堂知识的讲解中形成,学生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受其影响,是在赋有企业文化精髓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意识到财经行业中人才素养的要求,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理念,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企业打下基础。因此,广西财经类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要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教学体系的构建基础,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促进财经类大学生最大程度化的实现人生价值。

有效满足企业对针对性财经人才的需要。广西财经类学校是以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全能型、应用型的财经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广西的财经教育必须与市场、行业、企业紧密联系职业发展的特定性决定了财经类学生特定职业素质的养成。所以,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能够有助于明确学校的教学方向,并且还促进学校对技能型、创新型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迎合财经企业对针对性人才的需求。校园文化建设融合企业文化广西财经院校为当地企业培养基层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学生工作适应力的重要手段。

增强财经类学生的就业优势。单从就业角度来讲,现今的高等教育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将来工作的需求,因为大学生一毕业后大多会步入社会寻求就业机会从事工作,只有一小部分的人会选择继续学习。在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是人们重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经济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国内的就业竞争愈演愈烈,人才市场对毕业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财经类学校必须要重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发展状况,需将增强学生就业优势,提高学生就业率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学校不仅要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加强与企业发展的联系,还应该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使得学生在企业文化熏陶下逐渐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前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成为具有勤奋刻苦、爱岗敬业、乐观向上美好品质的并且深受企业青睐的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广西财经类学校企业文化的途径

对于广西财经类学校来说,构建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素质、高技能迎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样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注重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达到学生的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平衡发展。要想做好这一点,广西财经类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吸纳优秀企业文化的精髓,增强校园文化内涵。财经类学校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举措就是要引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元素,增强校园文化的韵味,故此,财经类院校必须要设计好企业文化的办学思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学校要树立现代化、开放性的办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高效利用社会企业资源。其次,学校应以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财经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最后,学校需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为学生营造企业性文化氛围。

搭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平台,注重校企沟通。财经类学校应该与金融企业多加开展学术交流会、举办技能大赛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从而推动学校企业文化的构建,学生能够在参与这类活动过程中加深对企业的了解,认知企业的文化、企业的价值以及企业经营理。与此同时,财经类学校还可以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当地金融企业的合作,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提前感受金融企业的文化,以此促进学生能够在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设置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相互合作的产物。在国内的一些财经类大学中,大学生创业基地已经成为学校加强对创业学生的创业指导、后期服务的重要手段,因此,财经类学校也应该借鉴这些优秀经验,在学校里设置大学生创业基地以此来推动校园企业文化的构建。在创业基地中,学校可以邀请当地企业的财经专家对学生进行技术和专业知识上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创业经验,促进学生在将来工作中更好的发展。

总之,构建企业文化是财经类学校赋予校园文化企业性特色的重要措施。所以,广西财经类学校要在遵循自身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前提下,根据各大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学校自身的地理环境、办学理念、办学方向、教育教学活动以及人才培养特性为出发点,进行校园企业文化的构建,以此促进对高技能、高素质、高水平的全面应用型的财经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 金融专业 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金融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掌握着巨大的经济资源,在支持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应的社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日增,但我国过去及现在的高等教育中金融专业人才,尤其是能够掌握现代金融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数量十分有限。金融学本科教育是金融人才培养的核心,只有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强调应用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培养适销对路的金融人才,是金融人才的根本出路,也是金融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培养卓越型人才正是现代金融教育的根本出路。

教育部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将卓越计划引入金融人才培养客观上可以适应金融学专业“数量化、微观化”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卓越化发展。

1、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学科和金融专业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金融学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这种变化。面对新形势,金融学专业建设必须秉承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训体系建设等核心要素方面着手,充分利用学校改革教学体系的东风,调动金融学专业教师的积极性,研究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

1.1、社会、学校与学科发展强化了金融学卓越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金融化进程的不断加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金融服务业的开放,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居民个人等对现代金融人才的需求旺盛,加快建设和发展现代意识的新型金融学专业将势在必行。根据教育部资料统计,全国有120所大学开办金融学专业,以平均每个大学每年80名毕业生计算,全国不过一万人。而根据劳动部门统计,每年需要金融人才2万人以上,而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在江苏省,大概有20所大学开办金融学专业,每年毕业生不过两千,这远不能满足江苏省的经济发展需要。

1.2、人才需求旺盛,但人才输出不乐观

尽管金融人才需求旺盛,但高等院校向社会输送的金融专业毕业生总量仍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开放的需要,合格、优秀的金融人才仍然是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紧缺人才之一。

一些院校的师资力量准备和硬件设施更新没能跟上扩招的步伐,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相当数量的学校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机制,除了本、硕、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外,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法上差异不大,缺乏科学的衔接与协调,而且学校培养学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术操作型人才的比例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或人才市场的需求并不一致。于是,一边是众多的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政府部门总是感慨优秀金融人才太难得,特别是在应届金融专业毕业生中“平淡无奇者多,出类拔萃者少”;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另一边有相当数量的金融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对此,未能及时调整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2、完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面临的机遇和问题

形势压力逼人,不过我们依然面临许多机遇和优势,只要有百倍的信心、坚定的信念,就能够化危机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搞好金融专业建设,我们仔细分析论证有以下机遇和问题。

2.1、具备的条件

2.1.1、学校的支持,学院的重视,教师的协作,学生的勤奋是金融学专业宝贵财富

江苏理工学院择机成立商学院是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不是简单的归并和资源的再分配;虽然学院成立只有四个多月,但我们感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关照和支持。学院领导多次深入金融系倾听教师和学生新生,经常与金融系领导就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专业特色的形成与凝练、教学与科研的相互驱动、学生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等进行指导和交流;金融系教师经常的交流、相互的帮助、工作的协调与配合、业务精益求精的品质、合理化的建议与意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无不体现着大家庭的温暖;特别是今年新生在进行了专业概论的教育和引导后,学生更加关注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

2.1.2、专业特色优势的体现

师资队伍的特色体现。教师分别来自不同院校,有助于整合和把握专业的现状和趋势;江苏理工学院金融系现有博士3人,计划未来3年内支持2-3名教师考博,引进和晋升教授1-2人,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档次。

专业定位的特色体现。金融学作为比较成熟的学科,结合我省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培养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大中专院校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特色的体现。为真真体现应用型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主干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方向拓展课为平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整合教学内容,对重复、交叉的内容进行删减和明确归属,构建以基础实验、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为主体,以校内实验和校外社会调研、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为依托,以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文为探究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条件特色体现。目前正在筹建金融证券模拟与银行业务模拟实验室的校内实习平台;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利用经济管理学院已开辟的实习基地,如常州工商银行、常州市建设银行、江苏省信托投资公司、华安证券公司、海通证券等有关实习单位进行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调研);二是正在开辟新的实习基地,目前已于常州市体制改革委员会、江苏省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常州分行等单位达成初步实习意向。

学生专业技能特色体现。由于本专业学生在就业中许多单位要求其必须具备工作经历的要求,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保险和证券从业、金融分析师、计算机等级和外语等级考试,克服进入市场的障碍。

2.2、存在的问题

2.2.1、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完善,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

从全国范围看,多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促使我国金融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已经有304所大学或学院(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编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设立了金融学专业,而且作为热门专业,每年的招生规模增长很快。但是高等院校向社会输送的金融专业毕业生总量仍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开放的需要,合格、优秀的金融人才仍然是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紧缺人才之一。与此同时,设置金融学专业的各个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差距较大,发展很不平衡。一些重点大学在金融学科建设方面不断突破,已经接近甚或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也有不少院校还远远落在后面,导致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和结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校金融学也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

2.2.2、教改实践效果有待深入评估,实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良性循环

有专家认为,目前急需对全国范围内的重大金融学教改实践项目进行一次有计划、有步骤的认真盘点。那些获得成功的项目可以总结出怎样的经验,是否具有推广的价值?那些失败的项目能够汲取哪些教训,应该如何在今后的教改实践中有效避免?那些一度陷入僵局后又出现转机的项目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那些初期目标已经实现了的项目要怎样延续下去?那些效果不够理想的项目该如何调整?所有这些其实都可以作为下一阶段教改研究的备选课题,为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之间新的良性循环做好铺垫。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

2.2.3、师资队伍基本满足需要,但缺乏领军型、重量级师资,学术梯队、研究团队、研究方向和特色不明确,散兵游勇情况较为严重。

2.2.4、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加强与提高,目前正在筹建的金融实验室在经费与人员等方面不能完全满足专业需求,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衔接需要进一步理顺。

3、课程体系优化的基本思路

目标: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差异化竞争为核心的原则,以特色办学为主要手段,改善专业计划和课程体系;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专业建设,提升专业的办学质量;大力建设实践环节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步形成特色。

建设的基本思路:

3.1、以特色办学为主要手段,改善专业计划和课程体系

根据金融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走差异性竞争道路是我们进行专业建设的主要思路。按照学校国际化商科大学的总体定位,参照国际银行业展开业务的主要特点,我们将对专业培养模式进行适当改造。强化对学生新型银行业务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在条件成熟时,开设投资银行业务、企业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客户服务、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新课,形成具有金融学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3.2、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专业建设,提升专业的办学质量

专业发展在于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在于课程建设的质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专业建设的根本在于课程建设。我们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把原有基础较好的课程建成精品课程。对于大多数专业学生都修读的专业基础课如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将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来建设;以特色课程为主要突破口,争取一些新课成为特色课程。投资银行业务、企业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客户服务、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课程在国内各高校中开设的学校不多,有些则根本没有学校开设,如果集中一些青年教师在老教师带领下重点突破,有可能形成在国内具有优势的特色课程。

3.3、大力建设实践环节课程体系

金融学专业未来建有金融模拟实习中心,在其下属的实验室中安装有资讯分析系统、模拟交易系统和银行业务模拟系统,这一中心侧重于模拟证券交易,今后3年内金融学专业将这一模拟中心内容扩大为包含证券模拟、外汇交易模拟和衍生金融工具模拟(初期为期货模拟)的综合模拟实验中心。

3.4、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条件改善的前提下,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鼓励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学生讨论、专题辩论、模拟操作、实践演习、业务知识及能力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如电子教材、电脑软件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5、逐步形成特色,完善专业定位,形成专业方向(资本市场,投资理财)

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特色:以多证书为支撑,应用能力突出,适合金融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银行、证券、保险);教学特色:以科研带动教学、形成专业方向。

4、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主要特色

4.1、实地考察调研国内金融学专业现状,审慎明确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结合长三角及苏南地区经济金融企业发展需求,培养基础扎实应用型人才;

4.2、从办学理念与思路、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专业基础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知行合一,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4.3、不断通过教学实践改革,修正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提升金融专业办学实力。

课题:本文是2013年江苏理工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面向卓越型人才培养的普通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陈雨露.《我国金融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分析》,《中国大学教育》,2007年第1期.

[2]韩曙平,李前龙.《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3月.

[3]刘桂梅等.《本科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4]吴少新等.《金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年12月.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夺得美国总统教育奖

1987 夏天,张雅青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张阳德是中国著名的内镜医学专家。

初中毕业时张雅青随父母移民去了美国,开始了充满挑战的求学生活。张雅青进入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高中学习后,很快克服了初到异地的陌生感。在她的提议下,该校还建成了一个和谐的校园国际大家庭。

在学生俱乐部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师生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学生那里学到很多他们带来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对不太经常出国旅行的蒙哥马利本地学生来说,他们更从国际学生那里增加了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了解,这也是难得机会。此外,学校不同民族的师生们,还彼此感受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观点,大家坦诚地交流各种看法。更重要的一点是,俱乐部经常组织国际学生,深入社区做义工,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这不仅提高了他们语言能力,而且还是一个学习志愿工作的好机会。许多亚洲学生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不是为了金钱而工作,这是一种对他们产生深远影响的经历。

张雅青在高中学习期间,不仅组织才干卓越,而且学习成绩优异,她很快在蒙哥马利社区学校2.4万多学生中脱颖而出,高中毕业前她就修完了美国大学一、二年级的基本课程,同时,她的数学基础好,逻辑思维能力强,在计算机软件应用和编程方面也展示出超人的天赋。为此,她获得了“美国总统教育奖”。该奖项是以优秀学业、过人领导才华、独特个人特质和丰富社区贡献等为标准来评定的。美国每年从各州选拔出品学兼优的男女学生各1名,到华盛顿参加颁奖活动。

双学位双荣誉的学生

2002 年夏季,张雅青进入美国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加州大学9个分校中历史最悠久、教育质量最好的分校,也是加州大学系统最杰出的代表。这所公立大学与私立的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共同支撑起与美国东部常春藤大学相比肩的西部学术脊梁。

入学不久,优秀的张雅青直接进入该校分子细胞生物学系大学本科二年级学习。大学期间,拥有扎实基础和刻苦精神的她总能很快弄懂一些晦涩难懂的问题。这位面容清秀的华裔优秀女生,很快引起了伯克利校长――华裔科学家田长霖的关注。

田长霖校长亲自点将,张雅青被学校的“伯克利劳伦斯国家重点实验室”录用。在世界著名生物学家BingJap教授的指导下,张雅青开始了“阿尔茨海默综合症(老年痴呆症)动物模型”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她亲自制作AD模型并分析实验数据,取得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成果……

就在外人对这位中国女孩发出啧啧赞叹之时,不满足眼前成绩的张雅青一边攻读本学位一边又考入了该校的经济学系。在攻读经济学本科学位时,她有幸被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GeorgeAkerlof 教授“相中”,成为其指导的年龄最小的学生。

张雅青深知一个高素质人才必须全面发展。她热衷参加学校各项社会活动,她不仅担任伯克利分校“金融工程”研究生会副主席,还是伯克利分校生物系学生会宣传部长,并成为分校学生组织中国舞蹈剧的主管协调员。她还积极向美国学生推介中国文化,她成绩优秀、乐于助人、待人诚恳,大家都乐于与她交往。

在付出辛勤劳动的同时,张雅青也获得了一系列的殊荣:美国联邦政府的最高奖学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奖学金、伯克利奖学金和其它多项奖学金;还获金钥匙国际荣誉协会会员、伯克利2006优秀神经生物学研究chaikoff奖等荣誉。

2006年5月19日下午2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系毕业典礼上,张雅青获经济学荣誉学士学位。当日下午7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毕业典礼上,张雅青又获分子与细胞生物学荣誉学士学位并获优秀论文奖。

美联储的 “中国玫瑰”

大学刚毕业,张雅青又向美国联邦政府储备委员会大门迈进。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要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制定并负责实施有关的货币政策,并对银行机构实行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的信贷权利等。要进入这样一个重要的金融机构谋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雅青在同一天分别接受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旧金山总部4 个不同的研究部门:金融、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经济主管的苛刻面试,又通过了总部人事主管的综合能力评定,最终成为美国联邦政府储备委员会旧金山总部经济研究部一名年轻的金融与经济研究员。

初到“美联储”上班的张雅青遭受不少美国同事的白眼。在美国同事看来,中国长期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后虽转轨为市场经济,但中国经济运行轨道与美国经济运行轨道完全不同,现在“美联储”进来的这位黄脸孔竟要为美国金融经济出谋划策,她的思维方式、她的决策手段能行吗?面对着大家怀疑的眼光,张雅青不服气了。

一天,张雅青理直气壮地与她的美国同事“理论”起来了。“密斯张,我们认为你应该去做个军事指挥官,因为中国的《孙子兵法》才十三篇,却能敌厚重的西方《战争论》,我等承认中国军事了不得。但纵观历史,中国人是不善搞经济的,特别是金融经济应该由我们西方人来谋划才行,你入错门了”。美国同事指手划脚地说道。

张雅青冷笑一声:“谢谢你们对中国军事的了解与夸奖,但我要告诉你们中国人更善搞经济!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就有了经济三十六计,在春秋战国诸侯大争的时代,它就完整的出现在《管子》一书上!相比较,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出现时间比兵家三十六计早得多,理论上比兵家《三十六计》深厚得多。中国古代经济的三十六计强调的是‘轻重天下’,它是中国古典的宏观经济学,涉及到了货币与实物质关系,均衡(损有余以补不足),国际贸易,贸易战争,重要战略物资的宏观调控,重要物资价格管理,如何通过非税收方式增加国家财政,如何因应农业生产采取合适政策,如何从它国巧妙转移财富,如何适时开展部级大规模工程建设,如何有效避免底层百姓的债务危机……可以说,管子《轻重篇》所说的是中国古典的宏观经济学,秉承的是道治思想,即‘损有余以补不足’,从整体上注重各阶层利益的平衡,注重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其实质类似国家资本主义结合民间自由资本主义,调整手段也很市场化而较少强制性,通过案例给出的三十六计,充分反映了政府可选手段的灵活性。至今西方不少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调节、对金融市场的宏观指导的诸多做法都还是在借鉴中国古代经济的三十六计! ”

美国同事们个个瞪大了眼睛,神色不安地又问:“真是这样吗?可否以实例加以证明?”

“好,我就举个例子吧!中国古典经济理论本身是一种强调多维动态平衡的经济理论体系,关键的平衡就是货币与实物的平衡。

《墨子・经说下第四十三》在诠释‘买’时就谈到实物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币值和谷物价格是互相制约的。币值贱则谷物必贵,币值贵则谷物必贱。如果币值不变,而每年谷物又因丰歉有变化,结果制约每年币值发生变化。’

《管子》在论述货币与实物的动态平衡关系时比《墨子》的论述详细得多。《管子》的作者进一步论述了钱币与物资必须相抵的观点,认为货币太多、太少都会出现问题,所以要提前筹划,也就是要保持财政平衡。”

说到这里,张雅青猛地提高语音:“你们不少西方人恰恰缺乏一种动态平衡发展观念,所以你们的经济学常常漏洞百出。比如西方经济学根本不重视实物经济与货币资本的平衡关系,长期以来美国极不负责任的疯狂印刷货币,大量繁殖的金融衍生工具推波助澜,使美国的实物经济与货币比率严重失衡。自2001 年‘ 9・11 ’事件以来,美国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约为3%,而广义货币的年均增长率约为7%,货币增长率大约是经济增长率的2.3倍。据有关专家提供的数字,美国的实物经济不到20万亿美元,但是它的衍生产品达到500多万亿美元。今天的次贷危机显然是美国这一错误货币政策的必然结果。”

话音未落,在场的所有美国同事惊愕了,在雄辩出的事实面前,他们不得不敬佩这位锋芒逼人的中国女孩。

多年的美国生活和出色的学业成就让张雅青在新工作中游刃有余。这个对知识永远充满创新精神的女孩似乎有着无穷的能量,工作不久后,她就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改进了美国钱币预测数学模型,使之能更准确预测安排美国每月货币生产制造量。同时,她分析了20家美国企业债券的常见风险因素,利用周财会数据评估美国股市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及区域经济的研究,并为联邦开放市场委员会议准备和分析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