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设计的专业

环境设计的专业

环境设计的专业

环境设计的专业范文第1篇

(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性艺术系统工程,亦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环境艺术专业迅猛发展起来。每年,环境装饰设计师人才缺口成百万上升的趋势。然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起步晚,底子薄,课程建设相对落后,不能突出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性、职业性为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就福建省三所高职院校的为例,可以从基础课程设置中看出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单一,关联性不强。基础课之间,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相互脱离,联系不紧密。美国后现代课程论学者小威廉姆E•多尔教授提出强调丰富性、非线性、开放性、回归性、关联性、实践性的后现代课程观,其相对于现代课程观的封闭性、线性、统一性的教学模式,拓宽了人们的课程视野,更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岩彩课程的开设,将三大构成联系起来,用感性的方法解决了三者之间的综合性问题。而当代岩彩的创新、拓展也可恰当地渗入后期的装饰材料课程和其他专业核心课程里面,不失时机地完成岩彩艺术与现代环境设计的完美结合,以适应现今世界全球多元化文化发展需要,实现为我国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课程内容重技轻艺,重现代、轻传统,过于着眼现实,一味地强调技能的熟练,忽略了当今大众的艺术审美需求。正如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说的:“新材料、新技术固然重要,但对建筑艺术创作来说,更为重要的则是找到正确的民族化道路,使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与风格。”岩彩艺术的出现,将现代与传统结合,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给当前处于困境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一线生机。引用我国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AlanChan)的话,岩彩是“糅合中国艺术与工艺元素于现代设计中,以明快直接而优雅的手法,为中国传统视象注入现代生命力。”

3.教学方法有待创新:近些年福建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虽然有所改变,基本实现了教学工一体化的模式,但工作室制、学徒制的方法还没有得到普及,主要还是沿袭老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各学校也开设有考察、讲座课程,大多是去外省或经济发达地区,而针对传统民族特艺开发的课程设置较少,也很少聘请特艺大师开讲座或进行艺术考察。

(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岩彩课程的必要性

岩彩艺术对于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1.实践价值:在环境设计专业开设岩彩课程,填补了国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岩彩课程的研究及教学实践的空白,培养高职院校有创意、熟材料、精工艺、通技术的新型技能型人才,开拓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建筑环境装饰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的新天地。本课程设置对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视觉设计等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拓展,具有实际借鉴作用。

2.审美价值:由于岩彩画跨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丰富广阔的表现力,使其容纳众多异文化因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既具有国际兼容性,又融合本土民族文化,是中西艺术的结合以及传统与现代的相融互补。在现代环境装饰艺术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化发展的今天,岩彩走进建筑环境装饰是现代环境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3.文化价值:岩彩材质及色域的宽广性、技法的多样性与肌理的丰富性给岩彩艺术提供了一个灵活自由的空间,也使我们在创作时很自然地将创作灵性直接注入材质技法表现中,在制作过程中无意留露出一些自然天趣即“天人合一”的效果。适应了当前大众视觉审美紧张疲劳、渴望亲近自然寻求回归的愿望。

4.时代创新精神:以岩彩为材质的表现艺术在中国的崛起,既是传统又是创新的一种文化现象。在环境设计专业增设岩彩课程,其本身就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岩彩是一种综合材料艺术表现形式,其本身在实验创作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工艺、新技术。综上所述,在当代艺术教育新理念、新材料不断涌现的总趋势下,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迫切需要立足本民族传统资源,将岩彩课程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开设起既具有中国本民族特色,又具备西方设计理念的适合当前多元文化发展的岩彩课程教学。

二、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岩彩课程的设置构想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在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将岩彩课程定为专业基础课,分二学期进行,第一学期可结合三大构成课程开设,主要让学生掌握岩彩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其他艺术设计专业可定为公共选修课)。第二学期则结合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让学生在掌握岩彩材质、特殊肌理表现的同时,探索挖掘其在环境艺术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本课程通过对岩彩材质、特征的认识和掌握,培养能够灵活运用岩彩材料和技艺及其审美理念进行环境设计的人才;然后是通过临摹古典壁画培养能够运用岩彩材料对古典壁画、雕塑等的保护和修复有一定认识和操作能力,最终达到能够创作现代岩彩壁画、墙画、装饰画、雕塑等现代岩彩艺术品的高技能型人才。岩彩艺术课程的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发性和职业性,符合现代高职艺术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开设需建立两个岩彩工作室,一为基本设备材料室,二为实验、实训室。在课程衔接上以素描、色彩为前序课程,以三大构成、手绘效果图、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为并列课程,以室内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为后续课程。课程安排在第二、三学期,学时为8/144学时。课程内容分为理论、实验、实训、讲座、艺术考察五大模块。前期主要为理论、实验模块,后期为实训模块。需要强调的是,岩彩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理念,还应多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和相关领域研究机构的交流和学习。教学中可采取短期聘请相关艺术领域专家、特艺大师来工作室讲学、或聘请校外客座教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开设岩彩课程所面临的问题

环境设计的专业范文第2篇

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现代化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对人才在素质、知识面、应用等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促进教学现代化改革的进程势在必行。教学的现代化改革不仅包括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现代化,而且还要求在教学手段上也要实现信息化、现代化。所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各种信息化的教学课件、教学教材以及一些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往往是教师准备电子课件并通过计算机、投影仪、通信等先进技术的展示来实现专业知识的教学。目前,计算机、投影仪、幻灯机等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教具已经在各类型的教学中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由于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往往需要的信息量比较大,而且还有很多图片需要展示给同学们,这一个专业特点就需要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来为同学们展示更多、更丰富的有关专业知识。用多媒体教学来取代传统的用理论知识为主导教学方式,有利于专业教师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结合多媒体教学采取一些范例式、启发式、模拟式等丰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获得更多专业知识,提高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学生们的思维、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们主动地学习、理解、记忆专业知识,从而提高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笔者在实践教学中调查发现,环境设计专业的多门课程都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拓宽学生们的学习知识面。随着科学技术已经与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于各种信息在速度以及数量上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涉及到各方各面的知识点。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授更多的专业知识,是环境设计教学改革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可以帮助教师把更多的知识展示给同学们,又可以大大节省课堂时间。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锻炼学生收集、归纳、理解知识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一般来说,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与环境设计专业丰富的专业知识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学生们在理解一些知识点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通过比较直观的方式,把你理解的知识点展示给同学们,方便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通过将图像、声音、情景等融为一体进行教学的方式,多样性和新颖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兴奋点,从而激励学生们主动思考、分析、解决专业问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一旦对环境设计专业产生了兴趣,那么对于概括性和专业性比较强的环境设计专业知识掌握起来的难度就降低了。

3.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环境设计专业的难度大,在于其存在一定的综合性、抽象性以及陌生性。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像资料将专业知识生动真实的展示给同学们,从而有利于学生们了解难以想象的专业知识。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试听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各个器官,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影响。让学生们通过抽象思维和感性知识相结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掌握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

二、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基本原则

1.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综合运用各种电化器具。交叉使用各种电化器具,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一个媒体的功效,从而克服单一媒体的有限性。通过多个媒体的补充使用,锻炼学生们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其次,还应该注意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课堂的客观需要,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教师而言,教师应该将演播和讲解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就学生而言,学生应该将视听与思考、练习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清楚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绝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摒弃。

2.目的性原则。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应该首先要明白完成什么任务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一般来说,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为了帮助教师完成教学难点以及用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讲清楚的教学内容。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应该切记随意、盲目、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否则不但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还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

3.最优化原则。最优化原则是指在有限的硬件、软件条件下,使环境设计专业的媒体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当然最优化原则是相对的。最优化的标准是指用最少的时间、资金投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教学的选择,既要考虑到能否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要考虑是否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多媒体教学中应该正确把握好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让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绝不能为了形式而盲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更不能在一个问题上使用多种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性、没有规律性,这样只会得到事得其返的效果。

总而言之,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的必要趋势之一。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成功与否。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思维,大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实效性。

参考文献:

环境设计的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 知识结构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亟待适应行业和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者必须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深入分析和研究,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本专业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师既不是单纯的艺术家,也不是单纯的工程师。这是因为环境艺术设计是融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为一体,为人类创造新的、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一方面,设计师既要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和需求,即人与物的关系,又要了解当代科学技术,还要熟悉施工工序,并且能判断市场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效果是以产品的形式展现给人们的,它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专业必备的知识体系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市场价值观念,这是当前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知识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要素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的产品以个性化、标准化的形式出现,但又必须体现出产品所具有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它是实用、美观、经济的三大要素的综合。因此教学中知识结构也必须是双重的、多元的。 

1、实用性要素的分析 

设计首先是满足人对物质的需求,它是第一性的。精神需求是建立在物质需求基础上的更上一个层次的需求,也就是感官的需求,它是第二性的。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可使学生掌握解决设计适用性的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制图知识,主要掌握设计施工语言;材料知识,掌握材料的性能、加工方法;加工工艺知识,各种机械的使用方法、加工工艺的程序和特点;人机工程学知识,研究人的生理特征,诸如人体尺度、动作分析、感觉分析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帮助分析、研究设计。除了要熟知上述的知识外,还需具备一定的数理化基础。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人们的注意力向形式感方面倾斜。人们更习惯用个人在行为、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经验去衡量一件设计作品的优劣,从而加重了艺术设计的含量。这在客观上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师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学科常识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并能把握一定的民族特点、经济、地域文化和社会意识,去更好的统一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从中获取创作灵感。 

2、文化性要素的分析 

任何设计在满足了物质功能基础上,还必须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才具有生命力。单纯追求物质功能的产品,只能是工作原理的物化而谈不上美。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受到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制约,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各民族各地区的宗教文化信仰不同,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和人文常识,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才能设计出符合特定环境要求的优秀作品。 

因此教学中相关的美学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相关知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绘画基础知识,提高素描、速写、默写能力;色彩知识,色彩的构成和色彩的运用能力;构成设计基础,二维和三维空间构成的能力等。 

3、经济性要素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最终以产品的形式出现,它通过市场和经济规律体现其价值。因而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设计前期针对诸如现状、需求、材质工艺等方面进行的市场调研,并研究产品价值和成本的关系,选择最合适的材料、结构和施工形式等。因此教学中还必须让学生具备市场营销学、设计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另外,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社会也要求设计与国际接轨,因此依法制定合同、依法设计和施工等是保障主雇双方合法利益的关键因素,这也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合同、建设安全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环境设计的专业范文第4篇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是现代科技与美学高度统一的学科,它的主要的职责和任务是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和需求。本文分析了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初期的知识结构体系,并指出其必然适应时代的发展向多元性的转变,从而形成一个在科学、技术、艺术,以及经济等领域相互关联的新的体系。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 知识结构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亟待适应行业和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者必须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深入分析和研究,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本专业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师既不是单纯的艺术家,也不是单纯的工程师。这是因为环境艺术设计是融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为一体,为人类创造新的、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一方面,设计师既要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和需求,即人与物的关系,又要了解当代科学技术,还要熟悉施工工序,并且能判断市场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效果是以产品的形式展现给人们的,它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专业必备的知识体系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市场价值观念,这是当前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知识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要素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的产品以个性化、标准化的形式出现,但又必须体现出产品所具有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它是实用、美观、经济的三大要素的综合。因此教学中知识结构也必须是双重的、多元的。 

1、实用性要素的分析 

设计首先是满足人对物质的需求,它是第一性的。精神需求是建立在物质需求基础上的更上一个层次的需求,也就是感官的需求,它是第二性的。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可使学生掌握解决设计适用性的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制图知识,主要掌握设计施工语言;材料知识,掌握材料的性能、加工方法;加工工艺知识,各种机械的使用方法、加工工艺的程序和特点;人机工程学知识,研究人的生理特征,诸如人体尺度、动作分析、感觉分析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帮助分析、研究设计。除了要熟知上述的知识外,还需具备一定的数理化基础。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人们的注意力向形式感方面倾斜。人们更习惯用个人在行为、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经验去衡量一件设计作品的优劣,从而加重了艺术设计的含量。这在客观上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师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学科常识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并能把握一定的民族特点、经济、地域文化和社会意识,去更好的统一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从中获取创作灵感。 

2、文化性要素的分析 

任何设计在满足了物质功能基础上,还必须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才具有生命力。单纯追求物质功能的产品,只能是工作原理的物化而谈不上美。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受到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制约,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各民族各地区的宗教文化信仰不同,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和人文常识,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才能设计出符合特定环境要求的优秀作品。 

因此教学中相关的美学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相关知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绘画基础知识,提高素描、速写、默写能力;色彩知识,色彩的构成和色彩的运用能力;构成设计基础,二维和三维空间构成的能力等。 

3、经济性要素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最终以产品的形式出现,它通过市场和经济规律体现其价值。因而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设计前期针对诸如现状、需求、材质工艺等方面进行的市场调研,并研究产品价值和成本的关系,选择最合适的材料、结构和施工形式等。因此教学中还必须让学生具备市场营销学、设计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另外,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社会也要求设计与国际接轨,因此依法制定合同、依法设计和施工等是保障主雇双方合法利益的关键因素,这也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合同、建设安全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结构的展望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高等学校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在全面推进素质

[1] [2]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面前,高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看,知识结构体系的发展方向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设计表现能力 

设计表现的内容包括构思草图、效果图、模型等,它们都是表达设计思维的辅助手段。设计者掌握的表现方法越多、技术越精,就越能有效展现设计思想。另外文字表述条理清晰和语言表达逻辑性强的能力也很重要,它可以深入、详细地说明设计构思和细节等方面,帮助设计构思转化为产品。 

(二)思维创新能力 

有人说:“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创造性是设计的生命”。设计师的创造性劳动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和踏实的实践积累的基础之上。创新能力被认为是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的综合。它是人类所独有,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发展的。 

(三)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现代社会更注重团队协作精神,专业实践活动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专业知识的应用,而是更加注重设计师具备满足环境需求的、综合各种相关知识的能力。同时,理想与价值是个体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在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品格,这对于一个未来的设计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在专业教学环节,对理想与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始终贯穿于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看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亟待加强的是世界观、新个性的塑造,除了应加强意志品格的特殊锻炼外,更多的是如何解除学生的束缚,恢复学生应有的创新个性的问题;对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在加强学校实践技能课的教学同时,家长、社会各界应该有意识地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己动手做事的机会。 

上世纪年代以来,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与大众文化方面的联系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和实践。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世界多元化的文化和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中国现有的设计传统及设计教育受到了强烈的影响。作为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师的摇篮——高等院校,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迅速调整教学机制与方法,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以适应这种发展潮流,在专业教育中真正地将艺术、科学、技术三者进行横向融入,以适应世纪市场经济对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提出的要求。 

当今社会处在快速发展中,人们的审美观和能力也在不断的变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主动把握时代的脉搏,培养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紧跟时展的步伐,站在时展的前沿,不断接受新生事物。 

环境设计的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性;严谨性;创新;视觉元素;空间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设计性素描是培养设计人才的起点,也是设计类教学的重要基础之一。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建立预示着为设计服务的设计素描教学的产生,观念、目的、素描的方法围绕着设计这片天地发展变化,突破了以“模拟说”为理论核心的学院派素描的条条框框,从此分流出了设计素描。广义来说各类的设计是相通的,但作为不同专业和不同方向的设计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任何美术专业的必修基础课都离不开素描教学,它是培养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传统素描摆脱不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唯美主义思想及古代经典素描的影响,特别是我国一直所采用和照搬前苏联的“全因素素描”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大多数人的创造性和表现欲,对待物象描写基本采用以再现为目的的表现方法,并以此达到实现基础造型的目的。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并分支出了“设计素描”、“写实素描”、“创意素描”、“工业造型”等素描形式,大大提高了素描教学的专业化进程,同时,结合其它基础课程的设置,全面提高了素描教学的水平。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又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及最基本的绘画手段。由于素描在训练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的造型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都把它列为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素描是一种发现行为,系统的学习素描,可以锻炼观察能力和表现技巧。传统素描教学定位于对学生绘画手段、造型能力的提高,单纯注重技巧与经验的传授,从观点和格局上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和狭隘性,多样化的现代设计更要求设计素描的改革。教学的改革是教学价值观念的改变,目的在于纠正目前设计素描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创建新的教学体制和教学常规,但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任何全盘否定传统素描教学的论调都是错误的;同样不从根本上认识素描教学的内涵,任何形式的应变措施对改观教学现状亦将是徒劳。当代美学思想、艺术思潮、教育观点和先进的科技理论,都能对提高和发展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严谨性,但不可缺少地又要有一定的创造性,这种特点决定了素描基础的教学在坚持造型基本规律的掌握与素描造型能力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多元性思维的开发和培养,这为教学的创新开辟了新的空间。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设计性素描的教学应该由教技术、教基本功转向教艺术观念、教创新思想。当前的高校基本延续了写实素描的路子,抽象素描基本处于起步阶段甚至还没有起步,令人担忧,设计性素描的观念破除了传统审美习惯,建立起新的、富有创意的美学法则和标准。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古典传统的美学思想和优秀的教学理论,同时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开拓、创新的观念,去创造新的美学理论和新的美术表现形式。

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体系中,注重学生写生再现能力的训练并被一味强调,表现性、创造性、描绘性却在素描训练中被忽略,这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受到了严重的束缚。有些人错误地认为素描就是写生,就是具象,画得不像就是不好的作品,好作品就一定是像真的一样。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使学生的审美观走向了单一化的死胡同。设计性素描中的抽象性对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创造性思维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开拓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培养学生设计中的探索能力和个性有着较好的效果。高起点思维观念是我们今后设计素描教学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在整个艺术设计乃至创作过程中设计素描是一个环节,它关系到转变思维观念的问题。

通过设计素描,多注意培养学生新颖的观察角度,以及对自然环境中客观事物敏锐的观察方法和独特的认识角度,摆脱常规的素描训练模式,注重锻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或者注重物象的微观表现能力,用素描丰富的表现词汇和强化设计素描的语言,培养学生敏锐的视觉审美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造型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描绘的对象,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上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要根据设计的需要来追求画面强烈视觉效果,尽可能运用科学的原理与手段,把造型的基本元素与形体结构加以理性化的把握与发挥,摆脱常规的室内静物(石膏几何体)写生训练的模式和方法,注重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形象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对象形体结构的认识,综合明暗、光线等视觉元素,着力提高对形象的透视、结构、形体的结构规律的把握,可多找画面中的结构线、辅助线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课从基础造型上来讲要注意到两方面的问题:线的运用和空间关系的构成。

(一)线是一切,一切是线

在设计性素描中线条可以构成空间关系,同时也可以分割空间和表现不同的图形意象。在设计性素描的画面中,线条对画面不同程度的切割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空间效果,体现出画面多种多样的形式美感。

线条是造型艺术与视觉形式中最本质的语言要素。自然世界中并不存在纯粹的线条,可以说,线条存在于物质的实际和艺术家对它的探索之间,是艺术家对物质的一种高度概括。线条具有比形体更强的抽象性,同时它有着较强的运动性或动感性。它往往是画家风格最明显的体现,最能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意图,线条的情感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一方面它出自于个人对形体的认知,另一方面出自于由此产生的理念和情绪。它同时具有了表达客观对象的结构和表达主观情感与画面表现的双重功能性。在设计性素描中用线的方式观察和表现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来达到对画面图形意象的认识,并从所获得的形体结构中感受到其内在的启示,体验简单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美的形式。同时,在设计性素描中,时常运用到线条的表现形式来设计画面的构成,尤其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论如何发展也离不开手绘的表现,因此线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康定斯基说:“任何空间结构同时也是线的结构”。设计性素描中线条不仅有空间属性,它还具有很强的自身表情。例如:细线代表着敏感、速度、锋利,而粗线代表着力量和坚实;直线单纯、直接而男性化,曲线有着优美、柔弱和女性化的特点。线是人内心最纯粹、最直接的传达形式。设计性素描中线的形式美被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表现。线条本身已经超越了本来的物理现象,而是成了产生富有表情、富有生命、富有性格的形象,它独特的形式也就具有了与它所表现的具体形象相对独立的意义。

线条是最具有个人性格的因素,同时也是最具有造型表现力的语言方式。

(二)空间的流动,流动的空间

空间永远是环境艺术设计永恒的主题,作为一个未来的建筑设计师应该对空间有着敏锐而灵动的把握。素描实践中空间的建构是一个基本的练习过程,结合线的运用,构筑出流动的空间概念,从客观中体现出自己的主观思维性和创造性。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讲,科学性和严密性是素描训练考虑的重点之一,对于物象的透视、比例的准确描绘是基本造型能力的一种体现。

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及其生长、变化或其被使用的方式。物体外貌可变,而结构不能变。只有抓住结构,才能坚实有力地表现对象,否则就将歪曲形象。因此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与视觉概念紧密相关的。

所谓结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自然中客观存在的结构,如生物结构、植物结构、人的结构;二是指画面结构,是对形状、明暗、色彩做纯粹主观的安排。这里将着重介绍前一种结构。在对物象全方位的审视中,我们努力超越物象的表象而达到对其内在结构的理解,通过结构的启示进一步产生设计的构想。想象力与创造力正是寓于这种自然对象内部结构与其外在形态的深刻体验和自觉认识之中的。自然是伟大的设计家,造型的设计往往蕴涵着艺术家对于自然的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对于形体结构的富于创意的理解。

结构分析训练要使学生努力排除明暗色调、材质肌理等非结构的影响,要能够理性地推理和表现出画家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符合逻辑的、符合透视规律的、合乎物理性的内在结构,能够充分考虑到物体局部与整体的组合、分离关系等。要直接用虚实不同的线,将物体的比例、轮廓、结构转折等本质因素,不加更多修饰地描绘出来。还要让学生研究线的表现力和结构因素在画面的张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感觉能力及理性的推理能力。一定的空间思维决定了对于结构透视的理解,空间悬体的训练是让学生在空间建构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掌握画面空间的三维关系,通过自如的分割和组合所面对的物象,达到造型训练的目的。阶段训练里连贯性地还存在着空间位移的单元,一个试图用静止的画面去表达动态感受的阶段,对于思维的颠覆是全新的,对于专业的后续性是无穷的。

三、开拓学生的思考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需要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绘画中的思维定势业已牢固的存在于画者的大脑中,并且时刻影响着画者的绘画意识。

在教学中让学生采用简化、提炼与概括的手法,就画面构成的特点做图解式的分析,并把它作为素描基础教学中的一个研究课题,可以增强学生对画面的构成意识,提高对画面的组织能力,并从中获得对新的视觉方式的感悟和新的视觉表现手法的体验,摆脱原有意义的束缚,把对客观物象的视觉记录,转化成新的视觉语言符号。要以创造性思维作为艺术发展的本体,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成为艺术创造的素描,通过专业素描的训练,认真观察,感受对象、领悟对象,在传统素描和结构素描的基础上加以取舍,融入现代设计意识,去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素描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利用素描的表现语言与方法来提高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现代设计素描教学应与时代的内涵和特征相吻合,在训练素描基本功的前提下,强化素描自身语言的研究和造型的感受力、创造力的挖掘,加强审美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表现方法,通过对形象的感悟、认识,对自然形态的重组、变形,从中孕育出新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新的造型实体,使设计素描成为创造素描,为今后的设计奠定基础。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作为一门设计的基础课,要自始至终贯穿以设计观念为指导的思想,与专业和时代步伐相结合,进行改革和大胆的创新,明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训练的专业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本着科学的、认真的态度进行探索,使学生通过素描的学习,更新观念,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造型思维能力,充分发掘自身的个性潜能,为迈向优秀建筑设计师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方.设计素描教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2]周若兰等.素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