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阅读作用

课外阅读作用范文精选

课外阅读作用

课外阅读作用范文第1篇

一、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小学生作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但是现如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并不是很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他们过于重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认为在课上带着学生阅读会浪费很多时间,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会选择让小学生订阅习题和作文书来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但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逐渐开始重视作文教学,这从他们的教学理念转变上就能看出来。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主要的目的是了解小学生的一些兴趣爱好,这样也有利于语文教师去选择课外阅读的素材。例如,教师通过调查和观察后发现,目前大部分小学生感兴趣的无非就是动画片、游戏、动物等,那么教师在课堂当中为学生选择阅读题材的时候也要倾向于这些方向。比如,教师可以给他们普及沈石溪的文章,他是现代动物小说家,十分擅长写动物小说,而且也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著名的作品有《猎狐》《狼王梦》以及《第七条猎狗》等,随便拿出一个都十分优秀,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扩展一下《狼王梦》这一作品[2]。它主要讲了母狼紫岚刚失去伴侣,就被大白狗追赶,然后在艰难当中产下了五只幼崽,紫岚坚持着与伴侣之间的约定,要将他们的孩子培养成狼王。但是一只小狼刚出生的时候就在洪水当中冻死了,大儿子在驯化时成了一只鹰的食物,二儿子死在了猎人的陷阱当中,小儿子又死在了狼王的口中。紫岚十分绝望,但是为了丈夫黑桑的遗愿,它只能把希望放到女儿媚媚身上,她为媚媚找了一只强壮的公狼并生下狼崽,并且在抚养它们的时候为了保护媚媚的孩子与鹰一起掉落悬崖,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说的是但愿这窝狼崽中能有一只成为狼王。又如《保姆蟒》,主要讲了一条十分称职的保姆蟒蛇,身长6米多,为了保护孩子驱赶蚊子、老鼠和毒蛇,甚至大战豺狼,在玩游戏的时候也会帮助孩子取胜。但是由于蟒蛇过分溺爱再加上别人都害怕它,而父母也不能以自己的方式去保护孩子,如果打孩子就会被保姆蟒阻止,最终父母就带着孩子离开了那个地方。而保姆蟒则不愿意离去和进食,最终饿死,死的时候还叼着孩子留下来的衣服[3]。其实在给小学生普及这些课外读物的时候,其中的情节是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而且在小学生阅读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借此把文章当中的一些内涵挖掘出来,如《狼王梦》当中母狼为了追逐梦想不顾一切,《保姆蟒》当中过分的溺爱是错误的,这些都能够为学生的写作带来灵感并提高他们的文学能力。

二、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当中的重点内容,而且小学生在识字和分段上都有所进步,那么语文教师下一步需要培养的就是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借此来提高他们的情操和写作素养。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够储备丰富的知识,并使其作为写作的素材,不断积累就能凸显出成效。而且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也应当教小学生如何去提高他们的思维判断能力,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人物展开描写,并侧面阐释其他的内涵,这样就能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如《三毛流浪记》主要讲了一名上海的流浪儿童三毛,没有家和亲人,会吃纸糊广告用的糨糊并睡在垃圾堆里,冬天的时候会将麻袋裹成一堆度过,而且做过很多生计,如拉推车、捡垃圾以及卖报纸,等等,但这些都无法解决温饱。有一天他捡到一个钱包,并把它还给失主,但却被认为是小偷,被打了一顿。流氓爷叔看到三毛不懂事,便利用他去做坏事,三毛知道自己被利用的时候,宁可饿着肚子也不愿意再做坏事。一对有钱夫妇因为不愿意看到丈夫在外面养小老婆,便收养了他严加管束,但是三毛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在举行酒会的时候与他的狐朋狗友混在一起搞乱了酒会,又走向了流浪生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结束了这种日子,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故事真实地反映出了大城市这些流浪儿童的苦难,而且当时的社会到处是压迫、欺诈以及不公平,而作家则有着十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希望世间变得更加美好。这就能够给小学生一种启发,用故事当中的一些元素来代表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有助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4]。

三、课外阅读能够让小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题材

课外阅读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内容大多有启发性,而且其中的素材能够当作小学生写作的题材。如《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讲了一只猫活了一百万次,死了一百万次,也有一百万人为它哭,但是猫很讨厌这些人。后来有一次猫成为野猫,别的母猫都很奉承它,但是猫并不喜欢它们,更爱自己。有一次它遇见一只白色的母猫,对它说什么母猫都不动容,后来猫就说要和白猫在一起,白猫同意了,并在不久后生下一窝宝宝,等这些宝宝自己离去做野猫以后,猫陪着白猫度过了一生,最终白猫死在它的怀中,但是它很希望白猫能够永远陪着它。这个故事充分说明这只猫虽然活得很久,但是没有目标,在遇到自己重视的人以后感觉到了温暖。如此一来,小学生就可以从这些优秀的作品当中发现题材,将其用到写作当中,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5]。

四、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写作社会意识

作文写作的大部分内容其实都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事例,许多作者写作的灵感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比如,沈石溪所写的动物小说有的就是他经历过的并从动物身上受到的启发,因为他在西双版纳插过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的时候,应当尽量培养他们的写作社会意识,从社会当中寻找素材。比如,教师给学生所找的课外阅读当中,很多都隐藏着当时的社会背景,就像上文提到过的《三毛流浪记》,故事中的上海是十分黑暗的,各种压迫与民不聊生,但还是有一些人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坚持着。或者教师可以以一些社会上的实例作为小学生的社会意识培养素材,这样更能直观地达到教学效果[6]。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语文学科当中的作文教学,无论是对学生日后的考试还是语言、表达以及思维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科学地为小学生规划课外阅读的范围,让他们能够通过课外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学涵养,并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蔚.小学语文绘本教学的开展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34):57-58.

[2]李惠.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40.

[3]曲成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60.

[4]王月龙.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65.

[5]刘月.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课外阅读作用范文第2篇

一、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方法落后

有的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深,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讲过于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导致学生的阅读积累少,写出来的文章毫无新意,作文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阅读环境欠佳

阅读环境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智能化电子产品的应用范围更广。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影响更大,有的学生甚至沉迷于这些电子产品,课外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阅读质量欠佳,难以满足学生课外知识学习和作文素材积累的实际需求。

(三)课外阅读教学模式滞后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外阅读所占的比重较低,有的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教师能够起到的影响有限。在某些学校,虽然也建有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等,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教师并没有应用新教学方法来推进课外阅读活动,只是在学生寻求帮助时,才给予相应的指导。

二、应对的策略

(一)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要想将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就必须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强化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的有机衔接。教学计划的制定,应当是以学期为整体,以周为基本单位,在明确作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衡量课外阅读活动效果的标准。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分解,不能单纯为提升阅读效果而增加阅读量。此外,教师在推荐课外阅读的书目时,还应当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适当拓展参考书目的范围,而不是局限于名著。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对课外阅读实效及写作水平提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应当借助各种条件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例如,学生在自习课堂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合适的背景音乐,尽量避免学生出现交头接耳的现象。学生在自主进行的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要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进来,尽量给学生以细节方面的引导。同时,教师还要能够较为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课外阅读情况,将课外阅读活动纳入家校合作平台,分析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升课外阅读水平。

(三)转变教学形式

转变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形式,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积累作文素材的技巧。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分析的答案是开放式的,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阅读材料,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摘抄好词好句,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积累,并且将自己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

(四)分享阅读成果

课外阅读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一、作前准备二、激情写作

对于教会学生如何写作文,经过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首先最重要是作前准备,作前准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作前准备分两方面:一是老师的作前准备;二是学生的作前准备。老师的作前准备是学生作前准备的前提,是传授学生自如驶驭每篇作文方法的基石。

以往我是这样做好作前准备的。以课文为切入点,不要把课文和作文脱钩授课处理。因为每单元的课文大多数是围绕此单元的作文设计的,那么我们平时上课时就必须审清这篇课文与此单元作文的联系,要用为本单元作文服务的思路去教授课文(这一点有必要分清两个阶段:一是刚上三年级的学生;二是学生走入写作正轨之后)。刚上三年级时,老师要重点教会学生去围绕作文分析课文,1、课文类型,可以从课题上去判断(标题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并领悟作者写作题目的出色和引人入胜,同时让学生学会以后写作文给自己的文章精心起个好标题,吸引别人的注意。2、课文结构,也是文章的框架,每种类型的文章都会有基本的框架,例如写景状物的文章一般分为总分总的结构,写事的文章分为起因——经过——结果的结构,这些都必须使学生学会一眼就能看出所学课文的结构,并应用到自己写作时的文章布局上,不会阻塞思路。3、课文的好词佳句,好词佳句是文章的骨肉,首先带领学生欣赏这些好词佳句,了解如何去写好这些句子的,写景状物课文会在欣赏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写人的课文会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并用贴切的语言去描绘。以上的分析方法,要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不是课文分析后一句简单的话交代学生),让学生有意识掌握了写作的方法,并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当度过了这个阶段,步入正轨时,就应该放手让学生以作文的观点去分析课文,老师此时起起敲边鼓的作用。学生是主流,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去讨论课文,带动全组的写作能力。

以下我要讲的是两种类型的课文与作文的联系:写景、写人(要通过事件去丰盈人物)。

(一)、写景

以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为例。

1、学生预习古诗弄清是写景诗。

2、让学生用诗人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景物,再幻想自己就是诗人,绘成一副《江畔独步寻花》春景图。(让学生进入生活中发现大自然的美)。

3、课堂上让学生在绘图的基础上,对诗中内容展开大讨论,然后由各学习小组扮演各种角色参加表演赛,扮演繁花的要注意花多“压”、“低”两个动作表演;扮演蝴蝶的抓住“留连”一词把蝴蝶那种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陶醉的神态表表演,并运用拟人手法,说出蝴蝶的心声;扮演黄莺的要扮出黄莺啼叫时的娇美神态;扮演诗人的要把融进美景之中的欢愉神态、心情体现出来……让其他学习小组去欣赏,再品评,说出每个学习小组表演的成功之处。

4、最后由各学习小组长掌笔,组员补充润笔,把诗的内容用小作文的形式写出来,再进入古诗小作文比赛,畅谈自己的好词佳句。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绘能力自然提高,写作能力也逐步提高了。

(二)、写人

我们都知道,要写好人物,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各式各样的人,对人物的动作、语言、样子、神态等都要细心观察,熟悉了解他们。而这种观察方法首先必须在课文学习上掌握。现在,我又以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学习为例。

1、由学生讨论分析古诗内容,知道古诗是写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写他的天真烂漫又是通过他钓鱼这件事来丰满这个人物的。

2、演一演。首先给予充分时间由学习小组讨论,所扮的角色应当怎样装扮,用哪些套具,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怎样去设计(其实这就是在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古诗内容,并把自己生活中实际做过的事情回味一下,积累写作素材)。

同样,表演后进行大讨论,说出自己喜欢哪组的表演及喜欢的原因,让学生的观察力越细腻,语言运用能力越熟练,让学生喜欢从课文中去吸收写作的营养,进行快乐写作。

谈到老师的作前准备,此时还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去找类似的课外读物去读,学习别人文章的布局,题目的新颖,如何去观察,怎样用丰富多彩的词汇去描绘所看、所听、所闻的内容,使学生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大自然、万事万物。接着就是带领或引导学生去活动。例如写景状物的文章,就必须把学生引进大自然中,激发学生新奇的想象力,展开心情,在玩乐中去观察,更具有童心、童趣,语汇会更精彩。最后就是引导学生注意积累生活中有趣的乡村俗语,准确运用到文章中,会使文章灵动起来,更具有阅读价值。(“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打地洞”、“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等)

老师要做的作前准备做得差不多了,现在就是学生的作前准备。学生的作前准备也是分三步,第一步和老师的作前准备的第一步是同步进行的(学课文掌握写作方法),第二步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找类似的课外读物去读,汲取别人的写作营养,积累丰富的词汇,并展开自己新奇的想象力,写出具有自己独特语言的品牌作文。第三步就是锻炼观察能力,针对性写日记。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用你的慧眼,把这个世界看得明明白白。”每当遇到单元作文时,我都会至少先后会至少布置两篇类型相同,素材不同的作文去让学生观察,逐步提高并巩固学生对这类型作文的审题、写作能力。

二、激情写作

提高一个班级作文能力,最需重视的给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写作氛围,特别是对于刚迈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激情投入、及时的鼓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激情。

一是老师要敢疯,把自己和学生融为一体,带领学生多活动,并且自己也需时时写上一篇精美的小作文,敢和学生比一比童心、童趣,不要把自己排除在写作之外。

二是敢打破课堂惯例,有时一篇阅读课文,只需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后,写一篇阅读感或这篇课文的续集即可,例如《神笔马良》,只要写上《马良用神笔葬送贪官污吏后……》或《假如我有一只神笔》,这些学生爱写,会用心写,写作热情会在班级中流淌。

三、批改作文、日记要及时,作文讲评敢占早读时间。学生写作兴趣提起来时,翘首企盼的就是老师对他的评价,老师如果拖拖拉拉,只会冷却学生的写作激情。反之,如果老师带着欣赏的目光用抒情的语调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学生拿在手里时就是捧上了老师浓浓的关爱。特别是在作文讲评时,让学生用受宠的神情去朗读自己的得意之作时,会激发学生在下次习作中和别人拼一拼的豪情。

课外阅读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不论是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阶段,都是一个重难点部分,学生普遍对于作文存在抵触的心理,没有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是让学生认识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习语文奠定基础。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所倡导的重要方法。通过课外阅读的积累,将之融入到作文教学中,实现学生兴趣的调动,进行高效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一、课外阅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作为知识积累的基础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这个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课外阅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小学生对于文字的认识尚不清晰,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构建语文学习的框架,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最常见的是觉得没什么写的,久之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课外阅读比教学大纲之内的内容更具吸引力,大纲范围内容的教学多是教师进行自我理解式的教学,学生没有一个自己理解的过程,完全依靠教师的解读,会失去对于语文自我探索的兴趣。但是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可以自己选择有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培养对于语文作文的兴趣。学习《伊索寓言》《格林童话》这种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读物,更能贴合当前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容易理解,也愿意坚持读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作文的创作是在语言的积累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课外素材的收集,对优美词句的收集,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创作思维,当前我国儿童学作品越来越丰富,不仅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还有《鲁滨孙漂流记》《老人与海》等外国文学,还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童话故事,这些课外读物充满趣味性、哲学性。在阅读中产生兴趣,可以使小学生在多种途径下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通过学习这些课外读物中的写作手法和行为习惯,产生创作兴趣,这样的阅读就可以作为一个知识储备的途径,再将这些素材融入自己的写作当中,会使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写作的基础是学习、模仿,在简单的模仿之后形成自己独特的作文思维,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知识储备。

三、课外阅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传统观念中通常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但是,丰富的课外阅读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前课外读物不足的情况下,小学生所接触的文学内容有限,写作时缺乏想象力,表述等能力也很有限。之所以说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是因为课外读物通常偏向故事性,可以与教材的哲学性知识性相补充,共同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读物学习的同时,可以通过课外读物的趣味性来弥补教材知识的刻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在不同的事件上存在个人见解。发散思维进行解读,是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上的尝试。教师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的提升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任务。

四、课外阅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不仅强调知识的教授,也要对德育进行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能更广泛,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小学语文课外读物的学习是学生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在课外读物中认识人间百态,学会如何做正确的事,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事,对任何事都能有独立的判断,有自己的观点,充分认识到事物存在的两面性。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对于同一个课外读物进行不同角度的相互探讨,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进行思维发散,逐渐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在不同的课外读物里学习不同的知识或者常识。比如在《鲁滨孙漂流记中》,学生可以了解到野外生存的巨大困难,从而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也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和行为能力。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教学模式和理念里,课外阅读的趣味性很好地弥补了教材内容的单一性,小学生的学习更强调奠定基础和兴趣激发,作文方面的难度较大,所以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教学法。强调课外阅读在学生作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利用课外阅读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语言思维,对于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晓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

[2]李红云.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4).

课外阅读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文学素养

阅读是帮助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补习与增加作业量并不能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提升学生智力的唯一方式就是阅读,对于认知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外阅读的内容,有助于学生自我思维的不断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文化传统,由于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比重逐渐增加。但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一)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存在困难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当前各类文化作品数量不断增加,这种情况的出现,有效促进了当前社会的文化繁荣,但在某种角度上看,这些文化作品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在当前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数量繁多的文化作品给语文教师阅读素材的选择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若在选择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教师无法明确相应的阅读教学目标,或者是选择的课外阅读素材的质量不够高,则会降低课外阅读教学的效率,进而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课外阅读的指导方式不够科学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笔记本电脑、学习机等电子设备逐渐代替了纸质书籍的位置,在当前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令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部分教师通过在网上截取课外阅读资料片段,并将其传送到QQ群、微信群这类信息传输渠道,要求学生阅读的方式,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在此过程中,教师仅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却忽视了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引导学生加强对课外阅读材料内涵加以理解的重要性,使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养成了囫囵吞枣的习惯,阻碍了学生未来个性化发展的能力。

二、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开展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师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教,而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具备信仰心、责任心、同理心,并具备足够的开拓精神以及实践精神。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思想品德,为其未来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陶行知先生认为,引导学生努力求学,始终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在当前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还应当以帮助学生全方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以便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从古至今描述秋日景色的篇章不胜枚举,受诗人描写秋景时自身情感的不同,诗人笔下的秋天也有所差别,比方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的秋几近落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则更为清新自然;“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则表现出了诗人对秋的喜爱;“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更体现出秋景的大气,为提升学生对描述秋日景观文学作品的积累,教师可以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专门为学生提供描写秋景的诗词文章,以便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不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促进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语文教学不仅要保证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视程度。为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六大解放”原则,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双眼、嘴巴、时间以及空间,保障学生在自由的条件下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为避免学生因传统教学模式失去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阅读材料,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选择不同的课外阅读素材,使学生在不断扩充自身阅读量,提升其阅读水平的同时,能够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进而加深对世界的认知,为其今后生活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有效的基础保障。举例来说,为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选择更为贴合学生思维情感的作品,对于喜欢童话故事的学生,教师可以向其推荐《神笔马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对于喜欢探索的学生,教师可以向其推荐《金银岛》《海底两万里》等;对于喜欢诗词的学生,教师可以向其推荐《繁星·春水》《新月集》等,通过向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推荐相应文学作品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与课外阅读作品之间的情感共鸣,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念,这一观念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生活中探寻教学素材。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在写作过程中,难免出现无话可写的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融入课外阅读教学,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使学生开拓自身的眼界,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以便为后续的写作奠定基础。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下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习作题目的写作过程时,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并没有深入接触过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景观,并不清楚这篇作文题目的习作方式,对此,教师在课外阅读中,可以引入诗词,如陆游的《古意》、高适的《蓟门行五首》、杜牧的《夏州崔常侍自少》、顾炎武的《居庸关二首》、顾随的现代诗《贺新郎》等,并且向学生介绍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在加深学生对长城的理解的同时,令其更好地感受诗人以长城为寄托所抒发的爱国情感,进而开拓自身的写作思路,提升其写作水平。

4.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

语文并不仅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文化历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更应当向学生弘扬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然而,受限于小学语文教材的篇幅,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向学生展示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思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引入优秀的文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不断发展。例如,在学习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猴王出世》这一课时,为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使学生深入感受美猴王孙悟空的不怕困难,勇敢奋进的精神。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手段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优秀的文化作品,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的同时,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经调查发现,热爱课外阅读的学生,其写作成绩比不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更高,然而,在当前小学教学过程中,受教学任务繁重的影响,教师开展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对较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向前发展。对此,教师应当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提升课外阅读教学效率。具体来说,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通过不断学习的方式,在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为学生做好榜样。

2.调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小,自身的约束性不够强,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出现走神现象,为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阅读环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完成阅读任务。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首先可以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推荐不同的文学作品,并邀请学生在完成阅读后以大声朗读的方式,与其他同学分享课外阅读文本中的优美词句,从而吸引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升课外阅读活动的效率。其次,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在课下自行寻找同学,依据课外阅读材料的题材以分角色朗读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向其他同学展示课外阅读材料的内容,在加深自身对本篇课外阅读材料理解的同时,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记忆与理解。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阅读材料朗诵会、故事分享会等活动的形式,增添课外阅读活动的趣味性,营造活跃的课外阅读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结语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小学生来说,课外阅读不但可以提升其阅读能力,还能够帮助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在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应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还应当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以便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娟红.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08—109.

[2]徐洪燕.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求知导刊,2020(16):28—29.

[3]王丽芬.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微探[J].学周刊,2020(24):94—95.